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

第一篇: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

6.2 城市区位因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以及原因;

知道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是城市的密集区;

能说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知道河流的供水、运输、防卫功能会影响城市城址的选择;

知道河流水运的起点、交汇处、河口处容易形成城市。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平原容易形成城市;

能够说出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能够说出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大城市;

能够分析赣州、重庆、宜宾、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现象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的原因;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城市的运输功能对城市城址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聚落的形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先于城市形成,但是城市的规模比乡村大,是人口的集中地与密集区。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地方城市多,有些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不建在这里,而要建在那里?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讲述:今天我们学习6.2节城市区位因素

(一)。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这些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板书】:6.2 城市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讲述】:首先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板书】:

一、地形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指导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分析图中要素)【提问】:图中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学生回答)

【总结】:明显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级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为主。

【板书】: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 【幻灯片】:《美国城市带的分布》(指导读图)

【板书】:

2、圣—圣城市带: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芝—匹城市带:中部平原

波—华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平原 【讲述】:美国的城市密集区的地形也为平原

【承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为什么城市多出现在平原地区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有利于交通联系 ③有利于节省建筑投资

【板书】:

3、结论: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承转】:但是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比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这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

4、特例: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适宜居住。而高原由于地形的抬升,海拔较高,而气候较为凉爽,较适合于人类的居住,所以比较容易形成城市。

【承转】:但是如果本身就身处山区,那么城市应该怎么分布呢?(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在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者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比如汾河、渭河谷地。

【板书】:山区城市的分布——汾河、渭河谷地

【承转】:这是从地形角度来看,下面分析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板书】:

二、气候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指导读图,突出400mm等降水量线)

【提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除了包头、乌鲁木齐、兰州、大同,我国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板书】: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包头、乌鲁木齐、兰州、大同除外)

【幻灯片】:《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指导读图)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的沿海地区。为什么会分布在这样的地方呢?(学生回答)

【讲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由两方面来描述,一是气温,一是降水。气温的高低往往与纬度的高低关系密切,而降水的多少往往与距离海洋的远近关系密切。中低纬度的气温不会很低,而沿海地区的降水往往比较丰富,这样的地方比较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居住。所以世界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板书】:

2、结论: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承转】: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世界城市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有三个地方的城市特别密集,请同学们描述出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

3、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 【总结】:①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②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③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这三大城市密集区也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讲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荒漠干旱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

【承转】:地形和气候只能确定城市分布的大致范围,而城市城址的具体选择则要由河流来决定。

【板书】:

三、河流(供水、运输、防卫)

【讲述】:对于人类,河流有供水、运输、防卫三大功能。

从供水的角度来说,距离河流越近,取水越容易。由于城市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这就要求城市临河分布。

【板书】

1、供水——临河分布

【讲述】:水运是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南方,水运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就是沿河设城。

【板书】:

2、水运

(1)南方城市——沿河设城

【讲述】:在河流的一些涉及到货物、人流的集聚、中转的地方更加容易形成城市。

【幻灯片】:《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城市分布》 【读图】:找出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宜宾、重庆、武汉 【提问】:这三座城市在区位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

【讲述】:这三座城市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在两河交汇处往往涉及到三个方向上的通航能力,所以有大量的货物和人流在此中转和集聚,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读图】:找出上海、广州

【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座城市都位于河流的河口处,河口出是河运和海运的转换处,所以也会有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中转与集聚,容易形成城市。

【读图】:找出赣州 【讲述】:符号

表示河流通航的起讫点,这就说明赣州位于赣江通航的起

讫点,在此也会有货物的转运,从而促进城市的形成。

【板书】:(2)河流沿线容易形成城市的位置

① 河流水运的起点②两河汇合处③河口

【承转】:河流的防卫功能对城市区位也有很大的影响。

【讲述】:在河流弯曲度较大的地方,可以三面环水,河心岛更是四面环水,可以充分的利用河流的防卫功能。

【板书】:

