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1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教学设计》。

第一篇:《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教学设计

北师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沙湾红基学校 设计者:罗赛英

课型:精读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历史,不忘过去。

2、了解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对人类的伤害。

3、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热爱和平。

4、了解联合国,了解奥运会,体会奥运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战争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体会奥运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战争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列表填表法、小组研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世界一战、二战的资料以及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历史,不忘过去。

2、了解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对人类的伤害。

3、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热爱和平。

教学过程:

一、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

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学生概述1941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有关情况。试着完成书本第3页的表格。

通过此表格熟悉历史事件,了解过去,了解历史。

二、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让学生讨论: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哪些伤害?小组内交流并通过 列表的形式记下来。

引导学生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深刻认识到战争带 来的灾难。

三、课外延伸: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

让学生结合资料,讨论: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热爱和平。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完成下一课《课前预习学案》

板书设计:

四 永恒的愿望

珍惜 回首20世纪的战争风云 和平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联合国,了解奥运会,体会奥运精神。

教学过程:

一、不忘过去

二、记住英雄人物

三、放飞和平的心愿。

四、小结。

作业布置:(略)板书设计:(略)

第二篇:1 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3

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

1教学目标

1.知道二战的主要史实

2.了解二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灾难。

3.了解二战中的中国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4.了解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萌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一战已有了解,故此这节课应该把两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记忆,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对于史实应该只是了解,把重点放在对战争的危害,对现在生活的珍惜上,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还有二战中的中国有什么事件及英雄人物,是学生能结合国情学习此课。3重点难点

知道二战的主要史实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

导入:危害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因素有三个,1是战争,2是疾病,3是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战争,由于一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合约”对其战败国的惩罚和限制,加入21年来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板书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一 走进法西斯 了解二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事“法西斯”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学生介绍

师:对,法西斯是专制独裁和侵略的代名词,因此受到人们的反抗和抵制。今天这个主题,我们就从法西斯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起。关于二战,你想从哪些方面来了解,请你提出你的学习问题。21教育网 预设 生:1,时间 2,性质 3,轴心国与同盟国 4,历史事件 5,二战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板书)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二战的资料,现在请小组来交流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资料 解决问题 活动二:走进二战 感受惨烈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了解了许多二战的历史知识。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做了哪些惨无人道的罪行? 生: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死于难民集中营的犹太人有600多万。师:在二战中,我们中国也是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你们知道,我们中国遭受了怎么的蹂躏。预设生:1,杀害东北爱国同胞达6.7万人 2,实行了残忍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3,“南京大屠杀”遇害的同胞有30多万人。播放视频:抗日战争的视频

师:除了这些,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二战另人心痛的图片,现在请大家来观赏(课件展示)

师:看完这些图片,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生:自由发言 师:你认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对比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引导学生向往自由和平的生活)活动三:消灭法西斯 铭记英雄 向往和平

师:通过全世界人们的浴血奋战,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胜利了,谁来说说战争胜利的意义?(正义战胜邪恶)同时,为了战争的胜利也涌现出了许国爱国主义战士,那么,你都知道哪些,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英雄事迹。生:学生介绍(王二小,雨来,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师:这么多的小英雄,有的甚至比我们的年龄还小,同样的年龄,不同的生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在学习生活中,你以前做得怎么样?今后想怎么去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教学难点:

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2、调查经历过困长春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出示课本图片1)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出示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二、活动一 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填写完整的表格,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出示表格的前3项内容)从表格里的这几组(红色)数据中,你发现世界大战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你有什么感想?

3、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可下面的这些图片资料,就是历史的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

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刚才的统计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板书:财产的损失)

4、战争的双方本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和军费,因而世界大战也是全人类最沉重的经济负担。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耗费了5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多年的全部工农业生产总值。孩子们,假如没有战争,你最希望把这些费用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教师随机点评)

三、活动二:深入探讨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战争对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失让我们深感痛心,可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却更让人恐惧和震惊。谁来告诉大家,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伤亡了多少人?总共伤亡了多少人?(9000万)

2、很难想象,9000万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打败德国法西斯,美英盟军成功地演绎了诺曼底登陆,可无数的盟军士兵为了这场正义之战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播放诺曼底登陆电影剪辑片段)

3、看了刚才的电影片段,最让你震撼的镜头是什么?

