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9课《南辕北辙》教案与反思(4月1日)

时间:2019-05-12 17: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下第9课《南辕北辙》教案与反思(4月1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下第9课《南辕北辙》教案与反思(4月1日)》。

第一篇:三下第9课《南辕北辙》教案与反思(4月1日)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寓言是一种文体,初步掌握寓言学习的目标与一般方法。

2、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南辕北辙的意思,其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读,培养学生古文阅读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寓意。

4、有感情地复述寓言。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明确方法。

1、大家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寓言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喜爱的文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等等,外国也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2、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看过或听过的寓言故事,你能发现寓言故事都有什么共同点吗?(教师小结:寓言是一种文体,“寓”是寄托的意思,它总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二、分析学情,扎实基础。

1、出示课题:(板书:南辕北辙)齐读;学习“辕”“辙”: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车字部;形声字;)查字典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辕—车前驾牲口的部分;辙—车轮轧过的痕迹,车行的一定路线);在桌上写写这两个字。

2、了解学情:有多少人早就知道这则寓言?指名讲这个寓言故事。

3、初读课文:既然大家都对这个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我们能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学生练习,检查,并落实对“盘缠、把式”的理解。

4、检查初读:读了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结合课文语言简单说说。

三、抓住语言,剖析矛盾。

1、感情朗读:现在你能把那人的固执可笑、自以为是的行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等形式加强朗读训练,丰满人物形象。

2、探究原因:(1)强化后果:那人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

◇出示句子,齐读: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他离楚国也就越远。

◇根据句式,练习说话:虽然他的马很好;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但是他却到不了楚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可以换成其他关联词语再说说吗?(改用“尽管„„可„„”再说一说。)(板书:虽然„但是„.;尽管„可„)(2)探究原因: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3、根据句式说话: “因为,所以,虽然

,但是

。”

4、讨论小结原因:那人的致命错误在哪?(方向错误,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可能离目标就越远了。)

四、联系生活,揭示道理。

1、这则寓言出自《战国策》,当时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为了劝阻魏王编的一个故事。

(1)出示古文,教师范读。

(2)讨论,季梁编这个故事想告诉魏王什么呢?魏王的哪些行为和南辕北辙中的那人相似

2、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3、总结寓意:这则寓言故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那么这个寓言想通过这个人的可笑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呢?

4、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故事中那样的人,也有像魏王这样的事,如果你想告诫他,给他讲这个故事,你会有感情地、意味深长地讲这个故事吗?(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名朗读。要求有讲的语气,有意味深长,话里有话的感觉。)

五、作业选做:

(1)阅读《寓言故事:春秋战国十大愚人》(主要有: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郑人买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思考其愚在何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有声有色地,意味深长地讲述寓言故事。

板书:

因为: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方向)

所以:虽然 马跑得快

车夫是个好把式

带的盘缠多(条件)但是

离楚国越远

(结果)

教学反思:

《南辕北辙》是大家都相当熟悉的故事。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教给学生寓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寓意。于是,我在课的开始就强调了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文体特点明确它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的一般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很快阅读第一则寓言“南辕北辙”,分析人物行为的与众不同,分析事情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有说清离楚国越来越远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寓意。这次备课给我的最大启示是:第一,每节课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定下后,要扎扎实实在一步步去实现,不要走过场,要展示过程。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至少有一个大的收获。第二,教学设计目标是前提,根据目标可以设想出多种方法,然后要进行重组与筛选,选择化时少,收效大,尤其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第二篇:三下第13课《和时间赛跑》教案与反思(4月15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跟随林清玄走进课文《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

二、复习检测

1、开火车读词语。

2、齐读词语。

三、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四、深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伤心的不能自抑,爸爸安慰我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谁来读一读爸爸的话?(课件出示)指生读。

1、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

2、朗读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只要把心中的那份感受表现出来,你的朗读就成功了。请同桌分角色读一下。

过渡:爸爸的话使我有很大的触动,心中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默读5--6自然段,想一想,我从哪些方面知道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生交流)

3、是呀,时间常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流逝了。如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再来的时候,不一定是去年的燕子。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是今天的太阳了,所以,爸爸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请你仿照第5或第6自然段写一段话。

