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法教案
加法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4 【课程标准描述】
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学习目标】
1.在“分与合”的基础上,在“数气球”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加法运算,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加法的意义,当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合起来时用加法。
2.在不同的情境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用标准的语言表述,并能用标准的手势表示加法运算。【学习重、难点】
在不同的情境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用标准的语言表述,并能用标准的手势表示加法运算。
【评价活动方案】
1.在“数气球”的情景中,抽象出算式,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以评价目标1。2.在不同的情境中,观察学生手势操作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以评价目标2。【学习活动方案】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加法”(评价目标1)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与合”,你学会了没有?好,我们一起看一个题目。(出示P24图片)谁能说一说? 生:4分成3和1,3和1组成4。
2、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气球?
师:这个数学问题很好。有3个红色的气球,有1个绿色的气球。一共有几个气球? 应该怎么表示呢?
左边有3个气球,右边有1个气球,一共有几个气球?(边说边摆贴画)
我们用手势表示一下。边做手势边说话。“左手3,右手1,合起来用加法。3+1=4。” 学生边做边说一遍。
3、我们用圆形表示一下。老师画一画,跟着老师一起画。
有3个红色的气球,老师画3个圆形,123。有1个绿色的气球,老师画1个。我们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边用手势表示,边说话。
4、列算式 3+1=4。
3表示3个红色的气球,1表示1个绿色的气球。4表示一共有4个气球。
“+”是加号,读作“加”。“=”是等号,读作“等于”。算式读作:三加一等于四。
5、数一数
除了用“分与合”的办法算出3+1=4,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有3个气球,123,又拿来1个气球。那么继续数往后数1个,4。一共有4个气球。
二、练习P24做一做
我们学习了加法,老师考考你,你们会做吗?边做手势边回答。
1、左手2,右手2,合起来用加法。2+2=4。2表示有两辆汽车,2表示又开来两辆,4表示一共有四辆汽车。
2、师:看图,如何列算式?为什么?
生:1+2=3。左手4,右手1,合起来用加法。4+1=5。4表示有有四支铅笔,1表示又拿来一支,5表示一共有五支铅笔。
3、师:看图,如何列算式?为什么?
生:1+2=3。1表示飞来一只蓝色的纸鹤,2表示飞来两支黄色的纸鹤。3表示一共有三只纸鹤。【学习目标检测】
1、课本P28第1题
2、课本P28第3题
2+3= 2+1= 2+2= 3+2= 1+2= 1+1=
3、课本P28页第5题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4-2=
4、课本P29页第8题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法(二)教案范文
加法
(二)【教学内容】课本P25 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2 【课程标准描述】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会读加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学习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学习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完成练习五2来评价学习目标2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 =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 3.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树上有3只小松鼠,又跑来两只,现在是几只小松鼠在一起玩呢?
4.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三、巩固练习
1.第25页的“做一做”第1题。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2.第25页的“做一做”第2题。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5页填上书上。3.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四、小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学习目标检测】
第三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法教案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 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书本第24页 [教学目标] :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主题图、5张圆片、3张苹果图、5张太阳图
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体会新知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2.出示数字,读数。3.按顺序填数:
()3()5。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4、游戏
师:我说1,生:我说4,1和4组成5。师:我说4,生:我说1,4和1组成5。师:我说2,生:我说3,2和3组成5。
师:我说3,生:我说2,3和2组成5。
[设计意图]师生以“拍手对口令”游戏的方式复习5的组成。这样,可以迅速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探究5以内加法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园里去玩玩儿,来到游乐园你看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主题图1)
师引导学生回答:(小丑在卖气球,左手拿了三个红色气球在卖,用数字“3”表示,右手上拿了一个蓝色的气球在卖用数字“1”表示。)(分别板书“3”、“1”)(2)再看看这幅图,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展示主题图2)
(3)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说明:小丑左手拿了三个红气球,右手拿了一个蓝气球,两只手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 1 = 4......加号 等于号
读作:3加1等于4(6)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4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设计意图 ]由直观图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认识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看图,体验加法含义。(1).出示图片:
(2)学生交流理解题意: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4.发散联想
(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得出1+2=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联想,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方法应用
1.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同桌之间说一说含义)
(2)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2.请学生上讲台汇报交流
2+2=4 3.师:谁能当当小老师,向吴老师一样,第一次摆几个圆,第二次又摆几个圆,然后请另外一个同学上台来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述,边摆边说,学生独立操作,从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4.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5.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学习数学,使学生初步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周围的事物,从而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课堂检测
1、书本第24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自主交流,说出题意
2、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五、梳理知识 总结升华
谈话:说说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各自的收获,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获取的知识是鲜活的、深刻的。使学生不仅意识到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适合自己的算法,更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快乐。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0的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
0的认识
一、学习内容:教科书p30,0的认识及练习六的1、2题
二、课程标准描述: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掌握必要的运算
三、学情与材料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已经会写1-5的书写,本节课新授0的认识以及书写
四、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1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小结: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
八、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表示:
1、什么也没有
2、起 点
九、学习目标检测: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示列出十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与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发展抽象思维,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加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具:PPT,梨子和苹果的卡纸若干个。
学具:计数棒。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
上伊始,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图片——《猴子捞月》,并询问图片当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几只猴子在井旁站着?有几只猴子在井上空悬挂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作答后继续追问:那图片中一共有几只猴子呢?从而倒入题并板书。
探究新知
通过导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发学生思考。设置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棒,在五分钟的时间内讨论如何计算3+2=?
讨论过后,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3种方法:
1掰手指数数,数到;
2在2的基础上再往后数四个,数到;
3先拿出3根计数棒,再拿出2根,数一数,得到。
全班分享后,对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总结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并板书3+2=。
深化新知
接着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卡纸,创设新的情境:老师上午买了4个苹果,下午又买了1个苹果,总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通过随机提问,找同学上台来现在讲台上贴一贴,在写出算式并给出结果,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4+1=。
完成后,进行追问,若上午买了1个,下午买了4个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4=,并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应用新知
利用老师提供的梨子和苹果的卡纸,同桌两人完成游戏:根据本节学习的十以内数的加法一个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讲台前展示。
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留给学生一道作业题:回家后,自己当一名小老师,给爸爸或妈妈出一道加法的题目考考爸爸妈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3+2=
4+1=1+4=
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