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猪草音乐教案
8、打猪草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综合创编表演,进一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体验新疆人民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
2.初步学会合唱歌曲,做到音准到位,声部间音量和谐,能用适合的打击乐器创编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并能用2/
4、3/
4、4/4拍指挥图示合着音乐划拍。
3.在演唱、演奏、舞蹈、指挥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和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合唱歌曲。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段表演歌曲《丰收的节日》。教学过程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一、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第一声部
1、第一遍用“lu”哼唱
2、第二遍全班齐唱
二、歌曲处理《丰收的节日》
1、自学后半部分
(1)自由结组分声部自学旋律(2)合唱后半部分旋律(3)合唱歌词
2、合唱全曲,注意情绪的区别,音色的统一和谐
3、难句指导再次演唱全曲
4、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特点(1)选择适合自己的表演形式,分组创编 A、演唱组
B、打击乐伴奏组:小铃、双向筒、木鱼、铃鼓 C、舞蹈组 D、2/4指挥组(2)分组展示(3)综合表演
三、欣赏《打猪草》
1、初听《打猪草》,介绍歌曲的背景。
2、在听《打猪草》,说一说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第二乐段中两件不同乐器的交替出现,描绘了什么养的情景?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从复习演唱引入,到学唱后半部分合唱,再到分组创编表现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特点,从结构而言层层推进,比较流畅。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能在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内上完这些内容。
第二篇:2016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打猪草教案
打猪草
教学内容:
1、聆听:黄梅戏《打猪草》。
2、拓展:戏剧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
2、能准确演唱《打猪草》中的拖腔,展现戏曲的韵味。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2、通过打击乐器伴奏、演唱、舞蹈各种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2、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戏曲唱腔演唱《打猪草》。
2、难点:能准确把握《打猪草》的锣鼓点,为《打猪草》加入生动的配乐。
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启发联想法、鼓励法、表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过程:
一、戏剧欣赏,渲染主题
师:泱泱中华,5000年漫长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兴趣爱好,不同的地方方言,所以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剧种,那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戏曲剧种呢?
生:京剧、越剧、豫剧„„
师: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戏迷,他们分别要给我们来唱一段,同学们来听一听他们分别唱的是什么剧种?
学生欣赏后回答。
二、多样导入,激发兴趣
1、师表演《天仙配》导入。
师:此时,老师也忍不住很想为大家表演一段,同学们仔细看,入神听,说说老师唱的这又是什么剧种?
生:黄梅戏。
师:那你们知道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吗?
生:安徽。
2、介绍黄梅戏(出示课件)。
师: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并不是很陌生,确实,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在安徽特别的流行。但是,同学们,黄梅戏其实并不是起源于安徽,而是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后来在安徽安庆地区长期发展。黄梅戏一开始只表演二三个人的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后来才上演正本的大戏《天仙配》、《女附马》等,由于黄梅戏唱腔婉转,表演细腻,所以目前,它已经成为全国非常著名的一大剧种。
师:说到这儿,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急着想学唱黄梅戏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黄梅戏《打猪草》。
三、丰富多彩,深入学习
1、介绍《打猪草》故事,理解《对花》的意思。
师:每段黄梅戏都描述了一段故事,《打猪草》讲的是农村姑娘陶金花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碰断邻居金小毛家的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金小毛看竹林的时候非常勇敢,但送陶金花回家又有点退缩了:“你家隔壁村有几个男孩很霸道,要跟他们对花才能让过,对错了就过不去呢。”陶金花说:“对花由我来,你别怕。”于是两人肩并肩回家了。
师:他们都对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聆听《打猪草》。小结:
祖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三篇: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唱:黄梅戏《对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 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教学重点:
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教学难点:
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感受黄梅戏: 师:“老师给同学们唱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
1、(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带动作边唱边演)生:黄梅戏
2、师生齐唱《天仙配》师带生做动作(放视频)
师:刚才老师在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下面请你 们也来唱一唱,(放FLASH)请同学们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跟老师唱一唱、动一动)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生:[答:黄梅戏;男女对唱(课件显示)]
(二)了解黄梅戏 谈话:
师:“泱泱中华,5000 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 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 呢?”
