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京剧教案
一、教 学 目 标
(一)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二)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含用京剧音乐改编的器乐曲在内)、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文化知识。
(三)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戏歌。(四)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二、教 材 分 析
(一)《唱脸谱》
1.歌曲分析
近些年来,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颇受关注。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在戏歌中,《唱脸谱》又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
《唱脸谱》的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用外国人的眼光来赞扬我国的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尔后,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全曲用京剧曲调谱写成。唱出了我们为传统艺术品种——京戏而骄傲和自豪的感情。
全曲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开始是一个11小节的引子(前奏),引出富有京剧韵味的三个乐句,这三个乐句节奏疏密有致,朗朗上口,旋律和文字语言巧妙结合。第一部分为 B宫调,旋律汲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并采用了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可为雅俗共赏,别有风味。
接下来是3小节的过门(间奏),引出第二部分,这部分也分别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为4小节,第二乐句有所展开,为10小节。第二部分以“ ”为主导节奏型。第二部分转为 bE调,旋律完全使用了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从而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部分音乐旋律流畅、潇洒,富有激情,给人一种雄浑、典雅的艺术享受。这段唱词概括地叙述了几部经典京剧剧目的主要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京剧艺术的精华。
歌曲原调为 bB转 bE宫调,现为适应学生演唱而改为用C调记谱。4/4拍。为适合课堂教学,课本将第一部分(女声伴唱)乐谱省去。
2.《唱脸谱》歌词注释
(1)“四击头”:京剧锣鼓经中的一个点子(或牌子)。多用于配合演员舞台表演中的亮相动作。记谱为:
(2)“盗御马”:京剧剧目名。剧情为窦尔墩为报个人恩仇,盗取御马的故事。窦尔墩属净行,他的脸谱以蓝色为主,故称蓝脸。
(3)“战长沙”:京剧剧目名。剧情为关羽攻打长少,收黄盖、魏延同降刘备的故事。关羽属生行中的“红生”一类,勾红色脸谱,故称红脸。
(4)“黄脸的典韦„„”:典韦是三国戏中曹操手下的一名大将,属武净一行,他的脸谱以黄色为主,故名黄脸。曹操勾白脸,属架子花一行。张飞的脸谱以黑色为主,他的性情暴躁,激动和发怒时,常用“喳„„”和“哇呀„„”的怒吼声来表现,故称“叫喳喳”。
(5)“紫色的天王„„”:京剧《大闹天宫》等猴戏中,常有托塔李天王这个角色,属净行中武净一类,他的脸谱以紫色为主,上台时必手托他的降妖宝贝一座小“宝塔”。
(6)“绿色的魔鬼„„”:神怪戏中的魔鬼、妖精的脸谱各色各样,常见有绿色的脸谱,如蛤蟆精等,他们还戴绿色的假发,故称绿色的魔鬼。夜叉也是一种凶恶的神鬼角色。
(二)《我不挂帅谁挂帅》
1.唱段简介
《我不挂帅谁挂帅》选自京剧新编历史剧《穆桂英挂帅》的第五场中的一个片段。
《穆桂英挂帅》表现的是宋朝的故事。佘太君不满宋王宠信奸佞,在杨家将父子大都为国捐躯的情况下,毅然辞朝返回故里。20年后,又遇战乱。佘太君忧国心重,差重孙儿杨文广及重孙女杨金花进京
打探。二人到京,正赶上朝中比武选将。杨文广乘机上场比武,刀劈王伦。宋王深知他是杨家的后代,赦免其罪,赐印命其母穆桂英挂帅出征。佘太君、穆桂英因对杨家受朝廷中奸佞陷害,全家忠良未
获好下场而十分悲愤,对帅印到来心情十分复杂。穆桂英当时已年过半百,但念及国家危亡,还是振奋精神,挺身而出,换上铠甲,点将领兵,率军出征。
在这出戏中,穆桂英前半部是青衣、褶子的装束,最后穿大靠、扎靠旗,表现她挂帅领兵。剧中有若干精彩的唱词和唱腔。例如穆桂英的唱词中有:“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十二年抛甲胄未临敌阵,难道我就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选”、“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选”。表现出穆桂英和杨家后人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精神。
京剧新编历史剧《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梅兰芳根据同名豫剧改编的,也是梅兰芳一生中创作的最后一出戏。1959年国庆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演出。
2.演唱者简介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9岁开始学习青衣、花旦戏。11岁出台。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先后排演了古装新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一批剧目,对扩大京剧艺术表现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18年后与余叔岩、杨小楼合作演出《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著名剧目。通过长期舞台实践,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巩固并发展了京剧“花衫”行当,为旦角表演艺术开辟了广阔途径。在传统基础上,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进行革新创造。梅兰芳在京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年以后形成了雍容华贵的“梅派”艺术,影响深远。抗日战争时期蓄须明志,拒绝在敌伪统治下演出,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经常到厂矿、农村,并到抗美援朝战地演出,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对自己经常上演的剧目,从文学、表演上不断加工整理,精益求精。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断桥》和1959年排演的《穆桂英挂帅》等剧中,塑造了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梅兰芳是京剧走向世界舞台的开拓者,数度去日本、美国、苏联访问演出,扩大了京剧的国际影响。他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
