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道互补专题教案
《论语》、《老子》
――“儒道互补”专题探讨 一 展示图片1;板书儒道互补 《论语》 《老子》 二 播放奥运视频剪辑; 三 导入新课
导语: 刚才的录像,让我们重温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精彩场面: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阵阵呐喊,体现了儒家“仁爱”的胸怀;太极拳表演的一招一式,展示了道家的“无极”境界。千百年来,儒道两家互动、互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今天,让我们以《论语》《老子》为依据,认识构成中华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探讨“儒道互补”这个专题。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确认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四 展示图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论语》中“君子”与《老子》中“圣人”比较,了解儒家、道家的基本思想。
2、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思想,理解儒道互补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感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引导当代中学生追寻、传承儒道文化。
五 1 从《论语》《老子》看“君子”与“圣人”
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我们要研究“儒道互补”就必须先比较儒道的不同。
儒道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比较研究。为了找到这个切入点,初步的调查显示,有这样几种观点:展示图片3 “儒道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为人准则。” “儒道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的规范准则不同。” “儒道的差别体现在为人处事的准则不同。”
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上――“君子”“圣人”,今天我们就选取“君子和圣人”这个角度,来看儒道互补,借以窥斑见豹。
(板书 君子 圣人)请大家打开书,将《论语》十则含有君子、《老子》五章中含有圣人的语句画出来。(学生朗读找到的句子);
从这三则、两章中看,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标注在每则的相应位置上)学生代表发言
先/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
后/老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
师生互相补充,概括《论语》中“君子”和《老子》中“圣人”的特点。
教师小结:
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复礼、奋发有为。
《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辨、无争,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妄为。(板书 有 无 克己 顺应)
六、从君子与圣人看儒道异同
孔子、老子为什么树立“君子”“圣人”这样的楷模?那么我们就先要看看孔子、老子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展示图片4 由一生诵读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孔子树立“君子”这个楷模的原因?
请同学们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先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树立“君子”这个楷模?
学生:学生谈 1-2学生。
老子树立“圣人”这个楷模的原因?
孔子为我们树立“君子”这样的楷模,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老子,为什么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与“君子”差别很大的“圣人”形象?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多几个同学发言。
探讨儒道主张的异同
通过以上的研读,请大家归纳儒道两家的异同。1-2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通过研读,我们发现,儒道两家同样不满于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儒家的主张是做“加法”,要求人们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而道家的主张是做“减法”,要求人们丢弃扰乱自然天性的东西,那么社会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他强调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正是由于儒道两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的二者互动互补的关系。
学生:我们一起再把有关君子和圣人的章节齐读一遍。
(板书 社会 规律)
七、从古代文人看儒道互补
从苏轼词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
在孔子、老子之后的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在课后的阅读指南中说得特别好,请同学们打开书20页(一个学生朗读。
学生:你熟知的哪个文人是这样的代表?
教师:那么我们先以苏轼的两首词为例,来看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
展示图片5 6 7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学生: 两个学生朗诵两首词
(将你感受到的诗人情感,通过你的朗读传达给大家)朗诵的学生谈体会(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其它学生:请对他的朗诵作一评价,情感把握得是否得当?你尝试读一读。
教师: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是儒道互补的人生,这两首词中如何体现的? 学生:进一步探讨。
(二)“儒道互补”对其他文人的影响
教师:苏轼的人生是典型的“儒道互补”的人生,千百年来,儒道互补影响着,像苏轼一样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你还知道“儒道互补”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 学生:举1-2例
八、儒道互补的人生启迪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
“儒道互补”的智慧对你的人生有哪些启迪呢?