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2、教师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 “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课件显示关键词): 黄梅戏 采茶调 黄梅县(湖北)安庆
3、戏曲问答接龙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戏曲接龙游戏,老师用黄梅戏的曲调来提问,请同学们用 同样的的曲调把这四个关键词填进去来回答。”
5.3 5 3 | 2.3 1 | 6.1 212 | 6 5.‖
刚 才 我 们 唱 的什 么 戏?
刚 才 我们 唱 的()戏 3.2 316 | 5 6.| 源 于()县? 1.1 3 5 | 6 5 6 |
采 用()调? 3.1 2 12 | 6 5.| 用 的()方言? 生:回答演唱。
二、新歌教学
(一)、学唱黄梅戏选段《对花》片段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出现大歌谱)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范唱,找出与刚才戏曲接龙相同的旋律。生:听后说出(色块标出)
2、学唱片段
(1)、学唱 师:表扬(出示接龙谱,增加歌词)生:跟琴学唱(2)、分析旋律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句旋律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注意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并唱一唱 此乐节旋律音高。)
生:(师带学生清唱、画旋律线)生:旋律线条呈波浪形。(点击出示旋律线)
师:这就是黄梅戏唱腔的特点:旋律线条上下起伏,使曲调听起来特别婉转,特别动听。(点 击出示特点(1):曲调婉转动听)我们再来唱一唱,把这种起伏的线条,婉转的曲调用我 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生:唱(3)、分析节奏
师: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找一找这四句旋律中出现最多的节奏型。生:找出后回答(色块标出X.X 附点八分节奏;X X.切分节奏)
师:旋律中大量地运用了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唱一唱,请说出你们不 同的感受。(对比法唱一唱)生:回答
师: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使旋律更具有流动感。(点击出示特点(2))
(4)、掌握一字多音 师用对比法唱一唱让学生感受歌词与旋律音的关系。(点击出示一字多音及其作用)。
3、完整学唱(回到有色块的大歌谱)
师:在这一段中间还有这四小节我们也来唱一唱(跟琴)。(点击色块相连并完整唱一唱)
师:同学们戏曲的味道唱得真浓,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这中间有色块的部分由 你们来演唱,其余部分由老师来完成。(跟琴完整师生合作1-2 遍)
师:下面我们跟着录音完整地再唱一遍。(掌握一字多音)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唱的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老师指着旋律谱清唱让学生 说出一字多音)
生:回答说出一字多音的特点(师点击课件出示:特点3 一字多音及作用。)
4、演绎、巩固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视频)问题(1):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2):你能学一学他们的表演动作吗?
生:看录像学动作后回答问题(男女对唱)
师:设计动作带学生做一做(师生合作分组完整对唱播放视频)
师:(出示大歌谱)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的间奏和以往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说出)【锣鼓经】(大歌谱上用红色块显示再单击出示下图: X X X X|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乙台 台台|仓 台 | 台台 台台台台 |台台 台‖(1)、介绍【锣鼓经】: 简称罗经,戏曲打击乐各种具有固定程式的打击乐“合奏谱”的泛称。锣鼓经都采用文字记 谱,所用文字及代表的含义并不统一,较为流行的记谱法中:“乙”代表板;“仓”代表大 锣;“台”代表小锣。(课件显示三件打击乐器图片,结合图片讲解。)
(2)、教师出示三件打击乐器实物让学生听一听三件打击乐器的音色,学学每件乐器的敲 奏方法,再让学生敲一敲,练一练。(把学生分成三组拍手念词——模仿动作念词——接龙 练习合奏)(3)、说一说锣鼓经的作用(课件出示)师:下面我们再次完整地来唱唱这一戏曲唱段。(生跟伴奏音乐唱一唱、演绎戏曲。)
三、拓展:
(一)、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黄梅戏不仅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近年来,湖北省艺术家 代表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联欢会上,英国艺术家主动提出要唱一段他所喜爱的中国民 歌,结果唱的是黄梅戏选段;艺术家代表团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回国时,日本朋友在机场唱一 段中国歌曲送行,开口一唱,也是黄梅戏;美国的、加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还经常在网上向 中国的朋友求赠黄梅戏的音乐和录像带; 1994 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邀去乌克兰参加第 七届世界短剧节,首场剧目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演出一结束,乌克兰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中国的歌剧太神奇了。”他们“宁可放下手中的工 作,也要去看中国的歌剧。”评论、报道不断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出现。(教师结合四个图片 讲解,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
四、课堂小结: 师:“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五、结束课堂、师生再见!学生在戏曲《对花》的范唱声中离开教室。
第四篇:五音上册第13课时 打猪草
第 课时 打猪草
五年级上册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过程与方法:在演唱、演奏、舞蹈、指挥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和风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教学准备:
1、黄梅戏《打猪草》中《对花》选段的原唱及伴奏音乐。
2、黄梅戏《打猪草》的表演视频。
3、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女附马》。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1、谈话激发兴趣:
泱泱中华,5000年漫长的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作为祖国接班人的你,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呢?