梅兰芳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三)《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传统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一个唱段。
《铡美案》的故事是:在宋代,书生陈世美在妻子秦香莲的支持下考中状元。他背弃妻儿老小,被皇帝招为驸马。后来,陈世美的父母去世,秦香莲携子进京寻找陈世美。不料陈世美不仅拒绝相认,还派家将韩琪去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当韩琪知道真相后,同情她们母子的不幸遭遇,放走了她们母子并自刎身亡。秦香莲迫不得已,到包拯处状告陈世美杀妻灭子。包拯用计把陈世美“请”到开封府,劝他相认秦氏母子。但陈世美倚仗自己是皇亲国戚,不仅不相认,还强词夺理、恶语相讥。包拯不畏权势,拒绝了公主、皇后的说情,处死了陈世美,表现了一种刚直不阿、维护正义的高尚品格。《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唱段开头的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公堂上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刚直正义的威慑力量。随后四句用西皮原板演唱,表现了包拯用平静缓和的情绪对陈世美好言相劝的形象。至“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这句时,速度减缓,好像在试探、观察陈世美的反应。随后,见陈世美态度恶劣,便在劝导中带有了训斥责问的口吻,唱腔的速度还原、句逗缩短、节奏紧凑,好像包拯开始激动起来。在原板之后,剧中还有一段陈世美诡辩的唱段。在我们聆听的唱段中略去。由于陈世美的诡辩,彻底地激怒了包拯。唱腔转入西皮快板。包拯用激烈的言词、激动的情绪,历数陈世美的罪状。这部分唱腔节奏紧凑、一字一板,演唱得铿锵有力。最后,唱段在坚定的散板中结束,表现了包拯愤怒、蔑视、除恶务尽的决心。
(四)《智斗》
《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两剧均于1964年完成创编任务。其剧情是: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转移,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了18名伤病员。党组织为保证伤病员的安全,把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阿庆嫂。与此同时,与日寇暗中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头子——胡传魁、刁德一 —— 也进驻了沙家浜。他们企图搜捕伤病员,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展开了。阿庆嫂利用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的矛盾,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展开斗争。最终在群众的支持下,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忠义救国军”这股汉奸武装。
《智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中的一个片断。这场戏着重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阿庆嫂——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胡传魁——愚蠢、残暴的草包司令形象;刁德一 —— 狡诈、凶狠、阴险的汉奸形象。这三个人围绕着伤病员的去向进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
就《沙家浜》这出戏的行当来说,阿庆嫂属于“旦”角;胡传魁属于“净”角;刁德一属于“生”角(老生)。就其声腔来说,这段戏的唱腔均为“西皮”,特别是它多用“摇板”和“流水”两种板式,这就使三人斗智时那种表面从容平静、而内里却激烈紧张的场面表现得十分充分。
(五)《浑身是胆雄赳赳》
《浑身是胆雄赳赳》是根据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中李玉和的同名唱段改编的器乐曲。原唱段是表现李玉和被叛徒王连举出卖后,日寇宪兵队长鸠山以请李玉和“赴宴”、“交朋友”的名义将其逮捕。当李玉和与家人告别时,说出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这段器乐曲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用管弦乐队作伴奏。乐曲的旋律以“西皮二六”为基础。其前半部分音乐高亢而紧凑,显得坚定而自信。其中也有一部分旋律显得细腻深情,表现了李玉和对母亲的关怀之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感。间奏之后,乐曲进入后半部分,其旋律流畅婉转,表现了李玉和嘱托女儿继承父志的亲切感情。最后,乐队奏出一个深情的、大义凛然的尾声。
(六)京剧知识
1.脸 谱
脸谱是戏剧人物在面部用图案化的化妆方式来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图谱。通常,净和丑两种角色要勾画脸谱;而生和旦两种角色则很少采用。净、丑的脸谱总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的。这就与生、旦的略施彩墨形成对比。
脸谱的谱式很多。诸如:整脸(多用于正面人物,如关羽、包拯)、水白脸(多用于奸诈的权贵人物,如严嵩、曹操)、三块窝脸、十字门脸、元宝脸、歪脸等。
脸谱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形”、“神”、“意”三方面。取形往往夸张,使其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取形的目的主要是“传神”和“寓意”。如:脸谱要表现项羽的哭、张飞的笑、包拯的愁,这就是传神;脸谱中带有褒善贬恶的形象?穴如:鲁智深的螳螂眉象征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性格;娄阿鼠脸上的白老鼠象征其偷偷摸摸的鼠窃性格?雪,这就是寓意。故此,脸谱不仅是为了化妆,更是为了艺术形象的完美。
2.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是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来划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的。京剧的行当,最早分为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行。随着京剧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后来衍化为七行(生、旦、净、丑、武、杂、流)。时至今日,七行中的后三行不再专立。于是合并为生、旦、净、丑四行。
在生行中,可分为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几类。老生又可细分为安工老生(重唱功)、衰派老生(重做工)和靠把老生(重武功)几类。武生又可细分为长靠武生和短靠武生等,其中包括演猴儿戏者。小生又可细分为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几类。
