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环保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环保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环保教案》。

第一篇:数学环保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环保教案

扇形统计图教案

段海英 教材分析: 教材引入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又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教师可利用这些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逐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情分析: 对于统计这部分知识,学生们并不陌生,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本课的内容可以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但是学生们的分析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教学中应该引导他们从图中尽量多地获取信息,并进行有效地分析、并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通过看统计图,让学生知道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渗透环保理念,节约思想。学习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学习难点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具准备: 课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

种 类 摄入量/克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奶类和豆类 450 鱼、禽、肉、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果类 900 谷类 1800 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3. 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

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 3.即时练习。

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说信息

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 汇报计算结果 订正

学生发言、交流

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

观察

说出获得的信息 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观察数据 发现 说出不同 说出自己的看法 进行计算 订正

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谈话:

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提问: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 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

四、巩固升华 基础完成课后“试一试”。

1.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九,而中国土地占世界土地的百分之七,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是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

2.比较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有 能力的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 4.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5.你觉得六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够吗?(引导学生计算出六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当学生说出不够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第二篇:数学环保教案

一次函数(2)环保教案 2010年12月

蔡兴中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寻求土地沙漠化蔓延规律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一次函数的知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会用一次函数的知识来描述实际的环境问题。

2、情感目标: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策划、分析观察、猜想、合情推理的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活动意义

通过数学活动课,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三、活动说明

学完一次函数的第一节课后,老师布置同学课后收集有关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和起因,北京沙尘暴的相关资料,为本节课做准备。

四、活动内容

1、提出问题:每位同学把收集的材料在班上交流,沙尘暴肆虐会否对北京举行绿色奥运产生严重影响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探讨怎样用一次函数知识分析一个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3、新知运用:收集小组中能用一次函数进行分析的数据,对某地区沙漠化的趋势作出判断

4、解决问题:沙尘暴是否会真的严重影响北京承办绿色奥运

5、情感升华:提出环保倡议

五、活动形式

运用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师生互动的形式。

六、活动过程

(一)、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将你所了解到的土地沙漠化,北京沙尘暴的相关新闻、图片、数据资料在小组中交流。演示土地沙漠化的一些图片资料,及相关数据。

人类要生存,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包括同自然灾害的斗争。沙漠蔓延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为它无情地吞噬土地,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据统计,全世界有63个国家受沙漠之害,总面积已达2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中国,而且还在以每年580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大。在中国,土地沙漠化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在蔓延,举行奥运会的北京,周边环境土地沙漠化也是较为严重,近几年来沙尘暴不断袭击北京,我们能否了解土地沙漠化的规律,预测一下未来的北京会被沙尘暴吞噬吗?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它在每个地区又将以怎样一种速度吞噬良田和人们的生存之地呢?

(设计意图:先交流学生的材料,让学生对于土地沙漠化的环境问题有更全面地了解,通过图片演示,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出北京的周边环境,2008年北京奥运承载着每个中国人的梦和激情,而沙尘暴是否影响了北京的环境,激起学生寻求解决途径的欲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合作学习、寻求新知。

新闻一则: 某地区从1995年底开始,沙漠面积几乎每年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据有关报道,到2001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已从1998年底的100.6万公顷扩大到101.2万公顷。①问题分析:该地区的沙漠面积总体是怎样一个趋势?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吗?可选用什么数学方法来描述该地区的沙漠面积的变化?

小组讨论:结合函数知识,对这个问题中的常量变量予以分析,问题中的常量变量存在一个怎样的关系?

