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岭南版九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齐白石 徐悲鸿
学习目标:
1、能自主收集两位美术家的生平及经典代表作等资料。
2、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积极探索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点: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环节:
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有关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前置作业。
展示齐白石、徐悲鸿的照片。
2、板书课题:齐白石 徐悲鸿。
生:学生回答。
说一说对这两位大师的简单认识(时代、代表作、艺术主张等)。
可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2、重点分析: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和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片对比。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两幅画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与传统绘画相比,他们分别有哪些创新?
3、简单小结。
4、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情感及技法等方面讨论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吗?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我们向美术家齐白石、徐悲鸿学到了什么?
生:观察,感受,对比,讨论,分享感受,填写报告。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还有哪些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2课 达·芬奇 毕加索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两位大师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能赏析比较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
3、能积极探索时代与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两位大师创新的轨迹。学习重点:达·芬奇和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及其代表作特色。
学习难点:如何读懂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教学环节: 师:收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挂图、作品资料和视频资料等。
生:课前布置作业,分组收集两位大师的不同资料。
1、提问导入:达·芬奇和毕加索的图片导入。
提问:你认识这两位美术家吗?他们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
2、板书课题:达·芬奇 毕加索。
1、欣赏感受:达·芬奇和毕加索代表作品欣赏。
2、重点分析: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与毕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图片对比。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是女人像,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格?为什么?
3、欣赏分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内容、人物表格等角度分析讨论《最后的晚餐》。
4、创设情境:视频播放:“二战”视频片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欣赏,以《悲怆奏鸣曲》为背景音乐,并加入马嘶叫的声音、母亲呼喊女儿的声音等。
5、我们向达·芬奇、毕加索学到了什么? 展示:分小组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大师作品。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本单元介绍的两件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撰写一份简明的欣赏比较报告,比较项目可任选一两个,如构图、构思、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点,有何异同。
第3课 名画中的人像
学习目标:
1、能掌握人物五官比例、头部与面部特征,学会基本的写生方法。
1相有什么不同。
、能欣赏名家人像画作品,懂得形神兼备的特点。、能积极探索画家怎样在肖像画中表达人物的情感和个性特征。学习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和写生方法。学习难点:“形”与“神”的关系。教学环节: 生:通过上网等途经收集肖像画图片资料。课堂导入:、设问导入:世界上有没有长相相同的人?请同桌互相看看彼此的长、游戏导入:猜猜这是谁? 给出几个不同名人的肖像漫画(可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偶像),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3、板书课题:名画中的人像。
1、故事激趣:凡·高的一生。展示凡·高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并简短地阐述凡·高的艺术故事。提问:从凡·高的自画像可以看出凡·高是一个什么样个性的人?
2、欣赏名作,感受“形神兼备”(可多列举几幅不同表情的人像名作)。用对比的方法欣赏作品,讨论分析细节表现在人像画中的作用。提问:你能判断出这些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吗? 用喜、怒、哀、乐等表情照片来提示五官变化对人物表情的影响。
3、活动激趣:在活动中观察、了解头部五官比例及面部特征。总结三庭五眼,并向学生简单总结介绍不同的脸型。
4、方法示意:头像写生步骤及不同表现形式的学生作品展示。
提问: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现形式?从这张脸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5、创作体验:可以以小组写生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像,抓住特征加以表现。作业展示:哪位学生画的人像能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特征?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年龄、个性与气质? 哪位学生能大胆采用非具象的表现手法?
画面的线条变化与细节描绘是否生动美观? 展示作品,继续评述活动。请其他老师来参观学生们的人像作业,猜猜画的是谁。
第4课 独具魅力的面具
学习目标:
1、能掌握面具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2、能积极动脑,大胆创新,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面具。
3、能欣赏各民族、各地区的面具艺术,了解面具中包含的人文知识。
学习重点: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面具造型的创意设计。
教学环节: 师:收集中外面具艺术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生:查找面具资料,准备工具材料。
1、视频导入:社火表演等。
提问:你知道面具的起源吗?现代面具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在哪些场合使用面具?
2、板书课题:独具魅力的面具。
1、欣赏探索:展示各个地区不同风格的面具,让学生感受、分析其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色,并总结面具变形、夸张的共同特点。
观察感受:
1通过对不同面具的外形特点和用途来进行分析讨论。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面具差异这么○
大?面具对现代艺术有何影响?
2总结面具的特点。○(夸张、变形、象征性强)
2、思考总结:如何创造出具有魅力的面具?
分组讨论探究:
1工具材料的使用。○
2面具的造型。○
3面具的纹饰(点、线、面)○、色彩。
3、表现创造:
1主题讨论。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主题。○
2面具制作。通过想象,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面具,工具材料不限。老师可先○
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现场示范。组织学生分享与展示自己的作业。可在班上举办一个小型面具展或戴面具的化装舞会。
第5课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学习目标:
1、能从用料、釉色、温度、质地精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等方面,了解区分陶器和瓷器的方法。
2、能从造型、纹饰、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陶瓷的工艺特色。
3、能通过对异彩分呈的中国陶瓷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陶瓷的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重点:学会欣赏经典陶器、瓷器,应从造型、纹饰、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工艺特点。
学习难点:陶器和瓷器的区分。
教学环节: 师:收集中国古代陶瓷知识:打印彩陶、瓷器图片:准备陶器、瓷器实物若干件。
生:完成学案作业,并搜集相关资料。
1、新闻激趣:“中国买家以5.5亿无在伦敦拍下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鱼’转心瓶,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纪录”(拍卖背后的一些故事)。提问:陶瓷究竟有着怎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可以拍出这么高的天价?讨论分析这件瓷器。
2、板书课题: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1、分析比较:“陶”和“瓷”的异同。请学生们观察教师带来的陶器和瓷器。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2、分类小游戏:给学生若干张陶瓷图片,请他们观察并做分类游戏:
1哪些是陶器?哪些是瓷器?请分类。○
2请把这些图片按年代顺序进行排列。○
3、观察探究:请各小组成员观察探究课前发放的彩陶图片,思考探讨:
1彩陶的造型。○
2彩陶的纹饰。○
3彩陶的工艺。○
4、思考:彩陶的纹饰主要有哪些?它们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小结:新石器时代彩陶的特征。
5、观察感受:《青花鱼藻纹罐》《鲜红釉葵花式洗》《青花黄彩花果纹盘》《粉彩开光花鸟双连瓶》。1造型的特点。○
2纹饰的特点。○
3工艺的特点。○
要求:要结合朝代特征和地区的不同去体会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
小结:主要代表时期陶瓷的特征。
6、活学活用:再次展示“课堂导入”中提到的“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请学生们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鉴赏。
7、课堂拓展:用连线的方式把宋代五大名窑与相应的瓷器图片连接起来。
8、归纳、小结。评选最佳表现小组: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陶艺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语言表达能力。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瓷器工艺要以清澈明丽、幽雅宁静的青色为主要色彩呢?请学生们上网查找资料写一份研究报告。
第6课 个性张扬的现代陶艺
学习目标:
1、能将点、线、面、体等要素组合,用各种陶艺造型手法,创作陶艺作品。
2、能从构思、空间感、体量感、装饰性、个性化等角度,分析一件陶艺作品。
3、能欣赏经典陶艺作品,充分发挥想象,理解陶艺语言。
学习重点:
通过对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和探索,能用常见的陶艺造型手法创作,塑造色彩、造型独特的作品。学习难点:
怎样赏析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
教学环节: 师:
1、查找资料了解《虚与实》《太空计划号》《黄河·长江·珠江》《夕照》等作品。
2、学生优秀作品图例和实物。
3、陶泥。
生:上网收集有关现代陶艺的资料或去图书馆查找图例。
1、图片导入:展示一组传统陶瓷作品与设计独特的现代陶艺作品对比图。
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类陶艺作品,为什么?
讲解:介绍现代陶艺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陶艺作品有其主题与观念。
2、板书课题:个性张扬的现代陶艺。
1、观察探究:给出几种陶艺造型方法的图示,请学生观察归类:
2做连线游戏:
泥丸成型法。○ 盘泥条成型法。○ 泥板成型法。○ 拉坯成型法。○、连线小游戏:给学生若干不同的陶艺装饰技巧图片和名称,请他们压印肌理法。○ 刻画法装饰。○ 粘贴画装饰。○
4堆塑法装饰。○
5镂空法装饰。○
3骤,并加以解说。
4现代陶艺”作品。
5案一起展示出来。
彩绘法装饰。○ 釉饰法。○ 裂纹釉。○、教师演示:运用陶艺造型技巧和装饰技巧,演示陶艺作品的制作步、分组创作:组织学生分组作业,辅导学生构思与创作“个性张扬的分发学案,辅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创作。、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小小陶艺展览会”。请学生将作品与学
评选最佳作品:
1、作品主题是否明确?
2、作品造型是否新颖独特?
3、作品运用了哪些陶艺造型技巧和装饰技巧?品进行评析,主要介绍设计方法和作品的创意。
第7课 装饰与生活
学习目标:
1、认识装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认识装饰艺术的特点。
3、感受装饰艺术的美感。
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
4、学会初步的装饰设计与制作。
学习重点: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器形与图案的有效组合。
学习难点: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教学环节: 师:课件ppt、示范作品、剪刀、胶水、美工刀、彩笔。
生:画笔、纸盘、剪刀、胶水。
1、图片导入:展示一组室内图,一张有装饰和一张没有装饰的图片做对比。
提问:什么叫装饰?如果没有装饰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呢?
2、板书课题:装饰与生活。
1、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装饰纹样,请你来找找它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
归纳:装饰图案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如器具、服装、建筑、环境艺术等。图案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自然风景、民俗风情等。
2、图片分析:观察课本中的实例。
提问:装饰造型艺术的特点是什么?装饰在生活中有何作用?(美化环境、提高审美能力、调节心情等。)
学生讨论:装饰画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提炼概括、去繁为简、净化提纯,使形象更典型、更精练,主题更突出,性格更鲜明。)
3、装饰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教师介绍设计制作的步骤,并简单示范。
1构思、立意、拟定主题。○
2绘制草图。○
3选用材料进行制作。○
4调整完成。○
4、指导学生进行作业练习。
1、作品展示。
2、教师总结、点评。
3、学生自评、互评。组织学生举办作业展览。
第8课 剪纸与应用
学习目标:
1、能掌握基本的剪纸艺术语言,学习剪纸基本技法。
2、能运用剪纸技法创作出可装点生活的剪纸艺术作品。
3、能通过对剪纸基本知识的学习,体验剪纸所带来的乐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学习重点:
掌握基本的剪纸艺术语言,学习剪纸基本技法。
学习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传统的剪纸技法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进行剪纸创作。
教学环节: 师:
1、传统剪纸作品与现代剪纸作品若干幅。
3、用于剪纸创作的工具材料。
生:用于剪纸创作的工具材料。
1、视频导入:中国的剪纸动画(如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2、板书课题:剪纸与应用。
欣赏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课堂发展:
1、运用图例:展示传统剪纸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体会到:
1什么是剪纸? ○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2剪纸有什么特点? ○
(具有单纯、明快、朴实、乡土气息浓郁等特点。)
2、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剪纸高手,你会把剪纸怎么运用到生活中呢?
(过渡:传统剪纸作品以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表达祝福吉祥的主题,现代剪纸则趋向于以创意剪纸来装扮生活。)
3、教师讲解:剪纸的应用(如芬兰设计师用中国民间剪纸图案装饰的椅子)。
在日常生活中,剪纸应用广泛,如窗花、挂帘花、工艺品装饰等,不但应用于家庭,还应用于建筑、商店、公园、舞台等公共场所。
4、表现创造:教师出示一个小水瓶,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剪纸来装饰水瓶。
1起稿。○2剪制。○3修正。
5、教师示范创作步骤:○
1、学生自评:
1我在剪纸中运用了哪些剪纸纹样?
2我运用了哪种剪纸方法?
3你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吗?
2、互评:评一评你身边同学的优秀作业。学生课后继续练习与思考。
第9课 镂空的魅力
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 学习目标:
1、能了解镂空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感受镂空艺术作品的美感,并且掌握镂空的初步技法。
3、能运用镂空作品装扮生活。
学习重点:
镂空的技法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创造出新颖、美观、实用的镂空作品。
教学环节: 师:图片资料、手工艺术品范例、制作工具。
生:收集各种镂空作品资料,以及可塑性废旧材料和工具。图片导入:展示一组古代的镂空钱币和现代硬币的对比图。
提问:什么是镂空?为何镂空雕刻的技巧在民间工艺造型手法中匠心独运?
板书课题:镂空的魅力。
1、收集资料展示:按照小组将自己收集的镂空艺术品资料展示出来。
2、欣赏与探索:镂空装饰的主要作用?
1空间的层次性。○
2空间的通透性。○
3空间的美观性。○
3、不同材质的镂刻艺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示范:准备一件实物范品,按照步骤图加以解说。
4、学生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对纹样设计有什么要求?(建议学生在实际设计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与应用相联系。)
5、表现与创造:在设计师眼中,不存在没用的东西。请学生们利用各种“废品”来制作一些生动而富有情趣和个性的镂空作品。既联系应用的时效性,又关注到设计的个人创意与风格。
1、你对自己设计的作品,有什么评价?
2、你对别人的作品是怎么看的?
1、欧洲国家所偏爱的镂空纹样与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有什么区别?
2、观察镂空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10课 巧妙的线材造型
学习目标:
1、能了解关于线的构成的知识,及用线材制作工艺小品的技能、技巧。
2、能用线材设计、制作出美观的生活小用品。
3、能在作品欣赏、合作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线造型的魅力。
学习重点:
线材造型的规律和特点。
学习难点:
线材的构成的理论表述。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师:收集身边各种线材以及线材造型用品的图片。
生:收集身边各种线材(线、牙签、木棒、吸管、树枝、钢丝等),准备工具材料。图片导入:展示一组布艺灯具和线材灯具的对比图。
提问:两组灯具带给你们怎么样的感受?
板书课题:巧妙的线材造型。
1、运用图例:通过观察图片先引导学生说邮线材的种类分为硬质线材(木条、竹条、棉签等)
和软质线材(纸条、铁丝、吸管、电线等)。
1硬线材是具有一定刚性的线材。粗线有力度感,细线有纤秀感:直线具静态感,而曲线具动态○
感。
2软线材构成的立体,较为轻巧却有较强的紧张感。软线材造型经常需要依靠硬线材作为框架。○
2、教师演示:准备一件实物样品,按照步骤图对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加以解说,如软质线材可
以采用编、绕、缠、折、叠等,硬质线材则采用弯、绕、粘等方法,并对难点进行实物示范。
3、学生讨论:教师出示一组构思巧妙的果盘设计。
提问:你能受到什么启发?(通过观察图片先引导学生说出线材的构成方法与组合特点。)1圆形重复的交错构成。○
2圆形与直线的交错构成。○
3发射式直线的立体构成。○
4旋转式曲线的立体构成。○
4、表现创造:学生分组创作出新颖、美观又实用的生活用品或观赏性艺术品。组织学生分享与展示自己的作业。通过线材造型练习,发展和感知生活中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并在课后开展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比赛。
第11课 富有创意的家具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家具造型设计的学习,懂得家具的简单设计方法,运用简易的家具模型,做出富有创意的家具模型,拓展设计思维。
2、能在家居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评价美,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点:
通过思考、动手,探索家具造型的结构形态,使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设计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家具模型。
学习难点:
如何巧妙构思、设计家具模型。
教学环节: 师:
1、设计学生进行搜集、记录的学案,组织学生分成4组收集图片:
1造型新颖的家具。○
2功能多样的家具。○
3色彩优美的家具。○
4材料质感丰富的家具。○
3、准备好家具设计的方法图例、家具模型制作的方法图例。
生:
1、小组合作,在家具商场或网络、书刊搜集、观察、记录新颖美观的家具产品。
3、认真填写“富有创意的家具”学案1。
1、图片导入:用优秀家具设计图片导入课题(如课本图片《螺旋书架》)。
2、板书课题:富有创意的家具。
1、分组展示:请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搜集到的精彩家具图片,并解说。
小结:现代家具的新形态、新功能、新材料、新的成型技术。
2、游戏激趣:请学生们用一分钟时间,将一线a4纸,变成立体造型。
3、观察归纳:给出不同的家具设计图例,请学生们指出它们分别用了哪种方法:
1化平面为立体的设计法。○
2仿生造型设计法。○
3类比造型设计法。○
4逆反思维求新法。○
小结:家具设计的4种思维方法。
4、教师演示:演示纸张立体成形的方法,并综合运用以制作家具模型:
折叠(直线折、曲线折)、卷曲、切挖、插接、编织、粘贴、镂空、围合、纸浆。
5、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分发学案2,请学生们运用家具设计的方法构思、起稿,运用纸张立体成形的方法,制作一线自己的“新书桌”模型。开展“我们的书桌”小型展览会,评选你最喜爱的创意书桌。
教师评价,并组织学生互评:
1哪一件作品造型最富有创意?
2哪一件家具设计最符合它的主题?