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板书:生命的摧残)

4、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波及到我们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战争给我国带来了哪些灾难(播放日本轰炸重庆、上海的图片)?

5、今天的伊拉克,久经战乱却仍然硝烟弥漫,给当地的每个家庭和无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刻骨铭心的伤害。(出示伊拉克少女的日记)看了照片中的女孩写的这些日记,不知道同学们心里是什么感受?谁来说说战争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哪些悲剧和影响?

6、战争就这样夺走众多无辜百姓的幸福和欢乐。无论是战争的发动国,还是受害国,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无辜的人民群众。即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也同样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和伤害。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播放信件内容)。

四、活动四:认识战争后遗症

1、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瞬间消失,战争灾难中的每个家庭是那样的不幸。战争结束了,可战争带来的灾害就彻底结束了吗?有一个日本小女孩,用她短暂的一生,向人们诉说了在战争后发生的一个悲痛故事--(出示课本51页下图)谁来讲讲左左木贞子的故事?

2、听了这个日本女孩的故事,谁来说说自己的感想?(师点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战争遗留下的伤害并没有结束,这就是战争的后遗症)

(板书:战争后遗症)

3、战争会留下哪些严重的后遗症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海湾地区和伊拉克的难民营里去调查一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0页,认真阅读相关图片,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先各小组进行交流,准备好在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

4、准备好了吗?谁先来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或评价)(1)在今天的伊拉克,粮食药品极度贫乏,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伊拉克人民的生存。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你对他们今后的命运最关注的是什么?

缺衣少食又会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什么影响?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什么影响?

(2)战争所造成的物质损失,也许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却久久难以平复。我们想知道,战争会给人们留下怎样的心理创伤?(3)战争也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和影响,海湾战争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警惕,谁来给大家交流这方面的资料?

(4)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一次小小的战争就足以让她毁于一旦。你知道哪些人类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践踏呢?

五、激情结课

1、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引发的巨大灾难。假如你是一个伊拉克孩子,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请看!(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和反战游行图片)

结束语: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附:板书设计: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生命的摧残

灾 难

财产的损失

战争后遗症

第四篇:20世纪西方音乐回顾

20世纪西方音乐回顾

作者:钟子林 字体: 【大 中 小】

人类已经迈入一个新的世纪。回顾过去百年来的西方音乐,在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中,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得失如何?这些问题也许几十年后回过头来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即便是现在,我们也能从回顾中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探讨,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

(一)1909年在20世纪音乐史中或许是很重要的一年。那年8月,勋伯格完成了他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无调性音乐语言显得夸张、怪诞,是与世纪初流行于德奥的表现主义流派相联系的。表现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用极端主观的方式,把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表现出来。欧洲音乐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1600年以来,几个世纪所遵循的调性原则被打破了。不过,调性原则的打破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勋伯格之前,在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里的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中,调性已经趋于瓦解。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是十二音音乐。勋伯格于1923年完成了他第一首十二音作品《钢琴组曲》(op.25)。从此,十二音音乐作为一种作曲方法被确立下来。十二音的原则在勋伯格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特别是后者--的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威伯恩把勋伯格音乐中的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音色等方面,以发展了一种高度浓缩和简练的音乐语言著称。

与无调性相联系的是多调性。斯特拉文斯基在舞剧《彼得鲁什卡》(1911)中创造了所谓“彼得鲁什卡和弦”,把C大调与#F大调并置在一起。艾夫斯早在19世纪末,在没有受到同时代其他作曲家影响的情况下,使用了多调性,如《美国变奏曲》(1891)。卡赛拉在《11首儿童曲》(1920)中运用多调性,多少含有逗趣的意味。多调性用得最多的是米约,特别在他的《屋顶上的牛》(1919)中表现明显。兴德米特也对传统调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音乐是有调性的,但不同于大小调体系,而有他自成一家的、非常广泛的调性理论体系(有人称之为“泛调性”)。

