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7:0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第一篇: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到“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证明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历史涉及远古人类的文明、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世界的大动荡与大变革、数不清的文人志士、数不尽的英雄先烈、数不尽的人间败类„„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修养教育的有利素材。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教师,我时刻注意利用这些有利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自己工作重点和中心,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空间,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辨证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绝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能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有步骤轻松愉快地进行。但是,在前几天,我讲到《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难忘九一八》一课共分两大块内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日军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这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极好机会。“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为了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而发动的。正可利用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内容涉及东北,涉及学生的家乡,对学生来讲有亲切感,而且“兵谏”诸如此类造反的事,也是学生,尤其是男生所喜爱的内容,因而我事先认为这堂课一定很精彩,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于是新课开始后,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先讲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带兵撤入关内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同学们面对东北的沦丧,做为东北人,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原以为学生会义愤填膺,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蒋介石,可是没想到,学生对我的问题态度漠然,只有寥寥数人无精打采的说蒋介石可恨,与我预想的火爆场面相去甚远,我感到很失落,但不能灰心,于是我重整旗鼓,接着讲解。可我开始讲解不到十分钟,有些同学就已经昏昏欲睡,就连以往对战争感兴趣的同学,也变得表情漠然,更有甚者,同桌之间已经开始小声聊天了,我预先想到的那种热烈场面根本没有出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首先我故意提高了声调,希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们。然后,我放慢节奏,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思考。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我和学生中间,仿佛有一张无形的隔膜,眼见着学生离我越来越远。可是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希望在一点点落空,心情也变得极其沮丧,心想快点把剩下的内容讲完,然后让学生做练习算了。正当我自顾自讲到“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而采取的兵谏,是伟大的爱国将领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张学良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是卖国贼,发动西安事变只能是功过相抵,怎么就能评为爱国将领了呢?”我刚想训斥他,可突然看到许多昏昏欲睡的学生突然睁开了眼睛,闲聊的学生也把眼睛盯着我,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个机会,打破目前课堂尴尬状态就在此一举。于是我一面口中慢慢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见解,一面在心中快速思考,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认为做了错事就没有受敬仰和爱戴的资格,是不是他的功抵不了他的过?”他点了点头,其他同学也表现出了热情,“那好,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张学良”,于是我为同学们介绍了张学良从出身到少帅,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从送蒋返南京到被囚半个多世纪,同学们经过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张学良能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扭转时局,虽有过失,但的确担得起“爱国将领”的荣誉。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无完人,再光鲜的人背后也可能有小过,我们要看到一个人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贡献,同时通过对张学良一生的讨论,同学们也懂得了用辩证的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道理。虽然这样一来,打乱了我最初的教学计划,但却出其不意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也达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案例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预先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给学生预设了德育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仅仅给学生泛泛的进行德育渗透,以至学生产生了抵抗情绪。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中,所运用的史实或人物,离学生较远,因而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对于感知、判断和推理对象,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从各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其中相互矛盾的特征,形成全新的概括,这些概括常常离开了思考对象,而把人引入到另一个境界中去。

在本案例中,教师后来敢于放弃原定计划抓住有利契,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切实的完成了德育渗透的目标,成功的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示儿〉

2008――2009学第二学期

刘艳梅

教学案例:

梦空——《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 请先听老师读一遍。

想象一下:在一个孤冷偏远的小山村里,风雨飘摇。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辗转难眠。终于睡着了,可梦里仍然是铁马冰河、跃马横戈的场面。

这梦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 还指什么?(他一生的梦想呀!)

来,让我们再来读《示儿》这首诗,体会诗人直到死,还念念不忘那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报国梦!

诗中的每一行都读得这么低沉哀婉吗?从哪一句能隐隐感到诗人心中那澎湃激荡的梦呢?

他希望孩子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他们的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呢!

