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时间:2019-05-12 17:5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第一篇: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观音寺镇王行庄小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有关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颖实用的教学预案,并能灵活驾驭课堂,高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不断成长。

2、学生的素养发展: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发展。

3、继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提高集体教研的实效性。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引领与服务作用,培养一批优秀教研组长,促进更多优秀教研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通过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出既包含群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的教学预案。

继续加强对课例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促使教师能够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课为例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从而提高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依照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适度拓宽、加深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根据学习需要整合学科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5、评价机制的改进完善: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多元性、引领性和有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有形成果的收集整理:重视教学教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内容充实、种类齐全的学科教学优质资源库,满足学科教师的教学需要。

三、推进措施

1、继续开展教材的研究培训与总结交流

每学期初,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改教材教法研究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解决教师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提升教师的课改实践能力。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引领 识字课:反复再现,自主识字 精读课:激入—导思—点悟 略读课: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3、加强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

语文基本功是教师搞好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我校将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年年有计划,期期有重点,注重平时训练与活动竞赛的相互促进。

4、继续抓好课外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建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继续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重点工作。将通过教研、竞赛活动、等活动,督促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借助每周两节阅读课和学生的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丰富语言积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5、完善学业评价制度与质量监控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继续完善学业评价制度,改进质量监控手段。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要突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提倡继续采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式,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引导教师逐步走教育科研之路,能够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筛选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与规律。要求语文教师人人有课题,期期有总结,最后有成果。

第二篇: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docx

语文学科组建设三年规划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有关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颖实用的教学预案,并能灵活驾驭课堂,高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不断成长。三年内,培养区级骨干2人,所有青年教师都能够成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

2、学生的素养发展: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发展。

3、教研组的作用发挥:继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提高集体教研的实效性。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引领与服务作用,培养一批优秀教研组长,促进更多优秀教研团队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通过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出既包含群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的教学预案。继续加强对课例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促使教师能够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课为例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从而提高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依照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适度拓宽、加深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根据学习需要整合学科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5、评价机制的改进完善: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多元性、引领性和有效性,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6、有形成果的收集整理:重视教学教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内容充实、种类齐全的学科教学优质资源库,满足学科教师的教学需要。

三、推进措施

1、继续开展教材的研究培训与总结交流: 每学期初,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改教材教法研究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每学期末,继续开展不同年级的课改座谈会,通过研讨与交流,解决教师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提升教师的课改实践能力。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引领

通过青年教师评优课、问题研讨课、优质公开课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课堂引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识字课:反复再现,自主识字。精读课:激入—导思—点悟。略读课: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3、加强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

语文基本功是教师搞好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年年有计划,期期有重点,注重平时训练与活动竞赛的相互促进。

4、继续抓好课外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建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继续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重点工作。将通过调研评估、竞赛活动、命题引领等手段,督促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借助校本阅读课和学生的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丰富语言积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5、继续做好资源征集与利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学科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继续做好优秀试题、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反思的征集评选工作,并把优质资源及时发布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引导教师用好学校的晒课平台和其他优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教研,促进广泛交流,共同提高。

6、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引导教师逐步走教育科研之路,能够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筛选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与规律。要求语文教师人人有课题,期期有总结,最后有成果。

第三篇:11101011010小学综合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汇总

1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有关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颖实用的教学预案,并能灵活驾驭课堂,高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不断成长。

三年内,培养市级教学标兵15人,达标评优教师20人,一级达标教 师30%。

2、学生的素养发展: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

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发展。

3、教研组的作用发挥:继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提高集体教研的实效性。

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引领与服务作用,培养一批优秀教研组长,促进更多优秀教研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通过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出既包含群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的教学预案。

继续加强对课例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促使教师能够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课为例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从而提高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依照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适度拓宽、加深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根据学习需要整合学科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5、评价机制的改进完善: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多元性、引领性和有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有形成果的收集整理:重视教学教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内容充实、种类齐全的学科教学优质资源库,满足学科教师的教学需要。

三、推进措施

1、继续开展教材的研究培训与总结交流

每学期初,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改教材教法研究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每学期末,继续开展不同年级的课改座谈会,通过研讨与交流,解决教师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提升教师的课改实践能力。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引领

为了优化我市的语文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研室将进一步推广完善三种课型的语文教学模式。通过观摩示范课、问题研讨课、优质公开课、送教下乡课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课堂引领,促进全市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识字课:反复再现,自主识字 精读课:激入—导思—点悟 略读课: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3、加强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

语文基本功是教师搞好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研室将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年年有计划,期期有重点,注重平时训练与活动竞赛的相互促进。具体安排如下: 2007—2008学年课文读背与写字培训 2008—2009学年读名著促成长

2009—2010学年优质课评比、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的征集与评选

4、逐级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

为了培养语文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的研究与引领作用,各级要层层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通过集中培训、研究交流、活动锻炼等形式提升教研组成员的研究组织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教研室组建市级语文中心教研组,共12人,其中每个年级2人。

各乡镇中心校及局直各小学要建立中心教研组,每个年级各1人,并加强培训与指导,切实发挥好业务骨干在本单位内的辐射带动作用。

5、继续抓好课外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建议,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教研室继续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重点工作。将通过调研评估、竞赛活动、命题引领等手段,督促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借助每周两节阅读课和学生的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丰富语言积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6、继续做好资源征集与利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学科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继续做好优秀试题、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反思的征集评选工作,并把优质资源及时发布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引导教师用好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和其他优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教研,促进广泛交流,共同提高。

7、完善学业评价制度与质量监控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继续完善学业评价制度,改进质量监控手段。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要突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提倡继续采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式,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研室将通过调研了解评价过程、收缴评议评价材料,实现评价的科学化、有效化。

对语文教学质量,教研室将进一步完善监控手段,坚持每期抽测一次,期末统一命题检测,并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明确教学导向,提出教学改进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8、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引导教师逐步走教育科研之路,能够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筛选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与规律。要求语文教师人人有课题,期期有总结,最后有成果。

