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的导入设计探究
数学教学的导入设计探究
主题词:数学教学导入设计
摘要:《数学教学的导入设计探究》这篇论文主要是在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2、巧设悬念,启迪思维;
3、开门见山,简捷明快;
4、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5、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导入新课等五个方面进行论文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导入设计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十分重要的第一环节,它是直接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除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外,还要起到引起兴趣和激发动机的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经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会走向学习地过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清楚,启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其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将比强性的要求和消极的限制有效得多。它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如果教师采用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运用了如下几种导入方法,巧妙地进入教学乐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心灵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设计是一种深受教师喜爱的导入方法。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那他们·1· 总是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小学生对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的学习往往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因此,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说:“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水帘洞里有7个小猴头目,有一天,石猴孙悟空被玉皇大帝招安后,挂了一个齐天大圣的衔头,孙悟空拿着十四个仙桃回水帘洞看望它们,如果要把这十四个仙桃分给还剩多少个呢?还剩7桃子呢?分到2个桃子,还有没有了?没有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孙悟空分仙桃。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孙悟空不偏不向,每猴都分到是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巧设悬念,启迪思维小学数学导入的一种更有趣的方法。旦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时,便会发生矛盾,悬念时,会使大脑产生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探究其中的奥秘,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这就促使了他们的积极思维,这种导入方法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教学“能被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让学生报数,然后我很快地说出能否被学生便被教师料事如神的本领所折服,头脑便会产生了“老师有什么绝招呢?真厉害!”的想法,使他们发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便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进入学习过程。又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让他们任意量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37
2·老师很快就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拿掉了7个,2个仙桃,这就一3整除,这样个猴子,每猴一个,个,还可以每猴分得一个,这回呀,每个猴子分到几个”
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的心理水平,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采用了创设“悬念”来激然后告诉老师,·让学生验证明。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怎么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呢?教师借此激疑:“大家是否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谜底。”
三、开门见山,简捷明快
导入新课的最常用方法。教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接触新课主题迅速,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同旧知识联系较少的新章节的第一课常用这种方法。例如:“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看谁学得好。又如: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后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而今天所要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是一种方立体图形,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呢?
四、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的一种导入方法,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口、脑、手、眼并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抽象思维能办的发展,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教师首先把人都分到2本。接着要求学生拿出十支铅笔,把它分成多,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由学生说出分法和每份几个,从而导入新课内容。又如:“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导入时,可让学生把手中的梯形同学们,“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导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8本作业薄分给4·3·
5份,每份要分得同样以前我们学的数都是整数,个同学,让全体学生看清每剪一剪,拼一拼,看可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有的学生拼成长方形,还有的学生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推出公式就很容易了。
五、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导入新课
自然导入法是用学生生活中熟悉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一来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二来可以使学生备感亲切,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例如:“相遇问题”教学的导入: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站在讲台的两边,当听到老师喊“走”之后,两名学生同时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老师喊“停”,这时两名同学就是相遇,老师就接着问同学“这两名同学怎么了?”同学们就很快地回答:“相遇了”。这样老师就说:“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又边活动过程。为了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好开端设计,只有好的开端,才有好的结果,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如何设计导入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如何设计导入 【关键词】安徽教师考编