在节奏领域,斯特拉文斯基受俄罗斯民间音乐启发,在《彼得鲁什卡》(1911)中使用了不断变化的拍子记号。在接着上演的《春之祭》(1913)中,不对称的节拍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巴托克在对匈牙利等地的民歌收集中,也发现了不对称的节奏,它们不同于欧洲传统音乐,如5/

8、7/

8、11/8等质数节拍,并将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于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中按照规则交替的重音思维习惯被打破了。作曲家们不断地从斯拉夫舞曲、爵士乐、现代机械音响,或者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复调风格音乐中获取包括复节奏在内的各种非常规的节奏形态。

至此,无论调性还是节奏方面的变化,仍是发生在传统的半音音阶体系之内的变化。1919年,捷克作曲家哈巴(AloisHaba)在一些前辈于19世纪末进行的试验基础上,依据他对摩拉维亚民间音乐的考察,用1/4音创作了他第一首微分音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继而又用1/6音创作了《第五弦乐四重奏》(1923),从而实现了对半音体系的突破。

更为令人吃惊的变化也许来自音响和音响材料本身。1913年,意大利未来主义作曲家鲁索洛(LuigiRussolo)主张把噪音用作音乐作品的基本音响材料,以表现现代机械文明,并为此创作了噪音音乐作品。这种扩展音源的想法却吸引了很多人,包括瓦雷兹。在他为打击乐所写的《电离》这首作品中,节奏、音色和力度,而不是旋律,成为音乐表现的主要因素。奥涅格的《太平洋231号》虽然没有使用噪音,而是用管弦乐来描写火车的运动,也是体现未来主义追求新的时代感的著名例证。噪音音乐企图告诉人们:在无限丰富的音响世界中,被作曲家用来建立音调体系的只是一小部分。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着许许多多可供采用的音响材料。

在声乐中,音响材料的扩展表现在勋伯格独唱套曲《月光下的彼埃罗》(1912)中采用了介于说和唱之间的音调。它根据说话的语调构成旋律的走向。这种念唱手法(sprechstimme)在贝尔格《沃采克》中得到发展。在钢琴上,巴托克首先探索了它的打击乐效果。考威尔于1912年使用“音块”(tonecluster,如《玛瑙瑙的潮水》),扩大了钢琴传统的音响范围。在音块中,分辨不出具体的音高,而只是一堆音的聚集,虽不是噪音,却很接近噪音。凯奇于40年代在钢琴琴弦之间塞进各种小物件,即预置钢琴,改变了钢琴音色。在管弦乐中,勋伯格提出了“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的思想,认为不同乐器先后发出同一个单音,可以产生类似旋律的效果。在传统音乐中从来处于次要地位的音色,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新音乐的实验非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不仅流派繁多、风格各异,参与人数亦大为增加。1945年以前,进行音乐实验的只是少数作曲家;1945年以后,继续按照传统风格写作的作曲家成为少数,出现了一大批以进行各种音乐实验闻名于世的作曲家,如梅西安、布列兹、施托克豪森、凯奇、卢托斯拉夫斯基、潘德雷茨基、诺诺、亨策、利盖蒂、吉纳斯特拉、贝里奥、克拉姆等。他们离开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已经很远,却代表了西方音乐发展的主流。在这纷繁杂多的现象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战后的新音乐主要集中(不是惟有)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序列音乐

