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势差 电势》说课稿
电势差 电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叫XXX,来自XXX,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电势差 电势》,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4、5节的内容,本节处在电场强度之后,位于静电现象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角度出发,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利用定义法给出电势的定义,并通过电势描述等势面,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给予了思维上的指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电荷及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已具备基础知识,但不够深入,仍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概念的引入和对其物理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高中新课程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本节教材的特点(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会一体)和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UABWAB进行相关计q算。明确电势差、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
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AB,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知道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概括,讲述新知识,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电势差和电势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为:理解和掌握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其他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因此本节教学的难点为把电势、电势面与前后知识区别、联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对于简谐运动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收集一些简谐运动实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出生活中一些简谐运动,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使用投影仪,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是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1、知识回顾。首先展示图片,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电势、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因此接下来,复习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功的量度:WFScos;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WGEp;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回顾所学知识,对新知识产生兴趣。例如,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2、引入新课。
指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匀强电场为例,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FEq为恒力,则电场力做功大小为:WEqScos。在这里,W类似如重力做功W因此,将WqEScos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Ghcos,也是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质有关。
q这一比值叫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UAB来表示。
继续联系重力势能提出问题: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势能的变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电势差也就是电势的差值,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给一分钟同学思考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定义,UABWAB,若将B点的电势定义为零电q势点,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势点时所做的功。因此,老师强调,电势通常用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强化和延伸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指出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但电势是相对零点电势而言的,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然后课堂给出几分钟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道例题:设电场中AB
2两点的电势差U2.010V,带电粒子的电量q1.2108C,把q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设UAUB。
4、知识小结。(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类似重力场中两点的高度差,电势差UABWAB,qU与W、q无关。(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并且注意电势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3)、UBB,A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6、版书设计。
第四节 电势差 电势
1、电势差: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WEqScos,把W这一比值叫A、B两点的电势差,用UAB表示。
2、电势: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UABA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q
第二篇:电势差 电势 教案 免费_电势差 电势 课件 说课稿下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电势差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 进行相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知道在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
3、知道电势能,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能力目标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概括讲述新知识,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对新旧知识的类比、概括,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在本节内容中,涉及到电势的讲解,与前面所学的重力势能有相似的规律和原理,因此讲解时可以采取类比、概括这一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材中首先导出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对比重力做功引起势能的变化,得到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并指出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之间的关系:电势能的改变==电场力做的功.
教法建议
在讲解中,知识点上需要明确的是:
(1)除了需要说明电势的单位以及标量性,还需要强调电势公式是定义式,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与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无关,与电荷的多寡无关;而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产生电场的源电荷有关,与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2)关于电势公式的应用时,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正负,理解正负只是表示电势的高低而不是方向.
(3)关于电势的讲解:一是需要注意的是零电势的选取(理论上以距离电场无限远处为零电势,实际上以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二是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逐渐降低.
(4)电荷在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之差是确定的.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电势差的概念以及定义式的应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2、本节的难点是电势差的定义以及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关于讲解——整体思路的建议
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中不仅要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同时要加强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能的角度、功能关系的角度学习本节知识,从一个更高的全面的基准点对已学知识进行综合,加强学生自身知识的再更新能力,这也是教师急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势差、电势教学设计示例
一、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出示图片):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对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下面我们从能量角度研究电场性质.
首先,我们先复习一下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如图)
一、功的量度:
二、重力做功:
1、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
2、重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
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人为选定)
4、重力势能的正负是相对于零势面而言的,不代表方向。数值上等于把物体从该点移到零势能面处时,重力所做的功
同样,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是怎样来研究呢?
