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

时间:2019-05-12 17:2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

第一篇: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5月30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4039 课题负责人:郭振峰

负责人所在单位:清河县城关中心校区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席卷教学界,小学教学改革也风起云涌。“师生互动”一词被频繁运用,在各教学学科与活动中处处可见。师生互动是教改的一面旗帜,成为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

(2)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地研究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报导。本地区尚未师生互动方式及其可行性、有效性的系统研究和成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可供借鉴的程式化的、理性整理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报复。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1)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2)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3)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

(4)师生互动教学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建构起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的实施将为成功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成功的案例。

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给广大的校长和教师研究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模式,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走些弯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一定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1.课题研究目标

(1)本课题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以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为切入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三个教学策略。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3)尊重学生学习权力,尊重学生差异,转变教师理念,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提高教师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最终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a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 b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 c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

(2)建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3)逐步形成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自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3)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

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能否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生的互动是否有效成了我们学校开展评价研究课的一个指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或方法论体系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

1.行动研究法:即对所确定的实验班同学进行行动研究。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对所确定的班级进行分阶段的研究,找到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的不足之处,进而研究出相应对策,跟踪其发展变化。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课堂教学中新的形式与新的方法。新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主体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体现,这二点一直是贯穿本课题研究。

2.调查法:对研究对象----清河县城关小学五年级全体同学进行详细的调查,以点带面,由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到全县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致情况。

3.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同一年级中的不同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找出更能发挥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的因素,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中,我们从主体学习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还研究、探讨学生的目前学习现状,学习时思维方法;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状况,联想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思维方面的问题,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在课题的不断实践,不断深入地实施中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便为课题实践作出较准确的评估和修正。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组成员及业界同仁们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包括经验和总结教训,在相关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根据本课题组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得到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技能技巧有所提高。经过试验,大多说学生逐步掌握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技巧更加灵活多样。如,学生学会“听说读”记英语单词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高效省时,成为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使用最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语文方面,学生学会用抽象词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许多学生懂得用比喻法、分析法、比较法、删减法理解词语,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个性培养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孩子全面发展优势在个性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个性推动发展,发展丰富个性。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自觉自立个性品质的形成。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他们积极自觉地带着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的开展教学。选择多种教学策略,运用“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工作中,我校定期组织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撰写活动。最初,相当的一批教师几乎从零起步,但开始课题研究以后,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撰写论文、案例的水平和能力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探索了师生互动方式下“自主-合作-发展”的系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

小学语文“情境式”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

理论根据: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课堂中应该改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一种“动态的集体的力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上有计划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4)课堂教学评价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研究初期,考虑到我校课题研究的重心在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积极探索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经过校领导与课题研究教师的商议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因该有一个课堂教学实施的依据,检验课堂教学是否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标准。一年后,我们经过学习思考,多次修改后出台了“自 4

主课堂”评价标准。

2.主要观点:

农村各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现状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创出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成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初步探索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1)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2)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3)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目录

1.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5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2.报告类成果1篇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 3.论文类成果7篇

(1)《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3)《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形式》(4)《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互动简述》(5)《浅谈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6)《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7)《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师生互动》

4、案例类成果

(1)《感恩读本》教学设4篇(2)《弟子规》课堂实录光盘1张(3)《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4)《学雷锋教学设计》1篇(5)《学雷锋》课堂实录光盘1张(6)《中秋节》德育资料集1本

郭振峰 郭振峰 吴红 许丽丽 吴翠华 苗倩 王莉 郭振峰 牛淑霞 张庆军 课题组设计 吴存涛 课题组设计 马文瑞 马文瑞 吴存涛

(7)《悠悠古运河》资料集1本 吴存涛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家里除了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外,学生还能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学生能够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团结同学,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气氛。同时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各班的教学成绩也呈现出一路上升的态势,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因而为学校带来了很好的生源,使得学校的办学活力日益增强,为学校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七)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

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已经在我校各年级及周边校区进行推广,反映良好。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经验,也值得周边校区借鉴,并不断地和周边校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八)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1.存在问题的反思