3哪一件作品最美? 课后延伸:
让学生回家仿照自己家里的家具制作模型,或创意设计家里用得上的家具。
2析。
第12课 现代人居环境 学习目标:、能用简短的语言,对人居环境个例进行评析。、能从人居环境与生活、生活与环保的角度,对人居环境个例进行分、能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尝试设计美好、宜人的人居环境。学习重点: 理解人居环境与生活、生活与环保的关系。
学习难点:
利用人居环境知识去表达自己对美好人居环境的理解。
教学环节: 师:收集有关现代人居环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生:预习课文。
1、设疑导入:给出一组优秀的人居图片和人满为患的人居环境图片,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居环境图,并谈谈理由,指出人居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2、板书课题:现代人居环境。
1、观察思考:请学生们观察欣赏课文范例《流水别墅》,以及其他有趣、绿色的人居环境个例(如意大利“空中森林”公寓、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建筑等)。
提问:图片中的人居环境个例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现代人居环境需要环保理念。
2、小组探究:请各组学生思考怎样的人居环境才体现绿色环保?列举在人居环境建设中与环保有关联的事物(节能、绿化、节约用水等)。
小结:“绿色”是人居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理念。不仅仅表示“树木”和“绿化”,更重要的是具有“环保”的含义。
3、分组实践:组织学生分组作业,讨论、尝试设计一处“环保”的现代人居环境。分发“现代人居环境”学案1,辅助学生思考、记录。
4、互动交流:开展“我家小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交流会,请各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讲解。教师评价并组织学生互评:
1、如一组设计的人居环境最具有“环保”理念?
2、哪一组的设计最富有创意?
3、哪一组的同学代表描述得最清晰、最生动? 教师设疑:
1、怎样的居住环境才能达到美好宜人的要求?
2、在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过程中,我可以做些什么?
第13课 营造美好家园
学习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人居环境案例。
2、能主动思考和设计美好、宜人的室内环境。
3、能运用设计语言,设计和绘制室内平面图和效果图。
学习重点:
环境平面图和效果图的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设计绘制自己家或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效果图。
教学环节: 师:第一课时的教学侧重于“欣赏与探索”。
1、收集定内设计相关知识、图片资料。
2、室内设计步骤图。
3、准备风格各异的平面图、效果图和立体模型教具。
生:预习课本。
1、图片导入:给出一组优秀室内家居设计和混乱的家居布局对比图(如电视节目“交换空间”前后对比图),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家居设计,并说明理由。
2、板书课题:营造美好家园。
1、观察探究:请学生们观察室内设计图,从光线、通风、密度、布局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小结:室内设计应具有实用性。(光线、通风、密度等。)
2、分组讨论: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规划各个房间的布局。组织学生代表发言。
分发学案,帮助学生拓展设计思路:
1进行室内设计效果的草稿构思练习。○
2互相评议草图。○
3认真填写学案。○
3、展示设计元素的表达方式:室内设计常用图示。
4、以“我家新面貌”为题,让学生以实用性为主,在画纸上改造自己家里现有的布局,使其更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教师评价,并组织学生互评:
1、哪一位学生的室内设计布局最具科学性、实用性?
2、哪一位学生的设计最富有创意? 教师设疑:
1、如何将平面设计作品转换成立体作品或者效果图?
2、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第二篇: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老师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的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或的呢?
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 老师口述: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提问并看课本上的提示)
3.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
实用性:酒器 美观:奇特、厚重、的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精美的纹饰
科技: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
4. 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将书中介绍的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月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
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
1. 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 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现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教具:相关作品及图片
教学目的: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四、总结
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
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
五、课后延伸
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
(进一步巩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唯一的美感意识)
六、板书设计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
(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
3、作画步骤:(1)铅笔稿(2)大轮廓(3)上色(4)调整完成
4、作业:动手画出你心目中的家电或其他物体的图案。
第二单元 校园采风
第一课 校园风景
(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的空间。
3、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与透视的必须方法。
难点:透视的表现规律。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取景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示意图,不同角度的风景图片,各种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图片。
学具:写生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2. 引导认真听课。
3.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出示风景图片若干张(照片/绘画)。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你知道这是什么图片?
②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小结:图片当中的构图和透视因素。
2、教师总结,风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可以画成画副,也可以
拍成照片,它是我们保存记忆的手段,那么要如何把风景拍得好看,画得好看呢?首要就在于取景(构图)和透视
步骤二:讲授新课
1、(板书: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及概念)
师:①分析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②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与风景画的联系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与风景结合图片)
2、取景构图
①师:讲解取景构图的几种主要形式(横、竖、方)
〔课件演示〕:(出示相关的风景图片)
②师: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示范
③学生做相关的练习活动
3、学生课堂作业
4、课堂小结
(1)构图与透视要点。
(2)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八开素描纸,钢笔或铅笔淡彩,构图、透视要合理。
第二课时
校园风景写生画一幅
第二课 新伙伴
(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2、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3、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人物立体结构模型、人体比例示意图、艺术大师的速写作品、学生作品。
学具:速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 导入新课:(约2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对新同学的看法和感受(怎样才能把你对同学的感觉表现出来呢?)
〔课件演示〕:生活中各种动态图片若干张。
3、讲授新课
(1)、(板书:人体动态比例{立
七、坐
五、盘三半})
〔课件演示〕:(a人体概况、比例示意图b运动员动态图片)
师:①分析演示概括人物动态的方法。(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小结: 人体的基本比例
教师总结:要画好人物动态,必先抓准动态线,画好外轮廓。
(2)、图片欣赏
〔课件演示〕:(各种风格和动态的人物速写图片)
生:找出图片当中人物的动态线及他们之间用线的特点。
4、学生课堂作业
5、课堂小结
(1)画人物动态,必先抓准动态线,画好外轮廓。
(2)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八开素描纸,铅笔,用线概括简洁。
第二课时
以本班同学为模特,画一人物速写。
第三单元 多姿的团队美术活动
第一节 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教具:各类卡片 示范手工卡片
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卡片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注社会情感,增强凝聚力。
3.关注社会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贺卡情意美和形式美的运用。
教学难点:对情意美和形式美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以“SOS”引出新课
提问(大家知道“SOS”这三个字母组合是什么意思吗?)
(同学作答)
老师总结 大家都不错都知道“SOS”是国际上通用的求救和请求支援的信号。然后描叙为什么要提出这个信号---想通过同学门对颜老师的认识帮助老师做一张卡片送给颜老师
三.课堂发展
1. 提问(同学们以前一定送过卡片,也收到过卡片,有谁能描绘一下你送出去的和你收到的是什么样子的?有那些令你印象深刻呢?)
(同学各抒几见)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环保卡片呢?
同学:环保贺卡是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一种卡片,废弃材料有纸,树叶,包装袋,„..生活中的用品.2. 老师总结得出制作卡片的三个基本要素: *有花纹或图案
*有祝福语或其他字句
*卡片结构的设计
老师通过收集的卡片逐一分析三个基本要素,指出图案的多样化和文字的丰富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字的千变万化;卡片六种基本的骨架(单页型。双页型。异型。一版成型。附加成型。牵拉结构)及在此基础上的个性化等。
(此环节老师向同学分类朗诵一些优美的诗词,句子,并和大家一起唱周华键的《朋友》加强大家之间的感情,调节课堂气愤。)
3. 老师亲自做卡片来讲叙做卡片的过程
*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设计结构,安排图形,文字
*选用材料,描绘,配色,制作
四.课堂延伸
随着现代电子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传情达意的方式向信息化,个性化,无纸化的方向
发展。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电子贺卡。
五.课堂活动
1. 制作一张卡片送给父母
2. 集体构思设计一张卡片送给老师
要求:任选其一,利用废旧材料。
第二节 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教具:橡皮泥,相关人物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1。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课外知识的兴趣和研究,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和对技能的掌握
2.对人物特点和个性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集体对象棋的探讨
(提问:班上有那些同学会下象棋的吗?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一写象棋在棋盘上的摆放位置是怎样的?)
学生上台
老师:不错大家很聪明对象棋有很深的认识,那么老师想再找几位同学回答一下象棋的各个棋子在棋盘上是怎样活动的呢?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象棋这个游戏是怎么来的吗?(老师:讲故事,并联系在古代象棋是作为一种战术,今天我们就要再现古代战场)
三.课堂发展
1.欣赏古代雕塑及古代人物图片
(讨论:请同学们几个人一组分析讨论一下这些雕塑和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积极讨论后派代表发表各组意见
老师总结大家意见进行进一步分析其人物的地位高低而对人物雕塑的不同,引导学生在捏的时候也应注意
2、人物的制作
老师制作并讲解过程
1)。用铁丝,木材制作支架。
2)。用纸,黏土塑造大的形体结构。
3)。深入刻画细部。
4)。用民间彩塑的方法着色,整理完成。
四.课堂发展
可以制作一些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以同学为对象相互捏制,摆成棋局,大家团结合作一起作战。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加深友谊。
五.课堂活动
1. 全班分成两组分别捏制中国象棋的“红”“黑”棋子,然后组成战局。
2. 结合历史,捏制历史人物;或者结合生活,捏制周围的人。
第三节 科学,艺术考察活动的策划
教学目的:
1、通过考察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2.体验将自然美,社会美,表现为艺术美。
3.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及团队式的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把具象的东西通过构图,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组织到画面。
教学难点:策划的严密性,绘图的艺术行。
教具:示范挂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寻宝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寻找宝藏。
三、教学过程
1. 提问(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参加过考察活动呢?)
同学回答
老师:这类活动大家可能参加得很少,那么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科学艺术考察活动,指导同学们怎样进行考察。
2. 大千世界,地大物博,无奇不有,因此我考察活动的范围也很广。比如周围环境,天文地理,生物等等。老师就考察了一张我们学校的路线图。
(老师展示路线图,通过图来分析我们考察活动到底要做些什么准备有哪些程序)
第一,设定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类别。
第二,讨论行动计划书
第三,撰写,整理行动计划书
第四,开始考察
第五,总结考察收获及结果
3. 考察备忘录-----图文并茂的记录考察前后的物质准备。分为考察前的行装设计,考察是的记录手段,考察后的成果展示。
4. 绘制路线图
种类:简单行,抽象图,具象图
要素:1,要有考察的先后顺序。2,游经各地点标志性东西
手段:1。自己手绘。2用相片代替。3。简单的标志代替
(根据路线图种类的不同,有些有更高的要求,比如颜色方面等)
四.课堂活动
通过考察绘制一张你所在地区的路线图
要求:表达清晰,合理.第四单元 汽车畅想曲
第一节 汽车的造型
教学目的:
1、学会结构素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简单了解汽车造型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3、使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手法来表现、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构素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素描的写生。
教具:课件、优秀作品、汽车模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课堂
二. 导入新课
展示汽车标志给学生欣赏与识别,由学生的兴趣话题引发学生对汽车的喜爱以及表现汽车造型的欲望,从而引出课题。
三. 讲授新课
1.欣赏广本雅阁轿车的图片
① 通过相互交流,谈谈这部车给你怎样的审美感受。
② 小结:广本雅阁轿车是广州和日本共同开发的一款车。车身浑圆饱满、流畅,尾部车灯上方的曲线变化使空气流动产生向前的推力。它的中央控制台采用的是人体工程学原理,座椅华贵舒适、操作简便。
2.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
① 分组讨论:汽车有几类?它们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
② 小结:轿车、跑车、赛车、概念车等等,说明车的造型、性能是由它的用途决定的。
3.展示汽车的三视图(前面、侧面、后面)。
4.画汽车结构素描的步骤
① 用直线画出一个长方体。
② 勾出汽车的大致外形。
③ 刻画细部的结构、造型。
④ 调整造型并着色。
5.此外的汽车表现方法(卡通画法、制图画法、徒手画法等)。
四. 课堂作业(任选一个)
活动一
根据自己准备的汽车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画出它的素描结构图。第二课时
活动二
根据老师提供的汽车模型进行写生,画出它的结构素描图。
五. 学生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六. 作品展示、小结。
1. 讲评优秀的作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2. 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
第二节 想象的汽车
教学目的:
1、立体造型的组合变化与汽车外观内构统一的想象创作方法。
2、学生能够了解简单的汽车发展史,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既有科学的态度,又有大胆想象的气魄。
教学重点:怎样设计一部想象的汽车。
教学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课件、优秀作品、汽车模型
一、组织课堂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动画、图片,展望未来
①播放关于卫星、太阳能装置的FLASH动画。
②展示多幅奇思妙想的交通工具图片。
2.那我们未来的汽车会不会有节能、环保型的汽车呢?由此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法国标志MOON—STER型概念车
①请同学指出它的独特之处。
②小结:概念车虽然尚未进入市场,但它作为一种尝试的设计,是汽车造型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突出特殊风格的一个园地,概念车除了新颖的外形,内部结构还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最新型的材料和最合理的设计方式。它集中了当今世界各个科学领域中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是超前意识的理想化汽车,对汽车设计的启发和推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2.展示汽车历史的图片以及环保型汽车的图片
③ 说明作为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的汽车从功能、色彩到样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
④ 说明汽车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各国都加紧研究各种环保型汽车,如: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能来代替汽油能源。
3.展示现代感很强的汽车图片
让学生以用户的身份去“购买”汽车。谈谈自己对产品造型、色彩、功能的要求。
四、课堂作业(任选一)
3. 活动一
通过考查汽车的造型特点与功能、收集图片和文件资料,设计一部你喜欢的环保型小汽车,用简要的文字写出自己的构思。
4. 活动二
利用泡沫、硬纸盒、矿泉水瓶等废旧材料,制作一部汽车模型。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六、作品展示、小结。
5. 讲评优秀的作品,肯定学生的创作新思维。
6.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第五单元 静物的构图与色彩
向画家学构图
教具:画家作品图例,若干静物纸样
教学目的:1探索和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原理,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学习画家们在构图法的探索中表现创新精神,并化做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运用。
教学难点:构图法则中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让同学们打开课本准备好一张构图练习的小纸条。
二 导入新课: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向画家学构图”,欣赏大师怎样拜访静物,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
三 授新课:
(1)构图——在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达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2)构图的种类:(重点)
A 按几何形构图
三角形(稳定性)圆形(饱满)四边形(平稳形)S形(流动性,有动感)
B 按线条构图分
水平式 垂直式 斜线式 辐射式等
(3)好构图的要素
A 主次大小搭配合理明确;
B 各物体聚散有秩,疏密得当。
C 空间的分割舒展,大方而有变化。
(4)让同学们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进行拼纸样,构图的练习。其余同学在自己纸上进行手绘小构图练习。
课时小结:(1)毕加索说,‘我不探索,我要发现’。大自然中有很多美的饿东西让我们出发现她,我们因该在构图的练习中发现出更多的形式美。
(2)重点是三角形的构图特点,多观察我们周围的景物,你们能否分辨出是什么样的构图?
第二节 我们的调色板
一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对色彩的理性分析,练习对色彩的情感表达。(2)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个性。
二 教学重点:
对色彩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
三 教学难点:
色彩中的名词术语,色彩静物画的创作。
四 教具:
课件,教学图例
五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让同学们打开教本,看到书本上由白光通过棱镜所产生七彩色的图。
2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没有光(人工光,自然光)那么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有光的作用,我们才看到五颜六色的景物,因为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
3授新课:
(1)色彩产生的原因: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反射出部分色光,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某种颜色。
(2)色彩 的三要素: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
(3)对比色——是色环表中相对的色彩。
邻近色——是色环表中相邻近的色彩。
(4)暖色调——接近红,橙,黄颜色。
冷色调——接近蓝,青,紫颜色。
4课堂活动:
让同学们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感受(写实,写意,抽象的表达方法)
第六单元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第一节 群星灿烂
2课时
一、学习领域:综合·赏析
二、学习课时:2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群体人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对群体人物画的鉴赏,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创作中体现人物精神风貌。
2、学生能对同学的作业进行审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作水平。
六、教学重点:
1、对作品表现的时代背景、人物造型、环境特点、画面构图、表现形式的分析。
七、教学难点:
1、如何赏析群体人物画涵括的艺术性精神性。;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2、引入课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伟人及其事迹。并以此教导学生学习他们勇于攀登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新课讲授
A 艺术家是怎样创作的?〈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在表现现实生活的同时,融入了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B 群体人物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带着问题赏析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
从构图〈水平式构图〉,色调〈暖色调为主〉,人物造型〈形态各异,高大〉各方面分析;
特征:a布局上有聚有散,变化统一;
b体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
C 赏析雕塑作品《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
多个向上的箭头形状象征了两弹一勋科学家群体团结协作 上进、勇于攀登的精神。
D 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壁画〈雅典学院〉
作品特征:充溢着古典精神,将群体人物安排在同一个宽阔的环境和共同从事的事业当中,每个人的动作围绕着探索,发明,创造等情节展开,突出了人文学家,科学家的伟大。
4、学习活动 〈让学生扮演一些人物动态神态及组合〉
5、课堂作业与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临摹,创作或拼贴一幅有创意的群体人物画。
要求:A构图要突出主题
B人物造型要反映群体精神风貌
C色调统一,反映主题
D充分发挥想象力
第二节 扬起想象的风帆
2课时
一、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二、学习课时:2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各种形式的美术科幻作品、各种硬纸及装饰材料。
2、学具准备:剪刀、笔、硬卡纸、装饰材料。
四、教学设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把整个美术课堂创设为浓郁的想象环境与创造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广开思维,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大胆的设计。表现出富有个性的创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及个性展示的机会。
2、学生能对同学的作业进行审美评价,能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作水平。
六、教学重点:
1、科幻美术创作的表现及策划、展示、交流。
七、教学难点:
1、如何分析科幻美术作品涵括的科学性,幻想性和艺术性;
2、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
八、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课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人类就是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创造,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3、新授
A欣赏构思奇特、用材巧妙的《空中别墅》。广州市大中小学生现场设计大赛中或奖的作品之一。作者采用废纸皮,巧妙的设计制作了一栋漂浮在空中的别墅。
造型优美,错落有秩;制作很好。
B 展示一些优秀美术科幻作品,请学生来分析。
C 展示一些学生创作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课堂作业布置与要求:
集体创作一幅科幻美术作品,题材不限。
要求:有一定创意,构图完整,色彩协调
4、学生构思,画草图,教师循回指导。
第三篇: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岭南版)
教学设计
世界上太阳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可以使用艺术术语来告诉自己的画家在阳光下的感觉;可以观察同一场景在不同时期的阳光变化或画一片阳光。2,通过观察,感受画家对多彩世界的太阳赞美;通过视觉,听觉,讨论经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3,刺激对大自然的感情的爱,享受画家对艺术的追求。
教学沉重而困难的重点:从着名的作品感受到太阳到世界带来的所有迷人的色彩。
难度:你可以使用简单的艺术术语来谈论他们的感受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课程,清晨,中午,日落,日落给你感觉有什么区别?感觉太阳不仅怀孕了,而且给世界带来了温暖明亮的色彩。
课堂发展
1,欣赏a-Monet的探索为什么痴迷于太阳和色彩的表现?
