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7

时间:2019-05-12 17: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7》。

第一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7

07选择题:

1、在信息技术整合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种情况是(B、全班活动)

2、美国教育技术首席行政官论坛将数字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称为(C、数字化学习)

3、专题网站一般由首页、主页(B、视图)、测试区、讨论区、一般页面等构成。

4、下面(D、时空跨度大)是地理课程的特点。

5、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当地的湖泊和河流的酸度,并且通过网络的交流和其它地区的学生交换相应的湖泊和河流酸度,绘制酸雨图,这是(B、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探究性学习)

6、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教学的优势不包括(交流方式单一)

7、在《抛物线》一课中,某老师利用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显示太空中慧星飞行的情景,并对慧星划过太空的轨迹进行定格,这种方式是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景)

8、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发起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语文学科信息技术整合的一项大规模的试验研究。其主要内容不包括(在大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9、(教学模式)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10、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以听、看、读为主要方式的接受学习不一定就是被动的、机械的、记诵的。

11、WebQuest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

12、教师可以(利用特定的软件的问题解决、利用专业工具软件的问题解决、利用常用工具的问题解决)三个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问题解决。

13、(辩论)是一种两军对垒、针锋相对的讨论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看清问题的实质。

14、(适用面窄)不能说明模拟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性。

15、学习资源范围极广,广义上我们可以把学习资源划分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四类。

16、在学校进行教师培训的组织工作中。校本培训的(C)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理念。

17、在信息社会里,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学模式,必将为以(B: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

者在特定内容领域里探索和验证假设的发现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路径学习。(对)

7、信息技术与“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整合对促进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概念的理解没有帮助。(错)

8、多媒体技术不只是阅读数学的手段,并且能取代文本的自读。(对)

9、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错)

10、促进学生用科学探究的“习惯”来思考问题,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是探究学习中必须关注的焦点难题。(对)

1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不在于学习和形式是接受还是发现,而在于新材料与学生头脑中已有观念之间是否产生了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也就是非字面的、逻辑的联系。(对)

12、在直接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全班学生讲解新概念或新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在自己指导下继续练习。(对)

13、持行为主义学习观的人写出来的目标,强调内在的变化,会用诸如“理解”、“再认”、“创造”或“应用”等术语来表述目标。(错)

14、在讲演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呈现信息的工具,并熟悉运用所选工具。(对)

1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对)

16、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应该既包括学科内容目标,又包括信息技术能力目标。而且信息技术能力目标是为完成学科内容目标服务的。(对)

17、奥斯特曼等(Osterman & k,1993)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分成两类,列出两类思想的具体内容,这两类思想是截然分开的。(错)

18、行为主义的教学遵循的过程是:选择终点行为;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步调划分;呈现小步任务给学生,对学生在每一小步上的反应予以反馈和强化。(对)

19、认知主义理论认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不同的结构起作用的。(错)20、认知主义者布鲁诺认为,“教学”是指在学习情景中对外部活动的控制。这些活动是由教师、教科书的作者、电影或电视课的设计者、自学课程的制作者等所操纵的。(错)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课程,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以及教师的教学工具这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对)

22、档案袋,又称文件夹、工作包或作品集,是学生瞬间的、片断的资料。(错)

23、要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信息数据中心,需要建设网上备课系统、完善的学科群资源库、CAI素材库、教育教学视频库。(对)

24、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激发教师进行整合,不是靠自上而下的硬性指令而是温暖的软性管理。(对)

25、当前的课改需要教师改变固有的、不合时宜的关于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向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对)

26、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1999)建议教师将“从大量来源中收集信息”知识点与数学科的教学知识点整合。(错)

27、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中的语言技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个部分。(错)

28、教师角色的变化不只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技术只是角色转化的催化剂。(对)

29、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目标往往采用一般要求与具体行为动词相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的。(对)30、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技能进行交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对)

第二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正确答案:D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正确答案:A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A、杜威 B、布鲁纳 C、斯金纳 D、伯尼.道奇

正确答案:D

4.在交流与讨论中,()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正确答案:D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A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D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正确答案:A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正确答案:C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

式。

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正确答案:D

10.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A、计算机技术 B、文字 C、纸张 D、印刷术

正确答案:A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正确答案:D

12.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 C、合作性讨论 D、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正确答案:A

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正确答案:A

14.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正确答案:B

15.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底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地()方法。

A、创设历史情景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正确答案:A

16、下面的()不属于科学课程。

A、历史 B、化学 C、物理 D、生物

正确答案:A

17、()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A

18、与“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

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正确答案:D

19、()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A、客观题测验 B、表现性评价 C、档案袋分析 D、论文题测验

正确答案:C

20、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认为“技术优先”的是()

A、分离模式 B、整合模式 C、锯齿模式 D、交替模式

正确答案:A

21、帕金斯(Perkins,1991)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五个关键成分是()

A、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支持系统

B、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C、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认知工具;任务管理者

D、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正确答案:D

22、下面的结构图,是由()提出的。

A、加涅 B、斯金纳 C、皮亚杰 D、罗杰斯

正确答案:A

23、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

A、提供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 B、提供支持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

C、交流方式单一 D、提供各种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C

24、在()视图下,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

A、大纲视图 B、幻灯片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普通视图

正确答案:C

25、斯滕伯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

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B

26、最适合课堂讲演、操练和练习的硬件排列方式是()

A、横排 B、纵排 C、环形 D、两侧

正确答案:A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正确答案:B

2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正确答案:A

29、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的()内容描述的是理解技术系统的特性及操作,精通技术的使用。

A、技术效能工具 B、社会、伦理及人文问题

C、基本操作和概念 D、技术通信工具

正确答案:C

30、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

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B、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C、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D、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正确答案:A 判断题:

1、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错)

2、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对)

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错)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错)

5、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度则可以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错)

6、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对)

7、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错)

8、将气旋与反气旋运动过程设计成三维立体图与二维平面图结合运

用的表现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气旋中心气流以及反气旋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导致凝云雨或晴朗天气的全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气旋与反气旋。(对)

9、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对)

10、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错)

11、[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技术资源(如计算器、数据采集探测器、录像、教育软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并开展扩展性学习。(错)

12、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对)

13、接受学习一定是被动的。(错)

14、我国在2001年启动中小学“校校通”网络教育工程。(错)

15、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对)

16、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错)

17、在美国的“社区”案例中,“运用交互式的教育节目”的活动是

NETS绩效的“使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并举例说明想法、观点和情节”指标。(对)

18、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实现个别辅导。(错)

19、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对)

20、电子邮件调查法属于被动调查法。(对)

21、理科课堂中的解题练习都属于操练和练习的范畴。(对)

22、利用信息技术的情景性、真实性,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23、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错)

24、在信息技术整合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习专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

25、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与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符号使用TCT交流运算结果。(错)

26、人们对于教师隐喻的微观层面指在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之中的地位,如“教师是蜡烛”。(错)

27、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

28、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

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对)29、2000年,陈至立同志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两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错)

自我调控是指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为、策略的效果。(错)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单项选择题:

1、网上写作实验室是因特网上一类重要的写作资源,下面的___ __不是它的写作辅导方式。

A、实时性的聊天 B、电子邮件 C、BBS D、在线练习

正确答案:D

2、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___ ___。

A、热现象 B、光的传播 C、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D、简单电路

正确答案:C

3、下面____ __是综合应用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的内容标准。

A、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B、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C、能根据给出的在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D、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正确答案:D

4、___ __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A、基于问题学习B、有意义的学习C、资源型学习D、网上合作学习

正确答案:A

5、___ ___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自我调控 B、自我监察 C、自我管理 D、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A

6、关于操练与练习型软件的教学反馈,说法正确的是__ ___。

A、反馈时直接指出正误

B、采用图像和声响形式的反馈效果比文字反馈好。

C、要提供即时的反馈

E、整个操练和练习的教学活动完成以后,不必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做出反馈与分析

