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优秀教案设计-浅谈过渡语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和运用
浅谈过渡语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和运用
【摘 要】:语言是教学的工具和载体,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科学合理地运用好过渡语,可以将课堂与课堂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流畅,上下贯通,各个环节紧凑,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对过渡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析,为更好地使用过渡语,促进课堂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过渡语 数学 教学 功能 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数学和语文不同,语言的提升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斯托里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不仅包括数学符号、图形和数学概念、术语,也应包括为了适应数学教学活动而转化的自然语言,诸如教学语言、过渡语言等。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四年来,在课堂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必须有机地运用好过渡语言,才能让学生将知识点有联系地进行消化和吸收,无论从小学生的受教心理还是从数学教学的特点来看,课堂中过渡语的使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过渡语的功能
1、对教学环节的“串联”作用。
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过渡语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机地串连起来,给予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让课堂教学在内容的连贯上、结构的承接上,以及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都有很好的整体感、形象感。
2、提升学生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点的特殊性、激发学生的理想思维、探索思维和发散思维。课堂上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一环节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和思考。如运用质疑和设问方式过渡可以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3、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温固知新。
如在教学过渡时,采用复述承接类过渡语,就等于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温习一遍,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前面所学的印象。通过引导性的过渡语有利于让学生对新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兴趣,不断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
4、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中,如果对过渡语使用得当,科学合理的过渡语会像课堂的“润滑剂”一样,紧密地将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积极互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将有更深的认识,课堂教学质量也会良性互动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过渡语的类型
1、引导式过渡。
此类用语大多用于一堂课的开头或是某一知识讲授的开始。如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我们今天本节课开始了解小数的概念”、“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图形有哪些?”等诸如此类的语言都属于引导式过渡语。根据课堂需要,引导式的开头方法千变万化,教师可依据教学的实际选择恰当的过渡方式。
2、承接式过渡。
又称为顺流式过度,主要是对知识点之间和课堂教学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类型的过渡语是一种基本用语形式,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用图形教学中,教师就说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下面接着继续学习长方形的有关知识。承接式过渡语有很好的总结和启发性,特别对于关联性较大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3、总结式过渡。
又称归纳性过渡语,这类过渡语一般用于一个教学点结束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或一个教学点结束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课堂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简要的总结,便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这类过渡语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将教学的重点再现出来,给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总结对课堂所学形成整体 2 的印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4、启发式过渡。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的启发,带领学生对已经学的或将要学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这类过渡语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经常性的使用,收效明显。如果能够深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在提出问题时把握好问题的层次,将会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讨论式过渡语。
这类过渡语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点和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出对于同一问题不同解决方式的一种过渡方式。这类过渡语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知识点的特点和作用,另一方面是暗示学生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以便对施教知识进行比较教学。譬如在讲一般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和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简便的解题方法。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课堂过渡方式,还有复述式过渡、悬念式过度、验证式过度、提示式过度、表扬式过渡等一些形式的过渡语。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体运用哪种形式的过渡语,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目的加以灵活选用。
三、过渡语的使用
1、在课堂引入时,过渡语要尽量精炼、言简意赅,要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引入的过渡语要直指课堂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圆的面积”的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入:“我们在学习推导几何图形面积的公式时,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分割、拼合等办法,将它们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那么像圆这样的图形怎样割补?割补以后又怎样推导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时学生会在心里对以往所学进行回忆,并产生悬念,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2、在教学过程中,过渡语要力求生动、通俗易懂,适时地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 3 题。
