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本教学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绘本教学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为「picture books」,在日本译为「绘本」,直译为图画书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这一类书籍特别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所以版面大而精美,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的功能,更能增强主题内容的表现。优秀的绘本能够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让孩子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绘本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使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
二、绘本的特点。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
●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的协调性;
●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
三、绘本的特质及价值。
1、特质——用一个词语概括“赏心悦目”
●“赏心”是指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
●“悦目”是因为绘本表现形式使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
2、绘本教学的价值——套用一个股票的俗语“一支绩优股”
●让幼儿学会阅读。
●让幼儿学会观察、想像、推理。
●让幼儿学会丰富的语言。(儿童文学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再将主题巧妙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与内容丰富的故事。透过阅读,孩子无形中便培养出精湛的语文能力。)
●让幼儿懂得美术欣赏。(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材质,营造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使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让幼儿学会如何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意无限扩大。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像,做出种种猜想推测。在这里,孩子的推理也许与故事不谋而合,也许相差悬殊,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
●让幼儿懂得如何生活。口语教条式的灌输道德教育,僵化了教学方式,也拉远了与孩子间的距离。然而,借着生活化的绘本内容,孩子透过同伴间的讨论,吸收、激荡、转化各种观点,最后学习到清楚的价值观,并将此种能力运用在曰常生活上的应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让孩子懂得什么是互动学习。(听取别人信息、补充别人的信息、传达自己信息)
……等等。根据教学的策略来分:
观察式清晰阅读法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当然,也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只有图画,而完全没有文字。
绘本《神秘的大衣》这样的图画与文字的结合,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的观察力被这么拟人化的展示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就关注到了类似于这样的有趣细节,可以让孩子们清晰地了解绘本的脉络,为成功阅读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想象式深入阅读法
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包含了幼儿丰富想象的绘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丰满。
1.预测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比如绘本《神秘的大衣》的封面,瞧瞧他,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胖得无边无际,领子里居然露出火烈鸟的长脖子、长颈鹿的脑袋、兔子的耳朵。蜥蜴从他的衣襟里探出身来。他的挎包里面,蹲着两只怪模怪样的鹅。他的如同鳄鱼一般起伏的背上,停着一只乌鸦……
2.设疑想象。设置这样的环节,意在培养幼儿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更好的阅读绘本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我的幸运一天》看了题目和封面就设疑:这是谁的幸运一天呢?他幸运在什么地方呢?(它为什么会幸运呢)等等。
3.合理联想。幼儿在看一本书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引发的。如《蛤蟆爷爷的秘诀》“如果你遇见了这样的怪兽,你会怎么办?”
游戏情景式探究阅读法
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当幼儿听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或是阅读之后,幼儿的角色往往会从一个听众变成一个游戏者,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了伙伴的互动,大家可以共享对故事的不同见解,他们有时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是简短语言以示回应,这也是幼儿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
1.绘本阅读中的游戏。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让老师和家长扮演大兔子,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开展的角色游戏活动。
2.绘本阅读之外的游戏。为了能给孩子创设更多的游戏机会,在绘本阅读之后,还可以开展语言游戏,将绘本中人物、动物制作成小卡片放入区域,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
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http://www.xiexiebang.com。游戏的情境随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直到问题和兴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
生活式感悟阅读法。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短袖T恤亲子装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小猴子》《彩虹的尽头》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朋友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绘本阅读的开展给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理性的经验,也为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比如阅读绘本时其他领域的活动如何整合才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阅读绘本的模式会有哪几种?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争取获得更多的绘本指导策略。
