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

时间:2019-05-12 17: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

徐江小学 吕文英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旨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关键词】合作学习误区 对策

儿童间的合作活动能够促进成长,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解决的方法。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施行合作学习存在有不少误区,下面把这些误区和解决的方法列举出来,以便大家一起探讨。

误区1:误认为小组讨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简单地把小组讨论、小组学习看作是小组合作教学。要知道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学习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就学习的全过程而言的,那种认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仅仅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做法”就是合作学习是错误的,是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谬解。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既然是“主要形式”,那么,学生在合作氛围中的自主学习不仅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要,而且要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因而,不能把小组讨论简单地理解为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2:建立有小组而无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常规操作往往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上课时,设计几个可供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有时甚至为了图于形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就在两、三分钟内就结束了。其实,这样的小组合作还谈不上有效合作。要想小组合作落到实处,教师还得在许多细节上去深思熟虑。比如:有效地划分小组(多少个学生为一组最好?哪几个学生为一组最为合适?„„);预设好时间(这节课一共设计多少次小组合作学习,每次合作探究的时间是多久,1 在哪个环节什么时候进行最为恰当„„)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白目标,清楚任务,处理好分工与合作;营造合作的气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可行性强的合作内容;注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等。只有在细节上做足了,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误区3:有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轻松了

小组合作教学并不能让教师轻松或无所事事。相对传统教学而言,教师只是角色转变了。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在课堂上照既定教案按部就班上课,课堂的预见性强,可控性强,在一讲一听的固定角色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不用担心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但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则不然,除了吃透教材外,教师在备课中要有前瞻性,要预见在上课时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上课时,学生在思辨、讨论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教师还要能灵活机动及时的处理。这样,课堂的可控性减弱了,同时对教师能够拥有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误区4:对小组合作教学缺乏合理的评价。

教师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对各个小组的评价上。其实,小组合作教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从合作学习的准备到实施,从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到合作技能的运用,都是合作学习不可能缺少的评价内容。

误区5:过多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合作的过程。

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布置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课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合作完成,课上只进行小组汇报。一方面对于小组学生合作中的分工、每个人的职责等教师缺乏指导,而且课上的汇报只给出概括的结论,而没有就小组如何探讨和得到结论的过程给予介绍。另一方面,班内大多数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基本上没有思考、探讨或体验,当其他组代表汇报时,只能产生类似于教师直接为学生讲授知识的效果,也难以实现深层次的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设计实际上不符合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间同质”的基本要求。其实,合 2 作的组织形式并不局限于小组,合作的内容也并不受限于小组。还可以存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合作,存在跨越小组的学生间的合作,存在学生与教师间的合作„„。要实现这些最好不要把每个小组绝然的分开。

二、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真正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应在学生交往活动中发展他们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一般来说,应掌握的社交技能包括: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接纳和欣赏别人(尊重同学,承认同伴享有发言权、听发言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用言语或行为表示正在倾听、并不随意插话等),培养学生开阔的胸怀,既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三、思考与教学建议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要实现这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必须关注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或特点。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不仅包括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教师率先学会合作,用行为引导学生。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合作意识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学会合作”是时代和社会对于现代人,不仅包含学生、3 而且包含教师在内的一切可能共事人们的共同要求。培养善于合作的学生,首先要成为善于合作的教师。由于中小学教师大多数是在缺乏合作学习的传统体制之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普遍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更需要教师有意识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技巧,主动加强自身的合作实践(师师、师生等)和合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用教师合作的示范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合作学习的实验带来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

2.针对适宜的教学任务,选择合作学习方式。通常合作学习适宜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如教学任务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或教学目标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一方面,提倡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或困难时采用探究或研究性学习,当解决仍然有困难时,采用小组合作或小组探究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合作学习的策略应有不同,如语言学科,合作学习主要是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信息,碰撞思维;而自然学科,大多是采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同一学科不同学习内容,也会有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

3.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形成合作氛围与习惯。

营造合作氛围,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彻底放松、具有安全感或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提供充裕的时空环境,让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使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给予热情的帮助环境,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创设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以上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的一些做法,然而,还有许多方面还没涉及到。要真正产生合作学习的效益就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

第二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误区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误区与反思

[摘要]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与教师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息息相关,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深思。[关键词]

