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5:0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质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课堂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因此,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如何找准这个突破口呢?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如下: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的协调统一;

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师生互动,协调统一,有机结合

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主要的形式。协调统一:即和谐融洽、同步一致。有机结合:即为紧密地联系或恰当地组合起来。

师生互动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 1 方在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因为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所以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这三者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即是说:只有当它们协调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怎样让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我想谈如下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师生开展有效互动的动力。课堂中,当学生有兴趣时,就会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认真听课、努力思考。反之,学生则萎靡不振、毫不在意、没精打采、视而不听。

例如:在教了三角形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回答归纳:三角形按角和边各可以分成哪几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全班40多个同学举手的不上10个,答对的不上5人,说对理由的不上3人。后来,我了解到,有的同学答得来,不想说,有的同学心不在焉,有的熟视无睹,有的听而不闻,没精打采,闭口不开,其原因是,他们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第二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 过程,一上讲台,我就用双手捧着一个三角板,只现出一个锐角,让同学们猜:“同学们,请猜一猜我手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谁猜对了并说对理由,今天的小测验我就给他加5分。”嗬!这一下可把同学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全班都举起手来,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锐角,那两个角也可能是锐角;有的说是钝角三角形,虽然外面现的是一个锐角,而另外两角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有的说是直角三角形……。大家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教学的这个过程,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同学们很快地掌握了按边分的几种三角形的特点。由此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的协调统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的主要作用是导,面对学生,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如何来导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爱思、爱说、爱想、爱做,形成有效互动。这不仅需要教师本身有过硬的知识本领、业务能力,而且需要教师把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协调统一起来。一般地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就知识、管理而言,教学艺术是就方式方法而言。同样一堂课,一个内容,为什么有的老师去上,学生爱听,气氛活跃,答问积极,正确率高,效果良好。为什么有的老师去上,学生无精打采,课堂死气沉沉,提问学生无人应答,效 果低差。很明显,前者是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达到了协调统一,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后者,要么是教师如“茶壶里装汤圆,有货拿不出来。”要么是教法不当,因而学生不感兴趣,没有积极参与,更谈不上师生互动。例如:二零零二年下期,我初登讲台时,所教的那个毕业班就是如此。一是本人初出茅庐,胸中无数,一切都还得从零开始,从主导作用上讲,本人知识功底还浅薄,业务不精通,管理也不到位。所以,在授业、解惑方面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二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没有经验,非常呆板,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常言说得好:“功多艺熟,熟能生巧。”实际上,这个“巧”就是艺术。所以在后来,一方面我加强了业务、知识的进修;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在主导作用和教学艺术方面狠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期我所教的毕业班,效果就大不同了。去年下期,县里抽考,本人所教的数学科居然获得了三等奖。作为我一个山村小学教师,既感到欣慰,又感到责任重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达到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的协调统一,还必须做到课前吃透教材,精心设计,严密安排;课上灵活地掌握,巧妙地运用。例如在新课教学中,可能涉及到很多问题,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要考虑:哪些问题必须得问、怎么问、什么时候问最恰当,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答不好或答不上来时,你怎么去提示、启发和诱导等,教师都要考虑到。在恰当的提问中,如 果学生参与得越多,兴致越浓,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又高,效果又好。那么说明某教师在这堂课中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了他的教学艺术。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有效的互动。否则,便是“表面热闹”的无效互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的协调统一,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所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是根据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以及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指导,充分利用并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举一反三,让学生有思考、检验、创新的过程。而不能生搬硬套,直入结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到僵硬的技能,缺乏探究创新的特点。例如在学习了“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后,很多学生只记住了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忽视了必须是“在同圆或等圆中”才能成立的这个条件。为了让学生牢记,教师可画出两个圆。(1)直径等于5厘米的圆;(2)半径等于5厘米的圆。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圆1的直径等于圆2的半径的2倍吗?圆2的半径等于圆1的的直径的二分之一吗?通过比较,有的学生愣住了。这时,教师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原因,然后指出:“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才成立。

(二)灵活处理,随机应变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化、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例如,在讲解多位数的减法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800-509=309”。在多位数的除法中,有的学生会这样计算:(1)中间有“0”的,如:1250250÷125=12;(2)余数除法,如:32150÷405=8……50。针对上述错误,教师不宜马上说学生错了,更不宜当着众多的学生去批评他,教师应当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引导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来判断,让学生通过验算,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并提示学生找出自己的错误原因,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错,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验算的作用。这样灵活地处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面子,又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由此可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也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特征。

