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任务型教学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结合任务型教学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摘 要]近几年来,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备受教育界的关注。笔者尝试将任务型教学引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希望能改变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方法匮乏,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现状。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任务型教学法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模式上,与自主学习有很多共同点。(1)首先,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跟自主学习所倡导的理念一样。(2)其次,任务型教学更新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指导者。教师角色的定位无疑是符合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的要求。(3)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学习。庞国维(2003:161)提出了一套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呈现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或小组讨论)→教师精讲、练习巩固→结果评定等等。任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而任务的完成又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结合任务型教学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研究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经验,以Willis的任务框架为依据,并考虑到三本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利于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1、任务的介绍
任务介绍的目的除了引导学生进入任务情景、熟悉任务的话题、激起学生的兴趣或好奇心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完成任务的步骤、细节以及通过这些任务要掌握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个阶段对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任务介绍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任务的导入部分,以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当然也跟任务相关话题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任务目标的介绍,教师可以直接提出,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预测目标;最后完成布置任务的要求等。
2、任务的准备
任务的准备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获得跟任务相关的信息内容,二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需要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于前者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录象等比较直观的方法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信息或背景知识,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从内心里想学。而对于后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和激活原有的词汇,或通过例句导入一些新词和短语,这在某种程度上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猜单词的能力。
3、任务的执行
任务的执行也即任务环。在任务阶段,学生根据要求以个人、同伴或小组形式来完成任务。小组的分配可以在任务型教学实施之初确定好,相对固定,不必在每次上课时进行分组,以节省时间。另外,在分组时要注意性别、学习水平、学习主动性的差异的搭配,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和鼓励,使任务顺利执行。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讨论中出现的语言错误,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在计划阶段,教师要明确报告的形式、对象和时间等细节,以便学生在策划汇报时有的放矢。鼓励所有组员斗积极参与,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比如有人提供建议,有人执笔写报告,有人查字典或语法书籍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还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在汇报阶段,教师让部分同伴、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其余同学认真听取报告,并做笔记,比较汇报结果。教师做简短的评价反馈,肯定学生的成果。在任务执行阶段,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给学生比较宽裕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是必要的,但是不宜过于拖沓,否则不但影响任务的完成,还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任务时,除了具有人际交流或是语言学习特点的任务,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认知特点的任务,例如分类、归纳、笔记、推理、比较等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因为对于认知策略的掌握和使用程度也是衡量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4、任务的评价
对任务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教学任务的选择是否恰当,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任务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讨论等。
三、结语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教师可以布置与课堂任务相关的拓展阅读。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应该课外与课内相结合,以便更好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鲁子问,2008,《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庞维国,2003,《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魏永红,2004,《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付小玲(1982―),女,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人文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法。
第二篇: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学习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还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了各级教学目标和要求,强调“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提倡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与牛津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强调的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下面就从理论的角度考察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及英语新教材三者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探索它们三者结合的意义。
一、“任务型教学”的涵义
教学中的“任务”是相对于学习者而言的,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活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学生就会积极参与。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教师设计的任务型教学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机械地操练某个意义不大的语言形式。2.任务的重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参与的欲望。
任务型教学理念使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任务型教学一般在教学的开始呈现任务,目标性强。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2、任务型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用英语思维的空间,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任务型教学中运用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和观察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这样可以克服终结性评价的某些片面性。
二、“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心理学家威台海姆在他所著的《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指出:“严格的机械训练致使学生的思维麻木不仁,惟有引导学生自由地探索、灵活地思考,才可能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即都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认识,增进感情,可以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适宜的氛围。“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实践为目标。其出发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等实践活动来学会学习,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阶段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必然产物,应该贯穿于整个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即教师应该尽一切可能,放手发动学生,让其“自主学习”。