看看:清晨,中午,日落 在日落时,小麦秸秆堆的颜色有什么区别?音调如何变化?
面议:Monet为什么不同时期的小麦秸秆堆的表现? 2,欣赏的评论美妙的小世界,或玩玩猜猜游戏的形式,引领主题,导入主题。兴趣在进口,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堂发展
1,玩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周围的事情关注。
问,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世界是多彩的,在你的眼中? 2.欣赏和启发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示例指导问题,欣赏艺术家作品提供的教科书
②在课本上欣赏学生。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你为什么要表达什么?
③比较各种表 是艺术效果的方式,启发了工具材料的选择使用,刺激性能的渴望塑造。指导学生从兴趣,爱好,愿望等方面谈论他们的生活或介绍的感受,以深化学生的感知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
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虚构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3.沟通和创造
①以我的眼睛在小世界或小眼睛看到大世界为主题的想象力,(可以结合在美妙的小世界和魔法大世界的第一本书为学生开始协会)美丽的世界,多彩的舞台,地球的活力,动物园冒险,夜间梦想,阶级之间的笑声,野餐幸福,家庭和友谊,指导学生彼此沟通,告诉他们的感觉和想象力,启发创造。
②引导学生使用他们喜欢的材料和建模方法来展示他们的感觉和想象力。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插上翅膀的想象,自己的严肃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地展示。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 线路复制,更改创建。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课堂评估
引导学生塑造,着色,想象力的内容,表现等方面的审查,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价,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黑板设计孩子看世界
建模,颜色,虚构内容,工作形式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家小王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中国民俗的独特艺术形式,颜色,模式和内涵;找到彩色纸和单色,彩色切纸之间的区别;使用切割,雕刻,粘贴等做法来创建一叠纸切工作。
2.在欣赏民俗艺术的切纸感觉;学习颜色知识,颜色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和生产;使用各种方法,大胆尝试。
喜欢民间艺术的纸切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欣赏和遗产;和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小王作品中描述的故事;难以专注于教学:感觉五颜六色的纸切工作在五颜六色的颜色,丰富的水平,有趣的装饰和审判 美丽的乐趣。
难度:感受民间切纸的意义;切割,雕刻,粘贴等方法的综合利用;主线连接到设计和装饰图案的使用颜色;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程评论导入:
问题:在切纸之前我们学到了什么?例如,进入剪纸,连续两次剪纸...查看进口,让学生进入剪纸更快学习。
课堂发展
1.探索彩色剪纸(感觉和乐趣)作品的形式特征,说:老师生产狮子宝宝堆叠剪纸作品给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你喜欢这件作品吗?为什么?
寻找:生产一些单色,彩色,彩色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把他们找朋友的游戏,属于一个班上的游戏,找出这些剪纸作品有自己的特点?(找出同一个地方)
指导学生从可爱的,夸张的,丰富多彩的,简单的形状,民俗风格享受作品的分析。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探索 颜色形成的元素(发现和感知)
说:纸上的装饰图案有什么特点
查找纸张和纸张的颜色特性。
与以前学过的切纸相比,除了通常的生产方法外,还增加了什么?
看看,说:在学生作品①哪一个你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颜色吸引你?形状是非常特殊?
探索制作颜色的方法(学习和尝试)
尝试:①尝试一个简单的形状,根据生产步骤看看生产将不会遇到任何问题;②在组合中,如何使屏幕部分连续连接;③尽量使用各种彩色纸,选用自己在作品中使用的颜色。新月形
了解民间色彩的规律。
指导学生感受到学生有着稚嫩的青少年的简洁,有趣的泥泞自然,充分的组成,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模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审查模式鼓励 他评论说,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在欣赏民间艺术的感觉的剪纸,刺激学生通过民间剪纸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
黑板设计家小国王
图案,形状,颜色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美丽的瓶花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艺术形式的印刷品和作品的内涵;主吹纸打印生产方法;经验不同的生产效果给不同的感觉。
2,享受,感受雕刻的艺术;在观察过程中学习颜色知识,感受不同颜色;在尝试中,发挥想象力,创造不同颜色效果的彩色打印作品。
3,对印刷品感兴趣,培养想象力,创新能力;培养爱情生活的感觉,可以使用审美的眼睛享受美丽的东西。
难以专注于教学:了解打印的特点,可以初步掌握制作纸张打印的方法。
难度:制版和打印的打印。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程比较在第三卷,第四卷Imagine。在花,美丽的花园和这一课美丽的瓶花在花有什么区别。进口课程。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不同形式的艺术。
课堂发展
1.探索活动:欣赏和评论印刷品。
谈谈你自己:你喜欢这个工作吗?它给你什么?(提供选择词:优雅,生动,夸张,清新,美观,形状简单,安静)。
想想:不同的花也代表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提供一些花的图片和文字的意义),如白玫瑰代表纯洁高贵;水仙代优雅,清怡,香精致;在友谊中,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意思与对方的线。
比一个比例:绿色的一瓶花给你什么感觉?蓝色的瓶子口气给你什么感觉?你更喜欢感受美的形式,颜色美,体验画家的工作。
理解花的意义,刺激想象力。
感觉工作有自己的特点和内涵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哪一个,指导 当用不同的色调打印时,学生感觉相同的地板。(绿色色调使屏幕看起来多彩,蓝色色调是安静和神秘)2.经验活动:尝试制版和印刷。
想想:(学习和尝试)①他们最喜欢的花和瓶子的形状;②如何组合它们,想想什么颜色的表现更好? ③花瓶设计具体或抽象。
尝试:(创新和性能)①生产步骤根据生产,在生产中不会遇到任何问题,如何解决;②使用颜色不能掌握色调;③尝试使用更好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思想的效果。让学生在独立的感觉,探索颜色的知识和纸印的表现方法。
让学生感受美丽的花朵,美国的颜色,更重要的是,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形式的印象。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内容,颜色,板材等方面进行审查,鼓励自我评价自信,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训练 爱情生活的感觉,可以使用审美的眼睛享受美丽的东西。黑板设计美丽的瓶花
内容,色调,板材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动物小色彩塑料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回顾粘土雕塑的基本技巧;使用基本元素的群体足以添加,创建自己喜欢的动物小色彩塑料。2,欣赏,感受,围绕民间色彩作品的经验,从民间艺术家的不同创作风格和表演技巧的经验。学会塑造动物的身体成一个或几个基本的形状,在方式通过捏,膏,捅,然后,压力,涂上泥以塑造。
教学困难和困难重点:掌握粘土雕塑的基本技能,建立物体的特定形状,使用夸张的变形形状的动物形状的形状和装饰画。
难度:感觉民间艺术家创作动物时,一个小画;使用简洁和夸张的创作技巧。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进口课程享受大公鸡,母鸡,马和狮子,问题:不同地区的小动物在形状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感觉色彩丰富多彩,使材料复杂,功能多样。
课堂发展
1,观察和发现
看看:民间颜色用什么材料生产?
它们的外观,颜色,图案和现实之间有什么区别?
说:民俗色彩的特点是什么?
民间颜色在不同地区有什么区别?在哪里和差别?
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探索和想象
如何将一个动物的形状总结成一个或多个基础
刺激儿童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儿童的艺术欣赏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身体形状(如:圆体,球体。)如何连接几个部分和加工的细节?
想想不同地区的民俗动物彩色雕塑身体装饰和现实的动物身体图案是不同的?如何添加这些饰品?
准备好使用什么基本形状来塑造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的动物的对象,可以 足够做生动,生动,现实的表现的动物的外表特征? 3,共享和评价
创建协作创建方案。
欣赏工作;分享联合劳动的成果。
通过欣赏指导生产的学生参考了作用,特别是在鼓励创造性思维和选择塑造对象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形状,种类,颜色等方面进行审查,鼓励自信进行自我评价,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体验中国民间色彩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广阔的领土,种类繁多的色彩,使材料复杂多变。因为它是群体之间相互参照和继承的共同艺术,与人民的生活共存,因此具有稳定的传统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黑板设计动物小颜色
建模,品种,色彩操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融入民间砖,灰色塑料艺术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欣赏的人 装饰艺术在精致的作品中,感受人物雕塑雕塑的性能特点;了解塑造人物雕塑的基本技巧;使用适当的泥浆与工具来创建自己喜欢的角色雕塑。
2,欣赏雕塑提供的教材,了解砖,灰色塑料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了解该地区的砖,灰色塑料起源和艺术特色。
3,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爱民间民间艺术,建立民间艺术爱的质量。
教学困难重重:使用适当的泥浆材料;与雕塑工具塑造,结构不同的雕塑字符。
难度:掌握不同雕塑材料的性能;三维建模,颜色匹配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课程制作陈家珍的图片信息问题:一直到陈庙?你知道陈房子在砖上,灰色雕刻吗?知道他们正在塑造民间传说,神话,歌剧故事角色?通过熟悉陈庙的学生指导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内容。
课堂发展
1,观察和经验
通过教学课件(或实地考察)向学生介绍本区域的节省最多 完成,最具特色的功能,壮观,壮丽的民间艺术在晚清陈家炼在石头,砖,木雕,陶器和灰色塑料,以聚焦在许多雕塑的学生在建模简单,生动的字符砖,灰色塑料艺术特色,2,探索和想象力
(1)什么是砖,灰色塑料艺术?
(2)探讨砖,灰色塑性建模性能和如何
感受民间艺术的本质,激发学生对雕塑创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对其合理使用的表达到现实的粘土雕塑造型角色,并进一步探索他们的技能,技巧?
(3)如何使用粘土塑造人物,涂成或射入陶器? 3,模仿练习和想象力
(1)指导地图,自学粘土雕塑的基本技能,鼓励创新技能的发明。
(2)引导人物的形状和主要结构,并用工具,雕刻,压力,雕刻细节结构,想象实践;发展的图像思维灵感,创造了一个小雕塑。
(3)模仿民俗砖,灰色塑像在表演技巧和技巧,技巧;大胆思考 喜欢,创造;创建一个新的角色雕像和表征的字符。
学习次要粘土雕塑的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发明创新的技能技巧。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引导学生从形状,结构,表现技巧等方面审查,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价,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通过了解该地区的砖,灰色塑料起源和艺术特色。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热爱民间艺术之乡,树立民间艺术爱的质量。
黑板设计成民俗砖,灰色塑料艺术
建模,结构,性能实践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可以使用简单的艺术术语表达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夸张的线条和颜色来表达字符。学习使用各种材料之间的重复拼贴的方式比较字符面孔的细节。
2,在欣赏,沟通,比较找到艺术 技术的多样性,学习夸张的线条,大胆的补丁,多角度透视组合,重复,多层次拼贴和其他艺术表达技术的能力。
教学难点和重点:学会观察并展示一个角色的多角度图像。
难度:屏幕的主要和次要点的组成;图片效果战斗无混乱。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课程展示毕加索的多面工作,导入主题。直接进口,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1,欣赏与讨论,比较与发现:
享受油画多拉Mar.谁是作者谁是国家?(Picasso,Spain)
毕加索创造什么?(绘画学校的三维意义)
③女人的形象是有趣的,可爱的,还是奇怪的,丑陋的?
④字符与我们通常性能的字符不同?(多角度观察和表达字符图像)
⑤使用什么画家,线,面和颜色,符号来表达字符?
⑥你对这个艺术表达有什么看法?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欣赏和讨论,感觉和理解:
享受画家的工作,体验独特的视觉效果。
要了解立体派绘画的多样性,了解学校三维绘画的特点,学习立体主义绘画的时间和空间技巧。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欣赏约克郡母亲(拼贴)
①这个作品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屏幕显示母亲的脸的细节?重复,多层次的性能母亲有什么特点?
什么地方给你一种刻印的印象?为什么? 3.观察与分析,尝试创造:
想法:选择您要显示的图片(朋友,亲,人)。
①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对象的形状,字符(活泼,安静或多重字符)。②确定什么艺术手段来展示人。
③学生尝试使用拼贴法重新组合纵向或纵向肖像。
感受立体派学派的丰富表现。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热情。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屏幕的主要和次要点的操作,点的图像的大小和对比度的颜色。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模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审查模式,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价,他评论。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黑板设计多面人
图案,形状,颜色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魔幻图片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学习实际情况,图形,颜色交错绘画的原则。
2,引导学生欣赏,讨论,感受画家学习智慧和创造精神,感受到神奇的图画令人难以置信,理解积极的形态互动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教学沉重而困难的焦点:图形互锁,互相补色。
难度:视觉转换。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课程的故事 你知道“哈利波特与西方之旅”的故事吗?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魔法图片,今天我们来到一起感觉。故事介绍了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好奇心。
课堂发展
1。欣赏,讨论,感觉:感受到令人难以置信,理解超现实主义的神奇画面。
听听Magritte的Bu Bu Bu Qi Qi。
①你知道作者是谁吗?谁是国家?
他代表农民什么样的学校?
你知道什么是超现实主义吗?
④想想这个工作,你认为马和马是在树前还是树后?
⑤谈谈这样的图片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观察,分析,发现:学习正面和负面意义和视觉效果。
欣赏中国的阴阳地图。
让学生感受到不可思议的神奇画面,初步理解超现实主义的内涵。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①什么颜色的屏幕组成?(黑与白)
②如何黑白相间衬 的?(没有白色看不到黑色,白色上没有黑色)
③这种表现在法律上表现出什么原因?
3,欣赏,讨论,感受:感受画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学习图画比喻,双关语两个欣赏Rubin(丹麦)鲁宾锅的特点。你看见什么了?
②图片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趣,幽默)
③你对表面有什么看法?(用图形显示神秘的松弛和穆迪的哲学,用隐喻,双关语的特点)
让学生理解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和视觉效果。
感受画家的智慧,创造精神,学习图画比喻,双关语的表现技巧。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引导学生从检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估,他评论。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黑板设计魔术图片
正负运算
后记
教学设计
我们的奇思妙想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艺术价值的结合的奇思妙想:创造力,视觉理性和视觉享受;学习巧妙组合两种不同的图像合成方法。2,在通信的显示中探索图像的乐趣的组成;在欣赏感情探索艺术理性的奇想。
教学沉重而困难的焦点:对象组合自然,生动,创意。
困难:有意义的主题组合和内涵。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程展示和交换的梦幻般的图像的集合。
①组显示水有不同意思的奇异图片信息。
②学生对他们的图片感兴趣发表评论和感受。:
(3)谈论他人作品的灵感,他们有什么创新的想法。
④学生一起创造一个有趣的海报或创新的形状图像。
感受奇想的艺术魅力。
课堂发展
1,欣赏,分析,发现:享受画家的工作,观察发现的共同特征的外观。
犀鸟和乐器:
①哪张图片由几张图片组成?他们的组合 聪明在哪里?
②比较它们之间的共性?还有其他更好的组合吗? ③工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要做什么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头发?
2,欣赏,探究,学习:探索艺术与理性的两种组合的组成。当您欣赏这种材料的其他作品时,欣赏程序如下:
①从屏幕上你看到什么?
②相反的两个图像是什么?
③如何两件事在画的组成?
④屏幕是什么意思?你喜欢这张照片,为什么?
3,合作,协会,生产:在合作游戏学习中激励学生思考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①关于材料关联:想想,看看,谈谈什么样的对象在生活中只解释。
②寻找在教室里的项目,谈论它可以重新有趣的组合吗?
两者之间的差异相互借鉴,相互重合,在组成的刚性解释的扩散中,构成了一种新的,和谐的视觉图形。
艺术品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为Pro 复制,更改创建。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模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审查模式,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价,他评论。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黑板设计我们的奇想
图案,形状,颜色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要求环保小海报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海报的组成,不同风格和海报的作用独特的表现;了解海报的生产环节和方法,学会欣赏不同的海报
2,从相关图片,网站收集环保海报;学生交流观察自己收集的信息,谈论他们在收集信息方面的看法和经验,选择自??己的环保表现主题,个人或团体合作海报制作。
教学沉重而困难的重点:海报的特点,海报的生产过程
困难:海报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课程海报图片,问:谁知道海报是什么 我在哪里可以看到海报?