还会是指什么“空”呢? 泪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自己出声读一读。

诗人从梦中惊醒,站在自家的篱门外,遥望远方。尽管深秋的寒风吹透那单薄的衣裳。同学们,轻轻地再来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他能望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

你能想象到此时诗人双眼含泪吗?

他那滴滴的泪为谁而流呀?

(a)、为大好河山而流;

(b)、为软弱无能的政府而流;

(c)、为花天酒地的官员而流;

(d)、为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而流;

(e)、为自己空报无门而流;

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再见了,亲人》

2008----2009学第一学期

刘艳梅

.研读文段,理解亲人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志愿军跟哪位亲人告别的情形最打动你的心? 简单交流

2.学习大娘跟志愿军告别的文段

(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默读、标画,教师巡视,了解学情。(2)交流,相机出示幻灯片: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a)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送打糕”:这么珍贵的打糕是怎样送来的?(指一生)大娘他们送打糕的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指两三个学生)同学们再读读这两句话,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什么?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吧!

(b)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志愿军吃着朝鲜大娘送来的打糕心里面是什麽感受?

指一生回答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这种感受?

交流,理解“雪中送炭”:从字面上看,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指一生)谁还能联系上下文,联系志愿军当时的处境说说你对它的理解?(指一生)教师总结,创设语言情境:是啊同学们,对于饿了三天三夜的志愿军来说,大娘他们送来打糕真像冰天雪地里送来一盆暖人的火,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假如你就是一名志愿军,你会动情地说(指一生读句子)你会深情地说(指一生读句子)继续理解感悟:还有哪些关于大娘的语句令你感动?出示幻灯片: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你感受到了什么?(指一生谈,读句子)为了志愿军牺牲了自己的小孙孙,这是怎样的一种情谊?(指一生)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志愿军能忘怀吗?出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教师引导:是啊!不能忘怀,我想把这句话变一变:“不用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也不能忘怀”同学们说,改得好不好?

学生读句子,教师引导交流(一生即可)请你读一读(评)感情多深哪,请你读(评)太感人了好,你再读,(评)真好,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我们一起读!(3)感情朗读

(音乐响起)离别的时刻终于到了,这位朝鲜阿玛尼依依不舍地拉着志愿军的手,她流泪了,志愿军战士也含着眼泪劝阻她。亲爱的同学们,捧起我们的书来,谁愿把整段话读给大家听?(指一生)3.学生自学二、三自然段

(1)志愿军与大娘送别的情形确实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个段落的。

引导学生梳理,简单板书:读——思——诵

下面请大家按照这种方法自学二、三自然段其中一段,等会儿我们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交流,相机出示: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抓住刚强引导理解朗读

(音乐再次响起)多么慈祥的大娘,多么刚强的小金花,多么了不起的大嫂,他们跟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能不能把他们称作亲人呢? 交流,完成板书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 梅花魂〉

2007――2008学第一学期

刘艳梅

【教学案例】

一、复习导入,交流学习

1、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2、梅花虽然是一种名花,但是为什么说梅花也有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1、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

2、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1、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1)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猛,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2)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 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3)说说外祖父哭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4、一次生气:

(1)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

(2)“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3)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动作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

5、赠墨梅图:

(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读一读这段话,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1)“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①有四个“愈”,前两个是恶劣的环境,后两个是赞美。

②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花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

(2)“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3)举例说明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岳飞、戚继光、江姐……)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6、外祖父说的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有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7、送别亲人,思乡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1)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

(2)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四、回顾整体,深化主题

1、读到这儿,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吗?不,他是在借物喻人,是在赞美着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2、有着梅花精神的民族,是个多么值得骄傲的民族。具有这样精神的民族,才会令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

3、让我们替那些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们向祖**亲表达心声吧!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永生的眼睛》 2007----2008学第二学期

刘艳梅

教学片断

1、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是呀,温迪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2、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配乐小提琴《爱的礼赞》)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能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温迪,在一交交通事故中丧生了……

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的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如果哪位被捐献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一游,并且爱上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谁。金发的温迪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3、(教师朗读)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听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4、课前的那首诗就是获得温迪捐赠的角膜的人写出来的。现在假如你们就是重见光明的人,知道为你们捐赠角膜的人是金发碧眼的温迪,最想与温迪或者她母亲、还有外公他们一家人说些什么?

