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清洁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去地球妈妈家做客吗?(学生回答)老师也很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好吗?下面就跟老师出发吧。(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
2、同学们,刚刚看了地球妈妈的家,你们觉得地球妈妈的家怎么样啊?(很脏很臭)地球妈妈的家是这个样子的,那地球妈妈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难过)(课件出示地球难过的图片)
3、为了让地球妈妈的家变得干净美丽,今天,地球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师,来报名的可真多。那么,都有哪些来报名了呢?你们想知道吗?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地球清洁师》(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课,听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课文里写了哪些地球清洁师?(课件出示朗读课文及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有哪些地球清洁师?
过渡语:同学们,听了课文朗读后,你知道课文里写了哪些地球清洁师吗?谁来说说?
2、交流汇报:学生找出文中有哪些清洁师。(课件出示清洁师的图片,并板书: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过渡语:同学们,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来报名,主考官大猩猩是是怎么问它们的?我们来看看大猩猩说的话。
3、课件出示大猩猩的话,并伴有朗读(指名读,齐读。)
4、这些清洁师们到底都有些什么本领呢?接下来我们先看看鱼是怎么说的。
三、具体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清洁师鱼的这部分。
(1)、指名读鱼说的话。
(2)、教师问:鱼有什么本领呢?谁来说说?
(指名说:鱼能清除那些破坏水质的微生物,没有鱼,江河湖海就会变成臭水。)
师:鱼的本领可真大。那鱼做哪里的清洁师最合适呀?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水中清洁师)
(3)、课件出示小结:鱼是水中清洁师,师板书:水中清洁师。
(4)、进行课堂练习:
因为有了小鱼,所以————。
假如————————,就————————。
过渡语:同学们做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乌鸦又有什么本领。
(二)、学习清洁师乌鸦这部分。
(1)、女读乌鸦说的话。
(2)、教师问:乌鸦有什么本领?
(指名说:乌鸦能吃苍蝇的蛹、腐烂的肉,做地面清洁师最合适)
(3)、课件出示小结:地面清洁师,并板书:地面清洁师。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屎壳郎又有什么本领。
(三)、学习屎壳郎部分
(1)、男生读屎壳郎说的话。
(2)、教师问:屎壳郎有什么本领?谁来说说?
(指名说:屎壳郎用牛粪马粪当点心,还把牛粪马粪滚成球儿,埋到地底下,如果没有屎壳郎,草原就会出现粪山,牧场也会变得很脏。)
教师又问:屎壳郎做哪里的清洁师最合适呀?(草原清洁师)
(3)、课件出示小结:草原清洁师,并板书:草原清洁师。
过渡语:最后我们来看看大树有什么本领。
(四)、学习大树这部分
(1)、全班齐读大树说的话。
(2)、教师问:大树有什么本领?谁来说说?
(大树给大家提供清洁的空气)
教师又问:大树做哪里的清洁师最合适呢?(空气清洁师)
(3)、课件出示小结的话:空气清洁师,并板书:空气清洁师。
过渡语: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那主考官大猩猩让它们当上清洁师了吗?我们来看看大猩猩又是怎样说的?
(五)、学习大猩猩最后说的话。
(1)、课件出示录音:大猩猩最后说的话。(2)、听录音。(3)、朗读这段话。
(4)、指名说: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都当上地球清洁师了吗?(当上了)(5)、小结: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都当上了地球清洁师,地球有了这些清洁师,才会变得更更干净,更美丽。(师板书:地球更干净,更美丽)
过渡语:现在我们来做做这道题。
(6)、课件出示练习:用“有了———,————才————”说话。(7)、现在地球妈妈的家变得干净美丽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还愿意和老师去地球妈妈家做客吗?(出示伴有配音的干净美丽的地球图片)
(8)、同学们,地球妈妈的家因为有了地球清洁师而变得非常干净非常美丽了。现在地球妈妈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地球开心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是地球清洁师以外,请你们想一想,地球上还有哪些清洁师呢?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指名说,引入人类也是地球清洁师)
过渡语: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人类也是地球清洁师。这里,有位叫佳佳的小朋友,为了做好地球的环保工作,他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一组配有声音的佳佳的环保图,)
2、由欣赏佳佳的环保生活图,引出让学生争当地球清洁师。
3、同学们,看了佳佳的做法以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你们也想当地球清洁师吗?如果你是一名地球清洁师,你打算怎样做呢?(课件出示问题,指名说)
4、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清洁师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查找一些关于动物和地球的关系的资料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几十亿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干净,更美丽,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自觉地保护环境,热爱地球,争做一名地球清洁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出示配乐课件)。
第二篇:地球清洁师详细教案
第十一课 地球清洁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会仿写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课文介绍的清洁师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明白保护地球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中地球清洁师的作用。
难点: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明白保护地球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听说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为什么会生病吧?(PPT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
2.地球妈妈生病了,她心情怎么样啊?(伤心难过)(PPT出示地球妈妈伤心的图片)3.为了地球妈妈的病早点好起来,今天,地球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师。来报名的可真多。那么,都有谁来报名了呢?想知道吗?
