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0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

第一篇:《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

《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

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金钱的魔力》(小说),《火车上的茶杯》(散文)。【设计意图本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立足点是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线索的作用,选择以物为线索的一组文章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抓住文章的线索,在单篇阅读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但知识点过于分散,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线索的特点及作用。通过本节课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能够在不同体裁文章的对比阅读中求同比异,从整体上掌握以物为线索的文章中线索的特点,同时理解线索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教师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发学生将本课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于日常阅读生活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了解以物为线索的文章中线索的分布特点。

2.通过提取信息,找到文章的线索。

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线索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提取信息,找到文章的线索。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线索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引发学生将本课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于日常阅读生活的愿望。

教具准备PPT课件、工作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图片引入线索

师(出示图片)看屏幕上的图片,左边是――(珍珠。)

师右边是――(珍珠项链。)

师要想让零散的珍珠变成一条完整的项链需要什么?

(需要用线穿起来。)

师其实在文章中也有这样一条线,能够把散落的文字穿起来,这条线贯穿全文,我们称之为文章的线索。

师文章的线索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探索其中的一种。(板书课题。)

师以物为线索的文章非常有特点,咱们边读边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图片发现线索的意义,从项链中的线引出文章中的线索,以简洁明快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线索上,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利用线索叙述故事

师(拿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童话。)

师之前读过了对吧,这篇童话围绕着一件东西展开,你觉得它应该是――(火柴。)

师没错,就是火柴。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常见之物,在这篇童话中它却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师既然说火柴是这篇文章的线索,你会发现它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很多。)

师没错,反复出现。

师它还出现在一个最醒目的位置上,你找到了吗?

师或出现在题目中,或在文中反复出现,就是以物为线索的文章的明显特点。

师下面,请大家浏览课文,然后同桌间说一说,这个故事围绕着火柴这一线索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师咱们抓住线索理清了思路,下面,请大家围绕线索试着把这个故事穿起来讲一讲。先自己讲一讲,再给同桌讲一讲,最后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自主练习。)

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根据线索叙述故事。)

师能够利用火柴这个线索,把这个故事完整地穿起来并叙述出来,真不错。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发现,线索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叙述故事。

师以物为线索的文章中,线索就像童话中的火柴一样,在不同段落中反复出现,就像是一根线,贯穿整篇文章,把零散的内容组织起来,使文章浑然一体。

师那么,线索除了帮助我们叙述故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一篇童话引导学生发现以物为线索的文章中线索的特点,围绕线索提取信息,结合思维导图利用线索叙述故事,掌握线索在叙述故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三、利用线索塑造人物

师我们再来读一篇小说《金钱的魔力》,边读边探索。猜!这篇文章的线索是――(金钱。)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题目当中有。)

师除了看题目呢?(金钱在文中反复出现。)

师大家能够抓住特点,快速地找到线索,学以致用。了不起。

师下面,请大家跳读课文,找一找这篇文章围绕着金钱这一线索写了哪几个人物。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在金钱的影响下,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作者巧用线索塑造人物,如果没有金钱这一线索,也就没有这样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师线索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叙述故事,还在塑造人物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线索还有什么作用呢?咱们再来读一篇。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篇童话学习过程中已发现的线索的分布特点,让学生尝试找线索,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跳读的方式阅读《金钱的魔力》这篇小说,发现线索在塑造人物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让学生学会抓住线索来分析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三、利用线索表达情感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篇童话和一篇小说,接下来,我们读点不一样的――一篇散文。我读给大家听。

(师配乐范读《火车上的茶杯》。)

师读完了,如果感动你就点点头。

师这篇文章表面上的线索是――(茶杯。)

师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外婆的思念之情。)

师作者就是这样,巧妙地把对外婆的怀念藏进了小小的茶杯之中。

师下面咱们一起慢慢地读一读,读出这诗意而绵长的怀念,回味字里行间的真情。

师火柴、金钱、茶杯,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作为文章线索时却变得如此与众不同。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师细心的同学能够发现,这几篇文章的篇幅,从长到短,那么在更短的文字中有没有线索呢?可以短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古诗《梅花》。)我们来读一首五言绝句。

(生齐读古诗。)

师这首诗有没有线索?(线索是梅花。)

师题目中出现了吗?诗中出现了吗?

师这节课咱们从童话读到小说,从散文读到诗歌,越读越短,虽然它们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但都有线索,而且线索都是物。

师咱们刚才是从长读到短,那么从短读到长呢?整本书当中是否也有线索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一篇散文和一首诗的阅读,引导学生找线索,同时感悟、理解线索在表达情感时所起到的作用。】

四、利用线索拓展延伸

师《夏洛的网》是美国著名作家怀特先生写的一部童话作品,就看书名大家觉得这本书的线索是什么?

师没读过的同学请举手,针对这个线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书中关于线索的描写。

读了这一段内容,你想进一步了解――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评价。)

师大家说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阅读中慢慢探索,慢慢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群文阅读,把抓住线索进行阅读的策略延伸至整本书的阅读中,把中观层次的群文阅读与整本书的宏观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本节课所学的阅读策略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五、利用线索升华总结

师刚才咱们从长读到短,现在又从短读到长,都找到了文章的线索,发现了线索的作用。

师咱们还要学以致用。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构思一篇小短文,介绍一下咱们家乡的风土人情。咱们学习了以物为线索的文章,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选择一件物,写出你选择它的原因,并试着给这篇文章拟个题目。

(学生填写工作纸上的表格。)

师谁来说说你的构思?

(学生展示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读了一组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都是以物作为线索,并且线索在文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实,文章中的线索有很多种,不仅仅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事,甚至可以是某种情感。有些线索我们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但却能真真实实地感觉着它的存在。

师这些都留在以后慢慢探索,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连结,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线索构思文章。】

编辑/赵卓然

第二篇:以物为线索记叙文

小街

我仍记得奶奶站在小街上的样子。

奶奶在小街上生活了一辈子,她对小街熟悉得像自己的孩子。

小时候,我住在奶奶家,小街就在奶奶家门前,如果天气好,那里通常会充满打牌的吵闹声,小孩子的嬉闹声,偶尔还会有拉着货物的赶马人经过。童年的我喜欢每天跟着村里的一帮孩子瞎晃悠,常常是早晨见着影子出去,晚上不见得回来,所以傍晚的时候奶奶苍老而悠长的声音在小小的村落里回荡。不见到我,她便不回。②有很多次我玩累了,在草垛里睡着了,醒来回家时,奶奶仍站在小街头等我。见到我,她不骂也不打,只是拍拍我的头,牵着我的手说:“怎么还不回家?饭都凉了。”通常我不回答,只是睡意朦胧地向她身上一靠,我知道奶奶会把我背回家。

后来,我要回城里上学,就不能再待在奶奶身边了。记得我回城的那天,奶奶执意要送我。外面的风很大,沙粒吹在人脸上,磨得脸生疼,奶奶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被吹散开来。也许是因为沙粒迷了她眼睛,奶奶的眼泪涂满皱纹遍布的脸。奶奶握着我的手,一直不停地嘱咐“不要太任性”“好生学习”之类的话,也许是由于年纪小小的缘故,我根本体会不到奶奶对我的不舍,我只是望着奶奶泪水纵横的脸,焦急的盼着接我回城的车快些来。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的无知,真让人心伤!

从此,我很少再回奶奶家,我已很少再想奶奶过得如何,甚至已记不得她站在小街头等我的样子了。当然,小街的影子也随着课业的加重而变得模糊起来。在偶尔回家探望奶奶的时候,我发现小街变得日益肮脏、破旧了。街上的童声混着喧闹声虽然依旧在飘荡着,可我对小街却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③

去年,奶奶病倒了,再也不能站起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我听着电话里二姑的叙述时,心里突然酸得想哭,因为我突然想起在黯淡的晚霞里等我回家的奶奶,风中送我上车的奶奶,夜里起来帮我盖被的奶奶……我再也忍不住,丢下手中的书,乘车回到了小街。

奶奶躺在床上,头发零乱地散在枕头上,整日的昏睡使她的脸变得暗黄而无光泽。我握住她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柔软,却无力,往昔那双有力的手掌已经不见了。她一直望着我不说话,眼球浑浊透着无奈。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望着她点头,看着她勉强挤出的一个笑。中午,我喂她吃饭,将鱼肉去刺和着米一口一口地喂,我看着她费力地嚼着,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动,每当往下咽,总是用力显出努力的样子。吃了几口,她摇摇头,我放下碗,给她擦嘴角时,我看到她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我转过身当作没看见,鼻子却酸得令人抽搐。

待到她睡着,我一个人出门坐在小街上,阳光白得刺眼,街上已少有人迹,我望着整条短短的街,几十年的时光,奶奶就这样面对着它走过来。这条街就像她,从新修成的那天起,风霜雨雪便如影随行的紧紧跟随,时间的积淀使它变得陈旧,甚至落满灰尘,可是每个曾经满心欢喜经过它的人,却依然会满心欢喜地记住它并感激它。⑤

回屋后,我望着奶奶依旧沉睡的脸,我想起她没事坐在小街上做针线活的样子,眼睛眯着,手头麻利地穿针引线,不时得会同经过小街的熟人打招呼,那时的她梳着黑亮的发髻,身上的青布衫洗得干干净净,而眼前的她却凌乱不堪。⑥我用手轻轻地把她散落的白发拢好,再一次认真地端详了一会儿她熟睡的脸,悄悄整理好背包,回到城里去了。