如前所述,威伯恩的十二音作品已为序列音乐打下基础。梅西安在把十二音音乐在音高上的序列原则全面扩展到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他在1949年创作的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成为战后影响很大的序列音乐这一流派的出发点。序列音乐把节奏、力度、音色等从其原来附属于旋律的传统关系中独立出来,赋予它们新的结构形式和表现力。布列兹著名的序列音乐作品《没有主人的锤子》(1954),为女低音和六件乐器而作,织体透明,音响奇特,有东方色彩;时而安逸,时而狂野,大跳的旋律,七零八落的节奏,不可预测。诺诺为独唱、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序列音乐作品《被打断的歌》(1955),根据抵抗运动战士控诉法西斯暴行的几封书信写成,结构严谨,不乏激情和诗意。70年代以后,尽管作为一个流派,严格意义上的序列音乐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影响依然存在。很多人的作品中,在旋律、节奏、和声等形态方面寻求变化,避免重复,几乎成了一条规则。梅西安本人,在后来的作品中,继续吸取和发展了《春之祭》、印度音乐、佳美兰音乐中独特的节奏手法,如非逆行节奏、附加时值等。他的“有限移位调式”构成了他自成一家的和声体系。其他作曲家也经常从非欧洲音乐的节奏、音响中获取创作灵感。

2.偶然音乐

偶然音乐的代表人物凯奇于1951年根据《易经》写成了第一首偶然音乐作品《变化的音乐》,依靠扔硬币和查八卦来决定音乐的各种参数。如果说,序列音乐是把创作的权力一定程度地交给了数学的话,那么偶然音乐是把它交给了“随机”的方法或演奏家。凯奇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他无拘无束的思想还是吸引了一部分年轻的作曲家。施托克豪森的《钢琴曲XI》(1956),共有19段音乐,演奏者可随意演奏他所看到的部分乐谱;又规定了6种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演奏法,供演奏家选择。偶然音乐不仅改变了演奏者的作用,改变了记谱法,改变了传统的曲式概念和结构法则,而且影响了直觉音乐(以施托克豪森为代表)、即兴音乐(以佐恩JohnZorn为代表)等其它音乐类型的产生。

3.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是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噪音音乐在新条件下继续实验的产物。电子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录音带音乐(1948年起)、合成器音乐(1955年起)和计算机音乐(1957年起)三个阶段。法国作曲家谢菲尔(PierreSchaeffer,1910-1995)于1948年创作了第一首具体音乐作品《火车练习曲》,把车轮滚动、喷气、汽笛等声音用录音的方法拼接而成。施托克豪森的《青年之歌》(1955-1956)为童声和电子音响而作。童声在电子音乐实验室里经过变形、加工,变得支离破碎,再与电子音响相结合,十分奇特。现场演出时,《青年之歌》还使用了5个拉开距离的扩音喇叭,从而把“空间运动”的概念引入音乐,这也是第一首所谓的“空间音乐”作品。50年代后期合成器的出现,简化了电子音乐的制作过程,扩大了声音的范围和性能,还可现场表演,即兴作曲。合成器音乐的代表作如苏博尼克(MortonSubotnick,1933--)的《月亮上的银苹果》(1967)。计算机音乐比合成器音乐又进了一步。它不仅可以逼真地模仿各种乐器,而且可以产生和制作自然界的和非自然界的(人工造就的)奇妙的甚至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声音效果。希勒(LejarenHiller,1924-)于1957年发表了他第一首用计算机作曲的弦乐四重奏《依利亚克组曲》,引起广泛注意。计算机音乐的优越性以及它所展示的广阔前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原先由噪音音乐等提出的、并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再次被有力地提了出来:任何声音都成了音乐的基本材料,有可能改变人们对音乐主要由乐音所组成的传统观念;远远超出了任何传统音乐的结构方式;取消了演奏者,或者演奏者本人也常常是作曲者;改变了记谱法。电子音乐的这些特点又进一步影响非电子音乐,也在常规音乐中表现出来。