4、板书课题《地球清洁师》,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师:你们想认识帮我们地球妈妈清洁的清洁师是谁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课文。出示(PPT)
1、观课文视频,思考下面的问题。(1).文章说了哪几个清洁师?(2).它们各有什么本领呢?(用横线划出来)
2、学生回答有哪些清洁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3、详细分析课文。⑴鱼
①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鱼说的话。
②让学生回答鱼的本领是什么?(PPT:清除破坏水质的微生物)
③鱼适合做哪里的清洁师? 板书:水中 ⑵乌鸦
①谁想当小乌鸦?谁来读读乌鸦说的话? ②乌鸦的本领是什么?指生回答。吃掉苍蝇蛹和腐烂的肉 ③乌鸦适合做哪里的清洁师? 板书:地面 ⑶屎壳郎
①屎壳郎的本领是什么?(清理草原上的粪便)②屎壳郎适合做哪里的清洁师?
板书:草原
③用“如果„„就„„”造句: 例:如果没有我们,草原就会出现粪山。
如果今天下雨,我们就不能去操场上玩。⑷大树
①谁来读读大树说的话?看看这里的标点符号。句子疑问语气的指名读。
②大树的本领是什么?提供清洁的空气 ③它是什么清洁师?板书:空气。⑸大猩猩是怎么回答的.指生读。齐读。肯定的语气。
“有了你们,地球才会更干净、更美丽!” ①这里的“你们”是指谁?
②谁能用“有了„„才„„”仿照课文里的句子说话?
三、拓展延伸 我来演一演
1、小组合作:选择你所喜欢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2、请学生来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四、升华主题
再想一想,我们人类是不是也是地球清洁师呢?我们自己可以怎么做呢?
不乱丢垃圾,植树种花,节约用电,爱护环境,爱护动植物。
教学反思:
第三篇:《地球清洁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地球清洁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课文中一共写了几种地球清洁师以及它们的作用,渗透环保意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会收集课本信息;从而了解地球清洁师有哪些,又有些什么本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且明白自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清洁师。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内容,将课文读准确、通顺。
难点:了解地球清洁师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进课题
“清洁”二字。引问:怎样的环境才算清洁?
师在“清洁”二字后面加上“师”问:清洁师是什么意思?
师最后在前面加上“地球”二字,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师引问:
A、课文中介绍了那些地球清洁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四位清洁师,分别是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B、这些地球清洁师是怎样清洁地球的?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引导学生在各个段落中找到答案,并在多读中理解各位清洁师的本领)指导学生归纳,师板书:
鱼——清除破坏水质的微生物——净化江河湖海
乌鸦——吃苍蝇的蛹、腐烂的肉——清洁地面
屎壳郎——用牛粪、马粪当点心,埋在地底下——清洁草原、牧场 大树——提供清洁的空气——净化空气
(三)从课堂回归生活,升华课题
师问:
这些清洁师棒不棒?(引导学生对自然地崇敬之情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同学们,鱼、乌鸦、屎壳郎、大树都是清洁师,那么请你们想想你们是不是清洁师呢?教室、学校的卫生是谁打扫的?(引导学生保
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意识。且引导出我们也可以是清洁师的观念)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地球清洁师》这篇课文,知道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坏境,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五)课后作业
请小朋友们回去帮着爸爸、妈妈打扫卫生,做家里的小清洁师。
《地球清洁师》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地球清洁师》是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故事讲述了地球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师,众多小动物纷纷去报名应聘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语言生动鲜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课文以小动物的对话为主,所以我尽量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朗读形式,让学生懂得大自然中生物对环境保护的奇妙功能。
二、说备课
本课面对的是才刚刚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所以教学本课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课文中一共写了几种地球清洁师以及它们的作用,渗透环保意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会收集课本信息;从而了解地球清洁师有哪些,又有些什么本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且明白自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清洁师。
四、说教法
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情境,通过解析题目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进课题
“清洁”二字。引问:怎样的环境才算清洁?