我们知道,在许多农村学校实施教改都是一个很刺手的问题,一些薄弱学校由于缺乏学习机会,缺乏学习资源,缺乏身边的“样板”,对新教改的教学模式,更是疑云重重,同时传统的教学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知识,偏重考试题目,偏重分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自主发展。在促进农村小学生的性格养成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们开展的研究时间还不够,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觉得做的还不到位。

由于农村小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很难配套。多媒体教学等教学设备的普及率非常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实施。有待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多加关注后能尽快的改善城乡差别,使农村的小学生们能够得到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现有条件下课题组成员结合我校实际,注意开发现有资源,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高效的课堂。

2.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个别教师对师生的互动理解,重形式轻实质,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很好实现原有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模式,核心问题应该是互动的实效性,而有的老师却误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只要师生之间有了交流就行了。在课堂上也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在此期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活动,反正只要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就是顺利过关了。长此以往,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在“合作互动”幌子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而 6

能够完成任务的同学也会灰心,合作方式就会不了了之,互动成了相互之间的闲聊。

课题组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上武装教师和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并经历了近两个学年的周期研究完成的。课题组的成员掌握和学习了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的有关理论,并探索出了很实际的方法和转化策略。特别是我们懂得了当代教师更该有着对学生坚定的爱心,做素质教育的真正践行者,绝不要只为追求升学率面把学生当做“哑巴” 学生,我们要不断的研究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并帮助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以达到高质量的、学生满意的课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水平有限,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不是十分的科学,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即使本课题得以顺利结题,我们仍然不会停下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脚步,我们肯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课题,使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够真正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教科研真正服务于教育,体现出教科研的作用于价值。不断地向同行研究者和专家们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把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三、专家鉴定意见

第二篇: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 年 5 月 30 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4039 课题负责人:郭振峰 负责人所在单位:清河县城关中心校区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 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 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 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 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一方面,进入 21 世纪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席卷教学界,小学教学改 革也风起云涌。“师生互动”一词被频繁运用,在各教学学科与活动中处处可见。师生互动是教改的一面旗帜,成为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地研究师生互动的 具体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报导。本地区尚未师生互动方式及其可行性、有效性 的系统研究和成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可供借鉴的程式化的、理性整理的师 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报复。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1)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2)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3)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1(4)师生互动教学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建构起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 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 和操作模式。本课题的实施将为成功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成功的案 例。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给广大的校长和教师研究 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模式,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走些弯 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对提高我校教育教 学质量,也一定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1.课题研究目标(1)本课题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以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为切 入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三个教学策略。(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 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3)尊重学生学习权力,尊重学生差异,转变教师理念,本着“为了一切 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提高教师能力,培养研究型 教师,最终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探索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a 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 b 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 c 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2)建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3)逐步形成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自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课题研究的创新点(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 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 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2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 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 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 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3)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 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能否创设学生主 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生的互动是否有效成了我们学校开展评价研究课的一个指 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或方法论体系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1.行动研究法:即对所确定的实验班同学进行行动研究。利用近一年的时间 对所确定的班级进行分阶段的研究,找到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现 象的不足之处,进而研究出相应对策,跟踪其发展变化。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 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课堂教学中新的形式与新的方法。新课程改 革纲要的精神,主体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体现,这二点一直是贯穿本课题 研究。2.调查法:对研究对象----清河县城关小学五年级全体同学进行详细的调查, 以点带面,由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到全县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致情况。3.观察法: 即通过观察同一年级中的不同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 行比较分析和总结,找出更能发挥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的因素,进而提高课 堂效率。在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中,我们从主体学习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还研究、探讨学生 的目前学习现状,学习时思维方法;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状况,联想能 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思维方面的问题,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在课题的不断实践,不断深入地实施中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便为课题实 践作出较准确的评估和修正。4.经验总结法: 总结课题组成员及业界同仁们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包括经 验和总结教训,在相关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根据本课题组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得到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3(1)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技能技巧有所 提高。经过试验,大多说学生逐步掌握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技巧更加 灵活多样。如,学生学会“听说读”记英语单词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高效省时,成为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使用最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语文方面,学生学会用 抽象词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许多学生懂得用比喻法、分析法、比较法、删减法 理解词语,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个性培养 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孩子全面发展优势在个性发展中体现出来 的,个性推动发展,发展丰富个性。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学科 特点,鼓励学生“别出心裁” “标新立异”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自觉自立个性品质的形成。(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他们积极自觉地带着问题有计划 有目的、创造性的开展教学。选择多种教学策略,运用“自主-合作-发展”教 学模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工作中,我校定期组织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 撰写活动。最初,相当的一批教师几乎从零起步,但开始课题研究以后,随着课 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撰写论文、案例的水平和能力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3)探索了师生互动方式下“自主-合作-发展”的系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情境式”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 理论根据: 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 因素,课堂中应该改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一种“动态 的集体的力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 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上有计划的向小组提 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参与教 学活动。(4)课堂教学评价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研究初期,考虑到我校课题研究的重心在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积极探索了向 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经过校领导与课题研究教师 的商议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因该有一个课堂教学实施的依据,检验课堂教学是否 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标准。一年后,我们经过学习思考,多次修改后出台了 “自 4 主课堂”评价标准。2.主要观点: 农村各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现状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课堂教 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多措 并举,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创出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成功。此外,在 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初步探索以下几条教学策略(1)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2)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3)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目录 1.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5 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2.报告类成果 1 篇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 3.论文类成果 7 篇(1)《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3)《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形式》(4)《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互动简述》(5)《浅谈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6)《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7)《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师生互动》