四、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3月

进行学科发展调查,分析我市语文学科教育现状,确定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目标,制定三年学科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2008年4月——2010年4月

实施学科规划,按照规划的发展目标,开展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对规划进行评估总结,及时对规划进行反思、调整和提升,确

保本规划顺利、高效、有序地进行。第三阶段:2010 年 5 月——2010 年 6 月 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确定下阶段的发展目标。6

第四篇:小学部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小学部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2013-01-26 21:22:28)转载学科规划 ▼

标签:

分类: 教学随笔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形成特色学科,打造一支富有内涵,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的优秀语文教师队伍,实现我校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

现状分析

1我校小学语文学科现有语文教师28人,年龄多在40岁以下,都是来自不同学校的精干教师,多数教师是县级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全体教师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学校学习和研讨气氛浓烈,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2不能否认,由于受到当前教学评价体制较为单一的影响,全体语文教师从教学理念、日常教学工作、教研科研活动、对待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到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被动消极因素。学校新建,各种教学设施精良,学校高层重视学科教研,这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学术研究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供了宽松、良好的平台。4 学生是由实验小学、育才小学、大窑小学分流过来的,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基础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急需要形成。

发展目标

(一)教师发展目标

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学科;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有较丰富的学识;有扎实的语文专业功底,有较强的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有良好的语文专业素养和学科技能;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和能力,能参与课题研究,形成团队优势。

具体目标: 提高授课水平,努力构建生本高效课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具有相应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做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建设开放的课程资源。依照语文教材的编写逻辑,适度拓宽、加深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重构以阅读为龙头的课程体系。完善面向全体的多元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使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语文课程特点;增强评价的引领性,摆正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增强评价的有效性。4及时总结反思,形成学科特色。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累积典型教学案例,加强略读课文教学研究,尝试群读教学等。

(二)学生发展目标

认真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发展。

1充分得用晨诵午读和课外时间,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增加学生的读书量,激发并保护学生的读书兴趣,超额完成小学段145万字的阅读量。用书香润泽生命,让经典丰盈心灵。读书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建立班级书架

②师生共读,共享午间美妙时光 ③上好阅读指导课,让学生会读书 ④精心组织,办好读书竞赛活动 让学生写一手好字。加强写字教学,从书法层面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低段要注意学习用品的使用和摆放;中段预习习惯的养成;高段关于学习记录和整理习惯的养成。A三 行动策略 1 读书学习

引导教师读书,把安排教研活动与安排读书活动结合起来,鼓励语文老师读书,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学科素养。

网上教研

充分运用网络的便捷,建立学校语文组博客群,开展网上教研活动,互相交流,探讨对教材理解和教法的研究,探讨学生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等。多关注和追随名家名师,进行资源共享。骨干引领

在语文学科建设中,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做好传带工作,有效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积极进行教研教改。精研教材

把精研教材当成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语文教学要“文本细读”,它是“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要在细读的视野中,让文本变得饱胀起来,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都会生成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感。语文教师只有自己与文本亲密对话了,才能做好红娘,引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

除此外,我们还要严格教学常规管理。1落实好集体备课管理制度。2加强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研究,语文作业的布置要充满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师生树立正确观念为前提,以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基础,兼顾课内与课外,特别重视阅读和练笔,让语文作业能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提升自己语文水平的过程。在作业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留有不同水平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提高。对自觉性不高的学困生,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其作业的质量。

3细化辅导管理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培优重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阅读上要求学生读得更宽,读得更深、读得更快;写作上要求学生立意更明、选材更精、表达更好。后进生要树立其自信心,让他进步,早日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探索科学的评价方式和体系

探索出科学的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方式 探索出科学的评价教师教学效能的评价方式

小学部语文学科工作总结

(2013-01-26 21:19:19)转载学科总结 ▼

标签:

分类: 教学随笔 这学期,我校小学语文学科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认真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语文教学研究,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暑假中,结合省里组织的远程研修,对老师进行2011版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老师们积极学习,互动研讨,有多篇作业被指导老师推荐。开学前一周,学科组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落实新课程理念,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重视多层次、多级别的校本培训活动。学校大力支持老师外出学习提升,并上汇报课和进行二次培训,吴艳艳和齐延苹老师从太原归来后为大家展示了科学普测与语文相整合的语文活动课,郑明慧老师从北京中关村三小学习回来后为大家带来了《窗前的红气球》,在体验式教学方面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发。此外,各个年级的语文学科组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思想,进行草根教研,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培训、交流、研讨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常规为核心,周密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研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开学初教研组根据年级课务的安排,自主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商讨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中的困惑,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中的学校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教研组集体备课,试教研讨课再到学校层面展示。从课堂教学到说课的磨练,老师们参与的热情较高,学习收获也多。在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研讨课中,老师们展示的课堂教学都比较精彩。

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本学期学科组注重了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从学科带头人到各级部备课组长,先亮相课堂,为老师们做出表率。

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把手,每次活动前有预备会,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备课、观课、议课都紧紧围绕问题进行,使老师们每次活动都有一得,本学期,我们就如下问题进行了探讨:运用连接语推进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体验教学法的应用;精准把握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等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

此外,为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还开展了“一人一课”活动。以级部为单位,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教学常规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落实到位,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现优点及时通报,以便发扬。

四、增大阅读量,提升师生语文综合素养。

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面。学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提倡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也极力提倡师生同读。本学期结合学校读书节,每班的建立了小书架,定期定时更换图书,图书馆推介新书,学生自主借阅,同伴交互阅读,班级内好书漂流阅读,每班设计阅读墙报,评选阅读之星,开展诵诗大王PK赛,读书节中根据每班阅读情况还评选了书香班级。通过读书,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增强了。

五、下一步工作的措施: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教师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最后,我想引用李炳亭老师的话做结: 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你改变不了中国,但你却可以改变你的课堂。记住这句话吧: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民众!

