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论文-分组学习思维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论文-分组学习思维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可以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目前,部分教师在应用小组教学法时,没有意识到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难以发挥小组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安排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较为良好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使学生能够养成相互探讨的学习习惯。
1思维对话的概括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基于分组学习探讨思维对话教学法是较为重要的,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思维对话的重要性,甚至对其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对思维对话教学模式进行了概括,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1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对话: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思维对话模式进行教学之前,与教学内容进行思维对话,能够良好的设计出教学方法,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沟通,总体来说就是教师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生活经验,整理教学内容,了解教学重点、难点,据此为学生进行授课准备。1.2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与教材之间进行思维对话,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数学学习的经验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整理,并且能够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四边形》一课时,可以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四边形,来探索四边形的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良好的发挥出思维对话学习方法的优势。1.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思维对话教学的作用,通常会与学生进行思维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接纳教师,还需要教师创新对话方法,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提问、知识的交流、言语的沟通、鼓励与评价等。同时,教师会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从思维对话中,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对自身的发展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1.4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就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探讨与研究,作为小组教学法,学生之间的探讨是基础项目。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汲取对知识点较为正确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可以是一名学生与一名学生之间
xiaoxue.xuekeedu.com
进行数学知识的交流,也可以是多名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之间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思维对话。同时,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之前,会对学生进行讨论要求,提出问题: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程的重点知识是什么?课程的难点知识应该怎样有效理解?等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能够更好的进行思维探讨。1.5学生与自我的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对话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其中学生自我之间的思维对话是较为重要的,学生可以在自我对话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可以有良好的反省,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更好的与教师、学生进行思维对话,为其日后的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2基于小组学习思维对话教学的策略
2.1设置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应用思维对话教学模式,就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情境教学方法是较为有利的教学方式之一。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可以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现在在一个角的世界里面,教室就是角的世界,大家一起来寻找教室中哪里有角。”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教室中寻找角。在探讨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各个小组安排一名学生回答教室中存在的角的数量,教师要奖励回答较好且较为正确的小组,对于其他小组,也要适当的进行鼓励,提高其自信心与学习兴趣。2.2重视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思维对话教学法时,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讨习惯,提高学生对思维对话学习法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克与千克》一课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自主预习课程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探讨的形式讨论学生自己总结的课程知识。同时,学生之间要对彼此进行评价,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养成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质,反省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加以改正的基础上,提高数学素质[4]。2.3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应用思维对话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的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对话。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测量》一课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生活中用到的测量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测量桌子、凳子、黑板等,为了提高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测量彼此的身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3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想更好的应用思维对话教学方法,就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第二篇: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定稿]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新课改,我们遇到很多难题,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将采取那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呢?
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变化
新课改已经融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教师难予适应新课改
参与实施新课程的学校和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改革的方法的理解和行动表现出来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偏远学校的教师的素质以及素养与新课标的新教学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存在 “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纯粹是为合作而合作,只考虑合作的形式而未能考虑合作的时机。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对于此话理解有误差,致使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看到学生在探究,而探究出了什么,学生掌握了什么,却无法考证,这种探究,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数学游戏而已,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2.学生学习评价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啪,啪,啪,表扬他!”“嘿,嘿,你真棒!”的表扬声。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是适当的。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了。
3.课堂教学方式较陈旧
在数学学习中,有的教师,直接将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漫无边际的思考,学生没有目标,讨论研究很长时间,却得不出什么结论,致使不少学生将数学学习与游戏等同起来,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打着课改的幌子,走的是过去“放羊式”的教学路子。而与之相反的是,不少教师由于担心学生思考不出结果,于是小心翼翼地看到,学生稍有困难马上进行指导,看似启发学生思考,实则是将生动活泼的探索过程变成了变相地灌输,学生成了教师手中的木偶,新课改只是给“教案剧”增加了一个美丽的外包装。
三、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1.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1)备课:变备教材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解决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论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如何培养学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首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制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其次,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2.活跃思维、改变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所以,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2)要鼓励学生多说。首先,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3.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是使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彼此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4.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式同时结合新的有效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创造出更生动的情境。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得教师的重视。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适于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朱桂莲,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浅探[J],考试周刊,2013年68期.[2]吴素芳,演示法——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09年34期.[3]吕玉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年26期.[4]阎春兰,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2014年01期.[5]李豪,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旬),2014年04期.