几个月后,奶奶不在了,听二姑说奶奶在弥留之际还神志不清地念叨着要到小街上等我回家。那一刻,我默默地站着,望着奶奶早已僵直的脸,压制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送殡的时候,我站在人群中,望着殡车渐渐走远,没哭也没喊,只是木着脸,坐在小街上,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夜色中奶奶喊我回家的模糊影子。还有风沙中奶奶凌乱的头发…… 灯 李鹤群

通往姥姥家的小路每到夜晚就漆黑一片,可如今想来,那路上却总是洒满温馨的灯光。十岁那年,父母因去外地工作便将我送到姥姥家。我倔强地扭过头将父母惭愧的表情留在身后。可不知何时才能离开农村的恐惧,还是在心底泛滥开来。

低矮的平房歪歪扭扭地围着个尘土飞扬的操场,木框的窗户上胶布爬一道道难看的曲线。我木然地走到老师指给的座位,坐下,拒绝与任何一个人的目光相遇。“喂,我叫黑子,你叫啥?你是从城里来的吧?”仿佛是刚从煤堆里爬出的孩子,浑身只有两个豆子似的眼睛闪着光,半挽的腿上溅满了泥点子,原本白色的衫子浸着汗渍,塞满黑泥的指甲倒和他的肤色相配。

这个叫黑子的坐在我身边的男孩成了我的噩梦。他往我的书桌里扔蚂蚱,然后在我惊诧的叫喊中哈哈大笑,他偷偷解开我的头绳在手里挥舞着,看着我着色的表情洋洋得意。如果说这些我还可能忍受,可晚上放学回家绝对是种折磨。崎岖的山路,漆黑一片,夜晚的冷风吹得树叶“哗哗”地响,仿佛四周都是潜伏的妖魔鬼怪的眼,一声令下就会呼啦一下子涌出将我围住。每晚我都大叫着往回跑,到家门口才顾得擦干汗水和眼泪。不幸有一天我跌倒在一块大石头上,只能腿上裹着难看的纱布一瘸一拐地上学。

黑子自然不会关心,但幸好他那天异常安静没有任何恶作剧。放学后,当我又忑忐地跑进夜幕时,忽然,前方出现了灯光,我顺着光束回头望,那光亮一下子灭了,留给我一片黑暗。我犹疑地刚转回头,灯光便亮了起来,刚好照清眼前的路。从前那些可怕的树影,此刻都醉在柔柔的灯光里,随着夜风微微点头,夜晚的寒冷似乎也让这橘红的灯光驱散了。不知哪跑来的小青蛙“咕咕”地跳上我的鞋尖,像是愣在光亮里,朝我瞪着大眼睛,然后“咕嘎”一声又一蹦一蹦跳开了。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发现了地下的同伴,对着这亮光拼命眨眼。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亮光也在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我向左倾它就爬上左边的树,我向右晃它就铺满右边的草,直到姥姥家的大铁门出现在眼前,那亮光就像它忽然亮起一样②,突然就灭了。回头,依旧是一片漆黑。

从那一天起,我每晚都伴着这灯光直到家门,夜晚不再恐惧,心里也跟着快乐起来。黑子竟也再没捉弄我,反而和我成了哥们儿。他那黝黑的臂膀过河时成了我坚实的依靠,他用沾满泥巴的手捧给我刚捏的泥人儿;他灵巧地坐在树枝上往我的草帽里扔果子,他带我到草地去捉蚂蚱。阳光下他捏着“吱吱”直叫的绿色小虫,嘿嘿笑着露出雪白的牙。

当火热的太阳也将我的皮肤镀上一层亮黑色时,爸妈来接我了。班里开了欢送会,气氛悲伤而温馨。同学们一一送上准备的礼物、眼泪和祝福。忽然,一盏灯笼映入眼帘。它圆鼓鼓的身子绽开的是一个开心的笑脸,点上了两个黑豆似的眼睛,顺着提线便找到了个已经发白的小手柄。黑子!黑子的脸出现在灯笼上方露着雪白的牙。“灯笼给你,不会再怕黑了吧?”在我眼泪马上要决堤的一刻,黑子决然地转身,犹豫片刻便大步走开,他举起手在头顶挥了挥不再有片语。

城里的夜晚霓虹满天,不再有漆黑的山路。可七彩的喧嚣难掩孤独的心,所以,我还是需要灯笼的温暖。灯 李鹤群

通往姥姥家的小路每到夜晚就漆黑一片,可如今想来,那路上却总是洒满温馨的灯光。十岁那年,父母因去外地工作便将我送到姥姥家。我倔强地扭过头将父母惭愧的表情留在身后。可不知何时才能离开农村的恐惧,还是在心底泛滥开来。低矮的平房歪歪扭扭地围着个尘土飞扬的操场,木框的窗户上胶布爬一道道难看的曲线。我木然地走到老师指给的座位,坐下,拒绝与任何一个人的目光相遇。“喂,我叫黑子,你叫啥?你是从城里来的吧?”仿佛是刚从煤堆里爬出的孩子,浑身只有两个豆子似的眼睛闪着光,半挽的腿上溅满了泥点子,原本白色的衫子浸着汗渍,塞满黑泥的指甲倒和他的肤色相配。①这个叫黑子的坐在我身边的男孩成了我的噩梦。他往我的书桌里扔蚂蚱,然后在我惊诧的叫喊中哈哈大笑,他偷偷解开我的头绳在手里挥舞着,看着我着色的表情洋洋得意。如果说这些我还可能忍受,可晚上放学回家绝对是种折磨。崎岖的山路,漆黑一片,夜晚的冷风吹得树叶“哗哗”地响,仿佛四周都是潜伏的妖魔鬼怪的眼,一声令下就会呼啦一下子涌出将我围住。每晚我都大叫着往回跑,到家门口才顾得擦干汗水和眼泪。不幸有一天我跌倒在一块大石头上,只能腿上裹着难看的纱布一瘸一拐地上学。

黑子自然不会关心,但幸好他那天异常安静没有任何恶作剧。放学后,当我又忑忐地跑进夜幕时,忽然,前方出现了灯光,我顺着光束回头望,那光亮一下子灭了,留给我一片黑暗。我犹疑地刚转回头,灯光便亮了起来,刚好照清眼前的路。从前那些可怕的树影,此刻都醉在柔柔的灯光里,随着夜风微微点头,夜晚的寒冷似乎也让这橘红的灯光驱散了。不知哪跑来的小青蛙“咕咕”地跳上我的鞋尖,像是愣在光亮里,朝我瞪着大眼睛,然后“咕嘎”一声又一蹦一蹦跳开了。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发现了地下的同伴,对着这亮光拼命眨眼。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亮光也在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我向左倾它就爬上左边的树,我向右晃它就铺满右边的草,直到姥姥家的大铁门出现在眼前,那亮光就像它忽然亮起一样②,突然就灭了。回头,依旧是一片漆黑。

从那一天起,我每晚都伴着这灯光直到家门,夜晚不再恐惧,心里也跟着快乐起来。

黑子竟也再没捉弄我,反而和我成了哥们儿。他那黝黑的臂膀过河时成了我坚实的依靠,他用沾满泥巴的手捧给我刚捏的泥人儿;他灵巧地坐在树枝上往我的草帽里扔果子,他带我到草地去捉蚂蚱。阳光下他捏着“吱吱”直叫的绿色小虫,嘿嘿笑着露出雪白的牙。

当火热的太阳也将我的皮肤镀上一层亮黑色时,爸妈来接我了。班里开了欢送会,气氛悲伤而温馨。同学们一一送上准备的礼物、眼泪和祝福。忽然,一盏灯笼映入眼帘。它圆鼓鼓的身子绽开的是一个开心的笑脸,点上了两个黑豆似的眼睛,顺着提线便找到了个已经发白的小手柄。黑子!黑子的脸出现在灯笼上方露着雪白的牙。“灯笼给你,不会再怕黑了吧?”在我眼泪马上要决堤的一刻,黑子决然地转身,犹豫片刻便大步走开,他举起手在头顶挥了挥不再有片语。

城里的夜晚霓虹满天,不再有漆黑的山路。可七彩的喧嚣难掩孤独的心,所以,我还是需要灯笼的温暖。

她渐渐有了一个习惯,究竟是几时开始的大概没人知道,她也不大清楚了。只是那几乎成了一道固定的风景,就跟老屋那黑瓦上厚厚的青苔,当你注意时,已经年代久远,变成了老屋的一部分。

老屋门前有一张旧椅子,最初的朱色油漆已经褪尽只剩下斑驳的褐色和黑色斑点,女人却很喜欢那张椅子。村庄里的人很早就去田里干农活,经过老屋,总能看见女人端坐在那张旧椅上,等到日落,收工回家时女人仍然还在。夕阳打在她的侧脸,让人有种错觉那是一尊雕塑,永远也不会消失。日子久了,村里的老少也就习惯了她的存在,就像习惯了太阳落下月亮出来一样。

如今老屋的门紧锁着,瓦上的青苔依旧苍苍,那张椅子还摆在廊前,只是没有了那个女人。

老屋里的女人

老屋不老,只因其外形而称其为老,八十四个春秋不仅使得她白发苍苍,也在她的心头刻上了历史的沧桑。女人老了,开始自责自己再也不能劳动,自己成了累赘,可女人似乎忘了,就是在这老屋里,她曾养育了多工作。在这老屋里,曾有五个小儿女呱呱坠地。而这几个小生命都是在女人的爱抚下成长的。那时的女人很忙,奔 儿女长大了,外出了,成家了,房子空了,女人也老了,女人认为自己不中用了,直到小儿子把这两个宝贝舍得,可还是乐呵呵地将要用的瓶瓶罐罐装进孩子的包里。之后,女人有些落寞了。了,她的心只有在孩子回家看望时才会苏醒。

