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

时间:2019-05-12 17:5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信息技术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微观、抽象的难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突破探究的难点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要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实践,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理解和获取知识。然而,有些探究实验或探究历程学生理解困难,不易得出结论,这时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化枯燥为形象,引起学生兴趣,使探究难点轻松突破。例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节内容中。对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学生不易理解什么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通过使用Flash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和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从三维立体的角度体会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使教学形象生动,轻松解决探究难点。又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中,从19世纪末达尔文做的金丝雀葫草胚芽鞘实验到1928年温特所做的燕麦胚芽鞘实验。系统地阐释了生长素发现的探究历程。虽然教材上配有相关的图片。但是学生仍然不能深刻领悟胚芽鞘向光性弯曲的现象和本质。那么借助于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和信息技术教学段。将各个时期科学家用胚芽鞘作实验材料的具体实验过程用三维立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形象生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保证了教学效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性教学的乐趣,并为自己能获得与科学家一致的结论而欣喜不已。突破微观的限制

微观性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必修本)分两册共九章,从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都属于微观生物学的内容。如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包括三个小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这些内容作为学习生物学的入门知识和基础,是高中生物学教材的重点,但由于其较强的微观性。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成为初学者学习生物学的一道难关,不少学生因此就对生物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在传统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处理的一般方法是以教师的语言讲述为主,以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教学手段为辅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重复识记进行学习,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遏制。运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中可以得到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等方面的课件和资料,通过教师的改造、重组和整合,运用于探究式课堂教学。例如,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教学时,可先演示色彩逼真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全形,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通过图形中细胞质基质部分的闪动和色彩显示,让学生能正确地区分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接着逐一演示和局部特写放大各个细胞器,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主体探究的过程,掌握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线粒体为例,教学时可将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闪动、放大并由外到内将其各个部分,分别进行定格特写和重复演示等技术处理。同时提出探究问题:线粒体的形态如何?结构如何?其内膜有什么特点?内膜的结构与其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自主发现,理解并真正掌握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实现了生物学教学由微观向宏观的转换,一方面突破了微观的限制,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微观结构,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升,其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具无法实现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和立足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会学生学习。随着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和探究性教学的深人人心。二者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教学中,首先利用视频、图片引出“沙尘暴问题”。然后从问题的严重性启发学生关注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互联网的相关网站查阅资料。学生分组按沙尘暴的危害、物质来源、动力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经概括、总结后,各组派出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紧接着教师又深入一步,提出“如何治理和预防沙尘暴”的问题,让学生们探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充分被调动起来了。最后,留下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为治理和预防沙尘暴这个气象灾害和环境问题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环保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环境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利用素材库中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使“沙尘暴”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迅速唤起了他们的回忆,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欲望。而这些都是靠传统教学语言和静态画面所无法实现的。同时,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学习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研究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在这里悄然形成。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优化组合。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东港市第一中学

李国有 ***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能集图形、动画、音效、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动与静、远与近、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它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必将会全面引入生物课堂教学,也必将会引起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改变。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就是走近细胞。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枯燥的生物学知,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不符合高效课堂的理念。所以我们借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动画将这些微观的结构模拟放大,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生们真的很感兴趣。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是很难用传统的手段展示的。而信息技术正符合了生物教学的特点,通过动感化的手法和艺术将其展现出来,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内容也更形象,从而可以突破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中学生物教学模式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突破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究。信息技术在生物课上的应用,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得力的学习工具,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生物的兴趣。由此而来,促进了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何乐而不为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信息技术通过将动画、视频、音效和色彩的结合,创设出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时,我们可以把恐龙当时的生活情景制成动画,由此学生对恐龙便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便为学习新内容创设了情境,同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充分实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物学中有好多知识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组成》时,细胞器和细胞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如果用课件把这一生理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这样既能真实、艺术地把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增加生的感性认识,又能使枯燥乏味的生理现象变得新颖有趣。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

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从而增大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够比较直接的接触到远古时代的事物,例如在学习《生物的进化》时,如果照本宣科,就会枯燥无味,特别是学生还没有比较充足的化学知识做基础,很难想象生命起源的过程,因此可以把此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增强了其感染力,而且还使信息得到了延伸和扩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四、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效果

“实验”是新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实验因缺少材料而无法进行,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来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如《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等,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展示它们发生的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制作课件,还可以使实验操作步骤更加规范,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时,教师可以把显微镜的使用制成课件,把操作步骤展示出来,多次播放课件,可以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

