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计1
《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普及率的含义,领悟普及率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引导学生有序开展调查活动,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进而获得统计结果,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普及率。
教学设计
一、有效铺垫,点题切入
1、引导:同学们,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你知道互联网吗?上过互联网吗?我们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哪些事呢?
协商自由表述,多维交流。
引入:同学们都想到可以知道互联网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也就是说,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就需要看使用互联网人数的数据。
本节课,我们先通过一些数据了解下我国2002年到2012年关于互联网普及的一些情况,再调查我们班同学和家庭的互联网普及情况,看看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2、教师出示110页表格。教师: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
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04年呢?2010年呢? 追问:你知道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教师:看了这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想法)
二、统计与分析
1、调查方案设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2、数据统计(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
(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3、统计结果分析
(1)学生计算机普及率。(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让学生计算出查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5、小组讨论:通过上面的统计,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怎么样?
三、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1、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老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五、、课后调查,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互联网的普及
普及率=上网人数÷总人数
第二篇:《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计
《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设计
一、阅读与讨论
1、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到哪些事呢?
(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内容总结)
2、教师出示110页表格。教师: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 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04年呢?2010年呢?
追问:你知道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教师:看了这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想法)
二、统计与分析
1、调查方案设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2、数据统计(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
(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3、统计结果分析
(1)学生计算机普及率。(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让学生计算出查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三、总结
1、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老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板书设计
互联网的普及
普及率=上网人数÷总人数
第三篇:互联网教学设计
新标准英语(供三年级起始用)第二册
Module 7
Festivals
Unit 2
We have Christmas in England
一、课前分析
小学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过程。本课作为一个新授课,我认为教学环节应该是:
1、热身活动
2、新课导入;
3、提出任务;
4、学习新知;5课堂活动
6、完成任务
7、家庭作业。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是《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二册Module7 Unit2。本模块以Christmas即节日为话题,Unit1呈现了Daming向Lingling介绍中国如何过春节的情景。Unit2呈现了Lingling向Daming介绍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的情景及一首歌曲、字母Oo
Pp
Qq。本模块预计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是第二课时。本模块的语言功能是描述节日。本单元围绕“圣诞节”这一题材开展,要求学生掌握Christmas、sing、we 等词,并能运用4个句型进行介绍圣诞节主要活动等。本单元是前一单元学习中国新年(春节)的基础上进行的,peanuts、sweets在前一单元学过,本单元的学可只是将这两个单词迁移一下,放在另一个句型中进行巩固练习。本单元旨在巩固新年活动、问候的同时,介绍西方的圣诞节,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当然,现在很多时候,很多学生能从不同的地方了解到圣诞节的有关知识。所以,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学生不仅很感兴趣,而且有些了解,难度不大。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和运用为主导思想。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活动、游戏及表演,所以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创设情景,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及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三年级的学生求胜心理较强,教师要加以指导或言语鼓励或对学困生担当重要角色的小组给以较高的评价等,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互帮互助。
四、教学目标分析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基础。基于以上认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Christmas, England, sing songs, give, eat.(2)能够掌握句型We have Christmas in England.We sing songs.We have a Christmas tree.We give presents.We eat peanuts and sweets.(3)学习字母:O o
P p
Q q的读音及书写(4)能口头运用We sing songs.We have a Christmas tree.We give presents.We eat peanuts and sweets.这类语句描述活动。
2、能力目标:能够介绍圣诞节,知道圣诞节的主要活动
3、情感文化等有关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主动与他人交流。能够互相致以节日的问候,了解西方圣诞节。
五、教学重点:
1、能口头运用We sing songs.We have a Christmas tree.We give presents.We eat peanuts and sweets.这类语句介绍节日的活动。
2、能听出、认读并书写字母 O o
P p
Q q
3、能在图片提示下识别 Christmas, England, sing songs, give, eat
六、教学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英汉语言的差异,认为“We +动词+名词”这个句型及节日问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难点重难点句型:We sing song.We have a Christmas tree.We give presents.We eat peanuts and sweets.这类语句介绍节日的活动。
七、教学准备:
Flash课件,图片数张、磁带,教学食物花生糖果
八、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s.T: Hello, everyone.Ss: Hello, Miss Liu.T: How are you today? Ss: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I am fine too, thank you.Now please say“hello”to your friends.OK?
