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_集合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2)类比实数的关系,探究并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图形在数学中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2)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参透类比推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以及空集的概念。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用6分钟时间预习教材P6~P7,思考并完成下列内容:
1、集合间的关系有哪些?
2、你能找出子集的定义吗?真子集的定义又是什么?
3、若两个集合相等,它们满足什么条件?你有几种理解方法?
4、空集的定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空集呢?
5、你能用图形(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吗?
(二)研探新知,构建定义
投影问题2:我们都知道,实数之间可以比较大小,请大家比较下列数字大小: 1、392、42 3、154、-12 5、16166、2321 在此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用以前熟悉的实数之间大小关系比较符号完成上面习题,特别是第5题1616,我们不仅可以填写“=”,也可以填写“”、“”,其中这两个符号的含义一定要详细讲解。
投影问题3: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1)设A={1,2,3}B={1,2,3,4,5};(2)设A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A={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4)设A={x|x2=1},B={-1,1};(5)设A={x|x2=-1}.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两个集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种关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在上面五组集合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结论:
1、在(1)、(2)中,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这时我们说集合A与集合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做:;读作:A含于B.2、在(3)、(4)中,集合A中的元素和集合B中的元素一样,即: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因此,我们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3、对于(5),我们发现,在实数范围内,这样的x不存在,也就是说,集合A中不含任何元素,我们把这样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任何集合是空集的子集。
在学生分组探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类比推理思想,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发现不同事物之间本质联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B的子集。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
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B.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用三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图像语言(Venn)来描述集合间的关系。特别是Venn图的引入,可以使得抽象的数学转化为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图像,便于学生理解。如图:图1表示子集(真子集),图2表示相等。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自主学习,师生探讨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例问题:(1)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空集?(2)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与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之间有什么区别?(3)0,{0}与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包含关系与属于关系正义有什么区别?试结合实例作出解释。(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吗?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吗?(6)能否说任何一人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7)对于集合A,B,C,D,如果AB,BC,那么集合A与C有什么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过程,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看法。
(四)例题分析,发展思维
例1写出集合A={1,2,3}的所有子集,并指出有几个真子集是哪些? 例2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五)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1、快速完成教材P7练习2、3题;
2、已知集合A={(x,y)|x+y=2,x,y均为实数},试写出集合A及其集合A的子集。
3、已知集合A={x|},B={x|},且BA,求实数m.补充题: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其真子集有哪些?
归纳猜想:对于一个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与元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课堂小结,整理知识(1)知识点:
①子集、真子集、相等关系的概念,空集的概念。②子集的相关性质。
(2)方法:数形结合解决有关集合问题。
(七)课后作业,强化练习课本第12页习题。
课后习题 课本第12页习题
第二篇:1_美国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地图,了解美国的组成、位置。2.知道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及其原因。
3.知道美国的人种构成,清楚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了解各种族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各种族所受到的待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3.习题过程中,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分析题目。(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重点:地理位置、人口增长快的原因、美利坚民族的构成。难点:学生读图分析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所学的各地区和国家都是属于东半球的,那么我们今天就去游一回“西游记”,看看西半球的国家又是怎么样的呢?是跟东半球一样?还是有另一番景象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片,看看我们今天游的是西半球的哪个国家?
自由女神像、乔丹、奥巴马
。。【板书】美国
【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美国,那么美国到底由哪几部分组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地图
【学生回答】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三部分组成 【板书】
美国=本土 + 阿拉斯加州 + 夏威夷州 【教师】区分“洲”与“州”
【教师】本土、阿拉斯州都位于哪个洲?夏威夷州又在哪个大洲呢? 【学生回答】本土、阿拉斯州都位于北美洲,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教师总结】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个大洲
【教师】美国跨越了北美洲和大洋洲两个大洲,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中南部,这么说我们只是知道了美国在世界上大致的位置而已,那如果我们要知道美国具体的位置,要从那么方面来了解呢? 【学生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分钟时间学生看图,弄清位置,让后起来回答。【板书】 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美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于热带和北寒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与加拿大接壤 南临墨西哥湾,与墨西哥接壤
【教师】我们之前学东半球国家的时候曾经学过世界上第一人口、第二人口大国,他们分别是谁啊?
【学生】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教师】那么第三人口大国呢??? 【学生】美国
【教师】中国和印度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人口那么多呢? 【学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基数大
【教师】那美国呢?它又是什么原因,它是发达国家哦,难道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吗?
【学生】不是,其他地方有人搬过来
【教师】人口的增长有两方面,一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自然增长,还有一种是机械增长,所谓机械增长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超过迁出引起的增长。刚刚有同学说是其他地方搬过来的,那美国属于哪种啊? 【学生】第二种
【教师】美国他本身的人口增长率很低,只有0.97,在16-20世纪,迁入美国的人口来自于世界各地,这些人叫做移民,这些移民的出现,以及他们的后代,使得美国成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所以主要是由于移民导致的。【板书】人口: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主要原因是移民
这些移民所占的比例分别有多少呢??美国此时的民族构成中,主要的是什么人种呢?
