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国获奖教案

时间:2019-05-12 17:5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国获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国获奖教案》。

第一篇: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国获奖教案

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背景分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5课时内容。本单元前几课首先从身体的结构入手,分别学习了骨骼、关节和肌肉,运动与呼吸、心跳之间的关系,认识了心脏、肺等器官,可以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些基础。

从内容上看,本课时的内容较多,一节课要认识五大消化器官,并知道消化顺序。而消化道的认识是一个“暗箱”问题,其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无法给学生可以探究的实体,难让学生的探究有深度。因此,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主要通过大量的模拟活动让学生去感悟、体验、探究,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促使学生在探究前后能在认识上得到提升和完善。

消化器官作为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应该引起学生对消化器官各部分功能的重视。让学生明确,人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按一定顺序来分解食物,不同的消化器官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过程与方法

1.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排列食物进入人体先后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并能在不断交流、讨论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2.通过简单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某些消化器官形态与功能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并通过反复观察、探讨加以完善。

2.唤起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简单了解每个消化器官的功能。2.形成正确的消化道顺序。【教学难点】

1.将各个消化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建立联系。【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大家肚子饿了吗?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小豆豆给大家品尝 分发小豆子让学生们品尝。师:希望大家吃完小小豆豆后可以充满能量,跟杨老师一起合作完成这节课。准备好了吗?上课。

(设计意图:一开始让学生品尝小豆豆,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在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直接开始课堂教学)

二、探讨交流,初步感知

1.小豆子在口腔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出口腔的作用:嚼碎食物。

3.那么接下来它又去了哪里呢?(出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4.它是如何到达这些地方的呢?把你的推测画到活动记录单上的活动一。5.学生自行画图,教师巡视并做简单提示。

6.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成果,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在学生情绪还比较兴奋的时候很快引出课题,让他们可以以最好的状态去完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初步感知环节,完成后让学生们自行交流,教师不予以任何评价,在交流探讨中有一个理念的碰撞)

三、动手实验,深入探究

1.在学生有一个初步感知之后,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实验要求:(1)请各小组的组长扮演一下“人体模特”,穿上白色T恤。(2)组员们将器官贴纸贴到你认为正确的位置。

(3)完成实验记录单活动二(画出食物在体内旅行的路线)。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结果交流:请一组学生派代表上来说一下你们认为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先后经过了哪些位置?(组长跟着一起上来在组长的衣服上面比划),并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其他组补充讨论,引出食物在体内经过各器官的顺序。(板书出示)

(设计意图:学生们的初步感知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第二次的实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

4.那么经过这些器官之后,食物还是这个碎末的形态吗?

5.学生回答(预设:会变成糊状的东西、会变得很恶心„„)

6.那么各消化器官是怎么让食物变成糊状的东西呢?你觉得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7.学生推测各器官的功能,教师不予以任何评价。8.播放视频,(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作用)让学生在看的同时简要的记录下人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特点。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自行推测各器官的功能,他们的初步认知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就是要让他们暴露出自己的错误,然后通过视频资料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并进行一个二次纠正的过程)

9.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口腔:搅碎食物

食道:输送食物 光滑且湿润 胃: 不停蠕动使食物变成食糜 像口袋 小肠:吸收营养 5-7米 大肠:吸收水分

10.请学生上来拉一拉老师老师衣服内的小肠,感受长度,导出小肠的长度是为了适应它吸收营养的功能。

11.那胃和食道是如何让食物碎末变成可以让小肠吸收的食糜呢? 12.学生模拟胃和食道的工作,进行分组实验。

(个别组可能会出现南瓜卡在食道中的现象,联想到吃东西噎住了,引出我们平时吃饭要细嚼慢咽)

13.学生汇报,总结归纳。

14.得出结论: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变成食糜。(设计意图:由小肠作为切入点,通过拉小肠这一环节让课堂进入一个高潮,学生将小肠的形态特征与它的功能相对应起来。有了小肠的前提,就可以自然地引出食道和胃如何工作才能使食物变成食糜,进入模拟实验环节)

四、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1.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那么你觉得刚才你吃的小豆子现在到什么部位了?他怎么来到这里的呢?接下来又去了哪里?