海门市初中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引领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加强教材教法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范式,提升语文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全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新的突破,特制订本规划。

一、原有情况分析

(一)教学现状 1.阅读方面

鉴于语文课程理念的转变和新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把语文教材作为阅读材料、文学读本归还给学生,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思想观念上建立的根本观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探索建立“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的课堂教学范式,推行“晨诵”和“午读”,加强了学生的预习指导,改过去的茫无目的的随意,为有准备、有针对、有目的、有实效的预习;加强了朗读教学,改传统的只听见教师的滔滔不绝,为校园处处有学生的琅琅书声;加强了课外阅读,改以前一心只读课本,两眼不看课外书籍的陋习,为课外阅读成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古诗赏读”“名著导读”系列进行指导,注重积累,扩大阅读面;重视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由过去需引导学生理性判断,严格表述“标准答案”转而变成需要学生感情把握,形式自由的个人“体会”,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强调了探究性阅读,由原来只对学习结果的重视转而变成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教材的倾向严重。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量仍嫌不够,因而造成学生的阅读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能力提升的力点,发展后劲不足。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导致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尴尬,难以从根本上加强阅读的实效性。教学的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定位,阅读教学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整体把握,而是用一大堆字词句篇的枯燥、烦琐的分析来僵死学生的灵性,学生背了一大堆标签式的“知识”,学到底仍然不会读书。

②片面的应试痕迹干扰,阅读教学的定位不够正确。光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较为忽略,甚至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片面地认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作,要么离开思维内核,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孤立地去品味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么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浮光掠影地将“读”带过,“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也仿写一篇。③课外阅读指导不够重视。学生阅读量少,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农村初中学生课外书的来源教少,适合他们读的好书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有些学校为了应付验收需要,有那么几百,几千册,但这些书要么是些工具书或七拼八凑的的书;要么学校把它当作“宝贝”,重点保护在书柜里,学生是难以借到的。书香不能飘溢班级,书味不能浸润孩子心田。尽管教师也都认可“多读多写”仍是学好语文的正确途径,但教师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很少有老师能向学生推荐好书,经常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分享阅读的快乐,2.写作、口语交际方面

①作文训练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初中三个年级,六个学期,六本教材,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作文训练体系,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本教材,甚至每个单元都是这个完整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能力训练点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整个作文能力训练体系,但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同样存在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注重的是作文的次数,作文做了哪些题目,而忽视了单元训练中所要形成的能力。许多教师想通过一次作文训练什么都抓,结果势必什么也抓不到。与其想通过一次作文训练抓全面,倒不如每次训练抓一两个重点、难点进行突破,这样倒有可能真正学点东西,提高点技能,一课一得。这是作文训练乃至阅读训练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作文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坚持一课一得,经年累月积攒起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稳步提升,反之,贪多求快,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②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作文应密切和生活关系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只局限于课堂,把作文仅仅看作是课堂里边的事,割裂与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口语交际、课外练笔和语文实践活动。实际上,学生的作文就应该是写实实在在的生活。“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应该是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有真情实感,才有智慧的语言表达,才有鲜活的思想火花。同时,口语交际训练在我们的教材中占有着和书面表达差不多同等重要的位置,口语交际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然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专项训练几乎是空白。关于课外练笔,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事实证明,仅凭课堂的几次作文训练就把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到一个层次谈何容易呀!至于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教学中又有几人能给予关注呢?

③忽视讲评的反馈功能。在讲评中不能把学生的典型问题客观、完整地指出来,缺少必要的鼓励。教师不懂得哪怕只有一个好词好句也应给予充分肯定这一导向价值,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作文的认可和欣赏,不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作文的成就感。其实,一次好的作文讲评课不仅仅是上一次作文的总结,更是下一次作文的开始。

(二)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有针对性地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课堂上充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加强知识积累,这样,许多学生改变了被动的学习现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样,许多学生改变了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亲自去调查研究,去进行各项操作,去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敢于针对课文内容、课外阅读、社会生活、教师和同学的观点等提出质疑,这样,许多学生改变了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提高了探究实践的能力。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以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搭建舞台为行动原则,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当然,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语文水平必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不浓,总是觉得语文学习太烦,学语文没有成就感,因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语文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

2.不少学生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很淡,学生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取,不知消化,收获甚微。从阅读书籍的选择来看,喜欢动漫类的同学最多,原因在于,动漫内容轻松诙谐,主人公多数是花季少年,言行举止非常切合他们的审美标准,而且,动漫主人公的反叛以及一些在大人们看来有些出格的行为也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他们可以在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对于其他内容的书籍,他们多数随性而为,心情好就看,故事情节强的就看,没有一致的目标。而且很多同学在阅读之后没有后续的学习活动,常常是“看过就算了”,缺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阅读缺乏实效性。3.课堂学习主动参与性不强。学习上存在惰性,懒得思考,懒得动脑。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的同学少之又少。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网络文学的很少,利用网络聊天、打游戏、听音乐的很多。新型的学习途径被学生忽视和异化。

(三)师资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安排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为使师资培训工作更切合本地实际,遵循“阵地下移,战线前移”基本理念,强化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还引导教师利用学校图书室、校园网、远程教室等,开展教育沙龙,进一步学习并讨论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理论,促使自己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根本转变。每学年都开展适应课改要求的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案例设计及分析等评选活动,把课程建设和改革推向深入。鼓励教师进修高层次学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素质。如今,我们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他们“安于其业,乐于其业,精于其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吃透教材,设置的问题要有深度,同时还做到善于提问题,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加强了对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学有效性就越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当前教学评价体制单一的牵制和影响,从教学理念、日常教学行为、教科研活动、对待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到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因素。学校的校本化教研气氛不够浓厚,教研活动效果不够明显,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不能起到积极正向全面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借鉴上仍处于弱势,教师写教育故事的习惯还未养成。