可后来,女人同意搬家了,原因是孙女的话。老屋又热闹了,孙子孙女的欢声笑语一度填满了老屋的空虚,也年轻了女人的心。可是,在女人疲倦之前,也许是岁月作弄人,也许命运根本就是这样,离去的孩子带走了老人的欢欣,寂寞的心灵开始像孩子一样期 老屋要拆迁,可女人不准,她说要它陪伴走完一生,她不接受儿女的请求,她不离开老屋,因为老屋曾陪伴 女人一直都在埋怨自己一辈子毫无功绩,除了拉扯大几个孩子,其余的都不沾边。可孙女却说:不同的人有奔波,这是女人的功绩,这是她的价值,女人做到了。一生的忙碌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梦活一次不容易,要不断努力拼搏自己的理想,适当的休息也只是为了更好的努力。”

生无所息,创造生活;生一有所息,只为更好地生活。我会努力,实现老屋里那个女人的梦。

陈怡安

我仍记得奶奶站在小街上的样子。① ①开文照应题目,点明写作的对象。

奶奶在小街上生活了一辈子,她对小街熟悉得像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我住在奶奶家,小街就在奶奶家门前,如果天气好,那里通常会充满打牌的吵闹声,小孩子的嬉闹声,偶尔还会有拉着货物的赶马人经过。童年的我喜欢每天跟着村里的一帮孩子瞎晃悠,常常是早晨见着影子出去,晚上不见得回来,可奶奶总是每晚必在小街头喊我回家,不见到我,她便不回。②有很多次我玩累了,在草垛里睡着了,醒来回家时,奶奶仍站在小街头等我。见到我,她不骂也不打,只是拍拍我的头,牵着我的手说:“怎么还不回家?饭都凉了。”通常我不回答,只是睡意朦胧地向她身上一靠,我知道奶奶会把我背回家。点评:这一段写得很温馨,笔触较轻,但字里行间却饱含情感。

②建议:如果在这里把奶奶喊“我”回家时的声音再细致的描述一下会更好。你想,一个苍老而悠长的声音在小小的村落里回荡,那该有着怎样温情的趣味!

后来,我回城里上学,奶奶送我,那天风很大,沙粒吹在人脸上,磨得脸生疼,奶奶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被吹散,也许是沙迷了眼睛,眼泪涂满皱纹遍布的脸。奶奶握着我的手,一直不停地嘱咐“不要太任性”“好生学习”这类的话,也许是年纪小,我只是望着奶奶泪水的脸。点评:这一段所叙述的场景充满着镜头感和感人肺腑的情绪,方寸之间,真情尽现!

建议:在这段文字中,句与句之间的顺承还有些细微的梗塞。在叙事散文中文字的生动流畅非常重要。这虽然是散文语言的细微之处,但却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字功底。文字的起承转合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点,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另外,要注意情感的凝结。如果我们对这一段文字做些细致的改动,大家看是不是会更好呢?如下:

后来,我要回城里上学,就不能再待在奶奶身边了。记得我回城的那天,奶奶执意要送我。外面的风很大,沙粒吹在人脸上,磨得脸生疼,奶奶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被吹散开来。也许是因为沙粒迷了她眼睛,奶奶的眼泪涂满皱纹遍布的脸。奶奶握着我的手,一直不停地嘱咐“不 也许我的故事还没有讲完,老屋并没有拆,女人则有儿女相伴。女人是我的奶奶,这个劳碌一生的人现在可以 别让心跳乱了节奏,而让生活变得不自由,愿所有人努力生活,一起去解开萦绕心头的寂寞。有始有终奋斗要太任性”“好生学习”之类的话,也许是由于年纪小小的缘故,我根本体会不到奶奶对我的不舍,我只是望着奶奶泪水纵横的脸,焦急的盼着接我回城的车快些来。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的无知,真让人心伤!

从此,我很少再回奶奶家,我已很少再想奶奶过得如何,甚至已记不得她站在小街头等我的样子了。当然,小街的影子也随着课业的加重而变得模糊起来。在偶尔回家探望奶奶的时候,我发现小街变得日益肮脏、破旧了。街上的童声混着喧闹声虽然依旧在飘荡着,可我对小街却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③

(这一段文字的写作非常内敛含蓄,奶奶和小街就在这种淡雅的叙述中同一化了。③在表达着一种沧桑的心境,情感的变化总是的会无一例外的击中读者的心,这是叙事散文百试不爽的写作经验。)

去年,奶奶病倒了,再也不能站起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我听着电话里二姑的叙述时,心里突然酸得想哭,因为我突然想起在黯淡的晚霞里等我回家的奶奶,风中送我上车的奶奶,夜里起来帮我盖被的奶奶……我再也忍不住,丢下手中的书,乘车回到了小街。

奶奶躺在床上,头发零乱地散在枕头上,整日的昏睡使她的脸变得暗黄而无光泽。我握住她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柔软,却无力,往昔那双有力的手掌已经不见了。她一直望着我不说话,眼球浑浊透着无奈。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望着她点头,看着她勉强挤出的一个笑。中午,我喂她吃饭,将鱼肉去刺和着米一口一口地喂,我看着她费力地嚼着,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动,每当往下咽,总是用力显出努力的样子。吃了几口,她摇摇头,我放下碗,给她擦嘴角时,我看到她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我转过身当作没看见,鼻子却酸得令人抽搐。④ ④这一段细节描写是整篇文章中的华彩,白描手法运用的很娴熟,情感的掌握也非常有分寸。作者没有用大量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且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至于产生强烈的共鸣,身不由己的为之动容。大家看,一段好的细节描写会为整篇文章增添多少情感的张力。

待到她睡着,我一个人出门坐在小街上,阳光白得刺眼,街上已少有人迹,我望着整条短短的街,几十年的时光,奶奶就这样面对着它走过来。这条街就像她,从新修成的那天起,风霜雨雪便如影随行的紧紧跟随,时间的积淀使它变得陈旧,甚至落满灰尘,可是每个曾经满心欢喜经过它的人,却依然会满心欢喜地记住它并感激它。⑤

⑤这段文字是作者情感的沉淀和提炼,片言只语便使整篇文章的主题有了一次理性的提升。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写这段话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情感铺垫,所以这种情感的凝结并不使人感到突兀。它不同于很多同学那种高姿态的虚浮地总结生活,像:“生活公平吗?生活给与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只看你怎样的看待自己,如何寻找应该属于自己的真正位置。”这样总结生活的方式与本文中情感提炼的手段是截然不同的,在叙事散文的考试中,这种的高姿态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回屋后,我望着奶奶依旧沉睡的脸,我想起她没事坐在小街上做针线活的样子,眼睛眯着,手头麻利地穿针引线,不时得会同经过小街的熟人打招呼,那时的她梳着黑亮的发髻,身上的青布衫洗得干干净净,而眼前的她却凌乱不堪。⑥我用手轻轻地把她散落的白发拢好,再一次认真地端详了一会儿她熟睡的脸,悄悄整理好背包,回到城里去了。⑥这段话特别像电影中镜头的闪回,把回忆的温馨和现实的残酷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对比,让感情的表达更丰满充沛。几个月后,奶奶不在了,听二姑说奶奶在弥留之际还神志不清地念叨着要到小街上等我回家。那一刻,我默默地站着,望着奶奶早已僵直的脸,压制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送殡的时候,我站在人群中,望着殡车渐渐走远,没哭也没喊,只是木着脸,坐在小街上,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夜色中奶奶喊我回家的模糊影子,还有风沙中奶奶凌乱的头发……⑦ ⑦这段话的描写,因为其对情感的克制和内敛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张力。在叙事散文的写作中,把握情感运用的分寸是很重要的。其实,对于情感的克制我们可以参照一下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总会有一个努力抑止的过程,而当情感经过抑制却实在难以抑制而表露出来的时候才是动人的。相反,如果一种激情是不用抑制就轻易发出的,那它也就是廉价的或幼稚的。因为只有儿童的情感才轻易地写在脸上。

在古希腊拉奥孔将被毒蛇咬死的雕像群中,拉奥孔没有哭嚎,反而被处理为令人恐惧的笑。莱辛在分析其原因的时候指出,真正震撼人的不是痛苦到达顶点或超过顶点的哭嚎,而是到达顶点之前的感情表现。如果情感到了顶点也就成了强弩之末,不会比现在更有震撼力。莱辛的分析是情感表达的普遍原则,道理尽管简单,却在我们的行文中常常被忘却。小街依旧喧闹,可已物是人非。⑧

⑧文章的最后一段可谓画蛇添足,实在没有太大的必要,反而让人读来有娇柔造作之感。如果在上一段就果断的搁笔的话,可能会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间。散文的结尾写作也是很重要的,“直而不露,说中含蓄”是其基本的法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评:这篇习作的叙事较为完整丰满,情感把握也颇有分寸,细节描写得尤其到位,是一篇不错的叙事散文!在这里应该引起作者注意的是语言的流畅生动和语句之间的顺承(文中很多语句都经过笔者修改,只是怕显得繁复,未做标注而已),希望在以后的作品中有所改正!情感才轻易地写在脸上。

在古希腊拉奥孔将被毒蛇咬死的雕像群中,拉奥孔没有哭嚎,反而被处理为令人恐惧的笑。莱辛在分析其原因的时候指出,真正震撼人的不是痛苦到达顶点或超过顶点的哭嚎,而是到达顶点之前的感情表现。如果情感到了顶点也就成了强弩之末,不会比现在更有震撼力。莱辛的分析是情感表达的普遍原则,道理尽管简单,却在我们的行文中常常被忘却。小街依旧喧闹,可已物是人非。⑧

⑧文章的最后一段可谓画蛇添足,实在没有太大的必要,反而让人读来有娇柔造作之感。如果在上一段就果断的搁笔的话,可能会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间。散文的结尾写作也是很重要的,“直而不露,说中含蓄”是其基本的法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评:这篇习作的叙事较为完整丰满,情感把握也颇有分寸,细节描写得尤其到位,是一篇不错的叙事散文!在这里应该引起作者注意的是语言的流畅生动和语句之间的顺承(文中很多语句都经过笔者修改,只是怕显得繁复,未做标注而已),希望在以后的作品中有所改正!

