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区位因素专题训练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2·新安江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2.图示区域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是()A.油菜、棉花 B.茶叶、柑橘 C.茶叶、甘蔗 D.棉花、甜菜
第二篇:农业区位因素
考点6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太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2.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3.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4.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6.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C.俄国D.日本 7.《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8.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9.“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0.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11.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2.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13.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4.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1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7.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18.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收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国的战略价值,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学者蒋廷黻指出:“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他所说的“世界大势”是指()A.工业资本主义的扩展 B.英国对世界殖民帝国的追求 C.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延伸 D.中国处于落后状态必然挨打 2.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A.国际地位的变化 B.社会的变迁 C.战败的结局 D.经济的落后 3.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中,日本人将自己称为“神州”“中华”几乎是一种常态;甲午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用汉文发布的所有公告,几乎都在不断强调自己的解放者形象。其目的是()A.麻痹中国人民的思想 B.暗示清政府不实行全民抗战 C.利用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民众 D.希望欧美列强在甲午战争中中立 4.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隔绝,互不往来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5.“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6.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图为安格斯·迈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采用的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根据上图,指出图中中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悬殊时段,并分析导致该时段差异巨大的经济、政治因素。
【提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3.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政府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是支出更大。导致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①战争军费消耗大 ②需支付巨额赔款 ③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 ④投资“新政”费用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同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的。”这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稳定政局的人物。”同时指出“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袁世凯上台利于社会发展
二、非选择题
7.(节选)辛亥革命已尘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芸。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第三篇:农业区位因素讲义
讲义
【导入】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里的“水土异也”,请同学们思考晏子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农业区位因素
【过渡】展示图片。同学们看得出来第一张是杂交水稻水稻之父——袁隆平,那你们知道他是对哪个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吗?引出学生对农业的思考。【板书】农业的概念
口述: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活动,统称为农业。
【提问】这里我们又把农业分为两种,同学们通过预习能够清楚的说出来吗? 【板书】广义的:农、林、牧、副、渔; 狭义的:种植业
【教师归纳】
1、农业 指的是一切从事农业的生产部门
2、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这样的生产部门叫林业。
3、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取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都可统称为畜牧业。
4、副业 副业是一般指主业以外的生产事业。
5、渔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种植业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过渡】相信同学们现在对农业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农业区位因素,那我们还得知道农业区位的概念。
【板书】农业区位的概念:(1)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过渡】我国的北方产小麦,南方产水稻,我们接下来看这三幅图(课件展示出,我国降水分布图、太阳能分布图、七月气温分布图),再结合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短日照、齐穗期的时候均温要高于20-22度,年降水量在750mm以上。同学们思考下哪两幅图和水稻的生产关系更密切。【讲解】分别用中国的降水量图和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中国水稻的分布,解释中国水稻分布的情况。得出其中的自然因素,依次板书下来,即是气候、地形、土壤。
【材料分析】再通过三个案列的分析
分别是“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在南方超市销售的东北大米和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的政策”的例子。用板书的方式得出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社会因素,即是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 【教师归纳】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小结:我们对自然条件可以利用和改造,而社会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习题巩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农业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请同学来回答课件上的几个问题,先思考几分钟。依次提问同学,并进行引导和讲解。
【讲解】同学们都能回答对以上的几个题目,接下来回到我们导入新课的那个问题:“水土异也”。
同学们现在用几分钟思考下这个问题,看怎样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来解释。我们可以知道是农业区位因素的水源和土壤这两个因素。
【探究学习】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请同学用我们学习的内容从对你家乡农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四篇: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小组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极刑。
【板书】
一、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
一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红壤地区植树造林选用马尾松
2、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高糖分水果
3、水稻种植分布界限偏北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二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1、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2、海南岛建成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3、产自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4、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 课堂练习,合作探究。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黄河 两岸,由黄河冲积而成。宁夏平原小麦、水稻稳产、高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材料二 图7(1)分析宁夏平原小麦、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14分)(2)宁夏平原枸杞、瓜果品质优良, 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6分)