1.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其理论依据是: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走向成熟,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趋向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提高了,时间的分配方式更合理,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加强了。这都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从英语教学来看,初、高中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知识结构有区别:初中教学以语音、句型、基础语法知识为主;高中英语学习则转变到运用基础知识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上。其次,能力的培养有区别: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以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和习惯为主,而高中学生除了具有一般的语法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之外,还应具备用英语初步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再次,初中生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模仿、记忆和操练,而高中生是从能力的实际运用出发去学习英语的。
3.从知识体系看,高中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扩大,而且他们已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实问题。他们开始更有意识地对待学习,并把与自己前途有关、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逐渐变成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学习了基本的语法,这也为自主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从高一开始,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
1.“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易于由原来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自主学习”易于培养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自主学习”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并能促进合作学习。
三、新教材的特点以及它与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联系
牛津版高级中学教科书是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其编写宗旨是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基础。其特点是:
1、该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编写,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模块有3-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利于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实践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学会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2、该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会学习。
3、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语言素材典型、情景真实、表达规范,语言现象再现率高,符合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
4、编排体例突破传统模式,体现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整套教材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等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5、基于任务型的教学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中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要求。英语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会运用英语。牛津教材的task-based learning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而这一点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所在。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认知实践对象:教师、学生和教材,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教材的上述特点,有机地将教师的任务型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从实践的角度考察利用新教材来实现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结合。
四、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根据各单元不同的板块采用不同的方法
各单元都按照七个板块依次展开,下面以task板块为例,谈谈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
在牛津英语每个单元中都有一个任务(task),在这里,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巧、能力,完成特定的任务,task在第一课时就已经点明,此后的各项活动和子任务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向该板块(task)。布置任务要目标明确、步骤清晰。任务本身以及完成任务的环境应该真实,完成任务后,学生应能提供具体的产品。任务型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地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到图书馆找资料,从网上下载信息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语言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动可以有个人、小组或全班等各种形式。它的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内容更系统,学生学习更主动,效果更明显。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task这一部分时,大都是采取与学生一起浏览任务的内容,同时疏通其中的词汇及语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填上自己或相关人物的信息,再参照本单元的示范文章写一篇英语作文,然后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朗读或背诵自己的作文。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每个单元都采取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来学习task这一内容,势必导致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也会慢慢地失去兴趣,因此很有必要掌握多种方式来教task这一重要部分,以下是处理task的几种方法。
1、问卷调查法。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现成的问卷调查或自己设计出新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指导学生根据问卷调查写出相应的结论。
2、填表法。教师根据task设计出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表格,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根据表格进行写作、提问或演讲等多种语言活动。
3、写作竞赛法。教师根据板块要求的写作内容,在学生中进行写作竞赛,对优秀的作文进行表扬并向报刊杂志投稿。
4、环绕教室询问法。教师给每个学生不同的信息,或者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信息,然后要求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去询问其他学生的信息,并作好简要记录,最后要求学生就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用英语写出汇报。
5、实践法。对于一部分板块任务,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如开展社会实践或调查报告。
6、小组辩论法。小组成员先在课文中或上网搜索,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然后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提供观点、记录、辩论(由口语好、反应快的同学承担);之后进行小组内模拟演讲;最后在全班组织正、反方辩论,教师点评。
7、出版学生自己的图书或小报。有的单元故事性很强,那么这个单元的写作任务可以考虑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模拟出版自己的小人书,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打字,有的绘图,有的编辑,有的排版,共同出版自己的图书或小报。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策略
在牛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用阅读教学中的快速阅读、推理、归纳以及猜测生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是培养学生交际策略的重要途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拓宽学习渠道等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和资源策略。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的执行,即是对语言的认知和操练,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让学生在小组内、班级、或更大的范围内感受成功,维持其英语学习的长久兴趣。
五、结语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出现,曾给许多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安,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实践的深入,教材的优点自会日益显出。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做中学以及用语言做事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学是前提,做是目的,而“自主学习”是更有效的学习,它和任务型教学的结合,能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利用新教材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助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路陈桥小学 2005年10月25日
石东梅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高素质、全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则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
活动
实施