进口课程。
课堂发展
1,探索活动:创造场景,发挥环境保护的形象,感受环保的意义。
说:
①你知道什么是绿色吗?
②如果人类没有环保意识,我们将如何在环境中生存?
③使世界人类知道这个真理,什么可能是道路? 2,探索活动二:探索海报的作用。
想想吧:
①为什么用海报的形式来促进环保,它有什么优点?
通过玩电影,引导学生专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
了解海报的形式和宣传作用。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你认为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有什么?
3,探索三个活动:探索环境海报的设计。
想想吧:
①你想宣传环境行为,批评这些破坏行为吗?
②精炼你想表达图片的主要元素。
①确定海报中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材料。
4,探索活动四:感受写作的乐趣,付出 流生产经验。5,美观和评价
评价点:①海报主题清晰;②创造性的新人格;③视觉影响屏:
生产方法是独一无二的
了解环保的生产和生产过程的理解。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组成,意义等方面进行审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他评论。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通过生产环保小海报,引导学生注重我们的生活环境,爱护我们的环境,可以学习自己的常识环保。
黑板设计要求环保小海报
构成意义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环保发明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绪态度和价值观)1,可以正确使用废物的形状,颜色完成三维小作品的艺术。
2.欣赏别人的作品,激励,开放学生创造思想;重点合作完成工作,培养集体协调能力。
发展爱 关心环境实践一对把废物变成宝藏,把废物变成眼睛和手,体验乐趣。
难以专注于教学:建模组合
难度:合理使用废物形状,颜色建模组合。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课程,介绍由废料生产的生态小发明,介绍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发展
1.探讨废物展览布置的活动。
类别游戏:
①通过点材,线材,表面材料分类;②根据不同的纹理分类;③根据不同颜色进行分类。
想想吧
①选择你喜欢的浪费,谈谈它在哪里美丽?
什么是独特的地方,你想到什么?
探讨两个活动:与学生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①你准备好创造一点发明了吗?
培养环境意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废物通过我们的转变,加工会变成美丽的形状,艺术作品的实用价值。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你得到灵感的方式是什么?
你准备什么形式完成小环境发明?
3.探索三个活动:感受写作的乐趣,交流生产经验
①掌握废弃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废弃物;②从材料选择的应用或根据关联创建的材料。4.环境,技术,艺术展览安排。5.欣赏和评价
评价要点:①造型组合,装饰,美观;②科学;③把废物变成宝库
使学生不仅能够将阳城的环境意识,将废物变成宝藏的能力,培养艺术创造力。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形状的模式,颜色,创造力等方面审查,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价,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通过学习创造环保的小发明,引导学生注意我们的生活环境,爱我们的环境,可以学习自己的艺术知识,将浪费成为宝藏,创造美丽的艺术作品。
黑板设计环保发明
建模,颜色,创造性的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开平塔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用美学词汇欣赏民用建筑和美学功能的有用功能;学习物理组合,身体挖掘,建筑图案装饰和简单透视,建筑三维建模的屏幕性能。
2,感谢建筑物的地方和国家特点的交流;在学习学习,学习绘画或手显示地堡大楼的心脏。
教学难点:开平雕刻地板的建模特点,物理组合和装饰美学特点。
难度:建筑立体感的表现。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报纸上报“开平高雄宣言”非物质文明在广东省成功的消息,进入了课程。以开平雕刻地板本身为新闻进来,刺激兴趣。
课堂发展
1。民间建筑图片显示
①说:小组在课堂布局的学生自己收集图片信息,由小组如何划分小组,如寻找方向找方向。寻找内容。
②见一 看:观察图片展,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交流想法。
③思考: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开平塔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类似的建筑物?
④比例:自己家里有一个类似的建筑吗?什么是相同的地方,他们不同? 2。关于对小组的赞赏的评论。
①毛巾的审美价值:建筑是固化音乐,建筑是形态和材料艺术的结合,缺乏学生的指导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民间建筑的本地特色的欣赏,让学生学习建筑技术的初始形状,学习欣赏和评论建筑美。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独特形状的美国,装饰美国等评论。
②塔的实用功能:开平塔形成背景,塔建立垂直的特殊意义。3.使用手段来显示塔二的性能
①画图:根据教科书提供的信息或照片自己搜索,用线条画出塔的形状和装饰。新课第一标准一网
教导难点和难点:要了解狮子的独特形状和身体的图案,可以用刷子来显示狮子的形状。
难度:如何显示狮子的形状,如何绘制三维狮子。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进口课程
在卢沟桥玩狮子的图片并导入课程。
课堂发展
1。欣赏和评价:
①通过欣赏,比较,评价,让学生感受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狮子的美丽。
②欣赏Shunling狮子的生成,学生谈论狮子的艺术特色,谈论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③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狮子,向学生们讲述那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欣赏各种狮子的形状,理解艺术表现的不同艺术美。
⑤在天安门享受狮子的前面,体验雄伟,公义,不可侵犯的势头。2。观察和发现:
关注狮子文化的内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提高观察和发现能力的细节。
教学过程中的生活 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①看看:这课说明狮子,英雄和强大?什么样的异国情调的爱?为什么?
②说:从嘴,眼,鼻,头发,躯干,腿,爪等细节分析不同狮子不同的表现方法。
③评论评论:你最喜欢的石狮工程,为什么? 3.想象和创建:
①基本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狮子作品,使用手绘线作复制操作。
②较高的要求:发挥想象力,创造你最喜欢的狮子作品。
指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狮子动态,风度,面部表情,面部特征仔细观察对比,发展仔细观察的习惯。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模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审查模式,鼓励自信的自我评价,他评论。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黑板设计狮子
图案,形状,颜色工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 镇的桥梁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桥访问家,了解桥梁文化的家乡;语言描述的桥形和线美;方式表达桥梁,综合运用知识。2,欣赏不同的桥梁(图片,电影和电视,艺术作品),了解桥梁的类型,结构,历史故事;感觉桥梁的美丽。
3,培养学生爱回家,学习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关注桥梁之家
教学难点:了解桥梁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难度:协会的桥梁,桥梁在不同形式的艺术的表现。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程观看不同的桥梁(图片,电影,艺术作品),进口课程。
课堂发展
1,收集和探索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桥梁的建模特点,桥梁名称和家庭桥梁文化。
(2)调查关于桥梁的历史传说或故事。
(3)收集有关桥梁知识的信息。
(4)收集桥梁的图片。
如图2所示,欣赏和交流
(1)享受各种桥梁施工,桥梁桥梁了解外观,形状,桥梁技术和技术水平。
(2)这座桥是历史的见证。
(3)桥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了解桥梁文化的历史,了解家庭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培养学生爱回家,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4)桥梁的美学价值,历史和文化的保护。
(5)欣赏主人笔和同行朋友的桥梁。3,创造和想象力
(1)基本结构
从支撑部分:桩,墩,拱,梁,框架,柱,电缆
交通路段:甲板
安全装修部:围栏
(2)设计桥梁模型草图
(3)生产工艺:
切割,雕刻,挖掘操作,注意刀的安全;油漆设计,注意颜色搭配;为你设计一个桥名,并谈论符号的含义
享受各种桥梁施工,享受我们丰富的桥梁文化,提高文化素质。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课堂评估
引导学生从形状,线条,使用等方面进行审查,鼓励自信进行自我评价,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了解桥梁文化的历史,了解家庭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培养学生爱回家,爱祖国的感情。
黑板设计家桥梁
建模,线,使用操作
后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家乡节日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可以描述节日特征,装饰特征和颜色特征的特点;可以使用彩色表演节日的节日活动。
2,通过获取书籍,收藏文学,互联网,查询等手段,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感受不同的节日气氛和审美品味;享受相关图片和音视频剪辑;确定内容的活动,用文字,图形或工具材料表达他们对节日的感觉。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度假习惯的故乡,培养学生对中国深厚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兴趣;可以使用艺术展示家庭节日气氛的形状。难度: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或图片来表达节日气氛,生产节日用品。
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介绍春节的节日场面,问:你家乡的节日是什么?进口课程。从熟悉节日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活动1:确定研究和活动的内容。1,学生以团体为单位,选择节日的学习,确定活动的内容。2,建立什么形式,如何展示家乡节日的节日活动。
活动2:根据研究的目标收集信息。1,获取书籍,收集相关节日。
2,问老师,家长等人,获得情感信息。3,网上查询,筛选和选定节日相关信息。
体验不同节日的文化。
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4,现场参观传统节日生产过程,感受节日气氛。5,观看音视频产品,感受节日气氛。
活动3:交换信息和创作(1)使用各种材料生产节日用品,或以表演形式进行节日活动,注意节日的节日气氛和颜色特性的表现。
(2)用各种节日项目装饰教室。
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创意内容和节日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励学生爱回家,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
艺术创作选择您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复制,更改作品。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估
指导学生从构成,气氛等方面进行审查,鼓励自我评价自信,他评论道。
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了解家乡节日,培养学生对我国深厚民族文化的兴趣。
第四篇:001免费下载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
Ling nan ban 美术教案1ce 下马渡镇云盘町完小杨军收藏
第1课 《美妙的小世界》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
课题名称: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作业内容
画画自己身边的小世界
课时建议:1—2课时 知识重点
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注意事项
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 技能要求
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激发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从微观 与宏观不同角度,引导儿童在多试点的美术探秘活动中,科学的观察、比较、体验、描述身边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初步感悟“美无处不在”的道理。本单元 由《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两课组成,两课关系是欣赏对比的一 种递进关系。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 然”为主题。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 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无所 不在的,“秒”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是本课课题的深刻内涵之一。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 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见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本课选择自然界中的小生物、小动物作为观赏对象,引导儿童科学地学习“观 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此为本课重点;借助科学手段从微观角 度观察小世界,并进行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及时提供多种视觉 造型语汇给学生作评述参考,如“色彩、花纹、形状、外形、形态、鲜艳、生 动、美丽、奇特、画面„„”。
总之,本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内涵的文化底蕴,到生态式的审美观念及自由式 的作业呈观方式,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教师可酌情抓住学 生的多个兴趣点,循序渐进的开展若干个美术探秘活动,也可以分小组选择教 材内容进行合作式探究与交流发展的活动。本课教学可视条件在室内或室外进 行。
美术探秘活动设计: 探秘1——它是谁
“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花瓣、花蕊、小昆虫„„)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
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 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 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
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
探秘4——这是什么?
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 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
探秘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昆虫)
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春、夏、秋、冬,奇妙、生动)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绿、黄„„、田园一角)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过程调控
课前准备 欣赏图片,放大镜 小画片,画纸,画笔 教师指导资料收集
课 堂 导 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探秘1)
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秘2)
3、板书课题。
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2、小组议论: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
3、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小世界”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 引学习兴趣。·重点引导对形 与色的注意。·教师不作结论。转入下一个环
课 堂 发 展
1、观察比较四季图片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设问:用放大镜、显微镜又能看到什么?(探秘4)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很小、奇怪”的感觉?(探秘5)
1、语言评述季节特征
2、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小组派代表对自选图片进行讨论与评述:
美(形态、色彩、花纹)妙(动态、花纹、生活„„)
3、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小世界 ·鼓励学 生大胆发言,提出见解,教 师不作任何裁判。·引导学生抓 住自己感兴趣的 细节,进行视觉 语汇描述。
反 思 评 价 提供反思的内容:
1、小组收集()份资料
2、我能观察,发现()种小生物
3、我能用()描述小世界的美的形态、色彩、花纹
我学会关注()
1、联想与表达
每人画一种小生物,合作创作小生物世界:临摹与变化——全临摹或举临摹《显微镜下的肥皂泡》
2、各组组长组织反思评价:可以自由选择其中集体进行评价。自评,他评鼓励、自信
提示学生注意:
美无所不在,但要画出细节
课后延伸 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
思考:保护身边环境,怎样从我做起。
预计效果
活动过程令学生兴奋。作业效果有差异,不必苛求。
二、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学模式:以问题情境与美术探秘活动贯穿全课。
教学后记: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论,持续性注意力比较弱,教师注意抓 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他们关注大自然和追求美的情感表达;绘画引导单色勾 线为主,可诱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事物细节的描述,并尽量画面画满。
第2课《神奇的大世界》 一丶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知道或仍未知道“神奇景象”的基础上,激起他们探究自然世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与感受。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是本课拓宽学生对神奇大自然了解、认识思维空间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更多地引导和准备多种素材,特别是有关国内外的《国家地理杂志》、《人与自然》等方面的资料,教师通过筛选,有针对性、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走进神奇的大世界,从而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主阅览所收集和提供的图片资料;
2、能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资料、图片的感受;
3、掌握用色彩或黑白表现图形的方式方法;
4、从小培养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资料、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画面可视而生动的图形。处理难点的设想∶
1、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欣赏资料、图片;
2、引导他们把自己对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感受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基本方式;
3、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照资料、图片进行临慕,要画得与图片、资料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更具有创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方法设计种种
1、直观法-----通过播放课件或多媒体等素材资料,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2、讲故事、表演导入法-----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故事或儿歌等引入,再展开师生扮演角色(包括哑剧)等方法,激发学生了解、探究的兴趣。
3、形象导入(课件中的形象设计)法------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人物的形象为引子,有针对性地介绍或说明神奇世界中符合他们年龄特征欣赏、表现的资料和知识等,以引起学生的创作热情。4、5、6、„„
(二)师生互动过程
1、欣赏过程要穿插能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述等交互过程;
2、欣赏时要与学生的记忆、默记环节相联系。如观赏资料、图片后能否用记忆等游戏、表演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记一记刚才所看过的资料图片中的形象等过程;
3、教师的示范如何表现神奇的大世界的方法。做到既有引导、示范,技能技巧的表现方式方法,又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不被示范所约束。
(三)学生作业过程
1、学生作业前的欣赏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和强调画面的位置安排,即必要的构思、构图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
2、在作业过程中,对画面构思、构图、内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表扬时,特别要鼓励和强调其他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创造不同于别人的画面,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拢或摹仿,失去个性与独特创意的倾向。
(四)作业评价过程
1、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自己作业或别人作业的方法;
2、说出自己心中想到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实活实说;
3、评价既可以评课堂作业,也可以评课前、作业过程中、课后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自己或别人的表现等情景;
4、教师评价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评价环境。教学后记:
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重点,在上课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并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的美。此外,教师在示范表现神奇的大世界时,要多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表现画面,而不是模仿老师的范例。
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能力目标
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其 它
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 学
策 略 教学重点
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新兴趣。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法选择 课件演示、实物观察、师生共议、自己评价
学法指导
1、说;大家议、个别说、教师说、大家议。
2、观察、引导、欣赏、发现、再说。
3、评价
课堂组织 形式
以班级为整体,小组合作,个人参与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教具媒体 组合应用
素材库、实物、图片、评价表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学具
学生自己最满意的美术作品,现有的工具材料。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学前绘画经验
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二、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 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第4课《圆圆、方方和尖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j了解、掌握用几何形进行概括的方法;k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 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能力目标:j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意识;k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
型的乐趣;l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学习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其它:
教学重点: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世界。教学难点: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策略:
1、教法指导:采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感觉和记 忆、想象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2、学法指导:通过触觉、视觉等直观感觉,探索总结出运用几何形认识世界、表现物体的方法及规律。
3、课堂作业形式:个人独立完成或合作均可。
4、教具媒体运用:实物、范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讨论、思索: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三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圆圆、方方和尖尖,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尖尖说::“我的本领也不马虎,你们看:山峰、火箭是尖的„„
2、提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小朋友,想一想:
1、“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
2、“它们的用处都很大吧?”
3、“你也来帮圆圆、方方、尖尖找找朋友,好吗?”
二、游戏、感受:
游戏
1、感觉——用三个袋子装着三种不同形状:三角形、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游戏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三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三、认识、理解:
1、游戏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2、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四、练习、探索:
1、动动脑、动动手:老师准备好多个三角形、方形和圆形,请同学们摆一摆,摆出各种画面:如:三角形、方形可以组成房子;几个圆形可以组成动物,圆形、方形、三角形可以组成人物„„
2、请学生根据刚才自己的认识、实践和自己的构思——用“方方、圆圆和尖尖”创作出美丽的画面。
五、小结、评价:
1、比一比:
看谁说出的方方、圆圆、尖尖最多?;看谁创造出的几何形物品最多?;谁画出的用几何形组成的画面,谁最美?
3、讲评形式:师评、自评、他评结合。[作业要求:]
1、看谁创造出的几何形物品最多?
