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张瑛
《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高峰九一贯学校
张瑛
【学习目标】
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及本考点的考查角度)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记叙文阅读分值为14分,请大家打开中考说明,读下第六个考点,了解陕西省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学生读书熟悉考点),今天我们主要来进行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二、回顾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镇关西: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
‘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2、孔乙己: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3、父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三、归纳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1、一、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如从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通常有人物的烘托和环境 的烘托,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的叙述、场景的描绘等来烘托反衬人物。分析侧面描写能更完整地 把握人物形象。
3、从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 手段。于细微处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极经济的笔墨来 状物写人,往往形神兼备,性格鲜明。
4、从分析人物所做之事入手。根据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人物形象。行动是其性格的最好证明。
5、从作者对人物的直接评价入手。
四、例题展示,巩固方法。
例
1、例1:作者刻画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没有使用的一项描写方法是()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例2:‚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什么样的形象?
(同上)上文中不只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例
3、(13)陕西中考《又见姑姑笑颜》
4、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1)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看孩子,没有怨言;
(2)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辛劳;
(3)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笑对生活;
(4)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在人先栽种果树,富裕之后心存感激;他晚年坚持独立生活,不给子女添负担。
五、归纳答题步骤:规范答题
1、审清题干:概括人物形象+简要分析;
2、梳理故事:抓关键词句;
3、具体概括:多侧面,忌笼统;
4、标清序号:分点作答,增加条理。
六、实题演练: 阅读《幸福的秘密》
1、文章是怎样刻画爷爷这一形象的?举一例简要分析。
七、小结:
掌握各种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借用各种描写方法综合性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能按照自己所理解的人物性格,对人物形象多角度的展开评价。
第二篇: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张瑛
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及本考点的考查角度)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记叙文阅读分值为14分,请大家打开中考说明,读下第六个考点,了解陕西省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学生读书熟悉考点),今天我们主要来进行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二、回顾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镇关西: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
一发都滚出来。
2、孔乙己: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3、父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三、归纳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1、一、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如从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通常有人物的烘托和环境 的烘托,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的叙述、场景的
描绘等来烘托反衬人物。分析侧面描写能更完整地 把握人物形象。
3、从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 手段。于细微处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极经济的笔墨来 状物写人,往往形神兼备,性格鲜明。
4、从分析人物所做之事入手。根据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人物形象。行动是其性格的最好证明。
5、从作者对人物的直接评价入手。
四、例题展示,巩固方法。
例
1、例1:作者刻画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没有使用的一项描写方法是()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例2:“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什么样的形象?
(同上)上文中不只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例
3、(13)陕西中考《又见姑姑笑颜》
4、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答案示例:
(1)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看孩子,没有怨言;
(2)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辛劳;
(3)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笑对生活;(4)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在人先栽种果树,富裕之后心存感激;他晚年坚持独立生活,不给子女添负担。
五、归纳答题步骤:规范答题
1、审清题干:概括人物形象+简要分析;
2、梳理故事:抓关键词句;
3、具体概括:多侧面,忌笼统;
4、标清序号:分点作答,增加条理。
六、实题演练: 阅读《幸福的秘密》
1、文章是怎样刻画爷爷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七、小结:
掌握各种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借用各种描写方法综合性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能按照自己所理解的人物性格,对人物形象多角度的展开评价。
第三篇: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执教者:谢玉燕
【学习目标】
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2014年考试大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 【PPT1】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2、指出今天的学习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
二、回顾近三年广东省中考任务形象分析题。
1、【PPT2】近三年广东省中考人物形象分析题:
• 【2011年】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4分)
• 【2013年】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天使儿》)(4分)这种题目的分值都是4分。所以希望通过今天的训练,大家都可以把这4分拿到。下面我们来看下这类题的题型。
2、【PPT3】常见题型为: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三、初步掌握形象分析方法。
1、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大家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理解答题呢?你的经验是什么?请大家思考。
2、老师的总结: 【PPT4】: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从原文中找依据:注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文中对人物某些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等。另外,分析刻画人物时采用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表现方法也可挖掘出人物性格特点。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强调几点:必须是“原文中”,“人物描写”“作者评价”都要注意,好友一些其他手法,如咱们提到的事件情节中,都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完成练习《桥在水上》。(4分钟)