正确答案:C

7、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___ ___的兴建而提出来的。

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战略” C、“全国学习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正确答案:A

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设计指导原则不包括____ ____。

A、接近性原则 B、定向与回忆 C、反馈原则 D、强化原则

正确答案:B

9、下面的____ ____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A、过去性 B、具体性 C、多样性 D、时空跨度大

正确答案:D

10、Powerpoint所提供的___ ___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正确答案:B

11、与“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___ ___。

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正确答案:B

1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

系,其中,新内容属于原有观念属于___ __。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正确答案:B

13、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____ ___层次。

A、形成价值观念 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反应 D、价值体系个性化。

正确答案:A

14、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麦收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____ ____。

A、运用数学符号使用ICT交流运算结果

B、使用软件来考察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图形性质的转化和它们的效果

C、使用电子表格或者数据库来记录、处理和交流他们的发现

D、使用WORD写作综合课研究报告

正确答案:C

15、[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三—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___ ___。

A、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适当性、全面性、倾向性、个别性

B、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全面性、倾向性、差异性

C、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当性、倾向性、整合性

E、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当性、全面性、倾向性

正确答案:D

16、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网络的简单应用方面建议学生应学会____ ___。

A、各种网络搜索技巧、使用电子邮件 B、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使用电子邮件

C、各种网络搜索技巧、电子论坛使用方法 D、用浏览器收集材料、网页制作

正确答案:B

17、在教师的隐喻中,由蜡烛变为火箭的隐喻是____ _____变化的表现。

A、中心à边缘 B、成批生产à个性凸现 C、奉献à双赢 D、传递者à促进者

正确答案:C

18、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____ _____三个层面。

A、知识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技能 B、文化素养、文化意识、信息技能

C、文化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机技能 D、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正确答案:D

19、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_____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正确答案:A

20、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___ ___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A

2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英国建立了__ ___,是主要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教育通道。

A、校校通 B、全国学习网 C、教育科研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正确答案:B

22、甄德山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___ ____。

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所教专业科学知识,普通文化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景知识;自我的知识

D、广泛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B

23、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___ ___。

A、备注页区 B、工作区 C、大纲视图区 D、幻灯片视图

正确答案:B

24、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发起的语言“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其主要内容不包括___ __。

A、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语文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

B、在小学阶段要求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C、在中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D、在大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正确答案:D

25、教学环境中的物理环境包括____ ___。

A、教室物理空间和教学硬件、软件资源的安排和放置

B、硬件摆放和座位安排 C、课堂氛围和课堂管理 D、硬件安排和教室空间

正确答案:A

26、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___ ___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 B、学生—计算机—学生

C、教师—计算机—教师 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正确答案:A

27、英国的ICT总体战略不包括___ ___方面。

A、基建设施 B、内容 C、实践 D、教学

正确答案:D

28、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__ ___。

A、人本广义理论 B、建构广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A

29、工业教育中微米的操作之类的内容包括在____ ___模拟之中。

A、实物 B、物理 C、情境 D、程序

正确答案:B

30、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___ __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1、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势。(错)

2、默里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 的知识。(错)

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对)

4、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错)

5、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不能称之谓发现。(错)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对)

7、[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3-5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电信技术和在线资源(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参与合作解决问题活动,为课堂内外的受众提出解决方案、创造知识产品。(对)

8、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错)

9、在地理课上,对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使用传统教学比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错)

10、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直接落实在与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整合之上。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模式、活动本身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特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活动之中。(对)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四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错)

12、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自然和社会

中选取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以及通过这种研究程序获取知识的过程。(对)

13、美国“进入下个千年”案例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回顾世界历史,利用各种可视资源并结合文本的历史资料,给读者一个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的总体概念。(对)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错)

15、学习理论主要存在三大理论流派:行为主义、认知派、建构主义。(错)

16、信息素养是由安德鲁。摩尔纳提出来的。(错)

17、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对)

18、自我调节是自主学习的乁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涉及学习策略和控制过程。(对)

19、科学课程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的专题复习是科学复习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引入,仍然难以实现复习实验专题既省时又有好效果的目标。(错)

20、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对)

21、专题型学习网站包括结构化知识展示、扩展性学习资源、网上协调讨论空间和网上自我评价系统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对)

22、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有关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以下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对)

23、听讲不一定就是被动的,积极有效的听讲者可从准备、听讲、总结三个部分入手。(对)

24、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错)

25、英语口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坚持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没有帮助。(错)

26、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题仍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可谓“旧瓶装新酒”,并没有改变以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错)

27、先行组织者包括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种是比较性组织者。(对)

28、多媒体计算机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镜,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对)

29、结构良好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正确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错)

30、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错)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

单项选择题:

1.()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

A.框架页 B.导航页 C.视图 D.备注

正确答案:A

2.“U-S联合”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是指()

A. 教师-家长联合B.大学教授-小学教师联合C.大学-中小学联合D.教师-学生联合正确答案:C

3.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引起各国政府和科技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我国准备在2020年之前,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

A. 国家信息空间B.国家高速信息网C.全国学习网D.通讯技术网

正确答案:B

4.下列正确答案中,()没能正确描述网上调查的优势。

A. 快速传播与多媒体问卷

B.组织麻烦、费用昂贵

C、便于对采集信息的质量实施系统的检验和控制

B. 24小时全天候的调查

正确答案:B

5.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流程。

A. 讲解B.有组织的练习C.有指导的练习D.独立练习

正确答案:B

6.()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分析资源、利用资源验证假设的过程。

A. 网上合作学习B.真实性任务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资源型学习

正确答案:D

7.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

A. 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 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 语言技巧、语言知识、读写能力、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正确答案:D

8.在FRONTPAGE中,通过(B)可随时查看制作的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效果。

A. 普通窗口B.预览窗口C.HTML窗口D.视图窗口

9.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改革中,下图的(D)描述了教师开始走到学生中去,但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注:圆圈代表教师,方框代表学生

10.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C)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A. 情境性教学B.直接教学C.程序教学D.随机进入教学

11.(D)是指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相关行为和活动。

A. 课堂教学B.教学组织C.课堂氛围D.课堂管理

12.按照教师所提供资源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可以将学习资源划分为(A)

A.预设资源、相关资源和泛在资源B.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C.文字资源、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D.预设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

13.下面的观点(C),错误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A.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本身就需要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时涉及课程文本与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涉及显性课程,不涉及隐性课程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立足点是课程,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

14.情境学习是(C)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A. 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15.根据认知主义理论,我们不能推导出增强学习的原则是(B)

A. 定向与回忆B.接近性原则C.个别化D.智力技能

16.下面的(C)不是历史课程知识的特点。

A. 过去性B.具体性C.现实性D.多样性

17.把信息技术作为探索研究工具,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MOVIE”主题的探索,这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C)运用形式。

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方式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18.下面的(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境来实现。

A. 万有引力B.种子的受精过程C.原子和分子概念D.血液

19.在英国的ICT总体战略中,内容方面主要经营(C)

A. 信息高速公路B.2016战略C.全国学习网D.国家高速信息网

20.关于问题情境,说法错误的是(C)

A.问题情境要有开放性B.问题情境的创意要力求新颖C.“情境”(CONTEXT)与“情景”(SITUATION)是一个含义D.创设问题情境要考虑学生的先前经验

21.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1999)建议教师将(B)模型与数学学科的教学知识点整合。

A. 列表B.模拟和探究C.图表D.图形

22.下面是帕金斯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关键成分,其中向学生提价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的是(A)

A. 信息库B.符号板C.现象视窗D.建构工具箱

2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次处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般一次只能处理(D)个左右的刺激单位。

A.17 B.13 C.10 D.7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五个层面(B)

