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9~30页例
2、练一练,第32~33页练习五第6~9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具:长方形纸、彩笔、水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例2 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 是红花,是绿花。引导学生理解:“其中 ”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然后出示问题 红花有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 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2)绿花有多少朵?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10÷5×2=4(朵)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是多少也可以用10× 来计算。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 计算10× 可以先约分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小组讨论:10朵的,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计算10× 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做练习五第6题。
4、做练习五第8题。
提问:求月季和杜鹃各多少棵时,为什么乘的分数不一样?
5、做练习五第9题。
比较三道算式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完成练习五第7题。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1页例
3、练一练,第33页练习五第10~15题。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读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绿花是黄花的(或);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绿花是红花的 等。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 ?也就是多少朵的 ? 追问:50朵的 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 ”,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指名列式板书:50×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计算。
2、教学“试一试”。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 ?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有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3、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他们先按要求画一画Δ,再完成填空。
4、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说出思考过程,突出“小力比小军多的张数是小军邮票张数的,也就是28张的 ”。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说说各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3、做练习五第11题
指出: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4、做练习五第14题
提问: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解答时要注意什么?
5、做练习五第15题 提问: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五、作业
完成练习五第12、13题。板书设计:
第二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
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1、3、4题。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1~52页练习八第5~9题。教学目标:
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认识简单的分数乘法和列方程解答的两类分数实际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口算。÷58 12 ÷45 56 ÷12 45 ÷15 2.分析数量关系
(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②一桶油,用去了(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①男生的人数× =女生的人数
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②方法同上。
二、综合练习1.做练习八第5题。
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2.做练习八第6题。
集体交流,提问:这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为什么列方程解答? 说明:这道题里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所以可以用列方程解答。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3.分析练习八第8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作业:练习十二第7、9题。板书设计: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24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2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11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引发计算需求,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迁移、类推、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根据这一思路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理解意义、二自主探究,明白算理、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四课堂总结,延伸课外。本节课,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1、重视创设情境,理解意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本课我创设了同学为迎接国庆节做绸花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三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和乘法列式。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 10×3的结果。
2、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数学导入新课时,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3/10米,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求3个3/10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并为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结构上的铺垫。
3、尝试计算。自主探究新知,理解算理。借助同分母分数加法,自主探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由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转化成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因此,例1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4、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多样性,激励性,生活性。在本环节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升,特别是两个常见的改错题引发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计算方法,已达到算法的自主优化。
存在不足:
1、涂色表示3个3/10米处,由于学生速度慢费时较多;在学生探究3/10×3的算理时的引导还不够简约有效,使本课有前松后紧之弊。
2、对学生约分的格式和规范方面的要求不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3
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我不仅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同上我还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
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也让我懂得的教是为学服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4
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2、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线段图的作用,线段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本节课这么强调线段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能让你更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能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解法,能让你更准确地把握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意识,从而形成用的习惯。
不足之处:
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2.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间搞个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5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 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