【导读】2016明尚教育为安徽各位教师考编同志竭诚服务,帮助各位学员考生在笔试面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果。2017明尚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初心,为每一位安徽考编同仁准备最新考编面试培训资讯资料。欢迎添加明尚教育官网微信(msexam)订阅最新考编资讯。2016安徽教师考编交流QQ群:344510161。小编咨询QQ:2378375301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后大力倡行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主旋律——探究学习的体现。教师考试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涉及到教学设计的题目,导入的设计都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如何设计出有效的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如何设计出探究式导入。小编在此整理了探究式导入设计方法,助你设计亮眼导入。1.直观演示导入
生物教学中,挂图、模型、事物、标本等教具的合理使用对于课堂推进大有裨益:一则直观演示形成感官刺激,直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奋、思考积极性,有助于课堂节奏的调节;二则将知识化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加深认识与理解;三则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直观演示的课堂高潮可以顺势提问或引导进入课堂主题。
【例】学习“骨的结构”时,教师先发给学生“长骨纵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强调观察要点,同时提出思考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哪些物质?” 2.实验操作导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编写也是强调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在新课程中更为重要。利用实验操作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既能通过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和操作能力,同时能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抽象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课前布置学生实验:同一块萝卜上切下两块大小形状一致且质地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放置于清水和30%的浓盐水中,观察放置一晚后的实验现象。课堂开始之初,请学生代表讲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说明为什么。从而引入课堂主题。
3.生物科学史导入
生物科学史知识是新课改之后新增中学生生物教学内容之一。在生物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史或科学家的奇闻轶事,能使教学效果明显优化。
【例】学习“细胞”时,教师先简单介绍细胞的发现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软木是许多蜂巢状的“小室”构成的,于是将“小室”命名为“细胞”。其实,“小室”是死去的软木细胞的细胞壁,只是细胞的一部分。教师提问: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是怎样的结构呢?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学习。4.设疑解惑导入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编写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在每课的篇首都有“想一想、议一议”“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的素材,其中不乏直切主题的问题设置。通过设疑解惑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是柯昂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导入中使用设疑解惑的方法,对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和重点内容的引导,事半功倍。
【例】学习“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时,教师初步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我们家里的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生长素的作用”后,教师进一步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
以上为小编整理的探究式导入的4种设计方法与相应范例,关于探究式导入设计的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导入语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导入语教学设计
搭配的规律
你觉得老师今天漂亮吗?我就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不会说假话,老师还担心同学们不喜欢老师的穿着呢!早晨,一起床我就打开衣橱,选择衣服时就犯难了,我该怎样的搭配呢?(课件演示: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
用衣服图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搭配。
乘法分配率
同学们,咱们今天先来一次计算比赛,分男女生小组: 男:
64x8+36x8
25x17+25x3
40x(50+90)女:(64+36)x8
25x(17+3)
40x50+40x90 结果,女生胜,为什么女生算的又对又快?(算的简便)64x8+36x8和(64+36)x8 的结果相同,那么我们能不能把64x8+36x8转化成64+36)x8再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探索搭配的规律
老师星期天去买衣服,看中了一条裙子和两双鞋,但带的钱只够买一条裙子和一双鞋,老师有几种选择?(学生回答)裙子可以搭配两双鞋中的任意一种,搭配也是一种学问,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会遇到搭配的问题,搭配中又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搭配的规律!
排列的规律
你们清明节是怎样度过(生:结伴游玩)
你们照相留念了吗?谁能说说你们是如何排列照相的吗?(课件出示课题情境图)
看:这三个朋友要合影留念,他们有几种不同排列顺序的方法?
认识平行四边形 玩魔术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大家想看吗?(拿出一个制做的长方形框)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拉动长方形的对角,使它变成平行四边形),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你认识它吗?那老师就看看谁能找出平行四边形。(出示图片,学生找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谁知道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不出)那咱们今天就来深入地研究平行四边形(板书:认识平行四边形)
认识梯形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卡片。)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生答)(师强调平生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把平行四边形折成一个梯形)问:这个平行四边形边有什么变化?(有一条边变短了)你认识这个图形吗?(梯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几种角?这些角是按什么来分的(按度数的大小分类,那么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三角形,你会怎样分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出示一个三角尺,让学生说说三角板上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你们猜猜看。今天我们就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
因数与倍数
春暖花香的季节,公园里许多人在划船,一条船上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但总共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孙子、爸爸、爷爷的名字分别是韩韩,韩有才、韩广发。你会介绍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吗?
对称、平移和旋转
一、复习:
1、准备一个长方形图形,让学生对折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展示两种不一样的折法,这两条折痕都是长方形的对称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对称轴。(板书课题)
认识容量
1、谈话: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离不开水,现在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约要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多吗?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板书:容量。)
2、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观察(容量差别较大的容器),哪一个容器的容量较大?为什么?