请你用你喜欢的语言样式,写出“儒道互补”对你的人生启迪。学生当场写,教师选取佳句,读给大家,请作者简单解释
九、课堂小结 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儒道互补”这一专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一些专题研究的方法:如选择恰当的研读角度,对相关的内容对比研究等。同时,在思想上我们应该获得一些启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让古代先贤的智慧在我们的血脉中延续。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人生漫漫旅程中“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也能做一个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十 板书设计
儒 《论语》 君子 有(克己)社会
道 互 《老子》 圣人 无(顺应)规律
补
感悟
1、蝶恋花?儒道
温良恭俭礼以弼,儒者苦求,时时仁不弃。万象朝宗谦卦里,聃丘亦可有合璧。齐家修身刀兵退,道法止戈,皆是将民惠。力从天道终不悔,为民甘滴仁义泪。感悟
2、达 则弘儒于世 循礼 重仁义 穷 遂以道自遣 弃欲 顺自然
感悟
3、一丝洒脱,一缕逍遥,达天命,顺人道,天人合一
几分忠孝,几许豪迈,志于仁,修于德,德仁成双 感悟
4、上联:孔子说“礼”礼约人人为仁事 下联:老子言“道”道顺天天法自然 横联:儒道互补 感悟
5、守礼爱人为君子,淳朴超然成圣人。
漫漫时光传千载,谆谆教诲享一生。感悟
6、人生如不竭之河,缓缓流过。旅程中,志在林泉,胸怀廊庙。以动继言,以真言境。
功名不可星满,做人恰到好处。天地放宽于心,恩泽流长于世。
第二篇:高二语文《儒道互补_之_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本节课主要在于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一是“仁”。“仁”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伦常各有职分,道德各有责任。
《论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礼”。与“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同,“礼”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成为虚假的文饰了,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
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赏析
步骤:
1、诵读一遍。
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
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
原文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理解 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是基础,还需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当然,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取真知,用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1、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精神追求留一定的空间。
2、“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应该不仅指口齿伶俐,更主要指说话时不讲原则,甚至夸大其词,混淆是非,只求让听的人高兴,或者为自己的私利打算。所以,孔子痛恨“巧言”。
3、“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亲近有德行的人,远离没有操守的小人,这样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自己犯了错误,也知道应该怎样改正。这样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言行,日积月累,就像雕琢、打磨玉器一样,终会成器。
原文2:“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也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理解 这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用语简练、概括。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在用加法的,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了,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弃。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大概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规律,说明三十岁以前是创业闯荡的时期,四十岁以后,人就不做傻事了,冷静而理智地面对世界。
原文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诲。
知:知道。
知:同“智”,聪明,明智。
译文: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理解: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我”、“少者”。安:安逸。怀:归依?关怀?)
理解:这则语录中,子路、颜渊、孔子各自述说志向。子路的志向,见出其率性、豪爽;颜渊的志向,见出其谦逊、克己;孔子的志向,则见出其以“仁”为本的胸怀。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 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5、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理解: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原文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理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原文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理解:《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秋月挥洒。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这是“君子坦荡荡”。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原文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理解: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而现实又“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恢复周礼。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说的 “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孔子所说的“礼”的具体内容自然不能符合我们今天社会的需要,不过,讲究自我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应该提倡的。
原文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理解: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本身就含有成年人尤其是家长有责任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思,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做好“戒”的工作。
人在中年时代对钱财的需要是最多的,同时,人在中年时代的精力和智力是最充沛的,因此争斗得最激烈,也最容易出问题,所以孔子让中年人戒斗。
老年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美好的仗已经打过,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要能舍能得,以回馈的心看清纷扰世事。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三、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
四、作业:
1、词语抄写熟记。
2、预习《老子五章》。
第三篇:高二语文《儒道互补 之 论语十则》
《儒道互补》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本节课主要在于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一是“仁”。“仁”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伦常各有职分,道德各有责任。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综合以上的语段看,“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分析起来,“仁”有这样几层内涵: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之天性是“仁”的根基,由此而往,对别人也怀有爱心;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仁”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之美,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所以,“仁”并不止步于道德自我完善,还要求“仁”发之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挥有益的效用。《论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礼”。与“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同,“礼”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成为虚假的文饰了,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
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看教材10页2、3段。
二、文学常识回顾考察:
见课件。
三、赏析
步骤:
1、诵读一遍。
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
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是基础,还需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当然,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取真知,用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1、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精神追求留一定的空间。
2、“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应该不仅指口齿伶俐,更主要指说话时不讲原则,甚至夸大其词,混淆是非,只求让听的人高兴,或者为自己的私利打算。所以,孔子痛恨“巧言”。
3、“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亲近有德行的人,远离没有操守的小人,这样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自己犯了错误,也知道应该怎样改正。这样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言行,日积月累,就像雕琢、打磨玉器一样,终会成器。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也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这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用语简练、概括。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在用加法的,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了,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弃。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大概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规律,说明三十岁以前是创业闯荡的时期,四十岁以后,人就不做傻事了,冷静而理智地面对世界。
“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 2 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我”、“少者”。安:安逸。怀:归依?关怀?)