二、新授课
1、电势差
教师出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不同的.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以匀强电场为例,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
第三篇:电势 电势差 教案
电势 电势差
师:张艳红
教学目标
1.理解电场能的性质,知道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
2.理解电势差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理解电势的物理意义,会比较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会求解电势差; 3.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EU d重点:能区分电势与电势差,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以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难点:会处理电势差与能量的综合运用问题
知识梳理
一、电势能
1.定义: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注:电势能实际应用不大,常实际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2.说明
(1)电荷在电场中每一个位置都有一定的电势能,电势能的大小与电荷所在的位置有关
(3)电势能的大小具有相对性,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的数值与选定的零电势能位置有关,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点。而电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零电势能位置的选择无关
(4)电势能有正负,电势能为正时表示电势能比参考点的电势能大,电势能为负时表示电势能比参考点的电势能小。
(5)电势能是属于电荷和电场所共有,没有电场的存在,就没有电势能,仅有电场的存在,而没有电荷时也没有电势能。
(6)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势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则有EpWqUq
(7)电荷电势能的变化仅由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引起,与其他力对电荷做功无关
(8)电势能的单位,焦尔J还有电子伏,符号为eV,定义为在真空中,1个电子通过1伏电位差的空间所能获得的能量。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1电子伏=1.602×10-19焦。常用千电子伏及兆电子伏。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电势能的变化:当运动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夹角为钝角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
类比: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电场力做功:由电荷的正负和移动的方向去判断(4种情况)功的正负电势能的变化(重点和难点知识)(上课时一定要搞清楚的,否则对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
二、电势 1.定义:
如果在电场中选一个参考点(零电势点),那么电场中某点跟参考点间的电势差,就叫做该点的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势的单位:伏特(V)2.说明:
(1)电势是标量,有正负,无方向,只表示相对零势点比较的结果。(2)电势是电场本身具有的属性,与试探电荷无关。
(3)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最快),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高,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就是电场线的方向。(4)电势与场强没有直接关系:电势高的地方,场强不一定大;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5)电势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比零电势点高为正,比零电势为低为负。(6)电势的值与零电势的选取有关
零电势点可以自由选取,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实际应用中常取大地电势为零
(7)如果取无穷远电势为零,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8)当存在几个“场源”时,某处合电场的电势等于各“场源”的电场在经处的电势的代数和(9)点电荷电场的电势
在一个点电荷q所形成的电场中,若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在距此点电荷距离为r的地方的电势为k(10)均匀带电球电场的电势
对于一个均匀带电球面所形成的电场,若球半径为R,带电量为q,则在球外的任意与球心相距为r的点的电势为Ukq rqq,而其球面上和球面内任一点的电势都是Uk rR
三、电势差:
1.定义:电荷q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2.定义式:UABWABq,单位:V=J/C 3.物理意义: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AB。
4.单位:伏特,符号是V。
5.说明: 电势差是标量,有正负,无方向。A、B间电势差UABBA,显然UABUBA电势差的值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
注:电势差很类似于重力场中的高度差.物体从重力场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重力做的功跟其重量的比值叫做这两点的高度差h=W/G.
四、等势面
1.定义:一般说来,电场中各点的电势不同,但电场中也有许多点的电势相等。我们把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2.等势面的特点:
(1)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两点间(不论方式如何,只要起终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因为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电荷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具有相同的电势能,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势能不变,即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
假如不是这样,场强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这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沿着等势面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是不做功的,所以场强一定跟等势面垂直。(3)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可见,电场线不但与等势面垂直,而且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4)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后面将学到)(5)不同的等势面是不会相交的,也不能相切。
因为电场线总跟等势面垂直,如果等势面相交,则交线处同一点的电场线方向就有两个,从而场强方向就不唯 一,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等势面相切,则在相切处等势面“密度”为无穷大,这也是不可能的(6)等差等势面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等差等势面密的地方场强大,等差等势面疏的地方场强弱。
五、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 1.关系EU
d2.上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它表明在电场当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强度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
题型讲解
1.电势和电势差
(1)如图(a)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并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运动到点B,其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关于A、B两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E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EAEB
B.EAEB
C.AB
D.AB
(2)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A、B、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A>B>C B.EC>EB>EA
C.UAB<UBC
D.UAB=UBC 2.等势面和电场线
如图所示,平行直线AA、BB、CC、DD、EE,分别表示电势为-4 V、-2 V、0、2 V、4 V的等势线,若AB=BC=CD= DE= 2 cm,且与直线MN成300角,则()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垂直于AA,且左斜下 B.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2 V/m C.该电场是匀强电场,距C点距离为2 cm的所有点中,最高电势为4V,最低电势为-4V D.该电场可能不是匀强电场,E=U/d不适用
-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把电量为-5×109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A点的电势UA=15V,B点的电势UB=10V,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J.