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 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1、在教学中多进行题组训练,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2、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4、加强单位化聚方法的复习,如? 时=( )分 吨=( )千克。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6
一、以学生的数学基础为根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这之前很多学生都看书了,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开头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相同分数加法,为推导计算方法进行铺垫。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反思不足,提炼经验。
本节课的重点是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约分时,只能将分母与整数约分。我还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没时间多练。对学生还是不放心,老师讲得太多,强调的主题太多,一些注意事项没有变成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从而记忆不是很深刻。我觉得各种题型的练习还不够,没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好,跑得太快。只顾及到了成绩好的学生,从这一点,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备教材,备学生。课前要把知识点吃透把握住重点、难点,哪些要补充,哪些地方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学生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接受,老师哪些地方该讲不该讲,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7
本单元的重点有两个,而且这两个重点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及简单的应用,二是分数乘法法则的掌握。
分析教学内容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备课,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的相乘关系即可,只是这个相乘的关系要有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时我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予以检测,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⑷利用分数进行单位互化,如:2/5时=( )分 1/5吨=( )千克
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先放手让学生解决教材上提供的具体问题,在讲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二是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地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涂一涂、算一算的重点放在涂上,使学生巩固意义,同时通过以形论数理解计算的道理。试一试的重点则在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的总结。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括起来: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起点,以分数乘整数的法则为归宿。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教学中我突出了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分数意义以图的形式呈现,做到以形论数,在通过对图的理解抽象出问题实质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2倍是多少和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进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数表形,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优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
今天,我教学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分数和整数相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我深刻地感到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关系。在教学乘法的意义以后接下来首先想通过从意义上理解分数乘法的方法,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指着板书:3*2/15=2/15*3=2/15+2/15+2/15,要算3*2/15或2/15*3就是算什么?(算3个2/15的和)接着完成板书:3*2/15=2/15*3=2/15+2/15+2/15=2*3/15=6/15=2/5(公顷)到这里,老师以为学生很明白,接着就按照预设走下去。
出示:1/8*2 1/8*3 1/8*4师:下面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能像老师这样算出结果吗?生板演:1/8*2=1/4.........。 一直都用整数和分母约分。我一看就不知所措了,如果说着三个同学已经事先学会了,那并不代表所有的同学都会啊!也可以说他们能理解为什么用整数和分母约分吗?其他同学如果机械模仿那怎么能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原本的目的关键在于先通过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在此基础上追问:80000*1/8难道还要用80000个1/8来求和吗?从而来激发学生观察整数乘分数的方法,即通过写出相同加数来求和还不是个简便的办法这一教学思路。下课以后心理很不是滋味,决定到六(3)班再上一次,这次我对以上环节作出了调整。师:1/8*2表示什么?生:表示求2个1/8的和。师板书:1/8*2=1/8+1/8=1*2/8=2/8=1/4,追问:1/8*3呢?1/8*4还能这样算吗?(生说老师板书)此时板书的过程很清晰了。突然出示:80000*1/8问:还能这样写下去吗?此时学生都摇头说不能,很麻烦!师:那也就是说通过写出几个相同加数来求和的方法计算整数乘分数还是有一定局限的是吗?学生都表示肯定。接下来教师擦去以上的求和过程直接引导学生观察计算中的特征,引发学生思考,达到了引导、质疑的学习氛围。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9
面对今年的班级,作业批改是个问题,一直来,我喜欢面批,特别是对学困生,我觉得面批他们的作业对他们会有更大的帮助,因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接受能力差,他们往往反应慢,比同龄同学慢半拍甚至更多;其次,学习不用心,注意力集中不了,总是分神,如果课堂上趣味性的东西多,他又会“跑出”课堂更加收不拢心;再则,确实由于他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就是对读书“感冒”,再怎么弄都是心神疲惫;最后,还有可能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每况愈下。当然,最后一种的原因对小学生来说,发生的比例不大,毕竟儿童还是单纯的。针对学困生多的现状,我觉得我有必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我想,近几年自己的数学教学效果还说得过去的原因可能要归结在这上面。
进入六年级了,开学至今已近一个月,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也已经结束。但这块内容让我上得头疼,心烦。在课堂上,我很明确得按照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找准标准量——找出关键句——写出对应分率——用对应量=标准量×对应分率来解答。可是学生就是找不准分率,特别是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同时出现时,他们就弄不明白分率究竟是多少。我也知道分数应用题是个难点,一方面整数过度到分数,受整数的影响,学生适应度不够;其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刚开始,学生对把分数计算的结果化成最简的把握还是难点,不易掌握。
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从他们的表情上马上可以读出。在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的要求下,我觉得对知识的强化训练还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到位,所以这块知识点我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题量不多,要求以质量为主,我边巡视边指导,然后学生做完我及时面批,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则大纲也要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上,我也有跨度地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性练习,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而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对比训练,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这样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另外,在对学困生的辅导中,用直观的线段图进行分析,通过多变沟通联系,如补条件,补问题等的形式进行补充,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分数乘法应用题及分数除法应用题是这学期的难点,“温过而知新”,相信反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磨练”,学生还是能进步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
由“搅乱”引起的反思。
