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23: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例

1、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 ”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有多少人?(1)比较复习题与例2 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 ”的含义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单位“1”的 是哪个量?(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板书:

说说 的含义,独立解答。(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提问:可以怎样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结合回答,板书画出线段图。

指出:条件和要求问题的数量不对应,可以先求出与 对应的数量看了多少页,再求问题的结果。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提问:求黑兔多少只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和同桌说一说,再解答。

3、做练一练的第3题

指出:这题中 这个分数表示的数量和要求的问题不对应,所以可以根据总数量和已知的分数求出 的对应数量,再求出问题的结果。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9~80页例

3、练一练,第81页练习十三第3~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 ”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1)比较复习题与例3 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 ”的含义。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单位“1”的 是哪个量?(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板书:24+24×,说说24× 的含义,独立解答。(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 ×(1+),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做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最后再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三的第3~5题。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1~82页练习十三第6~11题。教学过程: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巩固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2、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引导:这两题可以怎样想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提问:这两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做练习十三的第10题 学生默读题目,交流条件和问题。

引导:这里哪个是单位“1”的量,和 对应的是什么数量?同学互相说一说,再讨论可以怎样做,然后自己完成解答。

4、拓展练习

出示: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补充条件:

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20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20× 20+20× 20-×

四、课堂总结

1、课堂小结

2、布置作业

第二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第81页第1、2题。

二、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

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2.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开放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应用,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四、数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时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的主动意识。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1..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研究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编成本节课的学习素材。(2)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编成习题。2.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教学媒介定为:易得、简捷、经济三个原则。

六、学情分析:

1.知识点的学情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有上好这节课的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过程: 课前。

谈话:希望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大家继续发扬我们的优秀品质,勤脑筋,爱思考,勇提问,善解答,把最优秀的你们展现给大家。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只列式不计算。(1)

(3)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2、提问:观察这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这3题为什么都用乘法算? 追问: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你再说一说。

3、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二、情景引入。

(一)师生谈话:咱们学校的课余生活开展得丰富多彩。瞧,这是咱们班参加跳绳比赛的孩子们比赛时的情景,他们身手非凡,上下穿梭,如同音符在长绳的五线谱上翻飞腾跃。我做了个统计,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5,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全班人数是单位“1”。

生2:单位“1”被平均分成了5份,跳绳的人数占3份,没跳绳的占2份。

59生3:不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5。„„ 你会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吗?先思考,再动笔。

师:同学们借助线段图表示出了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5,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什么?(放开来让学生说)(跳绳人数、没有跳绳的人数、全班人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补充条件:咱们班一共有60人。怎样在图中表示?整理一下已知条件。(课件出示)师: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没有跳绳有多少人?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说思路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跳绳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边画边想的活动中复习数量关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新授例题:

六年三班有60个同学,跳绳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5,剩下的是咱们班的啦啦队,啦啦队有多少人?

1.指名读题,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怎样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全部在图中表示出来?

2.结合图分析数量关系。

仔细观察线段图,先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思考:要想求没有跳绳的人数,可以先求什么? 3.全班交流。

生:可以用总人数减去跳绳的人数,就是啦啦队的人数。

师:我们班的同学很善于思考,学数学就要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比知识更重要。现在请你把他的方法中的重点和关键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4.小结:用刚才的思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跳绳的人数是多少,再用总人数减去跳绳的人数,就能啦啦队的人数。(板书)

(设计意图:这种思路对学生后继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要让学生都能理解与掌握这种思路,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

5.展示不同做法:谁和他的解法不一样的?也能求出没有跳绳的人数?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个了不起的数学思想方法。

你们有没有跟他同样的体会?请把你的想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6.小结: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

先求出啦啦队的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啦啦队人数,就是求总人数的(1-35)是多少。

7.列式计算。

根据刚才大家的思路,请你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出来。有困难的同学向同伴请教,已经做完的孩子准备当小老师,与大家分享你的做法,不想当小老师的孩子也可以向小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总结做题经验。

(设计意图: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都有进步的空间。)8.主动检验。

提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怎么办?(板书:检验)

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呢?请你自己想办法检验,并把检验的算式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检验方法。提问:你会检验吗?请一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明确:看看跳绳和啦啦队的总数是不是60人,同时跳绳的人数是不是总人数的3/5。

注意:一句话概括检验的数据要回到原题,看看与两个已知条件是否相符合。9.回顾反思:刚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下面的同学问得好,上面的同学回答得也很精彩。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解决这种问题的一般步骤。完成板书:精细读图---理解题意---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主动检验---经验所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学以致用

谈话:用你们学到的经验所得,检验你们的学习成果,看看大家今天学得怎么样。

1.在我们学校组织的《攀登阅读》活动中,全校有24个班级,有5/6的班级达到了优秀,没有达到优秀的有几个班? 要求:1.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理解“有5/6的班级达到了优秀”这句话,3.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4.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5.独立列式解答并检验。

2.在《攀登阅读》活动中,我们班某某同学看一本35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7,第二天看了150页。(1)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2)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通过做这道题谈谈你的经验收获。