(三)集体教学的组织方法及策略。
根据教学的方式来分:
1、分段式
2、主干式
3、细节式
4、整体式
5、综合式
分段式阅读法——有机运用故事情节。
分段式阅读法是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绘本通常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而言有故事的容量比较大,而且不少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进行分段式的阅读。比如绘本《给天使一对翅膀》为例。将绘本的阅读分成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集体阅读,知道小男孩画了一个天使,而天使不要那种有羽毛的翅膀。第二部分亲子阅读,小男孩为天使画了许多美丽而又新奇的翅膀。第三部分集体阅读,天使为了报答小男孩,带着小男孩绕着老胡桃树飞了三圈。最后再完整阅读故事。
主干式阅读法——突出呈现故事的主题。
主干式阅读法指的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的前提下,抽出绘本主要的骨架展开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这类绘本时我们可以尝试在第一次的阅读中可采取先阅读故事的主要情节、简化语言等方式,再进入第二次的深入阅读。例如绘本《蛤蟆爷爷的秘诀》《神秘的大衣》。
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画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的扉页有一张地图,就是母鸡散步的路线,画面把萝丝的家、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篱笆和蜂箱完整而连贯地以大页面的方式展现,把故事情节的主线直接拎出来,与地图上“母鸡萝丝去散步”相呼应,作者的考虑是多么的巧妙与慎密。
整体式阅读法——整体地展现作品内容。
整体式阅读法是完整地阅读整个绘本的教学方法。精彩的绘本图画艺术性强,非常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引发幼儿共鸣的,完整地阅读能带给幼儿情感上的冲击、语言上的提升。在绘本阅读中,整体式的阅读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它经常使用在绘本的内容比较浅显或重复较多、幼儿阅读能力较强、阅读相似的绘本、分段阅读之后等情况之下。如《给天使一对翅膀》《猜猜我有多爱你》《彩虹的尽头》等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都运用了整体式阅读。
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淘宝画报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这才营造出绘本完美的感觉。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绘本展开教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将上述方法进行有机地组合,帮助幼儿读懂绘本,读透绘本,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以下,我列举了几种策略综合使用的心得:
策略 绘本 策略的反思 幼儿反应 分段式+细节式+整体式 《给天使一对翅膀》 1.分段的时机比较恰当,给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2.细节式阅读让幼儿更细致的发现小男孩丰富的想象力。
3.分段后的整体阅读能让幼儿整体地感受作品,并发现作品画面中的小细节。(第一次分段的想象)
1.猜想:小男孩会给天使画上怎样的翅膀呢?
2.哇!有这么多的翅膀啊!
3.小男孩可真会想啊!这些翅膀真漂亮!
…… 整体式+细节式 《母鸡萝丝去散步》 1.内容比较集中,整体式阅读直接给幼儿完整的印象;
2.细节式的阅读体现在对比式阅读的铺垫和整体阅读后扉页的阅读中。(幼儿在活动中的预测)
1.我猜狐狸会踩在钉耙上,脚上会出血的;
2.山羊用头上的角顶狐狸,他帮助了母鸡;
3.看这只狐狸就知道它是吃不到母鸡的。分段式+整体式+细节式 《猜猜我有多爱你》 1.完整式阅读能让幼儿完整地领略大兔子和小兔子的爱;
2.细节式阅读时进一步观察两只兔子对爱的表达——那经典的动作。(练习句式时的摘录)1.地球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
2.大海里的水有多深,我就有多爱你;
3.高楼大厦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 …… …… 绘本教学必须要关注的三个要素:故事情节、画面和儿童。教师必须事先挖掘绘本故事的内涵,结合故事的发展脉络,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适时引导他们思考。同时,绘本教学,还要关注一个“绘”字,即抓住绘本的视觉元素,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引导儿童仔细观察故事画面。一方面可以帮助儿童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另一方面可以借图片内容进一步烘托故事主题。
绘本教学的目标:(即三要三不要)
“ 三要”:
●要激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
●要关注自主阅读的培养,重视对孩子读图、看图、阅读图的技能(关注到绘本的特质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绘本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要培养孩子的智慧
“三不要”:
●不用怀疑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是看绘本的天才
●不必强求完整的故事内容
●不必强调深奥的道理(随机渗透)→因为绘本不单单只是一个道理,隐含在里面的教育意义很多很多
(一)怎样选择绘本?
1、要根据年龄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绘本。
2、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儿童的经验是儿童和画面碰撞的依据,它能让幼儿与画面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共鸣中的欣喜或烦恼都会刺激幼儿的阅读情绪,这是儿童自主阅读的支柱。为此,选择绘本要有儿童喜欢的对象,最好是动物和儿童自己。)
3、为幼儿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挑战。
4、画面和颜色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喜欢的色彩是鲜明而不紊乱,大块色彩和小块结合,大块色彩最好能凸显出故事角色。故事中的角色要动态夸张,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会自然地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地讲述。颜色应是鲜明的,布局应是简单整齐的。如:故事的讲述形式或采用重复的结构方式、或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读本就便于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二)教师怎样研读绘本?