今天象往常一样,在学生理解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之后,我想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去探究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时候。一些同学嚷嚷开了“老师我会!”“老师我知道!”,“是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理由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刚开了一个头,一些学生就会把后面的知识讲出来,结果一下子把老师事先设计的思路被学生给“搅乱”了。曾经我有过这样的烦恼和无奈:心理总是责备学生的“插嘴”,觉得这样以来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也使我的教学没了层次,讲课缺乏激情。
对此,我也冷静的思考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自己已经习惯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居高临下地将学生的思维牵进预设的圈内,而一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开了,教师就很难面对自己无法预测的学生众多的想法,缺乏教学的机智。更重要的方面,是教学理念上的差距。其实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骄傲。并且都是以极大的热情,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与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那么我们教师还有什么理由责备学生、压抑学生呢?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有思想,现有的知识起点也是比较高的,这样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老教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真正把自己主导下的课堂学习建设成为可供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整合学习资源,形成学习能力的促进平台。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回顾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探索”是一个关键词——“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及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背景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例如在本单元的分数乘法(一)中,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
而在分数乘法(三)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具体的讲就是:通过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集体引导,再通过具体的探索要求帮助学生尝试着探索比较复杂的实例。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我不仅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同上我还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
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也让我懂得的教是为学服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2
一、以学生的数学基础为根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这之前很多学生都看书了,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开头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相同分数加法,为推导计算方法进行铺垫。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反思不足,提炼经验。
本节课的重点是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约分时,只能将分母与整数约分。我还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没时间多练。对学生还是不放心,老师讲得太多,强调的主题太多,一些注意事项没有变成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从而记忆不是很深刻。我觉得各种题型的练习还不够,没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好,跑得太快。只顾及到了成绩好的学生,从这一点,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备教材,备学生。课前要把知识点吃透把握住重点、难点,哪些要补充,哪些地方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学生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接受,老师哪些地方该讲不该讲,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3
本单元的重点有两个,而且这两个重点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及简单的应用,二是分数乘法法则的掌握。
分析教学内容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备课,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的相乘关系即可,只是这个相乘的关系要有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时我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予以检测,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⑷利用分数进行单位互化,如:2/5时=( )分 1/5吨=( )千克
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先放手让学生解决教材上提供的具体问题,在讲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二是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地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涂一涂、算一算的重点放在涂上,使学生巩固意义,同时通过以形论数理解计算的道理。试一试的重点则在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的总结。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括起来: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起点,以分数乘整数的法则为归宿。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教学中我突出了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分数意义以图的形式呈现,做到以形论数,在通过对图的理解抽象出问题实质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2倍是多少和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进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数表形,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优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4
今天,我教学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分数和整数相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我深刻地感到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关系。在教学乘法的意义以后接下来首先想通过从意义上理解分数乘法的方法,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指着板书:3*2/15=2/15*3=2/15+2/15+2/15,要算3*2/15或2/15*3就是算什么?(算3个2/15的和)接着完成板书:3*2/15=2/15*3=2/15+2/15+2/15=2*3/15=6/15=2/5(公顷)到这里,老师以为学生很明白,接着就按照预设走下去。
出示:1/8*2 1/8*3 1/8*4师:下面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能像老师这样算出结果吗?生板演:1/8*2=1/4.........。 一直都用整数和分母约分。我一看就不知所措了,如果说着三个同学已经事先学会了,那并不代表所有的同学都会啊!也可以说他们能理解为什么用整数和分母约分吗?其他同学如果机械模仿那怎么能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原本的目的关键在于先通过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在此基础上追问:80000*1/8难道还要用80000个1/8来求和吗?从而来激发学生观察整数乘分数的方法,即通过写出相同加数来求和还不是个简便的办法这一教学思路。下课以后心理很不是滋味,决定到六(3)班再上一次,这次我对以上环节作出了调整。师:1/8*2表示什么?生:表示求2个1/8的和。师板书:1/8*2=1/8+1/8=1*2/8=2/8=1/4,追问:1/8*3呢?1/8*4还能这样算吗?(生说老师板书)此时板书的过程很清晰了。突然出示:80000*1/8问:还能这样写下去吗?此时学生都摇头说不能,很麻烦!师:那也就是说通过写出几个相同加数来求和的方法计算整数乘分数还是有一定局限的是吗?学生都表示肯定。接下来教师擦去以上的求和过程直接引导学生观察计算中的特征,引发学生思考,达到了引导、质疑的学习氛围。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5
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2、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线段图的作用,线段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本节课这么强调线段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能让你更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能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解法,能让你更准确地把握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意识,从而形成用的习惯。