二、主要目标

(一)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

1.给学生提供精美的阅读材料,使其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享用人间精美的精神食粮。读名家名著,读精美诗文,读精品报刊,读社会前沿信息,给学生营造一种书香环境,尽可能地提供优雅的读书室,有条件的学校每个班级开设图书角。每天课外读书不少于一小时,节假日安排一定量的读书任务。要切实保证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的充分阅读,采用浸泡、体验、感悟、积累、交流等多种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008年:学会挑选读物,能对故事情节作简单的分析、概括,能对作品内容作较具体的复述;初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对人物形象能作简单评价;能较好地写出简单的读书笔记;养成读书看报进行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的习惯。学生的阅读量为课标规定要求,即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阅读两、三部名著。学会做分类摘记,七年级每学期不少于6篇,每篇不少于300字;八年级每学期不少于8篇,每篇不少于400字;九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0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2009年: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正确表达,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会速读,初步掌握粗、精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欣赏文章的能力;学会写读后感或赏析文章;能初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阅读总量为400万字,阅读五、六部名著。注重对精品诗、文(段)的背诵积累,每学年背诵课内外精品诗文不少于40首(篇、段),约1万字。

2010年: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用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多种方法读书;能逐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精神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阅读总量不少于500万字,读完教育部推荐名著5—7部及一定的科普著作,完成读书笔记6—8万字。

2.注重写作训练。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尽收笔下。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掌握科学的写作教学操作流程:平日或日记或随笔或阅读笔记,做到每日一记;写作课进行日记随笔读评交流;做专题写作指导;修改、加工、润色随笔;作品誉抄入集。采用日记积分法、随笔读评法、作品专辑法、发表激励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倡导进行多样化的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探索。坚持读写并重,以读促写,以量变促质变,厚积而薄发。

2008年:学生写作量参照课标规定要求略有提高,即作文一般不少于15次,(基础年级每两周一作,初三年级每三周两作),其他练笔不少于2万字,年累计写作量不少于3万字;坚持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班级内喜欢作文的学生超过50%,有20%学生的习作见诸报端或获得写作竞赛的等级奖。

2009年: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略有提高,努力保持每天写读书笔记或日记、随笔,年累计写作量10万字左右;坚持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班级内喜欢作文的学生超过80%,有50%学生的习作见诸报端或获得写作竞赛的等级奖。2010年:学生养成了独立观察,主动积累的习惯,随时写作,自主修改的习惯,主动读写的习惯等,自主写作能力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在40分钟之内完成600以上的文章,而且没有一篇不合格作文。每位学生都能结集“出版”个人作品集,把作文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有良好的师德和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之心,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有较丰富的学识;有扎实的语文专业功底,全体教师都必须具备本科学历,鼓励青年教师攻读语文专业或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有较强的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教师都能熟悉中学语文学科体系和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良好的语文专业素养和学科技能;有较强的教研科研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和能力,能参与课题研究。具体目标:

1.提倡在教学目标导向下的、师生互动互惠式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逐步形成“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练习及讲评”、“实践活动”等教学模式,并鼓励教师创造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教学样式。积极推进各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使之成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常规手段。乡镇初中在培养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力争出现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市区学校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做好进入市区的乡镇骨干教师的再优化,并大力培养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教师组织。

2008年:加强教学流程管理,牢固树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质量监控和质量分析,加强教学质量的随机监控和长效监控,使流程管理走向规范、走向科学、走向实效。80%的教师能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随堂听课优良课率达70%以上,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10%。

2009年: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通过教研活动,以研读教材,钻研教法为重点,将集体的智慧,与教师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90%的教师能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随堂听课优良课率达80%以上,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20%。

2010年:多渠道地提高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及课标的能力,提高业务认识;通过“磨课”,更加准确地让教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处理、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随堂听课优良课率达90%以上,100%的教师能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学,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超30%,力争培养1-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

2.教师要有读书读报和写作积累的良好习惯。

2008年:教师读完课标规定的五部名著,每学年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每天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日记,年写作量不少于4万字。每学年发表或获奖(或达到获奖发表水平)的文章不少于1篇。

2009年:教师读完课标规定的七部名著,每学期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每周不少于一篇周记,每天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日记,年写作量不少于6万字。每学年发表或获奖(或达到获奖发表水平)的文章不少于2篇。

2010年:在完成课标规定的10部名著阅读任务外,另外读5——10部文学名著,对其中的3——5部能读深读透;每学期读两部教育理论专著,融会贯通。对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教师能背诵其中的80%以上。每天坚持记工作日记或随笔札记、读书笔记不少于500字,年写作量10万字以上。每学年发表或获奖(或达到发表获奖水平)文章不少于4篇。

(三)学科建设目标

加强语文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课堂改进为重点,同时,开发形成配套的校本课程教材,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外资源;通过学科建设,逐步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能提高学习效率,争取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不断地提高。

1.创建学科品牌,进一步深化范式引领,构建“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的教学模式,推进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

2008年:通过尝试,探索出具体的行为模式,语文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并培养出一批有所建树的模式的实践者。

2009年:形成语文学科范式教学系列读本,在全市范围之内进行推广,并逐步走向南通其它县市。争取在南通市以上的各类课堂教学比赛中不断有教师获奖。2010年:在南通地区得到广泛的推介,并影响到南通周边县市,举行南通市乃至江苏省大型的语文教学研讨现场会。

2.以“达标创特”为抓手,加强特色学校的建设。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课改精神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富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立足校本实际开展课题研究,以研兴师,以研促教,力争取得优良的科研成果,为语文新课改引路导航;重点组织好各类文学活动,办出特色,形成影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特色教育探索思路、开辟途径;努力创造一流的教学成绩,特别是形成一套高效的中考指导策略,使得中考语文成绩达到全市领先地位。