第四篇:《电势和电势差》的教学设计
《电势和电势差》的教学设计
李雪丽
今天我要说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第十三章第五节《电势和电势差》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始阐述我的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与设计;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3、设计理念;
4、教学流程设计;
5、设计体会。一、教材分析与设计
教材分析:本章讲述静电电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电场力做功两个角度研究电场的基本性质。而电势差、电势这是从电场的能的性质来认识电场,.恰当地选择概念的引入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教材先从电势差入手,而后引入电势的概念,并得出二者关系UAB=φA-φB,先讲电势差,开始可以不涉及零电势的选取,便于学生接受.对电势差、电势概念的引入,教材用类比的方法,类比于力学中重力做功,通过电场力作功来引入的,这样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中逐步理解,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电势,电势差的概念.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含量,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刚刚接触电场,并且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类比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事物,教师时时调动学生,处处设置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动向,为学生概念的形成搭桥铺路。
教材处理 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灵活处理 教材第一段说明,在前几节是从力的角度研究电场,然后提出有必要从电场力做功的角度研究电场。在电势差小节,增加电势差正负的问题,电势小节是从类比“高度”引入的,讨论了电势及其相对性。同样是为了降低难度,课题引入后,从重力做功类比入手较好。
根据教材、教参、大纲、考纲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知道电势差的定义;②会用公式W=qu进行计算;③知道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即为该点相对于零电势点的电势差;④知道电势是相对的,而电势差是绝对的;⑤知道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类比、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对新旧知识的类比,概括,总结出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意义和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类比教学,对抽象问题具体化,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重难点设计与突破:(1)重点:对电势差、电势概念的理解,电势能的改变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难点:对电势差、电势概念的理解
重、难点的突破:
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中不仅要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同时要加强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能的角度、功能关系的角度学习本节知识,从一个更高的全面的基准点对已学知识进行综合,加强学生自身知识的再更新能力,这也是教师急需要注意的问题.课题引入后,即从重力做功类比入手较好
三、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设计时力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以学生为出发点,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为学生的学习搭设平台,通过对 原有知识的复习,主要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部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采用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对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下面我们从能量角度研究电场性质.
然后复习一下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主要目的是与今天所学内容进行类比。(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回顾)
同样,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是怎样来研究呢?
(二)新课学习
1.电势差(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目的直观,而且比板画节省时间)
教师出示上图,从而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思维。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不同的.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以匀强电场为例,学生讨论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电场力做功? 得出:
(为Eq与S之间的夹角)整理得: 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类比如重力做功 质有关.
因此我们将
也是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这一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 来表示电势差,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电势差又叫电压.
(1V=1J/C)
讨论电场力做功特点:(与重力做功类比)
电荷在场强为E的匀强场中,令电荷q由一点A移至另一点B时(如图)电场力所做的功,同样点电荷由A沿着某一曲线移至另一点C(AC在场强E的投影与AB相等),与
相等,也就是说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仅与电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荷运动的起末位置有关.此结论不仅适用于匀强电场而且适用于任何电场。
这样电场力所做的功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所以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教师强调、总结:
① 两点间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从其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②高度差是由重力场中高、低两位置决定的,与物体质量无关。与其类似,电势差也是由电场中两点位置决定的一个物理量,与电荷电量大小无关。
③电势差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1库正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如果电场力做了1焦的功,那么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伏。
④在两点间电势差为U(电势差容易由仪器测出)的电场中,移动电荷q电场力做功为WAB=qUAB,可很方便地算出(电势差的应用)。这个公式不管电场如何分布,电场力是变力还是恒力都可用来计算电功。
巩固练习,做书中例1 2.电势 类比高度引入电势,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电势差也就是电势的差值,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
分析:,若将B点的电势定义为零电势点,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势点(参考点)时所做的功.