4.新音色

威伯恩、梅西安、瓦雷兹都对新音色的开发作出贡献。战后,在很多作曲家的作品中,音色和相应的力度变化突出起来,甚至代替了传统音乐中旋律与节奏所处的地位。作曲家们或是使用新的乐器和新的发声手段,如使用非西方的像巴厘、印第安、非洲、印度及其它亚洲地区的乐器,使用可以发声的器械、物品像汽车零件、链条、铁皮等;或是发掘传统乐器的新的表现力,如音块的使用。施托克豪森和里盖蒂于50年代最先把钢琴上的音块手法移植到了管弦乐队,如里盖蒂的《大气层》有着独特的音块结构效果:许多人演奏几乎相同的音乐材料,但在速度上稍有不同,于是形成一种静态的、极为复杂的“微型复调”音响。新的演奏、演唱技法,无论在弦乐、管乐、钢琴、打击乐或人声中,都有惊人发现。如人声,可以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还可发出嘘嘘声、嘶嘶声、喘气声、哭笑声、耳语声等各种效果。从勋伯格《月光下的彼埃罗》开始的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得到了比较系统的探索。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和诺诺的所谓“新人声音乐”作品中。

以上所举各例,无论是出现在1945年以前,还是1945年以后,通常都被人们称作“先锋派音乐”、“现代派音乐”、“实验音乐”或“新音乐”。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这种音乐的呢?(三)

对于“新音乐”的各种看法,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新音乐最终是会被接受的,只是时间而已。就像西方历史上中世纪的“新艺术”(Arsnova)、文艺复兴时期的“新音乐”(NuoveMusiche)、古典主义早期的“华丽风格”(goutgalant)一样,一开始,也不被普遍接受,但逐渐地,它们就站住脚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一个音乐时代转向另一个时代,总是伴随着进步人士的主张和保守阵营的反对意见。”当蒙特威尔第从文艺复兴时期风格逐渐向早期巴洛克风格发展时,当时的评论家对于他使用没有预备的不协和音,就发出警告,认为这是一种“最危险的革新”,难道因此而奏效了吗?持这类观点的人还进一步指出,即便在20世纪的前后不同时期,我们的耳朵也已经有了变化。“原来看似毫无规则的不协和音调,我们现在听起来一点都不吃惊。原来那么骇人的各种语言,现在都在课本中加以分析和分类”。

2.与第一种观点完全相反,认为新音乐是形式主义的、脱离大众的,“反映了古典精神的衰颓”。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反人民的艺术流派,它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的颓废没落思想”。这种看法主要流行于四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影响直到现在还继续存在,只不过没有先前那么极端,带有那么浓厚的政治色彩而已。

3.20世纪新音乐与历史上的新音乐不一样,它之所以不能被听众所接受,是因为西方整个严肃音乐传统正在走向衰亡。严肃音乐正在被听众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爵士、波普、摇滚、布鲁斯以及它们的各种混合物--所代替。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以美国音乐评论家普莱曾茨(HenryPleasants,1910-)为代表。普莱曾茨认为:这种音乐不仅成为“今天的音乐”,而且开始了“美国黑人时代”。就像“欧洲时代”曾代替“中世纪时代”(就其发源地来说,也可称作“东地中海-近东时代”)一样,“美国黑人时代”正在代替“欧洲时代”。当世界文明中心向西移动的时候,音乐语言的材料也在向西移动。

4.以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评论家阿多诺(TheodorW.Adorno,1903-1969)为代表,他也认为现代音乐面临危机,但不认为美国黑人音乐将代替它。阿多诺认为:现代音乐同它所处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否定的关系,它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作曲家面对异化的社会,“无情地、逼真地表现了现代人所受的苦难”,是向社会发出的一种“抗议”和“反叛”。因此,阿多诺肯定勒伯格及其学派的创作,不仅抨击美国黑人音乐,指出这是一种商业音乐,也反对像肖斯塔科维奇和布里顿那样的作曲家,认为他们代表了美学上的一种妥协。

5.20世纪音乐处于“一个正在被开拓和探索着”的过程之中。

上述的每一种看法都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即便是第1、2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我们也可分别找到足够的事实依据来加以说明。例如:1913年3月和5月,分别在维也纳和巴黎上演威伯恩《六首管弦乐曲》(op.6)等作品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前者引起一场武斗,最后只好叫来警察维持秩序;后者引起了本世纪音乐会中最大的骚乱之一。可是今天,这两首作品都已成了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同样,我们也可举出一些荒诞的例子:乐队指挥看着画有五线谱的玻璃缸内蝌蚪的上下游动来决定乐队演奏的音高变化;钢琴家上台,爬到钢琴里面,坐在琴弦上,意味着这首作品不是由钢琴家来弹钢琴,而是由钢琴来弹钢琴家。作曲家企图用一些无聊的偶发事件和耍弄小把戏来掩盖自己创作上的无能。难道这样的“音乐”将来有一天也会得到公众的承认吗?不过,就个人来说,对上述5种看法,我更倾向于第5种。