1、熟悉绘本。(看题目猜想故事情节?看封面猜想人物、动物及故事情节?看绘本)
2、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3、备课。我们要学会剖析绘本的图片特点,寻找教育元素。因绘本来自于国外,它具有他国的文化背景因素。对我们来说,也许有生疏之感,只有细细解读才能领悟文本作者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找到相关的教育元素。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教育元素,才能跟随幼儿自主阅读,在过程中给予合适的引导。
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
我们应该挖掘环衬、扉页上所隐含的教育元素,发挥其正式阅读前的猜测、推理等思维效应,让幼儿充分表达已有经验。有许多绘本,它的结构非常特殊,如《獾的美餐》,它是两条线索(獾外出寻找美食和躲到獾家的客人)平行前进、巧妙交织,对于这样趣味性强、寓意深刻、富有教育价值的绘本,我们更应该细细推敲、反复琢磨。
第二篇:绘本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令山东省临沂市金雀山小学谭梅
摘要:图文并茂的幼儿绘本,不仅能够反映幼儿生活,而且也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幼
儿园教学中,绘本对开拓幼儿想象空间,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幼儿园绘本
教学目标模糊、绘本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等,导致绘本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幼儿
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绘本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最
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绘本教学的价值。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79-02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于3-6岁的儿童实行绘木教学 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绘木教学的时候,对绘木资料要做合理取舍,做到重点突出、层次阅读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园绘木教学的意义,从而引导幼儿 主动地学习知识。木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幼儿园绘木教 学及其作用,然后分析了幼儿园绘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及作用
绘木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利用绘木材料,以讲故事的 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由于幼儿园的儿童理解能 力不如长大的孩子.因而在幼儿园实行绘木教学对幼儿 的教育非常有益。绘木教学中的特色就是绘木可以提供 给幼儿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官,绘木中图文并茂的方式 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教师可以通过绘木教学使幼儿能够 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提升思考能力。
幼儿园进行绘木教学其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早 期阅读能力,使幼儿产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以及自身 学习书而语高的敏感性,让幼儿可以掌握一定的阅读和 书写技能。然而,在当前幼儿园绘木教学实践中,还存 在一些不足:幼儿园绘木教学的质量没有提高、绘木教 学缺乏教育价值等,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幼儿园绘木教学 的发展、下而,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如何做好幼 儿园绘木教学的反思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在幼儿园的绘木教学中,由于大多 数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绘木教学等同于看图讲 述和故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 教师在讲故事,根木起不到绘木教学促进儿童阅读能力 提升的作用。另外,在绘木教学中,教师用完整的语高 描述绘木课件资料,幼儿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绘 木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太过模糊,对幼儿的成长起不 到利一么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在对幼儿进行绘木教学时课程的导 读过多。导读就是在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 题思想。在对幼儿进行绘木教学时,教师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幼儿会顺养教师设置的路 线去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幼儿园的绘木教 学中,过多的课程导读,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被动 接受,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反逆感,影响其早期阅读习惯 的培养,从而阻碍了绘木教学的有效开展。
3绘木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在绘木教学中,课件往 往是起到活跃气氛和增强课堂故事形象作用的,只是提 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 目前不少幼儿园在实行绘木教学的时候,就使用课件来 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开始充 当配角,甚至幼儿在绘木教学中连课木都不曾打开,这 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能 集中在阅读上,而是在课件载体的多媒体上花了很多心 思,严重违背了绘木教学开发幼儿阅读能力的条件。长 此以往,必将会导致幼儿园的儿童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 下降,同时又对课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地影响了 幼儿园绘木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分析