2、谁画出的用几何形组成的画面,谁最美? [教学建议:]
1、教学中加强直观感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激情,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肢体语言这种表现形式更好的体验学习。
2、可采用同一物体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造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
教学后记:这一课让学生感知圆形、方形、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基本形,学生通过欣赏复杂的物象,从而理解复杂的物体都是有三种基本的形组合或变化而成的。学生通过学习能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物象。
第5课 请你认识我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通过看、说、想、画表达自己。认识自我、认识同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发现认识自己方法,准确介绍自己,表现自己。课前准备:师:课件(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
作业要求:画一张彩色画片,让学生认识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自己也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你认识我”。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自己,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自己? 生:用名字、自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自己,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生:先可以拿出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己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自我(推广自己、表达自己、介绍自己)
(六)讲评
通过同学们自己画自己介绍自我,让同学们有一种亲切感,很容易互相认识,同时很容易记住同学的特点,加深印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如何表现自己,认识自我。教学后记:学生刚进校园不久,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点、线、色等知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来设计制作作品。
第6课 变幻的画面
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二﹑学习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卡纸、彩笔、小木棒、胶水、双面胶等 2.学具准备:范作﹑画纸﹑剪刀等 四﹑教学设想:
采用了以情景导入和故事发展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观察出变幻造型特征,思考变幻的起因,进入画面构图、润色、美化。鼓励学生互相帮忙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勇气,通过学生体验游戏,分享乐趣。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②知晓图像重叠产生视差的视觉原理。
2.技能目标:①学会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②在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3.审美目标:在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所带来的美。六﹑教学重点:正、反面物象的表现。
七﹑教学难点: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小木棍的粘合要牢固;体验“视觉暂留现象” 解决难点的办法:
1.由于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在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衔接正好吻合。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动手能力的有限,先把纸对折,在正面画出主体物,然后用硬的铅笔用力勾画轮廓,使之能够透过反面看见主体轮廓,这样方便处理留白位置。
2.在粘贴小木棍时,在棍头破个小口,插上一张小纸,增大它的粘贴面,就会牢固了。3.可以按照让学生“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先感受,后给出概念,体会“视觉暂留现象”这一科学现象。八﹑兴趣点:
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所带来的美。九﹑教学过程:
(一)导课:(分钟)
1.创设情景:教师请同学讲述一个《孙悟空翻跟斗云》的故事,使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个疑问:怎样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孙大圣。
2.出示教具,导入课题:老师带来了一个“活”的悟空,我请一位同学仔细看看,这个悟空与你想象的更翻跟斗云的悟空有什么不同?在观察它的背面有什么?为什么有个杆子?你能不能快速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效果? 3.同学们相互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4.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变幻的画面》。
(二)新授(分钟)
1.同学们交替玩玩教具,思考变幻画面的效果与转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回答:转动的越快,重叠的效果越好,这是一种科学现象,我们把它叫视觉暂留现象,这是因为人的眼睛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够把它看到的东西在视网膜上保留片刻。比如:你对着灯看一眼后,马上闭上眼睛,灯的形象还能在视网膜上保留一点时间,这就叫视觉暂留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和视觉暂留有关。例如:在京剧《大闹天宫》里,当孙悟空迅速挥舞金箍棒的时候,金箍棒看上去就像是围绕着演员的一团金光,非常好看,这也是视觉暂留现象。
2.提问:为什么孙悟空翻跟斗云正好踏在云朵上呢? 回答:位置对好,内容相一致。老师总结:正、反面的内容要有联系,比如:正面企鹅,反面可以选择冰川;正面机器猫,反面可以选择天空或者房间等等,但我们要注意它们的位置要吻合,不然会使我们作品显得不自然。
3.出示教具,发散学生思维
这儿有一支老虎,你想把老虎放在什么地方?(森林、笼子)共学生选择,灌输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把立意定位于环保,同时取一个非常好的题目《让老虎回家》,观察选择什么工具﹑材料来完成的? 4.播放制作步骤图:、①画:正面和反面 ②折:对折 ③插:旋转木杆
④粘合:正面和反面与木棍粘合牢固
(三)作业布置
①基本要求:能用点、线、色绘制自己喜爱的形象,并能进行粘合制作小动画。②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出主体造型生动、背景相吻合的动画小制作。
③个性探究:能设计制作外形独特、想象力丰富、对称粘合、转动自如的动画小制作。
(四)巡视辅导
①根据作业要求巡视2-3遍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于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在背景与主体吻合方面。背景留白„„)
②对于这种种问题,我采取对于上手快的学生先学会,再让他们一起帮助能力低的部分同学。对于作品的要求不定得太高或过于精细,对孩子们来说大特征大外型能抓住就算很成功了,给予表扬。
(三)结果(分钟)1.作业评述:
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制作是否细致,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装饰,特别之处,他是怎么想的(提问学生本人)。最后让学生上台表演,用自己的制作表演一个故事。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折﹑剪﹑画﹑粘贴的方法制作可爱的旋转小动画,运用点﹑线﹑面﹑色装饰美化。在欣赏和评述中也感受到旋转动画的美,制作过程中体会到设计制作的愉悦和与人交往的乐趣。3.课后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科学现象带来的美,感受快速转动产生的图像重叠现象,欣赏到了有趣的“动感画面”,回家我们再思考还有哪些由于快速移动带来的视觉暂留的现象?人们是怎样利用它们,创造出美的形象?
第7课 哈哈镜 笑哈哈
教具准备:学生:彩笔、图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电脑图片、实物教具 教学目的:·巧妙利用折纸的方法制作出“会变”的画面。
·利用这张“会变”的画来讲故事(或作游戏活动)。
·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想象力。教学设计:
一、引导:
欣赏一节COCO龙带小朋友照哈哈镜的影片片段和一 些小朋友照哈哈镜的图片。
1、提醒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观察镜子里的人物与我们
平时照有什么不同。提问“你们有无照过哈哈镜?跟这些图里的有无不同?”
2、请同学把观察到镜里倒镜的形象特征描述出来。看谁讲得最好。
3、用实物教具现场变一下给同学们看,边变边讲故事。
二、设计制作
1、示范一下折法,展示实物作品,对比不同折法,提问“大 家思考还有什么不同的折法?怎样装饰画面更好看?”
2、用折纸添画的办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3、学生制作,老师辅导,提醒同学们不同的折法可以带来不同的变化效果。
4、在添画的时候注意多发挥想象,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作为 主题进行创作。
三、欣赏评述
让同学到讲台表演,把画变一下给同学们欣赏,给自己作的画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最有趣,谁的画变得最神奇。
①拿出已经做好的画,讲出它的故事。例如老师所做的两张。一张是一个娃娃的脸,她说她今天去钓鱼了,那么老师问她鱼在哪?她张开嘴巴笑嘻嘻,噢!鱼在她嘴里了。另一张是一个贪吃的小胖妞,吃太多了会怎样呢?啊?把纸拉开,变胖了!
②除了跟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故事外,你也可以编一个神奇的想象故事。但注意故事要有一定的意义。
③每组选出几个最踊跃的小朋友带头,最好能带动其它小朋友,让大家都有表演的机会,表演得最好的以小奖品鼓励,不是太好但勇于尝试的也尽量给予一些鼓励夸奖他。
教学后记: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让学生用折纸添画的方法表现变形夸张的人物和动物。本课第一次接触人物画,所以不强调人物五官的画法或人体比例,只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形的组合和点、线、色的表现便可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第8课 我 爱 我 家
教学目的:通过对家庭成员的人物绘画,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团结和睦的美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表现出家庭和谐的气氛。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或多全家福的照片、水彩笔、铅笔等。
2、收集有关图片、作品、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让爱住我家》的音乐,提问:你们联想到什么?
二、讲新课:
1、老师出示全家福的照片,把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学生认识,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别是他们的表情,并告诉学生一家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做什么,气氛怎么样,总结出照片上反映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自己很爱家里人,同时说明为什么爱他们,提问:你们爱自己的家里人吗?为什么爱他们?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给其他同学认识,概括他们外貌特征,并说说自己爱家人的原因。
3、让学生回忆一家人聚在一起经常做什么事情,如吃饭、旅游、逛街购物、过生日会等,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4、欣赏图片、学生作品等拓展学生的思维。
5、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成员画下来,画下自己觉得最开心的一幕,让大家相互分享每个家庭幸福和睦的生活,作业中充分体现这一主题。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播放突出家庭温馨气氛的背景音乐)。
四、组织作品展览,学生相互交流体会,自我评价,教师总结,五、教师出示几个简易的相框,告诉学生可以课后可继续装饰作品。教学后记
第9课 快 餐 美 食 店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橡皮泥的搓、捏、压等基本制作技法;能根据自已的想象大胆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食物,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制作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合作;初步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食品的种类,橡皮泥的基本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使学生制作出丰富多样的食物。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录像、美食图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鼓励学生说出自已曾吃过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学生回答:蛋糕、鸡腿、汉堡包„„)教师总结:食品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自已来当回小厨师,做几款自已喜爱的美食。
二、讲授新课:
1、介绍地方饮食文化:
教师一边播放录像一边讲解,在我国、国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风味的食品,它们的特色风格都各不相同,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灌汤小笼包、烧卖、东北水饺、国外的汉堡包、蛋糕、薯条„„各种不同风格的食品。
2、总结食品的几种类型:
中餐类:面食、粥米、凉拌类、清炒烹炸„„ 西餐类:蛋糕、西饼„„
3、提问学生:怎样制作这些精美的食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制作。并让个别学生上讲台示范制作过程,其他的学生指出要修改的地方。
4、教师示范制作橡皮泥食品的基本技法:
搓长条:把小团橡皮泥在手心来回搓,把它搓成长条状。搓圆球:把小团橡皮泥放在手心,两个手掌夹住不停转动。
压圆饼:把搓好的圆球的从中间对压,再在四周用力均匀地捏好,直至成饼状。
让学生说说自已想做些什么样的食品,一起交流各自的想法,对有独到见解的构思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2~3种自已较喜爱的快餐美食,和其他同学的美食组合成美味的快餐,并摆放在不同的碟子里。
四、讲评:
把各种不同风格的学生作业摆在一起,大家互评互议,再一起“品尝”美食。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并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美食欣赏和造型活动,了解一些中外美食文化,探究喜欢吃的食物,知道美食与健康成长的关系,感受父母的爱。
学生通过学习能塑造自己喜欢的“食物”。教学效果良好。第10课生肖动物大聚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传说。
2、认知不同动物不同的外形和习性特点。
3、运用点、线、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自己喜欢的生肖动物。
4、通过讨论、评价的方式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能抓住生肖动物的特点,概括表现。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手法表现生肖动物的外形、花纹、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前,请同学们听一个小故事。
2、播放录音:十二生肖的故事。
3、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的故事?这些小动物一起参加什么聚会?
引入课题:“生肖动物大聚会”,并将课题字样贴在黑板
二、学习
1、给生肖排序
现在,我们再给十二生肖按次序的先后排队,请知道这个顺序的同学一起大声说出来!牛(头上有一对角,身躯较大,鼻孔大。常见有黄牛,水牛,奶牛。)
虎(有很尖利的虎牙,身躯较大,有浓密皮毛,程黄色,上面有黑色条纹,额头有类“王”字条纹。书食肉动物,性格凶猛暴躁。)
兔(长耳朵,三半豁嘴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皮毛常见有白色、黑色,瞳孔有黑色或红色。爱吃胡萝卜、青菜。)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传说中的动物。传说中的龙是多种动物的组合,马或狮的头,鹿的角,蛇的身体,鱼的鳞片,鹰的爪。)
蛇(爬行动物,没有四肢,靠身体的鳞片和地面摩擦行进,身体细长灵活,上面有不同花纹作保护色或用来迷惑猎物,舌头分叉,非常敏感。)马身躯较大,头部,颈后。。。
3、将游戏与绘画结合
老师:现在我们的十二生肖要和大家作个游戏。
规则:四人一组,每一组画一种动物,可以按照提供的图片画,也可以发挥想象,小组讨论绘画。看哪个组能在最短时间里最快最好地抓住生肖的特征。要求:动物外形特点突出; 点、线、面组织合理; 色彩美观,形式多样。
三、学生分组操作,老师随堂辅导。
第11课可 爱 的 小 虫 教学思路:
小虫是低年级学生常常注意的动物,他们对小虫的活动充满很强的好奇和兴趣。充分把握和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点。通过观看有关昆虫的小影片课件,自然的引导学生观察小虫的外形、色彩等的形体特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展开积极的 讨论和思考,始终保持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情景感受和情感基础,再过渡到泥塑学习的环节,训练学生用橡皮泥做出不同的昆虫泥塑作品,尝试做泥塑过程中的捏、压、揉、粘、卷等技能,尽情体会玩泥巴这种艺术活动的无穷乐趣。最后通过相互欣赏作品谈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表现水平。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尝试用泥做不同昆虫的泥塑作品,训练做泥塑过程中的捏、压、揉、粘、卷等技能。3.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重 点:尝试用泥做不同昆虫的泥塑作品。难 点: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
师: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感受
师: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习性。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模型或玩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橡皮泥塑作品)。请学生看是用什么做成的。
三、表现:
师:这里有一些橡皮泥,我也想来试一试。
1.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做2只昆虫。一边做一边讲故事情节。
师师:捏一块泥巴揉一揉,揉成细条放一边。粘上两个小泥球就成小眼睛,好象还看着我们笑嘻嘻呢。再搓出两个大两个小的泥球,压成圆块成翅膀,粘上花纹更美丽,蝴蝶夸我真能行„„
2、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两片树叶,让学生将“昆虫”摆放在树叶上。)四、四、评价:
师: 师: 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便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师: 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
第12课 节日的小彩旗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教学重点: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
教学难点: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教学准备: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尝试与感觉
1.摸一摸:感觉不同纸材(软、硬、粗糙、光滑------)。2.看一看:色彩与挂历纸有什么不同?(单一色彩、丰富色彩。)
3.撕一撕:哪些纸可以撕?(随意撕一个大的基本形,感觉直线撕、弧线撕、对折撕。)4.剪一剪:哪些纸可以剪?(随意剪一个对称的具象形,感觉对称的折剪法。)
5.比一比:剪与撕的效果。(撕:风格粗犷、自然、生动;剪:边缘光滑、细腻、生动。)
三、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教学总结: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13课 有趣的吊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有趣的吊饰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做—做中进行制作活动;使学生在动脑与动手中进行学习活动,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收集资料,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展示自己的资料;在制作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方法,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制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
通过拼贴游戏的方法简化复杂的造型过程,让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造型设计。组织学生“物以致用”美化教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目的:
1、用彩色纸材,采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2、通过动手与动脑结合,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的方法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举行用吊饰美化教室的活动,使得“物以致用”同时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重难点:
1、重点: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2、难点: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四、教学用具:
教师:民间饰物及其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
学生: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设计:
内容 途径 时间 目的欣赏
1、教师出示民间饰物及其图片。
2、学生介绍展示收集的民间饰物资料。10分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启发学生设计思路。设计制作
1、引导学生制作并请学生总结方法。
2、可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并请学生作方法介绍。20分钟
陪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启发学生有创新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各种制作方法。
美化教室
分小组,分小组地进行,并评讲布置效果。10分钟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直观有趣的民间饰物激发学习乐趣。
1、请学生欣赏民间饰物和图片,引入本课。
2,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饰物资料,并用简短的语言作介绍。重点介绍造型和色彩。
3、教师小结学生的介绍并总结民间饰物;造型夸张、简洁、色彩鲜艳。
(二)进入新课:用组合拼贴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设计制作。
1、教师表扬资料展示充分的学生,并鼓励学生设计夸张简洁的造型
2,教师以一小动物的造型为例,提例一些简单图形,请学生根据写实造型设计夸张见解的造型(见板书)
3、请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造型,并说一说制作的过程,教师一边完善、总结制作方法: 1)构思形象
2)用画、剪、折、撕等方法得到基本图形。3)组合拼贴造型。
(三)学生设计制作:鼓励学生开展思路设计各种造型的作品,贴成一串,成小吊饰。教师随机展示学生作品以激发学生制作的热情。
(四)进行美化教室的活动
1、组织学生分小组布置美化分配的场地,要求小组协作。
2、学生评价所布置效果,教师小结,评出优胜组
(五)延伸教育:
以对教室的美化为例,启发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周边环境,“物以致用”设计制作装饰品去美化生活。
第14课 多变的纸拉花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剪、撕、拉、贴为主的综合课。用各种纸片分别剪出各种形态的拉花,突出形态的特点。
学生以前学习过剪纸、折纸,所以一般都能通过自己的意图来剪。学生如果能够抓住形态特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剪拉方法较为简单,难度不大,可以留给学生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却很大,是剪拉与玩乐融为一体的学习课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愉悦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让全体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剪、撕、拉等游戏活动,掌握剪纸拉花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剪出自己喜爱的拉花。
2、学会把握剪拉花的形状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剪纸、拉花、游戏、表演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剪纸拉花的方法,抓住表现对象特点。难点:纸拉花特点的表现与装饰。解决难点的方法:
1、教师展示有创意的剪纸方法,并示范讲述。
2、鼓励与知道自己阅读、学会剪纸拉花的不同方法。
3、教师的启迪与引导。
四、课前准备:
1、可供学生选择的各种新纸材料。
2、剪刀、花边刀、胶水、装订机等。
3、学生的多个预备纸拉花作业。
4、简单的媒体课件或图片。
五、作业要求:
每位学生用纸片进行剪拉对象,再运用这种方法剪出自己的拉花形象,并且完成其中几个纸拉花,把它们展示出来进行玩游戏。
六、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从学生自己意图剪拉,到发现探究问题的讨论,再到寻求解决的方法,创造剪拉出自己喜爱的表现对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地交流,寻找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了便于学生讨论和活动的开展,可将课桌摆成四个圆圈,学生分四组围坐在周围。客气应制作CAI课件,它既能将各种拉花的形状展现在学生面前,又能直观地分析拉花。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激趣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指导实践——创新探索——交流评论——游戏活动。
2、激趣导入这一过程中,教师快速、简单剪拉出一件不同的拉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看书上的剪拉示范图,自学剪拉方法,试剪出简单的拉花外形。
3、让学生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剪拉花的,教师帮助学生启发、回忆关键部分。
4、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并板书“多变的纸拉花”。
(二)、课题展开
1、引导与启发。
同学们都见过了日常中的有哪些纸拉花形状,今天老师带了几件纸拉花给同学们参考,同学们想不想看?展示可见,让学生观赏。
2、欣赏与评述。
展示课件内容,欣赏收集到的多种国内外纸拉花的作品图片,并请几位学生找一找课件中的纸拉花作品图片与课本中的哪些作品一样。说一说,你看了这些拉花后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样纸拉花作品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3、操作与示范。
教师直观示范,边折、剪边讲述。对学生不容易理解部分要重点提示和注意。同时,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图片,寻找规律:折剪纸拉花最要的是把握好层次,花边、装饰的大致比例关系。请一位学生上台,示范纸拉花折剪要点给其他小朋友看。教师一边辅助,指出要记住的重点和难点。并引入和展示课件中的的制作步骤:看一看,想一想。学一学,折一折,剪一剪,再装饰画一画,拉一拉,玩一玩。
观看课件中其他同学折剪的纸拉花过程,要求运用不同的新纸,既可以色彩搭配,还可以进行细部装饰造型,并提醒学生折好的拉花要拉得出来,可以连起来,这样就和同桌一起玩一玩。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4、作业与要求。
运用这种折、剪、拉的方法,自己折出拉花形象,并且完成其中一个拉花的装饰,把大家制作的拉花连在一起玩游戏。
5、辅导与体验。
播放音乐,教师巡视、辅助学生折、剪、拉过程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剪纸拉花的方法,并掌握时间。对于折、剪、拉速度较快的,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其丰富自己的作业内容,并可以自由组合玩一玩剪好的拉花,或者帮一帮动作较慢的同学共同完成作业。
(三)评价展示
1、请几位折、剪、拉花造型比较好的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其作业让其他同学看一看、评一评。自己评,互相评。并请“小评委”为做得较好的拉花的小朋友发小红花。
2、播放节日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折剪好的拉花表演和游戏,也可以每一小组派一、二名代表上台,并模仿节日表演动作进行表演。
3、教师对本可学习内容作简要点评。
四、课堂拓展
我们知道了本节课的折、剪、拉方法。只要我们多留意周围的日常生活,动一动你的小脑筋,动一动你的小手,本领也会越来越大,能够思考折、剪、拉出更多更好的纸拉花来。
第十五课 漂亮的小彩灯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让学生知道用各种方造型,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二、教育方面:体难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镂空的技能;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教学准备:各类型彩灯图片、纸材等,挂灯的绳子,彩色水彩笔、胶水、剪刀。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站立起来?