在旦行中,可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和老旦几类。
在净行中,可分为正净(又称“铜锤”或“黑头”,重唱功)和架子花(重工架,并演权奸类人物)两类。
在丑行中,可分为文丑、武丑两类。在文丑中,又可细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茶衣丑和丑婆等。
在各个行当中,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唱功最重的当属老生、青衣和正净;其次则是老旦、小生、花旦及架子花。老生用真声演唱,风格上要求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旦行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女演员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上要求圆润、柔婉、妩媚。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上要求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如: 《铡美案》中的包拯。老旦用真声演唱,其风格苍劲、柔婉,念白时也用韵白。如:《辞朝》中的佘太君。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在风格上要求宽亮中带刚劲,念白时用韵白。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架子花重做派和念白,韵白和京白均用。如:《捉放曹)中的曹操。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如:《群英会》中的蒋干。
3.京剧的唱腔
京剧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
二黄和西皮是两种声腔的总称。在这两种声腔中还包括着许多板式。如:原板、慢板、流水、快板、散板等。因此,从体制和结构的角度上看,这类唱腔均属于“板腔体”之类。
在一般情况下,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京剧的板式泛指其节拍和节奏形式。而其实质性含义有两种。其一,指其板眼形式,亦即节拍形式。通常,强拍被称做“板”;弱拍或次强拍被称做“眼”。其二,指下板的形式,即节奏形式。例如: 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做“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腰板”;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才下一板,因而称做“截板”或“底板”。板式的种类大致上分为四类:
(1)一板三眼类(四拍子)。如:慢三眼、快三眼。(2)一板一眼类(二拍子)。如:原板、二六。(3)有板无眼类(一拍子)。如:流水板、快板。
(4)散板类(节拍自由)。如:摇板(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导板、滚板等。
4.京剧的服装
京剧的服装也称做“行头”。实际上,行头不是仅指衣服一项。按早期的惯例,它可分为衣、盔、杂、把四类。后来,发展为六项。即: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把子箱和旗包箱六类。大衣箱包括了蟒、帔、宫衣、开敞、褶子等;二衣箱包括了武服大靠、箭衣、抱衣等;三衣箱包括了靴、鞋、彩裤、水衣、胖袄等;盔头箱包括了盔、帽、巾、冠、髯口、翎尾等;把子箱包括了刀、枪、把子;旗包箱包括了旗帜、帐帔、布景、道具等。
5.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其中,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文场中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海笛、笙等。武场中的乐器有:鼓(单鼙)、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在文武场中,鼓板由一人演奏,在乐队中起着领奏或指挥的作用。
文场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是:(1)为演唱伴奏;
(2)为配合演员的表演而演奏过场音乐。
武场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是:
(1)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2)使场次、段落间,唱、念、做、舞间相互衔接;(3)渲染舞台的情绪气氛。
6.京剧的锣鼓经
锣鼓经亦称“锣经”。京剧打击乐各种型式的泛称。用鼓、板、大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紧张、抒情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例如:长锤、四击头、急急风、冲头等等。
“慢长锤”:一种常用的京剧锣鼓经。长锤多用于人物上场时。慢长锤是由长锤和夺头结合而成。多用于原板、慢板或二六的入头,或是配合缓慢的上场、更衣等动作。
“四击头”:又名“四记头”。音响、节奏均强烈,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铙钹的配合下共敲四记而得名。配合任务上场、下场和一般的亮相。
京剧锣鼓经的记谱方法,一般用“仓、台、七、札、冬”等字作为音符。
“仓”表示大锣;“台”表示小锣; “七”表示钹;“切”表示镲;“札”表示闷打; “冬”表示鼓;“大”表示梆子;“另”小锣和小镲齐奏;“隆冬”表示鼓连打;“乙”表示空音;
下面是常见的京剧锣鼓经举例:
(1)冲头
(2)急急风
(3)慢纽丝
(4)滚头子
(5)大锣圆场
(6)马腿
(7)闪锤
(8)扫头
三、教 学 建 议
(一)课时分配
本单元可以使用3课时。第一课时学唱《唱脸谱》;第二课时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和《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第三课时欣赏《智斗》,并作实践与创造活动。也可以第一课时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智斗》;第二课时学唱《唱脸谱》;第三课时进行单元复习,并作实践与创造活动。
(二)学唱《唱脸谱》
1.学唱《唱脸谱》之前,要引导学生聆听录音或观看录像,以便对这首戏歌有感性印象,并激发起学唱的兴趣。
2.学唱《唱脸谱》时,既可跟随录音初步学唱,也可由老师带领分段落精唱。在教唱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尽量体验并表现京剧的演唱韵味。最终应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戏歌。
3.学唱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嗓音,在音量上、演唱时间上要适当地有所控制。
(三)聆听《我不挂帅谁挂帅》、《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及《智斗》
