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动脑探究,感受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汤阴县有哪些旅游景点吗?(岳飞庙、文王庙,学生自由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同学去参观岳飞庙,学校安排了哪些班去参观呢,谁来说一说?(电脑出示学生、老师)2.根据情景图,你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二、尝试探究,问题解决 1.教学例1(电脑出示例1图)(1)学生看图,说出题意(2)教师提出问题: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学生列式:35+2=
学生计算,师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①口算法:先算5加2得7,再算30+7得37。
②摆小棒法:先让一位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摆的过程,要求边摆边说,再让同桌两个同学互相合作摆小棒,请学生汇报结果,说一说桌面上有多少根小棒,最后让学生看一遍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重点观察整十根与整十根合并,单根和单根合并,为竖式计算相同数位相加奠定基础。
③用竖式计算
师:竖式可以看作两部分:列竖式和计算 你能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吗? 教师指导学生读竖式、写竖式。
提问:列竖式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对照小棒图,回忆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计算 再让学生脱离小棒图,说说竖式计算过程。师:这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方法——笔算。用这种方法做题不仅快,而且准确。
小组讨论交流: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4)小结 2.学习例2
(1)(电脑出示例2图)学生列式计算 35+
32学生尝试计算,汇报计算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多个学生说35+32的口算方法。
(3)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列竖式计算,其余的学生在台下练习。提问:在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4)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提示课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大家积极动脑、动手,想出了很多方法,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新方法——笔算的方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三、巩固拓展,课后延伸
1.书中第12页第13页中的“做一做” 2.下面的题对吗?把错的改正。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第二篇:20以内不进位加法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自主尝试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过程。2.学会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积极参与操作活动,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小棒。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口算练习,出示课件。
二、摆一摆。
1、看老师摆的是多少?出示课件
让学生说说这是几,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你会列式吗?
2、教师任意说出一个数,请学生用小棒摆出来。并说出列的加法算式。
3、请学生先摆出一捆(10根)再任意摆出几根。每个学生摆的都不一样,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摆了几根。
学生根据自己所摆小棒的根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然后互相交流。例:1个十和2个一,是12。
列式:10+2=12
4、看谁最棒。
课件出示十加几的口算题,学生算出得数。
三、新授十几加几。
1、出示情景图课件,一共有多少块表?
(1).先说一说在盒子里面有多少块,盒外有多少块,再提出问题,请学生试算。列出算式:12+3=□。
(2).学生算一算,互相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并给予鼓励,然后教师边出示课件边加以总结、教授。
a.从12接着往后数:13、14、15.b.先算2+3=5,再算10+5=15。
教师板书: 12 + 3 = 15 /\
2 5
2、巩固练习。
(1)教师再出2道这样的题,你会做吗?
教师板书: 13 + 3 = 16 14 + 5 = 19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出示课件: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三、练一练
1、小青蛙找妈妈。
出示情境图,我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你能帮小青蛙找到妈妈吗? 找几个学生回答,并给他们爱心奖励。
2、看图列式计算。教师出示课件
根据图中内容列式计算。
3、小白兔采蘑菇.同学们你能帮小白兔采到蘑菇吗?
4、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列两个加法算式。
5、开火车。
比一比那列小火车开得快。
6、出示计数器图。
教师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10)教师再拨2个珠子,问:现在多少?怎样列式?(10+2=12)教师再拨2个珠子,问:现在是多少,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12+2=14 10+2+2=14)
再拨2个呢?(学生列出:14+2=16 10+2+2+2=16 12+2+2=16)教师对学生列出的多种算式给予鼓励。
四、课后练一练。
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10+6=16 13 + 3 = 16 14 + 5 = 19 10+9=19 /\ /\
3 6 10 4 9
第三篇:20以内不进位加法
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教学难点:理解在个位上加减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等。教学过程:
二、探究新知
1.一捆小棒和3跟小棒,一共多少根小棒?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板书课题)(2)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谁能完整的把看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你会列算式吗?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板书:一共 10+3=?)10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3)解决问题 10加3等于多少呢?
用手中的小棒或者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你是怎样算的?
数小棒的方法:先拿出10根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把10根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成了13根小棒,是13。
(说得真棒,谁再到前面来把这种方法说一遍?)指名提问。数小棒的方法:在一捆小棒上面再加上3根小棒。
计数器拨的方法:在计数器上拨出10,在个位上增加3颗珠子,是13颗珠子。
(为是么不在十位上增加呢?因为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位上表示的是几十的。)
往后数的方法:10向后数11 12 13。列成2+13可以吗?怎么计算?(4)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试一试:10+5=□ 10+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试一试: 17-6=□ 18-5=□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 解决问题
13加2等于多少呢?
用手中的小棒或者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你是怎样算的? 数小棒的方法:先拿出12根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把2根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成了5根小棒,再把10根小棒和5跟小棒合起来就成了15根小棒。
(说得真棒,谁再到前面来把这种方法说一遍?)数小棒的方法:在3根上面再放上2根是5根。
计数器拨的方法:在计数器上拨出13,在个位上增加2颗珠子,是15颗珠子。
(为是么不在十位上增加呢?因为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位上表示的是几十的。)
算式计算:因为3+2=5,所以13+2=15 往后数的方法:13向后数2,13,14,15。列成2+13可以吗?怎么计算?(4)总结:个位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加。试一试: 14+5=□ 3+1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3题。2.“练一练”第4题。3.“练一练”第1题。4.“练一练”第5题。
第四篇:100以内不进位加法 课后反思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计算课。过去我们教学笔算,首先教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说出计算法则,在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知识的掌握来看,虽然也能达到计算要求,但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上看,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
这节课我首先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先后将两个例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积极主动,充满自信。这样顺利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笔算减法及大数加、减法的笔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口算题
2+11= 16+1= 19+0= 2+18= 1+17= 13+3= 3+15= 3+11= 11+9= 1+10= 0+11= 16+0= 0+12= 0+19= 1+13= 1+14= 14+0= 12+8= 2+16= 14+0= 2+13= 17+0= 10+3= 18+2= 0+14= 15+3= 13+6= 10+1= 18+1= 11+2= 0+10= 1+18= 9+11= 12+0= 3+14= 1+17= 15+3= 9+11= 3+17= 1+11=
13+7= 7+13= 1+12= 12+8= 17+0= 19+1= 12+7= 14+2= 15+1= 0+15= 13+1= 12+1= 1+15= 10+1= 4+10= 0+19= 14+2= 15+0= 2+11= 16+1=
19+0= 2+18= 12+7= 5+11= 7+13= 8+12= 15+4= 16+3= 2+15= 11+0= 13+3= 5+13= 7+11= 14+3= 0+16= 9+10= 11+1= 6+14= 7+12= 10+2=
12+6= 16+0= 14+2= 15+1= 12+1= 1+15= 10+1= 14+0= 12+8= 2+16= 14+0= 12+7= 14+2= 12+7= 5+11= 7+13= 14+0= 12+8= 13+7=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