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英语新课程创新展示课的教学设计、设计反思、教后反思
一节英语新课程创新展示课的教学设计、设计反思、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新课程创新展示课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表格,手抄报白纸 教学过程:
(课前背景音乐: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这是一首简单的英语儿歌,我将本单元主要句型整编成歌谣,将用这个曲调让学生进行练唱。所以课前反复播放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熟悉曲调,二是用其明快的节奏营造气氛。)
一、教学导入
1、介绍课题,出示本课学习任务。
2、竞赛小组划分:为形成竞争机制,易于进行有效评价,把学生分成纵列四大组。学生每参与一次课堂活动,可为小组赢得1分,得分最多的小组,将有权选代表到台前装饰一个有趣的笑脸(教师在提出要求前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不完整的简笔画“脸”,并且列出ABCD四组记分栏)。
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前后桌 4人一组
3、以单词猜谜的形式,送出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第一份“礼物”。
猜谜游戏:内容: I'm a gift.I have three letters the same as “car”.My fourth letter is in “it”.My last three letters are “oon” in the “afternoon”.What am I? 目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他们将会得到什么礼物;并在暗示要得到别人的馈赠,不可能不劳而获。答案:cartoon。
播放卡通短片。目的:送学生喜爱的 作礼物,借助Jerry的精灵机智,Tom的傻气愚憨,片段的幽默诙谐,调起学生的兴奋状态。并借机提问:Do you think it's interesting? Is it special and creative? Do you like this gift?,引出“一个受欢迎的礼物”可能具备的特征:interesting, special, creative(这些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二、任务
(一):学会建议和评价礼物,畅所欲言(suggestions &comments about gifts)
1、话题谈论: 师生互动
假设话题:老师妈妈的生日即将来临,老师应为她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对老师所想到的礼物给出建议或评价。It's my mom's birthday soon.What should I get her for her birthday? I think of many gift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or comments? 话题谈论过程中:依次展示 6幅礼物图片(a camera, a calendar, a scarf, some books, a doll, some flowers包括名词单数和复数两种类型),教师用各种建议性句型提问(Why don't I get her„? Why not get her„? What about„? How about „?„...),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对礼物进行描述、评价、建议(It's too expensive/cheap/funny/boring„They're not interesting/special/creative„enough.Good idea!That sounds good!She'll like it/them.„„)。
教师做出决定: I decide to get my mom a pet dog for her birthday, because she loves animals very much.Dogs are interesting and special.And they're easy to take care of.(表达时,故意运用了Section B中宠物话题和take care of重点短语。)评价:评出领先小组,表扬所有积极发表观点的学生。作为奖励,送出第二份礼物: Gift Song 并作为下一个小任务的导入。
2、练唱自编歌曲,总结巩固“建议和评价”句型。
内容 :It's Ann's birthday soon, birthday soon, birthday soon.What should I get her, for her birthday? How about a camera? A camera, a camera? No, It's too expensive!What about a sweater? A sweater, a sweater? No, It's not special enough!Why don't you get her flowers, flowers? That sounds good!步骤:教师示范唱;学生学唱;齐唱;男女生分角色对唱。
3、语言应用:同桌互动
假设话题:我朋友的生日即将来临,我应为她 /他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对礼物给出建议或评价。教师提供4个建议性礼物(an MP3 , a photo album, a soccer ball, some flowers),学生可自主选择讨论内容或扩充。步骤:同桌自由对话;自主起立演示。
4、语言应用:小组讨论
调查学生心目中本年度中国最了不起、最能使之感动的人物。并引出假设话题。假设话题:假如费俊龙、聂海胜明天要来我们学校作报告。我们应准备怎样的礼物来表达我们的敬仰之情?假设你是费俊龙,你会最喜欢哪种礼物? What should we get Fei Junlong and Nie Haisheng for our resection? And why? Suppose you are Fei Junlong, what gift will you like best? 评价:表扬上两环节的领先小组,送出第三份礼物:三根美丽的羽毛图片。然后“飘”出古诗:千里送鸿毛,礼轻情谊重(汉英两种文字)。警示落后小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
三、任务
(二):异域文化拓展欣赏,感悟真情
1、配乐欣赏不同国家的礼物赠与方式,并衬以优美的背景图片。内容:
.In Canada , some people will pay for a park bench or a tree as a gift to remember a person..In Japan , some gifts are not opened, later, they may be given away to someone else..In Sweden , doing something for someone is the best gift.So you can just make a meal.In the USA , many people ask their friends to give money to charity as gifts..In France , some people may be invited to drink coffee on the Eiffel Tower as gifts..In India ,tea flowers may be given away as gifts.2、自由交谈:在中国我们通常做些什么来庆贺亲朋好友的生日?