数学课堂不应是生硬、严肃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过渡语,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例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生认识年月日的时候,可以这样进行过渡“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2月。那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呢?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请同学们尝试“拳头法”来进行月份大小的记忆。”有了这个联系,这类最值问题就能想通想透,这样的讲析才更易被学生接受。
3、在课堂互动时,过渡语要把好时机、鼓励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体验。
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要抓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每一次互动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的过渡语,使他们在被赞扬中享受知识所带来的成功体验。赞扬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时运用诸如“某某同学带了一个好头,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值得大家学习,同学们还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吗?”“说得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补充补充吧。”等一系列的过渡语。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教师的认同与鼓励,体验到求学的快乐,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4、在突破难点时,过渡语要有启发性、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积极打开学习的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掌握知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的过渡语必须具有启发性,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给学生以丰富的思考空间。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如在解决难题时,可以运用“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开动脑筋,想想办法,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试试看。”一类的过渡语。只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5、在过渡总结时,过渡语要拎清要点、承上启下,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整体把握。
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总结,是一个知识点教学的结束和另一个知识点教学的开始,而一般知识点之间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此时过渡语的使用就必须突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并通过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对阶段学习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如讲解完除数是两位数的知识点后,可以讲“同学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这种方法能不能用到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同时课堂总结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在课堂小结时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学完比例后,运用如“无论是设计大楼和还是制作地图,都需要应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比例知识,只要同学们认真掌握我们每节课的知识,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某个同学成为出色的设计师。”作为过渡结束语,也能让学生带着梦想参与好每次的课堂教学。
结 语:
总之,学生的所学与老师的所教师分不开的,教师善于在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过渡语言,可以更好地去启发、去引导、去激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在积极地课堂互动中培养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艺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阳.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M].三晋出版社,2009.【2】 沈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用语的设计与运用.教育科研论坛,2011-1.【3】 倪敏锋.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运用.教育科研论坛,2011-5.【4】 颜乃艳.顾正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科学咨询,2013-3
第二篇:数学片段教学过渡语
1、数学课上啊,既需要热闹地参与,更需要安静地思考。
2、能静下来思考,真好。谁还没发过言,好,请你!善于发现,(发现数学的美或特点。。),乐于分享,(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真好!
3、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探索新知识,真好,就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新朋友的奥秘吧!
4、有什么共同点啊,聪明的六七班同学,先认真观察,然后再把你的发同与同桌一起分享吧!
5、对了,先不忙着举手呀,再认真地思考思考吧。相信你会有更精彩的发现的。
6、能懂得用数学知识来讲道理,真好。
7、真理不辨不明啊。感谢这两位同学精彩的辩论啊。多有价值的发现啊,掌声,能获得这么多的粉丝,老师真羡慕你啊。8、0虽然小,但在计算时,作用可大了,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的。是啊,细节决定成败,你的认真与细心,真得令老师感动,向你学习!也期望全班同学也向你一样啊。
9、声音响亮,充满自信,回答得非常完整,真好!
10、能把问题考虑得如此周到,真好!
11、能提出这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棒
12、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用1】2】3来一一举例,真不愧为我们班的数学王子呀。
13、真敏锐的数学眼光呀,你们发现了吗。
14、瞧,不仅声音响亮,还说得非常有条理,真好。
15、同学们,出错了不可怕,可怕地是你对待错误的态度的,对了,先抓抓你自己身上的病虫,再帮帮
16、是呀,态度决定一切呀。
17、遇到困难呢,该怎么办呀!
18、老师要表扬第一与第三小组的组长,当组员遇到困难时,小组长多像个热情的小老师呀。
19、小组的四个人全做对的请举手,是呀,共同地进步是我们小组合作的重要目标的,决不能落下哪个人的。20、要表扬1、3、4小组,他们合作可认真呢,瞧
21、你的汇报是全组人共同的想法吗?哦,你说,这是你的想法,后一半是别人想出来的,看来,人多智慧也高啊。
22、多热烈地讨论啊,能在小组内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见解)(观点)(方法),真好!哪个小组愿意来第一个向全班同学(展示)分享下你们组的智慧,(好主意)
23、不着急,你可以按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来说说,其它同学先别忙着举手,对了,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学会等待
24、多好(妙)的主意(方法)(总结)、全班同学都听懂了吗,咦,你说,他讲的快了点,好,你愿意再说一遍你的好方法吗,听懂了吧,同学们,响亮的发言,认真的倾听,真好,把掌声送给他们。
25、你们有信心独立解决这道题吗?都信心满满啊,开始吧!