5、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

[设计意图]: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她的女儿还是……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更震撼人心的莫过于此,这是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这样设计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获得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忆![课后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热爱生命”单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得美好,而且更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

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小溪生病了》教学案例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刘艳梅

一、课例背景: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可是在我们的周围,各种有害的物质,如农药、重金属、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以及各种废弃放射性物质……,被人为地排入水中,于是就发生了水污染。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我们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二期课改语文一年级(上)“读课文识字”中的《小溪生病了》就是选择了一个生动可爱的例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一条小溪生病的前前后后,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文章以一些小动物前后行为的变化,导致小溪水的变化作为线索,进行对比描写,句子连贯而流畅。通过小溪由清变脏,再变清的过程,告诉小朋友要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环保意识。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有趣的课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可爱的故事角色会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低年级学生能记、愿读、肯说、会想、敢问,因此,本课的设计依然以自主识字和指导朗读为主,游戏设计为辅,并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主要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旨在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同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演演小溪病好了时,她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则给学生创设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例过程:

1、媒体激趣,导入课文。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先启发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小溪,它是怎么样的?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发言:有的说在乡下看到过小溪,有的说跟爸爸妈妈旅游时在山里看到过小溪,溪水可清澈啦••••••紧接着,我问学生:那你们想不想听听故事,看看动画,想一想:小溪生病时变成了什么样?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看起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动画,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自然学得有滋有味。

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首先学习1-3节课文,理解小溪为什么会生病?同时分散学习“的、变、黑、扔、丢”。其中的生字教学各有侧重:如:学习“扔”时,我先让小朋友仔细观察字形,怎么记?小朋友举手说“扔”的左边有个提手旁,“那你知道„扔‟的左边为什么是提手旁呢?”我进一步发问。小朋友想了想说:“因为我们扔垃圾需要手呀?”“很好!”在表扬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那我们应该把垃圾扔在什么地方呀?”“垃圾筒”,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只有不乱扔垃圾,地球妈妈才能永远变得整洁而美丽。”

学习4~5节课文时,主要通过学生质疑,来读懂课文,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记得在课上,小朋友们个个开动小脑筋,争先恐后地举手,阮世扬忽闪着大眼睛问:“小动物们为什么急了?”;蔡越歪着小脑袋也不甘落后:“ 小鸟为什么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沈思跃一本正经地问道:“ 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他们在想什么?”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孩子们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从而懂得了只要不往小溪里乱扔垃圾,小溪就不会生病了。同时小组自学生字“己、仔、细”,初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学习第6节课文时设计了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孩子们马上在小组内讨论开了,有的说:“小溪可高兴了,她对小动物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治好了我的病。”有的说:“小溪会开心地说,看!现在的我变得多健康,多美丽!”还有的说:“小溪对小猪说,以前我一直以为你是最懒惰,最不讲卫生的,现在你为了给我治病,改掉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我真为你感到高兴!”通过这个语言实践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小溪病好后快乐的心情。

3、指导描摹

要求学生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扔、生”。尤其指导学生找到关键笔画“横折折折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会看贴摹字。

4、复习巩固

我出示许多彩纸制成的“螃蟹”,上面写着许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告诉学生只要读出词语,就算捉到了螃蟹。通过有趣的“捉螃蟹”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所学生字。课后,我还让小朋友收集水资源的信息,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他们纷纷在报纸、书籍、网上查阅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筛选、整理,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孩子们知道了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通过交流,他们还知道了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菌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各种工业废水、农药等有毒物质排入水中,可使饮水人中毒。重金属污染的水进入人体,会使人慢性中毒等等;通过交流,孩子们懂得了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使用无磷的洗衣粉••••••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课例反思:

1、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很有必要,并且有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其一,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对环境的表述最终还是为表现人而服务的。

《小溪生病了》就是选择了一个生动可爱的例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一条小溪生病的前前后后,怎能不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呢?环保意识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口号、条例、法规通常都不能调动人们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这样一个委婉的故事就不同了,把被污染的消息放在弱者的位置,申诉她的痛苦,善良的孩子们肯定会同情她,一旦情感因素参与进来,教育的效果就会倍增,想想看:以后当有人要随地乱扔垃圾时,她如果能够想到大地妈妈要因此而生病或蒙受痛苦,当有人要随便向河道排污时,她会想到河流会哭泣......他们还会下得了手吗?

2、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想象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合作解答,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本课的教学,则完全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想象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如:在教学生字“扔”时,先让学生记字形左边是“提手旁”,再思考:“扔”为什么是提手旁?当学生回答“我们扔垃圾需要手”时,我马上抓住契机问学生:“那垃圾应该扔在哪儿呀?”“垃圾筒——”“对,我们只有不乱扔垃圾,地球妈妈才能永远变得整洁而美丽。”这样的识字教学,孩子们不仅牢牢地记住了字形,而且幼小的脑海中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又如:学生轻声读4~5节后,完成了填空题:“小动物们自己当(),再也不把()、()和()往小溪里扔了,小溪的病好了。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小动物们为什么急了?”;“小鸟为什么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他们在想什么?”于是,又通过小组合作,选择问题讨论并交流,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原来小溪生病是因为小动物们不保护小溪环境,往小溪里乱扔垃圾造成的,要保护小溪,防止小溪生病,首先就应该从“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最主要的是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想象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3、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的综合能力:

再次,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如本课在结束时,教师发动学生收集水资源的资料,很显然,这次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已给学生留出了畅想的余地。学生发挥自主精神,收集了许多资料,展示活动成果时,有的做了资料卡,有的自己排版出电脑小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教师不敢放手的顾虑,综合性学习又给学生的畅想开辟了一方乐土!

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小鹰学飞》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刘艳梅

教学案例

1、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师:(手指着黑板上的大树图片)小鹰们,你们现在飞到哪儿了?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第一次飞行就成功了,太棒了!生:非常高兴,竟然能飞到大树上面了。

生:有什么了不起的,小鸟都能飞到大树上。小鹰应该飞得很高很高才行。

师:(出示“我已经会飞啦!”)这句话该怎么说?(学习状态:学生的朗读感悟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有的读出了高兴、自豪的语气;有的读书了骄傲、自以为是语气;也还有的读出了惊奇、惊喜的语气。)(抓住“已经”)

师:那只老鹰是什么态度呢?(出示: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轻声读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习状态:汇报朗读的结果,学生间出现了争执,有的认为应该读出老鹰很有耐心、很亲切的感觉;有的认为要读出很严厉的语气;也有的学生认为这只老鹰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应该表扬一下小鹰。)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读得非常的好,老师就好象看到了一只你们眼中的鹰妈妈。师;咱们继续跟着老鹰向上飞吧!(学习状态:学生加上动作继续体验飞行。)

2、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①过渡:小鹰飞到了大树上,老鹰说它并没有学会飞行,于是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它们飞到了„„,请同学将3、4两个自然段自由读一遍,将老师的话补充完整。(学生练习说话:小鹰跟着老鹰,它们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②分析课文,通过朗读老鹰和小鹰的对话来体会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小鹰:高兴和兴奋;老鹰:亲切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练读之后指名上台表演。板书:简笔画出大山,将老鹰和小鹰的剪贴图贴在大山的上空。

③指导朗读 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动画感知第二次飞行的场景,指导体会心情,读出语气。讲解“真的”。重读“喊起来”、“只”、“还”。再指名对话朗读,及时点评,指导后男女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展示。