3、感悟真情:教师出示感悟内容。
Gift giving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Different people like different kinds of gifts.A little child may give his mother a leaf from a tree.It's enough to make her very happy.Some presents are never too small.导出问题: What's the best gift you have ever received?
四、任务
(三):畅言理想礼物赠送方式,我思我行
1、听力训练:播放一段英语模拟采访录像,谈论自己曾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就对话内容对学生提出3个问题:What's the best gift Joe has ever received? When did he get it? Who gave it to him?。目的:处理Section A 3b句型对话,训练学生认真观听,以回答问题达到听力训练目的。其中,录像中的三名学生是我班近期英语进步较快的学生,虽然发音还有缺点,但我想利用他们参与录像并在多媒体课堂上输出的方式,对其进行肯定、奖励。
2、记者采访:模拟记者采访情景,用以下问题:What's the best gift you have ever received? When did you get it? Who gave it to you? What gift do you hope to get next birthday? 让部分学生自主采访自己的同学朋友及听课老师。
3、问卷调查:带着上述4个问题,在大组内走动调查同学、老师所收到的最好礼物及所期望的礼物,调查并填写表格。
4、写作训练:谈论“我理想的礼物赠与方式”(My Ideal Way of Gift Giving)要求:从你对the best gift的调查能容、感想入手,以打算为好朋友贺生日为例,给报纸编辑写封信,谈谈你对gift giving的想法。
步骤:提出写作要求;教师范文示范;学生 10分钟内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写作过程中,播放舒缓轻音乐。)
5、写作处理:编辑&张贴四大组的组长任编辑,学生写完信后交给各组的组长编辑,编辑对书信内容进行整理,在组员合作下编辑出一张手抄报,名为Our Ideal Ways of Gift Giving,版面自行设计,两天后在班内宣传栏内张贴。
五、总结评价:对所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同学,送出第四份礼物:英语谚语 Knowledge is better than houses and land!(知识胜于财富!)邀请最终领先小组选举代表,上台装饰一张灿烂却有趣的笑脸。设计反思:
1、这节课是在本单元学完以后进行的,不存在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的新授问题,重点在于英语知识的运用,交际能力的提高。在任务设计时,我是做的新授型,还是复习型教学设计?没有进行考虑。
2、根据教学需要,对Unit3 Section A和Self check内容进行整合、扩展,应用多媒体,运用情景教学、话题交流、小组竞争、小组合作、采访调查、写信等任务活动设计教学任务,感觉较满意。但考虑教学环节,设计各环节的衔接过渡,制作、美化课件,搜图片等,长达好几天,费心思、费时间太多。如果按课本上的设计思路授课,要轻松的多。
3、想“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都照顾全,在本课中只侧重了“听说”和“写”。在课后作业中,应安排一两篇有关礼物的阅读链接,但没有及时搜材料。
4、在“异域文化”欣赏后,安排了一个“感悟”环节,出示的是老师的“感悟”,没给学生“感悟”的余地,较失败。
5、“记者采访”和“问卷调查”两活动为使课堂活动灵活多样而设计,其问题难度不大,是否重复?是否在“表演”浪费时间?
6、鼓励学生写有真情实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文章,但书信的操作难度考虑不够充分。教后反思:
这一教学设计因参与县和市两级比赛,经历了两种不同的授课形式:县级比赛时借助多媒体上课,比较顺利;市级比赛时遭遇突然停电,只好随机调整教学设计环节,上了一堂“空手”课。两厢一比较,感触较多。
(一)借助多媒体上课时:
1、教学导入环节,包括出示学习任务、陈述小组竞争机制、悬念和趣味相结合的礼物话题导入,授课用时5-6分钟。3个小环节感觉都很需要,但这一环节“包袱”是否过“大”?
