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

时间:2019-05-12 17:0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

第一篇:《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依法治国

【教学目标】

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⒉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熟练运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关系。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

⒊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设置来培养学生体能参与的能力与方法。【教学重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两会关于法律的相关知识讲解来导入课文

二、展示学习目标,生自主学习阅读框题“依法治国”,并思考完成: 1.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含义)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3.怎么样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三、合作探究 ㈠依法治国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㈡依法治国的意义

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⒊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有法可依(前提)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关键) 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相互联系 有机统一

四、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温馨回顾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相互前提有法可依联系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统一违法必究有力保障的 依法治国意义基本要求

五、当堂检测

⒈.2007年3月17日,广东省安监局原副局长胡某因收受贿赂,违规发证,间接造成兴宁特大矿难,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这说明在我国()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违法必究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③法律是全体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④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⒉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关键环节。下列对“违法必究”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组织、机关、部门、单位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严肃 B.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如果不履行法定职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任何组织、机关、部门、单位的行为若超越法律权限,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D.任何人,不管他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只要违法,同样要受到法律追究

⒊经过中方长期斡旋,“赖”在加拿大12年的赖昌星(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回国,接受法律的制裁。2012年5月18日,赖昌星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赖昌星被遣返并受到法律制裁说明。

①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②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③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⒋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案例一:阜阳伪劣奶粉案牵涉者中已有1人被逮捕,5人被刑事拘留。有关部门对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及的11个省区市劣质奶粉案件查处工作进行了督查。共查处劣质奶粉生产企业49家、窝点1家、不合格奶粉生产企业3家。其中,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案企业12家。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有关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97名责任人员做出了处理。案例二: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

问题:上述案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方面内容?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古代埃及与金字塔

2.古代巴比伦与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与种姓制度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金字塔建筑历史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分析,提高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亚非文明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教学重点】

1.金字塔的建造

2.汉谟拉比法典 3.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难点】

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教法设计】

1.导入:

利用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如果不游览一下金字塔,就不能说是到过了埃及。从开罗西行数公里,来到吉萨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它以诱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胡夫的圣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长。“怪物”--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头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儿的吗? 2.“金字塔的国度”:

在学生发言(讲解“我所了解到的金字塔”)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1)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

(2)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体现古代埃及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3.“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由此使学生认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长的共同规律。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要向学生强调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关于种姓制度,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

5.最后,利用教材上的亚非文明地图,对全课进行总结。【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本节课有较强的地理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板书设计】

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奴隶主阶级残酷剥削奴隶的历史见证)

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开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随堂练习】

1.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圣经》 B《古兰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化法典》

2.世界上最早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3.用高超的防腐技术把人和动物的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中国人

C古代西亚人 D古代希腊人 答案 1.C 2.B 3.A 【教学反思】

列表总结大河流域文明(包括黄河长江流域)名称、文明成果、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

结合地图,找到四大文明区域的地点。

第二篇:《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古代埃及与金字塔

2.古代巴比伦与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与种姓制度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金字塔建筑历史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分析,提高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亚非文明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1.金字塔的建造

2.汉谟拉比法典

3.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难点】

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法设计】

1.导入:

利用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

如果不游览一下金字塔,就不能说是到过了埃及。从开罗西行数公里,来到吉萨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它以诱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胡夫的圣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长。“怪物”--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头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儿的吗?

2.“金字塔的国度”:

在学生发言(讲解“我所了解到的金字塔”)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

(1)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

(2)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体现古代埃及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3.“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由此使学生认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长的共同规律。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要向学生强调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关于种姓制度,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

5.最后,利用教材上的亚非文明地图,对全进行总结。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本内容,学会从本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本节有较强的地理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堂讨论,鼓励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板书设计】

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奴隶主阶级残酷剥削奴隶的历史见证)

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开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随堂练习】

1.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圣经》 B《古兰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化法典》

2.世界上最早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3.用高超的防腐技术把人和动物的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中国人

C古代西亚人

D古代希腊人

答案12B3A

【教学反思】

列表总结大河流域文明(包括黄河长江流域)名称、文明成果、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

结合地图,找到四大文明区域的地点。

第三篇:《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7——13,以“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为主题,讲述了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国的文明历史。由于课时的限制,因此本课实际上只讲了四个问题:即大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熟悉又陌生的,教师可利用课文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领学生去探究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录像、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等,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教学重点】

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

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教师出示《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图,学生读图。教师以此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

字 塔的国

教师播放《尼罗河》录像片,学生观看录像。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在了解了尼罗河与埃及的关系后,教师出示埃及壁画图片,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

教师指导学生读《古代埃及》地图和古代埃及大事年表,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指导学生P7课文,通过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埃及的两大文明标志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两大文明标志。动脑筋:

由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很多人怀疑五千年前的人类是否具有这种建筑能力。比如,一百年前,我国的一份报纸在首次介绍金字塔时,就提出这样的疑问:“夫五千年以前,人户稀微,制作未备,何以能成此大工?”直到今天,有人仍然对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表示怀疑。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教师出示“新月沃地”示意图,学生看图,加深理解,进而了解在这里诞生的古代文明。播放“空中花园”录像片,学生观看录像。教师出示《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疆域》、《古巴比伦城遗址》、《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等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资料,了解古巴比伦文明。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师出示《古代印度》图片,学生在观看图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情况和历史情况。