教师强调:电势通常用 来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点电势)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但电势是相对零点电势而言的,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
教师提出问题:在电场中沿着场强方向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电势将如何变化?
学生讨论分析:沿着电场线的方向将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差大于零,即,.
总结: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巩固练习,做书中例2 3.电势能
继续类比,电场与重力场有许多相似之处,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能——重力势能,与它相似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能——电势能。
在教学前先复习关于重力场的规律,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抽象为客观,要求学生用类比法得出电场力做功引起物体电势能的减少,电场力做多少功,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多少。
定量关系:Δε=W电=qU 提问:减少的电势能哪里去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举例、归纳)
减少的电势能转化成电荷的动能或其它形式的能。如,电灯发光,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势能(电能)转化为动能、光能、内能。
(三)学生间相互讨论,补充总结本节内容
(四)作业
五、设计体会
在本节教学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实现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变灌输式教学为主动探究学习,例如重力做功中高度差由重力场中高低位置决定,与物体质量无关。与此类比得出电势差与电荷电荷量无关;类比重力场中高度引出电势,类比讨论电势特点等。课堂上同时把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加深对知识层面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积极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得到了提高。
附: 板书设计
§13.5 电势差 电势
一、电势差
1、定义:电场力做功跟电量的比值
2、定义式:UAB = WAB/q 单位,伏特,符号V 3.电场力做功:WAB=qUAB,注意做功正负的判断。
二、电势
1、定义: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得功 2.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两点间电势差等于这两点电势之差。即UAB= A-B 说明:
①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②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③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其正负表示电势高低。④电势的单位:伏特(V)
三、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
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少,做多少功,电势能减少多少
第五篇:电势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本节课学习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材以匀强电场为例进行,介绍二者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本章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们分别描述了电场的两大性质:能的性质和力的性质.因此从教材地位来说,本节内容起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性质联系起来.2.教材特点.①内容较小(只有11行文字),应用性强,在以后的许多问题中都会涉及本节知识的应用;②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推导u=ed的过程中要能够切实理解推导的条件,需要相关知识点(w=fs)方可完成推导.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能推导这个关系式。
2、会用u=ed进行有关计算。
3、通过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在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一)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2、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推理,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应用辩析。
(二)情感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电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
2、通过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中篇二:《电势差 电势》说课稿
电势差 电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叫xxx,来自xxx,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电势差 电势》,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4、5节的内容,本节处在电场强度之后,位于静电现象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角度出发,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利用定义法给出电势的定义,并通过电势描述等势面,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给予了思维上的指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电荷及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已具备基础知识,但不够深入,仍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概念的引入和对其物理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高中新课程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本节教材的特点(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会一体)和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uab?wab进行相关计q 算。明确电势差、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
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a??b,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知道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概括,讲述新知识,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电势差和电势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为:理解和掌握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其他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因此本节教学的难点为把电势、电势面与前后知识区别、联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
生学习。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对于简谐运动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收集一些简谐运动实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出生活中一些简谐运动,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使用投影仪,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是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1、知识回顾。首先展示图片,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
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电势、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因此接下来,复习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功的量度:w?fscos?;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wg??ep;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回顾所学知识,对新知识产生兴趣。例如,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2、引入新课。
指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匀强电场为例,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f? eq为恒力,则电
场力做功大小为:w?eqscos?。在这里,w 类似如重力做功w 因此,将w?escos?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hcos?,也是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质有关。这一比值叫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uab来表示。
