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之孟子《滕文公章句3》

时间:2019-05-12 17:2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教案之孟子《滕文公章句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教案之孟子《滕文公章句3》》。

第一篇:国学教案之孟子《滕文公章句3》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三)》教学设计

冷坑镇中心初级中学

陈雪清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一些常识,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能背诵经典语段,积累一些经典诵读法。

3、在诵读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初步感悟并畅谈自己对“制民恒产”“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兴教育,明人伦”“开井田”等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

1、熟读成诵,积累诵读方法,提高对经典文化的学习兴趣。

2、结合现实畅谈本文中孟子相关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1、知人论世,走进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王道”思想

在政治主张上,孟子提倡 “施仁政,行王道”,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孟子提倡以人为本,以德为辅,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以教育为手段,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反对战争。具体的措施包括:施“仁政”、开“井田”,“省刑罚,薄税敛”,达到社会富裕,“民有恒产”,“五十衣帛,七十食肉”的理想社会,“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制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和见解,无疑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3、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对待人民的事情要积极,“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以此认识为基础,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要求统治者要爱惜臣民,争取人民的支持,要“与民偕乐”、“与民同乐”、“忧民之忧”,“使民有恒产”,“送生送死无憾”,指出只有得到人民支持的国家才是不可战胜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诵读入韵,初步感知

(一)课件出示重点句段:

(a)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 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b)“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c)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体会节奏感,韵律感)

4、指名读

5、男女对读

6、齐读

三、明意悟理

1、让学生简单说说选段的大概意思,教师点拨明确内容。

2、以上选段体现了孟子哪些重要思想呢?(1)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2)教师点拨概括:

(a)制民恒产,天下太平(b)为富不仁,为仁不富,(c)兴教育,明人伦,可为王者师

(d)划分井田,公私兼顾,百姓和睦,社会安定。

四、明史通今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以上观点中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两点谈谈你的看法以.五、时事热点大讨论——漫谈“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1、当今社会的仇富心理

2、现实生活中的“富二代”现象(举例:李天

一、郭美美VS李嘉诚的儿子们,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奋斗的重要性)

3、富人财富捐赈,回馈社会现象(举例:比尔·盖茨,陈光标,李嘉诚等)

4、推荐文章《“为富不仁”新解》(见后面附录)

六、背诵积累

1、自由背诵

2、填空背诵

3、背诵接龙

4、齐背

七、课堂总结

八、作业布置

书法展示:选你感兴趣的句子进行抄写(书法专用纸)。

九、附录:推荐文章《“为富不仁”新解》

汶川地震中,有人指责企业家王石关于赈灾为常态的说法:“公可跨世界之高山,然则可跨汶川之一坟乎?道义不存而富,是为为富不仁也!”赈灾的义举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属于义商的传统,但是如果要求企业赈灾一定要采取某种特定的形式,善款一定要达到某个标准,那也是强加于人。“为富不仁”原本是一个客观现象,并非绝对是“道义不存而富”的同义语,当然,这需要对“为富不仁”进行新的解释,对企业家的在商言商表示理解。

“为富不仁”出之《孟子·滕文公上》,孔孟一家,都讲仁道。不过“为富不仁”不是儒家的结论,而是孟子引用鲁国正卿季桓子的一个家臣阳虎的话:“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从孟子这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看,并没有直接去批驳它的意思。学者的注释中往往也要特别注明,这里的“为”是动词,是求致的意思,在求富的过程中不能用仁义的标准来要求他,反过来也是一样。赵岐的注解说的很明白:“富者好聚,仁者好施,施不得聚,道相反也。”既然社会允许“为富”,那就要容忍人家按自己的“道”行事。“不仁”并非是“为富”的属性,而是说人家不能按照仁道“为富”。如果我们把为富不仁理解成无商不奸,两者就成了:求富贵的人都不仁爱,施仁爱的人都不会富贵。这显然过于绝对。后来,“为富不仁”渐渐被用来指称富人唯利是图,不顾他人死活,以至于成了无商不奸的渊源,这可能是因为国人生活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长期以均贫富为理想,也与统治阶级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当然不能算是仇富心理的沉淀。