教师出示《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学生观看示意图,进一步了解种姓制度。动脑筋:

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古代印度吠舍与婆罗门,就社会平等问题展开辩论,请说出双方可能说的话。

学生做P12练一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检测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了解情况。

活动与探究

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你结合地图议一议:

从左到右四大古代文明的名称各是什么?请你分别说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板书

设计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

2、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

2、古巴比伦王国

3、汉谟拉比法典

三、古代印度文明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

2、雅利安人入侵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反思:

本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在教学中可以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对本课进行了整合,如在学习新月沃地的居民时,不但为学生补充了新月沃地西部的居民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的历史。特别是希伯来人的历史,一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今天中东地区动荡的历史原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希伯来人的历史,了解希伯来人的悲惨境遇,理解世界著名宗教基督教诞生在此地的原因。便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使历史学习更具有时序性。

第四篇:1.2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种姓制度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人类是由谁发展而来的?在何时?我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些进化阶段?主要代表分别是什么?

2.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人种有哪些??人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二、设问导读:

(一)、金字塔的国度:

1.古埃及建立: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两岸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其权力的象征。2.古埃及的兴亡: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两百多年后衰落,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地理位置:在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在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种姓制度:(1)形成:在雅利安人侵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王属于刹帝利,是第二等级。

(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四、自我检测:

1、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国度是(C)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国

2、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

级?(B)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五、拓展探究:

4、阅读材料:(《课时掌控》P4第20题)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的?

(2)、这些法律条文的实质是什么?

(3)、这部法典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

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三个文明古国。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课后习题 见《课时掌控》P3—P4

板书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王国

古代印度

第五篇:《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参考教案1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参考教案1 教学目标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重点

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

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案】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框”的学习

组织阅读第7页“导入框”图文,完成下列活动:(1)亚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诞生在哪里? 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2)学生介绍有关狮身人面像的知识。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哈佛拉在为自己修建金字塔时,征集劳动人民制作成的,是自己威严的象征。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据说国王死后要成为太阳神的,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国王守护陵墓。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最为著名。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硕大无比,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颌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莫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2.承上启下.设疑导读

与狮身人面像密切相关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两河流域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各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安排学生阅读

/ 5

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课堂导学案】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金字塔的国度

学生阅读第7页至第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第8页《古代埃及》地图以及英语资料,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is ‘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

(2)根据第8页“动脑筋”:今天,有人对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表示怀疑。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本世纪以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不过,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3)怎样评价金字塔?

A.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国王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建筑雄伟

/ 5

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企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B.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第9页《新月沃地》地图,根据下列问题在图中和课文里作出标记:“新月沃地”指什么地方?哪些古代居民在此生活过?

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从地图上看,这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土地又很肥沃,因此得名。古代,在这条地带上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生活在沃地东部,那里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称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摇篮。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生活在新月沃地西部、地中海东岸的“中东”地区。腓尼基人曾在这里建立过一些奴隶制城邦。他们以航海和经商著称,还在海外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后来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两个王国。数百年后,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先后被外族灭亡。从此,希伯来人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统称为犹太人。

(2)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便于农业种植,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

(3)两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中,最早的奴隶制城市国家是什么人建立的?请说出这里完成统一的时间、国家及其国王。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平原的南部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奴隶制小国,建立者是当地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处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当地居民,无论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还是阿摩利人从此都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最伟大的国王是生活在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使古巴比伦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状态。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 5

(4)指导学生观察第10页《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此图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这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结合第10页地图《古代印度》,说出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阿拉伯,也称“阿拉伯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以及尼泊尔、孟加拉等国都属于古代印度的地理范畴。

(2)结合第11页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说出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它由北向南蜿蜒注入阿拉伯海。夏季,上游的喜马拉雅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两岸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印度文明最早兴起于什么时候?约公元前2500年。(4)后来古代印度的本地居民被什么人征服? 来自中亚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 5

(5)配以课件演示动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 在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古代印度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他们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雅利安人就是这样来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所谓四个等级由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的说法,纯粹是通过编造神话来加强统治者权威的。

B.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C.请一位学生朗读第11至12页“动脑筋”,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辩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见教案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三、课堂练习

见本书随堂巩固案对应练习。板书设计

四、课后作业

见本书课后提升案对应练习。

/ 5

下载《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重难点解决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二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本课以“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为主题,讲述了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国的文明历史。由于课时的限制,因此本课实际上只讲了四个问......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统一的时间,金字塔式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的古代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案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和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上课班级 九(1)、(2)、(3)、(4)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三大文明的相关历史知识与标志性事件 学情分析......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大全5篇)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

    第2课__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大全五篇)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主备人:古广龙审核人:朱梅菊(编号:2)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统一的时间,金字塔式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两河流域的古代......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5篇范例)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设计 一、 视频播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四大文明古国,对文明古国有一定的了解。 二、走进文明古国,对照提纲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