计算教学;情境;价值性;算法与算理;多样化 [正文] 误区一:计算教学的情境创设失去了价值性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不同的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要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服务。但是,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案例1 :在一次有关计算的公开课上,一位教者花了一番心血精心设计了情境,在最后表现出来的结果上,却仅仅是为了引出计算式题。内容是执教青岛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一课,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以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卡通人物米奇和唐老鸭引入。米奇生日了,请来了唐老鸭一起过生日,两个一起去公园玩。图中米奇旁注9岁,唐老鸭旁注7岁。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显然,老师目的是让学生提出“米奇与唐老鸭一共有几岁?”“米奇比唐老鸭大几岁?”或“唐老鸭比米奇小几岁?”,得出“9+7”,“9-7”的两个算式,可学生也偏偏不“领情”,也提了一大堆毫无相关的问题。最后老师看情形不对,只好说:“老师也来提个问题”来切入主题。

反思:其实这位教师在计算课中创设了情境,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本节课的计算式题。为什么创设的情景,学生会毫无目的地发散开去,迟迟切入不了

正题呢?我认为如果要让学生提出两数和与差的问题,情境中必须蕴含强烈的“和”与“差”的数学思想。设问:就凭2张照片这个数学情境,学生怎能挖掘出这样两个数学问题呢?年龄和与差在这个情境中有意义吗?求两个人的年龄和又有什么数学价值呢?笔者认为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应该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系有密切关系的,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比较容易呼唤起学生内部正在休眠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的情境。如果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一个数学情境,学生只是停留在情境的表面,不能进入数学实质性的领域,感觉不到今天的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那么这种数学情境至少在相关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前面案例中那位老师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去思考。要想学生提出和与差的式题,就要在情景中蕴涵和与差的数学思想,并且问题还要有实际价值。前面老师想要的年龄和与差算式是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减法:米奇9岁生日了,唐老鸭来庆祝,唐老鸭帮助插了7支蓝色的蜡烛,然后出示米奇思考的一个画面。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加法:米奇生日了,在一个大蛋糕上,米奇插了9支红蜡烛,唐老鸭插了7支蓝色的蜡烛。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如果按上面的改编,学生也就不会毫无目的地乱提问题了。误区二:计算教学的算法和算理结合不当

在计算教学中由于平时的教学中算法与算理的关系处理不当,使得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现象多方面学习借鉴,并在实践中自我感到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再次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正确处理算法与算理的关系,课堂上保证新算法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改变计算教学的模式,给予理解算理的空间,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不可偏颇,“重算理、轻算法”和“重算法、轻算理”都不可取。正确地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 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使算理具体化。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但是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计算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了。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因为算理不清,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

反思: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案例2:在执教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时,有位教师一改往日的教学,在没有任何复习的情况下,出示算式“10+20=”后,立即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独立思考)„„(一分钟过后)

师: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生:(同桌交流)。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是通过看图得到的(课本例题情境图); 生2:因为1加2等于3,后面加一个0,所以等于30;

生3:因为1个10加2个10等于3个10,所以10加20等于30; 生4:我是摆小棒的。

接着老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算理,总结出算法。

这位教者试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从而促进口算方法的有效迁移,促进算法优化,达到提高口算效率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10+20的基础上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在10+20的这个环节顺利形成正迁移,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理解算理指导和促进算法,最终形成计算技能。这样教学,学生能掌握算法,而且很多学生也能用这样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对这算法的理解学生始终不能很好去体验。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首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

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因此,计算教学时,教者要想尽办法,如:结合情境图、用教具操作等,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计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

误区三:计算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变为“形式化”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新教材中计算教学的例题大多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但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一定掌握书中介绍的多种方法。《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承认个体思维差异,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可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并不管思维水平是否有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引导。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算法虽然多了,却没有适时优化。在计算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有的学生甚至于没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案例3: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需要学生探索24×1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可能会想到用24×6×2=288或24×10=240,24×2=48,240+48=288,而对于从乘法意义出发的24+24+24+„„+24(12个24)=288这种算法却很少有学生会真正采用。如果千方百计的启发学生也说出这种方法,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浪费了更多的教学时间。

反思:笔者以为,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引导:“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等,在这样

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总之,计算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让他们计算能力可以解决“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就需要执教者的我们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纠正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提高驾驭现代数学课堂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徐斌老师谈“计算教学”》

徐增亭

第三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章春玮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抓好了计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计算,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可是,现在的计算教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学生的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计算教学中存在了以下几个误区,并反思了相关的对策。