3、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容器(容量相差较小)。2、5倍数的特征
师:出示数字卡片:8、76、3015、815、72100.你能快速说出这些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生答)对于小的数我们很容易判断出,对于较大的数不容易判断,你想不想很快地判断出一个大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特征
我们已经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那么你能不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你猜猜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生答)有的同学说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特征。
素数和合数
1、给咱们班的同学分类,你会怎么分?(生答:按性别、年龄、身高、性格等)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方法。所以分类标准很重要。
2、我们给自然数分过类,是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今天,我们就按一个数因数的个数给自然数分类。
练习课2、3、5的倍数特征
师:老师今天带了一些水果要分给小朋友,平均分给两个人刚好分完,如果平均分给3个人、5个人都正好分完。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老师至少带了多少个苹果?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猜想——讨论——汇报
师:对,苹果的数量必须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无数个)符合这个条件的数有多少个?(无数个)那么最少是多少个?今天我们就用2、3、5的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
一、复习旧知
谈话: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运算律吗?(指名回答)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吗?(指名回答)你们觉得用字母表示怎么样?(引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的简便。)
二、新课探究
1.课件出示池塘莲叶图,一些青蛙在池塘里或莲叶上嬉戏。
谈话: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图:一些青蛙正在池塘里嬉戏。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样一首儿歌吗? 课件出示(伴奏)
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只青蛙()张嘴。
师提问引生思考:多少只青蛙就怎样呢?(指名回答)你知道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吗?学生回答。(a表示任意自然数。)那n只青蛙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高数组
2014.6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入语设计
第四篇:浅谈高中美术教学导入设计探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导入设计探究
摘 要:新课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只要我们能巧妙地使用好开始上课的这几分钟,无论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虽然只是教学中一个简单的开始环节,而且教学时间较短,可是对教学的意义却是十分重要的。导入的精彩成功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导入的不理想或者失败,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美术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事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出一种现实而又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新知充满好奇,从而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有效导入的方法很多,在这里仅就个人的一点经验简单介绍几点:
一、实物展示导入
实物展示导入法是课堂中最常见而又实用有效的一种导入方法,它是将实物带入课堂进行展示,以其形象性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具体的实物形象直观,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可迅速地将学生吸引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来。例如在泥塑教学中,一上课我就给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以及一些有趣的泥塑玩具,学生看后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下面的教学环节就顺利地在学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中完成。又比如在陶瓷艺术欣赏课上,我首先展示了陶器和瓷器,然后请几个学生来看一看,摸一摸,用手指轻弹来听一听,并说一说不同的感受。这种导入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参与,会很顺利地将学生带入下个教学环节。
二、运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教学的实现,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改革,具有更强的实效性。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视觉灵敏、快捷,从形式中获取对应的感情。利用多媒体欣赏影视片和图片等,用以创设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情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愉快教学作最好的铺垫。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如何使用才是关键。精心选取和加工素材,使画面和音乐有机结合可以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导入材料。例如课例1,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课中,我先播放了 2008奥运会开幕式中展示中国传统卷轴画的场景。在传统的绘画欣赏课中,利用这一时事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传统卷轴画,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传统美术的热爱以及对民族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
三、音乐导入
美术和很多学科都是姊妹艺术,它们之间有着艺术的共性。例如,美术和音乐,它们的旋律节奏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是无声的音乐,乐曲就是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幅画。在讲“抽象艺术欣赏”一课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乐曲《爵士乐》《忐忑》和《黑色的星期天》,让他们感受不同情绪的音乐,在他们听得入迷的时候提出与这堂课相关的主题。在美术教学导入中实施音乐内容的注入,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又有利于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作。但美术课导入的音乐与本课内容必须水乳交融,和谐共鸣,不能随便配一首曲子来点缀或者根据教师的喜好去插配音乐。
四、生活实例导入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家杜威就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的美术题材作为美术课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更能凸显和强化“美术美化生活”的理念。课例:2008 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这是当时人们生活中谈论和关心的话题。我在建筑设计课中,利用这一最新时事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震后满目疮痍的建筑废墟,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即本节课的主题:如何设计美观实用的建筑。