五、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复杂,用语言来描述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的,而运用信息技术制成多媒体课件便可以直观的、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节中,受精过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以动画效果一步步展示出来,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了。再如,学习《遗传规律》时,我们可以将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用课件的形式表示出来,既生动有形象。这样在突破了重难点的同时,还能化难为简,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无疑是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充分地进行想象、分析、比较,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贮存,使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情感活跃和丰富起来,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观察、思维能力。

七、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蕴含着积极、向上思想的内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其改变家乡面貌、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仅靠语言描述,缺乏了情景的渲染,往往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很难完成德育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音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与教学相适应的情景,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时,我们可以把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制成课件,从而引发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真理的学习精神。再如,学习《克隆技术》时,我们可以把维尔穆特培育“多利”的过程制作成动画,让同学们再一次感受到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险、坚持真理的精神。从而激起学生们学好生物,将来报效祖国的欲望。

总之,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欲望,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目的。课堂上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必将对我们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贵州省普定县第一中学

刘永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在学校广泛普及,这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手段。它可使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合理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统教学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得以突破。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手段,集幻灯、动画、投影、录像、照片、挂图、录音于一体,通过将图、文、声、色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传输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课堂教学能促进师生互动,增加教学容量,既可保证教学质量又可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创新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等。

一、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帮助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情境创设,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如应用flash动画演示人教版必修Ⅰ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加上每产生一根肽键时的声音刺激,学生很快就进入探求新知的境界,再加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通过观察再开始找规律(氨基酸个数、肽链数、肽键数,脱下来的水分子数等之间的关系),这样既生动、直观、形象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类似的还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的过程”等。

二、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功能模式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模式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网、互联网、电子书刊、各种教育网站等生动活泼的平台上探索新知。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情感会异常地活跃和丰富,从一开始的跃跃欲试到最后的敢想、敢说、敢做,无不说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得以增强。这同时也是一种和谐、积极、健康、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为了让学生弄清楚物质的转移途径,两组实验中分别提供H218O、CO2和H2O、C18O2,可在教学时设置被同位素标记的H218O中的O用红色字体且该红色的O还转移到了O2中,C18O2 的O用黄色字且该黄色的O还转移到了C6H12O6中,通过观察、分析学生也就一目了然。同时也为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打下基础,如让学生在以此方式学习完“光合作用过程”后分析:突然停止光照供应会引起ATP、NADPH等物质发生什么变化,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会引起C3、C5等物质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哪些可行的途径可增加大棚或大田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量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增强学生对生物学重点知识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识记的效率。据国外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视听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约65%。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即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更加透彻,更加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突破了传统教学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四、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快速突破教学难点

许多生物学知识很抽象,仅靠老师的表述和借助挂图学生学完了还是云里雾里。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如flash动画,展示复杂的组成结构或生理过程,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大大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以下教学内容中会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如: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内,通过追踪含3H的分泌蛋白的转运途径(含同位素的分泌蛋白所经过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便理解各细胞器之间在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协调配合,从而证明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分别用32P标记DNA和35S 标记蛋白质,证明DNA确实是遗传物质;米西尔森和斯塔尔为了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使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为15N,以含14N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的复制方式;卡尔文为了弄清光合作用原料之一“CO2”中碳元素的行踪,用14C标记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探明了CO2中的碳可通过光合作用转移到有机物中,即14CO2——14C3——(14CH2O)。以上内容使用flash动画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知识,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新颖有趣,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信息技术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集中注意力并探求新知识。如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都可先让学生观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动画,再强调学生注意DNA、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等的数量及其在细胞中分布位置的变化,尔后再分时期慢慢演示各时期的变化,这样枯燥抽象的分裂过程等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全新的感受,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立刻调动起来,从而强化了学习的动机和需要,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过程愉快而顺利地得以进行。

总之,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生物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探求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更强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及其学习热情,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提供更加优越、全面的条件,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使我们的生物科学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自西、杨付英,高中生物学教育多媒体技术应用

生物学教育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

河北蒙中

【摘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特别对广大农村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策略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网络化。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学科整合 直观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李健平:《整合学科教学过程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7期;

2、新课改,信息技术教育与你同行 蒋联明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王丽娟

摘要:信息技术利用它强大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优势,在教学中发挥了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作用。更把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情景和过程等收集整理,重新整合,通过声光视听的多渠道刺激,让学生在变化中产生兴趣并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即为教师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并为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证;又为学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新颖的刺激让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还能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教学

作用

方式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各种相关技术。信息技术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或扩展人类的掌握信息的能力。而现在的美术教学是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其目地也从单一的技法训练转变为集欣赏、绘画、工艺制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学科。这样的学习方式必然就要接触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和环境虚拟化等优势恰恰为这种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这种特点,充分刺激学生的手、眼、脑和耳等多种感官,多方面传递信息,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大化的知识信息,加强了知识 的吸收率。分解了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使抽象的概念学习明白易懂,有效地节约了时间。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使其成为既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新方式,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手段。

