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xxx
一. 基本情况
1.学校建设。学校现在是起步阶段,各项教学设施仍在不断完善。
2.师资力量。学校现有英语教师3人,一名专职教师,两名是支教老师。学生384人,现有10个教学班级,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其中英语专职教师1人,支教教师2人,比较年轻化,师资力量较薄弱。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仍是学校英语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学生生源。由于2010年9月第一届招生,学校学生的主要生源地是重庆、四川,其次有外省贵州、新疆的。大部分考入时的英语成绩都是在90分一下,基础比较差,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了畏难情绪,所以主动自觉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多。这个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英语学科建设中,要改变这一情况,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氛围,多做好的引导。
二.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针对现有的师资比较薄弱,学生生源差的情况下,借助学校优秀的办学条件和良好的教学设施,在通过学校骨干教师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施优势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建设好学校个学科班子。同时,在师资力量这个能动因素下,积极促进英语及各学科全面发展。
三.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最近3年内,要把外语教学整体水平建设增加一个台阶,在英语口语教学与其他方面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培养,增强学生外语学习意识,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外语学习方法。
2.在学科基础建设方面的基础上,使外语教学在听说能力,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注重英语学科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3.形成一支层次与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4.注重与其他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二)具体目标
1.师资力量建设目标
大力引进专业知识人才,不仅仅引进英语教师,还可多吸收外国语言人才,比如说日语高级人才、法语高级人才。这样利于本院外语科学水平的完善和建设。
2.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一年基础英语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第二学年的时能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三级(A/B)。能听懂日常英语,能和外国友人进行基本的英语对话,能书写出流利顺畅的英语旅游、商务短文。让英语能成为学生们以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3.学科建设目标
旨在把英语学科建设成为基础学科中的重点学科,突出其优势,努力把旅游英语建设成为本院的一个特色学科。
4.英语课程建设目标
英语教师参与《旅游英语》教材编写项目,编写出适应合适我校学生特色的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也有利于学院学科的长期发展,为我院以后办学更上一层楼奠定基础。还有就是学科课程设置可以更加突出专业性,比如设置旅游英语课程、导游英语课程、导游情景口语课程、景区管理英语课程、机械英语等。
四. 学科建设规划
(一)增强教师队伍建设
1.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建设
(1)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知识,还要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完善教学技能;完善和学生的交往能力,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喜欢你,更热爱英语,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些什么,想学些什么,利于课堂上的因材施教。
(2)在做好教学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多和同行学习、取经;向高校老师学习,搞好科研,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
2.学科教学业务能力
(1)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努力建设自身理论知识,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我们能积极的掌握大学英语课程理论的指导方向,利用教学基础教学进行实践和总结,从而提高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接受能力,进而更好的巩固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理论知识。
(2)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力
现任外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高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师的语言功底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一方面就促使外语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去模仿和学习外语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要过好英语语言这个关,让自己的语音和语调纯正,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去关注学生的发音和交流,增加学生之间外语的交流,指出学生交流中出现的语音错误,并加以纠正。
(二)提升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能力
1.组织各科任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建立学科交流平台,让年轻教师定期定时进行讲课比赛,每期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交流。
2.抓好课堂“三步走”,做好教学“六认真”。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教学反思,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五. 具体实施方案
(一)英语教学工作规划
1预期目标:
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教学方面,结合实际,抓好高职英语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外一方面,针对现在学生有限的英语水平,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沙龙。争取把英语专业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的专业。学科阶段措施:
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培训领导班子,使得各科任教师具备使用多
媒体教学的能力,提高课件制作的能力。
多与其他学校交流学习,培养自己特色专业人才,整体上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口语规划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纠正发音,练就纯熟的英语口语,提高学生能力,利于个人发展空间的扩大。提高英语口语可以做以下规划:
(1)对学生成立的英语角(English Corner)进行良好的指导和引导。①为他们提供一个室外场地;②建立定时定点的制度;③必要时学校为学生提供活动经费;④制定出英语角里面的一个特色文化,比如,定时每学期举行,英语话剧比赛,以班级为单位。
(2)建立校园影院,统一组织每周末放映一部英文电影,让学生们在放松身心中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
(3)让学生有把英语作为他们Career Planning(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学科研究规划
1前期准备
培养学科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给新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工作,让新教师自己尝试发表相关科研论文,争取每个学期发表科研论文两次或者更多,尽量争取在3至5年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2规划阶段
组建科研学术队伍,选拔科研带头人,制定实施可行的科研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职责,确定研究方向。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针对学校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先在学校内部实施,作为一个试点,然后在上申报。注意要系统性的研究,面对目前情况,学校现在英语科研可向英语语言学﹑教学法﹑翻译﹑文学、旅游英语及机械英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建设激励机制,对于有成就的科研教师,学校英语鼓励和奖励,对有成就和创新能力的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争取更大的探索以创造更好的科研成果。
(三)学科资料完善与学科设备建设规划
在校园网上建立完善英语资料,方便学生下载学习,在网站上设置英语论坛,让学生把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论坛上进行交流。
现有的英语教学设备仍有限,学校应加大投入,针对学生外语交流和听力的提升,应增加语音室的数量和听力设备。
第二篇: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何学彦
一、为什么要做学科建设?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发展方向,握课程改革的前景,立足实际,大兴学习和教育研究之风,以提高能力、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提升素质为目标,按合格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的培训思路,走学科建设、特色师资培训道路,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我校英语现状分析:
作为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者,只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掌握他们的学习特点,才能恰当地、正确地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指导,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现就针对我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作如下分析:(1)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差。
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我们学校学习的,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也较差,特别是英语学科,学生的英语水平远低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最后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情绪,课堂气氛很不活跃。学生的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语音、语法知识相当薄弱,听说能力极差,大多数中职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对于写作,学生的弱点更是一目了然,清晰可见。有资料显示: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2)教材选用不当。
教材要求模糊,特色不明显。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专业英语教学缺少硬性教学方案及实施标准;教材通用,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没有相对固定的教材,而且教材处于不停的改版和更换当中,不利于教研和教学定位。现行英语教材内容偏难,偏深,内容偏多,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很难衔接,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英语学习效果差。(3)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在当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还处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中。(4)英语教学评价分量轻,起不到激励作用。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人们都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学校和社会在各专业课上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科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评价受到重视。而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也越来越宽松,这样导致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二、英语学科建设目标内容.总体目标 :在三年内,把英语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标准.具体表现为:
(一)专业化目标
1、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
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发展实践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专业发展水平标准
一是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二是方法独创:在立足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三是教育意义:打造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队伍。四是终身发展。
(三)英语组师资力量建设目标
1、师德师风高尚。
2、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先进。
3、团结协作精神强。
(四)学生培养目标
1、升学班学生:以高考要求为标准,以得高分为目的。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就业班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立足于英语教材,增设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等形式,从而加强就业班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
(五)课程资源建设目标
教材建设:根据升学班和就业办的不同要求,有选择性的增减教学内容。课题建设:撰写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课后反思等
资源库建设:(1)建设成长型资源库。(2)学习资源条件。(3)建设交互型教师学习的平台
三、我们怎么去做英语学科建设?
1、大势所求:提高素质,提升能力
2、一线所需:解决问题,实用实效,座谈请求。
3、更新教学理念,实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4、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优化训练形式上狠下功夫,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1)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2)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3)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进行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4)合理运用多媒体声、像教学设施,做到直观、趣味,使学生易于接受。
5、提高学科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应该包括学科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涵盖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教育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1)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交际策略能力。
英语教师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因此首先应该具有英语专业的语言能力,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全能。培养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力。①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和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两个方面。语言在发展,学生也在变化,学生的语言水平也在发展。对于英语教师,语言功底要求也要提高。
社会语言能力:有知识(语用、语境、功能、跨文化、文体等)和能力(使用得体、理解无误)之分。得具有文体学知识、跨文化知识等。
语篇能力:语篇类型、语篇结构、衔接手段等。
交际策略能力:要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还必须具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策略知识,如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修复和保障手段,并能灵活运用。
②沟通能力:这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语言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去模仿和学习英语知识,英语教师要过语言关,语音语调要准确,增强与学生交流。
(2)英语教师的教育能力:①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教学技能。②交流活动。(3)英语教师的自我修养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4)英语教师在职业务修养。英语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素质就是具有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能力。
6、提升学科课堂教学执行能力。
(1)组织活动,搭建平台。(2)抓好常规,推进反思。(3)强化学习,搞好研究。(4)培养学生,加强指导。(5)规范评价,正确引导。
7、加强资源库建设
(1)建设成长型资源库。(2)学习资源条件。(3)建设交互型教师学习的平台
第三篇: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岚 县 中 医 院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规 划
为有计划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制定此规划:
一、现有的重点学科
我院现有一级科室9个,二级科室7个,共有5个重点专科:针灸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肝病科是省级重点专科,皮肤科和糖尿病科是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是县级重点专科。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近期规划:
1、医院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有关管理规定。2、2015年确定颈腰椎病科和脑病科为重点学科。
3、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由副主任医师担任,颈腰椎病科由刘润珍负责,脑病科由刘兴旺负责。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培养,使其在本学科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
4、充实中青年力量,形成人才梯队,要积极争取调进和聘用中青年医师,形成合力的技术梯队,优化人员结构。
5、被确立的重点学科,配备专科必需的仪器设备与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三、实施步骤:
1、争取五年内将颈腰椎病科和脑病科建设成省级重点专科。
2、对新确立的重点学科建设医院有政策及资金支持。在床位、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与倾斜,为专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提高学术水平,颈腰椎病科、脑病科要制定重点病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不断完善。
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务科根据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设施管理,并且定期考核。
岚县中医院 2015年2月3日
第四篇:华中农业大学学科建设规划
华中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十一五”规划解读
一、规划制定的主要依据和工作过程
(一)制订依据