学生发言小结:

(1)常量: 沙漠面积几乎每年以相同的速度增长。1995年底的沙漠面积。

(2)变量:沙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扩大。说明沙漠面积是年限的一次函数。(3)如果沙漠面积的增长速度为k万公顷/年,那么经x年增加了kx万公顷 如果1995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为b万公顷,经x年该地区的沙漠面积增加到y万公顷。y与x之间是y=kx+b,是一次函数关系式。

(4)根据题设条件,建立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5)解: 设从1995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为b万公顷,经过x年沙漠面积增加到y万公顷。由题意,得

y=kx+b,且当x=3时,y=100.6 ; 当x=6时,y=101.2。把这两对自变量和函数的对应值分别代入y=kx+b,得 100.6=3k+b 101.2=6k+b 解这个方程组,得 K=0.2 b=100 这样该地区沙漠面积的变化就由一次函数y=0.2x+100来进行描述。

②认识本质,解决问题:如果该地区的沙漠化得不到治理,那么到2020年底,请你计算一下该地区的沙漠面积将增加到多少万公顷?(学生独立完成)

把x=25代入y=0.2x+100,得 y=0.2╳25+100=105(万公顷)。

可见,如果该地区的沙漠化得不到治理,那么到2020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将增加到105万公顷。

(设计意图:具体的事例分析让学生对模糊的数据变得敏感,能找出语言描述中的常量和变量,用一次函数知识来分析。这是寻求问题解决路径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解决一个相对比较难的数学问题,并能将这种方法很好的运用于实际问题,学会数学的思考)

(三)、新知运用

再次交流小组中的材料(小组没有大组也可以),搜集有数据报道的相关问题,看看能否用一次函数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解决,一方面将一次函数的知识加以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虽然土地沙漠化不是一个小的环保问题,但是了解了他的规律,我们同样可以在小的生活细节中为这一环保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我为绿色奥运出谋划策

新闻链接1:北京在迎接2004年春天到来的时候,也迎来了一场接一场的沙尘天气。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9次沙尘天气中,北京就经历了8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终于,3月26日至29日,京、津及周边11个省区遭受了一场近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袭击:京城被漫漫黄沙笼罩,部分地区能见度仅几米;风力5到7级间8级,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

新闻链接2:2006年4月17日晨,北京降下今春最严重的一次浮尘。

曾经,专家们研究:沙尘问题会不会影响2008年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北京是否能如期举办“绿色奥运”?这个问题是全世界新闻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今,该我们来看看该如何来弄清并解决这个问题!

在奥运会的这一年里,我们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绿色奥运做贡献!(分组讨论)学生发言小结:①寻求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②寻求数据资料,预测北京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状况

③我们能在生活的小事中为绿色环保做些什么

专家指出: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分析说,奥运开会期间不在3、4、5月沙尘暴发生的频繁季节,而是在8月份,这样避开了北京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在2008年春季,在相同气候条件下,沙尘应该比平常少。理由是通过这些年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到那个时候,植被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现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08年“绿色奥运”的指标是可以实现的。”

(设计意图:主题中绿色奥运的问题再次被提上来,这时候的同学们将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北京的沙尘暴问题,他会主动寻求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周边的环境将会怎样发展,从而想到能为北京的绿色奥运做些什么?最后悬念得以解开,但是环保行动将不会被改变)

(五)、提出倡议 倡议:虽然沙尘暴没有妨碍“绿色奥运”,但是越来越猛的沙尘暴在不断的吞噬着我们国家的首都,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产生沙尘暴的原因(湿地退化是导致沙尘暴的重要原因),寻求了土地沙漠化蔓延规律的方法。那么发挥我们的能量,让身边的人加入到我们的环保队伍中来吧!为地球绿色的家园,向全校同学以及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书。

(设计意图:虽然云南远离北京,但奥运会让城市之间没有距离,环保倡议是同学们力所能及的一种环保行为,让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能够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绿色的重要,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环保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你还记得当初我们国家取得奥运举办权的那种兴奋吗?你还记得我们与奥运健将看到五星红旗在它国升起的那种喜悦吗?还记得亚洲第一飞人夺冠后那张可爱的笑脸吗?但你是否也了解这几年每年干扰北京数次的那一场场沙尘暴?当时北京黄沙满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漫漫黄沙之中。

