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的课,有这么几点启发。
从教学设计方面,导入引出课题——实验——练习——拓展延伸——作业本,其实这堂课基本教学思路应该稍作修改:导入——引出课题——预测——实验——实验总结——课外拓展。小学科学一般不提倡把练习融入课堂,除非是复习课。
从师生互动方面,本节课刘老师选的实验是很好的,可惜她只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其他都自己演示了。其实可以都放手让学生做,学生去观察、讨论、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然后小结。
从教学中的细节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这方面还落实不够。难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刘老师一直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可是难点上还是未突破,振动是什么意思,这个还是个难点,这方面缺少解释。
建议,在课上尽量放手给学生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总结。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评课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评课
科学课首先让我联想到的是严谨、严密、逻辑性强,这样才显示“科学”。作为科学教师,如何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与策略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课始,以“闭眼倾听各种声音”的游戏导入,学生们个个兴致高昂,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学生真切感受到这和我们身上的听觉器官——耳朵关系最密切,由此老师巧妙揭题。并由“我们是不是有了它(耳朵)就能听到声音?”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去考虑、探究耳朵的构造及各部分的特点与作用,为新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科学课上,老师注重对学生先猜想、再验证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与训练,注重对学生观察、推理、总结、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所以,课堂上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索、验证。学生有了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体会也更深刻,从模拟实验中清楚了骨膜的作用,从而知道了用耳卫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在保护耳朵时,教师在引申找出生活中的噪音,学习避免杂合躲避噪音的方法就更好了,这样就会使科学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好地我们的生活服务。
整堂课,老师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语言风趣又通俗易懂,学生们兴趣极高,参与面广,积极思考,发言,而且准确率较
高,课堂效果很好。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一节课中已经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声音,比较了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不同,并说出了一些特点。本节课则继续深入探索,从上一课中激发学生兴趣,从敲和压、静止与振动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逐步引导学生发掘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五、分组材料: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三)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四)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七、板书:
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八、课后反思
在上课前,首先需解读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科学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的要求,把握各知识间的承接。如:声音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世界的部分,与光、电、热、磁一样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后解读声音这一概念,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等。再次分析学生,思考本课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在这节课中,应教会学生归纳与反证的能力,如:在让学生描述振动式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时,可通过比较摆动、晃动、振动的运动特点归纳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在思考是否所有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时,可将正在发声的物体(锣、)停止振动,看看是否还有声音,从而反证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使结论更具说服力,起到完全归纳概念的作用。做好以上准备,最后才是制定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于本课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课题导入部分,设计得不够巧妙,感觉只是为了导入而加上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导入是为了本课的教学而做准备的。此外,在提问时存在问“假问题”,给学生设置“回答圈套”的现象,如: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此类提问意义不大。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脉络性不够明晰,如:让学生想办法使锣、鼓、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没有提醒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边做边思,使得教学目的体现得较模糊。另外,教师可以在此实验中“由扶到放”的让学生思考物体发声的原因。
第四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的课,有这么几点启发。
从教学设计方面,导入引出课题——猜测——实验——练习——拓展延伸,其实这堂课基本教学思路应该稍作修改:导入——引出课题——预测——实验——实验总结——课外拓展。小学科学一般不提倡把练习融入课堂,除非是复习课。
从师生互动方面,本节课李老师选的实验是很好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也着重演示声音产生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摸了摸音叉发音是的情况。然后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
从教学中的细节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这方面落实的相当到位。难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明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了振动的意思从而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建议,在课上尽量放手给学生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总结。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
(2)能借助物体来设计观察物体的振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2)培养细致观察、积极探索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音乐素材、鼓、试管、尺子、纸张、橡皮筋、音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受声音
1、动物声音歌曲导入,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汇报。
提问:你能记住哪些动物的声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2、小组合作,纸张发声
谈话:请试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纸张发出声音。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3、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之间产生振动)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假设。科学研究都是从先假设到实验到结论的过程。)
(三)、设计实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1、请你按要求使它们发出声音,完成记录表。(1)橡皮筋
同学合作,一人拉长橡皮筋,另一人用手指拨动橡皮筋。(2)尺子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尺子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尺子的另一端,松开。(3)音叉 一只手按住音叉盒,另一只手用小锤敲击音叉,用带线的小球靠近音叉顶部。(4)教师演示实验——鼓
将小碎片纸撒在鼓面上,轻轻敲击鼓面。学生实验,完成记录表一。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找共同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问:经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2、明确物体的振动的定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的运动,科学上叫做振动。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同学,定义不是很强调,关键是让他们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本。)
3、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谈话: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用实验证明。
教师演示实验,敲击音钹,然后一学生迅速按住钹面。学生做喉咙发声的实验。学生实验、完成记录表二。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时间原因只能做演示实验,但效果明显。反证声音的产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四)归纳结论
以上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让振动发声现象显性化,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五)、应用:应用所学,升华认知,感受快乐
1、教师击锣、锣声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去做才能使锣声立即停止呢?(用手摸锣面或用其他物体的接触锣面。)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集体说话:我爱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3、欣赏歌曲(幸福拍手歌):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体会振动发声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使学生有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声 音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
由物体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