【学生】白种人79.96%,黑种人12.85%,亚洲人(黄种人)4.43%,印第安人1.15% 主要是白种人为主。
【教师】主要是白色人种,那白色人种是美国本身所有的原著居民吗? 【学生】不是,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教师】也就是说现在美国的人种构成中主要不是原来的土著居民,而是移民占主要,所以这个国家是移民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外教,我们走在大街上也有很过外国人,我们能不能说我们国家也是移民国家呢? 【学生】不能
【教师】我们国家主要人口不是移民,所以不是移民国家 【教师】在这些移民中,有来自于我们亚洲的人,我们称他们为华人华侨,而且又400多万人,在美国主要居住的地方是? 【学生】唐人街
【教师】唐人街有主要在哪些城市里呢? 【学生】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
【教师】来到美国的各种族都给美国带来了许多贡献,如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篮球飞人:乔丹。他们都生活在美国,原著居民也还在,但却不是主要的种族,为什么呢?他们各种族都有什么感受呢?谁愿意来扮演一下这些人种,来体会一下他们心中的感受?
【学生】三个学生分别扮演 黑种人、印第安人、华人 【教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啊?印第安人舒服吗? 【学生】不舒服,我们被杀戮、还赶去住山区 【教师】黑种人、华人呢? 【学生】不舒服,不公平
【教师】都是人,而有色人种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说明美国各种族间什么现象?
【学生】种族歧视
【板书】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种族歧视现象严重
【教师】但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融合,繁衍,各种族之间,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叫做。。【学生】美利坚民族
【小结】学生在不看书的前提下,通过屏幕上的提纲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练习】通过屏幕投出,并让学生自己解释每个答案的原因。
板书
第三篇:教案1_集合【优秀教案】
张铁林
1060500080
集合概念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意义。
(2)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3)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了解集合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的基本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表示方法。
内容分析:.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在初中,我们曾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把集合的初步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为以后学习映射、函数概念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知识做准备。本节首先从生活中的集合实例及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以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我们常听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我们可以把具有
某些共同点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比如我们可以把地球上所
有的河流归为一类,可以把所有中国人归为(1)我们把所有非负整数叫做自然数集,(2)把x>2叫做2x+1>5的解集,(3)几何上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数集?
上述例子表明我们可以把某些特定的事物看成一类,即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集合”。
张铁林
1060500080
二、新课教学
(1)集合的概念:
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其中构成集合的对象称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注:对对象进行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我们想象中的事物和抽象
符号都可以当作对象。(举例说明)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让学生自己举些简单集合的例子,进一步理解集合概念
介绍几种常见的数集:1.自然数集:N,非零自然数集:N+或N*
.2.实数集:R
3.有理数集:Q
4.整数集:Z(2)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
例如:不大于5的正整数构成的集合表示为{1,2,3,4,5}
自然数集表示为{1,2,3,„,n,„}
x2-1=0的解构成的集合表示为{1,-1} 2特征性质描述法:用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性质描述集合。
○
例如: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表示为{三角形}
偶数集表示为{x∈R∣x=2n,n∈Z}
x2-1=0的所有解构成的集合表示为{x∈R|x2-1=0}
练习:1,用列举法表示x<5的正整数解的集合;
2,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1,-1};
3,用适当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a,所有四边形都成的集合;
b,所有奇数构成的集合;
c,方程x2-2x-8=0的解构成的集合。(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张铁林
1060500080
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举一些例子让同学们根据概念判断它们能否构成集合(例:所有大于1的数、很大的数、班里所有的男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讨论引出集合中元素的特征。(4)集合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两两互不相同,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集合的分类(分类依据:集合所含元素个数不同)
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意区分0,,{},{0},几者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若不能,说明理由。
(1)所有很大的数。(2)善良的人。(3)1,2,3,4,4,5,5,2、用适当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构成英语单词mathematics字母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2)绝对值等于6的实数全体;
(3)绝对值小于6的实数全体。
3、判断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0与
(2)0与 {0}
(3)与{}
四、本节总结: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分类及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
五、课后作业:„„
第四篇:1_认识生物_教学设计_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生物
1、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2、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3、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导学生分析、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二、生物的特征
1、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2、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3、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小结
本课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第一课,首要问题是解决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从而总结出生物的特征。内容比较易懂,和学生每天的生命活动相关,学起来很容易。
在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的时候,对于能呼吸,能排泄这种每时每刻都进行的生命活动,更容易被忽略。稍加提示就会想起。对于应激性这种专业术语学生理解不太好,但是换种说法,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后,就易理解得多。
板书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第五篇:1_古诗三首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七、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八、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九、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课后习题
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