误区一:以情境创设替复习铺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计算教学“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要避免将运算及实际运用割裂开,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理解计算算理。教材在编排时也将计 1 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个个生活化的情景中认识问题、探索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可是任何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现在的计算教学似乎走入另一种极端。铺天盖地的情境创设取代了以往的复习铺垫,哪位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采用了复习铺垫就是老土的表现,就可能被指责给了学生过多的预设、铺垫,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难道在计算教学之前复习铺垫真的一无是处吗?笔者认为,计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知识,就需要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知识;再比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就需要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一些计算知识的探索是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计算教学前的复习铺垫可以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所以,笔者认为创设情境和复习铺垫其实并不矛盾,选择怎样的引入方式取决于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一)创设的情境要便于学生探索、理解计算算理。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 生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比如在教学9加几时就可以创设小猴买桃子的情境,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3个桃子,算算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容易想到先凑满十,在加两个的方法。如果把这个情境里有格子的盒子换成篮子,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创设情境重要的是为计算教学服务,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二)复习铺垫要适可而止,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有些计算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此时在教学前进行复习铺垫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就可以复习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唤起学生旧知。但是在进行复习铺垫的时候,切忌设计一些暗示性、过渡性的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样就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误区二:算法多样化变为“形式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第一学段“内容标准”中说:“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再次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创新之举,一改传统计算教学中算法单一的局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是现今计算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可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并不管思维水平是否有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引导。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算法虽然多了,却没有适时优化。在计算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有的学生甚至于没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需要学生探索28×1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可能会想到用28×6×2=336或28×10=280,28×2=56,280+56=336,而对于从乘法意义出发的28+28+28+„„+28(12个28)=336这种算法却很少有学生会真正采用。如果千方百计的启发学生也说出这种方法,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浪费了更多的教学时间。

笔者认为,“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应该从“多样化”和“优化”两个层面来理解。所谓“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化”,是学生不同个性和不同思维结果的展现。所以在引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有更多的尊重和鼓励。而“优化”是指“个体的优化”,它是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所产生的相对性。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方法中,以“尊重、接纳、欣赏”召唤孩子的思维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交流整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算 法的最优化和多样化。关于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鼓励算法多样化,并非一定要算法多样化。“多样化”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常常是富有个性的,“多样化”正是基于这种差异性,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一些教师却不顾学生的数学现实,片面求多。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事先预设好的方法,实在想不出来教师就引导或直接给予,由于一味求多,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围绕已知方法打转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则竭力去思考那些低价值的,原始的方法。求多本无可非议,但有限的课堂允许学生想出那么多方法吗?有必要穷尽所有的方法吗?这些方法都是有价值的吗?孩子们都能接受吗?显然,这种为多而多的做法违背了“多样化”,方法多些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把追求多种算法作为教学目的。方法多些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把追求多种算法作为教学目的。如果仅关注学生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事先预设好的方法,这样忽视了孩子个性化的思维发展。所以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要看算法是否能解决问题,二要看算法是不是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结果。

(二)算法不必刻意追求“最优化”。

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 是十分有益的,数学本身肯定是追求最优化的,但过于强调算法的最优化,势必回到“算法唯一”的老路上来。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一些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美其名曰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多中选优,择优而用,提倡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关注算法优化,应以学生多样化的算法为基础,在学生说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在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虽然教师从某种角度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但未必每个学生都喜欢都能接受。在多样化的算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也即只有“更优”,没有“最优”。算法的优化决不是教师主观的指定与包办代替,要给学生一个逐步领悟,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

误区三: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

当前,不少教师对于口算与笔算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理解不透,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口算与笔算究竟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相应的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做一重新审视。

首先,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不同。以下是一个二年级学生口算30+18时的过程描述:30+10=40,40+ 8=48。而如果采用笔算,其运算法则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可以看出,口算的解题策略为:十就是十,百就是百,即口算保持相对应的数字和数位本身的意义。例如,18中的数字“1” 表示10。而在笔算中,不考虑数字所在数位的意义,只是将数字作为最小单位进行计算。如18中的数字“1”在竖式计算中只是作为1来计算,而不考虑它所代表的是1还是10。同样的,表达进位的“1”也是相同的,而不管它进在十位上,还是百位上。因此,口算被称为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运算,而笔算则被称为以规则为基础的运算。

其次,二者运算的心理机制不同。口算往往在心里进行计算,每一步计算结果都储存在大脑中,因此口算依赖于记忆,而记忆的容量有限,特别是短时记忆,其容量小,保持时间短,这给心理运作造成很大困难和限制。所以口算常用于较小数或相对较整的大数计算,而在处理复杂较大数运算时就有一定困难。笔算则是一种程序化的运算,即只要掌握了竖式计算方法,无论数有多大都可以迎刃而解,大大减少了大脑的记忆负荷。