2.出示人体器官衣服,请学生上来演示。

3.学生感受消化器官的重要性,知道要好好保护消化器官。

(设计意图:其实学生在课前吃的小豆子就是一个铺垫,在最后收尾的时候将这个环节运用起来,再加上专门制作的人体器官衣服,学生的热情被再一次调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归纳的环节)

第二篇: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

课题

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8课。本课主要在学生对消化知识原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和模拟实验,认识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及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环节,由《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引入,让学生思考并有依据地推测“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会经历怎样的旅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第二部分“探索”环节,在学生提出自己对消化过程的想法以及对照人体消化器官图的活动过程中,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并着重引导学生修正或完善原有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对食道和胃两种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将消化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表现出来。第三部分“研讨”环节,在经历画图、比对、模拟实验等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模拟实验中各消化器官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并描述食物在消化器官中所经历的路线与发生的变化。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消化器官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一般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名称,对其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如:知道食物从口腔进入,会通过食道到达胃进行消化等。因为这些器官都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观察到,平时也很少关注,所以学生有些认识并不正确,如:会认为食物的营养是在胃里被吸收的,对食物先经过小肠还是大肠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的特点、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重点

通过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比对消化器官图及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难点

体验到食物消化的过程是由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展示小女孩吃饭的图片

你有过肚子饿、被食物噎到、胃痛、肚子痛的经历吗?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哪儿去了?

食物在身体内会经过哪些器官?食物在我们体内是怎样旅行的?

(板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刘老师工作室制作。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自然聚焦到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期望学生能有依据地推测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2.科学探索

探索一:绘制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图

1.在自己的活动手册上画出食物的“旅行图”,用文字标注消化器官的名称,用箭头表示食物前进的路线。

分小组交流,选出认为画得合理的食物“旅行图”,说出“合理”的理由。

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推测是否正确?我们一起认识下消化器官。

2.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食物的“旅行”路线称为消化道,“旅行”所到达的每一个地点叫做消化器官。

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在人体的头部,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开口。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口腔软化,有利于吞咽。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咽部:吞咽食物

食道:传送食物至胃

(位于胸腔,它是从口腔到达胃的通道。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和胃。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送到胃中。)

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在人体的腹腔上部靠近左边,形状像个大皮口袋。胃的肌肉很发达,有食物时就会不停地蠕动。胃是食物的储运场和加工厂,是食物消化的器官。胃能分泌大量强酸性的胃液。经过口腔粗加工后的食物进人胃,通过胃的蠕动搅拌和混合,加上胃内消化液里大量酶的作用,最后使食物变成粥状的混合物,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

(人体腹腔的下部,上面与胃相连,下面连着大肠。小肠较细、很长,有5~6米,弯弯曲曲地盘折在一起。

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般是3~8小时,这提供了充分的吸收时间。)

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

(小肠中没被吸收的食物又进人大肠,大肠比小肠粗,约有1.5米长,大肠的末端是肛门。剩余的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又被大肠吸收,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肝:产生胆汁。

(肝脏、胆囊、胰腺:食物虽然不流经这些器官,但是它们也是消化器官。肝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里,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会通过小肠前端的十二指肠的共同开口处流人小肠中,参与食物的消化。)

播放视频《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指一指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有条件话可以让学生穿上印有消化器官的围裙)

分析: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中。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余下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分等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食物的“旅行”路线:食物-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探索二:模拟消化器官的工作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管一根、一小块馒头

实验步骤:(1)在透明塑料软管内预先涂一些润滑油,然后装入一小块馒头。

(2)用手捏动透明塑料软管上方,使馒头向下移动。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

实验现象:

捏动馒头上方的透明塑料软管,馒头会向下“蠕动”,最终到达“食道”的出口处。

实验分析:

当我们用手向前捏透明塑料软管时,我们发现馒头在光滑的透明塑料软管内向前移动,这和我们消化器官中的食道很相似,我们用手捏透明塑料软管,就好像食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蠕动一样,将食物输送到胃里。

实验结论:

食道的功能是通过食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蠕动将食物输送到胃里。

探索三:模拟胃的工作

实验材料:一个塑料袋,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水

实验步骤:

(1)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

(2)反复揉挤这个袋子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胃的工作》

实验分析:

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渐渐被磨碎、揉烂,这个袋子很像我们身体里的胃,当我们用手揉挤这个袋子时,就好像胃的肌肉在不停的收缩、蠕动,把食物进一步磨碎和分解。

实验结论:

胃的功能是磨碎和分解食物,帮助消化。

思考问题: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这个器官带来哪些麻烦?