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界有个十分热门的字眼,它就是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or Task-based Instruction),同时它也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提倡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提倡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要求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目标和可操作性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通过表达、询问、解释、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最终学习和掌握语言。
那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任务型教学法该如何实施?实施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下面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理解的心得与体会。
一、实施原则
1、真实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自然的交流、沟通,从而学习语言,同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让他们学以致用。
2、相结合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他们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要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布卢姆认为;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教师要明白“以一种较为特定的方式描述在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能做些什么或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3、衔接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要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许多小任务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要遵循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有序进行。
4、在做中学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做,在做中学,做学结合。
二、实施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课程标准和“任务型教学”的学习和思考,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点尝试。
1、激发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总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小学生具有好动,对新鲜事物易感兴趣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大部分是因为喜欢做某件事或者说对这件事有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组织新颖、有趣且富有成效的活动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思维。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开展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加强对技能信息和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运用任务。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激发兴趣,我在教学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一册第5模块classroom时,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发出指令,执行指令”(stand up;sit down;point to the window;point to the door;point to the ceiling;point to the floor)的任务,教学时,结合歌曲进行教学,配上动作进行表演,让学生的眼、口、耳和四肢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全班学生跟唱,当唱到point to the window时全班同学用手指着窗户,唱到point to the door时指着门,stand up全体起立,sit down全体坐下。学生在唱、指、说等一系列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学生毫不疲倦、兴趣盎然。课后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运用语言发出、执行指令的能力。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注意保持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不吝啬表扬和鼓励,甚至对于一些有缺点的学生也要经常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一些敢说敢表演的学生即使表现不是很好,教师也应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就会由对英语有兴趣转入到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设计调查性任务
调查性任务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任务具有学习自主性的特征,能给学生带来交流上的成就感,使学生乐于接受。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调查的对象,如喜欢的人、颜色、工作、水果、玩具,个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作息时间等等。如教学Sam's birthday,在巩固操练时,我让学生运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Do you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 What present would you like?来了解同学的生日、是否每年举行生日Party、最想得到的生日礼物等,最后把调查结果统计、汇报出来。大家兴致盎然,还决定一起过生日Party,邀请上各自的妈妈一起庆祝。
在调查性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总设计师,教师只是参与者、帮助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和统计,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扩大了交流面,突破了平时的同桌合作,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
3、创设活动,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任务型教学中,很多任务都是通过活动完成的。活动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融洽的交流氛围。
例如:在教学colour(颜色)这一模块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描述颜色的方法,较快的记住表示颜色的单词。教师可以把自己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亲自扮演chameleon(变色龙),戴上各种颜色的面具,引导学生指着教师说:Now It's blue, It's yellow, It's green。老师还可以以变色龙的身份与同学对话如:I'm a chameleon.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Now look, I'm red.Now I'm blue这一教学过程老师已经由师长的身份转变成学生的合作者、玩伴,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就会轻松自如地在活动中学习了。
4、创设情境,开阔思维。
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能在学习语言后运用语言,达到运用任务的目标,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教学完Greetings、Introductions两个模块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模拟人们相互介绍、问候的情景,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摆脱了课本的束缚,做到了“学中用,用中学”。如:教学师生问好: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Good morning Mr/Ms…….学生向老师问好时,只是向一个老师问好,如果换一个老师也许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了。为此,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向其它学生说:“Good moring boys and girls.”其它同学齐声回答问候,比如一位姓肖的男孩扮演老师的角色,学生们会说:“Good morning Mr Xiao”。如此更换扮演老师的同学反复练习,学生虽然练习次数多,但仍很有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了思维的空间。
三、任务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设计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适合所有的学生,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因此教师可以把活动设计成若干种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决定进行哪些活动,明白应达到什么要求。教师要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并制定不同的标准,有层次的进行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完成同等的任务。如在练习对话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要求说出其中简单的一两句话;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要求大体说出对话情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要求表演。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2、建立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一般是主角,而学生仅仅就是一个配角,甚至只是听众。但在任务型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有所变化,学生是语言的交际者,任务的沟通者。教师不但是课堂交际任务的参与者、助学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当学生活动的伙伴,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是任务设计时不可忽略的一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看上去不错的任务设计在实施时由于事前考虑不周,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例如在教学生学习“Hello,I'm...Nice to meet you.”这个对话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动物晚会,让学生戴着自制的动物面具进行活动。构思是挺不错的,可由于教师没考虑好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没处理好实施任务的时间和次序问题,学生沉浸在活泼的音乐当中时就不可能再安静地理会教师介绍的语言知识了。结果教师在一旁大叫,学生在教室里欢笑,不亦乐乎。所以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整个设计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我们必须抓好每一个环节,不断修正,确保所设计的任务能够顺利进行,使学生真正的学会如何运用语言。