3、河流的防卫功能

【讲述】:很多城市就是为了利用河流的防卫功能在河流弯曲度较大的地方和河心岛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板书】例子:瑞士的伯尔尼

法国的巴黎

美国的波士顿

【总结】: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城市发展的早期特别大,地形和气候影响城市形成的大致范围,而河流对城市城址的具体选择有较大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课后练习】:课本46页课后活动题

6.2 城市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一、地形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

2、圣—圣城市带: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芝—匹城市带:中部平原

波—华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平原

3、结论: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4、特例: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

山区城市的分布——汾河、渭河谷地

二、气候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包头、乌鲁木齐、兰州、大同除外)

2、结论: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3、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

三、河流(供水、运输、防卫)

1、供水——临河分布

2、水运

(1)南方城市——沿河设城(2)河流沿线容易形成城市的位置

①河流水运的起点②两河汇合处③河口

3、河流的防卫功能 例子:瑞士的伯尔尼

法国的巴黎

美国的波士顿

第二篇: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小组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极刑。

【板书】

一、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

一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红壤地区植树造林选用马尾松

2、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高糖分水果

3、水稻种植分布界限偏北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二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1、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2、海南岛建成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3、产自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4、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 课堂练习,合作探究。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黄河 两岸,由黄河冲积而成。宁夏平原小麦、水稻稳产、高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材料二 图7(1)分析宁夏平原小麦、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14分)(2)宁夏平原枸杞、瓜果品质优良, 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6分)

(2010年东莞模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5~6题。5.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6.“温室大棚”能发展反季节蔬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水分 B.土壤C.热量 D.光照(2013高考题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7~8题。7.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8.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既有自然方面,又有社会方面,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还应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加以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篇: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1、能够领会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归纳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了解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

教学准备

图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第一张是华北地区的麦

田,第二张是东北地区的林业,第三张是新疆地区的畜牧业,第四张是四川地区的养鸭场生产,第五张是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同学们通过观察这几张图片,你们觉得它呈现的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哪个产业呢?(同学回答:农业)对,这五幅图片分别是农业的五大部门,即农、林、牧、副、渔。那为什么这不同的地方发展的农业部门会有所不同呢?到底是什么决定着他们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大家翻到课本第42页简要浏览一下。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

一、农业区位

【新课学习】

讲解同学们,这节课是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那么利用土地的生产能力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就是农业活动。当然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说的农业是指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这节课所提到的农业属于广义农业,即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组成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图它们分别是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你们发现这两地的农业景观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个是水田景观,一个是牧场景观)对,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因为它们农业区位不同,那什么是农业区位呢?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而澳大利亚的牧羊分布在其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板书)、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来说其地理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农业和事物之间的联系,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它们又是怎样来影响的呢?

【活动】图片展示

展示鲜花的图片加以理解。

情景1

这花大家都认识吗?有没有人养过花呢?能不能告诉其他同学养花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认识。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养花要注意浇水有的花需水多有的花需水少,晒太阳)那就是要注意它的水分和光照了是吧。看来同学们对养花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情景2:

通化张大爷是一位花农,在养花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问题1:张大爷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有两块备用土地(平地,丘陵)你帮他选择一块吧,说出你的理由?再过一段时间情人节就要到了,张大爷应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什么样的花卉品种,为什么?

(同学讨论:选平地。平地适于大规模种植。玫瑰花,市场需求很大。)对,很对,平地相较于丘陵有较大的可操作性,适于大规模种植。

问题2:每年冬季市场上需要大量的亚热带花卉,张大爷要种植这些花卉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大家想想,亚热带和温带最主要的差别是气候的差别,即气温和降水。表现在这里就是温度和水分。亚热带的花要在温带种植,首先温度问题是不是要先解决,其次是解决水分、水源。