4、案例类成果(1)《感恩读本》教学设 4 篇(2)《弟子规》课堂实录光盘 1 张(3)《弟子规》教学设计 5 篇(4)《学雷锋教学设计》1 篇(5)《学雷锋》课堂实录光盘 1 张(6)《中秋节》德育资料集 1 本 课题组设计 吴存涛 课题组设计 马文瑞 马文瑞 吴存涛 郭振峰 许丽丽 吴翠华 苗倩 郭振峰 牛淑霞 张庆军 王莉 吴红 郭振峰 5(7)《悠悠古运河》资料集 1 本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吴存涛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家里除了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外,学生 还能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学生能够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团 结同学,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气氛。同时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明显 的提高,各班的教学成绩也呈现出一路上升的态势,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 评。因而为学校带来了很好的生源,使得学校的办学活力日益增强,为学校带来 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七)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 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已经在我校各年级及周边校区进行推广,反映良好。小 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经验,也值得周边校区借鉴,并不断地和周边

(七)校区相互 交流,共同提高。

(八)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1.存在问题的反思 我们知道,在许多农村学校实施教改都是一个很刺手的问题,一些薄弱学校 由于缺乏学习机会,缺乏学习资源,缺乏身边的“样板”,对新教改的教学模式,更是疑云重重,同时传统的教学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知识,偏重考 试题目,偏重分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自主发展。在促进农村小学生的 性格养成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们开展的研究时间还不够,所以在这方 面我们觉得做的还不到位。由于农村小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很难配套。多媒体教学等教学设 备的普及率非常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实施。有待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 部门在多加关注后能尽快的改善城乡差别,使农村的小学生们能够得到相对平等 的受教育机会,在现有条件下课题组成员结合我校实际,注意开发现有资源,利 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高效的课堂。2.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个别教师对师生的互动理解,重形式轻实质,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很好实现原 有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模式,核心问题应该是互动的实效性,而有 的老师却误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只要师生之间有了交流就行了。在课堂上也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要求 小组讨论。在此期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 的交往活动,反正只要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就是顺利过关了。长此以往,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在“合作互动”幌子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而 6 能够完成任务的同学也会灰心,合作方式就会不了了之,互动成了相互之间的闲 聊。课题组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上武装教师和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并经 历了近两个学年的周期研究完成的。课题组的成员掌握和学习了小学课堂教学师 生互动方式的研究的有关理论,并探索出了很实际的方法和转化策略。特别是我 们懂得了当代教师更该有着对学生坚定的爱心,做素质教育的真正践行者,绝不 要只为追求升学率面把学生当做“哑巴” 学生,我们要不断的研究新问题,从 新的角度去理解并帮助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以达到高质量的、学生满意的 课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水平有限,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不是十分的科学,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即使本课题得以顺利结题,我们仍然 不会停下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脚步,我们肯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 这一课题,使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够真正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 题,使教科研真正服务于教育,体现出教科研的作用于价值。不断地向同行研究 者和专家们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把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师生互动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把终身教育思想和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奠基。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①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②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③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④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概念界定