2008年:以2所学校为语文学科重点发展的对象,开展学科中心组研讨活动,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型学科团队,以此整合力量,打造特色名师和语文特色名校。2009年:物色5所学校,通过积极发展,要在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上取得进展,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具有特色,在中考中语文成绩取得突破,跻身于海门市先进水平。2010年:把我市初中语文学科建成南通市知名的高水平学科,把10所学校的语文学科打造成学校的特色学科,并逐渐把学校打造成以语文为品牌学科的特色学校。3.加强学科基地建设,突出学科基地优势,展示学科基地风采,彰显学科基地作用,七年级要做好语文学科的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注重其文学素养的提高,加强阅读写作训练。九年级要深入探讨及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按计划进行单项及综合训练,争取成绩一年一个进步。

2008年: 以片(市区)为单位选择一所拥有较强的师资配备和扎实严谨的教科研风气的学校作为语文学科基地学校,从教研室到学校教导处到教研组再到年级备课组,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形成严密的学科基地建设网络,制定周密的学科基地建设计划,形成语文学科基地的建设方案,着力搞好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形成有效的教学基本框架和教学策略。

2009年:以片(市区)为单位进行学科研讨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可以由基地学校骨干教师送课到其它学校,也可以邀请同行们前来听课,由教研室等专家给予点评及开展研讨活动,送课教师和上课教师的教案及专家点评和研讨记录存档,从而带动区域语文学科的发展,每片(市区)有2-3所学校能有效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0年:通过语文学科基地学校及其影响,探索一套科学规范的语文学科教学的运作模式,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基地学校的学科引领、带头作用,对其他学校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每片(市区)所有学校的语文教学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四)学生中考成绩目标

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竞争力,力争全市合格率、优生率、平均分等各项指标在南通市名列前茅。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全局性工作,让书香陪伴着学生的成长,让书籍成为学生内涵发展的源头。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语文中考成绩成为南通市的排头兵。

三、行动策略

(一)加强学科共同体建设,推动语文学科建设

1.参与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相关学校要经常召开通气会,交流各校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认真制定《区域学科共同体建设工作计划》,协调、统筹各校教学研究工作安排。3.实施学校间教学研究活动的参与和共享机制。各校举办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要互通信息,互相开放,尽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以实现学校间的资源共享。4.各学校语文教师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交流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5.教师间要建立同轨年级的备课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根据教研室的统一安排,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6.充分发挥重点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活动,促使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二)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推动语文学科建设

1.设立片语文学科基地学校各一所,通过探索、实践,实现区域辐射,从而推动区域语文学科建设。

2.以阅读来推动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学生智慧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教师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源泉。

①新学期,让学生参观学校图书室,让他们感受书籍的丰富、知识的无限。②开展“书香班级”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晨诵”和“午读”,每三天领悟一首诗,在《古典诗歌赏读》的引领下提高古诗文的欣赏能力;借助《名著导读》,必读书和推荐书的阅读量初一年级90万字,初二年级120万字,初三年级50万字,有条件的学校一步到位,条件不成熟的学校三年逐步达标。架设教材文本阅读、读本文本阅读、课外文本阅读的桥梁。每日一小时的阅读以读本文本阅读为主体,辅以短小精悍的美文阅读体悟,进行班内阅读指导、读书交流等,让学生充分地徜徉于钟爱读物中,与大师对话中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③加强书香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横幅、标语等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开放图书借阅工作,对于看书速度快的学生,学校图书室不再硬性规定借阅时间,而是随时可以借阅。适时将图书室添置的好书进行公布,为学生提供参考。

④教室内的书架切实起到实效,取名为“每周书屋”等名称,让每个学生把精心挑选并阅读过的一本好书拿来,介绍给同学,并写上推荐语,放入每周书屋之中,让学生自由借阅。

⑤重视方法的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实际问题,例如如何选择读物,如何快速浏览,如何摘读跳读,如何精略结合,如何作读书笔记等等,教师作适时指导点拨,特别重视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归类记录法等,指导学生:作笔记、作卡片、剪报、编索引。这些技巧方法上的点拨会使学生的阅读效果显著提高。

⑥语文老师对学校图书管的藏书作出调查分析并结合新课标对中学生各个年龄段的要求,开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推荐书目,以便学生有目的的借阅,防止读书借阅的盲目性。

⑦将学生语文阅读与活动相联系起来,阅读时学生不仅仅是读,而且可以设计阅读内容的活动过程。为了进行设计,必将促进学生更深入地阅读,更好地把握阅读的内涵,而活动又是对阅读的一种体验和检验,学生可以获得设计成功的喜悦,也可发现阅读中的不足,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⑧开展多种类型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各种语文特色活动,让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①开展各类主题的竞赛活动:书法比赛、演讲赛、故事会、辩论赛、征文比赛、作文竞赛等。

②校刊、班刊的创办。

③开展好学校特色彰显的读书节活动。

④阅读积累手册的展览评比。开展阅读挑战赛,做好各种形式的阅读比赛。⑤语文知识竞赛。⑥创新作业的设计(充分利用五一假期、十一假期、暑假、寒假,通过形式丰富的作业促学生提高)。

⑦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例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后两分钟朗诵、口头作文、讲故事、新闻发布会……)。⑧专题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⑨成立学校广播小组,通过校园之声的广播,给同学们讲述人生的故事,朗读优美的文章,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培养学生读与说的能力。

⑩每学年确定出一个星期为语文活动周。在语文周活动中,师生们通过诗文朗诵、诗文歌唱、舞蹈、小品、课本剧等形式,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演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人文修养。

4.突出特色建设中的整合思路,加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与校园文化氛围、与社会生活的链接。

①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本地特有的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开展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

②重视语文学科和社会、家庭的联系及德育活动的的渗透融合。

③捕捉社会上的焦点热点问题或事件,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开拓视野,提高素养。例如:08奥运,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感动海门教育人物…… ④校园生活是语文教育天然的良田。大语文教育研究的着力点是美化校园文化设计和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促进学生触景生情,以情动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培养美德。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语文学科建设