2、把单元重点整编为歌谣,配以简单儿歌曲调练唱,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自认为要比上课前唱首英语歌单为活跃气氛要好。思考:用幼儿园儿歌水平的曲调,调教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否会被认为“小儿科”?
3、任务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英语语言表达水平,不然学生“有话说不出来”,任务再新鲜巧妙,也是白费。
4、配乐阅读,能够舒缓竞赛一段后带来的紧张气氛。但不清楚写作时配乐是否合适?
5、给近段时期英语进步较快的三名学生拍了一段采访录像,既作为了教学载体,又对他们的进步成功进行肯定和积极评价,这一“招”,自己有点沾沾自喜。同时利用竞争机制,分阶段及时肯定表扬评价,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于提高大容量课堂的速度。
6、“异域文化拓展欣赏”涉及了6国的“礼物赠给方式”,其中4条属课本文章内容的整编。学生已学过该单元,此内容还有没有必要?此环节的设计,不否认想增加课堂的美感,但这是否是为了评委而展示?
7、借助多媒体上课,能实现“空手”上课所不能实现的视听美感,能多维加大课的容量,能用些小技巧奖励学生,能吸引学生眼球,降低“多动”和“分神”。但耗神太大,应积极推进课件资源共享。
(二)遭遇停电,“空手”上课时:
1、准备好的课件用不上,大感遗憾!后来却突然想通:我是在为学生上课,应在乎学生的收获和感受;我是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应在乎我和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方式;我和学生共同是课堂的“主角”,而不应是我拉着学生当“配角”,来配合我把课“演”下来给评委看。
2、建设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型课堂,该怎样把制作美化课件的时间节约出来,多考虑学生的需要,多考虑教学环节的科学有效?
3、在把“采访调查”融为一个环节时,我把全班同学“派遣”到台下,去采访调查朋友和观课老师,效果如何?表演成分又有多少?我当时忙着在黑板上板书下一步的写作要求,无法分身或忽视了对学生英语活动现状的导控。
4、没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形象表达,为更生动的调动氛围和感情,我夹带了不少汉语(潜意识里,也是为了让不是英语学科的评委听懂吧),这在英语课堂中该不该?
5、这种参评课,是否应在赛后给予相应的“议课”活动?
6、突变事件,很能磨练人。一节课下来,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一个玩笑导入课堂“忽悠”出来的开心,话题交流进展顺利,拓展阅读变为听说训练,当堂写作变为课后作业,学生脸上的笑容和热情,我心中的快乐,所以我能说“我收获了”!
第二篇:一节英语新课标创新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一节英语新课标创新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罗巧云邮编:529000
教学内容:Unit Four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设计思路:本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Daisy乘坐a flying chair 跨越时空和藏羚羊、大象、猴子对话的神奇经历,展示了Daisy逐渐认识保护动物重要性的过程。这篇课文很长,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目前野生动物的认识和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在“Warming-up”中和学生一起了解了很多将要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个环节十分感兴趣;接下来,老师又引导学生了解了这些野生动物要灭绝的原因,而上一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为这节课的阅读进行铺垫。这节课老师首先会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从而引入Daisy和课文中提到的三个野生动物。接着,老师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并通过学生的表演,实现复述课文的目的。最后为了将保护动物这个主题升华,老师让每个学生给一个正在求救的小动物写信,并让小组代表来做报告。事实证明这个活动能使学生意识到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及课文中的细节,并能复述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会用英语说出自己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
3、情感目标: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唤起学生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家园的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1、提高阅读英语长篇文章的能力。
2、用英语复述所学的课文的能力。
3.提高写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录音机、相关教科书、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上课前播放“狮子王”的剪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观察电影中出
现的那些野生动物,二是用其宏大的节奏营造气氛。)
一、课前复习:(5分钟)
1)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复习学过的野生动物,每个同学代表他自己的小组说出
一个野生动物,坚持到最后的那位同学可为小组赢得1分并接受大家的掌
声。这个活动很受同学的欢迎。
2)由此引出并复习这些动物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多数学生都能回答。
二、课前导入:(3分钟)
老师打开课件,并由一个学生熟悉的人,成龙主持的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电
视节目引出课题,出示本课的学习任务。通过短片,学生了解到了野生动物灭绝的一些原因,并对保护野生动物有了一些兴趣。他们愿意和课文中的主人公一起
去学习怎样保护野生动植物。
三、新课呈现及阅读练习:(8分钟)
任务
一、Fast reading : 老师让学生先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a.Where did Daisy arrive first?