第三篇:以物为线索作文

1.孤独的风筝(叙事散文 自行车)

天空中的风筝狰狞着,嘶叫着;突然,断了线,悲伤地往下掉„„ ——题记

孤寂的风筝也牵挂着无尽的爱,偶然一次在操场上散步,在操场一角拾得一只风筝,风筝的一只翅膀也折断了,身后拖地一卷杂乱的长线,孤寂地躺在那里,我仔细地观察这风筝,竟发现有字:

“我不想读书了,这个家怎么能支撑得起这么多。我希望奶奶的病会好起来,也希望我的弟弟能考上大学„„不知道风筝会飞向何处,但我希望它能完成我的愿望。”

我怔住了,这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多么真挚地呼唤啊!他的心中充满着无尽地牵挂与无奈!是对这个苦难重重的家庭的深切的爱,风筝寄托了他的感情,令这个想改变家庭困境却力不从心的人有了依托!

有时,爱不需要多伟大,只要心中充满对别人的牵挂,这同样也是爱,牵挂是无语的,就像风筝一般,即使无语,却能明白你的一切。它就像一个信息的传播者,或许某一天某一个能真正懂你的人会看到你的心声。

爸爸离开我去远方似乎没有多久,而我却感觉这一切又仿佛如此陌生,我怕下一秒就会忘记您那熟悉的面庞,不知你在远方一切都还好吗?天凉了,也要记得多加衣服„„总觉得,有如此多的话说不完,每一次来电,你都会嘘寒问暖,就连我吃饱了没您也要问得一清二楚,我总觉爸爸比妈妈还唠叨,但我知道您在远方是无比牵挂我的,而我也一样,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着彼此!

真的:有时,爱就是如此简单!

如今在郊外凄凉的风拍打在我的脸颊,我也放飞一只孤寂的风筝,让它带走我的思绪,化作天空中的一黑点。然后,剪断线,任它们高飞,逃离天空的每个角落,来到您身边„„

孤寂的风筝永远不孤寂,只因我心中有您,有爱!

——后记

2。淡淡的茉莉花

谭利浓

十八岁,是个多情的季节。也许我永远不懂爱情,但我却发现了爱情——淡淡的!(点题,交代本文要写的是淡淡的爱情)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天,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刚看完了一部电视剧。剧中一对情侣由于命运不公而相互扶持,共同进退,真是动人心弦。突然,妈妈感叹:“青年人的爱情道路可真曲折。”“那么你们中年人的爱情又怎么样呢?”我带着近似调皮的语气问道.妈妈先是一楞,但当看到我那双期待的目光时,她的脸微红了一阵,随后神思了片刻,说:“中年人的爱情是淡淡的,就像茉莉。”我惊讶了:“就像茉莉!?”这答案似乎太平凡了,又似乎太深奥了,真是耐人寻味。(通过母女对话交代父母的爱情特点是淡淡的特点是“淡淡的,就像茉莉”,为下文选择表现这一主题的细节确立了标准)

有一天,妈妈得急病被送进了医院。于是,爸爸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到医院照顾妈妈。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到医院去探望妈妈。当我推开房门时,不禁被跃入眼帘的情景惊呆了:妈妈恬静地躺在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没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进来,夹着桌上的一瓶茉莉淡淡的清香,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从父亲的角度写父母的爱情。通过“坐”“握”“伏”这些动作表现爸爸对妈妈的关心与爱护)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地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望着爸爸憔悴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哦,„„”听着他的话,我只这样应了一声,因为我一时找不到什么话来回答爸爸,也不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我的心情,只觉得像有一股泉水流进心田,很清,很凉。(通过“轻轻地放下”“蹑手蹑脚”等动作以及父母的对话继续表现爸爸对妈妈的爱)

“我去买早餐。”爸爸说着就出去了。我悄悄溜进病房,又悄悄关上门。可当我回过头来时,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女儿,来帮妈妈揉揉胳膊和脚。”原来妈妈早已醒了,我忙问:“妈妈,你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不是,是你爸爸伏到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所以不敢轻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从妈妈的角度写父母的爱情。通过对话描写交代妈妈手脚麻木的原因,表现妈妈对爸爸的体贴与关爱)

听着这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我深深地感动了。内心不禁热血沸腾。突然间,我的眼睛触到了那束茉莉花,它显得越来越朦胧,然而却更加洁白纯净。(通过前面的细节描写,水到渠成地赞美父母的爱情“平平淡淡”但“洁白纯净”)

爱,淡淡的,正如茉莉的香。(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余音袅袅)3。我家阳台上的那盆花

小时候去公园玩,看到了公园里种的菊花,姹紫嫣红,我十分喜欢。回去后,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盆。从此,我家的阳台上便多了一盆菊花。

那时,我刚上幼儿园,每次看到妈妈拿着喷壶浇花,就跟在后面,也拿着小水壶,学着妈妈的样子浇灌着花。看着花儿在水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和风的吹拂下渐渐的长大,我隐隐体验到了生命的概念。因为它,我在路上看到蝴蝶再也不乱抓了,看到小野花再也不乱踩了。

后来我上了小学。一次,我在大型的考试中失利了。天下着大雨,我望见阳台上的那菊花,在大风的猛烈攻击下,在大雨的肆意冲刷下摇晃着,但它仍然坚持着,努力挺直它的腰肢。我怜惜地把它搬回室内。她的枝叶虽然有些损伤,但枝干仍然强劲而挺拔。我忽然明白了将如何对待面临的考验。这盆花,教会了我战胜挫折。

上了中学,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我的成绩得不到提高,我十分着急。那天,我偶然来到阳台上,发现那盆因枯萎而被我弃置已久的菊花,经过了冬、春、夏,它竟然又长出了花苞!我惊叹于它执着而顽强的生命力!猛然,我明白该怎样做了。正是这盆花,教我立定目标,不屈不挠。

那盆花,见证了我的成长,我感谢它。

(简评:买花-种花-观花-赞花,条理清楚,见证成长。)

4。父亲的烟袋锅 水龙吟

父亲生前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交朋友。即使那年在医院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医生建议父亲把烟酒祭掉,父亲也是微微一笑:“我活了70多了,还能活70多么?”回到家,不管我们怎么苦劝、哀求,照样是烟不离手,顿顿喝酒。说急了,父亲一瞪眼,说:“不就是少活两年么?多喝几百斤酒,多抽几十斤烟,值了!”以后,无论我们几个儿女再怎么说,父亲都不再理会,全当耳旁风。父亲从不抽烟卷。他抽的烟全是从集市上买的黄烟叶。父亲买烟叶也很有特点,他对那些碎烟叶从来是看都不看一眼。每次到集市上,他总是直奔那些卖本地产烟叶的小贩的摊前,价也不问,挑好几把儿,放在秤上,称好以后,小贩要多少钱就给人家多少钱。回到家以后,把烟叶放在一个大笸箩里,一片一片的摊开,拿来一瓶老白干,起开盖,酒瓶口往嘴里一放,喝一口含在嘴里,冲着摊开的烟叶“噗”地狠劲一吐,酒星均匀地洒在了烟叶上。然后,把笸箩往北墙根的太阳地儿一放,再搬一把小杌凳儿,守着笸箩坐下,掏出那个用荆子疙瘩作成的小半个拳头般大小的烟袋锅,装上烟叶,点着(父亲从来都是用火柴),深深吸一大口,慢慢地,烟雾就从父亲的鼻孔里钻出来,又化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圈圈在父亲眼前缭绕,缭绕„„直到烟圈越来越大,越升越高,渐渐地消逝在半空中,父亲才会再吸一口„„

父亲抽烟几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早晨醒来,不穿衣服,趴在被窝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枕头底下拿出烟袋锅,先抽两锅子烟。然后才是穿衣服,洗脸,刷牙。之后,还要抽两锅子烟,直到烟瘾过了,才会吃早饭。这以后,烟袋锅就几乎不再离开父亲的手,直到晚上睡觉前。我曾经问过父亲,原来在生产队的时候,也是这样抽烟么?父亲说,那时候,抽的烟多一半要掺上花椒树叶子。烟叶是买不起的,只能是在自留地里种上一小片。那年头,肚子都填不饱,粮食不够吃,就那么点自留地,谁还敢多种烟呀。就那一小片,你妈还和我打架呢。提起生产队的年月,父亲总是百感交集。父亲说,那时候抽烟,主要是为了解心烦。常言说的好:抽上一袋烟,赛过活神仙。抽上两袋烟,赛过吃饱饭。还有就是为了在干活的时候偷个懒什么的找一个正当的借口。再有么,就是那年头的老爷们几乎没有不抽烟的。