1.完善语文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现在南通市、海门市学科带头人1 人,骨干教师近3人,但后续部队还不够壮大,成长的速度不够快,所以,我们将确定培养对象,落实服务机制、考核机制,为他们成长导航。

2.组织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以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进行政治学习、语文教育理论学习,要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学习,并要求做好笔记。

3.每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讲授一堂公开课,并评课交流。4.每所学校的语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一单元课文集体备课一次,总结交流上一单元的经验,并开展下一单元的备课。

5.学校组织实施“五个一计划”,即是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写一篇课堂教学教后感。

6.每个片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每学期讲授一堂或两堂研讨课或观摩课,组织教师观看交流。

7.每一学年准备一堂优质课例参加县级评选,教育局评选出优秀课例参评市级优秀课例的评选。

8.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课改论文或教学经验心得等交学校,推荐优秀论文交教育局评选。

9.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教师通过参与喜闻乐见的活动,也能发展自己。如读书征文、师德美文与演讲比赛、语文特色方案评比……

10.开展语文教育科研,科研兴教。各校要保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两周一次集体教研活动,继续鼓励教师多撰写、发表论文,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整理成文字,并深入开展各项现有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支持教师以个人的名义,申报科研课题,鼓励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真正作到以科研促教学,让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

(四)加强课程建设,推动语文学科建设 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主要渠道。

1.各类课型的课堂教学展示与评比。包括专题阅读教学课、复习课、阅读指导课、作文指导讲评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通过各项比赛,提高教师执教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磨课,增强教师的课堂驾御能力。

2.课堂教学体现特色。每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学生实际情况,每学期都要制定自己的特色教学目标,写出计划,并通过卓有实效的工作付诸实施,让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的发展、特色的展现。3.为实现师生同发展的目标,开展教师层面的相关在活动。例如:教师阅读随笔手册的评比、教师书法比赛、师生同题作文比赛、教师演讲比赛等等。

4.课堂前5分钟演讲,内容可为一个成语故事、一首短诗赏评等,联系实际并加以点评。5.教师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超市式”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背诵教师精选的唐诗宋词和名家名篇。编写名篇解读系列书籍,教会学生如何赏读。6.精选“科技文明”“文化学术”“环境生命”“教育做人”“历史现实”“问题思索”等内容的时文供学生阅读思考与交流。

7.通过专题式的语文学习体现教材的开放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设计一些有价值的专题,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设计一个“感悟亲情”的专题,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询相关作品,教师进行筛选,设计导语与思考题,通过交流讨论,形成专题式的作品集,作为教材教学的补充。

8.网络资源的“海量化”、资源形式的多样化、网络活动的交互性和超时空性为开放性、创造性为构建理想的课程提供了现实基础。网络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语文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为语文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协作学习的平台,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提倡家长老师监督下的网络学习这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9.用好“互动课堂-学程导航”、“古诗赏读”、“名著导读”,提出修订意见,不断完善。充分利用课外自读课本,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0.加强“互动课堂-学程导航”具体行为模式的探索,建立文言文、精品散文、经典小说等文体的教学基本模式图。

(五)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形成激励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多渠道信息反馈的评价体系,发展教师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重点学科建设——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天山区级重点学科建设

——第四十九中学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简析: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吸收了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等等作为语文的课程知识。语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它既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语文学科在众多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做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汉语做为学生的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是积淀了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母语教育做为基础教育当中的基础,一直以来有着“基石”的地位,要通过母语教育,培养有文化的中国公民。

全力研究语文教育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需要。在小学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中,语文教育承载着众多学科,也联系着众多学科,做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更应该发挥校本研训的力量,努力钻研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我校语文教师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语文教师22人,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17人,市级骨干教师1名,天山区级新秀2人,12人参加过全国、自治区、市、天山区的课题研究工作,多人在课堂教学及论文撰文方面获得不同级别奖项。在22名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一级教师10人(2人未定)。总体来 看,我校语文教师是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同时,也应注意到,我校语文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9岁,教师的年龄构成呈年轻化,语文教师表现出的特点是:教师个人素质好,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快,有较高的科研热情,动手能力强,乐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足之处是:科研能力需要培养和提升,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专业的引领和学校扎实的研训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教研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科教师具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希望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语文学科重点建设三年目标规划 总目标:

通过三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学习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检查、评价、反馈的能力,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反思型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结伴互助,促进集体成长,借助课题研究形成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青年教师在三年内达到“三格”成长目标:即:“入格”、“合格”、“风格”。预期成效: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完成自治区级语文课题“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评价”的课题研究工作。有课题成果集。

2、成立新型教师校本研究组织——49中语文教师博客群,成员之间定期交流,研讨,形成资源共享,伙伴互助的教研格局。

3、学科研训采用“专家引领——校本研究——个人自学”三级研训模式,关注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关注每个教师的需要,形成阶梯培养模式,使每个教师都有自已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阵地,发挥组本教研优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三年后,做到语文课学堂教学无C级课,A级课能达到35%以上。

5、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体现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果之一,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力求达到学科组70%以上教师有近2年内区级以上教学教研获奖证书。一定比例教师的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师们的成果将被学校整理成作品集。

6、学生应该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教师们的成长是否有效,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是重点检验标准。学生要通过教师的精心教育,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自主阅读课外书籍,三年人均阅读量累计字数100万字以上,在市级以上的语文竞赛中有一定比例的获奖人数。

7、利用语文学科的重点建设,带动其他学科的校本研究,以期达到全校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校本研究氛围。第一阶段目标:(2007年6月—2008年6月)

1、成立语文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讨论通过语文学科重点建设三年规划,与全体语文教师共同研讨校本教研制度,细化教研制度。