20世纪虽然产生出一批堪称优秀的作品,它们已被列入音乐会或舞台表演的保留曲(剧)目之中;但是,对比19世纪,20世纪留给我们的更多的不是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优秀作品,而是各种创新的思想和技法。经过长达一百年时间的探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无论如何,现在的音乐调色板色彩缤纷的程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几乎没有哪一个时代像20世纪这样在音乐形式和技巧方面提出了如此诸多的问题。”20世纪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们,每个人都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开花结果有的在今天,但大量的也许会在明天。就像有的作曲家往往有他的探索期和成熟期一样,20世纪音乐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长河中就是另一个重新开始的探索期。比起成熟期来,探索期显得稚嫩,但是如果没有前期的探索,哪来后期的成熟?就20世纪本身来说,音乐也在发展。今天,我们可能赞赏某些发出奇妙音响的电子音乐作品,但是它们之所以有今天,离不开当初以失败告终的噪音音乐试验;我们也可能赞赏潘德雷茨基那首震撼人心的《广岛罹难者的哀歌》,但是它的成功离不开当初考威尔“可笑地”用拳头敲击钢琴发出的“音块”声响效果。

(四)70年代以来,严格地说,60年代末以来,作曲家们很少再固守什么教条,忠实于某一特定流派,达姆施塔特(暑期班)独领风骚的时代过去了。不少作曲家继续运用以往的音乐语言写作,各种流派和风格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一定程度的所谓“回归”现象,传统又受到重视。例如,50年代时,威伯恩是那么受人推崇,而同属新维也纳乐派的贝尔格却因为他的作品更多的结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而显得“陈旧”,如今,当传统再次受到重视的时候,贝尔格又变得“新鲜”起来;美国作曲家巴伯,曾被认为是一位守旧的浪漫派,如今,也被当作“先知”受到重新评价。回归,既是对传统的肯定,本身也是一种发展。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另一个层次上新与旧的融合。既然传统又成为可以接受的事实,那么,什么是新的?什么是旧的?界线已经不清。

简约派是最先起来反“反传统”的。它既是一种标新立异,又是标新立异的对立面。它是有调性的,甚至是悦耳的。简约派是对序列音乐的反叛,同时也受到非西方音乐的启发;“重复”是它的基本特征:通过自始至终保持同一节奏类型,在旋律、和声、织体等细部不断变化,从不变中求变,从平淡中求新奇。后期的简约派作品远比它刚开始时复杂、精致。现在,简约派已发展成为很有影响的一个流派,不仅有器乐曲,也有舞台作品,如格拉斯(PhilipGlass,1937--)的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上》(1975)、亚当斯(JohnAdams,1947--)的歌剧《尼克松在中国》(1985)等。

新浪漫主义更是以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流派。它要求音乐有调性,以传统的功能和声为基础,比较注重感情表现,而且经常引用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材料。但它又不同于19世纪的作品,经常使用20世纪才有的语言和手法。70年代前后,不少作曲家退出实验音乐创作,重新写起有调性的或有调性与无调性相结合的音乐,如美国作曲家罗克伯格(GeorgeRochberg)。潘德雷茨基是另一位“往回走”的重要作曲家。1964年左右他的创作风格也从先锋派转向传统,如《小提琴协奏曲》(1976)、《波兰安魂曲》(1984)等。另一位波兰作曲家戈莱斯基(HenrykGorecki,1933--),曾经长期使用各种先锋派手法,转折点的到来是在1976年创作了一首以抒情见长的《第三交响曲》(“悲痛之歌”),歌词采用了二战时囚徒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墙上的诗句。阿根廷作曲家卡盖尔(MauricioKagel)的管弦乐曲《没有赋格的变奏曲》(1972)、德国作曲家亨策的《特里斯坦》(1974,为钢琴、管弦乐队和录音带而作)、俄罗斯作曲家谢德林的舞剧《安娜·卡列尼娜》(1972)也都是与新浪漫主义有关的作品。