1.本单元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上。从行当角度看,本课的三个唱段涉及三个行当——旦(青衣)、生(老生)和净(花脸)。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从音色等要素上感受、体验、认识京剧的行当。从唱腔角度看,三个唱段都是西皮唱腔,但是在板式上,《我不挂帅谁挂帅》是流水板和散板;《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原板与快板;《智斗》主要是摇板和流水板。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它们在情绪表现上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板式的欣赏,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板式是与剧情的矛盾冲突、角色所处的环境、人物的性格及当时的情绪表现等密切相关的。
2.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听唱段,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艺术之特征来说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最好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观看录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
3.可引导学生试着分角色表演《智斗》。也可以让学生学着敲一敲“慢长锤”,走走台步。因为参与实践是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良好途径及方法。(四)聆听《浑身是胆雄赳赳》
1.欣赏京剧改编的器乐曲,最好将京剧唱段与改编的器乐曲相互比较进行聆听。2.聆听前可对唱段及有关剧情做简单介绍,可能的话,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并由学生来作介绍。
3.聆听京剧改编的器乐曲时,重点体验其音乐的情绪、风格,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判断器乐曲的主奏乐器、主要伴奏乐器及伴奏乐队的性质。
(五)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有些内容要融在聆听音乐或演唱戏歌的过程中顺带地学。如:京剧的行当、京剧的唱腔与板式、京剧的脸谱。另有一些内容只作浏览性的介绍。如:京剧的场面、京剧的服装。在介绍相关文化时,要掌握恰当的分寸。在《教师用书》中,我们给老师提供了较充分的资料,目的是给教师作参考,有选择地用于教学。因此,这些资料并不是要全部讲给学生听的。所以,教师务必做精选的工作。
(六)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办好京剧艺术墙报,可提示学生搜集有关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京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剧的演出场所,京剧故事,艺术家的轶闻等。资料的呈现方式,可以有文字、图片、歌唱等多种形式。
第二篇:京剧教案
一、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
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
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
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 :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
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 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
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七、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第三篇:京剧教案
梨 园 春 秋
桂林穿山中学 许春红
教学目标:
A、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B、通过观看戏曲录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C、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加深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D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难点:京剧在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为一体。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
一、“梨园”的来历
二、京剧的表演特征 1.艺术特征
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从脸
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四大行当:
生 分老生、小生、娃娃生、红生、武生等 旦 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 净 分文净、武净等 丑 分文丑、武丑等
2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念: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打: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三、四大名旦:梅艳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小结:本课只是粗线条的讲解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完善的历程,为了让同学们对中国戏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请同学们在课后多多了解我国这一伟大的艺术瑰宝。
第四篇:京剧 教案
京剧(音乐)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中老生、花旦、丑角的外形及演唱特征。
2、能有情趣地模仿和表演,体验京剧欣赏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喜爱京剧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老生、花旦、丑角的录象片段;
2、道具:胡子、水袖、小丑帽、玉带、白鼻梁等;
3、老生、花旦、丑角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示花旦剧照,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见过吗?他与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演员们穿着这种特殊的服装,带上好看的道具边唱边做动作,这就叫戏曲,我们看见的这种叫京剧。
二、幼儿看录象,体验欣赏、模仿京剧的乐趣。
1、幼儿欣赏老生的片段。
(1)、观察老生的打扮,找出特点。
(2)、欣赏、感受老生的唱腔。
(3)、模仿老生的表演。
小结:我们刚才学的这位脸上有长长的胡须,腰间佩玉环,脚穿厚底鞋,走路四方步的老爷爷,在京剧里叫老生。
2、欣赏花旦片段:
(1)介绍花旦:在京剧中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旦。
(2)你们喜欢她吗?为什么?仔细看看花旦的打扮是是怎样的?