3.开放练习:你能用36、2/3两个数编一道和本堂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相类似的应用题吗?注意数量的合理性。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是在教学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以前应用题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这个片断,我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避免死记硬背、机械是模仿,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依据,要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种说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会,怎么教的问题。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本节内容并不难,为此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死记数量关系,找出谁是单位1,谁是分率,知道要求是分率对应的题用乘法计算等,学生只会用一种方法,长此以往,对灵活解题是不利的,在这个片断中,问题开放,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说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苏教版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11册练习十六11~15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体会分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据题意,先判断单位“1”,再列数量关系式。

(1)梨子的数量是桔子的;

数量关系是()×()=()。

()×()=()。

(2)一袋米,还剩;

数量关系是①()×()=()。

②()×()=()。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

数量关系是①()×()=()。

②()×()=()。

(4)实际烧煤比计划节约

数量关系是①()×()=()。

②()×()=()。

小结:我们在遇到含有分率的分数问题是要先确定单位“1”和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单位“1”和数量关系结构。)

二、分类练习

1、完成下面4题

⑴小华看一本168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⑵食堂买来630千克大米,买来的面粉比大米少。买来面粉多少千克?

⑶一块菜地有公顷,种了土豆,其它的种植花生,花生地多少公顷?

⑷水果店运来苹果吨,运来的梨子比苹果多,梨子运来多少吨?

2、给上述4题分类

⑴前后4人小组讨论

⑵请学生汇报是如何分类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这里学生可能出现三种分类情况:⑴和⑵,⑶和⑷,前者单位“1”数量是整数,后者单位”1”数量是分数;⑴、⑵和⑶,⑷单独,前者求分率都是1-,后者求分率是1+;⑴和⑶,⑵和⑷,前者是部分数量与总数量在比较,后者是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

⑶教师引导后归类,一类是部分数量与总数量进行比较,另一类是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

⑷提问:虽然4题分为了两类,但是它们又有着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都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小结:我们在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要注意先分析数量关系,同时注意分数在具体题目中的含义。比如第三题和第四题前后两个分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教学意图:通过对比和分类,更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讲清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三题和第四题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

三、深化练习(4人小组完成,一个人记录所编题目,之后汇报)

1、一堆煤有吨,烧去,烧去多少吨?

(1)要求学生口答算式,说明列式根据。

(2)改变条件,变成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如:一堆煤有吨,烧去一部分后,还剩,烧去多少吨?)

(3)改变问题,变成两步计算分数乘法应用题。

(如一堆煤有吨,烧去,还剩下多少吨?)

2、李大伯养鸡160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

(1)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①养鸡多少只?②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③鸡比鸭多多少只?④鸭比鸡少多少只?

(2)对提出的问题口答算式

(3)引导学生对两组题进行比较,看看这两组题,不管是一步计算的还是两步计算的,它们都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4)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它们都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列式计算的。

(教学意图:沟通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体会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四、提高练习

1、春领小学植了90棵树,其中是六年级植的,是五年级植的。

(1)根据提供的条件,你想提什么问题呢?(把自己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

可能有:①六年级植树多少棵?②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③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④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多少棵?

⑤其它4个年级植树多少棵?

⑥五、六年级共比其他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2)选择需要两步或以上的问题让学生解答。(③④⑤⑥)

(3)每人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解答后汇报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巩固学生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每人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解答,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解答。)

2、小红读一本3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1)请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看哪位同学最先做出来?

(2)两种方法:300××(1+)或300×+300××

(目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总结

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判断单位“1”是谁,是不是知道了它们具体数量。再找出所求问题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第一类: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比较

第二类: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的比较

共同点:实质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五篇: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师:杨超全 教学内容:

教学第83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时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的含义及解题思路。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课件出示)

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

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比较复习题与例2 的不同。(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的含义

5/9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单位“1”的5/9 是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 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45×5/9 的含义(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名说(1- 5/9)的含义。(6)比较两种解题方法。(7)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如何画图帮助我们思考?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做练一练第2题。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补充练习。

5、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方法一:45—45×5/9 =45—25 =20(人)

方法二:45×(1- 5/9)=45×4/9 =20(人)

(说课材料)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师:杨超全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初步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来解答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首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分男女队,看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让学生通过回忆所学的分数知识解答问题,这样就为新知识做出了铺垫。然后又根据创设的情景提供了信息引出问题。再根据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让学生找到关键句子,重点理解在理解中让他们动手操作,画图,在理解。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发现有的问题是以前学过的有的问题没有学过,从而引出新知,这样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学习了新知。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在充分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强求学生用指定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来体会,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能理解的算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师:杨超全 一是充分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

在以前应用题的教学中,对“思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解答问题,本节课,我不仅关心学生会解答问题,更关注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的模仿,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依据,在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会,少部分不会 “的问题。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并不难,为此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死记数量关系,找出谁是单位“1”,谁是分率,知道要求的分率对应的题用乘法计算等,学生只会用一种方法,长此以往,对灵活解题是不利的,在这节课中,问题开放,引导学生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说”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三、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画图时,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知道画图不够细致,具体。今后在这方面教学时我要引以为戒。

下载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份上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