3、学习课文五、六自然段

①过渡:小鹰飞到了山的上空,老鹰说还是说它没有学会飞行,可是小鹰这次的表现和上两次不一样了,你们默读第5、6自然段,找找小鹰这次是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表现?(学生默读)

②分析课文句子,紧抠重点词语体会体会小鹰态度的转变。“只好”、“鼓起劲”、“拼命”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小鹰:努力、勤奋。③指导朗读 “急促地喘着气”:“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理解 :“急促”、“喘着气”、“总算”、“吧”、“„„”。板书:简笔画出白云,将老鹰和小鹰的剪贴图贴在白云附近。学生在小组内朗读,练读之后指名读、分组读,齐读。④指导朗读 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动画感知第三次飞行的场景,指导体会心情。提问:这一次你们认为小鹰学会飞行了吗?(学生回答:没有学会;学会了,但是还可以飞得更高。)继续提问: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读老鹰的话,理解老鹰的话:“孩子,你往上看!” 重点理解:“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继续动画,理解“盘旋”。

五、小结 体会全文的宗旨:“学习是没有尽头的,不要满足,要不断取得进步!”

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小鸟和牵牛花》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刘艳梅

案例背景:

朗读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主旋律,很多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指导好孩子们怎么设身处地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到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在《小鸟和牵牛花》一课,教学重点段“牵牛花爬上榆树”时,运用了创设情境和老师的引读,课堂效果很不错,现将它写下,供大家借鉴。

案例描述:

1.导入重点:读得真有感情,那牵牛花又是怎么帮助他的呢? 咱们一起看看: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

一起读—“缠”是什么意思呢?请看:这根细绳绕着水管,一圈一圈向上向上,这就是“缠”,“缠”也可以称为()。

谁来读好这句话——组织学生评:你觉得他把哪些词语也读得特别好?

-------使劲 你听出了什么?(很着急、很吃力)------“爬呀,爬呀”让你感受到了时间()。

引读: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牵牛花 读)„„

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牵牛花 读)„„

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牵牛花 再读)„„

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牵牛花再读„„)

就这样,牵牛花爬了一天又一天,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为什么笑着读,为什么读得那么响?(生说)2.引读:小鸟醒来了。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牵牛花还怎么做呢?牵牛花看见小鸟高兴的样子,举起一个个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嗒嘀嗒„„” 对,还在不歇息地吹。

3.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称赞牵牛花。

《小小牵牛花》小小牵牛花啊,使劲爬呀爬呀,缠在榆树上啊,爬到鸟窝旁吹起小喇叭。吹得小鸟心里乐呀,吹得院子好热闹啊,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大家笑哈哈!

案例反思: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我主要抓住这一段的重点词句,通过创设课文的情境,再通过我声情并茂道引读来指导朗读,实现体会牵牛花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个教学目标。刚开始,在学生的个别朗读时,我及时抓住学生对牵牛花精神的体会,及时评价两个重点词“使劲、爬呀爬呀”读得很好,可是这样孩子们对“使劲”的感受不是很深刻,于是,我深情地引读:“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牵牛花读)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牵牛花 读)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牵牛花 再读)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牵牛花再读„„)”通过这样的引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牵牛花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牵牛花爬到鸟窝旁时,他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又会对他说什么,让孩子多维的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再朗读,这样他们的朗读更有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及时地让孩子们读儿歌夸夸牵牛花,孩子们的脸上也满是快乐、幸福。通过此番的层层递进,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牵牛花为帮助小鸟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三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扞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要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创新和尝试,但是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只有将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以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的

浅议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各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下是我多年从教的一点体会。

