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亚里士多德教案(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7:5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选修亚里士多德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选修亚里士多德教案》。

第一篇:选修亚里士多德教案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2、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在多方面的成就

3、评价亚里士多德,学习其求知精神和治学态度。重难点 :

1、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就

2、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

3、如何看待中庸之道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一、导入新课,用课本中不同伟人对于某一人的评价,引出这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

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 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 他是“人类的导师”------黑格尔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罗素 通过预习,请学生回答亚里士多德的个人生平。重点突破:

(一)结合教材32页内容及以下材料,概括亚里士多德突破柏拉图的学说的表现。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亚里士多德(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人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政治:客观世界存在 确定研究对象 政治学:法治优于人治 生物学:动植物分类

物理学:物体有形式和物质组成 逻辑学:三段论

教育学:散步的哲学家 伦理学:中庸之道

精讲“三段论”(结合课本33页内容),用做题的形式加深大家的理解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

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精讲“中庸之道”(先了解课本中的解释,然后思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有何不同)

相同:均将其看作最高的美德,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

1)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侧重哲学的思考;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因人和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孔子认为“中道” 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评价亚里士多德:

积极;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消极:阶级局限性

课后作业:背诵评价亚里士多德的内容 下节课:讲授新课拿破仑 课后反思:

1、讲授新课的备课工作应该充分做好,查相关的资料,尽量使书本中的知识充分发掘,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上。

2、上课过程中要适当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提高课堂效率。

3、活动探究环节,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第二篇: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这是雅典的一个商业港口。他父亲是马其顿君主的宫廷御医,虽他童年丧父,但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岁时,亚里士多德赴雅典柏拉图学园求学,他博览群书,刻苦用功,据说他每夜手握一只球,球下放一铜制容器,打盹时球便坠入容器,发出叮当声,以此鞭策自己,颇象中国的头悬梁、锥刺股。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批判老师柏拉图的学说,被柏拉图称为“吃足母奶后用蹄子踢母亲的小驹”,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始终对老师都非常尊重。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前去小亚细亚的爱索斯办学,公元前342年,接受马其顿王腓力之聘,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当时13岁,天资聪慧,雄心勃勃,十分敬重这位素有盛名的老师,他曾对别人说:“生我身者是我的父母,给我智能者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广招门徒,他习惯于在宽大的回廊下面边散步边讲学,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他在这里讲学、著述,大部分著作都产生于此时。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染疟疾病死在巴比伦,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的风潮,亚里士多德作为统治者的老师,被人刻骨仇恨,雅典人以不敬神的罪名通缉他,他逃到优卑亚岛,准备风潮平息后重返雅典,但第二年就暴病身亡,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当时雅典的民主制逐步瓦解,祸乱频起,希腊的艺术也日渐衰微,思辨哲学却达到高潮,哲学家们在认真地探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问题,受这种思想背景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养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他没有柏拉图那种恢宏的“理想”,也没有柏拉图那种神秘而玄虚的“理式”哲学,他从资料入手,进行冷静、严肃的分析,通过归纳、概括、分类、推理,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在他著作中专门研究文艺理论的有《诗学》和《修辞学》,其他像《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也有涉及文艺问题的。其中,《诗学》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西方“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P124〉

二.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思想

1.文艺本质论 ①摹仿论

在文艺的本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以及柏拉图的关于文艺是摹仿的说法,但对其涵义做了新的开拓。首先,他在人的摹仿能力方面更强调人的天性和理性。柏拉图把摹仿看成是人在迷狂状态中对先验的理式的一种回忆,但人的摹仿能力呢,在柏拉图看来,则是由后天习惯成自然而形成的人的第二天

性。柏拉图说:“摹仿这玩艺如果从小就开始,一直继续下去,就会变成习惯,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柏拉图:《理想国》卷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亚里士多德则不同意老师的看法,他认为,人天生就有摹仿的本能:“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得到快感。”(《诗学·诗艺》,罗念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而且,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前者知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万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页)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艺术家摹仿中的理性,与老师柏拉图陷于迷狂中的摹仿完全不同。