这几次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北方的森林无法抵御从西北方向吹来的沙尘暴,结果沙尘暴全吹到北京来了。可见中国的森林资源是多么宝贵。现在一次性筷子随处可见。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多达450亿双,需要砍伐树木2500万棵。另外,我国还要向韩国、日本出口150亿双一次性筷子。按照这样的速度,我国将在十年之内用完剩余的木材。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还不到17%,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却高达65%。日本人守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却用我国的木材,这更加快了我国木材的使用速度。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1981年至2002年,我国累计义务植树398亿株以上,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4667万公顷,占世界的26%,高居榜首。被联合国环境署列为保护森林最多的十五个国家之一。照此速度,20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8%,净增森林面积11000万公顷。

现在我们在外就餐很多时候使用的就是浪费资源的一次性筷子。2008北京奥运胜利结束,但沙尘暴问题仍然对北京,对我国存在威胁,我们在此倡议:大家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主动保护绿化,保护环境。其实,保护环境很简单,就是举手之劳,保护家园,每个人都做得到。朋友们,千万别嫌麻烦,否则一时的方便可能造成你我一生和地球的痛,为了地球这个绿色星球,让我们和它一起相亲相对吧!让我们一起保护森林资源吧!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

第三篇:数学环保教案

实践活动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

昆一中附小

李桂芬

教学目标 :

(1)通过调查、计算、讨论,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基础知识,培养数感;

(2)通过真实的数据,结合自然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4)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角色转换为记者,创设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2.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向学生广播一些实地拍摄的照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照片以后,你想到了什么? 3. 学生汇报感想,教师根据其回答的情况做适当的点评,渗透有关环境知识,引出课题“白色污染”(板书),同时提出要和学生合作完成一篇有关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二、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1、过渡:要使这篇调查报告更有说服力,必须从身边的事情入手,了解我们周围的白色污染情况。

2、教师现场采访学生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

3、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一,在线绘制统计图一(课件)。教师及时点播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4、学生组内讨论:根据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可以提出那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5、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并很自然地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

6、学生独立计算小组成员家庭平均一天大约用掉的塑料袋的个数,并汇报。

7、教师根据学生计算的情况,选择一组学生的计算结果板书。

8、过渡:为了使调查报告的数据资料更加丰富,咱们再来进行一组数据计算。

9、学生独立完成调查表二。(课件。)

10、结合计算出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白色污染确实十分可怕。板书“可怕的”,明确调查报告的主题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可怕。

三、拓展延伸,综合实践。

1、过渡:单纯的数据还不够形象、直观,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进一步说明白色污染的可怕?

2、学生组内讨论,拿出一种方案(可以从面积、高度和重量等多角度去思考),并汇报。

3、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独立制作对比统计图,进一步认识白色污染的可怕。

4、过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办?(引出白色污染的治理)

5、浏览“聚焦环保”网站,查找有关白色污染治理方面的资料。

6、学生汇报交流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教师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全课总结,布置任务。

1、小结:同学们运用填表、作图等统计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到了白色污染的可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要善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的记者。

2、课后作业 :根据这节课的搜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课后运用统计方法搜集到的其它数据,完成一篇有关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第四篇:数学环保教案

增强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

——四一班数学学科环保教案 冉 兵 你寄过贺卡吗?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5、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贺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

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施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探讨“ + ”的算法。

(1)尝试计算“ +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和 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 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 变成,变成,所以 + = +。

老师:通过计算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和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正确列出ax=b或x÷a=b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61页的例题4。

1. 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 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提问:半小时的接水量表示什么?(表示30分钟的滴水量。)每分钟的滴水量×30分钟=半小时的滴水量 3.列方程。

提问:根据等量关系式,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 板书:解题:假设每分钟的滴水量为xg。1.8kg=1800g 30x=1800 30x÷30=1800÷30 x=60 答:每分钟的滴水量为60kg。

师: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二. 小结

1.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3)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6题。(1)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求出方程的解。

(3)教师讲评,重点讲解等量关系。2.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7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是最大的?