问题3:张大爷想和荷兰某花卉公司合作,欲把他种植的花卉想要销往国际市场,应该考虑什么因素?他还了解到:在荷兰凡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公司,花卉产品增值税由17.5%降到6%,你帮张大爷分析一下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荷兰的花卉生产? 交通运输和政策

讲解

以上我们学习了部分区位因素,其实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书上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请同学们将其简要的分类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类。

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分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政策等(板书)

过渡图片展示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是什么?对,是荔枝。各位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荔枝吗?好,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但是唐朝有一位贵妃可是相当喜欢吃荔枝的,她就是?(学生:杨贵妃)唐诗人杜牧曾这样描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呢?就像刚才说到的荔枝的运送,古时候快马加鞭,那现在还是吗?当然不是,现在都用航空运输。因此,我们说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我们要合理利用相关技术对自然因素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三、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板书)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1)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域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

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如玻璃温室。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花卉)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荔枝)

【知识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农业区位的含义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知道了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对于一些不适于农业利用的自然条件,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加以改造利用,促进农业生产。但是在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人地关系,人地和谐。其中同学们重点掌握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并且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地区的区位选择因素。

作业分析关中的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

1、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编排,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学的设计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思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寻答案,分析问题,老师只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3、这节课利用情景,师生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和总结,对本节课的核心原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巩固、加深和提升,使学生学会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在头脑中建立了这样的地理思维——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努力实现人

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第四篇:城市的区位因素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地关系。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聚落,一般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在高考中,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考查时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结合图表实例,考查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城市的形成原因;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题目综合性强,利用现实较强的材料,能力要求高,命题形式灵活多样,新颖。

2、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教育理念,我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角度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资源、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能够运用所结合文字或图象资料,结合区位因素,综合分析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德育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结合当地实例让学生理解城市的形成原因。

(2)、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来看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材主要讲述了: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和城市区位的发展变化。同时这些内容也往往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点,所以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由于所上为复习课,以及本部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应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以问题分析为主线。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际,难点内容确定为: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分析评价城市区位特点和不同城市区位因素的比较。

二、说教法

1、说教学方法及依据: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参与探究和创新,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过程,达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自主学习的目的。我主要采用案例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灵活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地图演示,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讨论。

2.说教学手段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说学法

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研讨,教会学生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并通过问题分析,掌握高考中地理的能力考查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项能力。

四、说知识链接

由城市的区位因素可链接考查如下内容:

1、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区位区位分析与选择。

2、城市化及其产生的问题。

3、人口与城市。

4、城市的功能分区。

五、说教学过程

由于所上为复习课,所以在教学中以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为前提,以试题分析为主线,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推进探究的发展,并由浅入深地启发讲授。最终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掌握分析城市区位的方法。

第一步:考点展示。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对《城市的区位因素》规定的考点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要求学生能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形成原因,讨论不同地区城市的变化。2006年文综考试大纲对此考点的规定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

第二步:知识回顾。

首先回顾什么是区位,什么又是城市的区位,得出城市区位从宏观上来分析指城市总体的分布(即城市哪儿多,哪儿少); 从微观上来分析指城市的具体位置(城市在哪里)。影响城市具体位置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区位因素。

然后,通过学生自我回顾,合作探讨明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和河流)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

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也在影响着城市的区位,如科技因素、旅游因素等。

第三步:知识应用

在教学中,结合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试题题型,选择了如下几种题型加以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

题型1:判断影响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

1、(2004年江苏)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

C、伊斯兰堡、大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鸡、堪培拉

此题考查的是对城市区位因素主导性的理解。城市的主导因素即指城市刚诞生时,吸引城市选择该地的因素。对城市区位因素的评价,在结合具体城市进行评价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对于这些题的解答,我们要知道影响常见的一些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单个城市的兴衰、城市群(带)的发展。

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列表比较一些城市的区位因素:

题型2: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例2:与扬州、济宁两城市的发展兴衰无关的是:

A.海上运输的发展 B.京沪铁路的建成C.黄河改道 D.大运河的淤塞

3、下图反映出青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A、海洋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引进外资