1、理论导航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于语言学习有系统的论述,进入11-12岁的儿童他们已能进行抽象思维,在英语学习方面会有一个飞跃,集中表现在他们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大为丰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明显加强,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较快。在小学阶段的中、高年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模仿和机械操练是必要的,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还需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思考和自己摸索学习规律与策略的能力,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有教授提出师生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即“动态生存”的方式。我们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促使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师生互动不仅是指师生在语言上的对答,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与情感的交融,这是语言交际的先决条件;学生互动是英语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体现,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使他们不仅从教师、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中获取语言素材,而且从同伴提供的教学资源中受益。

2、研修重点

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课题必须通过操作来论证。上学期我们完成了课题的初步框架,本学期我们的研究重点将是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基点,主要从两个纬度展开研究:①探索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生存方式的外显特征,着眼点是“如何互动”和“互动的有效性”研究;②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方式研究,通过积累不同年段、不同课型的典型案例,归纳梳理,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流程。

3、研究路径

本阶段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和教学方案设计及沙龙研讨等活动来践行“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原则。主要运用“前移后续”的策略,实行对课题组集体备课的创新,通过对同一节课或同一类课的反复讨论、反复试教,实现资源共享,智慧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师生课堂互动,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各学科教学的和谐(其中含有对受教育者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等,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教师“愿教、乐教、会教、善教”,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情互促、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2、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

整个进程要体现“一核心”、“两结合”、“三个点”、“四步曲”、“五注重”。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 月)

制定研究方案,确立课题组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准备实施。

2、研究实验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深入课题研究,积累实验资料。

3、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总结实验情况,写出研究报告,推广实验经验。

六、组织机构

组长:冯玮琪

人员:赵德杰白银李杰王丹刘富宝 杨玉琴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精)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2009-12-28 14:02:50转载▼ 标签:教育中师生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验教师分类:论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国力的竞争,急需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全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早在2000年,我们就把“课堂教学改革”做为教研教改的突破口,引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了“尝试教学法的移植实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改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工作”这一陈旧观念仍影响着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进行了改进,如尽量采取精讲,讲练结合,先学后讲等,实质上仍是教师起着主要作用,甚至决定作用。课堂教学双边合作交流的单位比率低,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受到教师主导控制机率更少,即使有也是被动的多,积极主动参与的少。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会学、会做、会探索、会创造”?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实验就是想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是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一教学实验的指导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我校确定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关注的是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时所产生的实效性。其意义在于通过实验研究,在提高师生互动的实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通过这项实验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有着重要意义。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而课堂教学更是集中体现教与学的价值阵地,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中更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尊重教育的风采,学生尊重学习的良好品质。这一课题的研究必将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观点。第一,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已的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的发展是依靠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由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都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有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世界不相吻合。此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可能达成共识。第三,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2、行动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技术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进行积极的反思、参与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参与实际工作,并要求两者相互协作,共同研

究。这样,研究者可以从“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从只负责“发现知识”到负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还可使实际工作者改进其行动和工作。

本课题在师生互动教学的基础上,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课堂教学加以重新建构,从专家、教研员、教师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开展对本课题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所存在问题,修正其有关理论和做法,论证其效果,积累其成功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包含了三个方面: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现状分析,重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体系,以我校不同班级为实验班,开展行动研究,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所凸显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本子课题主要研究师生互动的具体教学策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本子课题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课堂实践研究如何增强师生情意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本子课题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优选合适的学习方式后选取多名学生进行试验,观察该学习方式是否能使这些学生更好的和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案例教学研究。该子课题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并开设校内或市级公开课展示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具体措施:初步制定如下,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修定完善:

1、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以学定教,要使学生在经历学习中感受师生共同演绎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活。

2、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是前提,要营造民主、宽松、愉悦、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体验健康、积极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人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转变学习方式是关键,既使是师生互动,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互动。

4、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是基础。教师始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并把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作品向广大教师推广和借鉴。

六、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创设情境,情境,包括情感情境和学习情境。情感情境是一个心理氛围,是群体心理环境。创设情感情境是要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态度。学习情境是一个以问题或任务为核心的教育平台,是支撑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知识的探究环境。创设学习情境是要容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课伊始,趣即生”良好的氛围,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⑵主动探究。进入学习情境,自学(实验或操作探究,感悟、领会、理解知识;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他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和失败。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

⑶交流合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学习的知识有了新的见解,新的感悟和新的体会。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周密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纠正自己不正确的想法和结论。

⑷质疑问难。对于共性的问题和学生模糊不清的知识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分辨,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修正、补充,加深学生对新知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通过协作深化对知识的构建。

⑸迁移应用。迁移应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掌握的新知识进行适当的练习,能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多边活动论”是指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论和双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诸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以利于开展与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通过研究构建如下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图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教学操作程序:创设情境→主动探究→交流合作→质疑问难→迁移应

主体学习程序:引入新知→探究新知→反省新知→深化新知→巩固新知。新知构建程序:准备构建→自我构建→协作构建→深化构建→意义构建。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

1、课题启动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0月(1确定研究内容,制定方案。(2收集资料,学习体会(3申报实施方案

2、实施探究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6月(1构建课程改革下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

(2探索研究落实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策略及操作方法。(3具体实施。

(4及时记录与整理相关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3、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6月--2011年6月(1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2编印教案集、整理相关的论文、案例、课件等。(3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鉴定会,成果送审。

八、预期研究成果:(1《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2 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点评、心得体会、教学论文或教学课件;

九、实验的具体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实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效果,尤其是实验教师对待实验的态度、热情、欲望直接关系着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因此,通过培训,以促教师素质提高。每学期都要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相应的教学理论。根据教师的现状,抓专业教师、带动兼职教师,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情况。

2.加强实验研究:参与人员深入课堂听课、研讨,切磋、交流,指导等活动,督促深化课题实验。通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说课、课堂教学观摩、实验教学竞赛、论文评比交流等活动,促进教改向纵深发展。

3.争取领导支持:各实验教师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建立适当的教研制度和优惠政策,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支持实验教师参加有关培训或外初学习,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十、研究方法设计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形式。

㈠实验研究的主试和被试:

1、课题研究由行政领导和实验教师组成。

2、实验面向各年级学生,每个子课题选一个实验班。㈡实验研究的变量:

1、自变量:创新教育模式和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品质、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2、因变量: ⑴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要求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素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及时把握现代教育的最新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和能力。

⑵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掌握获取知识信息和构建知识体系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变量控制: 一是根据等组要求运用分配法组织实验班和对比班。二是选择教龄、学历相近的青年教师担任主试。

三是实验班对比班的教材、课时量、课内外作业量基本一致。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①撰写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理念、特征等若干专题论文。(各研究阶段

②推出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示范课。(各研究阶段

③编辑教师优秀教案,个案,论文集。(第三阶段

④完成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专题报告。(第三阶段 ⑤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第三阶段

⑥实验班学生素质发展数据资料及分析报告。(第三阶段 ⑦出版优秀教师课例、案例等光碟。(第四阶段

⑧《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及其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的研究报告。(第四阶段

十二、实验的组织机构

组长:王建军成员:刘永锋张庆梅刘淑杰刘凤杰陈学文

第五篇: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而在具体的操作和评价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困惑。本文从师生互动及其意义入手,说明什么是师生互动;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成功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式的互动有许多的困难。于是,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从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对象、主导者、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着重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互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

一、师生互动及其意义

对“师生互动”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要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1〕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改变过去“灌输式”、“被动式”学习。