父亲的那个荆子疙瘩的烟袋锅很是漂亮。由于长时间的摸挲,烟袋锅已经变成了古铜色,且镜子般的光亮,能够照出人影来。最奇的是上面的那个图案:如果正着看,就如同一个猴子骑在一头大象上,神情游哉悠哉,好不惬意。再一倒过来,却变成了孔雀开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听父亲说,要找到能做这样大烟袋锅的荆子疙瘩实在是不太容易。从前他用的好几个烟袋锅尽管也是荆子疙瘩做的,但比这个都要小一半。装的烟叶少,抽不了几口就没了,很是麻烦。那年头,人们根本买不起烟卷,就连卷烟的废纸也很难找到。抽烟的人几乎都是用烟袋锅。他这个烟袋锅得来还真是不容易。为了能找到大一些的荆子疙瘩,在每年的三伏天,利用中午歇晌的时候,他都要拿一把小镐,去村子周围的山上刨荆子疙瘩。荆子条可以卖几个钱花,荆子疙瘩晒干了能当柴火。他一连刨了五、六年,才终于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悬崖边上发现了一丛茂盛的荆子。把这丛荆子割掉以后,一块碗大的疙瘩露了出来,父亲当下欣喜若狂„„从此,这个荆子疙瘩的烟袋锅就成了父亲的宝贝,须臾不肯离身。就连睡觉,也要把它压在枕头底下。

有一年,一个贩卖古玩的商人慕名到了家里。看了父亲的那个烟袋锅以后,一边爱不释手的把玩,一边赞不绝口。说这东西可是难得一件的珍品,如果父亲舍得割爱,他愿意花大价钱买下来。另外,再奉送给父亲一个和田玉的烟袋锅。父亲听后,只是淡淡一笑,说,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卖。

那年,父亲病危住进了医院。刚输完液,就让我把烟袋锅给他拿来。他已经连装烟叶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还是不让我们给他装,坚持一点一点的往烟袋锅里装烟叶„„好一会儿,才把烟袋锅装满。父亲让我给点着火,狠狠抽了一口。烟雾慢慢从父亲的鼻孔里冒出来,化成了一个一个烟圈,在病室里缭绕„..父亲去世的时候,手里攥着的还是他心爱的烟袋锅——那个有小半个拳头般大小的用荆子疙瘩做成的烟袋锅。

父亲下葬那天,我们把那个荆子疙瘩的烟袋锅放在了棺材里。但愿这个烟袋锅在另一个世界陪好父亲。.5。父亲的自行车

记得那是一辆老式的凤凰牌自行车,颜色是很普通的黑色,车身很大,很笨重的样子。因为修过很多次,看上去也很旧了,但很耐用。父亲常常骑它。那时候家里很穷,这辆自行车已经算是很大的家当了。于是,父亲十分爱护它,绝对不会让自行车被雨淋着。骑车时碰到稀泥地,则会下了车扛着车走,让车骑人。父亲还会时不时给自行车擦点机油什么的,防止它生锈。

关于父亲和自行车的往事,在我少年的记忆中一直占据着很大的一块,每每回想起来,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产生,眼睛常常会因此而潮湿。

当我很小时,头脑中总有这样一幕场景:太阳刚快要落下西边的山头,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村子外的小路上出现,骑了一辆自行车,车后驮了一袋很重的东西,夕阳的余辉把那个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那是父亲收破烂回来了。每当这时,幼小的我总是会雀跃着向父亲跑去,父亲则会下了车,把我抱上高高的座子,然后推着车回家,一边嘿嘿地笑,一边说“小明明骑车车,不怕,爸爸在旁边”。父亲黑黝黝的脸上冒出的汗水被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折射出一丝丝七彩的光芒。那时候父亲很健壮,每天能够跑上百十里的路。

父亲回到家,总会拿出些很好玩的小玩意逗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玩具是一个拿了金磕棒的孙悟空,手脚还会随着身后的拉线活动,很精致很漂亮。我简直乐坏了,爱不释手的样子,睡觉的时候都还捏在手里。多年以后,当我向父亲提起这事时,母亲在一边插话说:“那个孙悟空是你爸花了5元钱在城里买的,而那天,你爸才总共才挣了6元钱。回了家被我知道后,还骂了他一顿!你爸也不管,站在一边就知道看着你傻笑!”

父亲骑车收破烂,其实很辛苦,但是,那也是当时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天夜里,当看见母亲为父亲烧了一大盆热水泡脚时,我总会搬来凳子,让父亲坐下,然后再取来一张小板凳,很乖地坐在父亲的身边,父亲则会把他那有力的大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摩挲。

我的初中是在离家10余里外的小镇里上的,由于太远,只得寄宿。每个周末的时候,当我刚刚走出校门,总能够看见父亲熟悉的身影和那辆黑色的自行车。

父亲熄灭了手里的纸烟,站起身来,骑着自行车来到我的身边,叫一声:“上来,坐稳啰!”我则会很机灵地向前小跑一阵,然后一步就跳上后坐,抱住父亲的腰,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什么考试又得了第一,什么作文又被老师当着范文全班朗诵了„„父亲在前面,很满足地笑着。我没有意识到,那时候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小的小明明了,父亲载着我蹬车,其实蹬得很吃力。有一次,天已经快黑了,我刚准备去上晚自习,父亲却出现在了宿舍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小口袋。父亲说:“今天家里来了客,你妈弄了一些饺子,因为才周四,怕你周末回家饺子变了味,吃不上,于是就用油炸了些,叫我给你送来。快吃,看你妈多喜欢你!” 我接过口袋,却发现袋口有些血迹。父亲立刻把手向身后缩了缩,说:“骑车快了点,天又黑,没太注意,摔了一交,不过没关系,不碍事!油炸的东西,凉了不好吃,快吃吧!”打开口袋的时候,黄灿灿的饺子还冒着热气!我知道我的眼睛湿润了,一种幸福的液体流了出来!

当父亲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快要从我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对着夜幕大声喊到:“爸,骑车小心点!”

父亲最高兴的一次是骑着自行车大清早就跑到了学校来,喊醒还在睡梦中的我之后,大声说到:“小明,看,你写的文章发表了,还有稿费呢?”父亲拿出一张报纸,翻到第四版,指着一篇署有我名字的文章说到,满是笑容的脸上是说不完的喜悦,比那篇文章出自自己的手还高兴。那是我的处女作。是呀,对一个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看着自己的儿子能够写文章发表,内心的欢愉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父亲高兴,我也跟着兴奋!后来,虽然发表的文章是越来越多了,却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了。我把生命中的第一笔稿费全部用来给父亲买了一条香烟。母亲对我说:“你爸拿着你买的烟逢人便敬,还说这是你用写文章赚的稿费给他买的。” 前几年搬家的时候,那辆自行车的处理成了棘手的问题。留下来吧已经派不上用场了,还占地方。扔了吧,又不忍心,总觉得好象失去了什么东西似的。最后还是父亲作出决定,把它留在乡下的房子里面,让它自生自灭算了。过了这么多年,我长大了,父亲却一天天老了。已经记不得父亲最后一次骑自行车载我的情景,然而却在梦中常常梦到父亲和那辆黑色的自行车。写信回去告诉父亲,父亲来信说,自行车虽然已骑不动了,但也和我一样,常常梦到那辆自行车,还有少年的我,还说常常会在听到一声“爸,骑车小心点”的叫声后,于漆黑的深夜中猛然惊醒!

.6。雨中荷叶

这两天愁雨终日不断,天总是阴沉沉的,让人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荷塘边的田间的小路上满是泥泞的污水。

此时,我正徘徊于田间那条泥泞的小路上。我低着头,任雨水肆意地打在头发上、脸上,从脸上滚落的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成绩通知书邮到了家里,我考得一踏糊涂。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的手中时,我怕见到父亲失望的眼神,便跑了出来。

十年了,父亲一直在用他的手,他的汗,他的血,为我编织跳出农门的大学梦,而我呢?那么可怜的分数就是我对父亲的报答吗?我恨自己,当我在学校“快乐”地虚度时光时,我为什么没有想到父亲,想到父亲在地里耕、土里刨的辛苦,想到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毫无怨言的劳作,想到父亲那日益驼起的背、日益加深的皱纹。此时,我无颜面对这一切,无颜面对那“烟雾缭绕中的父亲。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拖着疲惫的身体漫无目的地走着。不远处,一个个荷叶被秋雨打得东摇西摆。我想:我不就是那欲断的荷叶吗?我仰天长叹,雨水流进嘴里,只有涩涩的感觉。

蹲在池塘边,我呆呆地看着那与我同病相怜的荷叶。忽然,我发现那一个个看似欲断的荷叶,却并没有一个被雨水打断,每当它上面的雨水超过它所负载的时候,它总能及时地排掉雨水,努力地保持挺直的身体。

我若有所思„„

荷叶尚能如此,而我难道就不能及时地去掉心中的烦恼与忧伤吗?父亲需要的不是一个自甘沉沦的女儿,而是一个知耻后勇努力拼搏的女儿。此刻,我明白了,我心中那火热的激情不应被雨水浇灭,愈挫愈勇,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回报。

雨水渐渐小了,天边出现一道亮光。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对父亲说:爸,你放心吧,女儿要做那雨中的荷叶!