这则语录中,子路、颜渊、孔子各自述说志向。子路的志向,见出其率性、豪爽;颜渊的志向,见出其谦逊、克己;孔子的志向,则见出其以“仁”为本的胸怀。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诲。
知:知道。
知:同“智”,聪明,明智。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理解: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
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智慧而超脱;仁者,古人常说:仁者无敌。何谓仁?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为本心之德,仁者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遵从天理,讲求仁义道德之人。因此:因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述而”篇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秋月挥洒。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这是“君子坦荡荡”。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朱熹所提倡的“明天理,灭人欲”吗?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说的 “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孔子所说的“礼”的具体内容自然不能符合我们今天社会的需要,不过,讲究自我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应该提倡的。
“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盖人之方少。犹草木之始萌也。草木当始萌之日,而即摧其芽。未有不枯稿者。”在少年时期要正确处理性的问题。中国人谈性色变,尤其是没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性教育。其实,细想之下,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本身就含有成年人尤其是家长有责任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 4 思,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做好“戒”的工作,因为孩子那么小,是不可能自觉做到、也没有能力做到正确处理性问题的。对孩子性的教育不要到了青春期才开始,应该是越早越好,但青春期的性教育最为关键。如果缺乏科学的性教育,孩子到了青春期时,由于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差,就会出现问题,这是很危险的。青少年应立志向学,能珍视生命,展现活力;要能坚持优质、追求卓越。
人在中年时代对钱财的需要是最多的,同时,人在中年时代的精力和智力是最充沛的,因此争斗得最激烈,也最容易出问题,所以孔子让中年人戒斗。
老年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美好的仗已经打过,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要能舍能得,以回馈的心看清纷扰世事。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钱穆先生说:“后人言志,多指有为,不知有戒,是亦失之。”
三、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
四、作业:
1、词语抄写熟记。
2、预习《老子五章》。
第四篇:心得体会:人生指南 生存智慧--“儒道互补,进退相宜”有感
人生指南 生活智慧
----“儒道互补,进退相宜”有感
怀柔区委宣传部马传辉
在市委党校国学培训班听课,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儒道互补,进退相宜”这八个字了。
人大肖群忠教授讲《儒家的礼仪文化》时,专门论述过,他说:“儒家是强心剂,道家是清醒剂,儒家使人关注社会价值,道家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儒家使人振奋,道家使人安逸。儒道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儒道中获得的伟大的人生智慧,唯有依此,不仅使中国人获得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且也实现了自身的心身平衡。”
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讲《中国式心灵――道家的生存智慧》时,也讲了不少明儒道、知进退的道理。他说,儒家是仁者,道家是智者。儒家强调爱,是热爱;道家强调宽容,是冷爱。儒家提倡积极入世,道家提倡无为自然……等等。