继续联系重力势能提出问题: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势能的变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电势差也就是电势的差值,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给一分钟同学思考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定义,uab?wab,若将b点的电势定义为零电q 势点,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势点时所做的功。因此,老师强调,电势通常用?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强化和延伸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指出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但电势是相对零点电势而言的,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然后课堂给出几分钟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道例题:设电场中ab 2两点的电势差u?2.0?10v,带电粒子的电量q?1.2?10?8c,把q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设ua?ub。
4、知识小结。(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类似重力场中两点的高度差,电势差uab?wab,q u与w、q无关。(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并且注意电势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3)、ub?b??,a?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6、版书设计。
第四节 电势差 电势
1、电势差: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w?eqscos?,把w这一比值叫a、b两点的电势差,用uab表示。
2、电势?: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uab??a??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篇三:电压说课稿
电压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 电压 „..我的说课包括以下环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 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三声)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电压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通过探究,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是新课标明确的要求。本节课不仅巩固以前学习的内容,而且为后继欧姆定律等章节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电压表是常用的测量仪器,使用电压表设计简单的电路,体现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无论是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的自身发展上看,本节课都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五章学习了一些电学知识和电流表的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连接简单电路的能力,但他们的设计电路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学重难点: 对电压概念的透彻理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力和知识都达不到。我们换个角度,可以让学生明白电压的作用是为电路提供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因而学生理解电压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记忆,而是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自己归纳得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就成为本节课的难点。教学目标 : 本节课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实验、观察、思考及讨论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规律,来领略物理世界的特点和魅力。
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我准备使用以下教法学法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法、观察归纳法、交流合作法、和媒体辅助法,教学准备: 为配合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我做准备以下准备:
教学过程: 根据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特点,并使整堂课的教学更加自然流畅,我对教学过程做如下处理: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由于电压是新开学的第一节课,时间是刚刚进入春天。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啦!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首古诗:《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kǖn)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让学生特别注意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样的励志教育,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快速聚拢过来,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上学期学习过的电学知识,我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相关的地方逐步复习。让学生献计献策帮助老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有位朋友到老师家做客,却发现手机没电啦,而且出门时也忘记带了手机的充电器。你帮助这位朋友想想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简单地想到:买一块电池或一个充电器,找一个接口一样的充电器,用万能充电器等等。同学们的主意(zhǔ yì)都是不错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考虑更深层的问题:选择电池或者充电器的时候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展示一块电池的标示牌,学生仔细观察会注意到型号,以及电流电压的信息,教师在学生观察后给予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归
(三声)纳出:买电池或充电器,不但要考虑接口的形状还要考虑电压是否匹 配的问题。教师顺势布置一个课后调查作业:在不考虑接口的情况下,哪些电器的充电器可以互相换用。
按照新课程理念,在初中阶段,有时不必过分顾及知识的严谨性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又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教师在此对电压的概念不必给出严格的定义。我是这样处理的:老师的手机快没电啦,在自动关机前会提示:电压低。电池提供不了电压,手
机内就没有了电流,没有电流就自然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出概念: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流。
通过介绍伏特善于思考、喜欢探索、勇于实践,最后取得成功,发明了伏打电堆等故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为了纪念伏特,用他的名字作为电压这个物理量的单位。顺势引出电压这个物理量,极其单位和表示符号。对于讲解电压单位的换算,只需类比于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学生就不用刻意记忆也可以熟练掌握。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使学生对电压有一个直观而感性的认识。为了方便以后的学习和安全,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节蓄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和安全电压要求学生记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给与特别关爱。
接下来复习电路元件的表示符号和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继续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由此引申出两节电池的联接方法,让学生猜想哪种联接方法电压高?适时地介绍电压的测量仪器电压表,让学生仔细观察电压表,收集信息,为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提炼其中有用信息。
学生对电压表有了感性认识后,进入实验探究:电压表的使用。首先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类比于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想一想,电压表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由学生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并让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因为电压表的内阻很大,串联进电路没有损害,只是没有读数,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尝试。在尝试中,不断修改,逐步完善。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电压表的联接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动手的习惯,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探究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得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为了更加便于学生掌握使用要领,把注意事项归纳为:“一不二要三看清”。为了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
式讨论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对电压表的示数读得又快又准,需要多次的练习。教师采取动画演示,学生抢答,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在快乐中完成学习任务。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呢?