【点拨】如果到达胃里的食物是较大块,而且不柔软,会加重胃的负担,消化速度会减慢,会有一些食物无法彻底消化。

思考问题: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如果食物在这里经过仔细咀嚼、磨碎,将其研磨、搅拌成糊状,有利于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消化,提升营养吸收的比例。

绘制旅行图

认识消化道和消化器官。

认识各消化器官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观看视频

学生互相指一指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观看视频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人体的内部就像一个“暗箱”,可以利用图片、人体模型、课件等材料,将“暗箱”可视化,以帮助学生认识消化器官名称及消化的过程。

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比较。在肯定学生合理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正原先错误的认知,并逐渐建立较为完善的认识。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进一步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以及工作流程,从而认识食物是沿“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样的路径“旅行”的。

探究食道输送食物的过程。

探究食物在胃里的消化过程。

结合模拟实验及追问交流,既让学生在了解器官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对消化器官的保护意识,又让学生认识到食物消化过程是需要各部分器官各司其责、协同完成的。

3.科学研讨

研讨一:我们对人体消化器官的想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

研讨二: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湿润软化的细碎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

易被运输。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软化,有利于吞咽。唾液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研讨三: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器官?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点拨】

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头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讨论、回答

通过交流、讨论,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们能够用简要的语言描绘食物的旅行路线;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以及作用。

4.拓展提高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播放视频《保护肠胃应该吃些什么》

(1)饮食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吃饭宜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饭后适当走一走。

(3)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4)不暴饮暴食。

(5)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6)每天足量饮水,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水的帮助。

(7)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

(8)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9)多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猜测

交流

讨论

观看视频

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分析具体的饮食行为习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正确认识落在实处。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认识到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2.8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板书设计

第三篇: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8《食物在身体里旅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教学设计 8.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材简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8课的内容。通过前面7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人类身体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一般都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认识并不正确。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各个消化器官及其功能,能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消化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是要在一整套消化器官共同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本课和上一节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都在体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聚焦板块,通过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的回忆,结合人体轮廓图对消化器官进行辨别,形成对消化器官的初步认识 探索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初始想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阅读分析、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讨论修正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研讨板块,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讨,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识。

拓展板块,用一个“小提示”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消化过程。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官,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哪些器官参与了消化?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食物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对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前概念里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图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画的食物消化图进行补充完善。

2.在教师引导下能查阅资料,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营养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 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理解器官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

难点:理解消化道的蠕动,理解食物消化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协作而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人体消化器官的图、课件等 小组:一个塑料袋,一小段透明管子,面包、煮熟的南瓜、米饭、切碎的水果等食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谈话交流: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发生了很多变化。

2.当食物进入身体后,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3.揭示课题: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板书课题)二、探索: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预设8分钟)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在空白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这些器官,你怎么想的就怎么画。

2.学生画图。

3.请学生上来,实物投影展示并简单介绍。

4.每个同学画出的消化器官和顺序都不一样,疑惑:到底是哪些器官,什么顺序,在各个器官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研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预设25分钟)1.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地知道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路线呢?(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网上搜索资料、查阅百科书、解剖、模型、CT、B超、X线、看录像等等)2.请同学们认真对照科学家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获得的人体消化图。

看看你的哪些想法是合理真实的。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图”。)3.学生分小组交流比较并完成记录自己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认为合理的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5.师生共同交流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联。

(口腔—磨碎食物—牙齿、舌头、唾液)(食道—运输—蠕动、直)(胃—磨的更细—肌肉发达、有消化液)(小肠—吸收食物的营养—长)(大肠—吸收水分)5.出示吸管和装有食物和水的塑料袋,这两种材料可以模拟什么器官?(预设:食道和胃)怎么模拟?(挤压吸管模拟食道蠕动,反复揉捏塑料袋模拟胃蠕动消化食物)6.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7.学生汇报:挤压吸管使食物往前移动说明食道是靠蠕动来运输食物的,其他的消化器官也是如此。反复揉捏塑料袋,袋中的食物从小块变成了糊状,这说明通过胃的蠕动,食物从小块变成了食糜。