Ss: OK.(Students greet each other.)T: Before our class, let’s sing and dance, OK? Ss: OK.(播放儿童歌曲《follow me》,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并跟学生一起做。)将学生带入英语氛围。Step 2
lead in(课文导入)
1、(教师出示中国国旗并出示春节图片)In China, we have Spring Festival.What do you do at Spring Festival? S1: At spring festival,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S2: We eat peanuts and sweets.S2: We say Happy New Year!T: Yes, very good.Sit down,please.2、(教师出示英国国旗)We hav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3、How about the festivals in England? 在中国我们过春节,在 英国小朋友过什么节日呢?(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圣诞节图片)
Ss:圣诞节 T: right 3.教师播放课件 Christmas,出示圣诞树卡片,圣诞帽激发学生 兴趣。T:在上节课Daming向Sam和Amy介绍了中国最最重要的节 日——春节,在这一节课Amy又迫不及待地向Daming介绍了 英国最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大家想不想知道英国的小朋 友是怎么过圣诞节的呢? Ss:想。
T: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过圣诞节的吧。Step 3
Presentation
1、听音。在听音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新的语言项目。
(1)Listen and point.T: Boys and girls, 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when you listen, please point, use your fingers point.Are you clear? Ss: Yes.(教师播放录音)T:now, let’s listen again.when you listen, please under the new words, OK? Ss: OK.(教师播放第二遍录音)
2、教授生词。
1)教师出示图片sing songs,并且出示sing songs的单词卡片。T: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read after me :sing songs.(学生跟读)抽学生读,纠正发音。Now boys and girls, let’s chant.(教读,自编 Chant)sing songs、sing songs.We sing songs,(边读边将图片贴到黑板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及老师的动作理解意思,多说几遍。)
2)教师出示圣诞帽,引入Christmas 出示图片并且出示单词卡片,教读、抽读、纠正发音。
3)出示圣诞树,T:What’s this ? 引入Christmas tree。出示 图片和单词卡片,教读、抽读、正音,自编Chant:Christmas tree,Christmas tree,We have Christmas tree。(边读边贴图片)。4)拿一个盒子,请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揭示结果,出示图片和单词卡片,peanuts sweets 抽读、正音,自编Chant:peanuts sweets,peanuts sweets,We have peanuts and sweets。
5)抽生说,说的好的给礼物,引出单词presents,出示图片和单词卡片,教读、抽读、正音,边说边拍手:presents,presents,We have presents。并且告诉学生,回答问题积极的可以得到一个present.(以上环节用朗朗上口的儿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Step
4、综合运用
(1)match the words and the pictures.T:Boys and girls,now,let’s play games.please match the words and,pictures.if you are right,you can get a present.(为单词找朋友,回答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2)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教师准备图片,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顺序为图片排序
(3)Memory game(记忆大比拼)课前准备好图片,学生四人一组到教室前抽取图片,说出英语。一组同学说完。
T:What do they do at Christmas?
Ss: They……….看谁说得好,记得快。
(这个环节又一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面的学习垫定基础。)
(4)Mime and say.T: Now i will ask a group to come here.(学生走上讲台)T:Now please choose a picture and do the actions.(学生抽取一张图片,这组同学做出这个动作)T: Who can guess? Ss: They sing songs.T: Yes or no?(问表演动作的同学,如果回答yes,就给猜动作的同学小贴画作为奖励)。(5)Describe and say 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员描述节日,其他组说出节日的名称,并进行节日问候。
S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S2 We have peanuts and sweets.S3 We say “Happy new year!”
其他学生说:It’s spring festival., happy new year.Step
5、歌曲欣赏
T: It’s Christmas today.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Now, let’s sing a song.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播放歌曲《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并要求学生跟唱。小组对唱。本环节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静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英语。
Step
6、字母学习
Oo
Pp
Qq(准备卡片,领读,学生跟读,并且板书)
Step
7、Homework(1)Finish activity book exercise 1.(2)Make a present for your mother and father.