4、出示学生答案并分析其得分。
5、结合练习探究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提出要从原文中找到具体的事例或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时指出要注意答出题目中的“结合全文”等词语。
【PPT5】: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① 借助故事情节、环境分析人物形象
②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外貌描写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细节描写可以细节之处见精神。
③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词(评价性的词语)。④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PPT6】:
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①总体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四、巩固练习,认识分析误区。
1、完成巩固练习《漓江情韵》。(4分钟)
2、师生探究练习。
3、认识分析误区。
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再点拨下。【PPT7】
人物形象分析误区
①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 ②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 ③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熟悉中考记叙类文章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2、掌握记叙类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分析记叙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板书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 形象特点+具体依据(总分/分总)
解题思路: 审清题干 找准角度 分条概括
注意:标上序号
复习课模式:真题引路(题型归纳)方法探寻 实战演练 要点总结 巩固提升
课前预习:
完成《让我看着你》后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导入:有人说文学即人学。因而,在考查写人、叙事类文章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因此,我们这节课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它包括:人物的外貌、性格、思想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
其次,我们了解中考对我们的要求,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我们要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近年来,长沙市中考也多次出现了此类题型。
一、真题呈现
(2011·《雪地里的红棉袄》)请概括“嫂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012·《这样的父亲》)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2013·(模拟)《蝴蝶有颗不倦的心》)请概括男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2015·《幸福的篮子》)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
真题中都是要求“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形象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问法——
二、题型归纳
1.文中某某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文中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举例说明。„„
虽然它们披着不同的面纱,但是揭开来看,都藏着同一张脸。
那么,回答这类问题,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来看看我们昨天的预习作业——
三、方法探寻
1、展示学生作业,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存在的问题:板书
审题不清; 要点不全; 表述不清; 条理不清; 书写马虎
对照自己的,再花两分钟完善答案。
出示参考答案
①体谅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②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③乐观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④追求完美(爱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⑤善良:不愿我为她耽误工作;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观察答案的特点:
板书: 答题模式: 形象特点+具体依据
回顾过程,明确解题思路: ①审清题干
针对要点不全,回到文中去——找!②梳理内容,从哪些角度呢?
小结:要分析人物形象,该从这些方面入手。①借助于正面描写:借助于主人公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②借助于侧面描写:借助作者对其他人、事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其他人对主人公的评价,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③结合主人公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分析其性格特点; ④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小说中还应该注意情节和环境,因为这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这一核心要素服务的。
⑤从分析情节和环境入手: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自然环境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氛围、烘托人物思想性格。
3、表述不清,语言冗长,③分条概括
4、条理不清:对照两张答案 ④标上序号
解题思路: 审清题干 找准角度 分条概括
四、实战演练
《一双皮鞋的秘密》文章结尾写到,“我”觉得头发花白、驼背的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结合全文,分析“我”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
答:①吃苦耐劳:刨葱卖葱,不顾七十多里路途遥远,拉一千多斤葱上路,可见爸爸的吃苦耐劳精神;②关爱孩子、寓教于行:带“我”一起赶路去卖葱,只为给儿子买鞋,体现了对“我”的爱的同时,用具体的事情对“我”进行教育,是寓教于行(教子有方);③淳朴无私:伸援手帮助路遇的垂危病人,并多年从未向他人提及,体现了爸爸淳朴无私的高贵品质。
五、要点总结
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做这类题型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得高分甚至满分呢?生答老师帮助总结:
答题模式: 形象特点+具体依据
解题思路: 审清题干 找准角度 分条概括
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会了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和答此类题型要注意的方面。同学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但是,分析人物形象这一难点不是一堂课能突破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落实,才能有质的飞越。
此外,我们学习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角度入手。这是否也给我们写作文带来了启示呢?要要塑造丰满、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就应该把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角度落到实处。
七、巩固提升
完成《现代文》P78,《逍遥游》后的练习。
八、教学后记
第五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广州市协和中学 粟嘉
【教学设想】
小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题之一,而小说鉴赏的着眼点正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必考的考点之一,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历年来也是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的热点。高考考纲对于人物形象有着明确的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根据考纲的要求,就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准备从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几个部分进行教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规范答题。【学情分析】
在高