1.明确绘木教学的目标。在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绘木教 学时,要明确绘木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木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 要在绘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幼儿自己学会 反复思考,此外,还应教会幼儿弄清书而表达和口语之 间的关系,让幼儿试养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故事的讲 述和描写。在幼儿园的绘木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述故 事木身,而是教会幼儿阅读故事和思考故事的能力。故 此,教师就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木资料,让他们自 己能理解和消化故事中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只 有全而地认知绘木教育,才可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 中走进误区。
2.在绘木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在幼儿园对幼儿 进行绘木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自己体会阅读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他们一
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其与自身意见相同。教 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感 受以及认知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绘木教学课件的准备,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来制作教学课件,使幼儿可以更轻 松地提高阅读能力。
3.有针对性且灵活地实施教学。对于幼儿园的绘木教 学,教师对于教学课件的设置可以是灵活且有针对性的,对于课前的导读也可改成疑问或提问的方式,这些都将 会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也会提升幼儿的阅 读速度。对于绘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教师应该 将其与教学方式结合,提升课堂的知识转化率,使幼儿 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的绘木教学对促进幼儿发展有养很重要的意 义,绘木教学会增强幼儿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 进行绘木教学时,应该尊重幼儿的感受,激发幼儿的情 感,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寓教于乐,引导幼儿去主动 学习.这些都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儿娜.浅谈绘本教学中幼儿低效自主阅读现象及应对策 略fJl.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 }8}:120-121.}z}土卓君.幼儿园课堂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追寻[fJl.利技资 讯,2012,(8):26-27.[3]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 研究,2011,(7):46-47.[4]朱利萍.有效组织绘本教学的思考—以开展绘本《国土 生病1》教学活动为例[[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2}ao3-los.[5}崔飞.学前儿章美术教学中有关创造力的调查与教学实 践—以上海地区为例「of.上海师范大学.2011.
第三篇:儿童绘本之策略及方法
针对儿童绘本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及创作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早期阅读的最主要目标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1】。而绘本则是以图码为主、语码为辅(甚至完全没有语码),展现低幼儿童视域中的审美世界图景,并能与低幼儿童这个接受主体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主要指向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隐含着有针对性地适应和配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引导和协助儿童进行生活、自然、社会认知和学习的创作宗旨【2】。二者可以互相结合,相辅相成为幼儿继续学习作铺垫。
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的画面对于幼儿无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符合了幼儿语言的年龄特点,而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因此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儿童欢迎和喜爱,如果能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二)研究意义
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的儿童绘本还有更多的发展前景与研究空间。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幼儿所阅读的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或是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而我国原创的绘本很少,没有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扶植和引导,大部分作品不符合儿童绘本的要求,不适合幼儿阅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合理运用已有的绘本阅读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的儿童绘本,从中汲取国际大师们在风格、版式、色彩、绘图、文学艺术韵味等方面的先进的理念,从而创作出幼儿喜爱的优秀儿童绘本运用于早期阅读教育。
二、文献综述与论文创新点
(一)文献综述 1.绘本的定义
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但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 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3】
2.绘本的特征
(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
(2)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
(3)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4】。
3.绘本的性质(1)儿童性
大部分绘本将儿童预设为主要读者,反映和表现儿童生活与心理,成人绘本内容形式的儿童化,令绘本普遍具有鲜明的儿童性【5】,许多绘本的人物塑造、故事情节铺陈、结构安排、构图、版式及装帧设计,全面充分地考虑了儿童的接受和阅读趣味。各国的绘本作者从儿童的欣赏角度出发,以拟人、夸张、对比、循环反复等为基本艺术元素,形成绘本图文的主体框架和表现模式。