下面我就对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实际作用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

正是信息技术能把文字、图像、视频综合处理,幻灯片、投影、录像、录音、立体模型的功能特点集中体现的综合能力,才能极大地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等等重新整合,并把整合后的内容再现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色、声的变化和发展获取新知识,掌握技能。使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的各个学习领域中都发挥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欣赏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审美修养。欣赏更需要有切题的资料,切题的资料是完成欣赏教学的主体,而信息技术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功能和资源共享化正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但欣赏教学的图片是二维的,静态图片加以枯燥的讲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有激昂的音乐也不能改变这种状态。而动态的事物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配合声音或音乐等则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料收集、多媒化功能重新整合内容,来摆脱枯燥空洞的讲解,改变教学中昏昏欲睡的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利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并茂、声光视听效果创设情境,通过视听效果的画面再现能使讲述更具表现力,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也为欣赏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新的教学途径。

例如在欣赏《格尔尼卡》,这是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时而创作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性的巨幅油画。但幸福的生活和优越感早以冲淡了学生的情感,对他们来说战争的苦难只是故事和电影、电视里的情节而已。无论多动听的故事还是激情的讲解,都不能让他们产生多大的兴趣,所以学生不能感受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憎恨,枯燥的讲解、二维的静态图片那怕有音乐都会让课堂变成卧床,高昂的激情成了催眠曲。所以在整理收集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资料的同时,再收集9•11恐怖袭击事件、汶川大地震等资料进行对比;再利用3D技术让二维的图片“活”起来,并把这些资料重新加以组织、修饰再进行对比。利用视频使大量的历史场景交互出现,再配合悲愤的音乐节奏和风格来渲染情境,加之生动的讲解强化情感,同时刺激着学生的眼、耳等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时,学生面对这些邪恶势力的猖狂逞威,同情、哀怜和愤怒便油然而生。正是这种感受使人鼓舞,情怀也随之高扬,更激发人内在的努力向上的意识。通过声、光、视听的感官刺激既提高了欣赏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作者是采用寓意、象征等手法来揭露敌人的残暴,表现了作者对法西斯暴徒们的强烈憎恨和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的作品主题,了解了再现性艺术的欣赏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美术技法训练中的作用

透视是绘画的伴生物,要在二维平面上塑造自然空间的三维空间形体,就必须学习透视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透视是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通过学习透视可以掌握空间表达的规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认为“透视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并提出“青年人应首先学习远近法”。透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教师既便是浅显的方法,在初涉透视时只用语言和视觉符号来讲角透视的基本方法、规律及在作品中的作用,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消化,也很枯燥无味。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爱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不够长,对于他们喜欢的事物他们有极大的热情,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看都不会看一眼,这就更增加了他们学习抽象知识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技法训练中,学生常会忽略或忘记透视的作用及方法,甚至画出根本没有透视的作品,这必然要给学生在发展和在进行欣赏活动时造成一定的影响。美国教育家埃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取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FLASH实现环境虚拟,以立方体或实物为例使概念形象化、立体化。虚拟人(视点的位置)、物品、画面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这就在极短的时间里解决了学生对近大远小等透视规律的理解,解决了因三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变化的关系。正是信息技术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活泼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降低了学习难度,难懂的问题在重复播放和重点反复演示中变得轻松快捷,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在讲解优秀作品中的透视关系时通过对比正确的透视和错误透视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透视在作品中的作用。利用多幅作品的对比让学生了解透视在东、西方的绘画作品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水彩画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使画面实现放大缩小、拉近放远、剪切重组和改变色彩等方式,化解了难点,强化了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利于记忆的形成,强化和激发了学习和创作热情。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使美术知识的讲解和技法学习简明了,丰富了教学活动分解了学习难度,并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完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使美术学习由几个人的学习变成全体学习的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提高了学习效果,还给学习者以更多的、更新颖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工艺制作教学中的作用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里“要求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防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既要准备大量的图例,又要考虑在有限的课时内解决难点问题,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明显不足,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则明显降低,教学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新课标的实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艺术享受,教师爱教,学生爱学。

下载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用微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永州五中 王婷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卫玲玲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9人。通过前两年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我发现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以绝对优势被广大教师所共认。多......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叶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二条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的心理与生理......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已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我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年来的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当今社会和科学技术带来快速发展,也使教育教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最直观......

    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 信息技术 作用 摘要 通过阐述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运用信息技术后作文教学的改变,揭示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

    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陈素平范县濮城镇中学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迅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更加快速,对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