一、高二阶段通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基本能明确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但在高三的综合测试中,学生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不够准确,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不知道在文本的什么地方去寻找答案,并且在答题中思路比较混乱,不知道如何规范答题。【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2、规范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3、提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紧扣主题,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复习《备考指南》P203 内容提要、P206 复习指引,梳理小说的考点,思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根据已复习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完成学案上文本研读1-3。
二、导入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叙事写人,以塑造人物形象观照人生世相。因此小说鉴赏的着眼点要摆在人物形象上,要看作品塑造了怎样的人物,用什么方法塑造的,人物有着怎样的个性,蕴含着哪些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历年来都是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附:近年高考考题中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命题方式
【2008广东卷】《河的第三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9海南卷】《孕妇和牛》 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09浙江卷】《魔盒》 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2010山东卷】《骆驼祥子》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10安徽卷】《无题》 根据小说第4—6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2011山东卷】《审丑》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2010陕西卷】《保护人》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2安徽卷】《邮差先生》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2013新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文本研读
(一)学生展示文本1、2的习题答案,教师加以点评。
文本1:(2011全国课标卷)《血的故事》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文本2:《木笛》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二)小结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人物的外貌、语音、动作、心理等细节去把握人物形象。
2、从情节发展中去分析人物形象。
3、要结合小说的环境去分析人物形象。
4、要关注小说中其他人对于人物的评价。
5、要结合小说的主题去分析人物形象。
(三)规范答题思路
人物形象:XX是一个XX(性格+身份)的人。
性格特点:(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四、课堂演练
1、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学生互相修改文本3《老人和鹰》的答案。
2、学生展示并互评答案,教师加以点评。
五、布置课后作业:(2013全国新课标卷2)《峡谷》 附: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2、能够规范作答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
二、课前预习:
复习《备考指南》P203 内容提要、P206 复习指引,梳理小说的考点,思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根据已复习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完成学案上文本研读1-3。
三、了解近年考题中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命题方式 :
【2008广东卷】《河的第三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9海南卷】《孕妇和牛》 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09浙江卷】《魔盒》 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2010山东卷】《骆驼祥子》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10安徽卷】《无题》 根据小说第4—6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2011山东卷】《审丑》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2010陕西卷】《保护人》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2安徽卷】《邮差先生》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13新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四、文本研读
文本一:(2011全国课标卷)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整体阅读】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习题】“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文本二:(2011•百校论坛第二次联考)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是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竞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整体阅读】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习题】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自主探讨】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握人物形象? 文本三:(2013茂名市一模)
老人和鹰
老人住进城里后很不习惯,坐不是站不是,每天都不自在。一天,老人拿了锄头,去楼下开荒种菜。锄头是老人从乡下带来的,他才在小区的一块空地上挖了几锄,就被儿子看见了,儿子说:“您在干什么?”
老人说:“这块地荒着,我想种些菜。”
儿子说:“您以为这是乡下呀?”
老人说:“那我回乡下去。”
儿子说:“咱们乡下已被拆迁了,那儿现在是工业园区,您还回得去?”
老人何尝不知道这些,一想到乡下被开发了,他就神思恍惚。老人说:“城里什么都不好,不像咱们乡下,能种菜,养猪养鸡,乡下空气也好,咱们乡下有各种各样的鸟,天上还飞着鹰。”的确,老人经常在乡下看见天上飞着鹰。老人总坐在门口,抬着头看,看鹰在天上盘旋。看久了,老人的心便跟着鹰去了,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到城里后,老人也经常抬头,但很多时候,连一只麻雀也看不到。
老人叹息了。
过后,老人更不自在了,每天都怏怏不乐的。这样,老人就出问题了,病了,住院了。等老人从医院出来,似乎更老了,走路都不稳。儿子很急,每天开导着老人,老人就是开心不了。
这天,儿子带老人去河边。快到河边时,老人忽然看到天上有鹰。
“你看到鹰么,在天上飞。”老人兴奋地跟儿子说。
儿子说:“看到了。”
老人说:“没想到城里也有鹰,它是从咱们乡下飞来的吧?”
“是吧。” 儿子说,“一定是!”
那时已是傍晚了,老人一直在那儿看着,直到天黑。
老人住的离河不远,为了看鹰,第二天他自己去了河边。“鹰!”还没到河边,老人就看鹰了,一只,两只,好几只呢!那些鹰一会儿在天上盘旋,一会儿往下俯冲。老人不走了,一直抬头看着。
一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爷爷,你在看什么呢?”
“看鹰在天上飞。”
“那不是鹰,那是风筝。”
“胡说,风筝我还看不出来呀,那就是鹰。”
“我没胡说,那就是风筝,不信,到河边去看。”
到了河边,老人果然看见几个人在放风筝。他们也是老人,很矫健,在河边跑来跑去。
老人走到他们中间,“我以为是真的鹰在天上飞哩。”
“好多人都这么说。”
“你们怎么能把风筝放得这么好?”
“你也能。”
“我也能?”
“真的能,只要天天放,就能让你的鹰也飞在天上。”
老人这天真买了风筝,也是那种像鹰的风筝。
那几个老人,教他放,但他总是不会。老人有些灰心了,几个老人安慰他:“慢慢来,我们以前也是这样的。”
老人点点头。
这以后,老人天天到河边去放风筝,开始走得很慢,慢慢地就快起来了。后来,也能跑起来了。老人的风筝或者说老人想放飞的鹰,在天上盘旋着,往下俯冲着。老人开心极了。
一天,老人放飞他的鹰,天上又来了几只鹰,那是几只真的鹰!
“你的鹰引来了真的鹰了。”老人们跟他说。
“是真的鹰啊!”
“是真的!”
“肯定是我们乡下的鹰飞来了!”
老人说着,笑了。笑着时,老人一颗心也跟了鹰去了,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
(取材于刘国芳的同名小说,有改动)【整体阅读】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习题】 结合小说内容,请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预习时作答: 修改后作答:
四、【课后作业】(2013全国新课标卷2)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峡口处,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