26、吴正宪在课堂中常说的一句话(供参考):你说的你明白,他说的他懂的,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大家都懂呢
27、我要给你鼓鼓掌了,你不仅看到了它们的不同,还找到了它们不变的地方。
28、我们今天不仅一块学会了(把东西进行分类),还能把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整理成图,整理成表。同学们还知道了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29、现在马上就要下课了,你能不能(相不想)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啊。
30、谁来第一个告诉大家。就请你吧。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分类的现象。我学会了分类。我知道了分类与整理都要有一个过程。都要慢慢来进行。经历了分类的过程,真好。经历之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高兴。谢谢你,老师与你一样开心高兴,请坐吧。
31、同学们,这节课啊,我们不仅经历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还把你们分类的结果整理成了图或表,大家还发现,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以后在生活中还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的,你会不会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啊。好的,(就请带上 接受老师的)
32、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合作、一起讨论,一起探讨、一起发现、一起验证、一起总结。。过得可开心呢,兴奋呢,快乐呢
33、口算,没问题吧,看谁反应快。开始吧 34、21*3= 21*30= 两道题有联系吗?琢磨琢磨吧。10倍。好,继续!34*2=68 34*20=680 15*2=30 15*10=300 瞧,掉陷井了吧。
35、能把这些数学信息组合起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36、我会计算出14*12,结果和150做比较,出问题了,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还没认真、正经地好好学过,研究过,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会做?老师要求:不仅会乘,还要把道理说清楚,会吗?有了第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第三种呢/
37、小组之间,互相当小老师,看能不能将对方说懂,开始吧
38、(拍手);能轻声入耳,有序发言,训练有素,讨论热烈。真好。谁愿意与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好方法?
39、师:我建议,你觉得哪个地方他们组讲得还不够清楚,你就问他们哪个问题,让他们解释,考考他们。
40、为什么把48与120加起来?因为他们是*14与1*12的结果,你们反对啊?
41、为什么把2写在10位上。鼓掌
42、问的特别有水平,回答得也很精彩。
43、我想请问:干吗把这两个数加起来。44、48哪里来的。120哪里来的,1在百位,2在十位,虽然写12,但它表示什么。干嘛这里空着。写0更清楚,不写0很简洁。4个12,10个12哪里来啊,请你上台指一指吧。
45、没拿尺子画得还比较直,要是用上尺子,一定会画更直了,我希望大家画得更直。
46、能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计算。真好,这转化可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呢,(板书)咱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转化的吧。
47、是啊,思路是一样的,但格式不一样,表达的形式方法不一样。
48、把12拆成2*6,把14拆成2*7,12*14=2*6*2*7=4*42,折完之后干什么很重要啊。能不能比这个更简捷些,直接折成二位数乘一位数。
19、看你得意的样,请你,同学们,同意他的意见就点点头,不同意的就摇摇头吧。
50、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00分之一元,也就是0.01元。你讲的真好,老师为你而骄傲。
51、几个同学可以讨论讨论。思路有了吗?谁来说说。小老师到前面来。
52、师:我建议,你觉得哪个地方他们组讲得还不够清楚,你就问他们哪个问题,让他们解释,考考他们。
53、为什么把48与120加起来?因为他们是*14与1*12的结果,你们反对啊?
