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测试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或最优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对生物体的遗传性、变异性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酸 D.核苷酸 2.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的作用是()A.仅使DNA呈现绿色 B.仅使RNA呈现红色
C.只能使一种物质呈现特定的颜色
D.既使DNA呈现绿色,也可以使RNA呈现红色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5.关于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C.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斐林试剂 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顺序是()
①取细胞制片 ②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③水解 ④盖上盖玻片 ⑤冲洗涂片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⑤ D.①③⑤②④ 8.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剂2滴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染色,1/9
镜检观察呈绿色的部位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9.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10.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用8%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
B.核酸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核酸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酸性物质
D.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
11.人体中有A、T、G等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A.2种 B.4种 C.5种 D.8 12.RNA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碱基、磷酸 13.蛋白质和核酸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P C.C、H、O、N D.C、H、O、P 14.杨树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 B.5种 C.4种 D.8种 15.鱼体内的核酸水解后,不可能得到()
A.1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苷酸 C.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16.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为()
A.4、8、4和4、8、4 B.4、5、4和4、5、4
2/9
C.4、5、4和4、8、4 D.4、8、4和4、5、4 17.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A.细胞核、线粒体 B.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叶绿体
18.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物质注入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产生的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放射性。注入的物质可能是()
A.脱氧核糖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19.由60个碱基组成的DNA,最多能形成约多少种不同分子()A.460 B. 430 C.604 D.304 20.原核细胞的DN A位于细胞的什么部位()
A.拟核 B.细胞膜 C.线粒体 D. 拟核和质粒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只一个答案正确或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
21.下列哪项是组成核酸的必要物质()
A.五碳糖 B.磷酸 C.固醇 D.含氮碱基 2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包括DNA和RNA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D.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C.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是有限的 D.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24.自然界中的生物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不可能是()A.蛋白质的多种多样 B.DNA分子的复杂多样 C.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多样 2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包括()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3/9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水解DNA
三、简答题(共45分)
2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11分)
(1)A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2分)(2)B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l分子的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示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7.(11分)在验证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漱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在将涂有人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加热时,要时刻注意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的________________冲洗10秒,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2分)。我们用人口腔上皮细胞来做验证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我们也可用植物细胞来做,但如果用植物细胞则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12分)
(1)DNA侦破的准确率非常高,原因是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____________ 中,而且每个个体的DNA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各有特点。(每空2分)
(2)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成的长链,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的物质,它
4/9 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
(3)核酸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为两类核酸物质结构的一部分,请回答:(11分)(1)甲为_________________分子,乙为
____________分子,二者的共同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图中结构看,甲和乙的区别是:在结构上的
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组成
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物质组成看,甲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种;
乙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种。
5/9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符合题意或最优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C,解析: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控制生物性状,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2.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DNA的基本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含氮碱基有(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四种。3.D,解析: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是混合染色剂,吡罗红和甲基绿两种染色剂对RNA和D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4.C,解析:核酸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P,任何一种核酸中都含有P。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病毒也是一种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内芯组成。核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一类是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A、B、D三项都是错误的。5.C,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
