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董大 教学设计3
别董大
教学设计(上课)
(一)以情入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别董大。(读课题。)
(二)读诗题 知作者
1、从“别”字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送别诗)谁送别谁?(高适送别董大)高适?高适是谁?(生介绍作者)。
2、高适这首诗是送给谁的?(董大)董大?好奇怪的名字?谁能介绍介绍。
3、你们的这些资料是从哪儿知道的?(生答)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上网都是好办法,希望同学们平时做一个有心的人。老师手里也有一些资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件2出示)
(三)读诗句释字词
董大虽然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却受到朝廷的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了京城,好朋友高适为他送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当时送别时的情景吧。(课件3出示)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争取做到字正腔圆。
2、那位同学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
3.(课件出示)曛
提示:这是形声字,谁知道这个字的意思? 4.谁还想试试?
5.听录音老师读读。老师读得怎么样?
(读的很有感情!)
6.小结:要想读得有感情,必须先得理解诗的意思,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平时我们积累了许多学习古诗的方法,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古诗呢?(边看插图边理解诗意;一边读时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7.请你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自己读这首诗,读后,我们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自读)
8.汇报:(我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前两句是作者用景抒发自己当时的心情,后两句则是作者说的话来鼓励好友)。谁来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9.小结: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理解的真好!你们觉得诗句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别时的情绪?(愁
板书)这是怎样的愁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读读诗,想象诗中哪种景物最能体现这离愁别绪?(这个问题小组可以合作交流!)
(四)懂诗意悟意境、汇报:你觉得哪种景物最能体现这离愁别绪?(1)(我从第一句中的“白日”感觉到董大现在的心情就跟此时的太阳一样,被黄云遮住了,黯淡无光,很失落,就像自己的能力不能施展一样!)好一个“失落”!你已经走进了董大的内心世界,请你读读这句,(课件出示4第一句),再读读,把大家也带进这样的意境!(2)还有吗?(我抓住“黄云”来理解,从文中的插图表明诗人是在大漠中送董大的,此时黄沙漫天,把天空都笼罩了,看不清楚了,此时此刻,董大就觉得自己的前途就像黄云一样,一片渺茫,心里也很迷茫)哦!你从黄云想到了自己的前途就像黄云一样一片渺茫,真不错!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读出这迷茫的感受来!读第一句(3)(我从“雪”这个景物中知道了董大和诗人此时的心情与雪一样,是心灰意冷!)课件出示5第二句)你也走进了董大的心里了,能读读这句诗吗?(我抓住了“北风”,北风呼啸,非常寒冷,诗人觉得自己跟董大此时的心里都很凄凉)你意思是此时的北风吹在身上,寒在心里,是愁上加愁,请你读出这凄凉的感受!(我抓住了“雁”,此时的大雁往南飞,董大一定也听到了雁叫声。天上,大雁成群结对地飞,地上,董大将独自一人行。触景生情,我想董大会为自己独自一人远行而伤心,为自己孤独的人生经历而伤感。
小结:这位同学由大雁想到了董大身怀绝技,而如今却要流落他乡,觉得自己还不如这大雁。怎能不伤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此时的董大看到黄云是愁,看到白日是愁,听到北风,看到雁,看到雪都是愁啊!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凄凉,依依惜别,伤感)
3.生答,在黑板上写写这词,除了让人感到(凄凉),还能让人感到?(依依惜别)这景还能让人感到?(伤感)
总结:同学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课件出示6前两句)这样的景让人感到(凄凉,依依惜别,伤感)指黑板。诗人借别时的景,抒发了别时的愁情,这样的写法就叫做(借景抒情
板书)
4.眼前这凄凉的景让董大很伤感,再想想自己前途一片渺茫,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董大来说,真是悲上加悲了,愁上添愁了。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种“愁”吗?(指名读)
师评价:(1、你走进了董大那忧愁伤感的内心。
2、你读出了那份凄凉,那份忧伤。)
5、此时,应是以酒相送,挥泪告别之时,可高适深深的懂得董大心里的哀愁!于是他对他说(课件出示7后两句)齐读。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生说大概意思)说得好 6.从这两句诗中,你看“莫愁前路无知己”呀!(板书
莫愁)你体会到了什么?(我能体会到诗人在这样凄苦的环境下,还能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他在鼓励自己的朋友!我能感受到他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你能从文字背后发现问题,很了不起!