b.Whom did she talk to?
c.What did they talk about?
d.Where did Daisy arrive then?
e.Whom did she talk to?
f.What did they talk about?
g.Where did Daisy arrive finally?
h.Whom did she talk to?
i.What did they talk about?
这个过程用了八分钟的时间,通过提问和回答,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能通过阅读
回答这些问题。
任务
二、Careful reading: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主要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老
师先让学生阅读课件上关于这篇课文的信息,然后听一遍课文录音并填空。(7
分钟)
is used to make sweater
Every year over 29,000 antelopes are killed.The animals live together.高一学生的听力和写作能力都很薄弱,这个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这个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由于平时学生也做过类似的听取信息的练习,所以在听完了一遍以后,老师让三个同学轮流来回答,结果他们都能找到答案。
四、巩固课文内容的练习及拓展:
任务
三、Post-reading Activity(8分钟)
老师让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并让组内每两位同学组织一个对话。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Daisy and Antelope.Make a dialogue between Daisy and Elephant.Make a dialogue between Daisy and Monkey.对于这个活动,学生反映比较热烈。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准备的时间是三分钟,由
于课文中有原话,所以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准备的时间也较短。老师安
排这个活动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老师想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口语和连句成篇等的写作能力。第二,课文
本身就是一个童话故事,学生本来就很感兴趣,老师是在这个基础上烘托气氛,使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
任务
四、Creative work(8 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向一位向SOS求救的动物写回信,告诉那位动物自己将如何帮助
它。
Dear sir/madam,I’m writing to ask for help.My name is Sally.I am a rhino.I am in danger
because people are killing us for horns.Please help me to survive.Help!Help!…
Sincerely yours,The reply to the letter:
Dear Sally,As an animal lover,I will help you.First, I Will____________;Second, I
will______________;Finally, I will _________.Sincerely yours,通过这个环节,老师引导了学生们写回信并将这节课的主题“保护动植物、维护
生态平衡从我做起”这个主题升华。学生的反映很积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两位同学还做了报告,从这个结果来看,老师的目的已达到。
五、总结评价:(1分钟)
Teacher: Today we read a passage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and
we’ve learned more about the wildlife protection.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tudents: Is it necessary to protect wildlife? Why?
Teacher: Yes, of course.If wildlife isn’t protecte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will be
destroyed.Thus many disasters will happen on the earth, such as: floods,global warmth or even worse plague(瘟疫),etc.So this will bring sadness to
human beings.通过总结,老师让学生进一步的明白保护野生生物与保护自然环境一样的重要;
通过学生给出的保护野生动物犀牛的报告,老师发现很多学生能想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去保护那些濒危的野生动物。这样这节课的主题就升华了。
教后反思:
1)这一节阅读课,老师主要是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老师也设计了一些环节来练习学生的其它三个听、说、写的技能;但对于只有40分钟的一节课,这样设计是否有些主次不分?
2)本节课是用课件来上课。虽然本校的学生已适应多媒体教学,而且学生比较容易被其中的短片和音乐吸引,但问题是课后这节课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还有多少?所以老师认为在上课前应认真考虑一下黑板上板书的设计。
3)任务设计时,老师考虑到高中的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的学生口语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不让学生“有话说不出”,老师就用原文中的对话作为资源让学生操作,结果效果还不错。
4)心得体会:这一节公开课,老师没想到学生会这么配合;本节课老师觉得比较有成就感。不足之处就是板书时出现了一些拼写错误。
板书设计:
Tibetan antelope
TibetTibetan antelopes
were killed
An African elephant
ZimbabweElephants and rhinos
were becoming endangered
A monkey
Rain forestA drug which affects
mosquitoes
Some key words: donate(捐赠)some money to …./WWF/ reserve(保护区);protection zone/ expert “专家”/ look after;take care of
第三篇:展示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他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或者出示课文挂图,配上背景音乐──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2、师:森林里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大家想不想知道?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文《自己去吧》,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宝宝吧!