其实,俗话中“亲兄弟明算账”和“为富不仁”的意思很接近,“为富”与“为仁”是两码事。一方面,既然两者各有各的规律,如果它们不按照应有的规律办事,也就达不到各自的目的。我国民间的商人历来有朋友之间可送一头牛,而生意场上不让一根针的习惯,“为仁”的情是情,“为富”的理是理。用现在的话说,竞争是残酷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在企业管理中如果打不开情面,为裙带关系所累,那效率与效益肯定搞不上去。要想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只能按市场规律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人自身能力或者注意力的局限性,“为富”与“为仁”在同一时刻只能择其一而行之,不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如果一心二用,两件事情都办不好。“为富”与“为仁”各自的规律决定了谁都是敷衍不得的,当各自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即使当事人想敷衍也难以两全。例如公平与效率的二律背反。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独立的经济政策都很难同时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只能在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中做出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富不仁”是较早发现这种二律背反关系的版本。为富与为仁虽然各走各的道;但是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的,有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我们可以在更大一些的时空范围内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使之张弛有度,在整体上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孟子·滕文公上》提及它时,就是要针对“农业税”力图解决两者的冲突。在孟子之前的贡赋制度有五十而贡、七十而助、百亩而彻这几种,不管形式上怎么变化,共同的要求就是按照收入的百分之十上交“农业税”。这作为“聚”道是不能含糊的,而孟子提出的仁政就是在交纳的时间上做一些调整,乐岁多交,凶年少交。孟子反对的是固定税赋,即根据当时的粮食产量,按照“什一”的比例确定一个数字,每年不管你产多产少,就按照这个数字交,一个也不能少。如果碰到自然灾害还是这么死板,那就是不仁了。不过,采取灵活的税赋方法时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防止农民凶年少交之后乐岁赖账,不愿意多交或者补交。孟子给出的办法就是使人们有恒产,以此解决恒心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孟子的“为仁”是服从和服务于“为富”的,失去了对“为富”原则的承认,孟子的“为仁”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孟子宏观上虽然是在替统治阶级说话,但是在微观上却有利于坚持以“富民”为本的政策。

按照孟子的逻辑,为富固然可以不仁,但是为富在依循自己的规律行事的时候,也不能我行我素,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反过来说,根据人们的承受能力,在不影响整体效益的情况下做出灵活的安排,更有利于实现为富之道。那么这就是更高层次上的为富,即要求人们在进行为富专一的选择,不能突破为仁的底线。这虽然不能完全算是为富与为仁的兼顾,但是在客观上提出了一个正确的为富观,即自觉接受为仁制约的,以为仁为条件的“为富”。按现代社会的标准看,正确的为富也应当是包括为仁的因素在其中的,正如温家宝最近所指出的那样,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突发事件面前为富与为仁应当有张有弛,服从大局;也应当内化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比如客观上要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依法纳税,主观上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注意保护环境等等。

尽管“为富”不能再是唯利是图,但是为富的内在规律还是决定了它与为仁不是一回事,我们就不能用为仁的标准来强求它。首先,对于勤勉正当的为富者我们应当表示应有的尊重。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作为不同的客观存在各自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也应当做到“道并行而不相悖”。为富可以不仁,但未必不仁,不必求全责备。其次,我们要自觉地与为富者共同遵守彼此相互认可的规则。在为富的过程中,有先富后富、已富未富的区别,后富未富固然是弱者,但是不能以弱作为藐视规则的理由。相反,应当更加关注先富已富是否按照规则经营赚钱纳税,否则就应当按照规则主张“剥夺剥夺者”。再次,当我们受到为仁的惠施时,要努力通过自己的为富给予为仁者以应有的回报。回报的对象既可以是特定的捐助者,也可以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这需要受惠者具有“恒心”,“恒心”既是感恩之心,又是立志为富的信心与决心,也体现了一种信用关系。受惠者不能认为受惠是理所当然的,把为富与为仁割裂开来,要学会通过自己的为富努力,使得为仁的事业能够得以延续,以促进社会的繁荣。

当代首富比尔·盖茨退休时,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捐赠了出来,这是在为仁;但是如果他没有一个能够为富的过程,拿什么进行如此慷慨的“裸捐”呢?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所说,比尔·盖茨的“裸捐”确实令人触动,不过对中国企业家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把企业做好……改革开放刚刚30年,很多企业还很年轻,中国企业家要趁着自己年轻,多为社会创造财富。这就需要我们克服“为富不仁”的偏见,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们更好更快地“为富”提供较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为富是那种既不需要用虚伪的为仁来包装、也不以善钻政策空子为能事的为富。

第二篇: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欢迎阅读。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一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二

小的时候,外公经常和我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给我读着经典,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我长大点了以后,爸爸、妈妈便开始让我读着带有拼音的诗词,并背;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们读《孟子》。经典诗文,处处都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掌握、运用经典诗文。在学习中,经典和我们形影不离,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是它让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我读过的书中,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孟子》。《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孔孟”,有“亚圣”之称。