(2)“图文合一”性
绘本中的故事文本,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陈述语句,不加连缀地依次排列,不仅很少有渲染和铺陈,也不具有通常文学作品所有的语言的丰富、形象、生动、精妙和细微。单独阅读绘本的文字,至多只能获得一个故事主干框架或梗概,在文字与文字之间、在句段与句段之间留有明显的断续、空白和间距。读者显然需要依靠图的配合和支持,才可以完成对故事的基本理解,单独阅读绘本的故事文本无法获得阅读普通故事能够获得的文学满足和快感【5】。既然是绘本,图当然占据更主要的位置,成为读者阅读的重点。图文绘本中的图,包括媒材与画种的选择、色彩与色调的调配、形状与线条的呈现、人物造型以及构图与布局、光源与阴影、空间与透视效果、绘画风格、版式和装帧设计,是一个以绘画元素组成的、具有显示或暗示意义的意象符号系统。值得关注的是,绘本的图并不以完整地“图说故事”为指归,不立足于再现事件过程或关键性情节,而侧重于最大限度地凸显图的多种表意功能,或开掘某个局部或细节以表达特定的意义,或进行情绪和氛围的暗示,或延伸故事的内容。
(3)独创性
绘本是内容和形式都极具独创性的艺术品,首先故事、故事主题以及两者间的结合就有着最大程度的特异性,是作者基于自己的人生感悟的个人化创造,通常具有思想、想象及表达的唯一性;与此同时,从线条、造型、构图到材质的选择、风格的取向,绘本绘者(经常是作者本人)也无不谋求充分显露自我的艺术个
性并尽可能使之趋向独到与精深。
优秀绘本往往依托作者最具灵感的、最标新立异的创意建构,是一些决不雷同,不具有模仿性和复制性的、超越惯常思维逻辑、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4)开放性
绘本也同时为读者预留了充分的阅读空间。在绘本中,图文结合存在主观或客观的缝隙,亦即前文提到的绘本通过图文系统各自并协调讲述故事而衍生的概念性、抽象性、象征性、暗示性和多义性,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多向、多层次的丰富的阅读目标,让读者得以进行具有探索性、发现性和增补性的阅读过程,调动读者投射自我,以臆测、证实、判断、质疑、修改、重建等方式最终参与作品的阅读性创造,在作者绘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建立读者的绘本。
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作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绘本作为图文合一的艺术整体,以简明之文和形象之图协同讲解故事,在具象与抽象、表象与意象的矛盾统一中呈现丰富性和多义性;具有思想艺术独创性的绘本,同时为读者预留了广阔的阅读理解空间,让绘本的阅读具有开放互动的特质。
4.儿童阅读绘本的意义(1)增长认知学习
图画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2)增进语言学习
透过图画书的朗读,孩子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孩子一旦享受图画书的乐趣,必会不断问问题,不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父母也会以感情洋溢的丰富语言回应,无形中促进孩子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3)提供生活经验
孩子的生活经验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关系间,然而图画书的内容多采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态.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透过图画书的媒介,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与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
(4)涵养美学
图画书大都具备简浅的文字,调和的色彩和精美的印刷,可以陶冶孩子心性,创造视觉效果的艺术品。
(5)增进阅读乐趣
朗读图画书给孩子听时,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体验阅读的兴趣,自然乐於看书,终生与书为友。
(6)培养创造想像的能力
图画书的文字简明,而插图细腻,因此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并进而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奠定日後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6】
5.幼儿阅读绘本的指导策略
(1)引导幼儿敏锐地观察,清晰地阅读绘本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当然,也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只有图画,而完全没有文字。
(2)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深入地阅读绘本
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包含了幼儿丰富想象的绘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丰满。
①预测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幼儿根据封面的预测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一幅在我们丝毫不以为奇的图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虽然此时的想象漫无边际,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大胆地想象着。
②设疑想象。设置这样的环节,意在培养幼儿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更好的阅读绘本奠定扎实的基础。
③合理联想。幼儿在看一本书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引发的,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只局限在绘本本身,而是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6】
(3)创设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探究地阅读绘本
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当幼儿听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或是阅读之后,幼儿的角色往往会从一个听众变成一个游戏者,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了伙伴的互动,大家可以共享对故事的不同见解,他们有时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是简短语言以示回应,这也是幼儿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这样 的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