近年来,湖北省艺术家代表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联欢会上,英国艺 术家主动提出要唱一段他所喜爱的中国民歌,结果唱的是黄梅戏选段;艺 术家代表团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回国时,日本朋友在机场唱一段中国歌曲送 行,开口一唱,也是中国的黄梅戏;美国的、加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还经 常在网上向中国的朋友求赠黄梅戏的音乐和录像带;在英国国际航班飞机 上还把黄梅戏作为最好的音乐播放。1994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邀赴乌 克兰参加第七届世界短剧节,首场剧目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夫 妻观灯》。演出一结束。乌克兰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中国的歌 剧太神奇了。”他们“宁可放下手中的工作,也要去看中国的歌剧。”评 论、报道不断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出现。听了这些事例,你想到什么?
2、欣赏黄梅戏选段《对花》
3、剧情介绍:《打猪草》生动地反映和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 美好心灵。作品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冲突,陶金花碰断了两根笋子,怕人把 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 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 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 子,并送她回家。通过这一由误会引起的冲突,两个农家少年的美好心灵 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自主学习】
1、请大家欣赏一遍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先,说出这段唱 段中,最吸引你的地方,为什么?
2、学生谈对本唱段的旋律、表现形式和情感以及伴奏乐器的认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向学生介绍以下知识: 用对答式问话的语气来歌唱。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演唱。
4、采用听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唱,教师教唱歌词时注意 示范准确,衬词部分要求学生唱得诙谐幽默。
5教师弹琴,请学生聆听,在心里默唱,纠正音高。学生跟琴唱谱。
5、教师出示节奏,请学生念念,注意附点与切分节奏。
6、教师随机弹奏一乐句,请学生听唱,提高学生听音、识谱能力,锻炼学生唱谱的胆量。【合作学习】
1、观看《对花》的录像,感受戏曲艺术精湛表演的魅力,调动学生模仿学习的兴趣。
2、分男、女生按角色演唱,指导学生表演《对花》部分唱段。
师:刚才大家学的是陶金花问金小毛的唱段,那金小毛是怎样回答的 呢?(学生猜测答案)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金小毛是怎样回答的。(教师播放剩余唱段,师 生共同欣赏,注意向学生展示唱词)
3、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跟着录音学习金小毛的唱段。【课堂达标】
1、创作与表演:师生分角色演唱,感受一问一答幽默、智慧的气氛。
2、根据唱词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鼓励学生 尝试创造有个性的表演动作。
3、欣赏《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唱段
简介黄梅戏的发展史:简介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的生平和贡献;听 赏《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唱段;学生谈听后感受;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其他黄梅戏剧目名或唱段名。