其次,亚里士多德扩大了“摹仿艺术”的范围。柏拉图的“摹仿”不包括颂歌,他把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称作“非摹仿的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颂歌也包括在摹仿艺术之内,他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歌和摹仿艺术的区别。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是在提高艺术的地位。

再次,摹仿对象不同。关于文艺摹仿对象,在古希腊时期有很大变化。希腊早期哲学家运用自然科学的观点研究文艺,把大自然作为摹仿对象,如赫拉克利特将“火”看作万物本源,到了德谟克利特这里,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从自然科学的观点转向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研究文艺,强调摹仿人的生活。到了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这里,完成了摹仿说从自然观点向社会观点的转变,但柏拉图把文艺摹仿人的生活神秘化了,认为文艺摹仿的是虚幻对象的外形,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由此得出否定摹仿艺术的结论。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他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文艺,抛弃了柏拉图虚幻的“理式”说,认为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事物的所谓“理式”,文艺摹仿的对象就是真实的存在,确切地说,就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① 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同时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但他没有就此止步,他还肯定了艺术比现实中存在的个别更真实。在他看来,艺术摹仿的绝不只是现实的外形,还会体现出必然性和普遍性。在《诗学》第九章中,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受到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亚里士多德拿诗与历史作比较,说明历史所写的是个别已发生的事,而诗(其实也就是摹仿的艺术)所写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即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带有普遍性的事,那显然,就不再是柏拉图所言 的——迷狂状态下的杰作,而是包含着理性的。亚里士多德这样说:“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所谓有天才的人,就是天生具有摹仿能力的人,这就将艺术天才与非理性的迷狂严格区分开来。既然诗包含着理性、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有普遍性,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文艺本质的重要发现。② 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在《诗学》第25章中,亚里士多德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这种描述反映了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希腊文艺现象的总结:第一种是如实地对对象作出描写,缺点是缺乏足够的创造性,偏重于再现;第二种是按神话、传说进行描述,所描写的人和事在社会生活中未必存在,或根本不存在,但人们信以为真。偏重于表现;第三种是在社会生活中不一定真实存在,但是按情理判断,“可能发生的事”,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一定的理想,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三种摹仿对象中,亚里士多德推崇第三种。

关于第二种,摹仿“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实质就是“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写”,对于这一种,亚里士多德也是认可的,在《诗学》第25章中,亚里士多德说:“从诗的要求来看,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合理的可能较好。”这里说的“不可能”是指神话和传说所描写的,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写“不可能的事”是“诗的要求”,因为他强调艺术的“创造”,反对消极的摹写,这就为包括荷马史诗在内的神话传说辩护,实质上也提出了文艺创作理想化问题。

2.悲剧理论

①悲剧的定义

在《诗学》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悲剧定义,从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目的四个方面,揭示了悲剧的性质、特征和功能,被视为经典型的定义。

②悲剧的根源

在悲剧的根源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人物的“过失说”。按他的观点,“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摹仿”,但是好人并不等于完美的人,这种人可能不完全善良,也可能不十分公正,那么他陷于厄运,往往不是因为他为非作恶,而是因为他犯了错误。也就是说,悲剧的根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好人犯了错误,但错误不同于罪恶,罪恶是故意为非作歹,而错误则是因为见事不明,无知误犯。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完人和坏人都不是悲剧人物,只有那些比一般人好,同时又有缺点的人,才最适合做悲剧主角。从这个规定来看,大家可以想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悲剧人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有同情心,并且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有大小姐脾气,看不起乡下来的刘姥姥,嘲笑她是母蝗虫;她心胸不宽广,说话也很尖酸刻薄,经常得罪别人,自己还不知道,所以在贾府中的人缘不好,并没有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的认可。所以林黛玉有很多缺点,而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除了封建制度摧残之外,不能不说,和她本身的缺点也有很大关系。③悲剧的构成