4、当你们仿写的时候,时间又从你们的笔尖悄悄地溜走了。来,让我们再把这种说不出的滋味读出来。

5、爸爸的话始终萦绕在耳际,让我觉得恐慌。之后,我是怎么“和时间赛跑”的?请默读课文第8至12自然段,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生交流)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快,和作业赛跑。

师:作者和快要落山的太阳赛跑,就是和时间赛跑,这—刻,他跑赢了太阳就是跑赢了时间,他在太阳没下山前到了家,节约了一部分时间,就是延长了人的生命,他成功了一次。师:作者勇敢地和狂风比快,在比赛中赢得了时间,也赢得了胜利。师:赶做作业就赢了什么?(时间)赢得了时间就可以继续干什么?(学习、工作„„)这样快速、超前地工作就会怎样?(获得成功,胜利)作者赢得时间就赢了同龄人,就获得了什么?(板书:成功)

他认为和时间赛跑就像在做游戏,多么紧张、多么快乐,赢过时间又是多么自豪。能试着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读)

7、现在,作者不仅不为外祖母的去世而伤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他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指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我”理解了爸爸的话,也找到了谜底: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这句话告诉自己的孩子,告诉所有的人。(出示课件)此时此刻,如果你要告诫和勉励自己,你会说——

将来当你为人父母,如果要告诫和勉励自己的孩子,你会说——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你还会说——

9、过渡:正因为作者经常和时间赛跑,后来的二十年来,他受益无穷(板书:受益无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0、课件出示林清玄图片及简介。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七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八岁,获得了全国儿童绘画赛优选,十岁就开始读小说。20岁开始散文创作,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五、课后拓展:

1、其实像作者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都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们看:(出示图片)

a、灾区救援与时间赛跑,一次次救援工作与时间争分夺秒。b、中国的发展和时间赛跑。2.积累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六、总结:

(播放秒针走动声音)时光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啊!它正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流逝,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时间赛跑吧!

七、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受益无穷

成功

教学反思: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精读课文。这是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笔下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在精读课文,体味感悟这个环节中,我出示了三个问题:

(一)从哪里看出时间一去不复返?

(二)“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三)从哪里看出“我”受益无穷?

结合书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或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感悟、赏析、品读。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层层深入。一是引导学生先读爸爸的话,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个人的亲身体验,感受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给“我”说了一个谜。二是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读后面的语句,感受“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是怎样理解的:“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知道“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的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三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流逝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从而明白了“我”为什么要珍惜时间,进而和时间赛跑,并因此受益无穷。同时补充介绍林清玄这位作家,使学生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会取得成功。

学生通过对文中讲的几件事的分析、体会,很容易就感悟到了文中所蕴含的道理。那就是超越时间的时刻。

我对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情有独钟”。(对学生展开拓展)作者优美质朴的语言,流畅清新的文笔,看似平淡却富有哲理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我引用了朱自清先生《匆匆》里的优美语句作为总结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第三篇:2014年4月1日教案

教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认识方阵、行、列。

生获取信息:一共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提出问题:3个方阵有多少人?

二、自主尝试,分析问题 出示导学提纲

1、自学课本99页,独立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小组内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3、你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生1展示:10×8=80(人)

10×8×3=240(人)

80×3=240(人)

生2展示:8×3=24(行)

8×3×10=240(人)

10×24=240(人)点拨:以上两种解题方法是按照两种不同思路来解决问题的,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再求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再求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99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3、4题。

第四篇:三下第16课《绝招》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出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形象鲜活欲出。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一个代表,很多学生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课文还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的一种认同,对学生很有启发,也是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4、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理解“绝招”

师:同学们,上面这篇课文写了同学间的争吵,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发生在小伙伴之间的趣事。那到底是什么趣事呢?我们就一起走进新课《绝招》。(板书,齐读课题)

1、理解“绝招”的意思:

师:那谁能说说绝招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令人叫绝的招术或说本领)2、课件出示:

几种绝招:骑独轮车、顶球、倒立、悬空书法等。

师:先介绍几种绝招给你们!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找“绝招”

师:那我们文中发生了关于绝招的什么趣事呢?我们先解决眼前的字词障碍物,才更有把握地读好课文。

1、拼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

难读或易读错的字。重点正音:

tǐng biē sāi dèng shù mǔ

挺着 憋气 腮帮子 瞪着 竖起 拇指

chēng niān xiàn zuàn gān gà

撑开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尴 尬 多音字:撒 和 调换

2、自学课文:

师:自由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但是要边读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

⑴ 文中主要写哪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⑵ 他们各比试了哪些绝招?