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游戏的情境随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直到问题和兴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7】
(4)引导幼儿多形式的表现,充分地展现绘本
绘本阅读前、过程中或是阅读后,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展现绘本,从而让孩子更细致入微地感受绘本。
①以幼儿园为主的形式。绘本阅读中可以采用续编故事、仿编故事、创编故事(制作新的绘本)、童话剧表演,或是其他领域活动加以配合的方式,更立体的感受整个绘本。就象绘本阅读过程有感而发或者是即兴的表演,阅读后语言角或是表现区的反复表演,绘画的方式以及父母记录留驻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么全面的措施,让绘本得以充分地展现,完成绘本阅读的目标。
②由家长配合的方式。在家长的配合之下,能让孩子更全面、更细致地阅读绘本。【6】
6.儿童绘本的创作方法(1)绘本的选材
早期阅读旨在帮助幼儿接近书面语言,引发他们对文字的好奇感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更好地学习书面语言。由于早期阅读活动是依托幼儿文学作品进行的,因此教育目标应包括:了解文学作品的多种体裁,乐意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等。因此各种不同体裁的文学都可以用来创作儿童绘本。
其中以诗歌,绕口令,谜语,童话故事居多。根据幼儿语言特点,他们偏爱于有音韵节奏的语句,因为这些使他们产生了悦耳动听的乐感,又或者是同一个句子或者同一种语法结构的句子不断重复出现,以重复结构形式出现的语言增加了绘本的趣味性。
(2)绘本的主题
绘本的主题表现也是作品价值实现的必然体现。一部作品打动人的力量,往往来自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绘本的主题涉及道德、认识、心理、情感、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自我接受与认同、自主与独立、个性发展、平等、相互包容与尊重、关怀与合作等,成为许多绘本作品共同演绎和宣扬的“主旋律”,而幼儿从小被教育要做“好孩子”、“乖孩子”,自然极为青睐绘本中积极情感成分。
(3)绘本的内容
绘本之所以收到大部分幼儿的喜爱,不仅仅是绘本的图画精美,语言生动,更重要的原因是绘本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幼儿能从绘本之中找到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影子,无论故事情节多么离奇,画面怎么夸张,总能在绘本里面产生熟悉感,进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如果绘本缺乏真实感,脱离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是不会有幼儿喜欢的,他们不会再要求再看第二遍,并很快将其忘记。
(4)绘本文字部分的设计与组织
多数作品,比如诗歌由于篇幅短小,可以全篇选取,而对于故事由于篇幅较长,为了减轻幼儿的阅读压力,我们可以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提炼和缩减,提炼情节主干,删减细节末梢;凸显人物对话,淡化细节描写。文字部分是串联的作品内容的线索,而主干之间的断续、空白和间距等细节方面可以在图画上加以体现。
(5)绘本图画部分的设计与组织
绘本中图画的地位并不是“配角”,而是“主角”。图画和文字担任着讲述作品内容的住要任务。一个儿童绘本通常只有二十几页到四十几页,每页都是由大量的图和少量的文字组成,要利用这几十幅图和少量的文字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玩,就必须强调图与文的配合,强调画面的叙述性和连贯性,即图画跟文字一样,也必须具备讲故事的能力,在国外的儿童绘本封面、封底、扉页、甚至环衬都有着作者的插画,这些插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绘本内页插图共同讲述着同一个故事,整本书是一个故事的整体。读者通过绘本可以从画面中阅读出许多文字并没有讲述或者涉及到的内容与情节。在绘本中,图与文字同样具有讲述性,而且其“讲述”出来的情节相比文字更为直观,更加形象化;绘本中的图画并不是一张张单独的图画,而是连贯着的,它们一幅幅连贯起来叙述一个故事。连续性与讲述性是绘本图画所必有的特性。
(二)研究的创新点
早期阅读教育是语言教育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目标是激发的阅读兴趣,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将这些好习惯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中。目前,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中却以教儿童认字和写字为主要内容,阅读材料稀缺或质量偏下,绘本作为被大多数幼儿所喜爱的阅读材料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现今所使用的绘本则大多引用国外,没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怎样将绘本广泛运用与早期阅读教育中,使绘本成为普遍实用的教学工具,以及怎样创作出质量较好的绘本作品,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访谈法。
(二)研究内容
1.探索早期阅读教育中幼儿的阅读兴趣及其语言特点,寻找适合创作儿童绘本的文学作品。
2.探索绘本在早期阅读教育中新的教学策略与指导方法,找到广泛运用儿童绘本的一般性方法。
3.探索绘本的普遍性创作方法,使绘本能够成为早期阅读教育中能够广泛运用的工具之一。
四、参考文献
【1】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PPT]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百度百科*词条“绘本”[OL] http://baike.baidu.com*2010-07-14 【3】百度百科*词条“绘本故事” [OL] http://baike.baidu.com *2010-07-14 【4】蔚一潇《美丽和幸福的种子——小议儿童绘本的美学价值》[J]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5】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Vo1.19 【6】朱良&李全华《儿童读物插图的功能及审美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06期No.06,2009Serial No.174 【7】胡旭慧《浅议幼儿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J]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2006.12
五、待参考文献
【1】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王振宇.[M]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四篇:绘本教学导入策略
浅谈绘本教学导入的策略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容易理解,小故事却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更能促进幼儿与绘本的心灵对话和交流,提高绘本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绘本教学导入呢?