小结:当和相同时,一个加数越大,另一个加数就越小,所以第一组中a最大。

当差相同时,一个减数越小,被减数就越大,所以第二组中a最大。

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最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所以第三组中a最大。

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所以第四组中a最大。四. 作业

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4页的练习十一的第8~11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列形如ax±bx=c方程,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并学会解答形如ax±bx=c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解答ax±bx=c的方程。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确定设哪个数量为x。

教学过程 一. 复习1.解方程。

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 2.果园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1)分析:本题有两种什么树?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 二.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题3。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一道题和我们前面学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前面学的应用题都只有一个未知数,而今天学的有两个未知数。)

教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2.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设陆地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1+2.4)x=5.1 教师:这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3.4x=5.1 3.4x÷3.4=5.1÷3.4 x=1.5 提问: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提问:1.5表示什么?(1.5表示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那海洋面积该怎样求呢?

一种:5.1—1.5=3.6(亿平方千米)另一种:2.4x=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3.检验:略

4.练习:将题中的“地球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改为“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2.1亿平方千米”。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2.4x—x=2.1(2.4—1)x=2.1 1.4x=2.1 1.4x÷1.4=2.1÷1.4 x=1.5 1.5×2.4=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5.比较:这两道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6.小结: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列方程时,通常是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数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得数。三,作业

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72~73页练习十三的第5~10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3页。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分析,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五、教学设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并把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所以在本课各个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生活实际展开的,让学生把学习的小数的知识运用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水费发票单认识并学会算水电费,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都尽量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拉近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距离。在教学中联系节约用电、用水的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更近一步的贴近了我们的生活,并用一首优美的乐曲结束全课,激励学生的情感态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和责任感,又使教学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

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计算的同时提高收集、分析、比较大小、处理信息能力,渗透统计思想,进一步利用小数知识。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二)联系实际,体验数学。

(三)汇总数据,分析比较。

1、导入。

2、小组合作填写汇总表,统计整理数据。

3、反馈。

(四)计算分析,感受水浪费的巨大。

1、由学校的水电费导入。

2、水龙头滴水计算。

3、学生汇报。

4、对比信息。

5、小结。

(五)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1、小组交流。

2、汇报。

3、师小结。

(六)设计口号,宣传环保。

节约用水

教材简析

实践活动“节约用水”是结合学习过的量的计量、简单统计及比例等知识设计编排的,旨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珍惜“水资源”的角度去检讨自己的行为,认识身边有关与水的自然现象,把“节约用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学会理性的、有创意的生活。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教学难点 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教学准备

1、调查目前水资源现状,有条件的同学上网了解知识。

2、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用图片或文字呈现出来。

3、调查水价、了解家庭一个月用水量。

4、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5、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学具。教学过程

一、广告情景情境,提出问题

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引出课题。(屏幕显示课题:节约用水)

2、提出问题: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吗?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 【通过图文广告,教育学生应节约用水,并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阅读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课件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图片)。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和图表的比较,深刻感受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生活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孩子,他们体会不到缺水的艰辛。本课伊始,课堂上连续呈现几幅部分地方缺水的生活场景图,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而从心灵深处发出要“节约用水”的呼喊。有了这种感情积淀,下面的数学活动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情况: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测量方法,展示研究成果。(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 1分钟 1小时 24小时 1年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在实验、观察、计算、统计等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结合自己带来的用水发票,计算自己家一年大约用多少吨水?花多少钱?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

4、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5、(课件出示)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约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刚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按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升?

C、节约的这些水,如果按市节水办公室提出的用水量标准:以一户三人,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吨计算,够你家用几天?(独立分析计算、汇报计算结果,交流想法)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才能有所创造。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过计算的结果,他们的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引起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四、解决问题,提出方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在今后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做到(节约用水),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1、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节水片段。

2、设计广告语,宣传节约用水。

3、节水倡议(多媒体出示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让学生意识到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不仅自己要节约用水,而且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下载数学环保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环保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题 目:小 学 英 语 环 保 教 案 ————— 得数是6、7的加法 作 者:单 位:日 期: 高 立 梅 胡 寨 镇 贾 阁 小 2012年 12月2日 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环保教案 贾阁小学高立梅 课......

    四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案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

    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合集5篇)

    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统计》 长治市城区康园中学 刘淑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

    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教学设计 大梨小学 卢瑞霞 教学目标: 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

    三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

    二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