第三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自身良好的言行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导: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是对学生进行说教,针对某个学生出现的行为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和指责。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德育理论的灌输,没有从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德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使德育教育很难取得实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又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对道德理论认识的更清晰,并能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他们知识和行为相统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德育氛围,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校园建设的更美。在学生动手参与过程中,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三、尊重和欣赏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xiaoxue.xuekeedu.com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他们都具有很多优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关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在面对后进生时,教师不要对他们进行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后进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摆脱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四、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教师采用强制性要求让学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影响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思想和行为上都获得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来引导学生,使教学顺利开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需要教师首先做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严格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和学习。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的道德认识更清晰,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开展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调查和采访,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并在活动中让他们的道德观念行动化。德育实践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违背道德的现象展开讨论。在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
xiaoxue.xuekeedu.com
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吸取正确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培养其自律的品质。
总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机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还可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具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四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变化
新课改已经融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教师难予适应新课改
参与实施新课程的学校和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改革的方法的理解和行动表现出来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偏远学校的教师的素质以及素养与新课标的新教学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存在 “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纯粹是为合作而合作,只考虑合作的形式而未能考虑合作的时机。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对于此话理解有误差,致使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看到学生在探究,而探究出了什么,学生掌握了什么,却无法考证,这种探究,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数学游戏而已,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2.学生学习评价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啪,啪,啪,表扬他!”“嘿,嘿,你真棒!”的表扬声。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是适当的。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了。3.课堂教学方式较陈旧
在数学学习中,有的教师,直接将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漫无边际的思考,学生没有目标,讨论研究很长时间,却得不出什么结论,致使不少学生将数学学习与游戏等同起来,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打着课改的幌子,走的是过去“放羊式”的教学路子。而与之相反的是,不少教师由于担心学生思考不出结果,于是小心翼翼地看到,学生稍有困难马上进行指导,看似启发学生思考,实则是将生动活泼的探索过程变成了变相地灌输,学生成了教师手中的木偶,新课改只是给“教案剧”增加了一个美丽的外包装。
三、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1.更新观念、改变教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1)备课:变备教材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解决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论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如何培养学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首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制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其次,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2.活跃思维、改变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所以,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2)要鼓励学生多说。首先,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3.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是使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彼此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
4.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式同时结合新的有效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创造出更生动的情境。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得教师的重视。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适于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五篇:新课标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个英语老师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通过对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策略。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课堂的形式单一,气氛沉闷等现象,使英语活动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提高。为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育部提出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一、传统小学的英语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1.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活动教学的方法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则忙着记录老师讲解的内容。因此,导致课堂中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腻烦的心理,从而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2.“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以自己为主体,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越走越远。
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思想和特点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活动教学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演讲,而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聆听者的身份存在于课堂中。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吃力。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活动教学课程中,活动的主体由老师转变为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过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教学适应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探究习惯,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再简单地照搬课本或参考书的活动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尽量地接受更多的英语语言材料,根据教学条件和内容,训练学生的直觉、想象力和观察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三、提高小学生英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很容易对英语失去兴趣,而兴趣往往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中有趣的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上越学越有劲,自主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态度和效率。
2.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小学生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拉远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甚至于学生对老师的讨厌使学生放弃该门课程的学习。教师是学生的导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而且也要和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尊重、平等互助,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及其任务,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完成担当的角色和任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4.课后认真地反思和查漏补缺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课程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快速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采用模仿模式的教学方法
模仿模式是指在小学生英语活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有目的的模仿,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把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获得信息,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变和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小学英语活动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小学英语的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更新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利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