6.D, 解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用0.9%的NaCl溶液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能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斐林试剂是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7.D,解析:先取细胞制片,再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水解,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涂片洗去涂片表面的盐酸,便于染色,再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盖上盖玻片,就可以观察。
8.D,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9.C,解析:在脱氧核苷酸分子中,三个小分子之间的连接是,其中脱氧核糖的1号碳原子与含氮碱基相连,5号碳原子与磷酸分子相连。
10.B,解析:最初发现的核酸确实是在细胞核中分离提纯的,且呈酸性,因而称
6/9
其为核酸,但后来发现DNA、RNA在细胞核与细胞质内均有分布。在实验中用盐酸处理后,口腔上皮细胞死亡,用染色剂探究DNA、RNA存在时,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后同时使用。
11.C,解析:人体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A、T、G三种碱基在DNA中可构成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而T是DNA所特有的碱基,在RNA中A、G两种碱基构成核糖核苷酸有2种,所以人体中有A、T、G等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5种。12.D,解析:RNA是核糖磷酸的简称,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核糖(五碳糖)、碱基、磷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葡萄糖是六碳糖,DNA中含有脱氧核糖。13.C,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有C、H、O、N,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有C、H、O、N、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
14.B,解析:杨树叶肉细胞中的核酸既有DNA又有RNA,构成DNA的碱基有4种(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4种(A、U、G、C),含有的碱基有5种。15.A,解析:鱼体细胞内的核酸既有DNA,又有RNA;DNA的化学成分为含氮碱基(A、T、G、C)、脱氧核糖、磷酸,RNA的化学组成为含氮碱基(A、U、G、C)、核糖、磷酸,因此鱼体细胞中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
1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核酸的种类以及DNA、RNA的化学组成和区别。构成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各只有1种,即DNA或RNA,组成DNA或RNA的碱基各4种,组成DNA或RNA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分别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也各有4种。烟草为高等植物,构成它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由于DNA和RNA各含有的4种碱基中,A、C、G三种相同,只是RNA以U代替了DNA中的T,因此,构成DNA和RNA的碱基实际上就共有5种。而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虽有3种碱基相同,但由于组成的五碳糖不同,DNA中的核苷酸是由脱氧核糖组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RNA中的核苷酸是由核糖组成的 4种核糖核苷酸。因此,DNA和RNA中的核苷酸共有8种。17.A,解析: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18.A,解析:根据题意判断,这种物质被用作产生新细胞时合成细胞核内某种成分的原料,所以只能在A、C两项中选择。如果注射的是脱氧核糖核酸,它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的,如果注射的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它可以被吸收进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时被用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本题要注意DNA
7/9
和RNA化学组成的差别。
19.B,解析:DNA双螺旋结构中,中间是互补配对的碱基对,而每一条链上的每一个位置可由4种碱基来填充,因此每一条链30个碱基对的排列方式为430种。20.D,解析:原核细胞无真正的细胞核,DNA存在于拟核和细胞质的质粒中。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质粒是环状的DNA分子。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只一个答案正确或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
21.ABD,解析:固醇属于脂质,不属于核酸的化学组成成分
22.ABCD,解析:核酸主要分布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细胞核中,同时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某些微生物的质粒结构中及病毒体内均有核酸的存在。
23.BCD,解析: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但排列顺序是多样化的,不同生物的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是不同的,各其特点。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4.ACD,解析:遗传信息是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和RNA分子都能携带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即包含不同的遗传信息,构成了核酸分子的特异性。虽然组成每种核酸的基本单位只有4种,但由于组成核酸分子的核苷酸数量不限,其排列顺序是极其多样化的,即它的信息容量非常大,构成了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25.ABC,解析: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要想染色成功必须用盐酸杀死细胞,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此外盐酸还能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水解DNA要用DNA水解酶,用盐酸不能破坏DNA的分子结构。
三、简答题(共45分)26.答案:(1)C、H、O、N、P(2)核苷酸 1分子五碳糖 1分子含氮碱基 1分子磷酸 如图(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8/9
27.答案:防止混杂食物碎屑 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 防止载玻片受热不均而破裂 缓水流 细胞被水流冲走 浅颜色 防止深颜色对颜色反应遮蔽
28.答案:(1)DNA 脱氧核苷酸序列
(2)遗传信息 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有四种,但数量不限,排列顺序极其多样化
(3)DNA RNA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解析: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有四种,配对方式仅有两种,连接方式只有四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最重要的是形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例如,某DNA分子有10个碱基对,那么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有410种。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特定的遗传信息,这就是DNA分子的特异性。
29.答案:(1)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携带遗传信息(2)在结构上的不同是DNA是双链的,RNA一般是单链的 在组成上的区别是DNA含有胸腺嘧啶(T)和脱氧核糖,而RNA含有尿嘧啶(U)和核糖。(3)脱氧核苷酸 4 核糖核苷酸 4
9/9
第二篇: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分类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病毒遗传物质为DNA,RNA病毒遗传物质为RNA。
二、实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原理: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盐酸作用: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可用洋葱紫色鳞片叶、叶肉细胞、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试剂:0.9%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甲基绿吡罗红染液现用现配
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三、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组成元素C H O N 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一般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类别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G)鸟嘌呤核糖核苷酸(G)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胞嘧啶核糖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尿嘧啶核糖核苷酸(U)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四、遗传信息多样化的原因: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五、常见的RNA病毒:HIV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常见的DNA病毒:噬菌体病毒