让学生归纳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入下一环节 物理与生活 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用到多节电池,如果给你八节电池,怎样应用才合理呢?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再演示验证。通过介绍废旧电池的污染与回收,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进入智力大赢家,首先是新手上路,通过基础知识的练习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感觉不错么我们就进入第二关,通过较难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白学好物理还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并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让学生大胆地应用这些方法探究、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
接下来是课外加油站,将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第二个作业是自制水果电池,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影响水果电池电压的因素有哪些呢?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学生不容易找到铜片和锌片,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由于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比较低,不足以使小灯泡发光,用舌头试触电流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教师借给学生几个电压表。这些课外作业不但将今天的知识学以致用,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难点,起到梳理知识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说课完毕 谢谢大家!篇四:电势能、电势及电势差说课稿
第四节 电势能、电势及电势差说课稿 发言人:王兴碧
教材分析
教科版教材的编排思路是:(课件6)首先回顾重力做功的特点,着重指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以及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然后通过理论探究,得出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也具有与重力做功相同的特点,从而开始做了三个类比研究:由重力场中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类比得出静电场中电荷也具有静电势能,又由重力对物体做功引起重力势能的变化,类比得出静电力做功引起电势能的变化,并得出定量关系式wab=epa-epb(实际教学时还要提炼出wab=-△ep),再由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类比得出电势能也具有相对性,指出了选择参考点(实际电势零点)的必要性。随即介绍了电势能的系统共有性,同时也指出了类比研究的局限性;之后,依循“通过做功研究能量变化”的科学思想,通过研究在电场中确定的两点间移动不同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计算,试图寻求一种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必须是与试探电荷无关的、完全由电场本身性质(只跟场源电荷电荷量、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等)决定的、可以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方法。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电场中确定的两点间移动不同电荷时,电势能变化的量值是不同的,但电势能变化量与被移动电荷电荷量的比值是不变的,然后分析这个比值,wab/q=(epa-epb)/q= epa/q-epb/q(假如电荷是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的话,这个比值wab/q=el,可见),这个比值恰好就是与试探电荷无关的、完全只与初末位置有关的量,从而定义电势φ和电势差u,之后通过例题,一方面进一步理解电势与电势差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电势的相对性和电势差的不变性,并指出通常物理学研究中电势零点的选取方法。最后在教材的发展空间中,介绍了等势面。(简要介绍新旧人教版编写思路)
(课件7)从物理知识的建构来看,首先电荷在电场中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若电荷在电场中移动,则电场力就可能对电荷做功,因此,首先从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研究切入,正好顺承了之前对电场力的性质的认识,之后始终贯穿类比探究这条主线,逐一铺展和联系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实现概念的同化,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由探寻表征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的研究过程,逐渐建立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自然生成,而且逻辑性强,跳跃性小,学生易于接受。
(课件8)从科学方法的渗透来看,第一是着重突出了运用“类比”研究的科学方法来理解新的物理知识,第二是依循了在物理2中沿用的“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科学思想研究问题,第三是在电势和电势差的学习过程中,突出了理论探究,力求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凸显了比值定义法的物理内涵,这三点渗透都是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很有帮助的。
(课件9)从情绪体验和价值观养成的角度来思考,教材的编排着力突出类比的思维特征,适当强调类比中的求证环节,旨在让学生体验类比的优越性。
因此,个人认为,(课件9)教科版教材这样的编排亲和力强,思路清晰,重难点突破较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3、理解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定义式与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电势能和
电势的概念。理解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定义式与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认识等势面和等差等势面,知道常见典型电场的等差等势面分布情况。利用等势面空间分布的对称美,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别力。
2、重点: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难点: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能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4、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结合课本图1。4-1(右图)分析试探电荷q在场强为e的均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功的情况。
(1)q沿直线从a到b(2)q沿折线从a到m、再从m到b(3)q沿任意曲线线a到b 结果都一样即:w=qelam =qelabcos? 【结论】:在任何电场中,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与重力做功类比,引出: 2.电势能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
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写成式子为:wab?epa?epb 注意:
①.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②.电场力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电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而它们的总量保持不变。
③.若规定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零则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
④.求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a具有的电势能ep等于将该点电荷由a点移到电势零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的。即ep=w ⑤.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⑥电势能零点的规定
若要确定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应先规定电场中电势能的零位置。关于电势能零点的规定:p19(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
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电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有做的功。如上式若取b为电势能零点,则a点的电势能为: epa?wab?qelab 3.电势---表征电场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度
1、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表
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2)公式:??ep q(与试探电荷无关)
(3)单位:伏特(v)