4、让人人体验成功。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语言学习水平的差异和环境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到任务设计的难度。过易,学生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全体学生提高素质,有所发展。我们要兼顾两头,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因此,在布置任务时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还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比如,在学习“Let’s talk”后,我让学生表演对话时,总是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目标。先按照学生情况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再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的语言内容和知识进行表演或编话。对于基础较好的A层次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能将对话稍加改编进行表演,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对于B层次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的实际对话进行表演,对于重点语句能做到运用自如;对于C层次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其可以看书表演。又如在单词复习时,我常设计“救小人”的游戏,把一些学过的单词写在一些卡片上,发给不同的学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需要拯救的“小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把“小人”想要的单词读出来,学生说对一个,老师就在“小人”上加一笔,直到认读出来。在摆放卡片时,我就会有意识的将简单一些的单词放在程度差一点的学生前,这样当他能认读出这些单词时,他会认为他也能救到“小人”且能认读出来,也是很棒的。他就有了一种很大的成就感,一种学习单词的动力。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的设计就要提出多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新型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优越性。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充实与深入的学习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新教育观念,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优越性,绽放英语教学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陈琳《新标准英语教学参考书》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3、《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4、《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年第11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形势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作精神。“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盲知识的结果。外语课堂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而产生语言习得(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因此,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B.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1)目标宗旨(2)教学方法(3)教学模式(4)互动模式(5)学生角色(6)教师角色(7)教学要求(8)教学评价(9)情感的作用
1.“任务型教学”课堂实践,每单元可设置10个活动板块:
(1)Get ready
(2)Start talking
(3)Listen in
(4)Say it right(5)Focus in
(6)Talk some more(7)Work in pair(8)Express yourself(9)Think about it(10)Write about it
2.“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
前任务(Pre-Task); 任务环(Task-cycle 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其中,任务环(Task-cycle)是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那么,应如何去设计任务呢?
3.“任务”的定义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
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成;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的完成。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感性一点的定义是,任务是学习在其中发生的活动。
广义上的 “任务”
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玩耍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英语课堂学教中的任务则是指由教师控制和调节的、学生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一个活动。因此,活动在语言学教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语言学家Herbert H〃Clark认为:语言是用于完成某些任务的(“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学教时,其任务并非是让学生记忆、背诵孤立的单词、脱离语境的句子、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是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出各项能将词汇、语法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通过进行这些活动完成学教任务,实现学教目标。任务型学教的意义正在于此: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一般来说“任务”可分为六种类型:
类型一:列举型任务(listing)
类型二:整理性任务(ordering;sorting;classifying)
类型三:比较型任务(comparing;matching)
类型四: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
类型五: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
类型六:项目型任务(project)“任务型”教学过程:
想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完成一项任务,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能干些什么?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形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提出任务。任务是实验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在提出实验任务时要注意任务不能太大,任务中的新知识、难点不能太多。
通常任务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任务的要求非常明确,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开始教学时和一些低年级的教学。例如:斜面,要求学生利用弹簧称测出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物体在斜面上的力又是多少?比较那种力小?说明斜面具有什么作用?另一种形式是任务的结果教师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例如:利用一根细线拉动一块砖头,所用的力越小越好。教师只要求结果,而实现过程由学生自己去创造。有的可能会利用滑动磨擦;有的可能会利用滚动摩擦;有的可能会利滑轮;有的可能利用复合运动等。不管怎样,都显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也达到了教师的实验目的。
2、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教师给出任务之后,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工作。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在问题中隐含了新的知识,这也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最好都要学生提出来,在初始的教学中,学生可能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某些任务,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提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有亲自做到了那一步才能可能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问题。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提出之后,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能运用旧知识解决的问题,尽量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但对于需要运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师生共同探讨得出。
4、学生完成任务。
问题讨论清楚后,剩下的就是学生的实验操作,完成任务阶段。这是实验教学的主要部分,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5、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
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必须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成绩记载。特别是在低段我们可以进行表扬、奖励小红花、打五角星等,采用比较活泼的形式。
6、学生体验成功。
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行分组交流或当众演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激励其对常识实验操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可将“任务”设计成以下6种形式:
(1)Prediction tasks
在学生没有读完或听完整篇课文之前,让他们根据课文标题、所选的课文片断或图片所提供的情景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例如,SEFC Book 2A Lesson 46 Escape from the Zoo一文的开头是一则广播:“This is Radio Two.Here is the one o’clock news.A young lion has escaped from Green Park Zoo in Southeast London.”