课上边听讲边思考,课下又反复玩索,再一联系过往历史、现实生活和工作实际,更感到老师讲得真好,自己确实受益非浅。启示之一:走好人生路,须有进退之智。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以识为主。在人生的进退问题,尤其是如此。人生是一个不断进退的过程,如果在该进的时候不前进,在该退的不后退,就会让自己遭致失败。曾国藩把握了进退的智慧,该进则进,该退则退,1
这不但成就了他的成功人生,也使他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启示之二:走好人生路,务必进退有度。五十年代末,经济建设搞大跃进、高速度、多快好省,结果欲速不达,不进反退。改革开放中,工业区、房地产要进,耕地不免会退,要保护环境,退耕还林,农田会退;要可持续发展,某些项目理所当然该退!进与不进,进多进少,退还不退,退多退少,都得视情而定,只要“动作均合法度”,进退总相宜。
启示之三:走好人生路,切记进退有据。宋代名士范仲庵先生在其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曾慷慨抒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里,个人进退完全服从于忧国忧民的理想情操,或者说,忧国忧民乃是作者个人进退的凭据。千万不能像有些人,不审时度势,一味猛进,或得理不饶人,或有了单相思就强加于人,或“前腐后继”贪婪攫取……他们都因进退失据,而无法逃脱跌入深渊的失败命运。
启示之四:走好人生路,需懂进退有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退,很是重要。不少当红运动员、演员,高峰正在延续,他们却在功成名就后选择淡出、隐退,把机会留给初露锋芒的年轻人。他们成就出一段佳话,留下一份深深的惋惜与怀念。有的高官非无德无能而是成绩卓著,却选择激流勇退,把接班人扶上马,送一程,其胸怀肚量,其高风亮节,让人敬佩有加。而相反,林彪正因为没有适时退出,而导致葬身温都尔汗,留下千古恶名!
第五篇:儒道经典导读4
儒道经典导读
第四讲
文字录入:应松 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我们上一次讲到儒道经典的精神要义。儒道经典很博大,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要把所有的经典都读了,在现在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儒家的十三经,就是当今的大学者,有几个把它读完了呢?道教的道藏,更不得了。那是不是说我们对这些经典就无法去涉足呢?要看到,一方面是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是大道至简。我们学习也不必害怕,因为道是非常简单的。为什么我们古人要讲那么多的经典呢?这是因为人的错误类别太多了,人的障碍太多了。你有一重障碍,古圣先贤就有一种说法来对治。最终所说的都是极其简单的道理。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这里概括的四个字:正本清源。一切问题的产生无非就是本不正源不清。你看现在的社会问题空前的严重,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问题都非常严重,史无前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把本忽略了。
现在人崇尚法治,轻视德治;重视法律,轻视教育。这就是本末倒置。有人说: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也是迷惑颠倒的观点,而这个观点通行于世界。这是西方阿克顿勋爵的名言。为什么会通行全世界呢?因为人们看到的确实是这个现象。是这个现象不等于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这个社会,总的来说,人们私心空前的膨胀,消费的欲望空前的旺盛。只要是私心膨胀了,那确实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腐败,所以这个权力非监督不可。但是中国古代社会,要说权力之大,有谁能比得上帝王呢?那古代社会是不是一份权力一份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呢?上次我们讲了贞观之治,全国死刑犯只有29个,真正是国泰民安。这个史实现代人很可能不相信,如果连这个都不相信,那么周朝的成康盛世更没有人相信了。成康盛世,是40年监狱里没有犯人,“刑错不用”。那些刑具都锈了,腐坏了。它凭什么呢?凭的是礼乐教化。要知道那个时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虽然不像后来的皇帝那样的高度集权,但也算是相当的权威了,它绝对的腐败了吗?所以没有智慧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经典的缺失实在是太久了。一个人要智慧,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智慧的人很少动脑筋的,因为道理本来就这么简单,伤那个脑筋干什么呢?