师在“清洁”二字后面加上“师”问:清洁师是什么意思?
师最后在前面加上“地球”二字,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师引问:
A、课文中介绍了那些地球清洁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四位清洁师,分别是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B、这些地球清洁师是怎样清洁地球的?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引导学生在各个段落中找到答案,并在多读中理解各位清洁师的本领)指导学生归纳,师板书:
鱼——清除破坏水质的微生物——净化江河湖海
乌鸦——吃苍蝇的蛹、腐烂的肉——清洁地面
屎壳郎——用牛粪、马粪当点心,埋在地底下——清洁草原、牧场 大树——提供清洁的空气——净化空气
(三)从课堂回归生活,升华课题
师问:
这些清洁师棒不棒?(引导学生对自然地崇敬之情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同学们,鱼、乌鸦、屎壳郎、大树都是清洁师,那么请你们想想你们是不是清洁师呢?教室、学校的卫生是谁打扫的?(引导学生保
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意识。且引导出我们也可以是清洁师的观念)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地球清洁师》这篇课文,知道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坏境,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五)课后作业
请小朋友们回去帮着爸爸、妈妈打扫卫生,做家里的小清洁师。
六、说反思
课堂永远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希望能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地球清洁师》教学反思
我所讲授的《地球清洁师》是二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对于这堂课整体的重难点能把握得较好,能由整体到细节。入题方式也较好。但也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需要改正,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首先是课堂朗读方式的单一性,我只运用了齐读,分男女读两种方式。多读是低年级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重要途径,所以读的方式的多样性能使学生更好的更生动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分角色朗读、对比朗读、师生评价朗读等多元化方式;因此以后要形成一个多形式朗读的课堂朗读氛围。同时,读的能力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对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和大的帮助。而我们班的学生有点拖音、唱读的习惯,在此之前我没有很强烈的意识要去纠正他们的这种错误,今天我突然发现很有必要纠正他们的拖音、唱读习惯。要培养他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自己体悟的情感去朗读课文,形成一种良好的朗读习惯。
其次是我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入课堂中。虽说教态较自然沉着,板书较工整,但整体面部表情较严肃,少了份情切、柔和。导致了老师与学生间有一点隔阂,没有很好的将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没有很好的形成一幅师生融洽的画面。如能在教学的时候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个学生爱学、乐学、民主开放的课堂。今后这些地方要多注意,更要时常保持一种良好乐观的精神状态。
最后是通过这堂课使我明白了,虽然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识字是其重中之重,对课文的讲解和阅读能力相对弱点,但这并不代表课文的讲解和阅读能力就不重要了。所以对课文的讲解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是要多注重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每堂课中练习提升,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收集资料的习惯。而我在课堂上就少了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养成的练习,就新课标而言就是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今后课文的讲解中我首要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而我则要养成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和组织学生自主收寻信息的习惯。只有我养成好的引导习惯和组织习惯,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会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第四篇:《地球清洁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地球清洁师》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故事中一共写了几种地球清洁师以及它们的作用,渗透环保意识。
2、能简单的复述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会收集课本信息;从而了解地球清洁师有哪些,又有些什么本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且明白自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清洁师。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难点:了解地球清洁师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进课题 引问:怎样的环境才算清洁?
清洁师是什么意思?