A.国家、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B.国家、学区、学校、教师和

学生C.国家、学区、家长、教师和学生D.学区、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

25.使用一些诸如“到超市购物”之类的游戏软件或课件,可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解决“(D)”问题的丰富情境。

A. 导数和微分B.空间和图形C.统计与概率D.数与代数

26.最适合网上小组合作的硬件排列方式是(C)

A. 横排B.纵排C.环形D.两侧

27.电子阅读是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下面的(C)不属于电子阅读能力。

A.多媒体阅读能力B.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D.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

28.(C)是学习者为了成功而高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调整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激励自己适当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

A. 研究型学习B.个别化学习C.自我调节学习D.自我反思学习

29.[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具备技术素养的绩效指标是(B)

A.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输入输出设备的能力;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B.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技术作为研究 的工具;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C.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信息工具获取远程信息的能力;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D.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能力

30.美国对新教师的学科知识要求中描述学科里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的是(C)

A. 理论知识B.概念知识C.内容知识D.科学知识

二.选择题

1.自我调节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涉及学习策略和控制过程。T

2.较好的操练和练习软件应当明确定义出它所要提高的可操作性的智力或行为目标。T

3.在接受学习中,教师以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直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新内容,将它们与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观念整合起来,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T

4.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提信息时代新型的写作方式。T 5.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目标往往采用一般要求与具体行为动词相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的。T

6.在当前国家的课程改革中,一切教学要以国家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教师需要参照课程内容标准,多参考几种版本的课本,深刻领会

课程内容标准的内涵,灵活选择、组织各种版本中的材料,真正做到把教材当作例子、话题、题材,来服务于自己的教学。T

7.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学校教育教学发考变化,这意味着教学中使用了住处技术,教学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F

8.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教师可以用它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互动模拟的问题情境,呈现多媒体化的数据信息、互动的操练、练习、评价。F

9.大整合观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F

10.美国的“进入下个千年”案例,发展了学生的“时间”概念。T 11.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作为学习工具,二是作为学习环境。T

12.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行为、阅读对象、阅读方式。F 13.资源型学习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T

14.信息技术可以让一些实验数收集非常方便。有的实验,通过一些电子实验装置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将收集数据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收集完数据后,还可以直接用数据处理软件直接进行处理。T 15.为了进行有交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学生观、学习观以教学观,需要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T

16.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厚积薄发的

过程。T

17.从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上主要存在WORD阶段、AUTHORWARE阶段、INTERNET阶段。F

1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学技术所作的定义是:“为了学习,对其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T

19.信息技术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多媒体网络时代。T

20.不能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整合的方式来模拟变化不断的地理区域性和综合性。F

21.POWERPOINT文件不能直接在网上运行,也不能将POWERPIONT文件格式转换成WEB文件格式在网上发布。F 22.在直接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全班学生讲解新概念或新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在自己指导下继续练习。T

23.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设计出互动软件,利用它来质疑,以形成教师、学生、软件的三方互动。T

24.教师的教学计划要依据课程标准而定,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相同的特点。F

25.教师用来增长自己整合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观摩或者案例分析适合于传授知识性的东西,讲演适合于掌握技能性的东西,反思或者活动适合于态度的转变。F

26.课程改革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F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构建者等新型角色转变。T 28.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之间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分配任务、网上论坛的合作。T

2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直接教学模式没能在教学设计、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F

30.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知识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竞争。T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

单项选择题:

1、问题的解决一般涉及 要素。

A、必要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

B、初始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

C、初始条件,目标,障碍,解决办法

D、必要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

正确答案:C

2、教学评价可分为 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A

3、教师通常在 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制定出一份教学计划。

A、社会、学生、家长和课程

B、学生、家长、学校和课程

C、学生、学校、课程和情境

D、社会、学生、课程和情境

正确答案:D

4、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改革中,教师作用将发挥得最好的是

注:圆圈代表教师,方框代表学生

500)this.style.width=500;“ >500)this.style.width=500;” border=0> 正确答案:C

5、根据整合的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划分为

A、完整型和创造型

B、综合型和创新型

C、完善型和创新型

D、建构型和创造型

正确答案:C

6、英国ICT总体战略将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体现了 的思想。

A、全体教育

B、全面教育

C、素质教育

D、全纳性教育

正确答案:D

7、信息技术对阅读能力的新要求是

A、电子化的阅读能力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B、超文本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C、电子化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理解的能力

D、非线性的阅读能力和有感情阅读的能力

正确答案:A

8、以下哪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直接教学

C、真实性任务学习

D、模仿学习

正确答案:C

9、操练与练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A、自由练习,集体练习,作业练习

B、有指导的练习,集体练习,独立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合作练习,独立练习

D、自由练习,集体练习,测试练习

正确答案:B

10、工业教育中微米的操作之类的内容包括在 模拟之中。

A、实物

B、物理

C、情境

D、程序

正确答案:B

11、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的目标属于 领域。

A、情感

B、认知

C、生理

D、动作技能

正确答案:A

12、格罗斯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

A、本体性只是;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景知识;自我的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

经验

正确答案:C

13、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A、校长

B、学生

C、后勤人员

D、教师

正确答案:D

14、程序教学适合。

A、问题解决

B、创造性思维

C、批判性思维

D、简单知识和技能

正确答案:D

15、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历史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互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A、华生

B、布鲁诺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正确答案:D

16.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观论坛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正

和方式成为

A. 信息化学习

B. 多媒体化学习

C. 数字化学习

D. 素质教育

正确答案:C

17.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自我调控

B. 自我监察

C. 自我管理

D. 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A

18.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过去经验和现在学习的整合;学科与学科知识间的整合; ;个人和社会的整合。

A. 内容和知识的整合B. 内容和技巧的整合C. 知识和技巧的整合D. 价值和内容的整合正确答案:B

19.是阅读理解的前提,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使学生可轻松地扫除阅读中地生词障碍。

A. 字面理解

B. 评断理解

C. 表面理解

D. 深层理解

正确答案:A

20.在美国地“社区”案例中,“使用绘图软件制作家庭成员图片”的活动是NETS绩效的 指标。

A. 使用各种媒体和技术资源进行指导下的学习活动

B. 使用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准确而恰当的术语进行关于技术的交流

C. 使用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多媒体资源支持学习

D. 使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其他技术设备

正确答案:D

21.下面的 不属于科学课程

A. 历史

B. 化学

C. 物理

D. 生物

正确答案:A

22.火山的形成全过程甚至是上万年的地质事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来实现教学目的,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 方法。

A. 模拟人眼不可感知的地理事物

B. 模拟对占据空间广的地理事物

C. 模拟发生过程时间跨度大的地理事物

D. 模拟微观地理事物

正确答案:C

23.幻灯片制作时,是错误的做法。

A. 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

B. 色彩搭配适宜

C. 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D. 注意画面的美观,各帧风格统一

正确答案:A

24.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 四个环节

A. 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 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 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 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正确答案:D

25.在英国高级数学阶段的教学大纲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 方法开展数和代数的教学

A. 学生能使用软件来考察图形性质的转化和它们的效果

B. 直接将信息技术与所学内容结合

C. 学生使用电子表格构建公式,对情境模型化

D. 学生能使用数据库或者电子表格提交他们的发现和展示数据

正确答案:C

2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 不是国家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 组织教师培训,延请专业研究队伍进行教学实践与科研工作指导

B. 规划信息技术与国家课程内容标准的可能的整合点

C. 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信息数据中心

D. 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A

27.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 等步骤

A.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B.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学者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C.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学者教学形式、学习活动、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D.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学者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正确答案:C

28.fogarty提出三类十种课程整合的分类模式,其中第一类为单一学科整合,包括

A. 次序并列式、共有式、张网式

B. 张网式、串联式、整合式

C. 沉浸、网络式、分立式

D. 分立式、联立式,窝巢式

正确答案:D

29.PowerPoint用于书写本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

A. 幻灯片视图

B. 工作区

C. 大纲视图区

D. 备注页区

正确答案:D

30.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1999)建议教师将 知识点与英语学科的教学知识点整合A.“从大量来源中收集信息” B.几何画板