2、制定语文学科重点建设的方向与亮点,并于初期实践中进行修订。

3、制定语文学科重点建设培养教师计划,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学校教师“教学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三级教师梯队,使教师队伍形成以老带新,传承互助的良好风气。使每一层次的教师都能够有支持,有目标,有上升的空间。

4、继续开展自治区小学语文课题“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评价”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实施语文学科的重点建设,形成语文教师中的中坚力量,以课题研 究促学科建设。

5、对照总目标,在实践中检验学科建设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的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分析不足,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以使更好地开展第二阶段的建设工作。

6、对语文学科重点建设工作投入资金保障。为每个语文组配备办公电脑,创建49中网站,输送语文教师赴内地学习(部分教师)。第二阶段目标:(2008年6月——2009年6月)

1、对已有的有效校本研究模式进行总结、巩固,不断完善。借助校本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语文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评估,检查“三类人”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对学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命名,奖励。继续培养“三类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能够在学校执教示范课、引领课,并能够承担区级及以上级别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达到A级课水平。

4、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能在刊物上或不同级别的论文比赛中获奖。

5、通过质量监测与阅读能力测试,检验学生阅读能力。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检测语文学科重点建设成果。

6、在“49中网站”与“语文教师博客群”上,搭建教师交流与研讨的平台,使教师能够养成主动交流,定期研讨的习惯。并依托网络平台,实现教研的空间化,自由化,有效弥补在校时间短,教研时间易受冲击的不足。

7、语文课题研究“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评价”顺利结题,以完整的实验过程及一定的实验成果体现课题研究价值,提炼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第三阶段目标:(2009年6月——2010年6月)

1、校本研究制度得到完善,对我校特色校本教研活动形式进行总结、提炼,形成长期有效的固定机制。

2、校级“三类人”培养出的教师在天山区级“三类人”评比及更高层次的评比中获得命名。校级“三类人”培养出的教师能够在学校教学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并成为培养新教师的核心力量。

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语文课授课评定无C级课,A级课达到35%以上。

4、新型校本教研组织“49中教师博客圈”得到蓬勃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除语文教师定期更新成果外,吸纳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进行参与,或者搭建校标之间的平台,吸引校外语文教师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交流研讨活动。

5、教师发表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并形成我校语文教师的成果集,收纳论文、教育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以及精彩反思。

6、一定比例的学生在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竞赛中获奖,形成学生作品集,收纳优秀作业、作文、实践活动方案等,体现语文学科建设成果。

四、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工作规划

(一)倡导读书,构建语文教师的知识与精神世界

母语教育,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语文素养,对一个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做为母语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确掌握母语,深谙母语魅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了解的人,这样,才能在母语教育中,为学生打开中华文学宝库的大门,介绍其中的知识,引领学生展开语文学习。其次,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自己的 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借助中外教育家的精神财富——教育理论书籍,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凝炼自己的专业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

“读书改变生命本质”。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深厚文化根基,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文化人。学校将大力提倡“读书文化”,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定期向教师推荐读书目录,从不同方面搜集图书信息,如《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定期都有教师书籍的阅读与推荐项目,学校搜集整理后,定期打印书目推荐目录,供教师参考学习;二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举办一定主题,一定书目的专题阅读活动,要求教师在博客网上发表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或在教研活动时间交流读书体会与收获。坚持每学期开展“读懂一本书”的精读活动和“文学选粹”的泛读活动。将广泛涉猎与专业研读有机结合,切实将书中的文化财富,融入到教师的精神世界中去。

通过倡导读书,使语文教师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根基,充实自己的理论涵养。做一个学校生活中的文化人、文明人,提高自己做为教师的人生修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为成就一个优质的语文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成立“团队”,营造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教研氛围

教师搞教研,依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也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才能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语文学科重点建设工作,将着力打造49中语文教师的团队品牌。

第一支团队是“课题组”。

四、五年级语文老师参与自治区语文课题实验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他们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在课堂教学实践上也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几位优秀的青年教师。这支“实验组”拥有7名语文教师,在平常的实验工作中,教师们运用课堂观察法,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分析课堂中呈现出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索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在理论学习方面,率先采取团队共享策略,好文章通过博客推荐给其他组员,有心得大家共同分享。在7名成员的真诚互助中,使每位实验组的成员教师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第二支团队是“师徒组合”。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要尽快达到“入格”,也就是熟悉小学语文教师的业务,适应语文教师岗位。这时给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一位专业引领的师傅,可以有效地缩短青年教师“入格”时间,尽快达到“合格”水平。师傅对徒弟的精心指导的过程,也是自身提高的过程,有利于形成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我们制定了细致的“师徒协议”,对师徒的互帮互学进行了量化规定,在每学期的“师徒汇报课”上,检验“师与徒”这个小团队的“质”的变化,对于师徒均有进步和提高的给予奖励。

第三支团队是“教研组”。以年级为阶段进行划分,我们把全校语文组分成低、中、高段三个教研组,每学期三个教研组的组长会根据学校教科研计划和语文学科教研计划,结合本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本学段的教科研计划。在设计各项活动时候,注意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举办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低学段的“如何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中学段的“读写结合,师生互动”,高学段的“自主学习,有效引领”等专题研讨活动。同时结合本教研组教师的自身特点,在教学中发现本学段教学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展开校级小课题研究,做到求同存异,各有侧重。每个教研组就是一支团结协作的小队,力争在学科建设中,立足本学段,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本学段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通过这样的团队建设,使每位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团队中得 到集体的成长。

(三)积极探索、总结、形成特色语文校本教研活动

学科建设,体现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绩中,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离不开扎实的校本研训和有效的校本研究模式。鉴于学校教育的特点,校本研训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是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扎实、有效,富于创新的研究模式,将有力推动语文学科的重点建设工作。