在悲剧的构成上,亚指出了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属模仿对象)、言词、歌曲(这两者属摹仿媒介)、形象(指演员造型和舞台布景,属摹仿方式)。在六个成分里,亚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它是悲剧的基础和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关于情节的安排,亚提出了“有机整体说”:①情节必须完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完整。②情节必须有机统一。既然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各个事件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③情节必须长短适度。要“以易于记忆为限”,否则,人们就看不出它的“整一性”。

当然,对于悲剧的整个布局来说,必须要有“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原因,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由此达到悲剧的效果。

为什么情节比性格更重要呢?亚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就是说,如果缺失了故事情节,缺失了演员的行动和由行动带来的不幸,就不成其为悲剧。④悲剧的功能

关于悲剧的的功能,亚的观点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要理解这句话,关键词是理解“陶冶”这个词。陶冶的原文是Katharsis(卡塔西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论界对它一直有不同解释。在中国,朱光潜先生把卡塔西斯译为“净化”,认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通过宣泄而达到平衡,由此保住心理的健康;罗念生先生将卡塔西斯译为“陶冶”,陶冶就是让人的情感得到锻炼,使太弱的得到增强,使太强的得到减弱,达到感情的适度,经过这样多次锻炼,以后遭受同类事件就有了忍耐性,就能保持适度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不论怎样解释,有一点是明确的:亚里士多德则偏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对悲剧效果持肯定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悲剧的功能方面,亚与老师柏拉图的看法是完全对立的。柏拉图为了维护理智的绝对统治地位,把人的情感、欲望看成是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他否定摹仿的艺术,贬低史诗和悲剧,认为这些艺术挑逗人的情欲,不利于城帮保卫者的培养,对理想国的建设起破坏作用。而亚里士多德呢,则认为人是要有理智,也要有情感,情感不仅不能压抑,还应给予一定的满足,通过看悲剧,就能够使人的怜悯或恐惧之情得到舒缓,得到陶冶。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对人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三.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古希腊文创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建立了西方第一个严整的唯物主义文论体系。西方的经验主义文论由他开创,西方现实主义文论和再现说也可以在他那里找到源头。尤其是《诗学》,对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文论、18世纪的启蒙主义文论、19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篇:亚里士多德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美学思想:

朱光潜先生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时说:“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

其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等著作中。具体说来,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讨论艺术的著作。它通过对大量悲剧、喜剧作品以及荷马史诗的分析,展开了对于艺术的本体论问题、艺术的基本性质和艺术的美感特征的论述。《诗学》开宗明义,指出诗的本质是“模仿”,他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我们知道,“艺术是模仿”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问题在于,模仿艺术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是否像柏拉图所说的是与“真理隔三层”,是“影子的影子”?这里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柏拉图的“理念”论能否成立?

在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原则,他认为“理念”论充满内在矛盾。对此,亚里士多德做出了如下阐释:

1,“相”实际上只是个别事物同名的类,这种类不能解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也不能解释否定的事物(恶)。

2,一些污秽之物的“相”也是难以想象的。

3,从根本上说,如果“相”是与个体事物分离的,独立存在于个体事物之外,便会出现一种逻辑上的困难。“第三个人”理论。

因此,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成立,“理念”的世界也不能存在。他认为:“自然就应当是在自身中具有运动本原的事物之形状和形式,这种形状和形式除了在原理和思想上外,不与事物相分离。”感性现实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不是“相”的模仿。事物的属性和本质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概念所包含的一般意义就在个别事物之中。

他说:“如有B就有A,如有C就有B;假令C不是偶然存在而为必然存在,则凡以C为因者,B亦将成为必然,节节之因引起节节之果,直至最后之果而后已(……)。于是,一切将尽成必然。”