在《孟子》一书中我个人最喜爱《成才先吃苦》,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加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肌体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做事时行为受到干扰,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读了这一则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磨难,要想鹤立鸡群,变成天才,就要从多方面去锻炼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这是我想到了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难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不能成功吗?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数学题。做前面几道题的时候都是“一路顺风”的。可是谁知,半路却杀出一个“程咬金”,搞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敌军,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啊!做了十几分钟后,我便开始头脑混乱了,真想把这一篇撕碎!可又转念一想,哪一个成功之人的背后不是勤奋啊?他(她)们也同样承受过,而且做得很好。同样是人,难道他(她)们行的,我就不能吗?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样我要和他(她)们做的一样好!想好后我又重新从书桌上拿起笔,继续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我高兴得双手狂舞+高声尖叫!妈妈闻讯而来,看到我的样子大吃了一惊。我发觉后,马上收敛了许多,红着脸,低下头去继续做。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当然啦经典是对我们有好处哟!所以我们还是要读经典的!

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三

孟子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孟子》也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从中学及大学语文中,我们对孟子及他的一些言论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也学习了《孟子》中的部分篇章。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未全文的去学习、品味过《孟子》,而这一次品读名著并写读后感正是一个契机。于是我早早地就去图书馆借回了《孟子直解》一书,慢慢开始品读起来。

有关孟子思想的研究,自古以来就不乏大家。孟子的四端说、性善论,在政治上实行王道、仁政,个人修养方面反求诸己的思想等都为我们所熟知。短短的一千字远不足以概括《孟子》所要表达思想。所以以下就取《孟子·公孙丑》上篇中有关个人修养方面的两篇来谈谈我读后的一些感想。

《孟子·公孙丑》上篇第四篇就讲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虽然讲的是治理国家时,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太平时特别要警惕不可放松。但联想到我们当今的世界,联想到我们平时的生活,同样也适用。当代世界以和平和发展为时代的主题,除了一些局部的战争,全球基本是和平。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不用过多地考虑温饱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人们逐渐减弱了警惕。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我们的一些同学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进入大学以后沉迷网络、游戏或者对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标盲目度日。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努力。等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责怪他人、归咎于世事不公、归咎于老师课堂没有讲。就以现在的经济危机来说,有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归咎于现在是经济危机,归咎于在学校学不到知识或者缺乏实践的机会等,却不从自身找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危机的确导致了部分行业不景气,影响到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但我们若能做到未雨绸缪,在大学期间通过读书、参加实践等方式来不断地充实自己,那么到找工作时就不会那么困难,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尚书》中不也提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同样也是强调祸福是由己、不由人也不由天,一切都是自求。

《孟子·公孙丑》上篇第七篇虽然在刚开始讲了仁不是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不为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何选择,在这一篇的最后,孟子还是用射箭作比喻来讲解反求诸己的问题。也就是强调,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不管知否遇到问题都要经常做到反躬自问。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可以说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些都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身先士卒,从自我做起。

孟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王道、仁政治国之道、交友的标准、理想人格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可能带有一些理想的色彩,但很多的思想运用到当今时代仍对人们提高修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会随历史而逝去,而会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地积淀、凝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如同酒一样,越陈越香。

第三篇:四年级经典课《孟子》教案 3

《孟子•梁惠王(上)》第7章

(一)执笔者:黄能武

读诵课 学习内容:《孟子·梁惠王上》第7章①②③ 课时安排:6—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畅地读诵经文,句读清晰,多音字、疑难字读音准确,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而能有感情地朗诵经文,体味经典的魅力。

2、学生在反复读诵的基础上,能流利地背诵经文,达到熟读成诵。

3、学生了解经文大意及相关文史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愉悦地读诵,并能有兴趣地背诵。

2、学生在反复读诵中,感悟到经典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孟子》读诵课本

2、《孟子·梁惠王(上)》第7章朗读录音

3、《孟子·梁惠王(上)》第7章》参考译文

4、《古代汉语字典》

5、静心音乐

6、涉及到的故事及相关文史知识等

教学过程

一、知止而后有定(导入)方式选择:

1、听音乐静息(古典或现代轻音乐)

推荐:五行音乐:古琴曲《胡笳十八拍》(肝木)、《梅花三弄》(肾水);琵琶曲《十面埋伏》(脾土)、《阳春白雪》(肺金)《紫竹调》(心火)。现代轻音乐可选择班得瑞的音乐。

2、吐故纳新呼吸法(道家养生之法、瑜伽呼吸法)