第四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计
互联网的普及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110页综合与实践互联网的普及。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读表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普及率的含义,领悟普及率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有序开展调查活动,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进而获得统计结果,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调查数据,计算普及率。教学难点:
针对问题设计调查内容。教学准备
按教材摆个设计相应的调查记录表,每人一张,每人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有效铺垫,点题切入
引导:同学们,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你知道互联网吗?上过互联网吗?我们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哪些事呢? 协商自由表述,多维交流。
引入:同学们都想到可以知道互联网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也就是说,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就需要看使用互联网人数的数据。
本节课,我们先通过一些数据了解下我国2002年到2012年关于互联网普及的一些情况,再调查我们班同学和家庭的互联网普及情况,看看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二、阅读交流,启思明义
1、自主阅读,引发思考
阅读课本110页,阅读与讨论这部分内容,先独立思考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再小组内讨论交流。(1)通过阅读,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什么是互联网的普及率?(2)这段文字和统计表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3)读了这段文字和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2、了解普及率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互联网普及率的?
明确:普及率就是百分率,互联网普及率是指某个地方或国家的互联网上网人数与该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总数的比,也就是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小结。
三、调查统计,分析提升
(一)我们班的互联网普及率 1.提出问题,确定方案
出示: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怎样?全班同学家庭中互联网普及情况怎样?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这些问题?怎样了解?(1)以小组为单位
(2)全班汇总整理各小组收集的数据。(3)正确计算
2、展开调查,计算分析
3、整理汇总,计算分析(1)各小组交流汇总每个小组收集的数据,每人把汇总结果填写在课本表格里。(2)根据统计的数据里,每人完成百分比的计算,并交流、确认结果。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的统计,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怎么样?
(二)我们使用互联网的价值 1.设计调查表
2.调查整理,完成统计表
3.交流:观察、比较表格里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要和大家说的?
四、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五、课后调查,拓展延伸
第五篇:普及法律知识1
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法治环境
——社区普法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法学院法制1001班
许啸宇
为了积极响应我校关于寒假社会实践的号召,培养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注重实践、服务基层的优良品质,提高我们的实践动手、调研分析和奉献服务的能力,作为一名法科学子,我在家乡三里湾社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普法及社区服务活动。经过当地领导及相关人员和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以及自身的积极努力,我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了基本的法制观念,让居民能更有力有效地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当地领导的好评。
一、实践目的
实践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近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建设法治文明是我国当前建设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创建民主、法制、平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响应党的号召,为新农村普法平安宣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实践内容
二月十三日上午,我来到三里湾办事处与办事处主任陈主任进行商谈,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及来意,得到陈主任的大力支持,并联系办事处的普法员王叔叔,安排我们一同将这项工作做好。经过与王叔叔的交流商谈,我们大致商定了普法的内容和形式。具体实施如下:
(一)进行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和办事处的其他普法员一起,利用黑板报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 法律 知识,并给出很多相关的案例,增强民众对法律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法律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社区信箱给三里湾社区的民众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信中详细解释了一些法律条文和量刑细则,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收到很多居民的回复。此外,通过社区广播进行法律知识播报,得到播音员的支持和配合,利用晚间八点到九点播报法律最新动态,让村民们了解到最新的法律资讯,例如最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村民在了解到其中的相关内容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修正案中有关买卖器官,醉酒驾驶等的与村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规定更是引起了热议。
(二)我们来到小学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活动。