看到地球清洁师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齐读课题。
(二)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师引问:
A、故事中介绍了那些地球清洁师?(引导幼儿回答出四位清洁师,分别是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B、这些地球清洁师是怎样清洁地球的?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在各个段落中找到答案,并在多读中理解各位清洁师的本领)
指导幼儿归纳,师板书: 鱼——清除破坏水质的微生物——净化江河湖海 乌鸦——吃苍蝇的蛹、腐烂的肉——清洁地面 屎壳郎——用牛粪、马粪当点心,埋在地底下——清洁草原、牧场
大树——提供清洁的空气——净化空气
(三)从课堂回归生活,升华课题 师问:
这些清洁师棒不棒?(引导幼儿对自然地崇敬之情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同学们,鱼、乌鸦、屎壳郎、大树都是清洁师,那么请你们想想你们是不是清洁师呢?教室、学校的卫生是谁打扫的?(引导幼儿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意识。且引导出我们也可以是清洁师的观念)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地球清洁师》这篇故事,知道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坏境,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五)课后作业
请小朋友们回去帮着爸爸、妈妈打扫卫生,做家里的小清洁师。
《地球清洁师》说课稿
史艳云
一、说教材
《地球清洁师》讲述了地球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师,众多小动物纷纷去报名应聘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语言生动鲜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故事以小动物的对话为主,所以我尽量通过引导幼儿反复揣摩朗读形式,让幼儿懂得大自然中生物对环境保护的奇妙功能。
二、说备课
本课面对的是大班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所以教学本课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故事中一共写了几种地球清洁师以及它们的作用,渗透环保意识。
2、能简单的复述故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会收集课本信息;从而了解地球清洁师有哪些,又有些什么本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且明白自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清洁师。
四、说教法
为幼儿创设感兴趣的情境,通过解析题目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鼓励幼儿独立识字,鼓励幼儿独立思考积极表达,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进课题 引问:怎样的环境才算清洁? 问:清洁师是什么意思?
问:看到地球清洁师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齐读课题。
(二)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师引问:
A、故事中介绍了那些地球清洁师?(引导幼儿回答出四位清洁师,分别是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B、这些地球清洁师是怎样清洁地球的?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在各个段落中找到答案,并在多读中理解各位清洁师的本领)
指导幼儿归纳,师板书:
鱼——清除破坏水质的微生物——净化江河湖海 乌鸦——吃苍蝇的蛹、腐烂的肉——清洁地面 屎壳郎——用牛粪、马粪当点心,埋在地底下——清洁草原、牧场 大树——提供清洁的空气——净化空气
(三)从课堂回归生活,升华课题 师问:
这些清洁师棒不棒?(引导幼儿对自然地崇敬之情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同学们,鱼、乌鸦、屎壳郎、大树都是清洁师,那么请你们想想你们是不是清洁师呢?教室、学校的卫生是谁打扫的?(引导幼儿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意识。且引导出我们也可以是清洁师的观念)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地球清洁师》这篇故事,知道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坏境,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五)课后作业 请小朋友们回去帮着爸爸、妈妈打扫卫生,做家里的小清洁师。
《地球清洁师》活动反思
史艳云
我所讲授的《地球清洁师》是大班语言。对于这次活动整体的重难点能把握得较好,能由整体到细节。入题方式也较好。但也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需要改正,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我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入课堂中。虽说教态较自然沉着,但整体面部表情不丰富,少了份儿童化、柔和。导致了老师与幼儿间有一点隔阂,没有很好的将老师与幼儿打成一片,没有很好的形成一幅师生融洽的画面。如能在教学的时候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就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个幼儿爱学、乐学、民主开放的课堂。今后这些地方要多注意,更要时常保持一种良好乐观的精神状态。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对大班幼儿来说对故事的讲解和阅读能力相对弱点,但这并不代表故事的讲解和阅读能力就不重要了。所以对故事的讲解和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是要多注重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练习提升,使幼儿形成一种自主收集资料的习惯。而我在活动中就少了培养幼儿这种习惯养成的练习,没有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所以在今后故事的讲解中我首要的就是要使幼儿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而我则要养成从多方面引导幼儿和组织幼儿自主收寻信息的习惯。只有我养成好的引导习惯和组织习惯,才能使幼儿更好的学会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第五篇:地球:教学设计
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三、观察图片,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
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