2、小组互相介绍:汇报尝试结果。
3、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把小灯光放进圆纸筒内(不透光)问:如何让纸筒透出亮光?
4、小组研究:可以看课本后讨论一下,互相提出解决方法,互相启发。
5、尝试验证:每组选一张纸,选一个好的方法进行镂空设计和制作,体会“剪切不仅可以改变纸材的外形,也可以与折叠结合,产生对称式剪裁”,能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彩灯。
6、揭示课题:漂亮的小彩灯
二、发挥主体
1、激发直觉:你喜欢走马灯还是民间瓜灯?为什么?你能说出走马灯由哪几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状吗?
2、感知和体验:宫灯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彩灯的审美情趣:吉祥图案、鲜艳色彩、实用性。
三、发展主体:
1、交流:把自己带回来的彩灯与同学交流,互相启发,体会分享的快乐。
2、构思: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3、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4、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5、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第16课指偶真好玩
教材类型:造型 表现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设置情境,使学生从有趣的指偶故事表演中,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
2、学生积极探索指偶的绘制,并能借助指偶充分表现爱好与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乐于表现个性。教学重点: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拓展学生的丰富想象,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设计制作表演活动。
2、通过学习,学生乐于借助指偶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教学难点:
1、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把联想与制作设计完美结合。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与联想。
趣味指偶表演的寓言故事,配上乐曲,但不配词,让学生自编故事情节,并描述故事。提问: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学生描述情节,鼓励对画面仔细观察想象的孩子,鼓励学生对画面提出质疑并相互讨论。
2、讲授新课:
(1)设疑问“你们知道,画面中这些好玩的指偶是怎样做的吗?它们有哪些有趣的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并作出本小组的讨论草稿,有不同意见和不同想法的进行当场实践,各小组不断比较改进设计方法,共同参与探讨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师指导鼓励大胆设计和有创新思路的学生。
(2)设疑问“大家知道了指偶是怎么做的,怎样让的指偶变得更好玩有趣?”
学生再次分小组讨论,给予孩子更多的联想空间,在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学生能无拘无束的议论设计心中想要的指偶。教师从指偶的形状、色彩、表情等方面充分启发学生思考。(3)提出疑问“你们联想的指偶可真不错,你们能做出来吗?能让这好玩的指偶表演有趣节目吗?”
学生根据联想的指偶设计,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是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可以是独立完成,创编故事情节。(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不规定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完成创编的内容,教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给予指导。
(5)学生表演:学生表现,师生共评。
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摆上讲台,采用自己乐于方式描述作品。对作品有创意,表述生动有趣的学生给予肯定,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兴趣更高涨。
第17课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1、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想象—我的太阳,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涂画兴趣。
2、学习简单表述作品形、色与意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评价能力。
3、以喜欢动手涂画为宗旨,激发学生作画兴趣。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请家长说说“我的太阳”,给家长说说“我的太阳”。
舞曲“种太阳”光碟。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歌表演“种太阳”。(情景创设,激发想象)。
播放VCD影碟,教师带领学生边唱边舞,进入愉快的课堂学习之中。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边跳边想歌曲中说些什么?(唱跳两段)。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歌曲中说些什么?”,提请2—3名学生讲述。
3、教师概括学生表述内容,点题:“小朋友,假如让你种太阳,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太阳?
板书: 我心中的太阳
二、新授
1、师:分四人小组各自说说“我(自己)的太阳”。(约3分钟交流讨论,激发想象)。
2、师:“请四人小组的代表说说‘我的太阳’”。提请3位同学讲述。
3、师:“听了小朋友说的‘我的太阳’,各自不同,很有想象力、很有趣。那么,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想象中的太阳画出来。”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作画。个别指导绘画要领:图画大些,不宜太小,用色大胆。
5、学生完成作业后自己将作业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激励。
6、简单自我评价。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3—5幅作业,通过实物投影放大观赏。师:“请XX同学说说自己的太阳”。教师在学生表述过程中从绘画作业的形、色、意方面因势利导,27 如:为什么用这种颜色?为什么是这种形状?这些图画表示什么?等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述适时运用优美的语言给予概括,感染鼓励学生。
三、小结:
师:还有许多小朋友的“太阳”画的都很有趣,没有来得急讲给同学们听,下课后互相说说。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问他们看懂了吗?讲给他们听听。
第18课 月亮的故事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教学将借助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童谣、歌曲等,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无尽遐想,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创作,尽情表现《月亮的故事》。具体教学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启发构思、欣赏感受;自主表现、合作表现;交流评述、综合评价。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自由的、无拘束的表现。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激励学生成为探索太空的有志者。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画出人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有趣的故事,创作生动活泼的画面。解决难点的措施:
创设情境,讲月亮的故事,读童谣,看录像,听歌曲,欣赏有关美术作品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录像,听音乐,创设情境观月亮。2.讲故事,念童谣,激情涌动想月亮。
二、揭示课题,看课本
读一读: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地球的卫星。
月儿在云朵里穿行,她有很多美丽的故事,我们也来说说,好吗?
三、启发构思
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分小组议论、交流关于月亮的故事、传说、儿歌、人类登月等。还可让学生上台讲讲人类与月亮之间的关系等。
四、欣赏感受
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及学生作品,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同时教师渗透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五、创作表现
创作形式:自主方式、合作方式。
可以个人尽情宣泄情感,表现出人和月亮之间的美好关系。也可以几人合作画一幅《月亮的故事》。可采用拟人手法进行表现。表现方法:可绘画,可剪贴,可手工制作等。作业要求:发挥想象,大胆表现《月亮的故事》。
六、教与学的评价
从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作综合评价。
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创作感受,评价作业效果。评价活动还穿插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七、总结回顾
我学会了什么:我能凭想象画一个美丽的月亮。我能与同学合作画出《月亮的故事》。第19课雪 孩子
一、教材分析:
1、《雪孩子》是拟人化色彩的童话故事课题,适合低年级,但是,南方出生的孩子,对雪大都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印象不深刻,感性认知较模糊,因此需要提供感性认知的材料,提高学生对雪的认知水平。
2、在学生对北方冬季雪的认知体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以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雪景,引入主题《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激发孩子学习《雪孩子》的感人精神,让雪孩子的美好形象深印于孩子心灵,进而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和进行美术造型表现的兴趣和灵感。
二、基本理念
1、通过《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和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在雪孩子的故事情景中感受和体验雪的特性,以及雪孩子由来和艺术形象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热爱他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并通过多维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为主体,借助电教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启发、探究等直观教学,让学生全程体验美丽的雪景世界。学习方法
情景中体验感受美,合作绘画中体验创造美,评价中回味美,师生互动中享受美。
四、设计构想
根据南方深圳沿海移民城市的学生对雪的认知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情景教学,尝试全程体验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和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五、目标任务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雪的特性,体会用不同的绘画造型艺术手段表现“雪”和“雪孩子”的形象,并能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创造美丽的雪景世界。
2、过程与方法:结合季节教育,围绕“雪孩子”的故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教学的设计,展开美术教育活动,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主体,运用多种绘画造型工具和语言,尝试实践创作,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学习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认识雪的特性,并通过与人合作学习,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培养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描绘美丽的雪景世界的情感。
六、重点突破
体验和认识雪和雪孩子的特性及造型。
七、难点突破
“雪”及“雪孩子”的造型和消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八、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沿海版教材第1册、彩笔、水粉颜料、彩色卡纸、大张图画纸、剪刀、有关图片和网络课件资源、磁贴、奖品。
2、学具准备:沿海版教材第1册、彩笔、彩色卡纸、剪刀、收集有关资料等。
3、课前准备:学生了解有关雪的知识。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屏示:动画片“雪景”,引入主题
教师启谈:寒冷的冬夜,当你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时,冬姑娘悄悄地提着花篮向人间撒下了洁白的雪花。清晨打开门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屏示:动画片“下雪效果”,(2)屏示:图音并茂的《雪孩子》童话故事;(3)屏展:小组讨论议题;
*雪是怎样形成的?雪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 *雪孩子是怎样来的?*雪孩子形状、颜色是怎样的? *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3)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以上论题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师引生表述“雪”的特点
(“雪”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形状有粒状的、片状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树上是一层层的,落到脸上冰冰的、凉凉的、冷冷的,放在手里很快会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时会发出咯吱的声响,雪还可以团成球状,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滚越大„.)
“雪”还可以用来堆雪人、玩雪雕、制作各种艺术品。如:在我国的东北哈尔滨市每逢冬季就举办大型的冰雕艺术展览,冰雕艺术品种、形状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吸引了中外无数的游客。
2、师引生表述“雪孩子”的由来;
3、师引生议论:“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生自由表述,发表见解;
*师: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智慧老人的声音? *电脑播放“智慧老人”的录音
4、师引生议论: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和体会。
5、了解“雪”与“雪孩子”的结构形状;(1)、屏示:“雪”与“雪孩子”结构图片 师生议论“雪”与“雪孩子”的结构形状(2)、学生拼拼、摆摆、画画
2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用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工具为“小雪花”、“雪孩子”造型设计。
6、师引生创作:现在冬天又来了,在银白色雪的世界里,我们又可以与小雪人一起玩了,那么,我们分工合作,创作一幅 “美丽的雪景世界”,和小雪人一起快乐地玩,快乐地唱,快乐地跳吧!
(三)实践作业、创作体验
1、学生分组合作画“美丽的雪景世界”
2、每组选代表上黑板合作画“美丽的雪景世界”
3、屏示:作业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画、剪、贴等方法,大胆创作“美丽的雪景世界”;(2)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作品;(3)画出自己对“雪”的认识、感想和希望;(4)对“雪”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5)能大胆创作,画出生动有趣的“美丽的雪景世界”
4、播放情景音乐,学生进入创作(1)播放《小雪花》或《雪孩子》音乐;(2)师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兴趣;(3)电脑屏示:《小雪花》动画背景
5、教师巡视指导并进行个别针对性的记忆和想象。
(四)作品展示、享受体验
1、学生小组展示作品,简谈创作体会;
2、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作品;
3、评选:(1)演说“棒棒军”;(2)兴趣“棒棒军”;(3)色彩“棒棒军”;(4)创意“棒棒军”;
31(5)“雪孩子”勇士“棒棒军”;
4、邀请观众、领导、嘉宾为获奖“棒棒军”颁奖;
5、获奖“棒棒军”授奖
(五)携手激励、回味体验
师引学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回味教学中的全程实践体验,引出:(1)大自然中的四季都是十分美好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能锻炼我们不怕严寒的精神,雪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保护庄稼,杀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玩冰雕等„„.因此,我们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从<<雪孩子>>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团结友爱,智慧勇敢,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他人的精神。
(六)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师提议:我们重新做个 “雪孩子”吧!(放<<雪孩子>>的音乐)教师,师生在一种欢快的音乐声中按节拍舞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体验)
第20课 遥远的星空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的星空知识。
2. 会用画(或制作)出的各种星球、星星装饰环境。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星球,想象表现它们。教学难点:
对遥远星空的认识、理解。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关宇宙、太空的小电影。(或图片)
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段小故事发生在哪里吗?(太空„„)你们还知道宇宙中有什么吗?(太阳、月亮„„)
2、对了,在太空中有数不清的星球。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便会看到天空中有无数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它们那么小,小朋友,你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吗?(因为它们离我们太远了„„)
3、对,它们离我们确实非常遥远,今天我们就来表现遥远的星空。
4、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了解星球形状。
A、小朋友,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课件出示地球图片)
B、其实,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圆球体的,它们在太空中按照自己的轨道有规律地运行。(课件显现宇宙中星球运行图)
C、根据课件图让学生认识地球、月亮、太阳、木星、海王星、火星„„等星球在太空中的位置、形状及运行轨迹。
2、启发联想:
A、小朋友,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吗?
(山、海、河流、陆地„„)出示地球仪,简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含义。
B、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球,我们用肉眼是看不清它们的,小朋友,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在你的心中,太空中的星球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导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3、如何表现:
A、出示一气球,假如这是我们的星球。B、画上我们心中想象的花纹。
C、课件出示范品,指导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星球。
4、星空的点缀:
A、我们的星球这么美,如果再配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那就更美了。(教师随即剪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小星星)
B、课件欣赏有各种星球及闪闪星星的太空图。
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分成几人一小组共同完成,有的画星球、有的剪各种星星。
三、游戏表演:
全班同学一起用自己的作品作道具,和老师一同根据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节奏来表演。(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象许多小眼睛„„)
四、作业评价:
1、各小组相互欣赏各组的作业,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2、共同评选出哪一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第五篇:12 岭南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全册) 月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广州白云区金桂园小学 月华容收藏
第1课 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教学难点:
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1)观看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2)以动作模仿神话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小锦囊:
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传!
课题所指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的造型,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各种角色一样。神话故事中的日恩、鬼、神、动物等等,这些都属于神话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b.准备小锦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可打开小锦囊,揭开谜底。)
2、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1)小组代表扮演教师预先指定的艺术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其他组员猜演的是谁,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猜对最多。
(2)为什么我们能凭动作表情就能猜出这个艺术形象呢? 小结:每个神话艺术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色。(3)有时候凭动作也不能猜到是谁,为什么?
小结:神话故事人物除了表情、语言、动作之外,还有服饰、道具,综合起来,他们的形象就变得更加可爱了。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个各个神话艺术形象的特点。
3、细节欣赏,品位艺术形象。
(1)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些神话艺术形象呢?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好呢?请同学列举一下。(2)我们选一个神话人物明星来分析一下。
(3)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事迹?表现出他怎么样的性格呢?
(4)出示哪吒的图片,这是《哪吒闹海》中哪吒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哪吒的各种特征?
(板书:动作、表情、衣服、兵器)
(5)你想象中的哪吒跟这个“哪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与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板书:造型简洁、装饰性强、有时代特点)
(6)通过分析哪吒这个神话艺术形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结: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都有鲜明的性格和时代特色,艺术家们就是以此为想象的依据,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引导学生探讨欣赏艺术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b.通过关键词与美术语汇的板书内容,使学生认识艺术形象的主要造型要素。)
4、比较分类,扩展欣赏范围。
(1)同一个神话故事里的艺术形象是唯一的吗?你可以从哪里找到证据呢?
(2)课本第5页《西游记》的人物造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谁能说说这些造型之间有何不同?