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教学的成效不是以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 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思维。那么,学生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一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二要看学生的情绪,学生是否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勇于争论、敢于表态。三要看学生的意志,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是否继续认真地思考,另辟蹊径,尽力去做,尽管有时会犯错误,也说明学生已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课堂教学相对应而言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强调了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重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2〕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并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起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与丰富的活动,引导着学生发展的方向与过程。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题,无论是教师的教诲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主题活动才能产生效果。所以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恰恰体现了这两种作用的结合。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对象、主导者、广度、深度等方面。

(一)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

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主题比例不合理,即师生互动基本只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个体和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眼神交流、直接接触等过程中。这种形式的互动对学生的个体产生有效的影响,但是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过多地运用这种形式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任务完成。

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形式表现为“教师个体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如组织教学、课堂讲述、课堂提问、课堂评价、课堂练习等”。由此看出这种互动涉及参与学生的面很广,使课堂互动时间更经济。因为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学生个体对它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认为自身发出的行为在教师眼中只不过是全体成员行为中的一小部分,自己的表现不会受到教师重视。

在教师与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中,学生学习小组建立还很薄弱,学习小组的功能主要是为管理班级行使对小学学习的监督任务。如对小组成员作业上交情况及完成质量的监督、各科课堂学习表现的监督及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教师对小组进行学习上的讲解、分析、引导、启发和提出建议,并通过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在学生中产生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地建构学习。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小学教师课堂活动时间构成情况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时间占45.4%,教师与学生小组互动时间占0.2% ;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时间占54.4%。〔3〕可见,在实践中这种互动形式极少开展。

(二)师生互动的对象

师生互动的对象较多关注优生,差生普遍受到冷落。据一些教师反映,考虑到教学上的方便、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和出于对不同学生的偏爱。他们更愿意选择优生、性格活泼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其原因是,优生容易配合教师进行成功的互动,差生无论在互动的质量上还是在互动的速度上都要比优生逊色。

(三)师生互动的主导者

师生互动的主导者基本上还是教师,学生在互动中表现比较消极被动。学生主要是服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是互动系统中的主体,学生改变整个互动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教的一方主体,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教等都是由教师设计、实施和监控。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主要还是由教师一方向学生发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通过指令、要求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控制。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少有主动向教师提问、驳回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讨论自己关注的话题的习惯。〔4〕

(四)师生互动的广度

师生互动的广度不够,学生参与人数不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因担心教学失控而宁愿让自己的活动尽可能多地占据课堂时间,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偏向乖巧型的学生;在互动的参与面上,也只是用与个体的互动方式或运用一些常规

没有人干涉自己。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她已不会像以前的打扮自己了,而且有时还会来问老师作业。课堂上的表现也不错,这就达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赢。

(二)情感交融

教学中师生互动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宽容和理解,需要学生的“敞开”与“接纳”。具体地说,教师在教学中融洽师生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师生互爱。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师生互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渠道。为此,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期待着我”;要善于通过非言语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美的目光等。这在学生眼里都是一种爱,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从而融洽师生情感。

(2)教学民主。利比特与怀特(Lippitt&R.K.white)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不同,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5〕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师生之间才会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民主型师生关系,导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还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师生之间民主协商的关系。如: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云房子》一课时,在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反复的读这一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云房子,能否用漂亮的动作演一演这些云房子。学生就会争着想演一演,各种动作都有,这时教师没必要评价学生动作的对错,但学生一定是很开心的。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云房子,跟自己的同桌说一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起来,整个课堂很活跃。最后,再问学生想不想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去造云房子。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一画你的云房子,不一会儿,同学们画好了。再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话。学生的表现教师就会很满意。在这一堂课中,教师始终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师生的活动中,学生自主的获得了知识,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3)以情激情。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教师要生机勃勃、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精神饱满、耐心细致地上课,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感染与激发;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以激活、感染学生;再次,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坚定自信的神情、庄重大方的举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以融洽师生情感。

(三)把握公平原则、激励原则

把握公平原则、激励原则,强化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为学生是师生互动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可能发生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要把握公平原则。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待遇。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顽皮生,教 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视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交流和平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没有对话与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与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中产生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共享”。〔6〕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五)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2] 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 徐问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6] 刑秀凤.互动: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7] 袁维新.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

下载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