下面,我将以在实际教学中涉及到的比较典型的绘本教学导入为例进行分析。
1.封面解读法。封面解读法绘本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画面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幼儿对绘本主题的把握。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于采用封面解读法,教师可根据绘本封面的特点和表现来选择运用。例如,我在大班上的一节绘本课《我的幸运一天》,封面是一只小猪和一只狐狸,它们做着同样的幸运动作,相互开心地对视着,这样的封面能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认为小猪碰到狐狸时应是害怕逃避的,而封面上的小猪却是满脸的喜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反差一下就激起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了导入环节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于此类含有丰富、可观察的内容,并能引发幼儿强烈认知冲突的封面的绘本,封面解读法导入是较为适宜的。
2.游戏导入法。利用游戏导入,不但可以给幼儿真实的体验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例如绘本《捉迷藏》就非常适合使用游戏导入法,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就借助一些道具和幼儿一起现场玩起了捉迷藏,接着就顺其自然地引导绘本中去。对于这类适合游戏导入的绘本,还是是最喜欢不过了。
3.情境导入法。情境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直观的,当把这些具体化的东西呈现在幼儿面前,能够让幼儿顺利地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基于情境导入的这个优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可利用道具插图,或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创设情境,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急切想要阅读绘本的兴趣。例如,在讲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首先头戴毛毛虫头饰,告诉幼儿说毛毛虫很饿,可是为什么饿呢?慢慢的把幼儿带入到该情景中,激发阅读兴趣。
4.儿歌导入法。儿歌旋律优美,节奏和谐,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绘本密切相关的儿歌,在绘本活动前和幼儿一起歌唱,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娱乐中快乐自然地过渡到新绘本内容的探索学习中,从而为绘本教学铺路架桥。例如绘本《蚂蚁和西瓜》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和孩子们一起演唱歌曲《蚂蚁搬豆》,借用蚂蚁搬豆时“呼朋唤友”“齐心协力”的已有经验,猜测“当小小蚂蚁遇到大大的西瓜”时的有趣场景,然后自然进入阅读:“是这样吗?蚂蚁们还会想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绘本《蚂蚁和西瓜》。”
以上就是绘本教学导入的比较实用的策略方法,然而,绘本的种类、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每一本绘本想要表达的意义也不近相同,所以,绘本教学导入中的策略不该是固定的,我们应该分析绘本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创设导入的技巧,设计出更具特色,更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导入策略。
第五篇:绘本提问策略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绘本阅读活动的形式,包括亲子阅读、个别阅读和集体阅读,集体阅读是适用于幼儿园绘本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绘本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合理的设疑提问引发阅读的兴趣,将绘本生动有趣地展示给孩子们,让幼儿能一次又一次地主动阅读绘本,喜爱绘本。那么,什么是“提问”呢?所谓提问,一般是指把故事或事件、知识技能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孩子去思考。把未知抛给孩子,让他们去猜想,去交流、去验证、去实践,通过积极的思考设想各种可能的答案,激起孩子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要依据孩子的认知规律,选择最恰当的引导方式,步步设疑,循序渐进地诱发孩子的问题意识,使其思考向前推进。
一、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
提问多。许多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很多,认为提问越多,就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知识,是机械教学。因此,绘本教学活动中谈话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回答问题或对问答的反应上,剥夺了幼儿观察画面,展开联想的时间,如果那样,就不是绘本教学了。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
填空式提问占据的比例很大。我们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出来,这样的提问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作为教师其自身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真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这就涉及到何为“问题”的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发幼儿思考的。所以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幼儿积极思考,儿思考如何做好围绕目标而设问,应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功效,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阅读积极性。
二、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提问的设计
我觉得在阅读活动中,理解书本内容是首要目标,提问应紧紧围绕图画书内容进行。教师的提问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故事情节线索,抓住绘本特质进行引导。提问要预先设计,预先设计的提问能关注到图书中的主要情节,并让师幼讨论一直围绕主线进行。根据故事特点设计提问。
1.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绘本,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幸运的一天》中猜猜看狐狸、小猪谁会是幸运的一天呢?《狐狸爸爸鸭儿子》中“狐狸还会吃小鸭子吗?”的猜测。