第三潮流也是一种“融合”的音乐。它主张把西方现代专业音乐的创作手法和特点与各民族的流行音乐形式结合起来。最初主要是指爵士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两者的结合,后来又有所发展,融进了美国黑人音乐及其他民族的传统音乐。

今天,随着各种音像器材的普及,流行音乐的传播达到空前规模,摇滚乐无处不在。在西方很多音乐院校里,都开设有爵士乐课程,学生们也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非洲、印尼、日本、印度和其他地区的音乐,这是二战前所无法想象的。与第三潮流有关的作曲家有的来自严肃音乐领域,有的来自流行音乐领域。其实,如果借用第三潮流这个名词,来包括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正在涌现的、日益扩大的中间地带的话,那么还可以提到新时代音乐(newagemusic)、世界音乐(worldmusic)和其它各种各样轻型音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刚刚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流派“全能主义”(totalism)。它的主要特点是:作曲家的作品既要使一般听众觉得好听,能够打动他们的内心,又仍然保留了足够复杂和高难的音乐技巧,以吸引趣味更为高雅的音乐听众。全能主义音乐现在方兴未艾,有相当一批作曲家在从事可以被称作全能主义的音乐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如劳斯(MikelRouse,1957--),他的《快速挺进》(QuickThrust,1984)是一首十二音的摇滚乐。十二音的音列出现在几个不同声部,音高没有变化,但在节奏上,按照希林格体系,有着极为细致、复杂的多重组合。

总之,在今天西方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严肃与流行,科技与(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等各种成分的采用,使音乐呈现出空前互相融合的性质。但是这种融合,并不导致另一种统一的风格,或另一种统一的流派称谓,只是出现了更多的不同成分的混合体。它有点像数学上的无重复全排列,不同的混合体往往又进一步互相融合,又会产生出更多的不同的混合体,以致于当今的许多音乐很难再用流派的概念进行分类。也有不少作曲家继续循着自己原有的风格进行创作。

西方音乐中的多元化局面,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个性自由的强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认识到:“真正自由的人将采取一切在他看来是有用和必要的东西,而不管它们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确实,音乐风格和语言选择的这种极大自由,使音乐创作领域的多样化倾向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各种音乐实验的世纪,是一个开拓、融合、多元的世纪。开拓,主要体现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融合,主要体现在70年代以后。不同领域的探索和开拓,带来了多元化的局面;随着作曲家自主意识的加强,材料吸取范围的拓宽,以及听众审美趣味的多样化,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像19世纪那样基本上由一种风格和语言--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和语言--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很难再现。人们寄希望于21世纪--它或将是一个比20世纪更为“成熟”的世纪?

第五篇: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导语:《甲午风云》是由林农执导,李默然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影片讲述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故事。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甲午风云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上升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中华儿女磨练出了许多美好的品质。在这段历史中,出了许多爱国爱民的真英雄。这段历史也为将来的欣欣向荣打好了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英勇的民族,从来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的侵略,林则徐、邓世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今天,人们为了让自己牢记这些人物,便把他们弄得英雄事迹拍成了电影。而我也看了其中额一部讲邓世昌事迹的----《甲午风云》,它讲得是: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极力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极力主战,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工作,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在追赶敌舰的时候,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可是,却没有人后悔过。这部与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电影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在电影中,邓世昌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精神已深深感动了我!那胆小懦弱的卖国贼和恃强凌弱的侵略者真是可耻!这帮可恶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真是丧心病狂!侵略者的贪婪、自私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备份,这要是我们中国人在日本土地上欺凌他们自己的人民,那他们会有什么感受?一定也是非常愤怒,非常伤心。可这也是因为清政府腐败,要是国家强大,那还会有别的国家欺负我们吗?邓世昌的勇敢无畏、坚强不屈、为人着想的美好品质都是因为他爱国!而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国耻,好好读书,振兴中华,并学习邓世昌的美好品质,将来报答这些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