C.图形制作

D.图形修改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

1.发现学习只适用于自然科学,不适合用于社会科学。(错)

2.{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3-5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电信技术和在线资源(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参与合作解决问题活动,为课堂内外的受众提出解决方案、创造知识产品。(对)

3。教师的原有基本功“三字一话”是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对)

4。教育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个新的阶段切入,它的获得可以通过短期的突出培训达到目的。(错)

5。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活的认知工具,如数据收集、处理、表达、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发展。(对)

6.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段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错)

7.自然的学习应该是围绕主题进行整体的学习,以整体的理解取代鼓励的事实的记忆。对

8.教学计划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制定的。(对)

9.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对)

10,让学生通过操纵模拟的系统掌握实验步骤,然后进入真实实验室,可以有效的减少实验中的操作失误。这时计算机模拟实验起到预

备实验的作用。(对)

1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是否有效,有赖于学习环境、学生特点和教师等三大因素的相互影响。(对)

12.教师用来增长自己整合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观摩或者案例分析适合于传授知识性的东西,讲演适合于掌握技能性的东西,凡是或者活动适合于态度的转变。(错)

13.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错)

14.软件导航的制作是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基础的。(对)

15.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教师学要根据所选择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以及组织形式,适当的安排、调整学生的座位、电脑排列方式。(对)

16.正资料相互依赖指其他组员受到奖励时,每个成员的奖励也受影响。(错)

1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涉及网页制作、编程兴趣小组、网络知识、电脑美术与动画、校园信息周报、等级考试、信息学奥林匹克等活动课程之中。(错)

18.电子阅读是一种成本高、低效率的阅读方式。(错)

19.教师角色的变化不只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技术只是角色转化的催化剂。(对)

20.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复制过程是在头脑中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保存所观察的行为。(错)

21.听、说、读、写字是英语教学生手段,不是目的。(错)

22在ppt演示软件中,先将并列关系的知识点列于一帧中,然后分别通过超连接的形式链接到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帧,这是线性的纵向导航。(错)

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应适当同时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两个方面。错

24.认知心理学在反对行为主义的浪潮中兴起,强调要研究人的头脑内部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分为两种范式:信息技工论和建构主义。(对)

25.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难以实现体验式教学,而信息技术可以被用来模拟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对)

26.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错)

27.认知主义理论认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不同的结构起作用的。(错)

28.人本主义者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对)

29.“信息高速公路”是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标志。(错)

30.把握学习者特征是有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前提。(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五)

第 五 套

[单项选择题]

1. 按网上调查采用的技术,网上调查可以分为.A. 电子邮件法,push法,随机IP法和BBS法

B.站点法,聊天室法,随机IP法和视频会议法

C.站点法,电子邮件法,随机IP法和视频会议法

D.站点法,电子邮件法,BBS法和视频会议法

正确答案:C

2.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推广 软件,以此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 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从而开始了课程整合的试验。

A. FrontPage B. AuthorWare C. 公共编辑

D.几何画板

正确答案:D

3.PowerPoint用于书写本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

A. 幻灯片视图

B. 工作区

C. 大纲试图区

D.备注页区

正确答案:D

4.下面的 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A. 创设历史情境

B. 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 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正确答案:D

5.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

A. 热现象

B. 光的传播

C.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D.简单电路

正确答案:C

6.在英语语言知识与信息技术链接表中,可以通过 整合的方式来学习词汇。

A. 学生跟随录音带学习

B. 学生在多媒体阅读材料中学习新单词

C. 学生在信息技术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运用相应的句型

D.学生借助相应的光盘资料学习

正确答案:B

7.学生的思维是否严密而有序,是否具有创造性,都体现在 的过程中。

A. 学习知识

B. 问题解决

C. 解答试题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8.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的可能的整合方式是。

A.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

B.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C.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

D.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结果

正确答案:B

9. 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A. 显形课程

B. 隐形课程

C. 分科课程

D.拓展型课程

正确答案:A

10. 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对游戏中的问题解决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A. 操练型游戏

B. 练习型游戏

C. 交互式模拟游戏

D.问题解决游戏

正确答案:D

11、_______________模式最早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由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出来的。

A、基于问题学习

B、接受学习

C、资源型学习

D、个别化学习

正确答案:A

12、“清华之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型的网站。

A、试题资讯

B、综合类

C、特色类

D、写作教学及写作阅读素材类

正确答案:A

13、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_______________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备注

C、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正确答案:B

14、软件的“有线性的横向导航”与信息组织结构_______________相对应。

A、知识点之间兼有并列、递进

B、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

C、知识点之间相互平行并列

D、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

正确答案:C

15、_______________是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A、内容分析

B、先前经验分析

C、态度分析

D、任务分析

正确答案:D

16.在观摩教学行为时,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景,联系旧知识,引出新主题;实验探索,意义建构;_______________和效果评价。

A.应用与迁移

B.应用与分析

C.分析与迁移

D.应用与反思

正确答案:A

17.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_______、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A.”全国学习网工程” B.”2016战略” C.”校校通工程”

D.”人-机-路-网”工程

正确答案:C

18.下面的结构图,是由_________提出的。

500)this.style.width=500;“ >500)this.style.width=500;” border=0> A.加涅

B.斯金纳

C.皮亚杰

D.罗杰斯

正确答案:A

19.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人本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A

20.保罗.泽考斯基认为提出信息素养是由”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和____”四个方面组成的。

A.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B.计算机编程

C.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

D.信息意识

正确答案:A

21.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________________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A.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B.封闭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C.封闭式的、以课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D.开放式的、以软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正确答案:A

22._______受这样一种建构主义观点指导,即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受社会性相互作用影响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A.资源型学习

B.探究型学习

C.研究型学习

D.合作学习

正确答案:D

23.为了充分发挥观摩的效能,我们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制定观摩计划,创设情景,实验探索,意义建构

B.制定观摩计划,预测教学行为,观摩教学行为,评价教学行为

C.预测教学行为,实验探索,应用与迁移,评价教学行为

D.制定观摩计划,创设情景,观摩教学行为,效果评价

正确答案:B

24.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A

25.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改革中,下图的_________描述了”教师逐渐撤去支架,让学生自己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注:圆圈代表教师,方框代表学生。

第三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6

第八套

1.在教学目标表述中,“使用知识并进行理解”的要求属于认知领域的(D、应用)层次。

2.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C、“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3.在Frontpage中,通过(B、预览窗口)可随时查看制作的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效果。

4.下面(A、物理)不属于社会科学。

5.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C、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6.在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呈现重要单词和句型,单词可以配上图片和建立热连接,这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D、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方式)的表现。

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对各内容领域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具体体现包括新课标中的四个(C、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领域。

8、在作文教学方面,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由(D、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教学模式。

9.直接教学的教学流程是(A、定向、讲解、有组织的练习、有指导的练习、独立练习)

10.发现学习是由(C、布鲁纳)提出来的,是指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

11.(C、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了成功而高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调整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激励自己适当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

12.下面的(D、适用面窄)不能说明模拟在教育中应用的优越性。

13.在“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B线性的纵向导航)

14.在交流与讨论中,(D、合作性讨论)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15.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包括(D、课堂氛围、课堂管理、交流合作形式)

A. 16.美国对新教师的学科知识要求中描述一个学科领域的主要逻辑框架与概念框架的是(D、实质知识)

17.在信息社会里,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学模式,必将为以(B、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

18.(B、环境变量、学生变量与教师变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效果

9、科学探究几乎是适应所有年龄阶段学生的一个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和由此学到的知识。(对)