(1)胸式呼吸

做法:盘腿坐,脊背挺直,双手置于肋骨处,两鼻孔慢慢吸气,同时双手感觉肋骨向外扩张并向上提升,体会肋骨下移并向内并拢。(2)完全呼吸

做法:盘腿坐正,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肋骨处,缓缓地吸气,感觉腹部慢慢鼓起,先让空气充满肺的下半部,再让空气充满肺的上半部,现在空气充满了肺部的每一个角落,你已经吸气吸到双肺的最大容量,再缓缓地呼气,先放松胸上部,再放松胸下部和腹部,最后收缩腹肌,把气完全呼净。

(3)单鼻孔清理经络呼吸

做法:盘腿坐正,左手扶膝,右手中指,食指抵眉心,大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鼻子两侧,大拇指按紧右鼻孔,只用左鼻孔深长地,缓慢地进行5次瑜伽完全呼吸,此时应当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在身体里的运行,均匀,轻柔地吐纳气息,做完后,大拇指松开,无名指按紧左鼻孔,用右鼻孔缓缓地进行5次瑜伽完全呼吸。反复做5-10个回合。

3、随机点评

教师就突发事件做机会教育,简短评议,收束学生的身心。

二、温故而知新(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齐诵第一遍,慢读,要求读得生动而有感情。

2、齐诵第二遍,快读,要求读得清晰而流畅。

3、个诵第三遍,请一个组或男生、女生或

一、两个学生朗读。老师或学生简单评价,从正音、断句、流畅和感情等方面评说。

三、学而时习之(新授)

《孟子·梁惠王上》第7章①②③(3—4课时)

1、板书课题

2、告诉学生学习内容

3、范读

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仔细聆听,体会经典韵味。

第二遍,可播放读诵录音,学生边听边把重点的字(多音字、疑难字)圈出来(注音),教师巡回指导。

4、扫除读诵障碍 字音: ① 龁(hè)、衅(xìn)、觳觫(hú sù)② 褊(biǎn)、庖(páo)③ 忖(cǔn)字词义:

① 无以:不得已。以:通“已”。衅钟: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新钟铸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的缝隙处。觳觫:因害怕而发抖。② 爱:吝惜,舍不得。隐:哀痛,可怜。③ 舆薪:一车柴草。句读:

①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③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成语解释:(可以课堂上简单讲解,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词典)② 君子远庖厨: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

③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5、跟读

第一遍,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第二遍,教师轻声带读,学生大声跟读。第三遍,师生齐读,老师大声,学生小声。第四遍,师生齐读,老师小声,学生大声。

6、熟读

以各种形式(接龙、分组、分男女、分角色、领读、对读等)反复读诵,强调“百遍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间可穿插放松的小游戏,增加趣味。

四、择善而固执(巩固)

《孟子·梁惠王上》第7章①②③(3—4课时)

1、用“一二一”的方式读诵四遍

第一遍,慢读;中间两遍,快读;最后一遍,慢读。

一张一弛,增加趣味,加强记忆。

2、简单讲解经文大意,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译文参考:

(七)齐宣王问曰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②?”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传下来,我也就没有听说过。一定要我讲的话,那就谈谈用仁德统一天下的道理好吗?”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宣王问:“仁德怎样就可以统一天下呢?”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回答道:“爱抚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做到爱抚百姓吗?”曰:“可。”

孟子说:“可以。”曰:“何由知吾可也?” 宣王问:“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③。‟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④,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孟子说:“我在胡龁那里听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就不要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曰:“有之。” 宣王说:“有这回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说:“凭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钟)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宣王说:“是这样,确实有这样议论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怎么吝惜一条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惊惧哆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孟子说:“大王不要责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为)大王如果可怜牲畜无辜被杀,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宣王笑着说:“这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并非吝惜钱财而以羊换牛啊。也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了。”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说:“没什么关系,这正是仁德的表现方式呢,(因为当时您只)看到了牛而没有看到羊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的,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悲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因为这样,君子要把厨房安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王说曰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⑥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宣王高兴地说:“《诗》中说:„别人想什么,我能猜得出。‟正像说的老先生啊。我做了这件事,反过来推求为什么这么做,自己心里也闹不明白。先生这番话,使我心里有点开窍了。这样的心理之所以符合王道,又是为什么呢?”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曰:“否。” 宣王说:“不会。”“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说:)“如今(大王的)恩惠足以施行到禽兽身上了,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注释] ①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王田辟疆,前319年—前301年在位。②齐桓、晋文: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小白,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姬重耳,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③衅钟:古代一种祭祀仪式。新钟铸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的缝隙处。④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⑤说:同“悦”。⑥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小雅•巧言》。

3、重点诵读经文中的以下经句,思考问题和表演读诵。

①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思考:齐宣王为什么问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孟子为什么回答说不知道?