(3)你势能说说神话艺术形象都有些什么类型吗?(善与恶、正与邪、人、动物、神)(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文图片的比较。认识到同一种神话形象、在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
5、欣赏评述。
(1)再次观看一个学生喜欢的神话故事电影。(2)用简单的线条描绘自己喜爱的神话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加深对艺术形象的了解。)第2课 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科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科幻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了解科幻故事、科幻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科幻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著名科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教学难点:
分析和描述科幻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1)观看科幻故事的影视作品;(2)以动作模仿科幻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收集机械人的图片和相关的实物模型或玩具。
3、准备相关题材的学生作业。
二、课堂导入:
1、提问:你知道电影《帝国反击战》的内容吗?
2、播放电影中的经典片段。
3、启发:这部电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对电影中的哪个角色印象最深?它有哪些特征能说出了吗?与
你们最熟悉的形象有何区别?
4、引导:还有更多关于科幻形象的知识,这节课大家共同来深入了解。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欣赏和阅读教材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与发现:这些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从造型上,大概
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其艺术形象特点、功能、结构如何?
2、引导学生思考书的科幻形象带有哪些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要素,哪些是未来想象中的要素。
3、教师举例把任意四样东西给予学生想象。举例:苹果、鸟的嘴巴、灯泡、轮子。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以及构思。
4、讲述有关的科学知识,要根据造型的种类及其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设计表现,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要点
以及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地球生物的虚实对比与组合、拼接的方法构成新造型。
四、反思评价:
1、设计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科幻的特点?
2、作品的功能是否清晰、明显合理
3、作品的外观设计是否美观?
4、能为所设计的作品取名字吗?
5、能把所设计的作品编成一个科幻故事吗?
第3课 假如我回到古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车船、服饰等造型特点;
(2)能自编——个“时空之旅”的小故事;
③能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画面。2.过程与方法:
①收集资料:观察发现某个时期的建筑、车船、服饰的造型特点;
②自编故事向同学们描述自己回到古代后发生的奇怪事情;
③创作评价:独立命题绘画创作,并相互点评看谁画得最奇特、有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能与同学相互分享“时空之旅”的小故事;
②对中外经典美术文化产生欣赏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观赏古老遗迹与珍贵文物中的造型细节特征:构思自己走进古代的故事想象画。2.教学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角色形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中。3.兴趣点:
(1)现实与超现实并置,能带给学生奇特的体验;
②互讲自编科幻小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用线描想象画的方式,表现自己走进古代的一个场景。2.较高要求:
能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有情节的画面: 3.个性探究:
①能运用建筑、车船,服饰的造型细节特征和色彩丰富画面效果;
②画面故事奇特有趣。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查阅古代建筑、车船、服饰等造型资 2.准备《兵马俑》简笔示意图;
(二)导入课题:
1.检查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2、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内容:
图中有什么人物或景物?他们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属于哪个朝代?: 3.如果有相同年代的图片,教师可以向全班学生展示,分析其共同特征;
4、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朝代事情,并回答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 5.再次引导学生构思一个故事,如果回到过去.自己会做什么。
6.如果能将这些有趣的情景描绘出来一定很新奇,出示课题,准备讲述新课。
(三)欣赏交流,提示方法: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兵马俑)图片,参考范例导赏,从年代、人物相貌、服装等 方面提出观察点。
2。教师出示绘制好的兵马俑简笔画,提示描绘要点,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请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在绘画构思 上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例如:古代人在做什么? “我”在做什么?“我们”在一起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4.教师出示绘制好的一张古代人物读书作品,作品中留出一个位置,创设一个情境,问学生可以添加什么人物,随后启发学生描述准备画进去的人物的服装和动态。
5、教师小结描绘的创作方法:
构思故事情节——画出作业草图——“我”在做什么——最后画出古代人
(四)创作实践,感受乐趣:
1、提出创作要求:
参考图片资料,简单描绘出某个时期的人物或景物,把自己的形象也画进去,组成一幅作品。
2、教师随堂辅导学生作画时,提示“自己”的角色和画面细节的表达。
(五)展示评价
组织一场作品发表活动,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中交流与评价。
1、以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组织交流。
2、教师总评,表扬构思奇特的作品,点评作品的不足之处。
第4课 我们来到25世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科幻画的构思、构图与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从科学意识出发,欣赏为了世界的科学奇迹与文明生活;
② 从审美角度出发,欣赏与表现科幻画表达的美好愿望与故事情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与同学分享构思资源,有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努力学习的愿望。教学重点:
学习“未来世界”科幻画创作的构思与表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渗透科技意识和具体刻画细节。兴趣点:
①未来世界的科学故事;
②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选择一种表现方法.描绘自己来到25世纪的科学幻想画: 2.较高要求:
画面借助有趣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3.个性探究:
描绘的形象生动有趣,与别人的不一样;画面表现手法丰富: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图片和影视作品,了解学生喜欢的科幻动画故事。
2、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教学。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梦见来到25世纪,我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变老,因为我吃了长生不老的药,我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教师例举出一些怪异的现象:例如天上重新出现9个太阳,我们喝的水可以变成燃料,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太空人,我们住的房子可以自由活动„„其实,那个时候还有更多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
3、播放一个科幻片片段„„
4、要求学生将科幻片片段的情景描述出来。
三、课堂发展,讨论交流。
1、引导学生构思在25世纪的某天,全班开班会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象25世纪的情景:
交通工具、植物、水果、房屋、空气、太阳、行星、动物„„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象25世纪的情景并写出简单的文字提纲。
四、故事编创,绘画实践:
1、提出创作要求。
(1)怎样表现主题?或描绘故事的哪个情节?
(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认为、动物或景物?有什么交通工具„„(3)画面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4)主要的人或物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怎样?次要的怎样安排?(5)还需要配上什么东西呢?
(6)表现技法提示:简单反系以前学过的绘画技法、绘画元素:点线面、大小粗细对比、构图„„
2、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编故事、一边创作。
第5课 我们的太空基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欣赏太空基地科幻画和图片;
②学会太空基地内务部分的立体造型设计和制作;
③学会选择综合材料,并正确使用剪刀、圆规、裁纸刀、黏合剂等工具、. 2.过程与方法:
①暗室情景下体验“宇宙”的神秘;
②小组分工合作建立太空基地;
③分享与评价作业成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对表现太空薹地有强烈的兴趣; ②喜欢选择新的材料制作表现作品。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的立体造型设计步骤和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草图构思造型奇特的太空基地。3.兴趣点: 暗室情景创设。太空神秘游和造型奇特的作品欣赏评价活动。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独立设计制作太空基地内的居住地或工作的一件设施。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选择新的材料没计制作一个太空基地,并给自己的太空基地起一个名字。3.个性探究:
太空基地各部分用途分明,造型奇特。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1.教学方法:类比联想法、合作探究法、立体手工制作。2.教学程序:音乐感受——欣赏评诉——示范制作——设计草图——制作交流——评价总结。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以教室作为暗室(拉上窗帘、关上灯),在射灯的照射下,播放电子合成音乐作气氛渲染,教师引导学生,坐上“宇宙飞船”进行神秘的太空游。(2)播放宇宙飞船升空的影片:离月球越来越近,离地球越来越远,逐渐变成一个蓝色的星球,这时太空一片漆黑,只有遥远之处有微弱的星光。(3)图片展示:出现各种陨石、行星和星云,最后来到一大片星云上。这个巨大的星云原来是—个宇宙岛。
(4)主题引入:我们就在这个宇宙岛上建立设想(未来的)太空基地。
(二)讨论交流、提示方法:
1、图片欣赏:如何建立一个充满高科技含量的基地?我们来欣赏教材中的火星基地和月球基地,看有什么感受。
2、引导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情景。
3、分析太空基地的结构。(1)用途:居住、工作;(2)功能:交通、通讯、能源:
4、分小组讨论准备建立何种基地。(火星太空基地、月球基地、海王星基地、银河基地„„)
5、根据构思,用素描和草图整理想象的太空基地。
6、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三)手工制作、实践活动:
1、按照构思好的形状和区域,分工完成太空基地的各部分模型。
制作时,指导学生先完成大的部分(如大的外形、建筑物、塔楼、飞行器等)。
2、用新的材料来制作(如荧光颜料涂色模型,可产生神秘感)。①根据太空基地的特点涂上颜色,使色彩具有装饰效果;
②在暗室里用射灯检验,观察上色的作品是否效果良好,然后继续完成。
3、学生使用剪刀、圆规、裁纸刀、黏合剂时,必须做好安全和使用指导。
(四)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在暗室中,配上射灯和电子合成音乐,黑板上布置闪烁的灯光和宇宙图片。
2、各小组布置摆放制作好的太空基地立体模型进行欣赏观摩会。
3、各小组推举一名发言人,由发言人带领介绍本小组的作品特色。
4、其他小组可以针对展示小组的制作、构思等提问与评价。
第6课 名人漫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一个名人的漫画形象。
2、较高要求:
能较准确地表现名人的神态与性格特征。
3、个性探究:
用多种漫画手法表现名人形象。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人物肖像的采访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
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2、思考与构思——漫画家是怎么想的。
①说一说:肖像漫画的美感在哪里?漫画家是怎么构思的? ②想一想:夸张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样体现名人的个性和职业特点?
3、尝试与体验——我也来当漫画家,①说一说:我要画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该夸张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画一画:我也来当漫画家,运用我喜欢的表现手法,画出有趣的名人漫画。
4、评价与交流——看谁画得夸张幽默。
第7课 三面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三面画构成的原理
② 学会运用切割与重复排列的方法制作一幅三面画。2.过程与方法:
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
②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增强动手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条理性和耐性.培养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的行为习惯。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三幅画面进行等份切割、依次排列的方法制作—幅三面画的技能技巧。
2、教学难点
如何将三幅画面分别哉戊长度,宽度相同的K条,按照:顶序黏合沟成——件可以动观赏的工艺品:
3、兴趣点: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三个不同的画画。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幅“三面画”作。2.较高要求:
三幅画面的色调、内容搭配和谐统一,做工精致,或三幅画画的内容构成一个内容相关的故事,3.个性探究:
选出学生代表操作、展示优秀作品。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分享、讨沦;
看一看: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三画面。你见过去变幻的画画吗?课本中的画面是如何变换的?
2.活动二:尝试、探索
①看一看、议一议:为什么要将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切割成大小一样、份数一样的长条形? ②说一说:观察图中的步骤图,想一想这些长条应按怎样的顺序黏合在一个画面上?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索三幅画的排放顺序。
③想一想: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组合在一起后,给我们带出了哪些环保信息? 3.活动三:创作、表现。
做一做:尝试制作一幅有趣的三面画。4.活动四:展示、评价。
①谁的三画画色彩搭配最美,做工最精致。②谁的三面画能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第8课 展翅的小鸟
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懂得制作传动装置。
(2)用夸张装饰的手法设计小鸟造型。
2、过程与方法:
(1)在竞猜游戏中,找出各种小鸟的外形、颜色特征;(2)在观察讨论中了解制作传动装置的原理;(3)在欣赏活动中,学习点、线、色的搭配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护鸟类的人文情感和科技意识。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①了解“爱鸟周”及“小燕车”等相关知识。②懂得运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展翅的小鸟。
2、教学难点:
掌握传动装置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3、兴趣点:
①民间活动玩具的收集与观赏;
②小鸟玩具作品的展示与娱乐表演活动;
4、观察点:
①小燕车的色彩对比与色块、色点的搭配; ②小燕车的造型结构特征。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制作出一只能拍动翅膀的小鸟玩具。
2、较高要求:
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可爱又能拍动翅膀的小鸟。
3、个性探究:
①懂得运用传动装置制作出造型各异的玩具;
②小组运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鸟玩具合作表演一个有关鸟类的节目,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观察与发现:
(1)观看鸟类的生活片断,了解鸟类的生存状态
(2)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鸟类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态分析,找出基本特征,(3)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猜一猜这是什么鸟。活动二:尝试与探索-
1、玩一玩:通过实物范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滑轮是如何带动翅膀的拍动的。
2、比一比:通过两组实物范例的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滑轮能平稳走动和小鸟翅膀能自如拍动的制作技巧。
3、教师针对制作的难点进行现场示范。
4、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
5、巧妙运用材料,进行创作练习。活动三:分享与评价。
提出评价目标:一是作品的外形美和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美,二是了解保护环境与爱护鸟类的重要性。
(2)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共享娱乐活动的乐趣。
第9课 会打鼓的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质朴装饰用色表现手法;
②懂得制作摇鼓的传动装置。2.过程与方法:
①在合作创作中.探索打鼓鸟的整体设计方案;
②在欣赏活动中,学习民间玩具质朴造型与装饰色彩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爱护鸟类.保持生态平衡;
②感受小组合作的愉快。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懂得运用能量互换原理,利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打鼓的小鸟。2.教学准点:
合作探究,学会看图制作,有效提高创作水平。3.兴趣点:
制作出会发出声音的小鸟。4.观察点:
关注发声玩具的鼓面与鼓架的组合成型特点。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会打鼓的小鸟玩具。2.较高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又能打鼓的小鸟玩具: 3.个性探究:
能制作出鼓声清脆、转动顾畅、造型独特的小鸟作品。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分享、讨沦:
(1)看一看:欣赏课本中提供的摇鼓图片。哪个摇鼓最有趣?为什么?哪个摇鼓最美?为什么?
(2)说一说:你了解的民间玩具——摇鼓有汁么特点和历史? 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观看制作打鼓鸟的步骤,书上介绍的方法能看懂吗?不懂的地方与同学探讨一下。
(2)说一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解决?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吗?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沦: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2)做一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制作打鼓鸟。围绕打鼓鸟的装饰性、趣味性和 实用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谁的打鼓鸟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清脆,谁的打鼓鸟 转动得最畅顺,谁的打鼓鸟造型最简练美观。
第10课 会跳舞的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小鸟的基本结构、外形与动态特征;(2)学习运用提线木偶的制作方法创作鸟形玩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的对比分学习抓住不同鸟类的特征;
(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的环节,学习提线小鸟的制作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利用废弃物品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提线木偶的制作原理,并能准确地把握各种小鸟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表现。2.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不同小鸟的外形与动态特征选择合适的表现材料。3.兴趣点:
制作出外形生动,活动自如的提线小鸟玩具,并组织作品展示与表演的交流活动。4.观察点:
感受提线小鸟的脖子与羽毛材质的造型效果及活动性能。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会跳舞的提线小鸟。2.较高要求:
能制作出——只形态生动,色彩搭配和谐、会跳舞的提线小鸟。3.个性探究:
①能选择合适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巧妙构思与创作;
②能与同学合作表演一出提线小鸟木偶。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1.活动一:分享、讨论、①看一看:欣赏提线木偶戏。
②说一说:你认为提线木偶戏有趣吗?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2: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欣赏课本中两组图片(鸵鸟、白鹤、学生作品)。图片中的鸟,外形、颜色、动作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表现它的外形特征?(2)选一选:利用教师给出的废旧材料,根据它们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应如何利用在设计中?(3)看一看、说一说:仔细阅读制作步骤图,你认为提线小鸟应分为几个制作部分?(4)玩一玩:尝试摆弄一个示范作品。
(5)说一说:提线小鸟为什么会动?是怎样制作的?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2)做一做:动手制作提线小鸟。围绕提线小鸟的外形、颜色、动作,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4.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组织一场提线小鸟的表演。
第11课 神州大地之旅
我们的祖国不仅到处都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更有星罗棋布、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它们象一颗颗明珠,将神州大地点缀得璀璨夺目。旅行是一件有趣而且能增长知识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在小博士的带领下做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开始我们的神奇之旅。任务: 学生通过活动,能为神州大地著名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感到自豪和骄傲。通过本次活动,学习者将完成下列任务:
(1)能用恰当的语言对神州大地著名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作出口头描述,说出起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
(2)对比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与自然实景,发现其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过程:
(一)课堂发展,欣赏感受
活动一:挑选旅行团(选择探究主题)。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教师和小博士设计了两条旅行路线,分为“人文景观团”和“自然景观团”两个旅行团,学生通过分组自主选择团队参加旅行。1. 简略介绍两团的区别,学生选团,并选出团长和小导游,2. 团长组织团员们利用课前预习交流相关资料信息,了解旅游路线,提出旅游中想了解的知识,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完成学习评价表练习一:我想了解()。3. 向教师汇报。
(二)学习活动
活动二:沿路看风景(宏观的浏览)。以两个视频同时播发的方式展现神州的美,将学生带入壮美的自然景观或古老辉煌的文化瑰宝,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观看。
1、播放反映壮美的自然景观或古老辉煌的文化瑰宝的视频。路线一:北京——西安——敦煌 路线二:黄山——漓江——九寨沟
2、作为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在欣赏的旅途中哪些景观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以旅行团队的形式来讨论。
3、团长或小小旅行家向大家汇报旅行的见闻,如故宫、长城、兵马佣、敦煌壁画等等。
4、教师分要点归纳:
建筑:故宫、长城、天坛等 人文景观 雕塑:秦始皇陵
绘画:敦煌莫高窟壁画
实景图片:安徽黄山——广西漓江——四川九寨沟 自然景观
图画表现:国画《黄山云》、《千峰竞秀》 活动三:欣赏和感受(微观探究)
小博士想从我们中间挑一个优秀的小导游,带领我们走近神州文化。
1、学生分组完成练习二:我感兴趣的景观是()。因为(),给了我()的感受。
人文景观——故宫、长城、天坛等;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壁画。自然景观——黄山、漓江、九寨沟
2、以自然景观和国画作品中的景观对比发现,完成练习三: 相同的地方有:
色彩: 不同的地方有 构图:
用笔用墨:
表现最好的学生授予“优秀小导游”的称号。
(三)体验“游记”艺术表现
1、边游边记:一路走来,神州大地的瑰丽风光和历史文化让身为神州子孙的我们倍感自豪以为,也让人不禁赞叹她的美!怎样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住呢?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做成游记,把祖国的美景记录下来。
2、完成练习四: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国画、摄影、蜡笔画、语言评价、文字等)
(四)课后延伸,互动练习拓展练习:
1、这两条旅游路线远远不能囊括神州的神奇壮美、辉煌灿烂,小旅行家闷也一定不满足与去这几个地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条更棒的旅游路线,下次带我们一块去!完成拓展练习:我来设计一条新路线()——()——()——()
2、提示下节课内容。
我们走出国门,开始我们的亚洲之旅,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设计旅游路线。成果:
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将通过回答的方式形成下列成果:(1)我最感兴趣的景点是什么?它给了什么样的感受?