再次,口算过程中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如对于42-5这道题,如果放手让学生解决,他们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有的学生从42开始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学生把42分成30和12,12-5=7,30+7 =37;有的学生把5分成2和3,42-2= 40,40-3=37;有的学生想到5+37=42,所以42-5=37„„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第一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笨拙”,但却表明了学生对逐一计数和减法意义的理解。而如果采用笔算,则是统一的竖式计算解题模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不少教师对口算教学存在着误区,认为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口算一般步骤少,运算过程简单,以至于不必在纸上列竖 式就能在头脑中很快得出结果,于是将口算看成是简单的笔算。认为口算与笔算无质的区别,而仅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或是运算时间长短、运算步骤简繁的区别。众所周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熟练地口算,特别是基本口算,对笔算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以上比较表明,口算与笔算有很大不同,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运算方式:口算不仅是作为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思维价值的内容,是课程中独立的部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心算是“用你的脑子去算”,而不是“在你的脑子里算”。在进行口算教学时,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口算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能力不同,形成学生解决新的口算方法也不同。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之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及整十数的经验,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这一知识背景,仍然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进行教学,显然学生毫无兴趣。在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请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口算的欲望,又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

(二)口算教学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口算兴趣。口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改变口算的单调性、乏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算、听算等形式,采用的教具、学局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新鲜口味,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思路,通过表格还可以发现各种计算规律。另外还可以运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

总之,改革需要勇气,继承同样需要勇气。计算教学不能过于依赖情境,算法多样化也需适时进行优化,口算的教学更不是简单的笔算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并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中提出,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中数学科目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更应加强数学科目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完善,促使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本文旨在对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析。【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前言

小组合作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学习,以使各小组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教学方法[1-2]。通过以下几点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甚至使课堂教学效果下降。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中的主体地位加以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常分为4~6个一组,之后列出如12×13、24×25、36×48等两位数乘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些算式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通过翻课本、查询资料等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算出所有算式的正确结果。在这期间,教师不加以指导和纠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教师再对学生们给出的答案进行错误纠正和指导,以使学生意识到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存在的错误,并进行有效的改正和完善。如此,不仅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扩展教学方法增强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效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单

一、刻板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不仅使教学质量降低,还使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退却。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中,若形式、方法过于单一和传统,也会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多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不断扩展课堂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有效教学,促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将教学模式设置为课前、课中和

[3]课后三个部分。在课前,要求学生以自由组合小组的形式对次日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预习,提示学生可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图形面积或是查找资料等方法,来对图形面积大小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在课中,则应要求学生推选出一名代表对小组内的探索结果进行汇报,并且要求其他学生对此进行点评;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水族馆需要安装一面宽1米、长2米的玻璃,问:如果玻璃每平米需要12元,那么安装这面玻璃费用使多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此进行探讨,同时要求学生将本小组课前探究内容与此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比较情况进行总结,以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使其深入掌握图形面积知识内容。在课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进行扩展和巩固,从而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3.科学分组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分组的合理性会对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差生、中等生与优等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学生个体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每个小组内包含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的学生,每组分为3~6名学生,并且推选出一名组长,使其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合作与讨论;而其他成员则承担汇报员、记录员、操作员等职务,从而使每个小组成员各尽其责,相互敦促与促进,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图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首先给各个小组发放不同大小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纸片,要求学生通过三角板、直尺等工具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评出最佳合作学习小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要求每个小组的优等生帮助差生与中等生学习,要求开朗的学生帮助内向学生学习,使组内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均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与辩论等。最后,由每个小组汇报员对本小组的讨论交流结果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分,从而选出最佳合作小组进行嘉奖。通过科学分组和奖励机制,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生效率不断提升。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研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参考文献】

[1]字绍祥.微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J].速读(上旬),2015(11):101.[2]刘成春.以小组合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3):

[4]102.[3]程从碧.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275.[4]辛鸿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06):413.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关键词

合作学习交流 评价 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合作、探究

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新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主要环节。教学时,教师行间巡视,给与必要的指导与点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分析,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尤其是为学困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时间机会,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记得我在教学第三册《乘加、乘减》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四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还有一种算法:12-1=11,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那个问:”都学习了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还有的问:”为什么你们的算式和第三小组的不一样呢?“"你们能再解释一下4 × 3-1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等等。面对这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红的五星,在其它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二年级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 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4.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像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新课程标准》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观阵希望小学 田仁云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大有效学习方式。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_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 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本文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五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效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赵君山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何小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构建小组,划分职责心......

    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改进措施

    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改进措施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通过对课堂中的许多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和解决措施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和解决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