一、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有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是不是把渗透德育视为一个首要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无多大意义的事,其实不然。只有处心积虑,才会见缝插针。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水火不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结合起来。我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育人成功与否在“分数”问题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为“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如果不这样看问题,那意味着什么?只能意味着现行高考制度的失败。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好合作共处的人,襟怀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胜过自己的人。一句话,心灵美的人。是否取得这一人师的资格,这非常重要。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二,是合格的“经师”。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中学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老师或者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是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是吃老本,因而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日渐贫乏。这样的老师虽然随着舌耕岁月的推移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上课时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也条理清楚,但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影响,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实际上的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这样的老师充其量是个“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我们常讲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有深刻的哲理和事实依据的。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株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善于扑捉德育动契机。

学习是为了借鉴、为了创新,借鉴历史离不开评价历史。历史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评价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使学生自身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德育契机,利用教材中大量的优秀历史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铸成的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历史课肩负着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历史名人和社会英雄,他们的成长过程以及言行,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榜样和精神坐标,是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示和感悟,镜鉴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历史老师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等原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生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俭节约、崇俭反奢,诚实正直等等。历史教学在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丰富的评价材料时,即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对比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借用后人和权威的评价,也可以强化已做出的道德评价。

另外,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以醒目的方式记录的杰出人物的名言、名句、名联,通过名人故事的宣讲,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完美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些名言、名句、名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公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张志新的“人活着,总得有个坚定的信仰,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歌德的“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历史教师要把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把其用好、用活、用实,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一是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二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垂危,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讲授这些内容,要着重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要能够激发学生奋进、图强,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责任感。从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图强之路在哪里?历史教师要用历史告诉学生,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总之,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谈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给本课程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除了知道基本史实以外,还要懂得学习方法和感受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状况,加深爱国热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寻找一份与时代相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应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用,或者说如何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引下转变教学行为,发挥学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我想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提取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折射出人的智慧和谋略等等,给后人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规划着自己未来。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为典范,如邓世昌以不屈之精神抗击日本;孙中山以不懈之毅力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周恩来以无穷的个人魅力带领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马克思以无以伦比的创造开辟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中学生“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中学生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

2、整体把握教材,帮助学生归纳感情基调

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要有一个大的感情基调。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虽然历史的脉络是连续的,但是所灌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却是相对独立的,甚至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都是有断层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学习,会有不同的“追随者”,当然这一切的大前提还是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有兴趣。那么这个大的感情基调会是什么呢?简短的表示如下:中国古代史——领先世界,“豪”气冲天;中国近代史——大难兴邦,浴火重生;中国现代史——筚路蓝缕,自强自信;世界历史——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了这个大的感情基调,那么就会在每一个阶段的历史讲诉中统一情感,统一态度,你会用真诚的表情打动学生,比如中国近代史教学,谁都知道这是是一部浸润了辛酸血泪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挫折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当你心中有这个感觉的时候,教学中的语言,表情都是理性而积极的,轻松的转变了电视文艺带给学生的那种单纯的悲和愤,自然达到以德育之,使之育德的收效。坦而言之这是用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催生或净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巧而有效。

3、精心筛选情感性资料,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青少年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但是因为知识和阅历的欠缺,其情感往往是幼稚的、矛盾的。在新编历史教科书中,选用了大量的地图、图片,这些历史图片直观、具体、生动,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的情感向着积极方向发展。

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发达及古人对人类的贡献能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而中国近代所遭受的侵略和屈辱则能激起学生的民族危机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本文字与相应的图像,视频,音乐,名人书信等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生动描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鸦片战争》时可以将英国的炮舰图片与大沽口上康熙年间的铜炮图片相对比;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把圆明园的复原图与现在的破壁残垣做成一个有音乐背景的自动播放,最后以雨果的书信做播放的结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效果斐然。

这一系列的材料筛选就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愫为目的,主题鲜明的激发学生了民族责任感。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导引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千余年前的智者就在告诫,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者,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又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先自育”。

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乐观,向上,平和,淡定,有一份与历史共振的心态;不偏激,不过激,一时突发的想法要三思后再做表诉。正所谓“科研无禁区,教学有禁忌”。中学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思维单纯,人生观、价值观正待成长的中学生,这对教师的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就会更加的严格,不去空谈理想,要有生活,要有清晰的奋斗足迹。可以去思想,但要向学生展现积极的生活态度。

