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概括[范文模版]
成功和失败仿佛是两个不同的音符,人生如戏,不努力就没有机会,努力进取就有希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概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 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故题目若问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一般只需要回答一个区位因素;若题目问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则应从多个方面去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寒带的城市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气候:气温、降水适中,居住适宜
河流:①运输功能: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水源充足;③防卫功能;④环境功能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临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自然因素为主)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水深,空间大,流速平缓,便于航行和停泊,避风港湾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范围大,经济发达,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
经济依托: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或沿途经济发达,为港口提供运输需求
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车站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小。
(三)航空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1.自然条件
土地:面积宽广,价格低廉
地形:平坦开阔(不在盆地和谷地中),无高大建筑物,坡度适当,排水方便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日数少;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于飞机逆风起降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位于城市郊区但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联系
经济:当地经济发达
(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避开断层(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
2、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2)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3)资源开发的需要(4)交通发展的需要(5)经济发展的需要
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五)航道线的区位因素(水文、水系特征)
1.气温:不结冰或结冰时间短,通航时间长
2.降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通航能力强
3.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和缓,通航安全
4.经济:沿途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
(六)、管道线的区位因素
管道线总是基于某种物质(液体或气体)的运输而建设的。
1、物质来源地(供的优势:资源丰富)2、物质目的地(目的优势:市场广阔)3、沿途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城市的分布)4、沿途的自然状况(气候、地形、地质等)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三)
五、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穿越地区等高线密集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开发条件:适宜建坝(一般为峡谷──投资和工程量小;地基坚实,少地质灾害)
六、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建库库容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防止漏水,诱发地震、滑坡
3.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减少搬迁量
七、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侯:多晴天。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2.人文因素
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多面环海,不干扰居民生活,安全性更高
②能源: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的海南卫星发射场);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向东发射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节约能源。
③交通便利:有铁路通过,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防安全:如西昌 ⑥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八、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多晴天,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湖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九、海洋资源的区位分析
(一)渔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4.温带海域
(二)盐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地形条件:有适宜晒盐的海滩——平坦开阔、泥质海滩
2.气候条件:有适宜晒盐的天气——气温较高、晴日较多
3.盐场最好布局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海区附近。
(三)水产业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水域面积广阔2、气候温和湿润3、劳力资源丰富4、交通运输便利5、消费市场广阔6、生产技术水平高7、有食鱼爱好等
十、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一、商业的区位分析
(一)商业街的区位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二)商业小区的区位
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三)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即服务区)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即:1、地理位置优越2、交通运输便利3、经济腹地广阔而发达4、城市经济贸易发达
十二、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
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生产力水平分布具有一致性,故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与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具有相似性。
1、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2)气候因素(3)地形因素(4)水源因素等
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2)开发历史(3)工农业基础(即经济状况)等。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概括
第二篇: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技巧归纳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万能技巧归纳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
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专业从事高考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
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tom.com
高中教材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因素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之一,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量较大。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存在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要点的书写丢三拉四,语言不够科学、精练等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归纳出一些答题思路共性规律供大家参考。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1.地形:由题目地图判读出:①该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地势低平或地势平坦开阔,宜发展耕作业;②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某种气候类型,结合该气候类型特点作答。如华北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种棉花和葡萄等。
3.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雪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4.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如东北的黑土、黑钙土。
5.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耕作;土地租金低。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1.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2.交通运输:①临近河或湖,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水陆交通便利;②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③距海港近;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3.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4.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5.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6.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
(三)、对农业不利的区位因素
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2.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等。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4。虫灾,鼠害等生物灾害。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6.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2.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等),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工业
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4.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丰富,水源充足,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
(二)、经济因素
1.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市场,主要指市场指向型工业。2.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成本低。
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廉价且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4.技术(科技、教育):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业。
5.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三)、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如为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2.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如“三线”建设。3.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4.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四)、环境因素
1.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2.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污水处理厂宜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等。
3.距离居民区和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4.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宜发展微电子、感光器材等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地形、土壤: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①平原区位: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②高原区位:热带的高原气候凉爽,便于居住。③河谷、低地区位:山区的河谷、低地较开阔,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2.气候:由题中所给信息判读出是什么气候类型,总结出: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3.河流:由地图判读出该城市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汇合处、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河口(入海口),便于江海联运,往往发展成大城市;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人流、物流集散;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③防卫功能: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等利于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等。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如铁矿石兴起的城市,攀枝花、鞍山等;石油兴起的城市,大庆、玉门等;煤炭工业城市,大同、平顶山等;
2.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3.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4.其他因素:①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地形: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2.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3.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4.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二)、经济因素
1.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2.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以减轻对市内交通和环境的影响。3.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三)、社会因素
1.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2.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3.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航行、停泊条件。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为港口的设备、建筑的平面布置提供了陆域条件。③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避风浪。