3、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字,指读
2、去拼音读
3、组词(男女分读 领读: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齐读)
4、识字游戏
(二)训练朗读
刚才这些生字宝宝都认识了,现在我们送字回家,看看大家在课文中都认识了吗?
1、自由读课文,出示第一段课文,现在看看小鸭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角色读 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鸭妈妈说什么?一人读一句 谁来读读他们的对话,体会“您 ”商量和鼓励的语气练习读。
3、在“你”字下面加一个“心”就变成了“您“,小鸭子这么有礼貌,可为什么妈妈没有答应它呢?难道妈妈不喜欢它了吗?
生:不是,是妈妈在鼓励小鸭子自己去学习本领,谁能再把鸭妈妈和小鸭子的对话读一遍,把小鸭子商量和鸭妈妈鼓励的语气读出来?
(三)、小组讨论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4、再回归课文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过渡语:小鸭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游泳,但是在森林里还有一只同样很困惑的小鹰,它现在也很苦恼,让我们一起去帮帮它吧!
5、出示老鹰图片 ①出示小鹰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读,自学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记一记。
②指名读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③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飞翔?
(四)、拓展延伸
1、小鸭子和小鹰在学习本领时妈妈都对他们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自己去吧!
小动物们都可以自己去学习本领,那我们自己的事情是不是也应该自己去做呢?
2、那现在老师请大家说说你最近自己学会了做什么事情?是怎么学会的?
3、学生汇报
大家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我自己干》 妈妈别帮我穿衣 爸爸别帮我穿袜 爷爷别帮我洗脸 奶奶别喂我吃饭 我都已经长大了 自己的事自己干
大家读的真棒,老师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自己去学会!。
第四篇:展示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英语教学设计和反思
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1 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The first period)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外研社版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 1 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在本课中我们以学校为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视频展示未来学习导入将来时态,使语言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初一的中学生富于幻想,鼓励他们描述想象他们心目中的未来学校,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及七年级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熟悉部分学校事物的英语名称。本模块则是在进一步学习有关如粉笔、计算器、有线电视,无线卫星等的名称的基础上引入到谈论自己心目中的未来学校等话题上,这是学生很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在设置的任务中应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动态生成,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合作分享。问题和任务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学生状况分析
1.来自农村的中下生,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等因素限制,知识面较窄,加上有的在小学学得“不汤不水”,连最起码的兴趣都失去了。当然,有的学生因环境的改变,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还是蛮高的。但是,随着内容的增多,困难也在增大,一旦困难接踵而至,日积月累,厌烦和反感又会逐渐生成。特别是一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学习的自觉性相当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是他们的“通病”。就算有家长在家,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周围环境等因素,学生走出校门去谈“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可能性也不大。
2.一部分学生是内地的外来民工子女中途转学过来,由于有的学生小学只学了一点英语,有的小学根本没学英语或者教材不同,要同这里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相衔接有很大的困难。加上这些学生的居住条件较差,他们主要是靠租房或居住在工厂集体宿舍。大部分家庭是一家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回到家根本没有学习的空间,早读课、自习课抄袭作业是他们的“首选”。
三、教学目标 1.知知目标:
1).掌握本单元单词: cable TV, calculator, cell phone,email, Internet, chalk,no one, everyone
2).学习一般将来时,掌握一般将来时的结构will+ v
3).学习和掌握含有will 的一般将来时。
2.语言知识目标: 能听懂谈论未来的简短对话,能有will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想象。
3.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
4.学习策略目标:自我检测与小组检测相结合。让学生能独立以及合作完成任务。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记忆和理解。5.文化意识目标: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认识面和视野。
四、突破途径
以话题为核心,通过个人思考、小组及班级活动等不同途径,在听、说、读、写中使单词和句型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足够的输入中,达成有效的语言输出。
五、教学重难点:
1.Key words: Calculator, chalk, Internet, satellite, everyone,no one,Life, in the future, will, cable, cell phone, paper, ruler 2.Key structures:
1)The teachers won’t write on a blackboard with chalk.2)No one will use paper, pencils and pens!