(三)摸清底细,对症下药

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摸清底细,认真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巧妙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教育、耐心辅导。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先让成绩好的学生把算式的意义读出来,再让中等成绩的学生把计算步骤划出来,让底差学生把算式读一读。然后,教师归纳讲述,再抽学生板演,并说出它的计算过程,这样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和掌握它的运算顺 序和方法。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常把“爱答问,考分高,表现好”的同学划为优等生;把“不爱答问,考分低,表现不好”的划为低差生。前者经常表扬,后者经常批评,因而导致,优生中的骄傲自满,成绩慢慢下降;低差生中,有的丧失信心,成绩越来越下滑。出现这种状况,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摸清优生中有的同学的底细,优生中那些傲慢的同学,往往是比较虚浮,学习功底并不十分扎实的人。同时也没有深入了解差生为什么差的原因。有的差生不爱答问是由于性格孤僻所致;有的差生考分低,是由于粗心、浮躁所致;有的差生表现不好,是由于家庭环境低劣缺乏管理所致。针对上述状况,作为我们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而言,必须先摸清底细,然后对症下药,该鼓励时要鼓励,该批评时要注意方式,适当批评,让学生既能接受又心情愉悦,既听从教诲,又无所畏惧。这样方能达到师生互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要实事求是,分析中肯,判断准确,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让学生心服口服。选择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处理措施,善于扬长避短、掌握时机、把握分寸,适当惩罚奖励,把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面对学生,真正地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主体作用:即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能动作用;自主学习:即主动地学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创设良好的思维时空,提供有效的交往条件,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与教师,学生之间产生积极的、主动的互动。在互动中,思维才能不断地撞击,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才能精彩活跃,师生互动才会得到有效、和谐、全面的发展。

同时,学生又是互动教学的主体,过去有些教师把互动教学等同于放羊式教学的师生对话及活动。把互动教学理解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提问,学生多讨论,或者多做几个游戏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倒觉得轻松、愉快、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小组交流热热闹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心中无底、胸中无数。既不清楚,也无收获。许多学生,对相关的知识,问题的解答仍然模糊。因为,在那表面热闹,无的放矢的课堂气氛中,多数学生只觉得快乐、好玩,根本没有去主动思考、认真理解这堂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那么,针对上述状况,我们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本人认为:要加强目标教学的互动策略,促进师生互动过程。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我们可以从教学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两个方面来思考互动策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认知目标互动策略。认知目标互动策略即通过教学主体间的知识交流来实现特定认知目标的教学策略,其内容主要包括:

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问题设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精”,具有典型性;二是问题要“巧”,能深化主题;三是问题要“新”,能启发学生以新视觉去观察、分析;四是问题要“活”,答案适度的开放性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

2、科学提问。科学提问即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它可以克服盲目的提问和表面热闹的课堂气氛。在内容上是融合新、旧知识;在难度上应恰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方式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对象上应面向全体,科学提问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它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

(二)情感互动策略。情感互动策略即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晓人的师生互动策略。情感互动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真挚的感情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教学目标和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在适时、适度的提问上动脑筋,做 文章。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学生间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以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区别对待,进而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上下功夫,维持互动的有效进行。使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螺旋式的互动路线,让动态生成出众多的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新创意,使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都有进步。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要用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与学生的交往过程,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即“学习共同体”。教师唯有从本质上理解并把握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第二篇: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近几年来,“互动”越来越体现在煤体与观众、促销厂家与消费者、书本杂志与读者之间加深往来与相互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改革以来,也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实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起来,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动脑,而不是一味地去接受知识。如何把握好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呢?我想从以下点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是要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给学生提问的权利。如今的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但如果一节课只是老师在讲,学生不许多嘴,只许安静的听话,这种能力显然是无法得到锻练的,甚至还会使某些学生彻底丧失兴趣。所以在课堂上,不必急于将整堂课的目标强加于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可设置一些小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促进他们的思考,并为他们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其次要改进课堂结构,学习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学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强调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沟通和活动的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教学才称得上教师主导的教学。所以课堂上要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培养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再者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多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问题便于学生合作完成。保证每个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再让学生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择较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跟着同学一起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使后进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优生的思路拓宽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合理地安排成小组,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张淑红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合作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我认为要在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