五、非设计性导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但是真正深层次的主体作用应该是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生成教学目标需要的新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这就意味着教学资源有时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堂教学环境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完全可以为人所控制的封闭系统,它时时会受到各种干扰。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的现实性学习心理来组织生成性课堂教学,因势利导,在导入中对学生的活动作出某种呼应,这样容易引领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探索过程中去,也就能让课堂生成的问题发挥更大的效能。如果完全把教学的导入设计好有时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充分利用。例如在一次抽象艺术授课前,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时观看两个男生,这两个男生貌似发生口角,好像还在生气。我没有按设计好的导入上课,而是请他们在一张纸上随便画什么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两个生气的男生一个画了一团圈线,一个画了很重的密集平行线。随后我展示了他们的画作,认为这两幅充满情绪的作品就是抽象艺术,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新的课程,学生们由原来的分心专注到抽象艺术的学习中来。
我一直坚信古人的一句话“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就是我们在教育心理学中所说的学生有“向师性”这个特点,那么作为专业教师的我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人格魅力、道德情感,希望我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榜样示范和人格感化作用。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者。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选择最好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乃树,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数学探究型教学设计
数学探究型教学设计 从分数到分式
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分数,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势来认知和理解分式。但是,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与不同,以及分式到底蕴含着怎样一种数学思想,和它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通过探究,将会找到答案。
一、活动目的:
分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的一种模型。通过对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质疑、交流、合作等活动中,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并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的目的。这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是一项人类活动”的理念。
二、研究课题
1、分式的概念;
2、分式与分数的不同之处;
3、对整式、分式的正确区别: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而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这是分式与整式的根本区别。
三、活动安排
在教研组的统一计划下,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活动。
四、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1)动员学生:激发学生的研究课题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与交流。
(2)确定课题: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帮助学生在其所提供的课题中确定一实际可行的课题。
(3)方法指导: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归纳的方法来掌握这部分知识,培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4)建立研究小组:把兴趣较浓的学生召集成立研究小组,以便行之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
2、实施过程:
根据上述学情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按照“形成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归纳小结”的顺序设定为4个主要阶段.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创设情境:为深入挖掘教材章节引例中行船问题的数学内涵,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数学文化的情境,我想到由唐诗“千里江陵一日还”和初二语文课文《三峡》中的有关描述引入新课.师生共同从诗文内容中挖掘出一个数学问题:“千里江陵”能否“一日还”?以此为情境,我提出一组关于船速、水速、距离和时间等数量关系的具体问题.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先后列出的5个代数式,从分数到分式、从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数学是描述数量关系、揭示客观规律的工具. 形成概念:这组代数式的排列顺序还体现了从整式到分式的过渡.我向学生指出:类比和归纳是探索新概念的重要方法,并提问:以上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不是整式的那些代数式有没有共同特征?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纳分式的特点,形成分式概念.
(二)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填表探究】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问题(或者说分式何时有意义的问题)体现了对分式概念的深入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仍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给出三个具体分式,并请学生填写一张求它们的值的表格,借表格渗透一种研究新事物的方法步骤.首先,从具体入手——当分式中的字母取定具体的数值时,分式即表示一个具体的数;然后,发现问题——当字母取某些特殊值时,有可能出现分母等于零的情况;最后,分析、解决问题——类比分数有意义的条件总结出,分式要有意义,分母不能为零.
三)综合运用,拓展探究
通过3个拓展探究问题,检验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希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练习1引导学生灵活处理方程和不等式组成的条件组:先解方程,再将方程的解逐一代入不等式检验.练习2引导学生将视野由等量关系拓展至不等关系,类比分数的值为负数的条件得到这个分式的值为负数的条件.练习3选取生活中的追及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问题的实际背景.严格地讲,解此题应该首先明确字母取值范围、再列代数式,但这超出了初二学生的思维层次.我的处理方式是,先让学生列式,再从分式要有意义的角度提醒学生关注字母的取值范围,最后引导提升到字母取值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认识高度.
3、总结阶段:
(1)学生自己总结。形成分式的概念。
(2)交流、展示成果。全班学生可以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活动成果。
(3)指导教师对活动进行评定、总结,并总结整个活动情况,撰写总结论文。
五、实施的基本要求
1.全员参与。要强调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的自主性,特别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2.任务驱动。给出任务并提出有明确的要求,以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3.多种形式。要从学生、学校和区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注意适合学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