4、课堂小结
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希望下次上课时有人能告诉大家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新发现。教学反思:
第五篇:挑猪草散文
三月春暖花开,四月清风自来。最美不过花季~
正当大家抛开羽绒服准备迎接春姑娘入怀的时候,一场倒春寒,让我们不得不用瑟瑟发抖的双手重新打开衣柜,冬装再次上身。
办公室前的一排垂柳,春暖的日子,眼看着绿了枝条,就那两三日的功夫,顶着密密嫩芽儿的枝条随风轻摇着。这一场倒春寒,柳树芽儿也仿佛瞬间定格冷藏了。
好在,不几日,天气慢慢回暖,有了阳光的温度,花花草草们又热闹起来,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装扮着春天。
那日,借着一片晴好的天气,带着宝儿去散步。偶一低头,在路边的杂草中,只一眼,就认出了你:阿拉伯婆婆纳!那蓝色的花朵星星点点,一路延伸宛如花溪。
小时候最爱的就是阿拉伯婆婆纳,一棵就是一大蓬,那时候我们都叫它“破布伶仃草”,像破布一样,一抓一大团。
那时候村里各家的孩子每天都会有任务:挑一篮子猪草。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玩得好的小伙伴都会商量着去哪里挑猪草。一到家就扔下书包,一手挎上篮子,一手拿把镰刀,疯也似地往外跑,一路跑到村口,小伙伴也就到齐了。
那时候,从不觉得挑猪草是什么大不了的活计,只把它当成每天和小伙伴在路边田埂嬉戏玩乐的游戏时间。
大家边走边看着脚下,馒头片儿草的叶子像晒干的馒头片,边上裂开一道道口子。还有野苋菜、野荠菜、蒲公英、紫云英……,小伙伴们最喜欢找那些高大的和成片的草,因为它们放进篮子撑地方。其中尤以阿拉伯婆婆纳为最爱,因为它们一棵就是一大块。
还记得油菜地里的青草最高,荠菜也最嫩。因为天气温暖,蛰伏了整个冬季的油菜开始向上生长了,肥大的叶片迎着阳光,叶片下的草为了汲取雨露阳光,也憋足了劲向上生长,所以高且嫩。小伙伴们喜欢围着油菜地,微微蹲下身,用眼光在油菜的根与根之间搜寻着。
小伙伴们最爱去的地方是村子最北边,那里有一个土窑厂,土窑上郁郁葱葱,大家都知道那里有各色猪草,都知道只要爬上去,分分钟就能将手上的篮子装满。上面甚至还有我们喜欢用来当水彩颜料的枸杞子。只是,谁也不敢去那里挑猪草,更不敢走近,只是远远地看着。
小伙伴之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真实的故事,一个小伙伴说她妈妈亲眼看到的。
村里一个女人怀了四胞胎,可是生下来都没能活,那个女人就把孩子扔在土窑顶上了。村里那个女人怀四胞胎不是秘密,生下来就没活也不是秘密,只是扔在哪里?这真的是个秘密,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伙伴们回家都问自己的妈妈了,我也回家问了,记得我妈是这么说的:“不能说奥,就是扔在土窑顶上的,千万不要到土窑上去奥,那上面有鬼。”
这在小伙伴们心里就是一个鬼故事,极其恐怖的鬼故事。那时候我们都还小,年龄小,见识也小,总觉得那几个孩子就是幽灵,会永远盘踞在那个土窑上,那就是一个禁地。
孩子的心思也是奇怪的,一边恐惧着,一边又被恐惧吸引着。可是,即便如此,谁也没有胆量爬上那个土窑,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些越发茂盛的草垂涎着。
我们这里的地形不是平原,所以田地也不是一望无际的平整。地势最高处就是土窑那边了,一路向南,田一块比一块低,最爱的就是高低之间的田埂斜坡,坡朝南草也格外肥美茂盛。周末去挑猪草,还能躺在坡上晒太阳说故事。
时光飞逝,仿佛这些事儿只是发生在昨天,转眼之间,却已是人到中年。
当年的土窑已经在开发新农村的车轮下夷为平地,当年挑猪草的田地已被一排排厂房代替,当年躺着晒太阳玩儿的向南田埂只在深深的脑海里,当年一起挑猪草的小伙伴也已各奔东西,如今想要再见一面,只有回娘家时偶遇才能见到。
一切的一切都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变化着,唯有那记忆中的各色猪草还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样子,只是再也不常见。就如这阿拉伯婆婆纳的蓝色小花,还是那么漂亮,即使身在杂草间,也只一眼就认出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