C、科技和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 D、引黄济青的胜利竣工

通过这两个题,要让学生知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在对一个城市的区位进行分析时,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在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中,既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和河流)又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如科技、旅游等。

题型

3、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分析评价城市区位特点。

4、读图,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要用综合思维方式,从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且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运用变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的区位因素。所以在分析此题时要从静态的自然因素及动态的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分析时,引导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总结出答案后,给出问题的答案。

题型

4、不同城市区位因素的比较。

例5:试比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条件。

本题为列表比较题,让分别从自然、气候、河湖、交通、自然资源等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分析时,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总结出答案后,给出问题的答案。

六、课堂小结

区位是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所占份量大,同时区位分析这部分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这些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另外,区位问题的考核能有效的考查出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区位问题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但其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业”区位分析每年重点考,“农业”区位也出现较多,“城市区”、“城市带”、“交通点” “交通线”、“海港”、“商业区” “旅游区”区位都已有涉及。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本节课内容一点粗略的想法,难免有一些偏见和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2011-07-26 11:29:36)转载▼ 标签: 高考 区位分析 文化 分类: 知识点分析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 ⑴、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 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 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 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典例】 ⑴、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距铁矿区近:有大冶铁矿;②能源充足:有葛州坝和三峡的水电,距华北能源基地也不远;③水源充沛:有长江和汉江;④地势平坦;⑤工业基础好;⑥水陆交通发达:有长江及汉江水运,京广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⑦地理区位优越: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区域协作条件好,市场非常广阔;⑧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

⑵、天津发展海洋化工的优势条件

①原料充足: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②能源丰富:附近有开滦煤矿、华北油田等,而且有统一电网;③地势平坦开阔;④沿海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⑤人口、城市密集,接近消费市场;⑥依托京津,背靠“三北”,区域协作条件好;⑦国家政策支持。

【思考】

包头有“草原钢城”之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是什么?限制性因素主要是什么?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典例】 重庆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农业发达,物产富饶;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教育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⑥国家政策优惠,有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等。

【思考】 攀枝花兴市的条件是什么?试分析这一西南钢城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 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典例】

京九铁路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南北铁路的运输压力,激活全国铁路网);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思考】

青藏铁路已全线铺轨完工,请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其对青藏地区的意义。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典例】同学们请对照写出鹿特丹港的情况,我们上课讲过的.上海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陆沿海航线的居中位置,河港、海港兼备;有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出充足的淡水和轮船停泊的空间;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筑港条件好。②经济腹地广阔且发达,交通非常便利;③有上海市为依托,具有人、财、物的优势。

【思考】

天津滨海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该新区开发、开放的意义有哪些?

与上海港相比,天津新港建设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十一、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典例】

武汉成为商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①是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轻重工业发达,有稳定的商品供应;

②所在区域人口稠密、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 ③水陆交通便利: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线贯穿南北,长江航线沟通东西。

【思考】

你认为南宁市成为广西商贸中心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 区域地理原因因素分析总结

气候

1.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因素(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风的性质)下垫面因素(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等);人类活动因素。

2.描述等温线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与某山脉平行;与等高线平行;与纬线平行;或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南-西北;西北-东南走向等。

3.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4.某地区某季节气温分布特点:气温高低(总体);极值的位置;该区域各地的气温差距

5.分析降水的影响因素: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因素(海陆分布或距离海洋远近或海岸线情况、地形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洋流)

6.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水汽(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和过饱和);降温(气流上升—对流、气旋、锋面、地形抬升);凝结核

7.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8.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动力或大气环流(气旋和反气旋、锋面、对流);沙源(地表状况)沙源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思考

9.太阳辐射强弱(太阳能):纬度;地势;天气和气候

河流

1.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2.渔业资源丰富(渔场)的原因:光照、热量;营养物质来源(陆地河流、上升洋流、寒暖流交汇、温带海水冬季上翻)

