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闻线索教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7:5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找新闻线索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找新闻线索教案》。

第一篇:寻找新闻线索教案

第三章 寻找新闻线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线索、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基本概念;

2、能运用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

3、在实践中多加强新闻敏感。

二、教学学时:4学时

三、教学手段:讲授+案例+训练

四、教学内容

引言:我们知道,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那新闻采访又从哪里开始?每天世界上发生很多事情,哪些事实值得记者采访报道,我们又从哪里去发现新闻的线索呢?发现之后又怎么去评判它的价值大小?

第一节新闻线索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为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来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作用:主要是告诉记者到哪里采访,帮助记者确定具体选题。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比较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

2、相比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比较零碎;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不确定、真假不明。

真假未定,价值未定。如果不加以核实和深入采访,很容易制造假新闻。

第二节新闻线索的发现渠道

(一)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

1、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

例:二胎新政策引出哪些新闻线索?

最近教育主管部门有哪些新政策?

要求:记者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保持随时的信息沟通。

2、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主动提供)例:政协

3、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

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本身就是+发现其它)

5、记者从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中获得新闻线索。例:两会是新闻富矿

(二)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从同行的报道中寻找新闻线索是很普遍的。具体方法:

1、重新进行采访,挖掘出事实的新内容、新视点与新思想。

2、揣测它们的不全面和欠缺之处

3、肤浅的内容可以进行跟踪补充报道

4、变换角度,变换思路进行深入挖掘,重新报道。例:水门事件

(三)基层通讯员和受众提供的线索

1、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通讯员是记者耳目的延伸。

(四)记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记者的性格 丰富的生活 人脉关系的重要

1.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 2.广交各方朋友

第四节加强新闻敏感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一、求异思维

二、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是新闻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记者善于从身边的各种现象中,直接发现线索。(从凡人小事中发现别人感知不到的)

思考:某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在外出执行任务的归途中,看到通往机场的道路很堵车。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例:上海东方电视台《一次成功的迫降》

三、熟知新闻价值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来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和线索是否有一定的报道意义。一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不是个别人)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显著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含义: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二是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

包括:①一致性性②针对性③普遍性④典型性⑤适宜性 案例分析:

客车撞桥坠河七人遇难

司机疲劳驾驶引发车祸(来源:楚天都市报

2004年12月24日)练习2

迅速判断以下线索是否具备新闻价值

本章作业:假如你是校广播台记者,采用本章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要求将发现的新闻线索用PPT的形式展示。

第二篇: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1

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

2005级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

马文明 2007年11月4日

一、新闻线索及其特点

新闻线索是指示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

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其次线索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去挖掘。第三,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价值观念。第四,挖掘新闻线索要求记者紧追不放,连续作战寻根溯源。

二、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的作用

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依据线索的提示,找到知情人进行采访,从采访中获取事实的全部新闻事实。从采访的整个过程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

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找。假如记者不会寻找新闻线索,别人报什么,他也报什么,毫无优势可言,如果别人 没有发现的新闻,你发现了并且报道出来,那就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鉴于独家新闻的巨大推动力,任何新闻媒体都会要求记者寻找独家新闻进行报道。

一旦记者找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理清采访思路,拟订采访提纲,然后按照采访计划进行新闻采访,由此看来,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到底记者在寻找新闻线索时,要注意哪些信号,哪些信号是新闻线索,或者可以转变成新闻线索,进而使记者发现并挖掘出一条新闻呢?

三、记者要注意哪些信号以及渠道来寻找新闻线索 由于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它“喜新厌旧”,因此,寻找新闻线索要抓第一。比如,“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这些在当时都是第一的新闻。这些新闻一定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因此记者始终要有抓第一的采访意识。比如,红河第一条水泥路面即将通车,作为记者要想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第一时间赶去采访,第一时间采访第一张车辆,第一个从车车辆里走出的乘客。

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寻找新闻线索的有效思路。有些新闻具有前瞻性,例如体育赛事,记者预测谁将获得冠军,谁将赢得比赛,实际上这就是在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在寻找新闻线索。记者去商店购物时发现有大量商品在打折出售,这时候他能想到的是什么?商品为什么要打折,是不是由于商品过剩,这会打破市场格局,可以想到:去采访商家去采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作出预测性的新闻报道。