54、为什么把2写在10位上。鼓掌
55、问的特别有水平,回答得也很精彩。
56、我想请问:干吗把这两个数加起来。57、48哪里来的。120哪里来的,1在百位,2在十位,虽然写12,但它表示什么。干嘛这里空着。写0更清楚,不写0很简洁。4个12,10个12哪里来啊,请你上台指一指吧。
58、没拿尺子画得还比较直,要是用上尺子,一定会画更直了,我希望大家画得更直。
59、能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计算。真好,这转化可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呢,(板书)咱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转化的吧。
60、是啊,思路是一样的,但格式不一样,表达的形式方法不一样。
61、把12拆成2*6,把14拆成2*7,12*14=2*6*2*7=4*42,折完之后干什么很重要啊。能不能比这个更简捷些,直接折成二位数乘一位数。
62、看你得意的样,请你,同学们,同意他的意见就点点头,不同意的就摇摇头吧。
63、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00分之一元,也就是0.01元。你讲的真好,老师为你而骄傲。
64、几个同学可以讨论讨论。思路有了吗?谁来说说。小老师到前面来。
65、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计数器,还有一些珠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好吗?看来,同样的三颗珠子,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怎样拨呀!瞧,出现不同的声音呢?认为能的同学,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66、认为能的同学,如果允许同桌间合作,你们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3万这个了吗?瞧,普普通通的计数器上,还隐藏着有趣的规律呢?那这些新的计数单位究竟有多大,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67、刚才你的发言很精彩,把两个要素都说出来了。68、平行4边形有什么特征?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可以把平行4边形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
69、三角形是个封闭图形,这句话说的很专业,70、对,他画的多认真啊,谁再来画一条高了,虽然没举手,但请来好吗?不会,试试,想好了再试,瞧,画对了,其实学习也不难,学习就是猜想,尝试,敢于尝试不就行了吗? 7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追问这样的4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4边形,知道了平行4边形的特征,掌握的怎样画行4边形,还增长了学问,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去问的呀。72、但是很重要,不过,我觉得说但是之前,应该先说他的创意好不好?首先应该看到别人的好后再说但是。73、谢谢你的操作,验证了刚才那位同学发言中的猜想。74、比一比看谁画的多,准备好了吗?开始。
75、不知不觉啊,我们认识到三角形的不少特征,请打开课本,阅读第6。画出你认为重的内容,你觉得黑板上还应该板书哪些内容呢!
76、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问题的
77、好,你也是一位数学家,整百数又怎么看,只要看头两位能不能被四整除,好极了,你们都是数学家。
78、看来,我们在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来思考,这样我们能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79、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的桃子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
80、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讨论,谢谢!81、他们的问题可能出在哪。同意他的想法吗?同意。对于数学,你有很好的直觉,但光有直觉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问自己3个字,为什么。为什么圆有无数条直径呢?先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别的同学继续思考。我最喜欢刚才他说的一个词,猜猜看,没错,什么叫任意?看来,学习数学,可不能只浮于表面,还得学会问自己3个字,为什么。瞧,画一画,量一量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而看一看,想一想。我也想试试,不过,尽管我是老师,但如果画错了,也别客气,大声的喊出来,看谁反应最快?学习数学,贵在联想。乔,动手操作又一次帮助我们获得的结论。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这样描述有点复杂,能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吗?这就是数学语言的魅力,准确,简洁。多美妙的发现呀,继续来观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组合作真好。非常好,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讨论,谢谢!
82、你也是一位数学家,整百数又怎么看,只要看头两位能不能被四整除,好极了,你们都是数学家。看来,我们在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来思考,这样我们能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朋友,你埋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的桃子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讨论,谢谢!