简评:一篇形神兼备的记叙文。“景、事、情”三位一体,是本文的最大特色。选材来自生活,真实可信,能触动读者.7.山路弯弯

李 杰

3月9日,父亲来校;16日,父亲来校;23日,父亲来校;今天,3月27日,父亲又一次赶了50里山路来到了学校。(看似简单的列举,却是深深父爱的精巧凝聚,是作者记下的人情帐)

学校离家50里,要翻两座大山。我懒得走那段不算路的路,常常几个星期也不回家。偏偏我学习不认真,又不守纪律,父亲很不放心,于是隔三差四地来看我。每当父亲佝偻着身子,带着满眼的希冀和疲惫来看我时,我都毫不在乎。就说3月9日那个星期六的下午吧,我照例约几个同学准备进城看电影,父亲又来了:“明天是星期天,你妈生日,你能回去吗?”眼看一场电影又会泡汤了,我心里直埋怨父亲来的不是时候,况且,回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不过是几个蛋,返校又是一瓶子霉豆腐,都吃腻了。“明天要补课。”我只好重复着那句说过无数次的谎言。父亲没吭声,他的眼光黯然了,转过身,就默默地走上了弯弯的山路。(往昔的记忆涌上心头,第一次描写父亲的语言、神态和肖像,特别是“父亲没吭声了,他的眼光黯然了”这一看似些小的细节,透出父亲因我的冷淡冷漠而伤感的情怀)

今天,父亲是给我送伙食费来的,我一见到父亲,心里就觉得有些异样:离上次来校才4天,父亲为了让我安心学习,又千辛万苦地走来了,真难为他啊!父亲是补鞋匠,每次拿钱给我总是一角一角地凑合着。这一次在校门口拿钱给我,我实在忍不住了:“爸,干吗老是这些钱?卖饭菜票的老师都嫌麻烦呢!”父亲嗫嚅了:“都„„都是些这样的,我„„我下次给你带整的吧。”他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我沉默着。这时,父亲不安地看了看四周,说:“这样吧,我到那边商店换一下,你也来吧!”(眼前的父亲,“嗫嚅”的语言、“乞求的眼光”“不安”的神态,画出了一个质朴的补鞋匠,也画出了一个因深爱儿子而迁就儿子、具有强烈忍耐性的父亲形象)

父亲佝偻着身子,慢慢地朝前面一个小店走去。进了店门,父亲堆着满脸的笑:“老板,生意好!请帮帮忙,换两张大钞票。”笑着说着,贴满膏药的手伸进夹衣口袋,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大把钱,摊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这是本文中最精彩的细节,是全文中的亮点,作者屏弃了程式化的生活琐事,选择了父亲到小店里为我换大钞票的细节,用细腻的笔墨具体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至此,一个淳朴厚道、充满爱心的父亲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看着父亲数钱的神态,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知道了,就是这一分一角凑足我那每学期百多块钱的学费,就是这一分一角凑足我那每月三四十块钱的伙食费。然而过去,我总是毫无顾忌地花费着这些钱,从没体贴过父亲的艰辛,从没想过父亲那贴满膏药的手,是怎样从别人手里接过一毛两毛,又是怎样从别人手里换过五元十元的。现在想来,我好心痛啊!

半年前,就是眼前佝偻着身子的父亲,高高兴兴地挑着行李,走着那不算路的路,送我到这里读书。我违反校规,考试背榜,虽然学校多次要父亲来校,但父亲从不打骂我,总是心平气和地批评我,教育我,总是用那充满希冀和疲惫的眼光看着我,打量我。一次两次,五次十次,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差不多每一个星期,即便是刮风下雨,父亲也要一步三滑地走着那50里山路,那不是路的路,来看我,叮咛我,走前,总是给我一张张皱巴巴的钞票,一瓶父亲特别爱吃的霉豆腐。过去,我从没心痛过,从没流过泪!今天,我总算懂事了,总算体验到了父亲的艰辛和爱心!(这两段描写“我”悔恨和觉醒的心理,符合情理,这种觉醒,正是朴实真挚的父爱精诚的产物)

这时,父亲欣喜地从店老板手里接过钱,又抖抖索索地往我手里塞。我淌着泪,接过钱,哽噎着说:“爸,我„„我一定守纪律,好„„好学,您放心,今后不„„不要再来看我了!”父亲点点头,转过身,又默默地走上了弯弯的山路„„(在泪眼婆娑中再现父亲的形象,“抖抖索索”的动作细节再次呈现,令人经久难忘,省略号中包含了多少未尽的谚语和难言的情愫)

【特色评析】

这篇习作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写了“我”对父爱由漠视到理解的过程,这一转变正是父爱“精诚所致”的结果,作者用强烈的自责袒露心迹,更衬托出这淳朴父爱的伟大力量。

父亲总是“佝偻着身子”、“隔三差四”来看我,走的是不算路的弯弯的山路,送来的是一角一角积攒起来的血汗钱„„反映了平凡父爱中的伟大,读后令人感动。

8.不仅是两角钱

【江苏】树人学校初三(13)班 李响

中午,上完课后,陪同学去复印资料。

复印的资料一张张从复印机中吐出,同学也已从口袋中掏出一元钱递给老板。“不用找了。”

老板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还是接过钱,拉开抽屉,把一元钱放进一个铁盒里,并把手伸进铁盒深处,摸出两角钱,递给同学。

“复印四张,收你八角,这是找你的两角钱。“

“不是说不用找了么?”同学有点不耐烦。

“不,该找的钱总还是要找的。“老板执拗地将两角钱递到同学手中。同学没说什么,把钱随手放到口袋中,接过复印的资料,转身就走。我急忙跟了上去。“你为什么不让找钱?”我有些疑惑。

“零钱放在身上很难受。”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中掏出那两枚硬币,瞄准路边的一个垃圾桶,投出一枚。那枚一角的硬币划过一道弧线,反射出了一道阳光,就进了垃圾桶深处。另一枚则被他高高抛起,并用力踢出一脚。“当啷”,那枚硬币击中了垃圾桶的边侧,并掉落在下水道口旁。

“准头有点差。”他一边叹息着,一边用脚轻轻一拨,那硬币就被推入下水道中,暗无天日。

我也叹息,想到了老板刚才找钱时的执拗,想到买菜时菜贩们为几角钱引起的争执,也想到华侨从沥青中抠出五分钱,只为国徽不被践踏的举动„„

这位同学,你扔掉的仅仅是两角钱吗? 评点:

本文紧扣生活,选取当代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镜头,折射出部分中学生不正确的思想:不珍惜父母辛勤劳动挣得的血汗钱,他们宁可将零钱浪费掉,也不愿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文章开头简洁明了,结尾令人深思。写法上,以小见大,值得借鉴。

9.那面镜子

【广东】新世界学校 初三(7)班 叶俊延

古人云:“书犹药也,可以医愚。”而我要说:“书犹镜也,可以照瑕疵,正衣冠,美容颜。”自从5年前我拥有了《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就好比有了一面镜子,时时照出我思想上的瑕疵,让我及时洗去污渍。

得到这面镜子,那是5年前在飞机场等候上机的时候。那时,我随爸爸要乘飞机回湛江老家,离起飞还有一个多小时。百无聊赖之中,我便要爸爸给我买一本书,我们看了一本又一本,最后挑中了《人性的弱点》。我接过书,随便翻了翻,突然被上面的语句吸引住了。如“人不会过度劳累而死,却会放荡和忧烦而去”,还有“真正的快乐不见得是愉悦的,它多半是一种胜利”,这些句子虽然我一时不是十分明白,但总觉得它有意思。

回家以后,我把书放在枕边,睡觉前拿出来读一读,顿时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住了。里面有凡人琐事中的人性闪光,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有林肯、贝多芬、比尔·盖茨等诸多名人的奋斗历程。它犹如一面镜子在我面前熠熠闪光,我不禁喜欢上了它。

当我遇到难事或烦恼的时候,受到表扬或批评以后,总是对着《人性的弱点》告诫反省自己。初二时,我在教室里玩篮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心里忐忑不安,当天的饭也没有吃,晚自习时全部作业都不会做。我想反正也做不了作业了,不如看看书或许会有帮助。于是,我找出《人性的弱点》,从目录中找到了可以帮助我的一节——别因小事而烦恼。翻开以后,我先看“金言”,再看正文,上面写道:“人能经得起大考验,却常常因一些小事而烦恼,有时甚至还会因小事误了大事。那该如何呢?”接着看了名人案例,章末教了我一招。它告诉我先把自己担忧的事写下来,然后问自己可以怎么做,接着说自己决定怎么做,最后什么时候开始做,我依样画葫芦,用白纸写下:

我担忧什么:

我担忧会被处分。

我可以怎么做:

1.我不理睬,顺其自然。

2.我诚恳认错,争取从轻处理。

3.消极,和老师对着干。

我决定怎么做:

诚恳认错,争取从轻处理。

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

我豁然开朗了,于是到办公室向老师讲明了一切。老师居然原谅了我,只叫我写检讨书,照价赔偿,并没有像我想象那样公开批评与处分。我放下了块大石头,心里感激我的那面“镜子”——《人性的弱点》,它及时帮我洗涤了污渍。

书中还有许多章节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每天尽力取悦他人”教会了我热心帮助

他人,所以赢得了许多同学的赞扬;“不指望别人感激你”教会我要不言回报地为别人付出,使我更加懂事、善良;“如果错了,当即认错”教会了我诚实、负责;“以微笑面对别人的误解”教会了我以博大的胸怀原谅别人的误会与抱怨。

记得初一时,一个与我很要好的同学与一个女生走得很近,经常单独交往,后来被老师发现抓去狠狠地批评教育,并要给处分。那同学本以为很机密,又说只对我说过与某某很好,便认定是我向老师打了小报告,害得他受处分,还到处说我是“二五仔”。其实,我只是劝他专心学习,并没有将此事报告老师。听到他的传扬,我很气愤,想去找他评理,好好出出胸中的恶气。但当我看到《人性的弱点》中写的“以微笑面对别人的误解,让宽容消溶抱怨”时,我茅塞顿开,是啊,心中无愧,管别人说什么呢?就用宽容去面对别人的抱怨吧。于是,我按着书上说的去做。最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个同学也说误会了我,是他的不对。

《人性的弱点》伴我走过了5个春秋,它让我发现了自己许多不足,使我日益成熟、完美。

《人性的弱点》——我的一面镜子。教师点评:

文章将书比喻为镜子,构思较新颖。将镜头聚焦在《人性的弱点》这一本书给“我”的帮助上,笔墨集中而具体,能较充分地展示主题,避免了泛泛而谈。选取“我”成长中两次遇到困惑,又从书中找到答案的事例,避免了空洞。开头引用,结尾点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但文章生动性不够,语言略嫌稚嫩,表达有些啰嗦.