1、抓住常规研讨模式,融入创新因素。

以往学科研讨活动中,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是主要的形式之一。我们将赋予它更有针对性的主题,提高课堂研讨活动的实效性。(1)针对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如识字教学、古诗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专题研讨课。通过所有语文教师共同设计、研讨、实施,评价,在专题教学方面取得共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如“骨干教师引领课”要求上课时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的钻研要深入,外理教材,设计教案有独到之处,能给青年教师起到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学段要求及文本自身特点,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上一节合格的语文教学课。“师徒同上一节课”,要求师傅对徒弟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指导,通过同题教学,引导发现二者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上的不同,促进师徒二人共同提高。

2、探索新的研讨模式,促进团队发展和教师自我发展。

教学活动具有直观性,是教师易于接受和汲取营养的有效研训模式。我校计划实施开展“一课多上”和“多人同课”的研讨模式实践活动。

“一课多上”主要立足于教师的个人发展。通过教师对一节课的反复设计,揣摩,反思,不断修改教案,在不同班级连续实施教学的方法,使授课教师不断完成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见证自已对一篇课文的研究过程,可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师钻研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每学期,每位教师能够坚持一到两次的走班教学“一课多上”,将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他参与听课和评课的教师,也能从“一课多上”的见证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获得启迪,从而改进自身的教学。

“多人同课”主要立足于教师团队发展。这种模式是先由同组第一位教师执教课文,教研组教师对这堂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策略,总结优点和不足,再由同组的第二位教师执教同题课文,大家再观察,再改进,由第三位教师执教第三次,依次类推。同年级组一般有四位教师,每个教师都能够在前一位教师的基础上,改进教学,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当第四位教师执教时,这份设计已是凝结了众多教师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每个参与设计和执教的教师通过这样一个研讨过程都可以得到启迪,有所收获。

3、常抓不懈,严把教师基本功训练关。

语文教师要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学校与工会,团支部联合行动,将基本功的平日训练作为教师考核目标之一,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定期检查,将优秀作品定期在学校展示栏中进行展示,既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又是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也可以让语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学习。每学期定期举办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从三字一画、课堂教学、教育理论等方面,对语文教师进行基本功考核,促进教师业务发展。

(四)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研讨活动的延伸化、空间化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条件,也为学校语文学科 重点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校为语文学科每个年级组配备了一台办公电脑,并且开通了宽带网络,便于教师查找资料,交流心得,获取最新理论知识。利用网络平台,我校拨出专门资金,成立49中的专属网站,老师们也利用这个平台纷纷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语文课题组的教师专门申请了个人博客,定期发表自己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及时上传实验信息,与实验教师交流研讨等。

学校还将投入资金,为授课教师提供笔记本电脑,为班级安装投影仪,大屏幕,以实现教学现代化。老师们更是可以依托网络和办公电脑,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教学设想,使重点学科建设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网络教学是新兴的教育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研究克服时间、地域、学科的限制,实现教研的校外延伸、空间延伸,使教研更灵活、更轻松、更有实际效果。

(五)实施量化考核,检验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语文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着眼点在于教师,落脚点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同步提高。怎样检验学科建设成果呢?我们预计采取以下检验方式:

1、每学期坚持“质量跟踪”考核。

学校定期抽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学生单元测试卷,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成绩予以跟踪指导。每个学期期中时,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命题,对全校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科进行质量监控,老师们通过集中阅卷,卷面分析来检验自己前半学期的教学成绩,分析成功与不足,及时调整下半学期的教学,坚持“减负不减质”,“培优补差”,稳步提高自已的教学成绩,保证教学质量。

2、坚持听课、评课,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评定语文课等级。

每学期,学校会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上 课,既是检验自己教学水平,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学校专门设计课堂评议表,请听课教师从不同方向观察课堂,打出等级。再进行综合评定,确定研讨课的等级,同时结合评课、说课活动,将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这样,就可以用钢性指标来衡量我校语文学科建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达到重点科建设标准。

3、坚持用硬性条件评比校内“三类人”,做到培养有质量人才。

评比、培养“三类人”,是学校语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计划不能够仅停留在设想上,也不能落实的不够扎实。因此,学校特别制定了“三类人”评比的硬性指标,对“三类人”的考核必须做到严格、公正、真正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三类人”评比条件如下:

(1)教学新秀:

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有天山区级以上(含天山区级)的论文获奖。每学期承担校级公开课两次,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所带学生成绩优异,有一定数量获奖(校级及以上级别比赛)。

(2)教学骨干

工作五年以上,小学一级教师(含一级)以上职称。有“天山区教坛新秀”称号。论文获得天山区级(含天山区级)以上奖次。能承担课题研究,在天山区执教过研讨课(含参赛课)。所带学生成绩优异,有一定数量获奖。(天山区级及以上级别)。

(3)学科带头人

工作10年以上,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有天山区“教学骨干”以上称号。在学科教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奖项),在天山区、市以上级别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参与市级(含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教师或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教学或科研评比中获奖。

4、定期收集教师、学生作品,汇集成作品集。

语文重点学科建设要有一定的成果,学校将对教师每年的获奖论文、教学案例、反思等进行整理,制成教师成果集。同时,对学生的获奖作品和作业进行整理,制成学生作品集。两个种类的作品集,将做为语文学科重点建设的成果进行呈现。

总之,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提高学科质量,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我们将全力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

下载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XX市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XX省义务教学学科建设为指导,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搭建学科教学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岚 县 中 医 院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规 划 为有计划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制定此规划: 一、现有的重点学科 我院现有一级科室9个......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xxx 一. 基本情况 1.学校建设。学校现在是起步阶段,各项教学设施仍在不断完善。 2.师资力量。学校现有英语教师3人,一名专职教师,两名是支教老师。学生384......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何学彦 一、为什么要做学科建设?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教育的“三个面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发展方向,握课程改革的前景,立足实际,大兴学......

    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最终定稿]

    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工作三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数学是探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数......

    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工作三年规划

    桥头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规划 数学是探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数学在形成......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计划[五篇材料]

    南姚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依托校本,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通过学科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教学品牌。 二......

    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发展关系重大,它对学术梯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