10、实性任务是一个结构良好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有章可循。(错)

11、自然的学习应该是围绕主题进行的整体的学习,以整体的理解取代孤立事实的记忆。(对)

12、游戏最重要的特征是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因而,如何充分利用游戏的特点,为教学服务,是游戏整合于课程的首要任务。(对)

13、图形、色彩和声响能增强操练和练习的吸引力。例如,当学生答错时,计算机程序随机放一段低沉的乐曲,或随机呈现一幅鬼脸图,这样能提高答题效率。(错)

14、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写作教学,会妨碍学生的写作能力。(错)

15、英国的ICT战略中的实践方面涉及学生、教师、学校和研究四个方面。(对)

16、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全班活动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它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习并培养合作精神。(错)

17、大学、中小学教师在科研上存在不同的合作方式:大学教师立项,小学教师配合实验或者提供数据;小学教师立项,大学教师来“指导”或作报告、讲座;大学教师、小学教师联合立项,大学教师规划,小学教师实施。(对)

18、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的技术效能工具内容描述的是利用工具从各种途径检索、评估和收集信息;利用技术工具处理数据、报告结果;对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创新进行评估和选择。(错)

19、在信息社会中,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是指读、写、算和文化素养。(错)

20、多学科主题整合的特点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地活动或形成所需的知识、技能、思考能力等。(错)

21、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而应当渗透到其他课程(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其他综合课程)之中。(对)

22、多媒体计算机能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对)

23、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度则可以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错)

24、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对)

25、案例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困惑性、创新性等特点。(对)

26、[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3—5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电信技术和在线资源(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参与合作解决问题活动,为课堂内外的受众提出解决方案、创造知识产品。(对)

27、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有关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以下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对)

28、教师是整合的主体,对教师的评价是整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

29、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它分为三个时期:设计、管理、维持和完善。(对)30、大整合观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错)

第四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初级试卷 模拟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初级试卷

本次考试考查从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完整教学过程。作为信息时代中的一名语文老师,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以下任务。

【教学内容】

杜甫律诗 “登高”(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详见文档“课文之登高.doc”)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

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

【教学要求】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理论热身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第1题 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3分)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第2题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不恰当的说法是()。(3分)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前端分析】

第3题 相对而言,教学设计之前,以下可以暂时忽略考虑的一项内容是()。(3分)A.学生是否学过杜甫的诗

B.学生是否具备律诗的知识

C.学生对杜甫生平的了解程度

D.古代诗歌考察的目标、内容

第4题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你无法实施的教学活动是()。(3分)A.浏览相关网页

B.演示多媒体课件

C.播放视频文件

D.与学生网上互动

【教学设计】

第5?9题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登高

语文

年级

高中二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第5题 以下不适于作为本课目标的一项是()。(3分)

A.了解近体诗知识及诗歌写作背景

B.详细了解杜甫一生的经历

C.学会从近体诗特点入手,鉴赏诗歌

D.适当进行相关拓展

二、过程与方法

ü 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ü 营造意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ü 理解诗人的爱国忧国之情

ü 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⒈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及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

⒉赏析景,领会诗歌情景相生的写作手法

⒊赏析情,理解诗人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难点

⒈体会颔联两诗句的深刻内涵

⒉深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根源

教学资源

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oint演示型课件、介绍杜甫生平的视频短片、课文朗读音频文件等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初读课文

⒈导入新课

教师用电脑展示诗人杜甫像,引起学生的关注,并简介杜甫生平

⒉了解课文大意

第6题 在呈现课文内容时,不适于选择的教学方法是()。(3分)

A.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B.利用软件播放课文配乐朗读

C.让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随机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⒊按照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梳理诗歌的思路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教学活动2

赏读课文

⒈赏析“景”

第7题 赏析“景”时,你排除的教学方法是()。(3分)

A.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

B.教师逐句讲解都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

C.教师适当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D.请学生想象描述景象

⒉赏析“情”

⒊揭示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景为情设,情随景生。

⒋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3

加深并拓展对课文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你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杜诗、赏杜诗”的活动,活动采用“协作学习”方式,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是协作学习的交流活动过程,请你为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序号

活动步骤

教学策略 学生分组

第8题 全班40个学生(男生24人,女生16人)。你认为比较适合的分组策略是()。(3分)

A.分成2个大组,24个男生为一组,16个女生为一组

B.分成2个大组,20个男生为一组,4个男生和16个女生为一组

C.分成8组,每组5位成员(其中男生3个,女生2个)

D.分成4组,每组10位成员。第1组(男生8+女生2),第2组(男生3+女生7),第3组(男生5+女生5),第4组(男生8+女生2)明确学习任务

给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读杜诗、赏杜诗”的准备。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成果的展示

第9题 在各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时,你倾向采取的策略是()。(3分)

A.教师指定各小组的汇报人

B.各小组推荐汇报人

C.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 D.小组成员各自汇报个人完成的工作 评价

教师点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相结合第10题 补充并编排教学文档(9分)

在素材文件夹中有一名为“登高.doc”的教学文档。

⑴参照所给样张,在“教学活动1”的空白处输入相应内容;

⑵将首行“登高教学方案设计”设置为加粗“宋体”“三号”字,居中;

⑶在页面底部(页脚)插入格式为“1,2„„”的页码,居中;

⑷将文档以“登高教学方案设计.doc”为文件名另存到“D:/语文/教学资料”文件夹中。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

在讲授《登高》课前,需要收集教学需要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和阅读资料。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1题 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你认为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3分)

A.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B.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性错误

C.教学资源应生动多样

D.教学资源一定是数字格式

第12题 在搜集教学资源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3分)

A.有些教学课件适用于教师教学,有些适用于学生学习

B.数字形式的教学素材非常丰富,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格式

C.因特网上的教学资源是通过因特网的各类应用信息服务(如万维网等)提供的 D.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不属于文献资料

第13题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不属于图像的是()。(3分)A.杜甫.bmp B.杜甫.jpg C.杜甫.mp3 D.杜甫.gif

第14题 你准备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你认为恰当的关键词是_______。(3分)

第15题 你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后,发现并在“浏览器”中浏览“高华秀朗,沉郁顿挫??杜甫《登高》诗赏析”网页,为了方便再次浏览,请将该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并更名为“语文资源(登高)”。(3分)

第16-17题 你在“浏览器”中浏览“杜甫”网页,请分类保存其中的资料。

第16题将介绍杜甫的相关文字以纯文本形式插入Word文档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2分)

A.在浏览器中选中整个网页,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粘贴”命令

B.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粘贴”命令

C.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选择性粘贴”命令,选用“无格式文本”

D.在浏览器中执行“另存为”命令,保存为Word文档

第17题将当前网页上的杜甫图像以文件名“杜甫像”保存到“教学资料”文件夹中。(2分)

第18题 改编教学课件。

在你搜集的素材中有一个PowerPoint课件(见“素材库原始课件”文件夹),请完成改编该课件的下列操作。

(说明:各小题中,左边是1.ppt中不完整的幻灯片,右边是希望得到的结果。)

(1)打开“素材库原始课件”文件夹中的课件“1.ppt”,将其以“登高.ppt”为文件名另存到个人文件夹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文件夹中。(3分)

(2)在第1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的副标题处输入“选自中基网”。(3分)

(3)在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登高朗诵”音频文件(存于“个人文件夹教学资料),设置为单击图标播放。(3分)

(4)在第3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插入图像“杜甫像”(存于“个人文件夹教学资料”),放置于幻灯片右侧。(2分)

第19题 为了配合“登高”的凄凉意境,你认为应采用的杜甫像的动画方式是()(3分)

A.不使用动画

B.使用“弹跳”动画

C.使用“快速飞入”动画

D.使用溶解动画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在完成教学规划和教学资源准备后,你将进入教学方案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解决一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硬件设备的简单操作、教学课件的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20题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通常不对下列哪两个设备进行连接?(3分)A.投影机和计算机相连 B.投影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