(2010年东莞模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5~6题。5.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6.“温室大棚”能发展反季节蔬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水分 B.土壤C.热量 D.光照(2013高考题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7~8题。7.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8.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既有自然方面,又有社会方面,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还应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加以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五篇: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1、能够领会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归纳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了解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
教学准备
图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第一张是华北地区的麦
田,第二张是东北地区的林业,第三张是新疆地区的畜牧业,第四张是四川地区的养鸭场生产,第五张是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同学们通过观察这几张图片,你们觉得它呈现的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哪个产业呢?(同学回答:农业)对,这五幅图片分别是农业的五大部门,即农、林、牧、副、渔。那为什么这不同的地方发展的农业部门会有所不同呢?到底是什么决定着他们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大家翻到课本第42页简要浏览一下。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
一、农业区位
【新课学习】
讲解同学们,这节课是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那么利用土地的生产能力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就是农业活动。当然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说的农业是指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这节课所提到的农业属于广义农业,即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组成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图它们分别是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你们发现这两地的农业景观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个是水田景观,一个是牧场景观)对,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因为它们农业区位不同,那什么是农业区位呢?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而澳大利亚的牧羊分布在其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板书)、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来说其地理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农业和事物之间的联系,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它们又是怎样来影响的呢?
【活动】图片展示
展示鲜花的图片加以理解。
情景1
这花大家都认识吗?有没有人养过花呢?能不能告诉其他同学养花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认识。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养花要注意浇水有的花需水多有的花需水少,晒太阳)那就是要注意它的水分和光照了是吧。看来同学们对养花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情景2:
通化张大爷是一位花农,在养花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问题1:张大爷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有两块备用土地(平地,丘陵)你帮他选择一块吧,说出你的理由?再过一段时间情人节就要到了,张大爷应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什么样的花卉品种,为什么?
(同学讨论:选平地。平地适于大规模种植。玫瑰花,市场需求很大。)对,很对,平地相较于丘陵有较大的可操作性,适于大规模种植。
问题2:每年冬季市场上需要大量的亚热带花卉,张大爷要种植这些花卉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大家想想,亚热带和温带最主要的差别是气候的差别,即气温和降水。表现在这里就是温度和水分。亚热带的花要在温带种植,首先温度问题是不是要先解决,其次是解决水分、水源。
问题3:张大爷想和荷兰某花卉公司合作,欲把他种植的花卉想要销往国际市场,应该考虑什么因素?他还了解到:在荷兰凡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公司,花卉产品增值税由17.5%降到6%,你帮张大爷分析一下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荷兰的花卉生产? 交通运输和政策
讲解
以上我们学习了部分区位因素,其实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书上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请同学们将其简要的分类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类。
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分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政策等(板书)
过渡图片展示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是什么?对,是荔枝。各位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荔枝吗?好,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但是唐朝有一位贵妃可是相当喜欢吃荔枝的,她就是?(学生:杨贵妃)唐诗人杜牧曾这样描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呢?就像刚才说到的荔枝的运送,古时候快马加鞭,那现在还是吗?当然不是,现在都用航空运输。因此,我们说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我们要合理利用相关技术对自然因素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三、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板书)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1)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域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
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如玻璃温室。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花卉)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荔枝)
【知识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农业区位的含义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知道了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对于一些不适于农业利用的自然条件,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加以改造利用,促进农业生产。但是在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人地关系,人地和谐。其中同学们重点掌握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并且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地区的区位选择因素。
作业分析关中的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
1、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编排,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学的设计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思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寻答案,分析问题,老师只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3、这节课利用情景,师生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和总结,对本节课的核心原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巩固、加深和提升,使学生学会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在头脑中建立了这样的地理思维——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努力实现人
地协调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