(我还感受到诗人看问题很乐观,不悲观,不气馁,可见他有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豪迈的心胸)说得真好!
7那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两句诗?(我们要读出昂扬的精神,豪迈的气概)谁来读读?
读的多像一个乐观的小高适!又是一个自信的小高适!齐读
8.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高适,去送别董大。你准备用什么话来安慰董大呢?
生1:朋友,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只要你不灰心,你会成功的!(情深意切的知己)所以,高适这样开导他-----读
生2:董兄啊,你大胆的向前走吧,你总有一天会走过这个坎的!(肝胆相照的知己)所以,高适这样劝勉他-----读
生3:兄弟,他们慧眼不识金,相信你一定会遇到博乐的。(相见恨晚的朋友)所以,高适这样鼓励他-----读
生4:朋友,我想对你说,拨开云雾见青天。天永远是蓝色的,你只是暂时被云遮住了。所以,高适这样激励他-----读
9.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终究不是高适,很难体会到他的苦衷阿!(师生补充:(课件8出示)高适,年轻时能文能武,有真才实学,有远大抱负,认为会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但现实和理想相差很远。高适仕途失意,无人赏识近30年,大多时候只好到处流浪,常常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10.:发现了什么?
生:(高适命运悲惨,高适一样无人赏识„„)
11:原来,高适与董大一样无人赏识。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就是在这失意落魄的时候,高适却真诚地劝慰着董大,深情地祝福着董大,动情地激励着董大。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能达到的。我们再来看一首送别的诗,在比较中你会被高适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被高适对朋友的真情所感动。
((课件9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2: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比,你从离别的人的心情上做对比,发现了他们的不同之处了吗?
生:王维的诗是说元二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更别说有知音了。而《别董大》中却是说“天下谁人不识君”。
12:“西出阳关无故人”会使离别的人心情怎样?
生:愁上加愁。
13:“天下谁人不识君”呢?
生:由愁变为不愁。
14:是呀,高适在自己失意落魄时想到要激励朋友,要好友“莫愁前路无知己”,相信好友会“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何等深沉的感情啊,这是何等真挚的友情啊!这也反映出他有怎样的胸襟?(板书
乐观
豪迈)
15:让我们代替高适再次送别即将消逝在茫茫风沙中的董大,动情地说(课件10出示)——(生齐读后两句)
让我们代替高适再次祝福才华出众的董大,坚定地说——(生齐读后两句)
16:感受着这样一番肺腑之言,你能想象得到董大又会对诗人高适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表达,想象董大对高适的感激之情,想象董大也会以此诗句来激励高适。)
生:朋友,谢谢你!太阳被黄云遮的黯淡无光,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云会散开的,一定会重放光芒!
小结:这位小董大觉得总有一天这云总会重见天日,重见光芒的!说明她有了自信,有了力量!这就是友情的可贵啊!
17: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首诗——-(课件11出示)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
1、课件播放张学友的歌曲《祝福》,教师深情地(课件12出示):
同学们,还有两个多月,你们就要告别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此刻,老师的心中充满了对你们的不舍和祝福。相信你们的心中也有千言万语,让我们像诗人高适那样也为你的朋友、同学、老师、母校,写几句送别之语吧!(提示:可以用上学过的送别诗句,也可以自己来创作。)
(六)总结
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那份感恩之情和诚挚友情!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几个月的时间,做最好的自己,为我们的母校,为老师和同学,也为自己留下更多更美好的回忆!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像诗人高适那样,自信、乐观、勇敢地对自己说----(生齐读后两句)(课件13出示)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凌这首《别董大》。
(七)作业(课件14出示)
第二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时安排:一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播放歌曲《送别》,教师诵读李叔同的《送别》。
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画,离别是泪水。在诗人高适的眼里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别董大》(板书题)。
2、介绍董大。
3、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4、师配乐朗读全诗。
、指生朗读。
二、研读深入,品评感悟
(一)品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来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赛读)
3、(出示)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板书: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还为什么而愁?
6、此刻我们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
(二)品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再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
介绍董庭兰。
4、你觉得董大的琴艺怎样?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点什么?、此时,你就是董大,听完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你觉得现在这首诗该怎样读?自己练一练。
2.配乐指名读。齐读
3.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4.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诗
.关于送别主题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你能试着背诵一首吗?