C.摄像机与投影机相连 D.多媒体控制台与笔记本电脑相连

第21题 在资源准备时,你已经完成课件“登高.ppt”。到教室中要使用这个课件时,遇到了问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1)双击“登高.ppt”课件的图标后,系统提示“不能打开此文件„„”(如下图所示)。可能原因是_______。(3分)

A.没有将有关的音频文件复制到讲课用的电脑中 B.电脑死机

C.没有安装Office等办公软件 D.电脑显示器出现故障

(2)可供解决的方案是_______。(3 分)A.安装Office软件 B.重新启动计算机

C.更换电源插座

D.将音频文件复制到教室机器中,并正确设置链接

第22?23题 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

学生按小组完成了“读杜诗,赏杜诗”的作业(见“素材库1005作业一.doc”文件夹),现在需要你对这份作业进行批改。

第23题 按照题干中给出的修改意见,使用Word的修订和批注功能批改这份作业,并保存。

说明:下面是该学生的作业内容。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①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②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③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修改要求:

(1)为第②句添加“引用诗评好!”的批注;(2分)

(2)在第③句下,添加格式为“红色,划波浪线”的下划线;(2分)

(3)使用修订方式,将第③句末尾句号改成问号;(2分)

第23题 在当前页面上,向学生的电子邮箱t01005@edu.com发送电子邮件,请完成下列操作:输入“作业批改”的邮件主题;将批改后的作业(路径及文件名)作为附件,并发送。(3分)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在完成教学规划、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方案实施后,你将进入教学评价阶段。在这部分中,你需要评价已完成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此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学评价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你将会在给定的具体情境下对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需要你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

第24题 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一项是()(3分)A.诊断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选拔功能

第25题 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3分)A.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B.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C.教学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可以是学生的表现。

D.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只看他的考试成绩。

第26题 小组汇报展示结束后,需要对各小组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t43.xls文件,该文件记录了各小组各项得分。根据下列要求对该成绩表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⑴在表格右侧增加一列,该列为每小组的总成绩,计算每组总成绩;(2分)

⑵在表格底部增加一行,该行为各项的平均分,计算各项平均分。(2分)

第27题 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2分)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

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D.演示课件是否精当

E.学生的协作程度

试题评分参考标准

第一部分 教学规划(共36分)

1.C(3分)2.D(3分)3.A(3分)4.D(3分)5.B(3分)

6.D(3分)7.B(3分)8.C(3分)9.C(3分)

10.操作题(共9分)

(1)按照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梳理诗歌的思路。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正确完整输入3分:错、漏、多一处扣1分,两处扣2分,三处扣3分,扣完为止,不倒扣)

(2)加粗“宋体”“三号”字格式正确1分,居中1分;(3)插入格式正确1分,居中(1分);(4)另存1分,文件名正确1分。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共34分)

11.D(3分)12.C(3分)13.C(3分)

14.杜甫,“登高”,课件(或:“登高”,课件)(3分);杜甫,“登高”(或“登高”)(2分);其他0分。

15.操作题:添加2分,更名1分。

16.C(2分))

17.操作题(2分

18.(1)操作(3分)(2)操作(3分)(3)操作(3分)(4)操作(3分)

19.D(3分)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共18分)

20.C(3分)21.C(3分)A(3分)

22.操作题(1)(2分)(2)(2分)(3)(2分)

23.操作题 正确输入主题(1分);添加附件并发送(2分)。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共12分)

24.D(3分)25.D(3分)26.操作题(1)(2分)(2)(2分)

27.AE(2分)

附录:

1、(http://www.xiexiebang.com/datalib/2004/Celeb/DL/DL-46295。

上传:陈黎阳

<<<返回前页...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二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基本知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教学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A.教学技术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师过程中

B.教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教学媒体

C.教学技术的目的在于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研究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学习?()。

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

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乐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

C.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同学传递教学信息

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

答案:B 第一部分

教案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

第3题(单选题)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

A.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B.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

C.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D.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案:A

第4题(单选题)教师经过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发现学生整体对绘画有较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即()。

A.由学生朗读课文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B.由学生记忆文中生字或生词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C.直接由国画《清明上河图》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D.由教师讲解文中第一段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答案:C

第5题(单选题)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课题名称

《清明上河图》

科目

语文

年级

小学六年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提高学生自读自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的能力。

2.感受文中《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3.赏析情,理解诗人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难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2.能有感情的阅读文中描述画面的部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通过文中的描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

3.能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描述《清明上河图》画面的部分。

第5.1题(单选题)从教育技术角度考虑,下列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相符的教学方式是()。

A.导入新课时要求学生记忆生字和生词

B.导入新课时要求学生默写生字和生词

C.教师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课文第一段的学习

D.由学生讨论《清明上河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答案:D

二、教学思考

1.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所描述的绘画艺术。

2.如何让学生能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艺术描述手法。

3.如何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出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三、解决问题

1.能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描述《清明上河图》画面的部分。

2.通过集体的讨论活动,了解《清明上河图》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让学生感悟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3.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资源

为课堂教学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素材,并制作成课件供学生欣赏,以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描述

新课导入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首先指出《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去了解《清明上河图》

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能及时的根据课堂实际需要解决问题,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讨论活动,谈谈大家在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对《清明上河图》的看法。第5.2题(单选题)在课文段落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讨论对某个自然段的看法,为了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且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那么应选择何种教学策略()。

A.教师不加任何评论,由学生自由发表对段落的看法

B.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组讨论,然后小组进行小结汇报

C.教师指定学生发言,然后针对发言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论

D.教师首先指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以此为导线自由讨论

答案:B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领悟特点

由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的整体布局,首先检查预习效果,要求学生能正确写下列生字、生词: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鸟瞰、惟妙惟肖等,教师可以采取点名默写的方式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据此情况来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就由教师指出需要细读的段落,或者针对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中的段落来细读,如: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

第5.3题(单选题)在初读课文时,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读完之后将参考答案与自己所读的段落进行对照,那么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体现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A.教师口头叙述问题,学生读完后,教师说出答案

B.教师提出问题时不加板书,而将答案板书于黑板上

C.教师将问题板书于黑板上,答案由教师口头说明

D.教师将问题以幻灯片形式显示,单击鼠标时显示答案显示

答案:D

自读课文,领悟特点,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让学生继续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如: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然后在读后对答案进行明确,如下:

1)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

2)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

3)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土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学生根据自己朗读的段落,读出各自的特点,要求能做到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以此来体会描述的画面特点。第5.4题(单选题)在自读课文阶段,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如何了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特点?()。

A.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画面,如绘画、阅读等

B.要求学生应用画图工具根据自己所读的段落描绘画面

C.点学生阅读所选段落,从阅读的感觉来判断

D.学生自由阅读时教师观察,从学生投入程度来判断

答案:A

领悟《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地位

自读首尾两自然段,谈《清明上河图》的地位,从绘画史上的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角度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同样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然后由小组总结出对《清明上河图》地位的总结,教师可以先谈自己的看法做为引导,如:《清明上河图》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浩瀚的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5.5题(单选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清明上河图》重要地位的看法,在做小组总结时,为了便于对每组的发言从内容及发言表现两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价,教师应选择怎样的记录方法?()。

A.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录音软件给总结发言录音

B.用Word应用软件记录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 C.用Excel应用软件画表格记录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

D.用教师的备课本记录下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

答案:A

教学总结

作业布置

在领悟了《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地位之后,教师做本课时的教学小结,小结也由问题引出,是一种总结性的问题: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从两个方面做课时总结,即: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为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到自豪。

最后布置作业,根据课后的思考题进一步理解课文,熟练阅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第5.6题(单选题)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教师应布置怎样的课后作业才能使学生既清楚的了解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又能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A.反复阅读课文,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其艺术地位