寻找第一与预测新闻不完全相同,不仅需要记者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还需要记者有前瞻性思维的思考和判断,确定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依据之一。

将以前报道过的新闻与最近报道过的同类新闻做对比,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途径。如红河县委制作的MTV光碟专题片《江外名邦——红河》,引用了大量的红河县历史资料,通过解放前与解放后的对比,可以反映出红河县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人体会到红河县在党的好政策下产生的巨大变化。

变换报道角度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一个入手点。同样是一件事,其他媒体已经报道过的新闻,如果报道角度与他们一样,那么毫无新闻价值可言;如果记者能够通过他们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中挖掘出一些信息,以另一种角度来报道这件事,关注别人没有关注到的问题,寻找别人没有采访过的 人进行采访,就能得到新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别人没有注意的角度,也可能是迥然不同的故事,也可能是已经报道的跟踪报道,这样寻找线索,这样挖掘线索,也非常有意义。

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看似一句很简单的话,但要寻找起来却不容易。发布新闻的政府机关,或者编辑部送给记者的新闻线索,是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的,但是这些新闻线索是记者等来的,一般这类线索会比较少。平常,记者应当经常主动联系有关机关,企业单位,群众团体,努力获取新闻线索。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往往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数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各家媒体和记者为了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通过广交朋友,进而建立通讯网络,设立热线电话等方式,使媒体成为一个情报中心,只要这条通道畅通无阻,新闻线索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说完了寻找新闻线索的信号,接下来来说说寻找新闻线索的有效渠道有哪些:

寻找新闻线索,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强调记者的发现,要靠记者在自身观察和不断的问问题、挖掘旧闻中获得。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它成为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在这个网络时代,记者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浏览网络信息,特别是那些新 加入新闻工作领域的记者们,认识人不多,报道领域也不了解,这时网络可帮了他们大的忙,他们可以进入聊天室、BBS、博客等,看看最近网民都在关注什么事情,哪些帖子是点击率最高,跟帖最多的,哪些内容是当前大家都在关心,并且还没有结论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新闻线索,只要发现有些内容值得去挖掘的,就可以进一步进行采访、追踪,查个水落石出。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本来就是作为消息传播渠道,经常浏览网络寻找线索,应当是当代记者的重要选择。

第二种是经常读报、听广播。也许有人要问了,从报纸广播中寻找线索,不是等于在吃别人的剩饭吗,这怎么能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渠道呢?已经刊登出来的新闻里难道还有重大线索吗?有!一些记者就是从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找到了新闻线索,发觉出新闻价值,采写出了成功的新闻报道。有些电视媒体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报道,之后作为新闻线索去采访,去报道,发现新的人物,事物,视点,这些在同行中寻找新闻线索的方法用的很普遍。新闻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就看记者是想把它做大还是做小。例如一条新闻线索,记者去现场采访,他可以为了应付写一条简讯或者短消息,他也可以仔细采访,写成一则完整报道,他更可以深入采访人、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彻底挖掘写出长篇通讯或者 一则专题报道。细心观察,仔细寻找,记者与作家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种是广交朋友。作为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得的多少与及时程度,与他的社会关系网是有联系的。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培养、构建自己关系网的习惯。这对以后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也会成为新闻线索,听起来很神奇,因此不能随意放过认识的人和看似无关的线索。下面举一个例子,《红河日报》原本有近60人的记者队伍,每天需要做8大大版面近6万字的采访写作和编辑工作,原可以加班加点挺过去,但从近两年《红河日报》改制后,只有20多个记者,它是如何获取足够的稿源而正常发行呢,首先,是因为该报有一支勤奋的记者队伍。如何勤奋呢?原来他们的记者不仅自己在州县乡村各地采访,勤跑、勤问,还在全州各地发展了相当数量的通讯员、消息员,随时向记者提供稿件和新闻线索。记者的关系网越大,工作也相对轻松,新闻线索的获得也会更加容易,采写报道也会得心应手。