第四篇:以物为线索、认识描写作用

以物为线索、认识描写作用

——作文教学案例

三新学校

姚瑶

学情分析:孩子是喜欢模仿的,在平时的随笔中,我发现我班的一些学生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书本中学到的一些句子乃至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学习《小巷深处》时,我采用了钱梦龙老师的导读式教学,效果不错,这篇文章感动了很多同学。大家对文中的那根承载着母女情感变化的竹棒印象深刻,而在做第一单元的练习卷时,《口琴往事》中的口琴寄托着作者的梦想与奋斗经历,竹棒、口琴都记录了一段情感历程与生活经历。以物为线索、以物寓情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不仅使文章的写作思路显得颇为清晰,同时也能促进作者去反思自我、感悟生活,而同学们又是乐于模仿的,于是我想不如让同学们模仿一下《口琴往事》,以物为线索写一篇记叙文。

写完后该怎么办,作文是需要修改的,这学期让同学们准备了两本作文本,一本初稿本,一本修改本。作文修改中,人物细节的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课堂上、在评语中常常提醒同学们人物描写要细腻些,但似乎收效不大。一直苦于如何让学生能真正体味到人物描写的作用,一次在搜寻作文教学课件的过程中一份人物描写教学课件让我眼睛一亮,它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式真切地让学生去认识人物描写的作用,于是想到不如借鉴一下这一课件中的比较阅读部分,以人物描写主题上一堂作文修改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以物为线索、以物寓情的写作方法,尝试用这一方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认识人物描写的作用,修改初稿,对人物进行更细腻地刻画。

教学重点:

1、以读促写,尝试以物为线索,在课堂内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通过比较阅读,认识人物描写的作用,修改初稿,对人物进行细腻地刻画。

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导入:不久前我们学过《小巷深处》,同学们对文中的那根竹棒印象颇深,因为它记录了“我”对母亲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及母亲对女儿的宽容与理解,这次同学们在做单元测试卷时读到了一篇《口琴往事》,想必大家对那把口琴留有一定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再来读一下《口琴往事》,看看这把口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阅读范文《口琴往事》,并思考问题。

口琴往事

一天黄昏,我去拜访一位朋友,走在僻静的小巷,耳边飘来空灵清脆的琴音。一位少年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吹着一把旧口琴。夕阳最后的金黄色散淡地浸染着行人。我驻足倾听,心里升起一种破碎的感伤,如丝如缕的回忆让我想起了从前。

当我和少年一般年龄的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就读的学校只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教语文、教算术,教我们所有应该学的科目,上音乐课的时候,女老师吹奏着口琴,教我们唱歌。我们尽量把声音放得轻柔,怕听不到口琴的伴奏。我当时觉得很神奇,那些小格子怎么装得下那么多好听的歌曲。我眼中的女老师也因此变得温柔美丽,成了我心中倾慕的偶像。

我家里很清贫,父母养活我们兄妹四个已很是吃力。我悄悄托去县城的人打听口琴的价钱,虽然只有两块钱,在我们家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头一次向家里提出了请求,并说宁可不要过年穿的新衣。善解人意的母亲没有责备我,安慰我说,等有了余钱,就给我买,新衣服还是要穿。我知道,拥有一把口琴的愿望只是一个美丽的憧憬,它在我是永远的伤心。1 以后每天傍晚,我都滞留在教室做作业,因为女老师总坐在教室后的山坡上,对着空旷的山谷,悠悠地吹着口琴,清灵悠远的琴音徜徉在夕阳的余辉里,又随山风送到我耳中,在少年的心中,引出无限的快乐与向往。

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中,女老师很高兴。她和蔼地问我想要什么样的礼物。我犹豫再三,嗫嚅地说想要她的口琴。当我从女老师手中接过那把口琴,下意识地对着琴孔一吹一吸,竟也发出动听的声音。那是一把单音口琴,声音清脆单纯。我兴奋异常,冲女老师深深鞠了一躬,飞也似地跑回家。

当时,在柔和的月光下,与黑黝黝的山岭相对,我随心所欲地吹着口琴。我不懂音律,吹得也不成曲调。断断续续的琴声在我家庭院回荡了一晚。母亲说我高兴得得魔症了。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我在和口琴交流,我对它讲我的生活,我的理想,我的悲伤与欢乐。

第二天,我手捧口琴交还给了女老师。我对她说:“村里的弟妹们还要靠它上音乐课。”女老师不说话,缓缓举起口琴吹了一支曲子,是她坐在山坡上常吹的。我问她曲子名,女老师说是自己闲时编的,没有名字。

一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我才买了一把“上海”牌重音口琴。当我嘴唇贴近琴身时,我禁不住泪如泉涌,犹如重逢一位久别的友人。刹那间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我依然不会吹,但我坐在宿舍边的草地上,就那么随意地吹着,也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我在向口琴诉说我的悠悠思念与眷眷情怀。

而今,那抚慰过女老师的夕阳又抚慰眼前的少年,而听女老师吹口琴的少年和当年的女老师同龄,又站在夕阳里听眼前的少年吹琴。人生竟是如此深刻„„

1、思考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整理文章脉络。

答:文章以口琴为线索来组织全文,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写了听口琴——要口琴——赠口琴——吹口琴——还口琴——买口琴。

2、请从文中找出反映我对口琴喜爱之深的语句。如:“我们尽量把声音放得轻柔,怕听不到口琴的伴奏。我当时觉得很神奇,那些小格子怎么装得下那么多好听的歌曲。我眼中的女老师也因此变得温柔美丽,成了我心中倾慕的偶像。我头一次向家里提出了请求,并说宁可不要过年穿的新衣。”

“以后每天傍晚,我都滞留在教室做作业,因为女老师总坐在教室后的山坡上,对着空旷的山谷,悠悠地吹着口琴,清灵悠远的琴音徜徉在夕阳的余辉里,又随山风送到我耳中,在少年的心中,引出无限的快乐与向往。”

“我犹豫再三,嗫嚅地说想要她的口琴。当我从女老师手中接过那把口琴,下意识地对着琴孔一吹一吸,竟也发出动听的声音。那是一把单音口琴,声音清脆单纯。我兴奋异常,冲女老师深深鞠了一躬,飞也似地跑回家。” “当时,在柔和的月光下,与黑黝黝的山岭相对,我随心所欲地吹着口琴。我不懂音律,吹得也不成曲调。断断续续的琴声在我家庭院回荡了一晚。母亲说我高兴得得魔症了。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我在和口琴交流,我对它讲我的生活,我的理想,我的悲伤与欢乐。” “当我嘴唇贴近琴身时,我禁不住泪如泉涌,犹如重逢一位久别的友人。刹那间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我依然不会吹,但我坐在宿舍边的草地上,就那么随意地吹着,也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我在向口琴诉说我的悠悠思念与眷眷情怀。”

(注: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通过描写、抒情、叙述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人物情感。)

3、为何等我参加工作后,当我贴近琴身时我会“禁不住泪如泉涌”、“刹那间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答:在偏远的小山村,女教师的一把口琴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神奇的,山村孩子对口琴的向往不仅说明了他们对口琴的喜爱,也反映了孩子们对山外广阔天地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琴声激发了孩子们的梦想。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中要离开小山村时,我获赠了渴望已久 2 的口琴后,但最终却将口琴留给村里的弟妹们,因为这把口琴还应该激励更多的山里孩子。因而当我多年以后通过奋斗获得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我贴近琴身时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离不开理想与奋斗。一把口琴记录了我少年时的梦想,也体现了我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注: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所选择的物品需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承载着个人情感与精神。)

二、口琴对作者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思考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物品,也记录着你的生活、你的感情,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有同学说到老坦克承载着深沉的父爱;一把桃木梳子流淌着妈妈的爱;香浓的奶茶寄托着爷爷对自己的关爱;烟斗记录着爷爷的孤寂与宽容;一盒干花装载着纯真的友谊;一件毛衣编织起了母爱的温暖;一双白皮鞋踏出了母亲的欣慰等。

三、模仿《口琴往事》,以物为线索、以物寓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可自拟,参考题目:

往事。

第三课时:认识人物描写作用,修改作文。

导入:前两天同学们写的作文,都写得很认真,很多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一般而言,女同学情感较为细腻,擅长写作,但让老师感到兴奋的是我们班不少男同学情感也非常丰富,所写的文章颇能打动人。怎样让我们的作文更具表现力呢,生动的人物描写将会使我们的文章更具感染力。这堂课我们就着重从人物描写着手,对所写的文章做一下修改。

一、阅读所学过的语段,认识人物描写的作用。语段一: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出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

(注:这课刚学,同样运用了钱梦龙老师的导读式教学,课堂上对这一片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作了质疑与分析,学生对这一段人物描写印象深刻,选取这一段落请学生分析“惨白”、“哽住”、“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等人物描写的作用,大部分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语段二: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背影》

(注:每位教师在上《背影》时,对这一语段中的动词的作用是反复强调的,学生对这一语段可谓是记忆犹新,一般都能认识到动作描写对父爱的表现作用。)

二、趣味阅读,通过比较分析,再次认识人物描写作用。例一:

她骂他懦夫。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

分析:随着人物描写的逐步细腻,她的气愤程度、她对他的蔑视程度越发具体形象,令读者印象深刻。

例二:

他在大街上走着。

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添加外貌)

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添加动作)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添加神态)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细品画线句:尤其是“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分析:随着人物描写的逐步细腻,他的惯偷身份逐渐暴露。人物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试一试,添加人物描写,共同修改同学写的一篇作文。

1、阅读同学的原稿。

我与糖的故事

从小就爱吃糖,可能是遗传的吧——我妈妈也爱吃糖。小的时候满嘴的蛀牙,还没门牙,说话还漏风。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疼得睡不着。爸爸妈妈忙里忙外,一会儿拿牙膏,用盐,什么都试了,就是疼,妈妈就抱着我,哄我睡觉。妈妈一个晚上都没睡,抱着我摇呀摇。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就是改不了爱吃糖的“毛病”一直到换牙。妈妈封锁了一切能让我吃糖的途径,我整整三年没吃糖,都快忘记糖是什么味道的了。

吃糖和吸毒一样,戒是戒的掉的,可是如果再看见的话,还是会想吃的。

到了初中,吃糖吃的更多了,不过,我也很注意刷牙,生怕小时候那样牙疼,牙疼简直生不如死。

就在前几天,有个亲戚得了糖尿病,以后再也不能吃甜的了。那他不是很痛苦,再也不能生活在甜蜜之中。我想到了我,我可不想和他一样得糖尿病,不能吃甜食,那也太痛苦了。我可不想一下子把甜头都吃完了,还是慢慢地享受。

从那天起,我每次吃糖都会对自己说少吃点糖,告诫自己。糖是个好东西,可多了就是祸患。

糖从小伴着我成长,他总是能让我感到甜蜜,好像是只有它能给我带来快乐。

2、说说这篇文章的闪光点。

作文做人贵在真,本文小作者就是一个率真的孩子,写出了自己的真性情、真体验。

3、从人物描写着手,大家共同献计献策,修改本文。修改稿:

我与糖的故事

从小就爱吃糖,可能是遗传的吧——妈妈也爱吃糖。

香甜的奶糖、缤纷的水果糖、浓浓的太妃糖、QQ的橡皮糖、活泼的跳跳糖、软软的棉 4 花糖,这些可曾都是我的最爱!因此小时候我张开嘴,里面黑洞洞的一片,满是蛀牙,惨不忍睹,连两颗门牙也英勇牺牲,弄得我一说话就漏风。

记得有一个晚上,还没睡着,这可恶的牙就突然疼了起来。那滋味仿佛有把小电锯在锯牙齿一般,一阵紧逼一阵,疼得我翻来覆去,直冒冷汗,真恨不得把牙给拔了。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忙里忙外,一会儿拿牙膏,一会儿用盐,什么都试了,可就是疼!哎,没办法,妈妈只能抱着我,哄我睡觉。一个晚上,她都没能睡,抱着我摇呀摇,第二天眼睛红红的,布满了血丝。那一夜真是让我永生难忘。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就是改不了爱吃糖的“毛病”。到我换牙时,妈妈封锁了一切能让我吃糖的途径。我软磨硬泡,翻箱倒柜,可家里却再也难觅糖的踪影。

妈妈的“禁糖运动”执行得一丝不苟。整整三年我都没能吃上一颗糖,只能在梦中里流口水了。

吃糖和吸毒一样,戒,许是戒得掉的,可是如果再看见的话,那就要变本加厉了。到了初中,“禁糖令”一撤销,我吃糖吃的更多了。不过,我也学乖了——我很注意刷牙,生怕像小时候那样牙疼,牙疼简直生不如死。

就在前几天,一个可怕的消息传入耳中。有个亲戚得了糖尿病,以后再也不能吃甜的了。那他岂不是很痛苦?再也不能生活在甜蜜之中了!我想到了自己:我可不想和他一样得糖尿病,不能吃甜食,那也太痛苦了;我可不想一下子把甜头都吃完了,还是慢慢地享受吧。

从那天起,我每次吃糖都告诫自己说“少吃点!”。糖是个好东西,可多了就是祸患。糖从小伴着我成长,它总是能让我感到甜蜜,但甜蜜也应是适度的,经验告诉我甜多了也会酿成苦,也许人生也正是如此吧……

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从人物描写着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反思:

记得第一年工作快结束时,我感叹着对同年参加工作的胡海杰说:“我不知道作文该怎么教,给学生的作文指导太少了。”在我开始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时,我有幸在第二年工作时参加了诸老师主持的作文研修班。作文研修班的讲座与活动让我对作文教学逐渐产生了兴趣,对作文教学也不敢马虎。诸老师常常强调写作前要有指导、要当堂写作、写作后要有讲评,本次作文指导的流程应该说是按照诸老师的要求去做的,也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以物为线索、以物寓情,但部分同学虽然文章出现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物品,但这件物品并不具线索性。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这次作文教学让我发现了同学们情感世界的丰富——写过往的事,是需要去认识自我、感悟生活的。这次同学们写得都挺用心,因而在文章中有不少的真情流露,有些男生情感的细腻程度甚至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可见,一个人无论写作水平如何,只要用心写,必然会有打动人之处。作文修改课,由于所选语段学生较为熟悉,比较阅读富有趣味性,所共同修改的作文也颇富童趣,因而这次作文修改课,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但让我感到较为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个人的作文修改未能在课堂内完成,部分学生修改不够认真,修改稿并未取得明显的进步。带回家的作业需打折扣,以后还是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修改。

一年半的学习,让我感叹其实作文教学最难的是难在用心坚持,因为一次完整的作文指导至少需要三课时,再加上备课与批改作文的时间,与一般的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教学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大心力、精力。惭愧地说,并不是每一次作文指导我都能按照诸老师所要求的去做,但大家对作文教学的探究精神、诸老师执着的追求精神感染着我,只要时间允许,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都愿意认认真真地去进行完整的作文指导。常常感叹生活过于忙碌,现在的我不够从容,但我想只要不放弃追求,我们总有一天会变得从容起来。

第五篇:《礼 物》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语文第七册

《礼 物》教学设计

礼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道理。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二.学习第二段,了解老婆婆生活的环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体会老婆婆的“穷”。(1)老婆婆吃的是什么?(2)老婆婆住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感悟老婆婆生活的快乐和充实.(1)老婆婆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2)找出体现老婆婆生活贫困但心情非常快乐的词句。三.读悟结合,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第3~5自然段

1.这位生活贫苦但是内心充满阳光的老婆婆长得什么模样呢?谁来读一读?

2.出示“老婆婆的手像干树枝,脸像枯树皮,牙齿脱落,两颊凹陷,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烁的星星。”

师生合作读课文:老婆婆的手像——,脸像——,牙齿——,两颊——,可她的眼睛——,像——。”

3.小组合作学习

(1)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婆婆有一件神奇的礼物,它有着无穷的魅力)(2)说话训练:在“各式各样的人”中,除了伤心的人呢、愤怒的人、劳累的人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老婆婆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仿照文章中的句子说话。四.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1.生活中,你得到过这样的礼物吗?

2.你曾经把微笑送给过别人吗?

3.总结: 婆婆送给人们的礼物神奇而有魅力,她无私的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为人们解除烦恼。她的礼物就是——真诚的微笑。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

当我们感到伤心时,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我们面对愤怒时,给自已一个微笑,当我们觉得劳累时,也给自已一个微笑,人生中会有很多的挫折和失败,让我们用微笑迎接生命中每一个初升的太阳!板书设计:

︵ ︵

真诚的微笑

下载《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章的线索――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联网教学设计

    《走近物联网》教学设计作者:杭晓峰 钱耀刚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1期教材分析《走近物联网》一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的教学内容,......

    状物文章写作

    《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状物的文章”。这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首次专项作文训练。如何写状物类的文章呢? 一、多维观察、综合感受,积累素材。 1、观......

    教学设计 文章思路[精选]

    教学设计 文章思路:读庄子的特殊感受??赞庄子的清洁精神??析庄子的哲学困境 二、教学思路: (一)由题目导入 1、当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们会有什么选择呢?请大家说说。 学生1:投江,......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难的教学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除法是比较难理解的......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分物游戏 桥头中心小学 陈燕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分物游戏》 【教材分析】 《分物游戏》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一分与......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新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一节《分物游戏》 教学内容分析 : “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比较难的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数目比较小的东西,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用2......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58-5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