不足之处:
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2.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间搞个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24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7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 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
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 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1、在教学中多进行题组训练,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2、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4、加强单位化聚方法的复习,如? 时=( )分 吨=( )千克。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
面对今年的班级,作业批改是个问题,一直来,我喜欢面批,特别是对学困生,我觉得面批他们的作业对他们会有更大的帮助,因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接受能力差,他们往往反应慢,比同龄同学慢半拍甚至更多;其次,学习不用心,注意力集中不了,总是分神,如果课堂上趣味性的东西多,他又会“跑出”课堂更加收不拢心;再则,确实由于他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就是对读书“感冒”,再怎么弄都是心神疲惫;最后,还有可能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每况愈下。当然,最后一种的原因对小学生来说,发生的比例不大,毕竟儿童还是单纯的。针对学困生多的现状,我觉得我有必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我想,近几年自己的数学教学效果还说得过去的原因可能要归结在这上面。
进入六年级了,开学至今已近一个月,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也已经结束。但这块内容让我上得头疼,心烦。在课堂上,我很明确得按照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找准标准量——找出关键句——写出对应分率——用对应量=标准量×对应分率来解答。可是学生就是找不准分率,特别是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同时出现时,他们就弄不明白分率究竟是多少。我也知道分数应用题是个难点,一方面整数过度到分数,受整数的影响,学生适应度不够;其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刚开始,学生对把分数计算的结果化成最简的把握还是难点,不易掌握。
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从他们的表情上马上可以读出。在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的要求下,我觉得对知识的强化训练还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到位,所以这块知识点我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题量不多,要求以质量为主,我边巡视边指导,然后学生做完我及时面批,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则大纲也要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上,我也有跨度地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性练习,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而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对比训练,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这样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另外,在对学困生的辅导中,用直观的线段图进行分析,通过多变沟通联系,如补条件,补问题等的形式进行补充,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分数乘法应用题及分数除法应用题是这学期的难点,“温过而知新”,相信反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磨练”,学生还是能进步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9
由“搅乱”引起的反思。
今天象往常一样,在学生理解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之后,我想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去探究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时候。一些同学嚷嚷开了“老师我会!”“老师我知道!”,“是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理由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刚开了一个头,一些学生就会把后面的知识讲出来,结果一下子把老师事先设计的思路被学生给“搅乱”了。曾经我有过这样的烦恼和无奈:心理总是责备学生的“插嘴”,觉得这样以来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也使我的教学没了层次,讲课缺乏激情。
对此,我也冷静的思考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自己已经习惯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居高临下地将学生的思维牵进预设的圈内,而一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开了,教师就很难面对自己无法预测的学生众多的想法,缺乏教学的机智。更重要的方面,是教学理念上的差距。其实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骄傲。并且都是以极大的热情,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与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那么我们教师还有什么理由责备学生、压抑学生呢?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有思想,现有的知识起点也是比较高的,这样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老教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真正把自己主导下的课堂学习建设成为可供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整合学习资源,形成学习能力的促进平台。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回顾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探索”是一个关键词——“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及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背景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例如在本单元的分数乘法(一)中,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
而在分数乘法(三)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具体的讲就是:通过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集体引导,再通过具体的探索要求帮助学生尝试着探索比较复杂的实例。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由“搅乱”引起的反思。
今天象往常一样,在学生理解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之后,我想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去探究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时候。一些同学嚷嚷开了“老师我会!”“老师我知道!”,“是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理由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刚开了一个头,一些学生就会把后面的知识讲出来,结果一下子把老师事先设计的思路被学生给“搅乱”了。曾经我有过这样的烦恼和无奈:心理总是责备学生的“插嘴”,觉得这样以来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也使我的教学没了层次,讲课缺乏激情。
对此,我也冷静的思考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自己已经习惯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居高临下地将学生的思维牵进预设的圈内,而一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开了,教师就很难面对自己无法预测的学生众多的想法,缺乏教学的机智。更重要的方面,是教学理念上的差距。其实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骄傲。并且都是以极大的热情,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与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那么我们教师还有什么理由责备学生、压抑学生呢?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有思想,现有的知识起点也是比较高的,这样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老教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真正把自己主导下的课堂学习建设成为可供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整合学习资源,形成学习能力的促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