3.Ability goal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briefly 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animals.教学难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掌握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的疑问句及其回答。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 –in(8’)
1.Greeting and tell students the module task about it.2.Enjoy the video from the movie Life in the future.Then
let students imagine and talk about the school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lay a game.设计意图:通过谈论本模版的学习任务,借助电影《机器人》播放有关未来生活的视频,及结合图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问题“学生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家学习?”并通过图片直观教学引入要学的新词汇,激发学生对未来学校是怎么样的产生兴趣,为引入新课做好了铺垫。最后通过一个训练口语发音反应能力的单词游戏巩固所学单词。Step 2.Speaking(10’)1.Show the picture about the school in the futur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it in groups.2.Ask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key structures to say what they use to study English.设计意图:借助有关未来学校的图片,进行图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小组谈论未来学校的模样,给出
例子,引导学生模仿例子运用一般将来时will+v的结构。Step 3 Listening and reading(15')
1.Ask the students to close their books and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ing twice time
2.Then they are required to have a discussion to finish the
Activity6.3.Invite some students to check their answers.4.Let the whole class read the conversation by role play /in
groups/together.5.Analyse the language points.6.Let some students to write their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在带着问题的前提下做第一遍听力时,降低了学生的听力难度,又巩固所学的单词,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再通过第二遍听力,完成活动6的选择题。充足的输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目标语言的输出。其次,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操练对话,并以角色扮演、分组读、全班读的形式操练对话。最后,在操练对话后,要求其以小组形式找出对话中的语言点,即重点、难点。这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他们用团队力量,找出问题,解决问题。Step4.Consolidation(8’)
1.Work in pairs.Talk about what your school will be like in 10
years.It means let then to make a speech.They can start their
speech like: “In ten years, everyone will study„” 2.Show the key structures about this unit ,and let the students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and role play.3.Invite some students to make a speech or conversation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该节课所学内容,要求由学生来总结一般将来时“will+V”的这个结。并给学生总结出本单元的主要句型,要求学生自主组织对话或者做个一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未来学校说说自己看法的小演讲。Step5 Exercises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重点及时进行巩固、反馈。Step6 Summary 1.Let the Ss say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this lesson.设计意图:归纳、巩固所学,以增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
面的梳理。Step7 Homework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 1 Every one will study at home.我在设计的任务前也是征求了学生意见,问他们对什么话题比较兴趣,是未来生活还是说用比较级对两个城市的认识比较。而他们给予了我肯定的回答:未来生活!本模版是以学校为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引入到谈论将来生活这个话题上,这是学生很熟悉也是较感兴趣的。七年级的学生富于幻想,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动态生
成,乐于合作分享。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描述想象中未来的学校,这样就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运用课本知识,达到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本课主要从感知语言、强化操练和交际运用三方面来完成。
一、在感知阶段,通过电影视频《School life in the future》,直接导入本课话题,创设情境教授新单词blackboard, national flag, clock, light, desk, picture, chair.然后,让学生在问答,两人做reporter以及小组讨论“What will the school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过程中,运用will+v.phases进行真实语境的交流。通过设计话题谈论,让学生有所感悟,也为下面的听力作好铺垫。