B.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看法等

C.结合课文,向家长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 D.向高年级的学长请教,了解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看法

答案:B

第6题(单选题)教师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时,为准确的搜索到需要的图片,应设置搜索引擎的关键词为()。

A.中国文化遗产

B.中国艺术瑰宝

C.清明上河图

D.清明艺术品

答案:C

第7题(单选题)教师在整理文档内容时,发现将《清明上河图》错写成了《清明河上图》,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操作步骤来更快捷的修正错误?(A.按Ctrl+Z键

B.执行撤消操作

C.搜索文档中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D.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

答案:D

第8题(操作题)在制作课件时,要求课件的背景为指定的图片文件,而不是仅以插入图片的形式作为背景,请新建一个幻灯片演示文稿(版式为标题幻灯片版式),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参照样片,在幻灯片的主标题栏内输入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宋体,60号,加粗,黄色(RGB:255,255,0),且居中显示。

(2)将整个幻灯片的背景设置为“素材”文件夹中的图片“清明上河图1.jpg”。

(3)将文件保存在文件夹“素材”中,并命名为“清明上河图1.ppt”。

答案:略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

在讲授《清明上河图》课程之前,需要收集教学需要的各种相关资料。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9题(填空题)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要在Word中使用特殊符号“①”,那么首先应选择______菜单。

答案:插入

第10题(填空题)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的能力,如果要求教师事先做好阅读的范例,那么应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______工具软件。

答案:录音机

第11题(单选题)如果要求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图片或文字进行说明,那么以下符合要求的是()。

A.清明上河图.mp3

B.清明上河图.rm

C.清明上河图.bmp

D.清明上河图.rmvb

答案:C

第12题(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哪些软件可以实现插入图片素材的操作(A.Word

B.Access

C.Outlook

D.PowerPoint

E.记事本)。

答案:ACD

第13题(匹配题)教师在使用Word文档制作教学资源时,使用快捷键可以方便操作,请将以下键盘的快捷键与Word文档中相应的菜单操作进行匹配

400)this.style.width=400;“>

答案:略

第14题(操作题)教师制作课件时,要求幻灯片之间的切换采用动画的效果,请新建一张标题版式的幻灯片,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在幻灯片首页的主标题栏内输入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60号,加粗,且居中显示。

(2)将该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水平百叶窗”

(3)将文件保存在文件夹“素材”中,并命名为“清明上河图2.ppt”。

答案:略

第15题(操作题)修改“素材”文件夹中的“清明上河图2.doc”,请打开该文件,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修改:

(1)参照样张,给正文添加标题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宋体,小三,加粗,且居中显示。

(2)将全文的行距设置为固定值18磅。

(3)将正文中的图片的对比度调整为50%。

(4)将修改后的文档命名为“清明上河图3.doc”,存放位置为“素材”文件夹中。

答案:略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在完成教学规划和教学资源准备后,你将进入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解决一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硬件设备的简单操作、教学课件的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16题(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课件的内容修改之后进行保存时,弹出错误提示“不能创建文件„„请确认路径和文件名是否正确”,那是因为()。

A.文件的属性设置为只读,因此无法执行保存操作

B.在文件没关闭之前,已将文件剪切到其他目录下

C.在文件没关闭之前,已将文件复制到其他目录下

D.在文件没关闭之前,该目录下的文件已被删除

答案:A

第17题(单选题)如果教师在演示课件时,课件中链接的声音(mp3格式)文件无法正常播出,而其他的声音文件单独点击时能正常地播放,那是因为()。

A.计算机的声卡出现了问题

B.计算机内没有安装能播放声音文件的软件

C.存放课件的文件目录发生了改变

D.链接的声音文件目录已改变或已被删除

答案:D

第18题(单选题)如果教师在演示课件时,课件中链接的声音(mp3格式)文件无法正常播出,而其他的声音文件单独点击时能正常地播放,那教师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A.重新安装计算机的声卡驱动程序即可解决

B.下载播放软件的最新版本并安装

C.改变存放课件的上一级文件夹

D.先去掉原声音图标,然后重新链接所需的声音文件

答案:D

第19题(单选题)在课堂上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如果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就三个方面的知识展开讨论,那么记录结果的表格大小应为()。

A.4*3

B.4*4

C.5*4

D.3*5

答案:C

第20题(操作题)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课件背景与文字的对比不明显,就需要更换课件背景,并套用固有的模板,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文件“清明上河图4.ppt”,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将所有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替换为白色(RGB:255,255,255)。

(2)将设计模板“Capsules”运用到所有的幻灯片中。

(3)参照样张,调整每张幻灯片中文字的位置。

(4)保存修改好的文件,保存路径和文件名不变。

答案:略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在完成教学规划、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方案实施后,你将进入教学评价阶段。在这部分中,你需要评价已完成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此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评价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你将会在给定的具体情景下对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第21题(单选题)以下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A.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B.教学评价结束之后,整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也就随之结束

C.教学评价只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和价值判断

D.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的其他环节没有直接的联系

答案:A

第22题(单选题)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自身评价

答案:B

第23题(操作题)将学生本课时的成绩分为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两部分,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清明上河图5.xls”,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参照样张,按照公式计算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即:总成绩=课堂表现*0.6+课后作业*0.4。

(2)按照总成绩进行降序的排序操作,如果总成绩相同则按照课堂表现分数的降序排序。

(3)保存文件,且保存文件的目录和文件名不变。

答案:略

教育天地 2010-05-14 17:13:39 阅读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名家组*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09-2-22 9:46:0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二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基本知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教学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A.教学技术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师过程中

B.教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教学媒体

C.教学技术的目的在于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研究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学习?()。

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

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乐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

C.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同学传递教学信息

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

答案:B

第一部分

教案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

第3题(单选题)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

A.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B.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

C.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D.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案:A

第4题(单选题)教师经过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发现学生整体对绘画有较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即()。

A.由学生朗读课文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B.由学生记忆文中生字或生词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C.直接由国画《清明上河图》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D.由教师讲解文中第一段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答案:C

第5题(单选题)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课题名称

《清明上河图》

科目

语文

年级

小学六年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提高学生自读自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的能力。2.感受文中《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3.赏析情,理解诗人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难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2.能有感情的阅读文中描述画面的部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通过文中的描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

3.能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描述《清明上河图》画面的部分。

第5.1题(单选题)从教育技术角度考虑,下列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相符的教学方式是()。

A.导入新课时要求学生记忆生字和生词 B.导入新课时要求学生默写生字和生词

C.教师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课文第一段的学习

D.由学生讨论《清明上河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答案:D

二、教学思考

1.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所描述的绘画艺术。

2.如何让学生能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艺术描述手法。

3.如何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出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三、解决问题

1.能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描述《清明上河图》画面的部分。

2.通过集体的讨论活动,了解《清明上河图》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让学生感悟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3.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资源

为课堂教学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素材,并制作成课件供学生欣赏,以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描述

新课导入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首先指出《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去了解《清明上河图》

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能及时的根据课堂实际需要解决问题,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讨论活动,谈谈大家在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对《清明上河图》的看法。

第5.2题(单选题)在课文段落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讨论对某个自然段的看法,为了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且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那么应选择何种教学策略()。

A.教师不加任何评论,由学生自由发表对段落的看法

B.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组讨论,然后小组进行小结汇报

C.教师指定学生发言,然后针对发言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论

D.教师首先指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以此为导线自由讨论

答案:B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领悟特点

由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的整体布局,首先检查预习效果,要求学生能正确写下列生字、生词: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鸟瞰、惟妙惟肖等,教师可以采取点名默写的方式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据此情况来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就由教师指出需要细读的段落,或者针对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中的段落来细读,如: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