重点介绍水袖:这长长的袖子叫水袖。
(3)模仿花旦的表演
(4)花旦唱戏时候的声音是怎样的?感受花旦的唱腔和表演。
3、欣赏丑角片段:
(1)刚才小朋友都笑了,能说说为什么吗?你觉得他那里滑稽?
有白鼻梁,带小丑帽,表演起来动作很滑稽,在京剧里他是个丑角。
(2)模仿丑角的表演。
4、介绍京剧。我们认识了三个京剧中的角色,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很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京剧。
三、通过模仿表演,巩固对三个角色的认识。
(1)你们表演的真好,要是能带上道具肯定会更好。
介绍道具,说说是谁用的道具。
(2)戴上道具表演。
四、结束:按自己角色的表演特点边表演边退出教室。
活动延伸:
在其他领域中继续感受京剧带来的乐趣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
第五篇:京剧教案
京剧之唱脸谱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对京剧行当、脸谱及拖腔唱法的理解来了解京剧艺术的魅力;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ppt课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张图片,提问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京剧的图片
1、师:对的,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国粹京剧,那请问大家对京剧有多少了解吗?思考三十秒钟我请大家回答。
生:京剧被外国人称作是中国的歌剧,京剧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
师:非常好,看来我们大家还不简单呢。首先,就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京剧的小知识:众所周知,京剧为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的秦腔、徽腔、昆腔以及汉剧,又称皮黄,是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的,他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剧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1840年前后,表演成熟、气势宏伟、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代表。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仍然具有世界及影响的大剧种。
2、刚刚我们提到了京剧的行当,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行当到底是什么? 行当:
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女性角色的统称,又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刀马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观看《赤桑镇》选段,包拯唱段)
丑角: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观看视频)
二、欣赏
师:我们学习了以上的知识点,下面我共同来实践一下,听赏一段音频,说出有什么颜色?
1、第一段:蓝色 红色 黄色 白色 黑色 第二段:紫色 绿色 金色 银色 灰色
蓝色:表现性格刚直,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敦,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杀里的关羽《斩经堂》的吴汉 黄色:勇猛 暴躁
白色: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如三国杀的曹操
黑色: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 紫色:表现肃穆 稳重 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许延昭 绿色:勇猛莽撞冲动。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
金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祖和二郎神 银色:用于一些比较有法力的精怪 灰色:之法力高强的精灵
2、好,刚刚我们了解到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了,那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呢?净。下面我们共同来做一个小游戏,由老师说,请同学们在下面用动作或是用表情做出来。好,开始了~~~。同学门非常的配合,我们了解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亲身体验一下,阎肃他老爷子是怎样把这首《唱脸谱》写的句句是到的呢?
三、学唱
首先,完整的聆听第一段,1、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页,刚刚我们已经把脸谱一一讲完了,请大家看到歌谱的第一行倒数第一小节,歌词为“蓝脸的窦尔敦”,请大家看黑板上,它是一个弱气,需要我们大家在演唱的时候在后半拍起(老师示范)请大家往下看,每一句都是在弱气上起的。
2、看到歌谱第二行“~~”他叫连音线,就是说“用谱子举例”。好,下面我们就看是学唱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已经学过打拍子了,请大家跟老师一块打,边打边学唱。
3、我们把前半部分学完了,请大家看到歌谱的倒数第一行的倒数第2小节的第2拍,也就是323这里,大家注意节奏,老师在黑板上讲解拍数,后又向老师唱谱示范,最后教同学们用“啊”学唱。
4、我们学的差不多了,请大家齐唱,并欣赏视频。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京剧有关知识和《唱脸谱》一课,深深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喜欢现代音乐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中华艺术的瑰宝。希望在中国京剧的大舞台上能看到你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