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练习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练习五(教材P77~79)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能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难点:能准确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展台
五、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分数的读法写法。
师:前面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分数)师:对!它是分数!你会写分数吗?(会)师:请写五分之三!能说说你是怎样写的吗?
生:先写分数线,在分数线下面写分母5,再在分数线上面写分子3。师:都是这样写的吧?看来你们的确会写分数!会读吗? 生:五分之三。(齐读)
2、分数的意义。
师:五分之三表示什么意义?
生:五分之三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五份,其中的三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三。师:一个整体?什么是一个整体? 生:一个整体可以是一个图形。生:还可以是一本书。..........师:10只鸭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吗?(可以)20只蜻蜓呢?(也可以)师:到底“一个整体”是什么? 生:可以把一个图形或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多个图形或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师:说得多清楚呀!真棒!
3、分数各部分名称与意义。
师:谁来介绍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生:五分之三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线”,下面的“5”是分母,上面的“3”是分子。
师:他说对了吗?(对)那 分数线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师:分子、分母呢?
生: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师:全部都说对了!
4、比较大小。
师:你知道分母是5的分数有哪些?能按大小顺序说一说吗? 生:1/5 2/5 3/5 4/5 5/5 师:这几个分数中谁最小?谁最大?,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1/5 最小,5/5最大。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师:你们会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那么分子相同的分数你会比较吗? 生: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就反而小。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你能说出两个分子与3/5 相同而且比3/5大的分数吗? 生:3/4 3/3 师:你还能说出两个分子与3/5 相同而且比3/5小的分数吗? 生:3/6 3/7 师:你们真棒!5/
5、3/3又可以改写为哪个数呢?(1)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师:你们会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那么你们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吗?(会)3/5 +2/5得多少?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吧!展示交流。
师:3/52/5 =(3-2)/5 = 1/5
第二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练习五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六单元
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小学
王衍
一、教学内容
练习五(教材P77——79)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能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难点:能准确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用具
白板多媒体设备及学乐云教学平台
五、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问题设计:
1、前几堂课你学会了有关分数的那些知识?
2、你们会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那么你们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吗? 展示交流。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看来同学们对六单元的内容掌握很好!
(二)巩固练习。(P77——79)多媒体展台
1、独立完成练习五1题。
说一说每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了几份? 练习五2题。
1、左图谁是一个整体?右图呢?
2、你们能快速完成这道题吗?讲评。
3、第3题。
“按分数圈一圈”,谁能结合图说说3/5的意义? 每份几只?要圈几只?
能独立完成3题吗?........展示,讲评。
4、完成4——10题。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你们表现很好!
(四)课后作业。练习五11题。
(五)板书设计:
练习五
认识分数
比较分数大小
分数加减法
第三篇:北师大版数学《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练习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举例:“11-7”,说说计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指导第1题。
(1)、先独立计算。
(2)、观察算式,说说每一竖算式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2、指导第6题:(方法同上)
三、变式练习
1、指导第2题。
先计算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第3题。
(1)、先观察图,理解图,弄清题意。
(2)、学生连线后交流结果。
(3)、说说“谁钓的最多”?“多几条”?
3、指导第7题:
(1)、观察图,理解题材意。
(2)、连线,交流结果。
4、指导第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四、发展练习(第五题)
1、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2、填空。
3、说说一共有13个和还剩8个是怎样做出来的?
五、总结。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
重阳学校 谭志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3-95页。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画出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2.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积累统计活动的相关经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2.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能解决平均数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积累统计活动的相关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条形统计图?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二.完成练习六第1-3题 第1题:
根据数据正确画出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先让学生同桌说一说根据数据和所给方格数,1个格代表多少人。可以想出1个方格代表5人,也可以想出1个方格代表10人。2.再涂一涂,并结合图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第2题:
这是一道计算及运用平均数的题目。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平均得分?交流。2.把统计表填写完整。3.排出三位选手的名次。第3题:
帮助感受平均数的特征。根据平均数在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可排除前三个分数。
三.完成练习六第4-6题。
第4题:利用统计图表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
1.回顾完整统计过程的基本环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2.再说一说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如“正”字统计数量的方法及统计图的相关知识。3.学生完成统计活动。
第5题:这是一道绘制统计图并分析图上信息的题目。1.学生读题,自己绘制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的? 3.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与同伴交流。第6题:读出折线统计图蕴含的信息,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看图交流,思考题中的问题。2.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班级交流。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教辅资料配套练习:练习册第45—46页 六.板书设计
练习六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比一比》北师大2011版
教学能手赛教活动参赛教案
《比一比》教学设计
年级科目: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比一比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9页——72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1、投篮热身赛(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喜欢投篮吗?就在昨天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场投篮比赛,正式比赛前,有三位同学找到我说,想先比一比,看谁的个人水平高。想看看他们的比赛结果吗?(课件出示)小明:5个、5个、5个 小华:3个、4个、5个 小雨:2个、3个、7个
讨论: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他们一分钟投篮的水平最合适呢?为什
么?(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和用它来表示个人成绩的优越性。)
2、分组投篮赛(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正式比赛开始了,裁判一声令下,运动员都已就位,可是女生队的一名队员小红由于参加别的项目只能暂时缺席投篮比赛,下边是两个队的投篮成绩统计图:课件出示男生队(5人)、女生队(4人)的投篮成绩统计图(见教科书69页)。
现在,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裁判,你觉得哪一队的实力强?(1)大家先认真观察这两份统计图,独立思考等有了想法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以男生组的平均数为例提问:“5”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5这个数?
(4)“5”是不是代表男生组每个人都投中了5个球呢?那“5”是谁投中的数量呢?
二、深化理解,延伸思维
3、投篮决胜局(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了解平均数的特征)就在裁判准备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刚刚缺席的女生小红终于赶了过来,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她的投篮成绩吧。(1个)
(1)估计一下:女生队现在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2)试想一下:如果小红投中6个或者9个,比赛结果又会如何呢?(3)对比一下:课件出示小红的实际成绩和试想的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
图。(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只要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
三、大显身手、亲自演练
1、踢毽子比赛
下边是我们班其他同学参加的踢毽子比赛,我将四个小组的比赛成绩绘制成了统计图(课件出示)。
(1)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且用彩笔在统计图中标出来。
(2)观察标出的平均数,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教科书71页“练一练”第2题。(将原题中第二天的直条抹掉,告诉学生王叔叔平均每天跑4千米,让学生猜一猜第二天跑步的路程是多少。)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1)
5、7;
13、5;
12、8。
(2)7、8、9;1、17、6;8、8、8。(3)3、7、10、4;7、11、14、8。
2、完成教科书71页“练一练”第1题。
3、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举例说说看。(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平均数 同样多、整体水平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