3.盐度的影响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较;淡水汇入情况;海域特点;洋流;结(融)冰情况

4.河流航运价值(能力)大小的分析: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流速(地形);冰期;含沙量

5.河流航运量大小分析:航运价值(能力);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

6.河流流量大的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7.描述河流走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北-东南;描述河流流向(从高向低流)

8.描述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水能大小;冰期及长短;含沙量多少;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黄河下游地上河);凌汛(不普遍)

9.描述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状态;流域大小;落差大小;流速大小;流向等

10.某地地下水是否丰富;有无含水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是否有地下水补给的条件(植被状况、坡度大小、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

11.描述海水特征:海水温度和盐度

12.河流凌汛发生的时空条件:有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13.内陆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工农业引用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河水灌溉),汇入湖泊的河流水量减少。

灾害

1.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山区)坡度大;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碎;气候(降水);植被状态。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按材料来)2.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收支方面思考)

自然原因:降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丰沛导致河流水量大);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特点;区域内的地形状况等。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抗灾能力弱

3.干旱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气候异常等导致河流水量少及变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经济(农业、工业等)发达程度;污染;浪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旱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

如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⑧海水淡化等。

4.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

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5.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状况;地表植被;土质特点。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6.土壤次生盐碱化

分布: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导致问题:地面沉陷,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8.沼泽地成因:地表水收入大于支出

气候因素(降水或地表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形地势低洼不利于排水;高纬冻土(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我国东北平原)和高原冻土(如青藏高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例如:江苏浙江多湿地的自然原因: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海岸线长。浙江的湿地公园少于江苏的原因: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水利工程建设利弊

利:防洪 发电 灌溉 航运 养殖 旅游 生态等综合效益

弊:移民 淹没土地 生态危机 文物破坏等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

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

考虑对输出地(资源开发 基地设施建设 相关产业发展 就业 环保)

沿线 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 就业 相关产业发展 环保)

铁路建设意义

经济意义(农业资源开发 工业商业旅游业 区际经济联系等)

政治意义(解决贫困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外向型经济 国防)

生态意义(人口对生态压力 能源调运 改善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对植被破坏)

限制性因素:自然 海陆位置 地形地貌地质 水文状况(河流 沼泽 洪水 滩涂 干旱 冻土)

社会 资金 科技 经济基础 城市分布 资源状况等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深居内陆,受地形阻隔,水汽难以深入)——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劲,植被稀疏,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气候异常(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维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春季有积雪融水)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形低洼;频繁的旱涝气候,海水倒灌(黄淮海平原)。(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海域相对封闭:静水;静风。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名师教你如何提高高考地理解题能力(2011-07-26 10:56:56)转载▼ 标签: 高考复习方法论 文化 分类: 高三复习方法

解题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巩固、深化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任务。那么在高考一轮复习已进行大半的时候,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呢?

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高三学生复习时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后便立即下笔解答,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做题时应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

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要达到此要求,下列几个审题习惯需要注意培养:

1.审清题干的习惯

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

2.抓住信息的习惯

①分项检索信息,如: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3.展开联想的习惯

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4.前后互推的习惯

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

二、清晰的思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核心

由于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本辑《试题调研》中提供的思维模板、万能模板值得同学们借鉴),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进入高三后,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对每次练习、模拟考试获得的解题思路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要认真总结,最好记录在学习笔记上,经常翻阅。下表是一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整理的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下载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区位因素

    考点6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太......

    3.1《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教案(范文大全)

    3.1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一) [教学目的]: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讲义

    讲义 【导入】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里的“水土异也”,请同学们思考晏子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带......

    农业区位因素专题训练

    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迁安三中高二地理组 课题: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设计人:审核人: 问题导读——评价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概念,理解农......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章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作业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形成不同的农......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潘忠惠 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知道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学案(5篇模版)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命题人: 审核人: 【课标要求】 1. 了解区位及农业区位的含义 2.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重难点】 分析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