第四种是要重视读者来信及热线电话。很多新闻机构,都开设了热线电话,并设立报料奖,这样的举动就是鼓励人们提供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而新闻机构可以把这些当作新闻线索,然后让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人物,采写新闻报道。笔者所工作的红河县委宣传部记者站,就设立了24小时新闻热线,确保热线电话时刻有人接听,不放过任何一条新闻线索。大家所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是重视读者来信与重视热线电话的范例。群众为了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打电话,寄信,发邮件,有的还甚至直接登门拜访,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媒体把他们的问题彻底解决掉。《焦点访谈》总是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所以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如此一来,媒体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群众有问题需要解决,有线索可以提供,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他所信赖的新闻媒体。同时,记者个人也要与听众或观众交流,对于一些有名记者来说,群众往往会直接向他们反映问题。例如一些记者写了一则报道后,群众反映强烈,一有没有被发现或者群众觉得可以挖掘的东西,对于记者来说,这些都是新闻线索。

第五种是要有一张特殊日历表。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者能够记住这些日子,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找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进行报道,就是新闻。像元旦、春节、国庆这些日子不用多说,也应该知道是新闻点,有新闻可写,有新闻可做。但是比如像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活动这类,也应该意识到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寻找新闻线索,提前构思,提前了解党 的十七大的主要内容以及详细安排。像5月12护士节,3月12植树节,6月26国际禁毒日,这些虽然不是特殊的节日,但是如果记者将这些日子划到特殊日历表内,在这些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把以前看到过类似的报道翻出来仔细研究,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基本明确的采访方向,进而寻找新闻线索,采写专题报道。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无处不在,记者只要心细,对身边的人和事时刻留意,对听到看到的信息敏感,寻找新闻线索也就不难了。

四、记者的发现力以及培养途径

记者应该如何寻找新闻线索,跟记者的发现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具备较强发现力的记者,就算是报纸中的一条小消息中,都能找出新闻线索,进而制定采访计划,而有些发现力较弱的记者,就算新闻摆在眼前,也可能会视而不见。

如此看来,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发现跟人的认识有关,跟科技发展有关,当然跟日常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具有识别哪些是宝的眼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另外还因具有发现的意识,发展的眼光,预见等等的能力。在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或许是太狭隘了,如果能够接触更多的地方,记者的生活空间,想象空间,知识积累无疑也会更加丰富。记者的发现力不仅靠眼睛来发现,还要靠思维,靠对所掌握的事实的比较,从中来发现新闻。发现不只 用眼,还要用脑袋进行分析。发现力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应该贯穿采访开始至结束,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前去采访后,除了必须了解原有事实外,还应该不断对新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做到能够进行有规律的发现和探索,预测新闻的发生。这种发现力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发现力是记者采访贯穿始终的能力。

记者的发现力还包括所见与众不同,所看到的其他人看不到,这是对记者发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具慧眼的观察,突出思维的思考。

培养发现力,记者还应该注意抓“社会热点”,抓棘手的“老大难”,抓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抓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抓时效性强的问题等等。对于一些地方记者或者驻站记者来说,抓“小中见大”的问题更加是优势。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一些地方记者和驻站记者经常抱怨的地方小,无新闻可写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反过来会发现其实仔细观察,是可以写出有分量,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来的。

如红河县电视新闻中播放的一条有关在墙上乱贴乱划违法广告的新闻,虽然短小,但群众反响比较大,社会影响较好,这就是“小中见到”的鲜例。这跟记者立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放眼全局地进行 报道,是分不开的。

培养记者的发现力,还必须从研究原有事实开始,以原有事实为基础,头脑里形成一条清晰的“地平线”,这条线越是清晰,记者的发现力就越强。任何一个新事实冒出来,记者就有可能发现它。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闲谈中捕捉信息。二是在采访中触景生情。三是要多问多想。