2.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三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歌曲《送别》,教师诵读李叔同的《送别》。
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画,离别是泪水。在诗人高适的眼里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别董大》(板书课题)。
2、介绍董大。
3、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4、师配乐朗读全诗。
5、指生朗读。
二、研读深入,品评感悟
(一)品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来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赛读)
3、(出示课件)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板书:愁)。
5、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还为什么而愁?
6、此刻我们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
(二)品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师: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再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课件)介绍董庭兰。
4、你觉得董大的琴艺怎样?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点什么?
5、此时,你就是董大,听完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你觉得现在这首诗该怎样读?自己练一练。2.配乐指名读。齐读
3.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4.练习背诵。
第四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曛”这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品味诗境,读中悟情。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创设情境,从歌曲《送别》之中感受作者离愁别绪导入。
2.生读题,再读,读懂题目,读出感情。3.了解背景,介绍高适和董大。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指名读。
3.师指导学习生字“曛”的读音及字义字形。
4.齐读这首诗。
5.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自学。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
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查字典等等)
6.学生用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自学,读懂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概讲的意思,同桌合作学习。
7、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8.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熏黄,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莫愁”的意思是不要忧愁。“知己”知音,赏识你的人。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这里指谁?董大。
理解了重点词语后,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9.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读这首诗。
10.指导读好节奏停顿,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再指名读。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师导,利用多媒体感受诗境。
2.找出诗中写景的两句诗,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再找出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描写景物的词语。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4.感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构成的画面。(生谈:凄凉悲苦)把感受带入诗中,读出自己的感觉。
5.自由读。
6.提名读。师评价指导。
7.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诗情。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谈)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有感情读
8.面对此情此景,董大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起来
9.(板书:愁)。“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于眼前这凄凉的景吗?会愁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资料和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10.再引导生体会这个“曛”另外一层意思。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引出诗句: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再读这两句诗。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人?再说董大,并利用古琴片段激发谈话。此刻,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什么话呢?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并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是啊,让我们这样安慰董大,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假如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充满自信,心情变开朗。)
6.再看题目,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情,是昂扬豪壮的情啊!)(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指导总结前两句读出凄凉悲苦,后两句读出昂扬豪壮。)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师点评,再提名读。
3.生再有感情齐读。
4.体会诗人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自己练习背一背这首诗。(指2-3人背。)
6.再次吟诵这首诗。
四、总结全诗
记住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
愁
景
莫愁
情
第五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主题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我们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近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你爸爸妈妈的亲戚、朋友或同学要去外地,要出远门了,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2、这就是“送别”。
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知道他叫什么吗?(板书古诗《别董大》)
3、请大家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有什么疑惑也好,感受也罢,随手写在旁边。并且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4、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齐读。
5、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点出“曛”等重点词,并追问:你是如何理解诗句意思的,简要归纳理解古诗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请教别人等。师生交流,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首送别诗。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王维的好友元二也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而得名。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据说董大善古琴,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董大受到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二、感情朗读,品悟诗情。
1、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品读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指导抓住如下重点: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点拨,当时他们分别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啊,我看到了一片黄云悠闲地向我飘来。
谁能再读一下?这一回我看到了两片了。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千里”)。
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好一派黄云蔽空、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情景!
在你们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我感觉到的是微风,好舒服啊!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 2 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两句连起来读。(个别读,小组读)
同学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它又有何感受呢?
(3)小结: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在我们这位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大雁尚且还有南飞的目标,而自己却要漂泊他乡。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品读后两句。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生谈感受,同时让他们再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假如此刻你也在场,你又会如何鼓励即将离别的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又如何体会他的苦衷阿!董大落魄,高适当时情况又是如何?(师生补充:好友董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他在另一首《别董大》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那么积极地面对着人生。他在鼓励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董大,诗人依然在心底祝福,依然在心底高声呐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如果你是董大,面对好友的赠言,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过渡: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似乎只有诗人高适,才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的赠言说得如此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5、再读整首古诗。
6、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劝慰他们呢?
7、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要对别人说:——生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读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再读
三、对比参读,积累感悟。
过渡: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也收集了几首。(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任意选上一首,跟今天学的《别董大》比一比,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生自己比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这里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让我们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
4、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诗词,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并将诗词中送别的名句板书到黑板上)
5、指导诵读送别名句。
四、拓展延伸。
1、尝试整理送别诗词名句专辑。
2、同学们,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马上就要分别了,请你们也用一句话送给你的同学或老师,好吗?
附:
送别诗词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