经过与普法员的交流和实地工作经验,我们也注意到了小学是普法的重要对象。于是我们联系了三里湾小学,与校方协调召开了一个全校法律知识宣讲会。考虑到面向全校师生,我们广泛引用了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并在网上搜集了关于交通安全的法律事件。我与其他普法员分工合作,我负责介绍交通法的部分。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容小觑,因此我也格外认真。准备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识,并进行简单的知识问答,学生们非常配合地与我互动,在不经意间把交通安全深入学生的心,使他们了解交通法,遵守交通法,维护人身安全。这项活动不仅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也让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四)进行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民众对法律的认识,熟悉民众在法律方面的薄弱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整个社区发放。小区的居民都积极地进行配合,有的热心居民还提出了自己对问卷以及以希望法律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使调查进行的十分顺利。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细致严密的分析和讨论,发现民众对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较多,但刑法、经济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盲区;农村群众对当前的法律援助活动也不是很清楚,甚至认为法律援助与社会福利是相同的,这就使得村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法律援助和保护,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其次,群众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在他们看来,似乎法律知识只是为城市的人们而生的,认为自己的安居乐业与法律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本本分分的务农就好,并认为只有打官司了才是和法律有了关联,而且在农村只要是打官司的人家不论是被告还是原告,都会认为很倒霉很晦气,还会被人们议论纷纷,所以经常是“谈法律色变”,当我们问及老百姓对为维护自己受侵害的权利而打官司是什么态度时,得到更多的答案是:破财消灾,自认倒霉吧”。让我不禁感叹中国法治进程严重平衡,乡村的法治任重而道远。
(五)开展法律咨询。
我们选择在人口流动较大的浍水路口摆起桌子,虽然天气寒冷,但阻止不了我们为大家答疑解难的决心。开始时路过的群众只是随便看看我们的展板和资料,并不发问。渐渐地,我们的桌子前人越来越多,他们提出了各种问题。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一个财产继承案,涉及到当事人和其继母兄弟之间的纠纷,很棘手。虽然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在电视上也看过不少法律案件,但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能很快解决。还好有其他普法员的帮助,使我不至难堪。这次法律咨询只是小规模的实践,帮助的群众也只是二三十名,解决问题十几个,但我已深刻认识到自己与普法员的差距,我还太稚嫩,太缺少实际经验。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六)整理工作材料。
社区的普法办公室因为缺人手所以比较凌乱,各种材料没有条理的摆放在一起。我利用一晚上的时间把各种材料按照内容或者日期分类,纳入文件夹中,给普法员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
三、存在问题
(一)农村普法人员不足。
就我实践的社区来说,只有两名普法人员,并且都不是专业的人才,而是工作后才学习法律知识,积累经验。农村一个社区的人数在逐年增长,目前就三里湾的社区来说,大概有七八百人,这个比例是偏小的,无法跟上当前的需求。
(二)普法员的工作方式比较单调。与他们几天的公事了解到他们以往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定期进行讲座,到有法律纠纷的住户家中进行调解,所以很多人没有机会亲身接触了解法律,存在很多盲区。
(三)普法对象较分散,难以组织。
因为农村有务农、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等各种村民,组织法律讲座等时间不固定,而且实际到的人数并不多。想把村民都集中起来的机会很少。
(四)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
工作中还有村民对我们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不以为然,认为这根本不需要;另外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普法教育的能力较差,又增强了工作的难度;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费支持不够,普法的读本紧缺,也无力支付更多普法人员的工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跟不上,“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四、改善方法
(一)与当地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协调,调入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既增加了人手,也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其次,组织普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并且定期进行考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二)普法人员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普法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把法律送到每家每户。丰富普法的内容,多宣传些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使法律真正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融合,让他们能够从守法中受益,这就使他们愿意学法、懂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三)在普遍普法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大型的法律讲座过后可以在小范围内“送法进家门”,不能因为 以组织就放弃。也可在社区内再划片区,缩小每次讲座的范围,会前加强宣传,说明益处,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
(四)增加普法经费。对普法的经费投入应该更加公平,不能城乡差距过大,并且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加以倾斜。只有经费充足,各项普法工作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才能购买更多的法律书刊丰富普法内容,也才能解决普法人员不足的问题,让乡村普法工作更顺利的进行下去。总之,建设法治文明,积极创建民主、法制、平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大力加强农村的法制教育,这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很大的作用。中国的普法宣传尚未成功,每个法律人,每个公民,都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