2.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②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③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在具体选址时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有平坦开阔的空间,尽量节省建设成本;②既要保证车站与城市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乡结合部;③汽车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 4 的联系,应布置在交通干线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以便于客、货的集散和转乘。④市内马路两侧的公交车站要相互错开,避免造成人员拥挤,阻塞交通。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③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少;注意盛行风向。
2.与城市关系:因占地面积大,噪声大,故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并有快速干道相连接。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1.水量: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主要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具体应由图中河流的位置判读)。
2.落差: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主要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3.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有关。在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主要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
3.考虑占地,移民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海拔高,纬度低,离赤道越近,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以缩短从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如建设中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
②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③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2.人文因素
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②交通较为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有较为便利的交通;③国防安全:如西昌地处大凉山腹地,地形隐蔽;④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场的区位分析
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2.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3.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旅游业区位分析:
1.游览价值:①资源质量:必须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②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集群状况好。③地域组合状况:地域组合好。
2.市场距离:①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②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4.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十一、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1.市场最优原则:城市几何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一般以零售为主。2.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一般以批发为主。
3.便民原则:商业小区,一般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劳务服务。
十二、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
第三篇:农业区位因素
考点6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太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2.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3.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4.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6.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C.俄国D.日本 7.《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8.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9.“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0.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11.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2.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13.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4.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1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7.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18.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收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国的战略价值,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学者蒋廷黻指出:“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他所说的“世界大势”是指()A.工业资本主义的扩展 B.英国对世界殖民帝国的追求 C.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延伸 D.中国处于落后状态必然挨打 2.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A.国际地位的变化 B.社会的变迁 C.战败的结局 D.经济的落后 3.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中,日本人将自己称为“神州”“中华”几乎是一种常态;甲午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用汉文发布的所有公告,几乎都在不断强调自己的解放者形象。其目的是()A.麻痹中国人民的思想 B.暗示清政府不实行全民抗战 C.利用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民众 D.希望欧美列强在甲午战争中中立 4.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隔绝,互不往来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5.“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6.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图为安格斯·迈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采用的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根据上图,指出图中中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悬殊时段,并分析导致该时段差异巨大的经济、政治因素。
【提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3.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政府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是支出更大。导致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①战争军费消耗大 ②需支付巨额赔款 ③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 ④投资“新政”费用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同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的。”这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稳定政局的人物。”同时指出“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袁世凯上台利于社会发展
二、非选择题
7.(节选)辛亥革命已尘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芸。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第四篇:高一地理课时练习1农业区位因素-1
必修2-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2-农业区位因素-1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某种作物在我国的栽培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作物可能是()A.棉花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2.该作物若要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栽培,首先要克服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3.图中①区域比同纬度的②区域更适合该作物的栽培,是因为()A.①区域的光照条件优于②区域 B.①区域的水分条件优于②区域
C.①区域受地形的影响,寒潮等自然灾害对本区域的影响较小 D.①区域的地势平坦,更适合该作物的生长 读“某国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4~5题。
4.影响图中牛奶和蔬菜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市场
C.土壤
D.技术
5.若右图表示美国的农业布局,其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
③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④地形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海南岛——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苹果园 7.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如图),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地形 C.技术
D.劳动力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海南岛
D.华北平原 9.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
10.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髙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据此回答11-12题。11.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市场狭小 B.水资源紧缺C.价格低廉 D.劳动力严重短缺 读“我国牛奶优势产区分布图”,回答3~4题。13.东北牛奶优势产区最主要的优势应是()A.市场优势 B.资源优势 C.环境优势 D.加工优势 14.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保护压力大,饲料比较缺乏B.由于地域面积不大,消费市场狭小 C.轻工业不发达,加工技术落后D.居民对乳品消费存在戒备心理,市场萎缩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据此回答15-16题。15.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6.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
读“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地和扩散示意图”,回答19-20题。19.乙地比丙地种植天然橡胶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A.降水丰富B.地势较高C.灾害天气少D.肥沃的紫色土 20.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 B.国家政策 C.市场需求 D.科技发展
21.2010年春季,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被网友戏称“蒜你狠”“豆你玩”(价格较高)的现象,这对当季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22.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分析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1)A处________条件组合好,宜种植以_______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
(2)B处________________条件好,但________资源不丰富,宜发展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旱作农业。(3)C、D处充分利用具有很大优势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发展畜牧业和________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 等农产品。
(4)E处制约农作物生长的首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形成的特色农业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粮食作物颗粒饱满、质量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22.(1)水、热 水稻
(2)光照、热量 水 小麦、棉花
(3)草场、光照 灌溉(绿洲)长绒棉、葡萄、哈密瓜(任选两种)(4)热量不足 河谷农业 昼夜温差大,光照强。
第五篇: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小组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极刑。
【板书】
一、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
一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红壤地区植树造林选用马尾松
2、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高糖分水果
3、水稻种植分布界限偏北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二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1、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2、海南岛建成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3、产自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4、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 课堂练习,合作探究。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黄河 两岸,由黄河冲积而成。宁夏平原小麦、水稻稳产、高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材料二 图7(1)分析宁夏平原小麦、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14分)(2)宁夏平原枸杞、瓜果品质优良, 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6分)
(2010年东莞模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5~6题。5.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6.“温室大棚”能发展反季节蔬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水分 B.土壤C.热量 D.光照(2013高考题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7~8题。7.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8.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既有自然方面,又有社会方面,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还应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加以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