根据新闻的前三句话,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
What questions can you think of when you read this opening? Write down four questions.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提出了以下问题:
When did the young lion escape from the zoo? How could the young lion escape from the zoo? Where did he go?
What did the radio ask people to do if they saw the lion?
教师可先让学生考虑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让其通读全文,看一看课文是否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让学生预测课文的结局,比如,文章中提到狮子从动物园逃走的事实,据此教师可让学生预测狮子逃走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Jumbles
教师可以把课文段落、重点小结或图片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排列。这需要学生十分清楚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领会课文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才能正确排列顺序。例如,SEFC Book 1 B Lesson 78 Paper一课的第三段介绍了用植物纤维造纸的过程,教师可以出示与课文配套的四幅画,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新安排。
(3)Comparison tasks
对比不同的材料或叙述并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比如,教师可以提供给甲、乙两位学生两幅不同的画,甲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画上的内容:“There are four pupils playing hopscotch in the picture.”如果乙学生的画里有两个男孩在打架,那么他(她)就会说:“There are two boys fighting each other in the picture.”
对比的另一种方式是教师把多余或错误的单词加在原文中或删除原文中的个别词句,让学生找出不妥或错误之处,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使其口、笔头表达更为准确。
(4)Problem solving tasks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广告设计以及研究和解决具体事情等。教师布置任务,学生6~8人一组设计调查表,各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一个大的调查表,通过问答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统计结果,设计拼图、条形图、折线图或柱形图、展示调查数据,并用英语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的内容要涉及如何看待这一调查结果和如何解决现存问题等。
(5)Memory challenge tasks
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一篇文章,然后总结并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让学生叙述某个情节,或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相互提问三至五个问题。
(6)Creative tasks
创造性的任务是由两人小组或多人小组合作完成的。它包括列表、安排顺序与分类、对比和解决问题等类型的任务;此类任务一般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在这类任务中,团体合作和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师事先收集各类食品或文体用品的英语广告,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广告,并讨论为什么这些广告印象深刻;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英语广告,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语言的用词和句子特点;接着,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物品或让学生选择物品,学生以6~8人一组为这些物品设计广告;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或表演他们设计的广告。这项活动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相结合,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并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样,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
小组学习法(Teamwork system)
在外语教学的领域中,Larsen Freeman(1990)提出了“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Method”。他指“Teachers who use the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Method want their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communicatively”。在小组学习中,学习不是看作一种个人成就,而是一种集体取得的成功。学习者认真地聆听其他学习者的讲述,自由提供想要表达的意思,重复目的语,向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提供支持,或向他们报告自己的问题所在。
小组学习的好处在于:
(1)在小组学习中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语言的总量增加;
(2)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质量提高;(3)个别指导的机会更多;
4)语言的环境更轻松;
(5)学习积极性提高。由此可见,小组学习法被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是极有价值的。
小组学习法的核心就是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合作来完成某项任务,因此本质上就是以任务为依托的。
在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都非常真实;
3.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4.活动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和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师应依据课题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贯彻“任务型”教学,首先应扮演好师生各自的角色,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递与接受)信息,具有学习的自由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
同时,贯彻“任务型”教学还应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环境指课堂的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个人操作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在传统课堂上几十个学生授课,远不是“任务型”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通常采用小班制,或进行两人(Pair)或小组(Group)活动形式。
“任务型”教学策略如下:
(一)、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学习环境。
首先从主观上引导学生树立想学什么,要学什么,而不是今天老师要求学什么。儿童与他人的接触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与关爱,在学校里儿童对教师和同学的喜爱几乎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和协的集体最能产生积极学习效果。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对于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十分重要。例如:热身运动。在进行What's this这一Module时,先进行一段Chant表演Bob,Bob,Bob。引导学生加入活泼的动作表演,马上就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加人一段抒情优美的“I can sing a rainbow”,英语氛围自然形成。
