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4 17:2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是在教学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以前应用题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这个片断,我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避免死记硬背、机械是模仿,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依据,要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种说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会,怎么教的问题。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本节内容并不难,为此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死记数量关系,找出谁是单位1,谁是分率,知道要求是分率对应的题用乘法计算等,学生只会用一种方法,长此以往,对灵活解题是不利的,在这个片断中,问题开放,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说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第二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第81页第1、2题。

二、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

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2.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开放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应用,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四、数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时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的主动意识。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1..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研究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编成本节课的学习素材。(2)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编成习题。2.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教学媒介定为:易得、简捷、经济三个原则。

六、学情分析:

1.知识点的学情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有上好这节课的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过程: 课前。

谈话:希望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大家继续发扬我们的优秀品质,勤脑筋,爱思考,勇提问,善解答,把最优秀的你们展现给大家。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只列式不计算。(1)

(3)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2、提问:观察这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这3题为什么都用乘法算? 追问: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你再说一说。

3、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二、情景引入。

(一)师生谈话:咱们学校的课余生活开展得丰富多彩。瞧,这是咱们班参加跳绳比赛的孩子们比赛时的情景,他们身手非凡,上下穿梭,如同音符在长绳的五线谱上翻飞腾跃。我做了个统计,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5,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全班人数是单位“1”。

生2:单位“1”被平均分成了5份,跳绳的人数占3份,没跳绳的占2份。

59生3:不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5。„„ 你会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吗?先思考,再动笔。

师:同学们借助线段图表示出了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5,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什么?(放开来让学生说)(跳绳人数、没有跳绳的人数、全班人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补充条件:咱们班一共有60人。怎样在图中表示?整理一下已知条件。(课件出示)师: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没有跳绳有多少人?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说思路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跳绳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边画边想的活动中复习数量关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新授例题:

六年三班有60个同学,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5,剩下的是咱们班的啦啦队,啦啦队有多少人?

1.指名读题,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怎样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全部在图中表示出来?

2.结合图分析数量关系。

仔细观察线段图,先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思考:要想求没有跳绳的人数,可以先求什么? 3.全班交流。

生:可以用总人数减去跳绳的人数,就是啦啦队的人数。

师:我们班的同学很善于思考,学数学就要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比知识更重要。现在请你把他的方法中的重点和关键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4.小结:用刚才的思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跳绳的人数是多少,再用总人数减去跳绳的人数,就能啦啦队的人数。(板书)

(设计意图:这种思路对学生后继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要让学生都能理解与掌握这种思路,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

5.展示不同做法:谁和他的解法不一样的?也能求出没有跳绳的人数?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个了不起的数学思想方法。

你们有没有跟他同样的体会?请把你的想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6.小结: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

先求出啦啦队的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啦啦队人数,就是求总人数的(1-35)是多少。

7.列式计算。

根据刚才大家的思路,请你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出来。有困难的同学向同伴请教,已经做完的孩子准备当小老师,与大家分享你的做法,不想当小老师的孩子也可以向小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总结做题经验。

(设计意图: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都有进步的空间。)8.主动检验。

提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怎么办?(板书:检验)

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呢?请你自己想办法检验,并把检验的算式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检验方法。提问:你会检验吗?请一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明确:看看跳绳和啦啦队的总数是不是60人,同时跳绳的人数是不是总人数的3/5。

注意:一句话概括检验的数据要回到原题,看看与两个已知条件是否相符合。9.回顾反思:刚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下面的同学问得好,上面的同学回答得也很精彩。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解决这种问题的一般步骤。完成板书:精细读图---理解题意---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主动检验---经验所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学以致用

谈话:用你们学到的经验所得,检验你们的学习成果,看看大家今天学得怎么样。

1.在我们学校组织的《攀登阅读》活动中,全校有24个班级,有5/6的班级达到了优秀,没有达到优秀的有几个班? 要求:1.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理解“有5/6的班级达到了优秀”这句话,3.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4.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5.独立列式解答并检验。

2.在《攀登阅读》活动中,我们班某某同学看一本35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7,第二天看了150页。(1)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2)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通过做这道题谈谈你的经验收获。

3.开放练习:你能用36、2/3两个数编一道和本堂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相类似的应用题吗?注意数量的合理性。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的:

1、复习时我设计了找单位“1”和写数量相等关系式的练习,是为了学习新课做准备。

2、出示新课,让学生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

引到学生想:画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画?