师:现在打开课本第64页16课,开始自由朗读。

3、指名回答问题,相机分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错的字音:

生答:主要写三个孩子在比试绝招,他们分别是三胖(第2段)、二福(第3段)和小柱子(第4段)。

(板书)

师:这时,小柱子怎么样?

(感到很羞愧,觉得自己太丢人了,低下头撒开腿跑了。)

师:小柱子真的就这样跑掉了,再也不跟伙伴们比试了吗?(没有)那第二次比试中我们的小柱子是怎样表现他的新绝招的呢?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

生读第13、14、15段。

三、体会“绝招”的来之不易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6~12段,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谁的话对他起决定性的意义。

师:这下,原本在比试中失胜的小柱子,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一个绝招阿?咱们先去看看小柱子第一次比试后发生的事就明白了,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第6—12段。

课件出示:

读读想想

⑴ 谁给了小柱子启发?

⑵ 小柱子是怎样练出他的绝招的?

2、指名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

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

⑴ 指名读。

⑵ 说说读懂了什么?

(绝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练出来的)

⑶ 指导朗读:(读出奶奶的用心良苦)

⑷ 师:那小柱子明白奶奶的话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第11段)

师:既然他想出了主意,那他是怎样练他的绝招的呢? 课件出示: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⑴ 自由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课文中并没有把小柱子练绝招的过程写下来。)

⑵ 想象:

小柱子是如何练绝招的。

(这环节号,但是似乎只把学生引入了“暗暗”练,还没完全体会如何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有待自己进一步思考!)

⑶ 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⑷ 小结:

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3、学生自由读两次比绝招的段落,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四、说说自己的“绝招”(拓展延伸)

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你是怎样才有这些绝招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

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教学反思】

前面的流程下来都很顺畅,但是到了课外延伸时,纪律有些混乱了,因为他们不知觉中把“绝招”和个人特长等同起来了,所以一直拿同学间的特长来当绝招在相互推荐,而我却没有及时纠正。就“绝招”这定义,我也困惑了很久,该怎么样灌输给学生其意义,也想到学生的这种误解但只顾着强调“练”,没有更多地去强调在于“独一无二”。但是也有人说要强调并不是那种杂技类的绝活才是“绝招”,只要在某个范围领域内,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所以,该重点反思的是自己并没有吃透教材,模棱两可时给学生灌输,这应该是个大忌吧!

第五篇:三下第15课《争吵》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争吵》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采取课题质疑的办法,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以下问题: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怎样争吵?

4、争吵后怎样了?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然后学生自主读书,并通过交流、讨论,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意思。父亲的话散见于课文之中,共三处。可以让学生把这三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把“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允许学生自由谈体会,父亲的话主要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

下载三下第9课《南辕北辙》教案与反思(4月1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下第9课《南辕北辙》教案与反思(4月1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与 《南辕北辙》赛课 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之 《南辕北辙》 深圳市大鹏中心小学 王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这个故事。 2、认......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敬畏自然》 所在单元: 三单元 授课学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并识记“敬畏、蓬蒿、精巧绝伦、不自量力、相形见绌、咫尺、深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3.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是多样的。本单元有散文、有报告文学、有科幻小说。《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侧重议论的,有侧重说......

    二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二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的: 1、复习会写字一类字,会读二类字。 2、区别生字中的形近字。 3、复习关于学习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 4、能用关联词造句 5、对课文中......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教案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及发展概况。 2、概述新文化......

    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共5篇)

    课题9.日月潭(33——35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岛、展、建”3个字。 2、学习课文1-3小节,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感受日月......

    人教新课标三下第32课《夸父追日》教案

    32*夸父追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