制订依据主要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学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和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发展现状。
(二)制定过程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规划是关键中的关键。研究生处从2004年就开始酝酿学科创新工程、“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在深入学院调研,研读国家有关学科建设文件报告,回顾“十五”学科建设进程,总结经验,思索“十一五”学科建设思路、目标与建设原则基础上,起草规划稿,组织学校、学院领导进行研讨,2005年11月份基本定稿。后来学校再次组织了由校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参与的规划研讨活动,召开了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和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经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正式定稿,报学校发展规划处。2006年7月,学校正式出台了《华中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该规划的第一部分为华中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十一五”规
划(以下简称《学科十一五规划》)。
三、规划的特色和亮点
三大特点: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科工作全局,体现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二是坚持“强优支重,以重带新,包容整合,互促共进”的思路,走有所为,有所不为,协调而非平衡发展之路,体现了可行性;三是注重优势集成,强调构建大学科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利用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促进大联合,争取产出大成果,体现了
可操作性。
四、“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强优支重,以重带新,包容整合、互促共进”的学科建设思路,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断提
高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奋斗目标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总体规划,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华中农业大学建设成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整体水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基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孵化以及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基地;成为国家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和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
(三)基本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整体上水平,局部创优势”的办学方针,实施“学科创新工程”,以国家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新兴学科基础条件建设,构建植物、动物、微生物科学与技术、资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信息工程与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跨院系的学科群或学科群框架;凝练学科方向,加大学科资源整合力度,以重大科学和技术创新项目为纽带促进优秀团队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共享、综合集成的技术与信息平台,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精通业务的技术服务队伍,完善有利于学科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新机制,不断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和水平。
五、“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的具体规划指标
——学位点:学位授权学科门类达到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1-13个,一
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8个,——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达到8-10个;
——学科队伍: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500-60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达到200人左右。
六、“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对策、措施
(一)困难与问题
----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增加。
----学术队伍基数偏小,整体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经、管、法、工以及部分新兴学科发展不足。
----学科交叉和融合还有很多难度。
(二)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建立决策科学、责权明晰、监督有力、运行高效的学科建设
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学院学科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学科建设的学术责任和行政责任。----建立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与预警机制,形成与目标和效益相衔接的学科建设投入机制。
----建立学科建设首席专家负责制,强化重要岗位专家的学科建设责任。
2.汇聚学术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术梯队
----继续实施“2512人才工程”,即培养并造就20名左右(“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者,50名左右(学校二级岗位特聘教授)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左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2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培养(植)并拥有600名左右博士和8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创新团队。通过设置“校级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著名(或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50名以上。----设立“人才基金”,重点扶持35岁以下青年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支持和激励他们尽快在国内外学术界脱颖而出;
----重点培养和引进博士和博士后,特别是重点发展学科急需的具有国际合作经验和背景的学术带头人;
----适应学科发展要求,加大人文社科拔尖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术梯队。
3.加强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一流装备与一流科学家的有机结合、重点学科与重点基地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创新基地的有机结合
----以各级重点学科为依托,着力建设现代生物技术、环境与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资源评价与利用、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工程、网络信息与计算机模拟等装备平台。
----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分步实施,组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学院中心实验室等四级学科创新支撑体系。
----构建多学科互容、重点人才与创新团队共荣、装备精良、功能强劲、运行高效的学科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一流装备与一流科学家的有机结合、重点学科与重点基地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创新基地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科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服务功能。
4.构建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加大投入,推进重点学科改造和升级----以“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绩效优先”的原则,加大投入,以项目形式,加强现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重点解决人才培养和学科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等;----以奖励性资助方式加强对新增学科点学科条件建设,尤其是新增博士点和硕士点人才培养与引进、学科基础条件建设;
----继续加大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的力度,尤其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
5.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型增长,形成鼓励、刺激研究生投身科技创新、产出高水平成果的机制和体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对学校科技发展的贡献力
----保持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年均值,特别是要加快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
----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博士研究生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建立研究生导师遴选、培训、评优和淘汰机制,积极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尤其是跨学科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整体水平和指导能力。
----高度重视研究生论文产出和论文质量,形成鼓励、刺激研究生投身科技创新、产出高水平成果的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学位授予质量和研究生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贡献力。