3、根据线段图,写关系式。

4、根据关系式列算式,并解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了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根据不同的关系式,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但是,在讲解算式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时,有一部分人对第二种算法中括号部分算的是什么,有点模糊,不能清楚地表述出来。在教学后,我真正感觉到,要让学生理解一个分率表示什么量的重要性,虽然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点,但因为单位1加几分之几这样的分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因此要更为重视与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本课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并反思教学过程,颇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学生,考虑他们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力求使教学设计得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去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培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思维品质。

第四篇:六年级《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今天,六个班在三个班上对两个数学班上的评分应用进行评审,小学阶段的分数应用比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单位的变化有关,是最基本的分数应用。不仅问题的应用的分数分割是基于它,许多复合分数在其扩展的基础上应用。因此,对于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教学我特别强调线图的作用,线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开始,但在通常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不使用线图来帮助分析意识的意义和习惯,原因是学生不明白线图的作用,这是不必要的,这个部分这么强调,线图是让学生理解线图允许你更清楚地找到关系的数量在帮助之间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让你更准确地掌握对应关系数量之间的关系等,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感觉,从而形成习惯。对于更复杂的分数应用的问题,通过分析关键句和线段图,并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意义,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交际练习和实例,运用学习解决稍微更复杂的应用问题,并从对不同结构的新旧应用的理解。

教学也揭示了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

1.不要说更多的讲座不会经历更多的练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想法,不应该是集体的,应该注意个别学生的表达,而不必遵循教科书的固定模式,学生应该被允许使用自己的方式,用你自己的语言分析问题。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泄漏弥补。

2.部分学生将计算出来的单亲关系数量不好,为贫困学生加强如何找到单位1训练,并根据关系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加强关键词训练。

第五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反思

精彩是准备出来的,效果是设计出来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反思

岑溪市第七小学 吴 宏

一、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在【知识链接】板块设计两道复习题,并总结: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在【合作探究】板块,我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归纳总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在【巩固提升】板块,设计了半开放的练习要求,让学生在例题后的“练一练”栏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因为该栏目中的3道练习均为相同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课堂效率。

3、在【达标测评】板块,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一是部分量与部分量之间的分率关系;二是已知同一单位“1”的量的变式练习,多角度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选做题,该题做了适度的拓展,挖掘优生的学习潜能,并为下一学习内容作铺垫。

4、关于特色设计。在学案中设计了【本周习惯】的【导航台】栏目,【本周习惯】旨在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航台】栏目在学法指导、学习要求、知识拓展等多维度给学生保驾护航,是学生学习的无声助手。

二、课堂教学行动反思

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我作了充分的考虑,也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积极思考,但在教学中还是显露出了一些问题:

1.由于借班教学,学生对学案设计意图不熟悉,独学行动准则在偏差,大部分学生未能辅以“。?!__ ﹏”等标点符号表达自己的学习状况。

2.在对学群学环节,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学习互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在展示环节,交流问题的两种不同解法的比较中,让学生更多的表达,更清楚的表述。我是一个快乐的倾听者,适时加以点拨和激励,让学生在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归纳,更深更全面的去概括。

4.学生能高效率完成达标检测题,但由于电子白板故障未能进行高效率反馈检测情况,是为遗憾之处。在今后教学中要做多手准备。

回顾本节教学,我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与学法指导,在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介入进行指导、点评和激励。在40分钟内完成了对学、群学、展示、检测、总结感悟以及各环节学情反馈评价,并达成学习目标,体现了学习效率。

精彩是准备出来的,效果是设计出来的。只有用心做足课前的准备,精心做好课堂的设计,才能展现出学习的精彩达成高效课堂的效果。

下载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定稿)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皂户李镇中心小学 马晓玲 一、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5日教案序号:57 课型:练习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线段图,通过自主探索、交流,知道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掌握稍复杂......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师:杨超全 教学内容: 教学第83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苏教版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课教案教学内容:11册练习十六11~15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熟练地解......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初步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听课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听课反思 夏李乡实验学校 孙彩娜 在12月16日夏李学区举行的区域教研活动中,夏李实验学校作为东道主,由四位教师进行了授课。姚晓真老师所执教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有关分数应用题的新授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专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岳壁学区岳南学校 李 杰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68页例4、例5,练习十七第1、2、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与它的几分之几的差(和)是多少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