二、强化操练阶段,由Betty和Daming对学校未来的畅想导入对话。在第一遍听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考查学生是否抓住对话的核心内容和掌握新语法表达形式。再通过完成表格,不仅可以考查听完对话后对于细节问题的理解程度,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will和本课单词。之后,运用点读笔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章。最后,我设计了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给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三、交际运用阶段,我以弘文建校史为契机,让学生畅想our dream school,形成完整的语段,以小组形式展示。学生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自觉的反复使用will+v.,使语法学习不是在枯燥的说教中进行,而是在真实的使用中掌握。最后通过作业的反馈,巩固本课的重难点,以及新学语法结构。
这节展示课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公开课后,感谢我校初高中英语科组及其他科组的数十位老师莅临观摩与指导。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了不少的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而且还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分析如下:
1.整节课节奏有点快,恐怕教学没有照顾到中等偏下水平的同学,今后要注意针对这部分的同学设置些容易点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2.教学环节过渡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小细节处理缺乏经验,比如单词拼写这样的小错误要尽量避免。备课时应充分考虑,设计好。备课时,我只注意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及精心制作课件,但对于各个环节的时间上的处理不是是很完美,所以导致上课时教师头重脚轻的感觉。因此,把握好各环节时间的分配是十分重要的,这在以后的备课中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4.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各教学环节过渡得较流畅,用图片形象直观很好地引入和操练了所学知识,特别是单调的语法通过看图说话和小组讨论而变得有趣些。用操练口音发音单词游戏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能根据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整合,反馈、激励及时。做得不够的是第二的听力部分,应该安排听3次听力。因为有个别同学单词掌握得还不够熟,因此在做听力时会比较吃力;小组合作时指令不够明确,后面给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使得后面的练习做的时间仓促些。
通过本课的公开教学,我深有感触,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这一观点。相对我的上两次公开课,第一次公开课,学生害怕突然班里出现了那么多教师听课,他们拘谨,而作为引导者的我没有很好的调整班里的学习气氛,整节课,学生学习拘束,不自然,并且带着害怕的学习心理。而第二次公开课,我与学生公共得到经验,并且通过第一次公开课的学习,我根据初一学生的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以幽默、轻松活跃地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而让我最为感动的正是学生们的那份热情。而这第三次公开课,不仅是教师,而且学生也是抱着十足信心,毫不吝啬地为莅临的各位老师展示自我的风采。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配合,大胆展示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所得。这一连串成功配合,充分地体现了师生之间默契的重要性。他们说展示课后还开玩笑的说:“这次课莅临的老师不够多,太不够意思了。”七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都是相对的小孩子,他们遇到比较“大的场面”紧张是难免的,而如今他们却如此的自信,这是让我感到惊喜的。公开课让他们成长,更让我这名新教师成长了不少。而他们的话虽然是有点童言无忌的感觉,但却是我专研教学的动力。他们的自信便是我自信努力的源泉。这次展示课上,我的孩子们充分地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见证了他们从上学期的“要我学”,发展到现在的 “我要学”到现在的“我们要把英语玩出来”的这个过程。因此,他们是让我十分的欣慰与感动。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
我所接触的学生是七年级的起始年级,掌握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了解学生爱玩的性格,结合课堂游戏气氛烘托的英语课堂内,相信我们的学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作为教师队伍的我们,让孩子们玩起来吧。让他们真正的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使孩子们真正地领会、掌握玩出来的英语知识。这是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的小小经验总结。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样构思教学,总要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考虑好每一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高效率的。
第五篇:展示课教后反思
五年级美术第6课喜怒哀乐展示课教后反思
本课在上课过程中感觉整体比较连贯能够体现“4+1”的教学理念。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
1、过于强调知识点(缺一点美术味)
课堂上能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美术特长,才更具有美术味。例如:我在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的作品添加一些背景,当孩子描绘想象出的形象时我应该帮孩子把他们的想象呈现出来,这样的话,既体现出教师的美术专长,更能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更好的帮他们开拓思路。
2、学生在开拓思维环节形式简单。
小组讨论环节应深入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以便为下一步骤的绘画形成铺垫。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课,并关注同桌或小伙伴的表情,应在本环节落实预习情况,说出同桌最有特色的表情,早好提示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现。
3、学生作品展示形式单一。
在最后对学生的作品展示时,因为时间紧只展示了几名学生的作品。如果能把学生们的作品全面地进行展示,对他们不光有种成就感,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通过相互的欣赏与交流对所学的知识也能有一个提高。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就是生活中去感受、提炼、再加工。所以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很重要。
孙志友 201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