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应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因为教师对学生作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时提出问题:凡卡写的信爷爷会收到吗?即时收到信爷爷会来接他吗?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还有什么含义吗?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联系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只用一课时,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2.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构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关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我班的刘旺同学,说话不清楚,成绩很差,不完成作业,每次考试也就得几分十几分,以前从没得到过老师的重视。当我在课堂上提问简单问题时就叫他回答,结果答对了,我就叫同学们鼓掌鼓励,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之后我在辅导作业课堂巡视时经常到他身边鼓励他,夸他有进步聪明,时而摸摸头。他从此及时完成作业,不会的还来请教,对学习有了兴趣,写作文时还写到了老师对他的帮助,心存感激。成绩也提高了一大块。可见情感的投资多么重要啊

因此,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思考写作方面的话题时,让学生试着多写一些周记,小练笔,话题要尽量贴近生活,充满感情色彩,这样才会自然流露出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交流,那么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便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关注后进学生,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班级并不是小班教学,因此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由于忙于教学,一般只关注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善言谈,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则关注较少,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课堂上多给他们提问、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个别实在难以表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语句说起,由易到难。在阅读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们说得与答案接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上进的动力。

4.留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的空间 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构图方法,可以起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托出,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1)在时间上留白,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在问题提出以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丰富学生思维德多样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孩子的思维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2)在空间上留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好的文章就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例如《 老人与海鸥》一课中当老人的照片带到翠湖边时,海鸥们看到后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海鸥们在表达什么,倾诉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丰富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教材本身留有艺术空白的地方很多,例如本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海鸥们还会有什么表现?教师要善于挖掘,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制造”这样的空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总之,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该大声地喊:“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师生、生生互动起来吧!”

第四篇: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 年 5 月 30 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4039 课题负责人:郭振峰 负责人所在单位:清河县城关中心校区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 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 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 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 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一方面,进入 21 世纪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席卷教学界,小学教学改 革也风起云涌。“师生互动”一词被频繁运用,在各教学学科与活动中处处可见。师生互动是教改的一面旗帜,成为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地研究师生互动的 具体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报导。本地区尚未师生互动方式及其可行性、有效性 的系统研究和成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可供借鉴的程式化的、理性整理的师 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报复。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1)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2)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3)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1(4)师生互动教学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建构起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 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 和操作模式。本课题的实施将为成功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成功的案 例。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给广大的校长和教师研究 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模式,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走些弯 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对提高我校教育教 学质量,也一定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1.课题研究目标(1)本课题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以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为切 入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三个教学策略。(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 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3)尊重学生学习权力,尊重学生差异,转变教师理念,本着“为了一切 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提高教师能力,培养研究型 教师,最终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探索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a 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 b 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 c 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2)建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3)逐步形成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自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课题研究的创新点(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 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 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2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 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 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 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3)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 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能否创设学生主 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生的互动是否有效成了我们学校开展评价研究课的一个指 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或方法论体系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1.行动研究法:即对所确定的实验班同学进行行动研究。利用近一年的时间 对所确定的班级进行分阶段的研究,找到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现 象的不足之处,进而研究出相应对策,跟踪其发展变化。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 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课堂教学中新的形式与新的方法。新课程改 革纲要的精神,主体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体现,这二点一直是贯穿本课题 研究。2.调查法:对研究对象----清河县城关小学五年级全体同学进行详细的调查, 以点带面,由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到全县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致情况。3.观察法: 即通过观察同一年级中的不同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 行比较分析和总结,找出更能发挥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的因素,进而提高课 堂效率。在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中,我们从主体学习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还研究、探讨学生 的目前学习现状,学习时思维方法;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状况,联想能 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思维方面的问题,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在课题的不断实践,不断深入地实施中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便为课题实 践作出较准确的评估和修正。4.经验总结法: 总结课题组成员及业界同仁们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包括经 验和总结教训,在相关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根据本课题组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得到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3(1)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技能技巧有所 提高。经过试验,大多说学生逐步掌握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技巧更加 灵活多样。如,学生学会“听说读”记英语单词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高效省时,成为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使用最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语文方面,学生学会用 抽象词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许多学生懂得用比喻法、分析法、比较法、删减法 理解词语,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个性培养 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孩子全面发展优势在个性发展中体现出来 的,个性推动发展,发展丰富个性。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学科 特点,鼓励学生“别出心裁” “标新立异”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自觉自立个性品质的形成。(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他们积极自觉地带着问题有计划 有目的、创造性的开展教学。选择多种教学策略,运用“自主-合作-发展”教 学模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工作中,我校定期组织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 撰写活动。最初,相当的一批教师几乎从零起步,但开始课题研究以后,随着课 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撰写论文、案例的水平和能力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3)探索了师生互动方式下“自主-合作-发展”的系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情境式”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 理论根据: 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 因素,课堂中应该改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一种“动态 的集体的力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 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上有计划的向小组提 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参与教 学活动。(4)课堂教学评价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研究初期,考虑到我校课题研究的重心在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积极探索了向 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经过校领导与课题研究教师 的商议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因该有一个课堂教学实施的依据,检验课堂教学是否 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标准。一年后,我们经过学习思考,多次修改后出台了 “自 4 主课堂”评价标准。2.主要观点: 农村各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现状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课堂教 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多措 并举,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创出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成功。此外,在 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初步探索以下几条教学策略(1)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2)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3)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目录 1.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5 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案例; 2.报告类成果 1 篇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 3.论文类成果 7 篇(1)《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情境创设》(3)《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形式》(4)《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互动简述》(5)《浅谈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6)《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7)《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师生互动》