第5.3题(单选题)在初读课文时,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读完之后将参考答案与自己所读的段落进行对照,那么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体现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A.教师口头叙述问题,学生读完后,教师说出答案

B.教师提出问题时不加板书,而将答案板书于黑板上

C.教师将问题板书于黑板上,答案由教师口头说明

D.教师将问题以幻灯片形式显示,单击鼠标时显示答案显示

答案:D

自读课文,领悟特点,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让学生继续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如: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然后在读后对答案进行明确,如下:

1)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

2)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

3)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土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学生根据自己朗读的段落,读出各自的特点,要求能做到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以此来体会描述的画面特点。

第5.4题(单选题)在自读课文阶段,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如何了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特点?()。

A.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画面,如绘画、阅读等

B.要求学生应用画图工具根据自己所读的段落描绘画面

C.点学生阅读所选段落,从阅读的感觉来判断

D.学生自由阅读时教师观察,从学生投入程度来判断

答案:A

领悟《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地位

自读首尾两自然段,谈《清明上河图》的地位,从绘画史上的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角度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同样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然后由小组总结出对《清明上河图》地位的总结,教师可以先谈自己的看法做为引导,如:《清明上河图》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浩瀚的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5.5题(单选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清明上河图》重要地位的看法,在做小组总结时,为了便于对每组的发言从内容及发言表现两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价,教师应选择怎样的记录方法?()。

A.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录音软件给总结发言录音

B.用Word应用软件记录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

C.用Excel应用软件画表格记录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

D.用教师的备课本记录下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

答案:A

教学总结

作业布置

在领悟了《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地位之后,教师做本课时的教学小结,小结也由问题引出,是一种总结性的问题: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从两个方面做课时总结,即: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为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到自豪。

最后布置作业,根据课后的思考题进一步理解课文,熟练阅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第5.6题(单选题)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教师应布置怎样的课后作业才能使学生既清楚的了解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又能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A.反复阅读课文,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其艺术地位

B.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看法等

C.结合课文,向家长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

D.向高年级的学长请教,了解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看法

答案:B

第6题(单选题)教师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时,为准确的搜索到需要的图片,应设置搜索引擎的关键词为()。

A.中国文化遗产

B.中国艺术瑰宝

C.清明上河图

D.清明艺术品

答案:C

第7题(单选题)教师在整理文档内容时,发现将《清明上河图》错写成了《清明河上图》,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操作步骤来更快捷的修正错误?()。

A.按Ctrl+Z键

B.执行撤消操作

C.搜索文档中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D.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

答案:D

第8题(操作题)在制作课件时,要求课件的背景为指定的图片文件,而不是仅以插入图片的形式作为背景,请新建一个幻灯片演示文稿(版式为标题幻灯片版式),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参照样片,在幻灯片的主标题栏内输入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宋体,60号,加粗,黄色(RGB:255,255,0),且居中显示。

(2)将整个幻灯片的背景设置为“素材”文件夹中的图片“清明上河图1.jpg”。

(3)将文件保存在文件夹“素材”中,并命名为“清明上河图1.ppt”。

答案:略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

在讲授《清明上河图》课程之前,需要收集教学需要的各种相关资料。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9题(填空题)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要在Word中使用特殊符号“①”,那么首先应选择______菜单。

答案:插入

第10题(填空题)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的能力,如果要求教师事先做好阅读的范例,那么应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______工具软件。

答案:录音机

第11题(单选题)如果要求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图片或文字进行说明,那么以下符合要求的是()。

A.清明上河图.mp3

B.清明上河图.rm

C.清明上河图.bmp

D.清明上河图.rmvb

答案:C

第12题(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哪些软件可以实现插入图片素材的操作()。

A.Word

B.Access

C.Outlook

D.PowerPoint

E.记事本

答案:ACD

第13题(匹配题)教师在使用Word文档制作教学资源时,使用快捷键可以方便操作,请将以下键盘的快捷键与Word文档中相应的菜单操作进行匹配

400)this.style.width=400;”>

答案:略

第14题(操作题)教师制作课件时,要求幻灯片之间的切换采用动画的效果,请新建一张标题版式的幻灯片,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在幻灯片首页的主标题栏内输入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60号,加粗,且居中显示。

(2)将该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水平百叶窗”

(3)将文件保存在文件夹“素材”中,并命名为“清明上河图2.ppt”。

答案:略

第15题(操作题)修改“素材”文件夹中的“清明上河图2.doc”,请打开该文件,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修改:

(1)参照样张,给正文添加标题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宋体,小三,加粗,且居中显示。

(2)将全文的行距设置为固定值18磅。

(3)将正文中的图片的对比度调整为50%。

(4)将修改后的文档命名为“清明上河图3.doc”,存放位置为“素材”文件夹中。

答案:略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在完成教学规划和教学资源准备后,你将进入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解决一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硬件设备的简单操作、教学课件的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16题(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课件的内容修改之后进行保存时,弹出错误提示“不能创建文件„„请确认路径和文件名是否正确”,那是因为()。

A.文件的属性设置为只读,因此无法执行保存操作

B.在文件没关闭之前,已将文件剪切到其他目录下

C.在文件没关闭之前,已将文件复制到其他目录下

D.在文件没关闭之前,该目录下的文件已被删除

答案:A

第17题(单选题)如果教师在演示课件时,课件中链接的声音(mp3格式)文件无法正常播出,而其他的声音文件单独点击时能正常地播放,那是因为()。

A.计算机的声卡出现了问题

B.计算机内没有安装能播放声音文件的软件

C.存放课件的文件目录发生了改变

D.链接的声音文件目录已改变或已被删除

答案:D

第18题(单选题)如果教师在演示课件时,课件中链接的声音(mp3格式)文件无法正常播出,而其他的声音文件单独点击时能正常地播放,那教师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A.重新安装计算机的声卡驱动程序即可解决

B.下载播放软件的最新版本并安装

C.改变存放课件的上一级文件夹

D.先去掉原声音图标,然后重新链接所需的声音文件

答案:D

第19题(单选题)在课堂上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如果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就三个方面的知识展开讨论,那么记录结果的表格大小应为()。

A.4*3

B.4*4

C.5*4

D.3*5

答案:C

第20题(操作题)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课件背景与文字的对比不明显,就需要更换课件背景,并套用固有的模板,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文件“清明上河图4.ppt”,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将所有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替换为白色(RGB:255,255,255)。

(2)将设计模板“Capsules”运用到所有的幻灯片中。

(3)参照样张,调整每张幻灯片中文字的位置。

(4)保存修改好的文件,保存路径和文件名不变。

答案:略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在完成教学规划、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方案实施后,你将进入教学评价阶段。在这部分中,你需要评价已完成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此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评价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你将会在给定的具体情景下对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第21题(单选题)以下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A.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B.教学评价结束之后,整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也就随之结束

C.教学评价只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和价值判断

D.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的其他环节没有直接的联系

答案:A

第22题(单选题)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自身评价

答案:B

第23题(操作题)将学生本课时的成绩分为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两部分,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清明上河图5.xls”,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参照样张,按照公式计算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即:总成绩=课堂表现*0.6+课后作业*0.4。

(2)按照总成绩进行降序的排序操作,如果总成绩相同则按照课堂表现分数的降序排序。

(3)保存文件,且保存文件的目录和文件名不变。

答案:略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2060)| 评论(0)| 引用(0)|举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历史上的今天.相关文章

清明上河图全景 清明上河图 《汴河图·清明上河图》·华夏书画音乐长廊(Z01)上河图》“"”.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klwx2468

丹丹

水到窮處

hzjyj722

btdhjxxx

思想品德

cbq63@12

haigang1.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换一张

上一页 1...-1-1-1-1-1-1-1...-1下一页...清明幻河图下载||清明幻河图||清明幻河图13 “"”《清明上河图》《清明

页脚

公司简介招聘信息隐私政策手机博客-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下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7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