同时,教师也要塑造良好的讲台形象。仪表朴实大方、庄重文雅;教风扎实严谨、一丝不苟;语言准确精炼、富有感情;板书条理清晰、工整优美等。通过这些良好的形象可以折射教师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总之,要发挥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是整个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灵魂和落足点。只有融进了情感教育,态度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教学行为,才会产生与时代相和谐的教学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

周发贵

内容摘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通过初中历史教学让学生具备一定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旨在通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初步具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公德,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 德育渗透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最终将德育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下是笔者多年从教的一点体会。

一、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有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是不是把渗透德育视为一个首要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无多大意义的事,其实不然。只有处心积虑,才会见缝插针。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考试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水火不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结合起来。我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育人成功与否在“分数”问题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为“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学效果的。

(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爱党爱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好合作共处的人,胸襟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胜过自己的人。一句话,心灵美的人。是否取得这一人师的资格,这非常重要。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二,是合格的“经师”

历史教师要有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初中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渊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老师或者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初中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是吃老本,因而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日渐贫乏。这样的老师虽然随着舌耕岁月的推移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上课时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也条理清楚,但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影响,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实际上的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我们常讲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池不断更新的水。这是有深刻的哲理和事实依据的。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善于捕捉德育渗透契机

学习是为了借鉴、为了创新,借鉴历史离不开评价历史。历史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评价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使学生自身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德育契机,利用教材中大量的优秀历史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初中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初中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铸成的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历史课肩负着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历史名人和社会英雄,他们的成长过程以及言行,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榜样和精神坐标,是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示和感悟,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四、在分析对比中进行德育渗透

历史老师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等原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生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俭节约、崇俭反奢,诚实正直等等。历史教学在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丰富的评价材料时,既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对比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另外,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以醒目的方式记录的杰出人物的名言、名句、名联,通过名人故事的宣讲,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完美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些名言、名句、名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公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历史教师要把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把其用好、用活、用实,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总之,要发挥历史课堂的德育渗透功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就是整个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灵魂和落足点。只有融进了情感教育、态度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教学行为,才会产生与时代相和谐的教学效果。才能碰撞出德育教育的火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在教学单词kitchen,living room,bathroom,bedroom时,我设计了这样的Fun Time活动。T: Do you know him? He is Mr.Forgetful.(课件呈现一个小男孩)And this is his busy morning.(课件呈现这个小男孩早晨忙乱地收拾学习用品的情景)Can you help him? Mr.Forgetful:(课件Mr.Forgetful的声音)Where is my bag? S1:(学生仔细观察并帮助Mr.Forgetful寻找物品)It’s in the bathroom.Mr.Forgetful: Where is my Chinese book ? S2:It’s in the kitchen.Mr.Forgetful: Where is my …?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不仅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帮助了Mr.Forgetful。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观察Mr.Forgetful所犯的错误后,会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课堂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是由教师“说”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巧妙地引导和启发下“悟”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然地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徐长梅

2011年12月20日

下载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4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在教学jobs一课时,对于学生瞧不起farmer职业的思想,我是这样引导的: T:Why don’t you like farmers? S1: They are very tired and dirty. T:Yes, t......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历史教学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有多......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3(5篇范文)

    英语德育渗透案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一些看似平常却又蕴涵教机的事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契机,选择好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意的教育,使......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仁怀一中 陈 旭 现代社会是德育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规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规定去做。国家制定相关道德,目的是为......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五篇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东升求实学校 数学组郭正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更要求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历来的数学教学大纲,以及长期形成的数......

    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随着时代的日益变化,在当今社会中人性化的对待方式也层出不穷,我们教师也在不断变化着,以前的教育模式就是“死“学书本,而教师也就是单纯的 “教”书。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

    数学课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数学课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列方程解应用题王春秀 数学课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列方程解应用题王春秀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