4、案例类成果(1)《感恩读本》教学设 4 篇(2)《弟子规》课堂实录光盘 1 张(3)《弟子规》教学设计 5 篇(4)《学雷锋教学设计》1 篇(5)《学雷锋》课堂实录光盘 1 张(6)《中秋节》德育资料集 1 本 课题组设计 吴存涛 课题组设计 马文瑞 马文瑞 吴存涛 郭振峰 许丽丽 吴翠华 苗倩 郭振峰 牛淑霞 张庆军 王莉 吴红 郭振峰 5(7)《悠悠古运河》资料集 1 本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吴存涛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家里除了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外,学生 还能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学生能够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团 结同学,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气氛。同时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明显 的提高,各班的教学成绩也呈现出一路上升的态势,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 评。因而为学校带来了很好的生源,使得学校的办学活力日益增强,为学校带来 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七)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 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已经在我校各年级及周边校区进行推广,反映良好。小 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经验,也值得周边校区借鉴,并不断地和周边

(七)校区相互 交流,共同提高。

(八)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1.存在问题的反思 我们知道,在许多农村学校实施教改都是一个很刺手的问题,一些薄弱学校 由于缺乏学习机会,缺乏学习资源,缺乏身边的“样板”,对新教改的教学模式,更是疑云重重,同时传统的教学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知识,偏重考 试题目,偏重分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自主发展。在促进农村小学生的 性格养成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们开展的研究时间还不够,所以在这方 面我们觉得做的还不到位。由于农村小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很难配套。多媒体教学等教学设 备的普及率非常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实施。有待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 部门在多加关注后能尽快的改善城乡差别,使农村的小学生们能够得到相对平等 的受教育机会,在现有条件下课题组成员结合我校实际,注意开发现有资源,利 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高效的课堂。2.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个别教师对师生的互动理解,重形式轻实质,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很好实现原 有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模式,核心问题应该是互动的实效性,而有 的老师却误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只要师生之间有了交流就行了。在课堂上也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要求 小组讨论。在此期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 的交往活动,反正只要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就是顺利过关了。长此以往,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在“合作互动”幌子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而 6 能够完成任务的同学也会灰心,合作方式就会不了了之,互动成了相互之间的闲 聊。课题组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上武装教师和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并经 历了近两个学年的周期研究完成的。课题组的成员掌握和学习了小学课堂教学师 生互动方式的研究的有关理论,并探索出了很实际的方法和转化策略。特别是我 们懂得了当代教师更该有着对学生坚定的爱心,做素质教育的真正践行者,绝不 要只为追求升学率面把学生当做“哑巴” 学生,我们要不断的研究新问题,从 新的角度去理解并帮助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以达到高质量的、学生满意的 课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水平有限,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不是十分的科学,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即使本课题得以顺利结题,我们仍然 不会停下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脚步,我们肯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 这一课题,使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够真正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 题,使教科研真正服务于教育,体现出教科研的作用于价值。不断地向同行研究 者和专家们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把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而在具体的操作和评价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困惑。本文从师生互动及其意义入手,说明什么是师生互动;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成功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式的互动有许多的困难。于是,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从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对象、主导者、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着重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互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

一、师生互动及其意义

对“师生互动”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要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1〕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改变过去“灌输式”、“被动式”学习。