8.现在我们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接着请看科学家研究获得的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播放食物在体内消化的完整过程)9.这段录像告诉我们实际上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不止这5个器官,还有肝脏、胆囊、胰腺它们会分泌出消化液,流入胃、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果缺少几个器官,还能正常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吗?(预设:不能)所以这个任务是由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一个整体——消化系统。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如此。

四、拓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预设5分钟)1.同学们有被噎到、胃痛、肚子饿、肚子痛、牙痛的经历吗?(预设:有)你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吗?(预设:……)2.消化器官对我们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预设:……)3.在民间有很多关于饮食健康的谚语和儿歌。如:

饮食健康我知道 饮食卫生要注意,变质食物不要吃。

细嚼慢咽易消化,定时定量有节制。

三餐分配要合理,合理搭配不偏食。

饭后休息半小时,适当运动促消化。

专心吃饭肠胃好,心情愉快身体棒。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食物              口腔  磨碎食物                      食道  运输食物                      胃    磨得更细                     小肠  吸收营养                      大肠  吸收水分      粪便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内容在学生探索研讨过程中,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画图时最好提醒学生用铅笔画,以便修改完善时保持图片的清楚整洁。

【作业设计】 一、判断题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2.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的爱护。(√)3.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节约时间。(×)4.吃得太多会增加胃的负担,但饿肚子却不会影响胃的健康。(×)二、连线题 1.口腔(3)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2.胃(2)把食物变成食糜,消化食物 3.食道(1)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4.大肠(5)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5.小肠(4)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第五课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业土小学

包学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过程与方法:

1、能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图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谁能说说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消化的?(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认识消化器官。(1)讲述:当馒头进到胃里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还会经过哪些器官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食物消化过程图吧。

(2)提出要求,标写清楚消化器官名称并画出消化过程路线。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消化过程图。交流、展示绘制的消化过程路线图。(其实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固定的,经过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图是正确的呢?)

(3)交流讨论。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食物消化过程图,大家进行比较 找出差异。(教师随之打开课件)(4)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找出先后两次的差异。

(5)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

提问:消化道又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二)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指导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三)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讨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学生汇报交流

六、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第五篇:小学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难点】

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你知道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根据学生回答提问)喜洋洋吃什么?灰太狼吃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生物之间这种谁吃谁的食物关系。

(二)新课讲授 第一部分:谁被谁吃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1.展示蔷薇、草、落叶、蚜虫、瓢虫、蚯蚓、鸟等动植物。提问: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吃与被吃的关系)要求学生在观察之后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在图中的圆圈中填写动植物名称(蔷薇或草→蚜虫→瓢虫→鸟)引出食物链的概念:生物之间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讲解食物链有哪些成员组成? 引出生产者、消费者的概念: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指名提问:说一说在刚才的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 你们还能找出几条蔷薇花丛中的食物链吗?(落叶→蚯蚓→小鸟)(蔷薇→瓢虫→小鸟)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食物链? 第二部分:田野里的食物网

竹林村的同学在水田中发现了许多生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水田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田里的生物图片并说出图片里有那些生物?(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已发现的那些生物的食物关系。提问学生回答他们找到的食物链。

(注意:当一个学生汇报的时候,一定要让其他的学生认真倾听并对照书上的图片。)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

提示:如果两种生物之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头了。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数一数你们找到了几条食物链?其中的水稻被几种动物动物作为食物?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尽可能完善补充所有的食物链,形成一张网状结构 引出食物网的概念: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三)巩固提高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会有什么影响呢? 师生交流并小结:如果某一种生物灭绝了,作为它的食物的生物会慢慢变多,以它为食物的生物会慢慢变少,生态环境就会失去平衡。

(四)小结作业

播放课件,师生交流怎样保护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总结: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存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下载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国获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国获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案2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了解主要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以及每个器官各自的特征和功能。......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尊重朋友 教学目标 1.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

    科学公开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反思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科学领域中有关我们的身体的探索,旨在认识我们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理解之上......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优秀教案(精选五篇)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范文模版]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几”,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参考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

    小学科学 植物的身体 教案(含五篇)

    第一课、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