五、记者该如何判断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记者判断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主要从新闻价值的5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时新性,指新闻是新近发生并及时传播的。发生与传播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越小。记者判断新闻线索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价值大还是小,首先应该从线索本身进行分析,看这条新闻线索,是否是新近发生的,另外,如果有其他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那么就要考虑从其他角度来报道。二是接近性。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受众接触得越多,获得的信息量也就越大,从获得的这些信息中,能够很容易的找出新闻。另外,经常关注民生,看看老百姓在关心什么问题,例如自来水价格上调,居民用电价格上涨等,这些都是关乎老百姓 利益的头等大事,记者要牢牢抓住这些老百姓关心的重要内容,进行报道。三是显著性。有什么歌星来开演唱会,有什么巨星来某城市训练、比赛,有什么大型展览会是第一次举办,有什么博览会是第一次办而且是国际性的,像这些具有显著特点的新闻,记者也应该要注意把握,往往线索就来自报纸的广告,路边的墙报,商场的海报以及同事之间的闲聊。四是重要性。国家大事,国家政策改变,国家新制度颁发,体育盛事。这些在老百姓眼里都是一等一的大事,都非常关心,而这些事件的新闻线索也是比较好找的,因为通常是通讯员供稿,由媒体集体组织进行报道的大型采访活动。五是趣味性,它指的是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这些线索的发现和获得,需要记者有趣味的眼光和思维,例如82岁老头娶了一个18岁姑娘为妻,听起来极为荒唐,一个是快要走到人生终点的老头,一个是刚满18岁开始进入社会的小姑娘。这两人能走到一起,可以说是奇迹,也可以说是一种趣味,这些事情在老百姓看来,觉得挺有趣,那么就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是为了满足少部分读者的兴趣,报道色情、暴力等,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而且会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综上所述,记者寻找新闻线索,主要先要了解新闻线索的特点,进而注意一些可能产生线索的信号,通过几种渠道 来进行搜索,然后培养发现力,训练发现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够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从新闻线索中判断出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进行采访、报道。

第三篇:学习材料: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

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

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它成为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在这个网络时代,记者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浏览网络信息,特别是那些新加入新闻工作领域的记者们,认识人不多,报道领域也不了解,这时网络可帮了他们大的忙,他们可以进入聊天室,BBS,博客等,看看最近网民都在关注什么事情,哪些帖子是点击率最高,跟帖最多的,哪些内容是当前大家都在关心,并且还没有结论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新闻线索,只要发现有些内容值得去挖掘的,就可以进一步进行采访,追踪,查个水落石出.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本来就是作为消息传播渠道,经常浏览网络寻找线索,应当是当代记者的重要选择.第二种是经常读报,听广播.也许有人要问了,从报纸广播中寻找线索,不是等于在吃别人的剩饭吗,这怎么能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渠道呢 已经刊登出来的新闻里难道还有重大线索吗 有!一些记者就是从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找到了新闻线索,发觉出新闻价值,采写出了成功的新闻报道.有些电视媒体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报道,之后作为新闻线索去采访,去报道,发现新的人物,事物,视点,这些在同行中寻找新闻线索的方法用的很普遍.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张台长一直提倡“新闻要放大做”,是啊新闻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就看记者是想把它做大还是做小.例如一条新闻线索,记者去现场采访,他可以为了应付写一条简讯或者短消息,他也可以仔细采访,写成一则完整报道,他更可以深入采访人,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彻底挖掘写出长篇通讯或者一则专题报道.细心观察,仔细寻找,记者与作家只有一步之遥.第三种是广交朋友.作为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得的多少与及时程度,与他的社会关系网是有联系的.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培养,构建自己关系网的习惯.这对以后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也会成为新闻线索,听起来很神奇,因此不能随意放过认识的人和看似无关的线索.下面举一个例子,《北京青年报》原本是一张发行量很小的中学生报,它是如何发展为发行量大的现代都市报的呢,是因为该报有一支勤奋的记者队伍.如何勤奋呢 原来他们的记者不仅自己在北京采访,勤跑,勤问,还在全国各地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消息员,随时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记者的关系网越大,工作也相对轻松,新闻线索的获得也会更加容易,采写报道也会得心应手.第四种是要重视读者来信及热线电话.很多新闻机构,都开设了热线电话,并设立报料奖,这样的举动就是鼓励人们提供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而新闻机构可以把这些当作新闻线索,然后让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人物,采写新闻报道.笔者所实习过的浙江电台城市之声新闻部,就设立了24小时新闻热线,确保热线电话时刻有人接听,不放过任何一条新闻线索.大家所熟悉的CCTV的《焦点访谈》就是重视读者来信与重视热线电话的范例.群众为了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打电话,寄信,发邮件,有的还甚至直接登门拜访,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媒体把他们的问题彻底解决掉.《焦点访谈》总是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所以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如此一来,媒体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群众有问题需要解决,有线索可以提供,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他所信赖的新闻媒体.同时,记者个人也要与听众或观众交流,对于一些有名记者来说,群众往往会直接向他们反映问题.例如一些记者写了一则报道后,群众反映强烈,一有没有被发现或者群众觉得可以挖掘的东西,对于记者来说,这些都是新闻线索.第五种是要有一张特殊日历表.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者能够记住这些日子,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找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进行报道,就是新闻.像元旦,春节,国庆这些日子不用多说,也应该知道是新闻点,有新闻可写,有新闻可做.但是比如像西博会,休博会这类,也应该意识到在这之前寻找新闻线索,提前采访报道,使听众或观众能够提前了解这些展览会的主要内容以及详细安排.像5月12护士节,3月12植树节,6月26国际禁毒日,这些虽然不是特殊的节日,但是如果记者将这些日子划到特殊日历表内,在这些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把以前看到过类似的报道翻出来仔细研究,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基本明确的采访方向,进而寻找新闻线索,采写专题报道.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无处不在,记者只要心细,对身边的人和事时刻留意,对听到看到的信息敏感,寻找新闻线索也就不难了