83、垂直与平行:重新思考下,觉得“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个东东还是放到后面说(两支笔在桌上,你能摆出不相交的形状吗?咦,有个同学说:其中有支笔掉到地上了)。前面还是复习直的线后,要学生在纸上随便画两条直线。然后要学生对黑板上的作品进行分类……。(老师开始不说同一平面这个概念。就先让学生画线,等学生用笔来比划的时候在说同一平面这个概念)
84、垂直与平行:也可以创设情景,把两根小棒,丢进大盒子里,猜猜两根小棒,请你把猜想画在纸上,再验证看看谁猜对了,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类。(我给你的笔记只是一种基本流程,要想在教学设计上及教学过程上多加些分,请一定多去看看一些名师的教学案例或课堂实录,网络上很多的)
85、吴正宪在课堂中常说的一句话(供参考):你说的你明白,他说的他懂的,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大家都懂呢
第三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
作者:冯岩
地址:海城高中数学组 邮编:11420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
姓名:冯岩
地址:辽宁省海城市高级中学数学组 邮编:114200
[摘 要] 启发式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教学理念。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又赋予启发式以新的内涵。即启发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促进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利于增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们通过实验和研究,认为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关键词] 启发式;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从著名教育家孔丘至今,历时二千多年,启发式不但没有在教学中有丝毫的淡化,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这说明启发式有着强大生命力。
那么,什么叫“启发式”?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所谓“愤”、“悱”,正是学生求知的冲动和兴趣,也就是学生学习的潜能。在孔子看来,教师如果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挖掘出来,那么他(或他们)的教学就不可能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孔子关于启发式的论述,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启发式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摆脱老师问学生答的浅层次的教学状态,而渐臻于从本质上讨论教学知识和能力,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境界。
为了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原则和方法,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 从心理学上讲:“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当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与教材课题发生矛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便活跃在新的有趣的问题等待解决之时。表现在惊讶万分,急于探究,思维高度集中,高度振奋。
例如,在讲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喜爱象棋,中国智者云游到此,国王得知智者棋艺高超,于是派人请来智者与其对弈,并傲慢地说:“如果你赢了,我将答应你的任何要求。”智者心想:我应该治一治国王的傲慢。当国王输棋后,智者说:陛下只须派人用麦粒填满象棋盘上的所有空格,第一格一粒,第二格二粒,第三格四粒 „„以后每格是前一格粒数的二倍。国王说这太简单了,吩咐手下马上去办。过了好多天,手下惊慌地报告国王,不好了,你猜怎样?原来经计算,印度近几十年生产的所有麦子加起来还不够。问:你知道这些麦子有多少呢?新课开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形成学生欲证不能,欲罢不能的悱愤状态,很快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去探索和发现。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想办法去求。少数同学想一格一格地加起来,但又太麻烦,数据很大,马上放弃自己的想法,再探索其他途径。这是老师启发学生,每格麦粒的个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成等比数列。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从而引出课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概念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欣赏大形式化概念的“美丽”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二、启发式提问 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教学中,要讲述球面的定义及球截面的性质。可以直接给出定义证明性质,但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乏味,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在用旋转的方法定义了圆柱、圆锥、圆台之后,思考球面是如何形成的?(2)回忆初中圆的定义,把它类比推广到空间得到什么结论?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用旋转和和集合的方法定义球面。(3)球和球面一样吗?若不一样有什么区别?(4)用一个平面去截球会得到什么图形,若改为用一个平面去截球面会得到什么图形?(5)在球面上有两个点,如何连接才能使他们在球面上的距离最短?从而明确球的相关概念和球截面性质。这样处理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同时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启发式的探索试验 运用启发式探索试验,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产生惊奇,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便积极思维,最终获取知识。
例如,我在讲椭圆的定义时,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教具:一块纸板,一根定长的细绳和两枚图钉。先将两个图钉固定在同一点,显然画出的是圆;然后通过不断移动两个图钉(改变两个定点间的距离)画出扁平程度不同的椭圆;最后当两图钉将绳子拉直时,画出的是线段。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理解2a>2c这一条件,这样安排也有利于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四、讨论或议论
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讨论或议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例如:在讲圆方程时,有这样一道题:
已知O为坐标原点,圆x2+y2+x-6y+C=0,与直线x+2y-3=0的两个交点为P,Q,当C取何值时,OPOQ?