(2)自然景观和中国画作品中的景观对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
评估是通过量规来实现的。量规不但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技巧。
第12课 亚洲大陆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对亚洲的几种建筑、雕塑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选择临摹形式手绘长卷。
2、过程与方法:
欣赏亚洲有代表性的建筑或雕刻艺术品,从中领略东方的艺术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接受东方艺术,珍惜世界文化遗产的思想感情。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亚洲建筑的艺术风格;(2)了解亚洲雕刻作品的装饰风格。
2、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以点带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以“旅行”的方式欣赏、探究亚洲各地的文化古迹。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对亚洲建筑与雕刻作出描述,指出其特点。
2、较高要求:
将喜欢的文化古迹(建筑或雕刻)画出来,然后连成长卷展示。
3、个性探究:
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个亚洲图片艺术小展览。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教师将上一届学生作品(亚洲文化遗产)长卷向学生展示。
2.请学生说—说最想去的地方,然后教师也说出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例如:印度 3.教师简单讲述印度的历史,然后眼引出泰姬陵。
二、课堂发展:深入学习:
1、提问学生泰姬陵的建造背景。
2、教师简单讲述其建筑背景,接着引导尝试分析其建筑特色。同时播放具有印度特色的音乐,营造气氛。
功能:陵墓
造型:穹隆顶、尖拱、有塔尖
材料:大理石
装饰:几何图案和阿拉伯文
3、安排小组利用四个要素(功能、造型、材料、装饰)来比较唐提招寺和吴哥窟建筑艺术特点。
4、教师作出唐提招寺和吴哥窟建筑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并画出简单的建筑风格示意图。
5、出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教材中的雕塑和雕刻作品所在国家的位置(印度、伊朗、土耳其)。
6、教师分析教材中的雕塑和雕刻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分组实践,欣赏评价:
1、创设情境,布置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将喜欢的文化古迹(建筑或雕刻)画出来,然后模拟旅行社,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介绍小组的文化景点,提示:注意旅游线路和作品的表达方式(剪贴、线描)
2、小组合作,将喜欢的文化古迹(建筑或雕刻)画出来,学生创作时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
3、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旅行社,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介绍小组的文化景点。
第13课 欧洲大陆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对欧洲代表性建筑与壁画艺术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
欣赏欧洲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体会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和珍惜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欧洲建筑艺术在造型、功能、装饰、材质与风格等方面的特点,2、教学难点:
了解古希腊三种建筑风格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与哥特式建筑的异同。
3、兴趣点:
(1)旅游观光式的学习形式;
(2)探究欧洲建筑的奇特造型与功能。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说出有代表性的欧洲建筑、壁画艺术名称。
2、较高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对某古建筑艺术作出描述,指出其特点。
3、个性探究:
用速写、临摹或想象画的方式,选择描绘欧洲文化遗产作为课后练习。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故事导入:
科林斯是一个希腊的小姑娘,九岁因病死去,被葬在一块墓地里。后来墓地的草和花儿长高了,由于墓碑座有突出的石块,花草都被压弯了腰。一位建筑师看到了这些被压弯的花草,突然产生了灵感,设计被压弯了的花草的柱式。为了纪念这位早逝的小姑娘,这个柱式后来就被命名为科林斯柱式。
2、欣赏古希腊科林斯式建筑柱式图片
3、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古希腊三种柱式样式: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二、欣赏评述、探究学习:
1、学习教材中的古罗马建筑风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层到第二层的柱子装饰有何区别(分小组互功讨论):
第一层:多立安式
第二层:爱奥尼亚式
第三层:科林斯式
1、现代建筑中有许多地方运用了古罗马的建筑样式,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古罗马建筑样式对后世的影响。
2、对比欣赏巴黎圣母院和罗马建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者在券顶的运用上有何不同(分小组互动讨论): 古罗马建筑:园顶
巴黎圣母院:尖顶
3、出示巴黎圣母院内部场景图片,分析使用尖顶后建筑产生的效果。
4、简单讲述以巴黎圣母院为题材的文学和电影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
6、分小组学习埃菲尔铁塔、神圣家族教堂,请学生描述其建筑特点。
三、绘画实践,情感表达:
1、建筑绘画练习,布置活动要求。
2、引导学生用速写、临摹或想象画的方式画出喜欢的欧洲建筑古迹。
3、将完成的作品在适当的位置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描绘的欧洲文化遗产。
四、课后延伸:
教师讲述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故事,说明欧洲文明有悠久的历史。
第14课 非洲大地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对非洲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2)能创怍或临摹一幅表现非洲题材的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观察、分析、思考、表述的过程与方法,感受非洲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非洲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珍惜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2、教学难点:
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带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探秘式的学习活动。
4、观察点:
(1)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的造型特征;(2)古埃及壁画的线条与色彩。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然环境、野生动物与人的关系。
2、较高要求:
了解壁画的表现特征,并能够加入自己的理解,临摹或创作一幅埃及形式的壁画。
3、个性探究:
以小组的形式集体创作一幅埃及风格的壁画。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外出旅游的经验呢?能和大家谈谈你的旅行见闻吗? 2.展示一些非洲的旅行照片(生态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请学生欣赏。
3.教师小结:旅行是一件有趣而且能增长知识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在小博士的带领下做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开始我们的神奇之旅。4.出示课题:非洲大陆之旅。
二、课堂发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过影像方式展示非洲风情,分小组讨论,汇报见闻。
1、播放反映非洲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的短片或图片(加入非洲鼓乐)。
2、作为—个小小的旅行家,在欣赏的旅途中你留意到哪些景观呢?
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旅行团队来讨论,然后派代表向大家汇报旅行的见闻。(在汇报的时候注意区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联系前几节课的内容,简单说出这些艺术表现的区别。
活动二:利用“旅游字典”,向同学介绍。请小博士休息,自已扮演小导游。
1、翻开非洲“旅游宝典”找出最感兴趣的照片,仔细阅读背后的文字介绍,然后把它介绍给各小组的同学。
2、请小组评选出的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旅行见闻。“旅游宝典”须课前准备好,每组内容不同。
●金字塔 ●神庙 ●壁画 ●自然风光、生态环境 ●木雕
3、评选小导游。
比一比谁讲得最生动,适合做小导游。活动三:具体学习非洲木雕和古埃及壁画。
在旅行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一晃而过,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坐下来细细观赏品味的,例如非洲木雕、古埃及壁画。现在开始欣赏这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吧。
1、展示非洲木雕作品图片。创设问题:
● 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 ● 这个面具和你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
● 你喜欢这些艺术作品吗?如果你拥有这些作品,准备摆在哪里?
2、古埃及壁画的欣赏与临摹:
● 这是一个幅古埃及的壁画,从这幅壁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 请同学来模仿画中的人物的动作,能模仿出来吗? ● 说一说古埃及人是怎样描绘人物形象的? ● 你觉得壁画中颜色的使用有什么特点呢?
3、我们一起来描绘这些神奇的壁画吧!
三、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埃及壁画,送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作为旅行纪念品礼物。
四、课后延伸:
1、告诉学生其实教师也没有去过非洲,但是知道这么多非洲的知识,就象真的到过非洲一样,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到的呢?答案有三个: ●网上查找资料
●到图书馆找资料,翻看旅游杂志 ●请教别人
2、提示下节课内容。
我们将开始美洲、大洋州之旅,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设计旅游线路。
第15课 美洲、大洋州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对教材中的作品(建筑、雕塑、壁画、自然景观)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2)了解教材中柱形雕刻作品的造型特点和装饰方法,能用这种程序制作一件简单的柱形装饰小品;
(3)采用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包括描绘等方法制作旅游小册子。
2、过程与方法:
欣赏美洲、大洋州有代表性的艺术品,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与表述,认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美洲、大洋州文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感受艺术的文化价值。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欣赏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2、教学难点:
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到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模拟小小旅行社,做小导游。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行小册子。
3、个性探究:
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
3、个性探究:
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1、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很早就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他们拥有精确的天文历法,发明的象形文字至今我们还不能破译,他们还建了数不清的金字塔,可是在大约几百年前,他们的文明却像迷一样消逝了。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2、影片或图片显示:墨西哥著名的古城建筑、雕塑、象形文字。
3、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看的感受。
4、提示学生翻开教材,今天小博士带领我们踏入美洲,首先要探访墨西哥的神秘古城。古城里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在等待我们去探险。
二、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指出玛雅文明发生在中美洲,不是非洲,而且玛雅文明还有很多与其他文明不—样的地方:在托大森林里居住,周围没有河流„„
2、出示埃及金字塔和墨西哥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图片,分析、比较造型上的区别: a.金字塔——侧面为三角形、尖顶,方锥体
b.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侧面为梯形、平顶,顶部还建有庙宇
3、出示我国出土于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面具图片,指出三星堆文化与玛雅文化一样,都具有其神秘性。
4、展示美洲、大洋洲的雕刻作品,学习其造型与装饰手法。
知识要点:柱形雕刻、四个面都有雕刻的内容、纹样丰富、装饰性强。
技能要点:具体分析教材中的《石柱雕刻》和《羽蛇神》的花纹图案。
相同点:具有浅浮雕性质,不镂空。
不同点:《石柱雕刻》采用“阳刻”手法,《羽蛇神》采用“阴刻”手法。
5、教师用石膏材料示范“阴刻”技法,6、继续进行“探秘之旅”。展示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和乌卢鲁国家公园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欣赏,7、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旅行社负责人,需要制作一本小册子向观众介绍刚才看到的景色,应该怎么做?
8、学习设计制作旅游小册子的步骤:
● 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描绘、装订成册
9、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作品。
10、布置下一节课的课堂活动,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来表现。● 用合适的材料雕刻一件柱形装饰小品。
●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套介绍美洲和大洋州的旅游小册子。
三、课后延伸:
教师把学生制作好的旅游小册字和雕刻好的柱形装饰小品在学校橱窗做一次展览交流。第16课 难忘师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运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把握教师的外貌特征;(2)在欣赏中了解表现的技能技巧:(3)在创作中感受情感表达的愉悦。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谢恩师。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2.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学生对教师的感情。3.兴趣点: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印象。4.教学观察点:
由教师的眼神、嘴巴、脸形、发型所体现的外貌特征。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用手绘图象的手法描绘一个自己喜爱的教师形象。2.较高要求:
能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画出衬托教师个性化及职业特征的背景。3.个性探究:
大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造型工具,画出我和老师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
(1)说一说:留给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位教师的形象特征及你和教师之间难忘、感人的故事。
(2)想一想:你想怎样描绘你最敬爱的老师?
2、欣赏与感受(画家作品)(1)感觉要素的描述:这幅画中的女教师五官有什么特征?她在干什么?(2)形式描述与分析:画面的主要色彩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色彩的对比?
(3)美感与价值判断:你看了这幅画中的女教师后有什么感受?画中的女教师和现实中的女教师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不好?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
3、创作与评价。
(1)构思:你所画的教师是教什么的?他(她)的脸型、五官、性格是怎样的?
(2)构图:画面以头像画还是半身画为表现形式?主要人物与背景道具是怎样安排的?
(3)评价:自评或互评相结合,比一比谁画的教师形象外貌特征鲜明、画面构图生动、情感表达真切。
第17课
编本小书送母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设计,了解并掌握小书的个性化设计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学习,善于创造的良好品德与能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小画册设计的技巧与方法。2.教学难点:
画册外形及装订设计应怎体现本书的主题。3.兴趣点:
①观赏不同类型的画册、书籍装帧艺术;
②编写能表现自己个性和喜好的小书
③把形态美的小书,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摆设品。4.观察点:
①作业画册的外形与封面。
②连环画的主人公,情节与装订形式。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小组合作编绘出一本小书。2.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点和主要情节,又注意了小书的装订形式美。3.个性探究:
书的外形独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主题突出。教学活动设计
1.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实施“四会”,即会写、会画、会讲、会编。
2.教学方法:欣赏比较研究法,情境创设游戏法,创作交流评价法。3.教学模式;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过程:
1.创设书店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趣味小书实物,布置成新书超市场景(也可提前录像,做成课件,提高观赏容量)。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参观“书店超市”,请学生欣赏比较:你能观察与发现这批书或画册的形态和艺术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吗?各组可推选一个代表选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②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以自己编制的“小著作”作为毕业纪念献给母校。2.分小组探究“备课”,推荐小教师“讲课”:
(1)教师引导教材范例的观赏,提示介绍书的结构常识与设计要素。
(2)提出问题:趣味小书外形、封面设计、装订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作业集锦和自编的小故事画册,可以有哪些表现手法?
(3)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当小教师,分别讲授上述两个问题的内容。
(4)教师归纳点评,补充两位小教师的讲课内容,明确趣味小书的设计要求与制作方法要点。
3.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引导两类作业形式的选择(美术作业集锦与自编故事画册),个人创作或两人合作。4.作业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1)创设新书超市场景,教师提出购好书的评价细则,以学生模拟顾客购书的角色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2)通过小组互评,以“赠书”形式送给执教教师总结。第18课
再见了,母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基本了解展示设计的要素和形式分类;
(2)综合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掌握多形式展示的表现方法。2.过程与方法:
(1)在展示设计的欣赏中,复习设计纸立体构成和墙报设计的知识;
(2)在展示设计的创作中,学会彼此协助、互相支持,深入理解设计要素;(3)在展示评价中,感悟策划意思和创新意思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表达对母校、对师长、对同学的热爱之情。
(2)体现合作创作实践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分享成功感。教学要点
l.教学重点:
学习展示设计内容、形式与方法。2.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进行创新表现。3.兴趣点:
(1)欣赏展示设计的分类作品;
(2)以“我的成长足迹”向母校汇报自己的成绩,抒发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成就感。4.观察点:
(1)平面展示与立体展示的多种形式;(2)组合式插接和展示设计图。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把能代表自己成长足迹的文章和美术作品以合适的形式进行展示设计。2.较高要求:
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一组展示作品,做到主题意念突出,色彩搭配协调。3.个性探究:
展示设计形式独特美观,与众不同;主题突出,色调协调,富有情感表达的感染力。教学活动设计:
1.探究活动一:创设情境,回忆感受童年校园的美好生活,感受父母、师长的关爱和同学的友谊。说一说:
(1)播放校园音乐《金色童年》。请一两学生表演诗歌朗诵,叙述祖国、学校、师长对同学的关心、同学之间的友谊,表达热爱母校的感情。(2)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献给母校?
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把这些礼品(作品)进行展示范呢? 教师组织学生把作品集中摆放到一起,交流、冠冕,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数量、种类、形式有所了解,心中有数,以便展开下列的设计活动。2.探究活动二:寻找合作伙伴。
方案一:接近型。寻找作品类型与自己相同的人作为合作伙伴。意图:能使展示设计更容易条理清晰。
方案二:互补型。寻找能与自己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意图: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更容易在合作中产生优秀作品。
如:平面作品可粘贴展示在一个立体构成的作品中,立体作品可以摆放在一个有质感、有机理变化的平面设计作品前。
3.探究活动三:探究“形式独特、意念新颖、色彩美观”的设计方案。想一想:课本图片上的展示设计好在哪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说一说:
(1)在课本“扬帆”这一展示设计场景的图片中,隐藏了展示设计的关键原来,你能把你感受到的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吗?(2)“成长的足迹”所展示的内容是很多的,课本图片是怎样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使观赏者感到条理清晰、整体感强、形式生动的呢? 试一试:运用什么形式展示我们的作品?
4.探究活动四:创作形式独特、意念新颖、色彩动人的展示设计。想一想:
(l)我将以什么“意念”,什么样的“形式感”什么“色调设计”贯穿整体展览?(2)我将寻找什么的材料配合制作我们的展示设计? 做一做:运用形式美感进行创作。5.探究活动五:欣赏与评价。
主题突出,富有创意,色调协调,制作精美。6.课后延伸:(1)书中所展示的内容基本是平面作品,你的立体美术作品又该用什么方式进行展示呢?(2)怎样策划组织班级间的展示设计交流活动,分享“美术学习成长足迹”的交流与综合运用美术知识的总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