其次,实行“任务型”教学可以多采用小组竞赛活动。小组活动是外语教学中最具有特点的形式之一,学生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学会团结,相互交流。笔者通常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小组以“red blue yellow green”或“apple pear peach orange”等为名字,小组竞赛可以贯穿全课,也可运用于某个游戏中。例如:抢答单词,用形体语言表述词意、句意等。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都是对小组的贡献。小队成绩取决于小组组员的共同努力。这也成为学生自觉投入的动力。
(二)、教学不能脱离频繁的语言接触和大量的信息输入。
StphenD.krasher和TracyD.Terrel在外语自然教学法中提出语言习得的思想,即强调语言的掌握应多以输人为主,尽量扩大接触语言的量。“任务型”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完全依赖于个人放任自流,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发展,仍不能脱离大量的听英语,说英语,唱英语,看英语,演英语,玩英语等信息输入途径。例如:What's this?这一Module中可以听Mike与Amy的对话。说What's this? It's a pencil.演绎这一情景对话,并以唱歌曲What's this?作为巩固和深化的手段,这就可以作到各种机智有机的结合,为更好的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三)、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主动去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任务的设计者,更应该是任务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任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独立思考,主动地去控索。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任务过程中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学生也只有在一些具体的实际任务中去亲自动手,多次实践,才有可能有机会去发挥创造,才能去独立思考,才会有所创新。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只有对某事发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因此,在常识实验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是教学的源
(七)、精心设计,注意知识间的连接。
对任务教学内容的整个过程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每一阶的教学任务。无论是什么内容,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认识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
(八)、通过开放性的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活动的教学时应该把握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开展任务型学习活动Task-based learning的核心就在learning这个字上。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要做到这一转移,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课堂上角色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Language policeman/woman 而变成了活动期间的observer, a helper and supporter 和活动后“语言总结”中的language informant。这种角色的变化需要我们的教师去认真地把握。
第二,教师应加强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操作的学习。Scrivener(1994)曾指出: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Creat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learning can take place”。在这里Scrivener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如何设计任务型的活动,知道何时使用它,如何使用它,谁使用它,以及掌握组织开展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技巧,分析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分别担任的角色和责任等等。
第三,此外,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听课模式,研究任务型活动课型的听课新形式,以使我们广大的听课教师有所学、有所得。
第四点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在进行任务型活动时,不少教师对同桌活动或小组活动的有效使用缺乏过细的考虑。实际上,在进行同桌/小组活动前,应先花上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考虑一下,并列出要讲的提纲。这样,在接下来的讨论就不至于冷场。此外,讨论、对比彼此所列的提纲也会使活动变得更个性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五,我们的教师对小组活动中,小组内部成员在活动中的作用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而只是把小组活动简单地看作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就行了。实际上有些小组活动开展得好,有些不好,这恐怕和小组成员在活动中担任的不同角色有关。国外学者把小组活动中各个成员的自然角色分成:组织者(Organizer),鼓励者(Encourager),协调者(Harmonizer),贡献者(contributor),煽情者(Agitator),搞笑者(joker),随大流者(Follower)和旁观者(Observer)。每个人对自己心理角色的认同是与其个性以及他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责任有关的。但是。如果小组成员能在某种程度上都能了解自己的心理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地去完善它,小组活动的意义的教育意义就会远远大于活动本身。
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任务型学习活动很好,但毕竟是舶来品。如果我们盲目地照搬照套外国的tasks,用起来也不一定就好。教学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所以我们的教师在参照国外的活动时,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和中国的国情,做灵活的改变和调整。还要注意开发系列化的tasks, 而不是单一的活动。
第五篇: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
永嘉县花坦乡中学朱秀微
摘 要:本文以任务型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提出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依据任务
活动组织策略,把任务型教学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说明,让人们去思考与探究,并且不断地完善。
笔者展示了一点点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教学的想法。
关 键 词:任务型;任务教学模式;问题探析;
一.引言
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
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有重要影响的一种学习理论。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
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