6.推进学科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科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提升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国际性,培养有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站在国际先进水平的层面上定位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积极拓展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密切与产业、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等的联系,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人才和开展科技创新的新方式,形成产、学、研互动,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第五篇:音乐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音乐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目的意义:为贯彻实施《国家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加强美育工作,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坚持积极进取、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一个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环境,使我市学校艺术教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继续深化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科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学科教师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建设培养一支能满足各级学校要求的教师队伍,局直学校和乡镇中学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推广,乡镇小学进一步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尤其加强对兼职音乐教师的培养,提高农村学校音乐开课率和课堂的实效性。中小学校进一步拓展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和新材料的有效利用。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各类音乐活动,并使其长久、规范化、制度化。至2018年建立符合我市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相衔接的音乐教育体系。
二、目标任务
学校音乐教育要体现国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精神和国家艺术课程计划和要求,要以艺术教育的全新观念作为学科的基本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建立多种音乐教育手段和形式的沟通与交融,促进综合音乐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将音乐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经过三年的系统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基本功要有明显提高,能够完全胜任所教学段的音乐教学及辅导的需要,学科特色建设成效明显,尤其歌唱教学在全市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主要措施及实施步骤
1、音乐课教材的建设和管理
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课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同时,音乐课的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开拓音乐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敢于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至2018年实现我市中小学音乐课教材的现代化、多样化,形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音乐校本教材。
2、加强音乐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
新课改、诱思探究及调节教学理念,在我市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验。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进行关于大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论证,市直小学率先进入了课堂实验的实际操作阶段,我们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市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大胆的尝试实验.本学期在以往课改实验的基础上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加强能够体现我市和学校艺术特色的校本教材内容的有效渗透。另外在调研听课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诱思探究及调节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体现的督促指导力度,努力探索适合我市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乡镇的农村小学仍以音乐常规教学为主,并通过交流听课、主题研讨等有效活动促进兼职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加强音乐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掌握和认识的水平评价的同时,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建立以音乐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音乐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各单位在认真学习临江市课程改革评价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利用1-3年时间,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业的科学评价方案,通过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美育的健康发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音乐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建立音乐活动管理组织负责指导全校音乐教育活动。
3、科学研究与交流
科学研究与交流是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目前学校音乐教育的科研工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1、音乐教育科研要抓住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1-3年的实验研究,探索出适合发展我市学校音乐教育的途径。
2、建立具有专家水平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队伍。要有80%以上的音乐教师参加校级或校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并能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教科研论文。
3、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都应积极建立交流渠道,发挥互连网和多媒体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级交流活动。
4、教师队伍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音乐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也是音乐学科建设取得全面提升的突破口。目前为止市直中小学配齐了专职音乐教师。针对我市广大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匮乏,音乐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加大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逐步探索培养复合型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尽快提高音乐教师学历层次。至2018年培养出一批学校音乐教育学科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带头人。
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2016年,键盘技能培训; 2017年,声乐培训;
2018年,舞蹈编排、歌曲创作。
为强调培训效果,成立以新郑市名师和省市级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能力培训中心,根据中心组成员的专业技能特长再进一步细化培训任务,培训中加强对各单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强调他们在本单位(本乡镇)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由点及面,达到全市所有音乐教师(包括农村乡镇中小学的兼职教师)能够比较熟练掌握每项培训的技能,并能够将自己所学有效运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中。
5、课外音乐活动
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全市城乡中建设一批文化底蕴厚、艺术氛围浓、环境优美、音乐活动覆盖率高和音乐教育特色明显的学校。我市教育系统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艺术节,各单位在围绕这一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师资实际确定自己的特色发展项目,力争1-3年内在临江市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特色学校。例如立新小学的合唱教学特色,外国语学校的舞蹈特色,建国小学的民乐特色等。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深化我市的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态度,积极主动为我市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努力工作,开创我市的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