“可然律”则指未发生的而有可能发生的事所遵循的规律,它内含“必然律”。亚里士多德:“„可能的‟一义就是那个并非必假的。另一义就是那个真的,又一义是那个可能是真的。”这三方面都具有真实的因素。因此,在诗人所描述的事中,纯粹属于偶然性的东西就消失了,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可然律和必然律”是衡量艺术的一个根本标准。在悲剧中,他要求情节的安排,首先要合乎“可然律和必然律”。同样,悲剧性格的塑造也“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某种„性格‟的人物说某一句话,作某一桩事,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一桩事件随另一桩而发生,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艺术在模仿现实的时候,还不能拘泥于现实。“有时候,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因此,悲剧可以虚构人物。例如《安透斯》甚至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物,其中事件也是虚构的,可仍然是成功的。就像绘画艺术一样,优秀的肖像画家们并非只求刻肖模特儿。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这个观点,不仅肯定人们的历史生活是艺术的本源,还要求艺术的理性内容必须与生活的内在逻辑具有统一性。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如何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问题,以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二.整一性:美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 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创造因、目的因归又属于形式因,因此,一切事物主要是由形式因和质料因构成的。

潜能——质料(潜能的存在)

事物存在状况:

实现——形式(潜能的实现)

事物的形成过程:质料(潜能)——形式(实现)

自然事物从潜能走向实现,形式因(含有动力因)是决定的因素。(这种动力也来自事物本身的一种“缺乏”)。事物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一粒种子自身就有长成一棵幼苗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先有雕刻家的构思,大理石才会变成具体的雕像。

自然事物具有趋同美的本性: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奇花异木的植物界;从珍禽异兽的动物界,到聪明理智的人类;从光明璀璨的日月星辰,到辽阔无际的宇宙,整个自然界显得异常和谐、完整,像是一个万能设计者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它的存在,就是美的法则的证明。

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

美就是“整一性”。“秩序、匀称与明确”就是“整一性”。“整一性”既不是单一,也不是杂多,而是像音乐一样,五律调和,八音克谐,在丰富复杂的多样性中又保持统一性。“整一性”是艺术作品的标志:“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而“悲剧也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史诗的情节也应像悲剧的情节那样,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

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它事,但自然引起它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同时,他还指出,悲剧、史诗等叙事性艺术作品“整一性”的内在根据还是“可然律、必然律”。“整一性”是个体中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以内在的有机性而使个体具有丰富而又一致的性质和特征。从事物的最高因来说,这种“整一性”的根源来自于最高的善。

因此,“整一性”既有感性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根源。这种美,与外在形式相关,也与精神和理念相通。

三.艺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国家)的最高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一个好的城邦的标志就是“个个公民都是善人”。《政治学》的最后一章专门讨论了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诗学》中也论述了悲剧的“净化”功能。

他认为,一个善人,即一个有美德的人,在情感方面必须是有自制力的人,行为必须符合“中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情感,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情感太强太弱都不好。并非每个人天生都是善人,人性中常常有卑劣的成分,心灵中也有不健康的情绪,奴隶们的“工匠习性”也会影响自由人的情操和心灵。人性中的这些卑劣的、不健康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宣泄出来,才能保持心灵的安静,维护理性和善德。而音乐和悲剧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为了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亚里士多德特别提出,悲剧的情节应该是“亲属间的仇杀”。所以他说:“如果是仇敌杀害仇敌,这个行动和企图,都不能引起我们的怜悯之情,只是被杀害的痛苦有些使人难受罢了;如果双方是非亲属,非仇敌的人,也不行;只有当亲属之间发生苦难事件时才行,例如弟兄对弟兄、儿子对父亲、母亲对儿子或儿子对母亲实行杀害或企图杀害,或作这类的事——这些事件才是诗人们所追求的。”

悲剧一般都取材于历史上的仇杀故事。像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安提戈涅》中克瑞翁处死外甥女,然后又导致儿子自杀;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为了惩罚负心的丈夫伊阿宋,竟亲手杀掉自己的一双儿女,等。任何人观看到这样的情节,都会感动不已,惊心动魄,不仅引起“怜悯”,而且一定会“恐惧”。

“亲属间的仇杀”是几千年来悲剧作家们默默遵从的金科玉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无不如此。