第四篇: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新闻采访: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人物或了解其他一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第二手材料: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所得,而不是记者亲眼所见,因对其真伪验证

隐私权:自然人所享有的私人领域不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公开和获得的一种独立人格权

公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公众人物的特性。如知名人士、明星等。

随机采访是限定采访对象范围但不限定为一个,新闻工作采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它依据的理论是概率论中的随机分析理论.随机性的决定是一道程序, 它是为随机分析搜集新闻资料记者获得材料和情况,至少需要从三个互相独立的消息来源得到证实这个事才是相对真实靠谱的

新闻线索来自以下四大方面

1、来自发布新闻的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

这类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记者应当主动地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新闻新索。

2、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

这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记者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线索都及时、全面地获得,通讯员和读者就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很多媒体都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与读者的信息交流。

3、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

寻找新闻线索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更多的是记者自身的发现、寻找和挖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1)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把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当作线索来处理,但不能简单抄袭。

(2)浏览互联网的最新报道。互联网的优势是快捷、互动性强。

(3)广交各方朋友。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线索自然丰富了。

(4)重视新闻热线。这里包括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群众来访等,注意通过这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分析群众中存在的问题。时下不少媒体都开辟了新闻热线,新华社还在相关媒体上刊登热线电话,欢迎提供线索,不少新闻媒体对群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根据价值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称之为“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南京晨报》最高奖励额度高达3000元。

(5)制作特殊日历。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对记者来说,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住这些日子,在它到来之前寻找相关的人、相关的事进行采访报道就是新闻。

4、参加各类会议,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上寻找新闻线索。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线索的渠道,这在党报工作的记者采访活动中格外重要。

总之,新闻线索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记者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曾说过:“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作为一名记者,不应把脑袋长在别人头上,不应满足当“派工记者”,而应当把生活、活动当作新闻的源泉,从中不断地获取新闻线索。

1.采写新闻(天职)2.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3.群众工作:A通讯员工作B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C组稿约稿D群众采访

记者的基本条件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2.要有较强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3.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4.要有广博的知识5.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6.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采访对象叙述出来的事实信息,在现场观察捕捉的出的事实信息,记者在观察和访问中得出的感想和灵感,资料性信息,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报道自身特性的要求,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特性所规定的。它必须用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方法影响大众。(2)从思想和道德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尊重事实,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可以尽量采取客观叙述的手法,报道者尽可能将自己对于事实的意见以实事求是的语气表达出来。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

采访准备:记者为采集新闻资料而进行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准备

搞好电视新闻采访,首先要做好采访准备。周密的筹划准备能够给记者一种安全感,一旦出现差错或者有所变化不会措手不及。第一,要在思想上明确准备工作的作用,即,为了缩短主观意图同客观实际的距离;第二,要在采访前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1理论上的准备,理论上是盲人,行动上是瞎子。记者除了平时注意学习理论,还要针对具体采访的事实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等理论,不掌握这些理论,就无法对这些领域内发生的新闻做高水准的报道;2政策上的准备,记者平时对政府的大政方针要及时消化、领会,才能在报道中不迷失方向。具体到一次采访任务,记者还要对相关的大政策、小政策进行学习吸收;3情况上的准备,如果在采访前记者能够对具体报道题目的内在、外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那么头脑中就会形成十分清楚的立体线条,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有一次我在采访一位养牛专业户时,之前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做很好的准备,只是针对养牛时间、技术等方面采访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竟然采访对象回答完了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而且都没有进入报道主题,当时很是窘迫,所以采访失败。4知识上的准备,记者采访范围要广,因而知识面要宽。作为记者,应该学会积累知识,在平常的采访中,往往会因为不懂专业知识,而导致采访失败。所以当确定具体采访任务后,记者还要学习同采访题目相关的知识,特别是专业性强的知识。5心理上的准备,搞好采访,心理准备特别重要,不能记者紧张,采访对象反而不紧张,到头来弄巧成拙。例如,在一次我县召开的人代会上,我采访县长,那次的采访,准备挺充分,因为当时是县长同各位代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人挺多,当摄像师一说开始,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第一个问题就没有成功,我还记得当时这位县长对我说:“我都不紧张,你紧张什么?”