(4)标失性: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正负表示电势的高低
注意:(1)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即电势的数值决定于零电势的选择.(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选择零电势后若该点电势高于零电势则为正,反之为负
(2)??ep q为定义式,?与试探电荷无关,只与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带符号计算
2、电势差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用uab表示。
(2)公式:uab??a??b 或 uba??b??a ①
所以有:uab=-uba ②(注意下标的对应)注意:(1)电势差也是标量,可正,可负。
(2)电势差与零电势的选择无关,没有相对性
(3)电势差与电势一样与试探电荷无关,只与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电荷q在电场中从a移动到b时,静电力做的功wab等于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之差。
推导:wab?epa?epb?q?a?q?b?q??a??b??quab 所以有: wab?quab 或 uab?wab③ q 即: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力做的功与试探电荷q的比值。
注意: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位置有关 对公式使用的说明:(1)带符号计算
(2)取绝对值计算,正负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电场线法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2)场源电荷判断法
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高;离场源负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低
(3)电场力做功判断法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电荷从高电势向低电势移动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电荷从低电势向高电势移动
5、等势面
⑴.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⑵.等势面的特点:
①.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跟等势面一定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③.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④.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
⑶.等势面的用途:由等势面描绘电场线。
⑷.几种电场的电场线及等势面
注意:①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
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
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②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
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
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篇五: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说课稿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对于本节课我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大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高二学生学习了电场强度、电势能及电势差之后推导出的有用公式,既体现了电场中力与能的统一性,又实现了物理学的简洁特点,以后许多的问题中都会涉及本节知识的应用。在本章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 1)如下1..教教知学学识与目目技标: 标 能
(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能推导这个关 u=ed 2)系式。(2)会用
(和 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公式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体会物理科学的力量。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公式 分析匀强电场和飞匀强电场
教学难点:之前学生是从力的角度去理解电场强度是单位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而此节学生要转变思路从能的角度理解电场强度是沿电场线单位距离电势的降落,所以这是本章的难点
说学情
虽然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但是学生对整个电学体系了解不深,逻辑分析能力薄弱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知识水平,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提问法和探究法相结合,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分析推理,寻找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内在联系,得到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及公式使用条件
三.说学法: 以合作探究为主,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刻体会公式的意义,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训练。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共有五个环节 教学第一环节:“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电势来描述电场,知道了电场强度是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相联系的,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相联系的。正像力和功有联系一样,引导学生得出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也必然是有联系的。那这两个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呢,以匀强电场为例来研究这个关系,引出本节内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教学第二环节:“教授新课”
匀强电场e中,正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沿电场方向移动到b点,已知a 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分析电场力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wab= qed 从能的角度,wab=quab 由上面两式得到qed=quab 即uab = ed也可写成e= uab/d 接着教师提问,如果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结论还成立吗?通过例题分析得出仍然成立,指出在此公式中d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教师总结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3种说法
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uab = ed 或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强度距离的比值e= uab/d 或
电场强度在数值上=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然后师生互动、探讨以下问题,得出一些结论
问题1: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吗? 探讨得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类似于重力场中两点间的高度差,高度差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问题2:单位长度内,沿ab、ab,两个方向,哪个电势降落的快?
得出场强e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问题3: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由e= u/d得出等差等势面密集处场强大,稀疏处场强小
教学第三环节:例题分析强化主题,精选2道例题讲解巩固知识 教学第四环节:小结归纳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教学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23页1、2、3题
板书设计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一、匀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电场强度与这两点在电场方向距离的乘积uab = ed或e= uab/d 注意d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二、一些结论
1、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
2、场强e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3、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密集处场强大,稀疏处场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