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的教化功能的思想,在当时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他在这里对于悲剧中的悲剧性提出的内在要求,则具有更加久远的影响和意义。悲剧“怜悯”和“恐惧”的效果,与后来美学家们所说的悲剧的崇高效果具有非常亲缘的关系。

四.艺术起源说

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里面,暗含着一种艺术起源的思想,即艺术也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第四章指出:“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

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有两个原因:“模仿”和“音调感、节奏感”。艺术起源于模仿的思想,在美学史上影响极大,后来被概括为“模仿说”,成为西方美学史上几千年不变的信条。而“音调感、节奏感”的思想,至今没有引起关注。

“音调感、节奏感”不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音调和节奏,而是存在于人的主体之中的一种机能。诗歌作品中的音调和节奏,可以是对外在自然的叮咚泉水、小鸟鸣啭、马蹄嘀嗒等的直接模仿,也可以是表达人的内在情感的一种音调和节奏,都是经过诗人的处理,是内在节奏和音调的一种表现和物质外化。“音调感、节奏感”对于艺术起源具有什么意义呢?

原始诗歌的产生,是与原始人类对于的音调和节奏的感觉有着直接关系的。在这种“音调感、节奏感”的背后,当然含有深厚的内容,人们可以对其形成作深入的研究,但是这种“音调感、节奏感”与诗歌起源的直接关系则是不可怀疑的。此外:“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直接指出了“音调感、节奏感”是诗歌类艺术起源的“原因”。

“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假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所模仿的对象,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由于模仿的作品,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这里说的“模仿艺术”指的是造型艺术,即绘画、雕刻等。

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起源理论还是一种多元论。

事实上正是如此,各门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和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等,决定了人类艺术的起源不可能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起源多元论的思想,具有天才的性质。

3,小 结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他特别强调美的“整一性”,这种整一性,把秩序、匀称等比例关系与有机整体的内在统一结合起来,把形式的美感与形而上的善结合起来,连接了感性的美与理性的、精神的美,内在地沟通了美本体与艺术的关系,表述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比较系统的美学思想,比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前进了一步。

而且,他明确肯定了艺术对于历史生活“可然律和必然律”的揭示,可以达到对于历史真理性的把握。他与柏拉图由此开辟了这个话题两条相对的路向,展示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的深刻内涵。关于悲剧情节、性格的整体要求,以及关于悲剧观众心理特征的论述,涉及悲剧性的本质,揭示了悲剧范畴的重要内涵。关于艺术起源的思想,是西方最早的艺术起源理论。与当代的某些艺术起源理论非常接近,得到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证实。仍然具有当代的意义。

第四篇:亚里士多德教案(张晓琼)

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授课人:张晓琼

课标要求: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柏拉图学院的头脑”,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三段论和中庸之道)。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吕克昂学院。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中庸思想。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西方古希腊文化与东方中国文化,掌握文化多样性。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与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字材料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 重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就。

难点: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庸之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又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一)家庭出身 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二)生活经历

1.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

2.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

4.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

5.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

二、博学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一)哲学:

1.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2.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二)逻辑学:

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三)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四)政治思想:法治优于人之治。

(五)生物学:

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六)物理学:

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七)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

功绩:

(一)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三)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四)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 : 1.基本哲学观还徘徊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2.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五、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六.课件出示课后小习题 板书: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二.博学家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五.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第五篇: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1

1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2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

3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4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5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6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7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8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9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10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11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12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

13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4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15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1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而不只在于生存。

17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2

1、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2、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3、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4、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5、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6、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7、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8、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9、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10、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11、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12、仲裁人要以衡平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

13、幸福就是至善。

14、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15、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16、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7、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18、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19、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20、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1、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22、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23、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24、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25、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26、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27、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8、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

29、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30、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31、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32、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33、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34、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35、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36、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7、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

38、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39、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40、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41、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42、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43、记忆为智慧之母。

44、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45、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46、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47、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48、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49、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50、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51、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52、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53、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54、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55、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56、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57、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58、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

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59、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60、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61、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6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63、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64、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65、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66、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67、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68、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3