其次,电视新闻采访要确定采访重点。第一,要确定重点范围。采访的重点范围就是采访的侧重点,无论做什么报道都不能面面俱到,电视新闻更要注意重点突出。记者去采访前心中一定要明确采访的侧重点,下去之后才能目标集中积极主动地攻克“主攻点”,达到事半功倍。第二,要明确重点对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从正面、侧面多选择一些采访对象,然后再确定主要采访对象。再次,新闻采访要懂得设计采访问题和拟定采访方案。第一,设计采访问题,记者头脑中必须清楚,问题必须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而且问题一定要能让观众一听即懂,应该事前先写好采访提纲,根据提纲灵活掌握;第二,拟定采访方案,可以事先拟定两套采访方案,如果第一个遇到障碍,可以用第二方案。最后,搞好电视新闻采访,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建立信息网络一是能扩大新闻线索,二是能沟通和受众的联系。既要同采访对象保持联系,又要同受众搭起挢梁。记者的信息网络建设得好,采访越容易深入、打开局面,每到一地采访,既要

结合上下,又要联系左右,才能达到沟通社会,传播新闻的目的。

业务技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熟悉和了解和采访有关的政策要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如何选取新闻事件的宣传切入点

•如何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公关

一、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从会议中获取新闻线索

•“听会”是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一些重要的工作研究会,经验交流会,往往是“信息超市”,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素材。

•会议还可作为新闻写作的“由头”。新闻消息讲究时效。而有一些值得报道的新闻典型,时间跨度大,找不到新近发生的事实作由头。如果这个典型最近受到会议的表彰或肯定,就形成了一个不错的新闻由头。

从会议中获取深圳公务员加薪的独家新闻

在领导的讲话中找线索

•这里所说的领导包括上至中央、各省市、部委,下至各地的厅局和企业的厂、矿长经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其讲话一般都带有全局性。可以根据他们的讲话,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去找线索。

从领导的讲话中获知白云机场迁建的独家猛料

从工作总结中抓线索

•一个单位的总结,或党代会、职代会上的总结报告,乃至于科室的工作总结,都可以提供数量可观、质量较好的新闻线索。

•虽然工作总结可以加工成一篇经验典型报道,但其本身并不是新闻。所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善于在总结报告中发现新闻,然后再顺藤摸瓜,深入挖掘,丰富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材料。在党代会的报告中获知“中调”战略,做系列报道

发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

•2004-06-06 A5版的《新机场让人和镇风生水起》,这时白云区新机场还未转场,但是这已对白云区西北角边远小镇人和镇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白云区委有关同志向本报记者通报这一情况后,本报迅速介入,这一稿件也是同城媒体首次系统报新机场搬迁对这个以往被自比之为“西伯利亚“人和镇的变迁。

身边的困难和难点也是新闻线索

•如04-12-03A3版的《自掏腰包救火难倒民间消防队》报道白云区各街镇自组民间消防队,但是由于当前国家政策只对武警消防队,对于这种民间消防队员的保障、社会支援系统完全不到位,甚至有个别经费紧张的民间消防车无法上牌导致无法上高速的现象,本报呼吁后市交通局等单位先后主动对这一批上百台民间消防车采取了减免路费等措施帮扶。