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成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倡导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各种各样的任务为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初中英语课堂任务的模式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支撑下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与操作,而任务的选择和设计应遵循三点原则: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任务结合原则;
任务梯度原则。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面对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果问哪种有效,那么答案应该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决定。
(一)猜猜任务模式
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相结合。任务型活动中的任务是指“人
们在学习理解和体会语言之后开展的活动”。语言的输入是学生学习和体会语言的感知活动。
要在学生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情景,在有意义活动中,输入比学生原有知
识稍高的可理解的材料。猜猜任务是让学生在猜一猜游戏过程中来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猜
对猜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猜一猜的过程,当然猜对了对学生来说兴趣就更浓,学习的劲
头就更足了。这也是一种运用频率很高的任务设计,比较受教师的青睐,因为它用时短、方
式灵活、趣味性强,达到了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Is this /that
a computer room / TV room„„?Yes,it is./No,it isn’t.”时,教师先把这些图片一
一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哪些room,心里有个底便于猜测,看谁火眼金睛最厉害。
这样,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不仅充分操练了句型而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
感。用猜一猜的游戏性任务来巩固这些句型的实际运用,效果非常好。有的教师忽视这种习
得性输入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缺少了知识的感知和建构过程,从而不能有效开展任务
性的语言输出活动。
(二)调查任务模式
调查类任务指让学生通过调查某一类事或现象巩固、运用所学语言。中学生求知欲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布置他们感兴趣又乐于完成的任
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学生调查对象,如学生家人的职业情况、大家对水果的爱
好、各人喜欢的颜色等等。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调查。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思想和
语言教学策略。有的人误以为倡导任务型教学就是每一堂课或者整堂课都必须用所谓的“任
务”来进行教学,否则就不是任务型教学。于是乎,不管是什么教材内容和什么课型,都搞
所谓的“任务”教学。其实,这是片面的、机械的理解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
学策略,和其它教学流派一样,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弱点。
三.任务型存在的问题探析
任务通常用于比较形象的词汇或字母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掌握一定的英语知
识。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精
神,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但是,在任务型教学实践中,有不少英语教师把任务教学
泛化了,他们把所有的语言教学活动(如造句、句型、变化等)以及教学步骤都冠以任务型
教学,如一位教师的教案是这样设计的:任务
一、听录音;任务
二、跟录音读课文;任务
三、齐读„„等。其实任务性语言活动应该是语言的交流活动。它的活动要设有信息沟,要有信
息的分析和整合,要能用语言进行真实地思维和表达。活动的设计应当是真实的或者接近真
实的,它应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交流问题。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
需求。开展任务型教学,重要的是要“活化”教材,只有通过“活化”教材,我们才能把课
本上的枯燥的知识条块变成小学生乐于参加的活生生的语言交流活动。
3.1任务前准备不充分。
Skehan认为,任务前活动非常重要,这些活动能起到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激活学生原
有相关的语言知识、减轻任务的信息处理负担、引导学生按任务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作
用。Willis认为在任务前见到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回忆并激活任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单词和短
语。目前一些老师只是追求活动,不重视语言知识,认为交际性课堂讲语言就很“土”。对
此,有人曾评述:“到后来任务完成了,目标达到了,这可能从一个侧面来理解是对的。但
长此以往的课堂教学都走这个模式的话,那结果就是你一年后去这个班听他的课,他的学生
也只讲这几句,他没有增加新的东西。”学生言语贫乏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活动期间很大一
部分注意花在语言结构上,用于意义上的注意力只是很少一部分。即使任务设计者在设计时
注意到标准,但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忽视任务前的准备工作,任务成果的质量就有
一定的问题。
3.2任务中分组不重视。
任务活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忽视活动组织形式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开学初按照班级
座位给学生进行自然分组。对于小组的组成,成员间的分工以及发展变化过程很少给予关注。
由于教师小组分工的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到位,学生执行任务过程时有出现思想不集中,用汉
语谈论无关的事情,时间利用率低,成员之间缺乏相互监督等不良情况。小组动力学和交际
语言教学一起是当代语言教学两大研究热点。小组活动是随着交际语言教学出现而产生。因
此为了语言教学交际化的成功开展,教师需要研究活动小组的特点和规律。根据Zoltan
Dornyei和Tim Murphey的研究,教师不仅仅组建活动小组,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小组的规
定制度,关注小组变化过程,培养小组成员的凝聚力,要求小组成员在活动中既有分工又有
合作以及帮助成员角色的调整,解决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
4结束语
总之,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任务型教学体
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
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当然,任
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现代英语教学越来
越强调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
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任务型教学应用到我国
英语教学中已经有一段时间,要用好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在学用任务型教
学的同时,不要丢掉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既重视能力培养又要重视知识传授。教学中要脚实
地,不能哗众取宠。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改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2】Dornyei,Z.& Murphey,T.Group Dynamic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3】Nunan,D.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
出版社,2000,10
【4】张文鹏.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