学生回答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位君王,引出《论语·宪问第十四》里孔子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评价,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学生回答完后,可以简单讲讲霸道和王道的区别。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表演这一段,先让学生分男女生扮演胡龁和齐宣王对读,然后请个别学生表演,特别是体会觳觫,想想动物被宰杀前是多么的可怜,我们少吃一点肉,既是护生又是环保。

②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思考:君子的不忍之心,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体现?

③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在玩味第一段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那么,再读第二段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翻译了,同时在黑体字上重读,读出感情。

4、试着全班齐背,鼓励个人表演背诵。

五、尽善尽美(激进)

1、回顾学习的内容,归纳重点(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主要讲的是王天下),讲清难点(容易读错记混的地方)。

2、表扬读诵认真,听讲专心,勤于思考的学生,对趣背巧记的同学予以称赞,有时间请他(她)介绍方法,互助共赢。

课后反思:

第四篇:《论语》《孟子》之《良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能读准本文中疑难词语的读音 如:湍 颡 瞽瞍 铄 蓰 彝 懿等

2、能整理本文中出现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如 良 孩 信 就 颡 湍水 乃若 情 才 铄 秉 蓰

3、归纳本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现象

4、能翻译一些重要的句子

5、能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归纳本文关于人性的观点

6、体会文章善用比喻的论说技巧和特色

(二)过程和方法

1、对照注释自由阅读文章,能粗略了解文章大意

2、请同学尝试翻译简单的句子,教师做点拨

3、让学生尝试归纳文章中关于人性的观点

4、学生讨论文章中的相关观点,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代人也应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教学课时:共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检查上一节课的相关知识,并导入新课: 二:研习第一片段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自由阅读并尝试翻译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2、学生感悟

三:研习第二片段: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①。孩提之

童②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老师指导阅读该片段,学生反复阅读该段

2、老师点出难理解的字词

①良:指本能的,天然的。良能、良知已作为专门的哲学术语,以不译为妥。②孩提之童:指两三岁之间的小孩子。

3、学生尝试翻译该段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 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 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4、学生品位探讨该段,教师归纳总结

良能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告子上》)一样。比如说,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 长是人的良能良知,不用教导,不用学习就知道的。进一步推导,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所以,仁义也是属于人的良能良 知范围。这就又回到“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上面去了。由此可见,孟子为了推行仁义礼智这些 儒者所崇尚的道德,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绕过去,绕 过来,从方方面面来论证,最后都落脚到仁义礼智这些天经地义的道德上面来。由此要求人们行仁义,国君行仁政,天下成为仁爱礼让的大同世界。应该说,儒者的理想是非常不错的,其主张人性向善,主张仁爱礼让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于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那就只有各人们心自问,体察自身,从而作出各自的回答了。但起码的一条,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似乎还是通行天下的伦理道德。当然,并不排除有所谓件送不孝,大逆不道的特例,而且,越到现代,这种特例似乎越多起来了。四:研习第三片段: 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第五篇:《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原文及翻译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作者:佚名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文言文翻译:

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王,经历了五百多年;象禹和皋陶,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商汤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从商汤王到周文王,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伊尹、莱朱,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周文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从周文王到孔子,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太公望、散宜生,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孔子,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从孔子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离开圣人的时间还没有多远,距离圣人的故乡又这么近,但是却没有能继承的人了,恐怕也不会再有能继承的人了。”

下载国学教案之孟子《滕文公章句3》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教案之孟子《滕文公章句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合集)

    国学孟子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国学的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

    传统文化教案:《孟子》选读《梁惠王章句上》第二则

    《孟子》选读《梁惠王章句上》第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2、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并体会大意。 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九节》原文解析(5篇)

    原文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翻译孟子说:“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读解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既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按照对等原......

    读《孟子》有感——国学《孟子》论文

    国学经典导读 论文 题目:读《孟子》有感 姓名: 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 学号: 读《孟子》有感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

    国学《孟子》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国学《孟子》读后感,欢迎阅读。国学《孟子》读......

    孟子作文素材3

    孟子作文素材 《孟子》中的成语: 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 一暴十寒 与人为善 赤子之心 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 舍生取义 有关孟子的典故: 孟母三迁 孟母断......

    读《孟子》有感3

    读《孟子》有感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一道被世人尊称为孔孟。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他将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继承并发展。孟子继......

    劝学3(国学诵读教案)

    荀子 《劝学》之“吾尝终日而思矣” 二课时 时间: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