1、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亚里士多德

2、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亚里士多德

3、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亚里士多德

4、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5、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亚里士多德

6、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亚里士多德

7、幸福就是至善。——亚里士多德

8、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9、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亚里士多德

10、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亚里士多德

11、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亚里士多德

12、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

13、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亚里士多德

14、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15、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亚里士多德

16、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亚里士多德

17、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亚里士多德

18、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亚里士多德

19、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0、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亚里士多德

21、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亚里士多德

2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

23、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亚里士多德

24、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亚里士多德

25、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亚里士多德

2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7、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亚里士多德

28、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亚里士多德

29、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亚里士多德

30、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31、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亚里士多德

32、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亚里士多德

33、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亚里士多德

34、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亚里士多德

35、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亚里士多德

36、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亚里士多德

37、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3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39、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亚里士多德

40、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亚里士多德

41、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亚里士多德

42、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亚里士多德

43、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亚里士多德

44、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

45、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亚里士多德

46、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亚里士多德

47、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

48、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

49、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0、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亚里士多德

51、吠犬之用,胜于睡狮。——亚里士多德

52、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53、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亚里士多德

54、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

55、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亚里士多德

56、教育是廉价的国防。——亚里士多德

57、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亚里士多德

58、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亚里士多德

59、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亚里士多德

60、记忆为智慧之母。——亚里士多德

61、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亚里士多德

62、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亚里士多德

63、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亚里士多德

64、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外貌,而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亚里士多德

65、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66、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亚里士多德

67、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亚里士多德

68、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亚里士多德

69、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亚里士多德

70、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71、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亚里士多德

72、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亚里士多德

73、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亚里士多德

74、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75、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76、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亚里士多德

77、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亚里士多德

78、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亚里士多德

79、一只燕子带不来夏天,见一面成不——亚里士多德

80、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81、仲裁人要以衡平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亚里士多德

82、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亚里士多德

83、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84、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85、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亚里士多德

86、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亚里士多德

87、革命应不是琐细小事,但它却是起源于琐细事物。——亚里士多德

88、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亚里士多德

89、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4

1、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2、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3、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4、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5、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6、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7、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8、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9、仲裁人要以衡平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

10、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11、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12、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13、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4、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1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6、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17、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18、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19、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20、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21、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22、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23、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24、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5、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2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7、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28、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29、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30、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1、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32、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33、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34、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35、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36、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37、幸福就是至善。

38、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39、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40、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41、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42、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

43、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44、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45、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46、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47、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48、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49、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50、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5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52、记忆为智慧之母。

53、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54、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55、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56、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57、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58、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59、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

60、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61、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62、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63、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64、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65、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66、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67、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68、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69、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70、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71、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72、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73、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74、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75、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76、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77、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78、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79、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80、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81、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82、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83、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84、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下载选修亚里士多德教案(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选修亚里士多德教案(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亚里士多德

    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有感 前几天有幸拜读了亚里士多德的传世名著《政治学》,对我启发很大。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而《政治学》是......

    亚里士多德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言1、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2、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3、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4、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5、......

    亚里士多德经典语录

    亚里士多德经典语录 亚里士多德经典语录【1】: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 --亚里士多德【2】: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亚里士多德【3】:对上级谦恭是本......

    读亚里士多德

    读亚里士多德——“素质教育”的先驱 这几天忙里偷闲阅读了《大思想家的故事》,对其中的《亚里士多德》篇反复看了几遍,受益匪浅。但还是感到不足,又在网络上查寻到《亚里士多......

    选修2教案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教案 2012.4 一、教学目标:1、理解法国共个制的最终确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2、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额内容掌握法国作为一个工业发达的......

    《拿来主义》教案 - 选修

    《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在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语言犀利,幽......

    (选修)《封锁》教案

    第二单元 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 4、《封锁》 张爱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把握小说写作的意图。 2、理解小说隐含的寓意。 3、通过资料搜索,集体......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做诗论诗的学问、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史诗和悲剧两大主题。身为古希腊哲学家,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