从闲谈中抓新闻线索

•采访往往是在无拘无束的闲谈中最能收到好的效果。广州日报记者唐迎春在与流动人口计生办的工作人员聊天时,谈起了外来工生殖健康的话题,聊着聊着擦出了火花,记者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由广州日报设计外来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对方确定样本,双方共同实施调查。•这条独家新闻从策划、成稿到见报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并促使政府重视外来工夫妇家庭生活和生殖健康问题。这条新闻还被评为当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5年09月08日广州日报A5版《天河将坐拥8家五星级酒店》。这是一篇由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而挖掘出来的影响较大新闻。广州日报跑天河区的记者有一天在天河区的政府网站上看到一条很短的消息,说是一间外资的五星级酒店落户天河,将于多少年后建成等,消息很短,但却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于是便致电天河区的经贸部门,有关的负责人对此说了一句,“是啊,我们天河区以后将有好多家五星级酒店落户呢”。这一句话更引起了记者的思考,因为广州酒店业经过20多年发展,五星级酒店一直偏少,而且都集中在越秀区,而天河区建成20年来是一间五星级酒店都没有,天河区何来这么大的口气?于是经过一番深入的采访,便写下《天河将坐拥8家五星级酒店》这篇重要级的报道,报道在天河区及广州的酒店业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各大互联网站纷纷转载。

•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想到的就是,其实有很多的好报道,好新闻都埋藏隐伏在身边,而第一时间掌握到这些消息的肯定是我们政府的新闻官员,只能有一定的新闻意识,再通过一定的包装、深入采访,就可以让一条不起眼的边角消息焕发异彩。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如果他偶然地看到,抓住了,那么结果还好,但如果他没有看到的话,这样的一条好新闻就白白浪费掉了,所以为了使得这种浪费可以更少的杜绝,在各级政府机关与新闻记者打交道的官员,应该是不断培养这种包装新闻的意识。

二、如何选取新闻事件的宣传切入点

•重视和搞好成就报道,是在座各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一种有效报道形式。

•成就报道一般来说:工作性强,官话、套话多,空洞数字多;报道面较窄,有地域局限;时效性较差;贴近性较弱。

•但是通过创新报道的形式,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样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新闻。

遵循新闻规律,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

•选择好由头,抓好切入点十分重要。最好是“大背景小切口”。“大背景”是指要与大庆典、大活动、大会议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大的部署相配合;“小切口”则是指从小的侧面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

以小见大

寻找平民视角,带有共性的话题和能引起共鸣的角度

•要用群众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用平民眼光看成就,找出新闻事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贴近生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小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的变化,折射和反映整体全局的变化。

•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话题才显得生动和吸引人,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在宣传的形式上进行创新

与媒体联手策划活动,可以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2003年6月份,广州日报与市经委联手策划了“广州工业名企一日游”活动。旅游线路集中广州工业最为精粹的看点,包括珠江钢琴集团、广州本田、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珠江钢铁厂和广州日报印务中心。这一活动打开了一扇展示广州工业新貌和广州新形象的窗口,大大拓展了广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了“广州一日游”的内涵,在市民中取得非常好的反响,400个名额在一个小时内被抢光。

三、如何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老百姓80%的信息来自于媒体,而媒体70%的消息来自于政府;

•媒体是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

•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是群众的传声筒;

•政府与媒体沟通相当重要。

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平时多沟通

•在日常多注意与媒体沟通,建立一种常规的沟通机制,不要出了问题临时抱拂脚。•跟记者多联系,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线索与记者共享,记者可以对你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评价,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和新闻写作水平。

•参与记者的一些新闻选题,有意识地帮助记者搜集相关的新闻线索。

•设立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等机制,通过正式的途径发布信息。

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迅速沟通

•巧迟不如拙速,危机处理重在黄金24小时。

•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必须迅速采取一连串积极、主动、有效的行动,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至最低,主动向媒体说明。面对媒体时,若不希望媒体报道有所偏差,最好的办法便是立即回应,千万不要试图回避问题,要迅速提供确认的事实,沉默以对是最糟糕的策略,媒体和大众便会自行探究、揣测。事情发生后的头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是提供媒体正确看法的大好时机。

四、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公关

•2003年:非典,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2004年:禽流感开始暴发,北京密云踩踏事件;

•2005年:台风“麦莎”、“达维”,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致松花江水污染,层出不穷的矿乱; •2006年:“欣弗”事件;

•2007年:“6.15”九江塌桥,太湖蓝藻;