2.当出现故事发展的**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幸运一天》中“假如你是小猪,你会想什么办法?”引导幼儿想象。
3.当故事中蕴涵着道德评判标准的,可以在读完故事后设计一些评价性提问,以挖掘图书中的教育价值。如“小猪是靠什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二)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还在于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全体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全体幼儿都能认真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其思维活跃起来。
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如,描述性提问一般采用集体回答或是由发展水平居下的幼儿回答。当幼儿回答得较为发散时,老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幼儿举手一个一个地来表达。分析性的提问一般由发展水平居中的幼儿回答,综合、评价性的问题则由发展水平居上的幼儿回答。
(三)教师的应答
在这个问题中,教师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按部就班,教案怎样备的,我就怎样说,甚至在背教案。根本无法倾听幼儿的回答,仿佛幼儿和老师在走平行线,没有交集,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无法精彩。对幼儿的每一个回答都能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适宜的语言来“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指标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如,当老师问:“西瓜和蚂蚁谁大谁小?”幼儿回答:“西瓜大,蚂蚁小。”教师又重复幼儿的回答:“恩,西瓜很大很大,蚂蚁很小很小。”这种回应就是无效的,还浪费时间。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我认为: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小熊的帽子》中“小熊会不会要回自己的帽子呢?为什么?”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
(2)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例如:教师引导《狐狸爸爸鸭儿子》中,师问:“你爸爸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回答:“煮饭”师接着说:“真是勤劳的爸爸!”概括幼儿的经验。
教师要给予幼儿的回答及时的评价,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适宜的语言来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带而过。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更好地让语言活动成为师幼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
三、提问的类型。
(一)猜想式提问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经典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情节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我的幸运一天》中,绘本的封面就已经很吸引幼儿了,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提出了问题:“你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幸运一天?”问题一出,幼儿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有人说是狐狸,有人说是小猪,带着这个疑问,幼儿会紧跟着老师的思路顺利地进入后面的活动中。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讲故事前,幼儿看一下图书的封面,了解故事的题目后提问:“这个故事里会有谁呢?他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会从了解到的故事题目进行猜想,孩子的思维得到了扩展,答案肯定非常丰富。猜想式提问引发幼儿大胆展开想象,让他们敢说、想说、愿意说,而且是兴致勃勃地说。《狐狸爸爸鸭儿子》中教师运用了许多猜想式提问,如“狐狸会不会吃掉这个鸭蛋呢?”“这时候,狐狸还会吃小鸭子吗?”这样的猜想式提问也充分体现了提问的开放性特点,一个提问指向多个方向,充分打开孩子表达的思维与方向,所以猜想式提问也是教师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二)开放式提问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纲要》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 本次活动开放式提问很多(根据提问水平检测表做一下统计),幼儿在这样的提问下会积极想象故事情节,绘本故事的童趣深深吸引了幼儿,幼儿一直处于期待正确答案的状态中,想验证故事接下来的情景,从而对绘本阅读更感兴趣。在阅读中,教师提出的一个个带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是带孩子深入阅读的钥匙。
(三)递进式提问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我的幸运一天》中教师引导幼儿逐层说出小猪的想法。还有“小猪怎么来到狐狸家里?“它怎么啦?”“它会怎么反应?”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四)追问式提问
绘本阅读中最难把握的是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情感起伏,而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有助于加深对绘本中心内容的理解,使他们从中悟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结论。教师在幼儿阅读活动中的有效追问,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这样的任务。如:《小熊的帽子》里“小松鼠手里拿着什么?为什么拿着伞?”;《我的幸运一天》“狐狸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修指甲?”及“狐狸的表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等等。
(五)操作性互动提问
如《我的幸运一天》中幼儿可通过操作小猪和狼的表情变化图,给予幼儿一个暗示性的提问方式,并让幼儿在表情的观察整理中获得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