上课时,有80%的学生认为此题是直线与二次曲线的相交问题,所以选择了常规解法(即联立直线方程与圆方程组成方程组,再用韦达定理求出x1x2和y1y2),此解法略。
然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题中条件和结论,启发他们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知识的迁移,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以探求其它的解法。讨论的结果还有以下三种解法。
解法一 设M点是弦PQ的中点,由O1MPQ,O1(-得O1M:y-3=2(x+1212,3),)1y-32(x)再由2 得M(-1,2)x2y-30所以以PQ为直径的圆且过原点O的圆M为
x2+y2+2x-4y=0 ① 将①式与圆O1:x2+y2+x-6y+C=0相减 得公共弦PQ方程:x+2y-C=0 又PQ:x+2y-3=0 C=3 解法二 设过P,Q的圆系方程为
(x2+y2+x-6y+C)+ λ(x+2y-3)=0 ①
过原点,C-3λ=0 C=3λ
代入①式整理得
x2+(1+λ)x+y2+(2λ-6)y=0 所以圆心M(-12,3-λ)
M在直线x+2y-3=0上,(-12)x+2(3-λ)-3=0 λ=1 C=3 解法三 根据圆的性质,利用几何知识求。圆x2+y2+x-6y+C=0的半径R=由解法一已求出M(-1,2),由PQO为直角三角形,得
|PM|=|MO|=(1)222=5
又由点O1到直线PQ的距离,即
|12233|374C
|O1M|=
=
552
再由RtPQO,得|O1M|2+|PM|2= |O1P|2 由此可求得C=3 通过此题的解法,可知,同样一道题,通过学生的讨论,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就能得到不同的解法,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力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
第四篇:浅谈导入语和过渡语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导入语和过渡语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二版)学习心得体会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继续推进,对民族教育的追求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以“生”为本,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我认为不得不注意细节—“五语”即课堂的导入语、过渡语、引导语、评语和结语。这里我想说的是“五语”中的“两语”——导入语和过渡语。
一、精炼课堂导入语的作用。
一部好戏应该有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课堂思维的导向,集中注意力等。导入语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多,作用也是根据内容来定,有的课程需要开门见山,(比如上到社区生活时,农村学生普遍不知道什么是社区,就是需要开门见山的说,以激发其兴趣,如果再用其他导入,学生往往更加迷糊。)有的需要故事导入,(比如讲到少年的权利,以具体的事列导入,学生的兴趣会更大。)有的需要设置悬念,有的需要旧知铺垫。(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时,就要结合初二的内容。)但为了适应初中学生在各个年龄断的身心情况的需要,导入语我认为应遵循激发性、主导性、灵活性和铺垫性的原则来设计,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导入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课堂教学导入教育功能,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
二、设计好过渡语的作用。
过渡语是教师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时所使用的语言,用好过渡语,可以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转移到另一个知识点,过渡换句话说就是说起铺垫作用,这往往只要2分钟的时间或一句话,但学生听了就会觉得比较有意义,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我在评讲试卷时,把选择题讲完后,要讲这样一道简答题:(备注:这是我这学期期末考试前自己出的一套试题的部分题。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几年前,我去外地出差,在候机室里见一位中年妇女在一块布上绣花。金线银线,针起针落,不一会儿,一朵漂亮的小花绣成了。接着,她从包里取出一把小剪刀,修剪露在外面的一些小线头。令人惊讶的是,她没有让这芝麻粒大的线头掉在地上(其实掉在地上,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而是把它们放进一个火柴盒般大小的小口袋里,她将不慎掉在地上的线头,也一一拣起。这使我想起了“慎独”二字。
(1)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自律。联系以上材料想一想,它对个人自身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请送给自己一条有关“慎独”的座右铭,鞭策自己,提醒自己。(2分)
我在评价这道题时就用了老师的一句话过渡,请同学们“品”一下这一句话,它给我们的道理是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览人生无数;阅览人生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觉悟。”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分析,一边总结,最后得出了“自律”和“慎独”。这道题讲完后再去评讲21题、教材第三课《承担责任》提到了责任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开始发现在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时候,我们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请说出你所扮演的三种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责任。(如:作为一个学生,我的责任是„„)(6分)这样的过渡学生即学会了知识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过渡语评讲试卷后,私下了解情况,效果比较,而且做到了事半功倍。
同时我还认为过渡语有提醒学生注意、激发思维的作用;温故知新的作用;给课堂教学增加美感等这些方面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引导语和过渡语,它就是我们教学中的“营养品”。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杨林尾二中
陈文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多媒体走入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
一、发挥多媒体的素材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素材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直线、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时,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素材处理功能。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又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目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条棱通过移动和相对的棱可以完全重合,从而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这一结论。这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多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将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苹果图:第一次出示4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2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1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积累了分数的数感。
三、发挥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中,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恰当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