第三篇: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85年Jefferys博士首先将DNA指纹技术应用于法医鉴定。1989年该技术获美国国会批准作为正式法庭物证手段。我国警方利用DNA•指纹技术已侦破了数千例疑难案件。DNA指纹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法医检查方法不具备的优点,•如它从四年前的精斑、血迹样品中,仍能提取出DNA来作分析。提问:1、DNA是什么物质呢?为什么 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2、你还能说出 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评价学生的回答,引入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DNA 鉴定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确定十几年前被拐儿童的身份;千年古尸的鉴定;在俄国革命时期被处决沙皇尼古拉的遗骸;以及最近在前南地区的一次意外事故中机毁人亡的已故美国商务部长布朗及其随行人员的遗骸鉴定;都采用了DNA指 纹技术。此外,它在人类医学中被用于个体鉴别、确定亲缘关系、医学诊断及寻找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记;在动物进化学中可用于探明动物种群的起源及进化过程; 在物种分类中,可用于区分不同物种,也有区分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潜力。在作物的基因定位及育种上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补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的 DNA 位于拟核区域内。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有 DNA 和 RNA 两大类,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第四篇: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
第二章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课题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三节的内容。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的内容是学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
1、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2.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其次对学生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讲述和讨论的方法。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说完了教法和学法,接下来我将具体说一下本次说课的第四部分―――教学设计,这一部分我将分为四个环节: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环节:利用问题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首先,读一段文章:dna指纹法在按键侦破的作用 提问:
1.DNA是什么物质呢?为什么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你还能说出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结合其他途径的听闻联系生活,思考、交流回答
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2.DNA 鉴定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确定十几年前被拐儿童的身份;千年古尸的鉴定;在俄国革命时期被处决沙皇尼古拉的遗骸;以及最近在前南地区的一次意外事故中机毁人亡的已故美国商务部长布朗及其随行人员的遗骸鉴定;都采用了DNA指纹技术。此外,它在人类医学中被用于个体鉴别、确定亲缘关系、医学诊断及寻找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记;在动物进化学中可用于探明动物种群的起源及进化过程;在物种分类中,可用于区分不同物种,也有区分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潜力。在作物的基因定位及育种上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评价学生的回答,总结,引入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环节:问题导学,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给学生机会,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感知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领悟。有利于突破难点。)
通过上面的讨论及对初中相关知识的回忆可知,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提问:1.你知道生物体内的核酸有几种?它们在细胞中是如何分布的?
2.如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实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阅读课文及“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问题。试验后要倾听、总结学生的实验结论,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原核细胞的DNA 位于细胞内的什么部位?
第三环节:加工、整合信息, 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示和课件的直观性特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知识的形成,突出重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物质,那么,核酸由哪些元素组成?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DNA 和RNA 的化学组成有何异同? 3.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几种?
投影“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及“DNA 和RNA 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示,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由DNA分子中碱基数目、种类和顺序变化入手)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倾听、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用列表比较的形式,说明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
第四环节:系统小结, 反馈与矫正(巩固强化,同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注意培养探究兴趣和能力。)
小结: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有DNA 和RNA 两大类,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DNA 和RNA 在细胞分布,我们还试图弄清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但实际上还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多多学习,多多探究才是我们最恰当的选择。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第五篇: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教材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学知识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元素和化合物,后面是本教材的细胞结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核酸的结构和分布以及鉴定等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能力目标: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可生物和生活的密切相关。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难点的依据:核酸的结构和分布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教师教加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视频调动学生的情绪。
2、活动探究法
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获得更多直观的知识。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联系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兴趣。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实验探究。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1、元素
2、基本单位
3、列表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4、实验
5、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册上本节的题。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精有细的处理。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实验,强化学生的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从珍奥核酸引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结束: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