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在世界最高坡。我们的共和国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我们的人民没有像今天这样斗志昂扬!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战争是中国晚清年间发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甲午战争前,朝鲜仍是中国的附庸国。当时的朝鲜仍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政局飘摇。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亲日的“开化党”政变,但最终被中国政府粉碎,日本由于当时为做好准备因而未与中国政府发生冲突。

1880年起,日本全力扩充军力,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截至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北洋海军。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象鸦片战争中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虽然说最近几年东邻日本的一些动作,但负责人李鸿章确认为日本是远患而非近忧。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年以后,慈禧花重金修颐和园,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相对于中国政府,日本增强经济军事实力,并企图发动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舰袭击中国船舰,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甲午战争结果是中国失利,之后还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从此走向更深重的灾难。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在列强面前,彻底失去了防御能力,同时也使中国门户洞开。.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步骤。.甲午战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引发的割地赔款和瓜分危机,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甲午战争后,掠夺性的投资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侵略也在扩大,进一步的加剧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可能和条件。

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将甲午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展现在我的面前,以简洁形象的方式诉说了甲午战争的前因后果。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甲午战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清政府主和派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还一味的让步,使得日本越发嚣张,也导致了甲午战败的后果。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里,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结局。看完这部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明清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西方国家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一个于农业为主的落后的封建国家。盲目的自大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于从唐朝开始就向我们学习的日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学习西方,逐步的追赶和超越中国,落后的中国被挨打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当今的世界局势也可以说是风云莫测的,中国本身既面临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中国只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唯有发展好自己,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才能不再被挨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浓弄的爱国情意所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到现在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

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瓜分的剧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爆发于十九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影片在表现这一历史悲剧时,则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地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杰出艺术经典。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他看到欧美殖民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这一个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暴露了慈禧、李鸿章、方伯谦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

2、清朝统治的腐-败。慈禧、李鸿章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 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据说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了4万元,日本各界更是竞相倾囊,而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以致于北洋水师缺银少饷。

3、直接原因是指挥不当,贻误战机。李鸿章避敌保船,不准海军出战,最终丧失了制海权。本来中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中国经过洋务运动,重工业和军事都取得不少发展,日本由于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重工业比较薄弱,其实力于中国不相上下,本来可以一战,但由于指挥者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经过甲午海战,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它的发生是日本密谋已久的。观看《甲午风云》,我深深地被邓世昌那伟大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两次请战均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后旗舰被日击伤。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十分痛恨那些贪生怕死的清朝官员,他们虽然是中国人,却不想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贪生怕死,遇到战争就退缩,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失去了当中国人的资格,和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邓世昌是一个愿为国家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愿为民族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我们要好好的学习邓世昌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在长大了以后继续发扬这一种精神。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载《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顾20世纪的战争风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世纪医学:回顾与思考(本站推荐)

    20世纪医学:回顾与思考- -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医学的发展是如此迅速,取得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人们从来 没有象今天这样健康、长寿,以致于人们乐观地相信一个逐步消灭传染病、控制......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一课时《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了解两......

    《呼风唤雨的20世纪》教学设计(精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什么是呼风唤雨,什么是世纪)我们现在是多少世......

    《20世纪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变化》教学实录

    基于课外资源回归课内历史本真认识的思维探究 ——以《20世纪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变化》为教学案例 史地组王恩妹 一、探究背景 “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前有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后有八国联军的联合侵华,战事不息,纷扰不断,中国人民始......

    《战争的苦难》教学设计2016

    《战争的苦难》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 战争的苦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重点和难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导入......

    20世纪90年代职教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90年代职教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变时期,与经济建设联系直接的职业教育也必须对其原有体制、师资及体系的构建等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