•……

应对突发事件,在诸多情况下,发比不发好,早发比晚发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发布是主动的,解释是被动的;按照人的一般认知与接受规律,发布是被信任的,而解释总是被怀疑的。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加强与媒体沟通,并及时发布消息,掌握话语权。政府的及时有效地公布新闻消息,可以使市民的不安迅速消除,同时更加突显政府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如果封锁消息,反而易形成谣言造成被动。

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后,吉林有关方面马上通知当地媒体说松花江没有受到污染,要求当地媒体不要报道,于是乎,媒体对此事一度保持沉默。

3天后,哈尔滨水质监测局进行了水质监测,证明松花江水无法饮用。然而直到第9天,哈尔滨市才宣布停水,且吉林方面仍否认水污染,解释原因竟为“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于是,谣言开始流传,人们误以为要发生地震,有人冒着零下的温度在街上搭起了帐篷。直到12月13日,在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媒体报道才开始关注松花江污染情况和防范措施,信息逐渐公开化。

•突发事件可以分为“敏感的突发事件”和“一般性突发事件”。

•像群体事件、外交事件、公共卫生等可称为“敏感突发事件”,需要慎重处置;而一些恶性犯罪和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等则可视为“一般性突发事件”。主动公布比较好。

•政府是公共问题的信息源。因此,政府应该及时、真实地提供信息,尤其是对涉及公民自身生命财产安危的重大公共问题。当公共问题出现后,与此有关的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往往强烈要求了解事情的真实状况及与自身的关系,如果缺乏可靠的信息,则往往会做出最坏的设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根据。

•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监控和应对机制,一些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这往往给谣言的传播制造了环境。只有通过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尽快发布信息,才

能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使民众了解事情的发展状况,树立负责任的形象。

“6.15”事故,《广州日报》第一天的报道

•“即时即地原则”是指:消息应及时地在事发当地向媒体发布。比如广东省出现的非典型肺炎及与之相伴生的社会恐慌的征兆时,如果能够在广州即时即地发布消息,这样的恐慌就不会蔓延和扩大。而正是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之后,广州市民的情绪迅速稳定下来。

•“递进式原则”是指不要等到将事件完全调查清楚之后再向新闻媒体发布消息,而是在动态过程中发布消息。突发事件虽然是突然发生的,但其发展和结束还有一个过程。因此还需要继续主动发布信息,这样可以让媒体配合你的工作,也容易让老百姓安心。

美国明尼苏达州塌桥事故

•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座桥梁发生坍塌,事发时正是交通高峰期,广州日报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主要报纸对同类突发事件的报道处理手法基本一致

•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重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2004年“突发事件”进入流行语排行榜。

•2004年,国务院在部署工作时表示,要把加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005年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2006年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实施。

•2006年6月2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上,《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原草案第57条:“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07年6月24日的二审中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政府和媒体的良性互动。

下载寻找新闻线索教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找新闻线索教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怎样发现新闻线索

    (教育系统)新闻培训班业务讲座: 一、 浅谈怎样发现新闻线索 很多初搞新闻的同志都感到没有好的新闻线索,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才能找到有价值的新闻,下面我就结合本人从事新闻工作,尤......

    如何挖掘新闻线索(精选5篇)

    如何挖掘新闻线索最为一名记者,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当然是做出好新闻,得到受众的承认和好评,并且还可以有机会参评获奖。那么做出好新闻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要先有好的选题,有人甚......

    如何挖掘民生新闻线索

    如何挖掘民生新闻线索 江阴电视台新闻中心黄辉 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贴近性和新鲜度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要完成一则好看的民生新闻,新闻线索来源很重要。 通常情况下,民生......

    《寻找美丽》教案

    教学目标:1、能关注身边事物,并从中发现美和欣赏美。2、能用语言较清楚地描述物品的某一特征,并画出物品的一些特征。3、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寻找春天教案

    寻 找 春 天 朝阳小学 陈淑芬 教学内容: 一、 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二、 学会运用力度记号 三、 学会创造并情景表演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学会用甜美的声音歌......

    寻找微生物教案

    寻找微生物教案 课题:寻找微生物 目标知识与技能提出问题,学会猜想与假设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方法情感与价值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于人类的关系......

    寻找空气 教案

    目标:1、初步了解空气是 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特点。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3、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过......

    寻找春天教案

    《寻找春天》教案教学目的: 1 学习儿歌,认识春天的特征。 2 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 3 涂涂画画,读读诵诵,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