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教学的成效不是以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 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思维。那么,学生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一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二要看学生的情绪,学生是否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勇于争论、敢于表态。三要看学生的意志,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是否继续认真地思考,另辟蹊径,尽力去做,尽管有时会犯错误,也说明学生已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课堂教学相对应而言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强调了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重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2〕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并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起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与丰富的活动,引导着学生发展的方向与过程。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题,无论是教师的教诲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主题活动才能产生效果。所以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恰恰体现了这两种作用的结合。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对象、主导者、广度、深度等方面。

(一)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

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主题比例不合理,即师生互动基本只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个体和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眼神交流、直接接触等过程中。这种形式的互动对学生的个体产生有效的影响,但是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过多地运用这种形式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任务完成。

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形式表现为“教师个体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如组织教学、课堂讲述、课堂提问、课堂评价、课堂练习等”。由此看出这种互动涉及参与学生的面很广,使课堂互动时间更经济。因为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学生个体对它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认为自身发出的行为在教师眼中只不过是全体成员行为中的一小部分,自己的表现不会受到教师重视。

在教师与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中,学生学习小组建立还很薄弱,学习小组的功能主要是为管理班级行使对小学学习的监督任务。如对小组成员作业上交情况及完成质量的监督、各科课堂学习表现的监督及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教师对小组进行学习上的讲解、分析、引导、启发和提出建议,并通过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在学生中产生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地建构学习。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小学教师课堂活动时间构成情况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时间占45.4%,教师与学生小组互动时间占0.2% ;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时间占54.4%。〔3〕可见,在实践中这种互动形式极少开展。

(二)师生互动的对象

师生互动的对象较多关注优生,差生普遍受到冷落。据一些教师反映,考虑到教学上的方便、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和出于对不同学生的偏爱。他们更愿意选择优生、性格活泼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其原因是,优生容易配合教师进行成功的互动,差生无论在互动的质量上还是在互动的速度上都要比优生逊色。

(三)师生互动的主导者

师生互动的主导者基本上还是教师,学生在互动中表现比较消极被动。学生主要是服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是互动系统中的主体,学生改变整个互动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教的一方主体,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教等都是由教师设计、实施和监控。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主要还是由教师一方向学生发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通过指令、要求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控制。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少有主动向教师提问、驳回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讨论自己关注的话题的习惯。〔4〕

(四)师生互动的广度

师生互动的广度不够,学生参与人数不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因担心教学失控而宁愿让自己的活动尽可能多地占据课堂时间,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偏向乖巧型的学生;在互动的参与面上,也只是用与个体的互动方式或运用一些常规

没有人干涉自己。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她已不会像以前的打扮自己了,而且有时还会来问老师作业。课堂上的表现也不错,这就达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赢。

(二)情感交融

教学中师生互动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宽容和理解,需要学生的“敞开”与“接纳”。具体地说,教师在教学中融洽师生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师生互爱。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师生互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渠道。为此,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期待着我”;要善于通过非言语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美的目光等。这在学生眼里都是一种爱,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从而融洽师生情感。

(2)教学民主。利比特与怀特(Lippitt&R.K.white)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不同,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5〕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师生之间才会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民主型师生关系,导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还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师生之间民主协商的关系。如: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云房子》一课时,在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反复的读这一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云房子,能否用漂亮的动作演一演这些云房子。学生就会争着想演一演,各种动作都有,这时教师没必要评价学生动作的对错,但学生一定是很开心的。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云房子,跟自己的同桌说一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起来,整个课堂很活跃。最后,再问学生想不想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去造云房子。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一画你的云房子,不一会儿,同学们画好了。再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话。学生的表现教师就会很满意。在这一堂课中,教师始终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师生的活动中,学生自主的获得了知识,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3)以情激情。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教师要生机勃勃、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精神饱满、耐心细致地上课,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感染与激发;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以激活、感染学生;再次,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坚定自信的神情、庄重大方的举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以融洽师生情感。

(三)把握公平原则、激励原则

把握公平原则、激励原则,强化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为学生是师生互动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可能发生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要把握公平原则。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待遇。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顽皮生,教 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视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交流和平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没有对话与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与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中产生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共享”。〔6〕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五)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2] 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 徐问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6] 刑秀凤.互动: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7] 袁维新.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 一、提出问题 1、课改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 随着课改在我县深入开展,对课改理念的理解也深刻了,在课改中,倡导自主探索、实......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邮编:211100)黄秀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

    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作者:田红华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使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高效达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师生间有效互动不仅能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5篇范例)

    课堂教学中的“引”与“学” ——析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互动之策略 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中心小学 诸葛小琴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

    如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

    如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 江苏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王德林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有效互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有效互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在我们小学课堂里的学生们,都是新世纪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