看一个人是不是智慧,你只要观察他,解决问题是在因上解决还是在果上解决。古人讲“君子畏因,小人畏果”。高明的人在种因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一言一行非常谨慎,不乱来。真正是遇到了一些突发事件了,他倒是非常泰然,因为已经来的,都是果报。没有无因的果,没有无果的因。果报来了,坦然接受,该怎样就怎么样,这是君子的做法,也是智者的做法。但是我们看,当今许多企业,哪一个不是盯紧了眼前利润呢?为了眼前的利润,它耍各种各样的手段: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诋毁竞争对手等等这些事都会干。都是迷在果里面了。社会产生的一切问题都是同一个原因,没有另一个原因。都是在果上求不在因上求。比如说,环境已经污染了,这个时候来治理;能源消耗太大了,于是来节能;疾病流行了,于是赶紧来抗击;社会治安出了问题了,于是来加强警力„„前一段时间连续几次出现校园里面孩子被杀的案件:学校里,老师杀孩子;外面,社会上的人进来杀孩子。连续出现几次。我们看他怎么处理呢?几乎所有的报纸上提出的办法都是要加强警力,要加强巡逻,要有监控录像等等。基本是在果上转,你很难找到一家报纸或某个学者强调在因上求的。在因上怎么求呢?首先要知道,造成这个的原因是教育缺失,人没有德行。这种现象在几十年前不会发生,几百年前更不会发生。在晚清时期,社会风气已经是很不好了,一读《官场现形记》就知道。即便是风气很不好,但比起现在不知要好多少。那个时候出现个什么事呢?某一个县里面儿子把老子给杀了,这件事震动了朝廷。朝廷下令:首先县太爷革职查办。你父母官怎么当的?这一方百姓你是怎么教育的?父母官渎职,革职查办。其次这个县的城墙拆去一个角,相当于一个耻辱柱,让这里的人,让周围的人都知道,这里出了一桩丑事,居然儿子把老子给杀了。但是类似这样的恶性事件,现在就太多太多了。所以看问题的角度,能体现出你有没有智慧。生病了你怎么办?实在讲,有些医院从检查那一刻开始,思路就错了:哪里疼就照哪里。照出来一看,这个地方血管瘪了、堵了,于是用高科技手段放支架;那个地方又堵了,再去放支架。放一个就几万块钱。他就没有考虑,为什么人家的血管都弹性好,血流通畅,你这个血管就瘪掉了呢?他不问这个。他只管果,不管因。所以我们发现,这类病几乎没有治得好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技术的东西否定了。我们强调的是,只要思路错了,就不可能有好的疗效。用什么样的技术都不管用。人类许许多多疾病是医源性的,是医疗带来的。你若真的懂点中医就知道,现在大部分疾病都是医源性的。就看你是不是深刻、懂不懂经典了。真正的中医不治病,他养生,从因上下手。即便是生病了,真正的中医还是养生不治病,还是从因上下手。也就是说,防止疾病他从因上下手,治疗疾病他还是从因上下手。所以他真能把病治好。但是正因为他从因上下手,所以效果可能来得稍微慢一些。中医不是急于解决你的症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着人们越来越接受西方理念的影响,所以观念上也就越来越远离中医。而这个中医呢,因为它太高明了,非清心寡欲者难以承传它的精髓,所以假冒伪劣的是绝大部分。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学习,要知道经典里面到底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下面我们看几条语录,有的是道家的,有的是儒家的。不管儒家道家,还是我们以后可能要接触的佛家,乃至于其他的宗教。所有这些教育无不是教我们要从因上下手,只不过追根穷源,有些教追得彻底一些,有的教追得稍微浅一些,但是大方向都是一致的。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上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圣人就是最高明的人,他的智慧和德行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人肯定不是治已经形成的病,而是治尚未到来的病;不是治已经形成的乱,而是治尚未到来的乱。我们知道,治病是医学,而治乱属于政治,是治国之道。《黄帝内经》里多处讲到治国之道。治国之道跟治病之道乃至养生之道是不是不同的道呢?如果治国和养生、治病、治家等用的不是同一个道,那就谈不上大道至简。真正明道的人,处理任何问题,都只用一样东西,这就是道。道只有一个,你要么就得道,要么就不得道。道是什么呢?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所有人都应该是用这个道,用了就成功。你要是不用呢?都叫瞎折腾。现在许多人看病往往是瞎折腾,以为有钱就有保障。有人买房子要买靠医院近的。有人觉得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看病难。很少有人想到,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的观念不正。你要观念正,饮食起居你都注意了,都如法了,哪会生病呢?即便生病,随便哪个乡镇医院都可以看,乃至于休息休息就好了,不会有大病的。生病有生病的因,我们造了这个因,就会有相应的果。大家平常也会讲,防病重于治病,这是“圣人不治已病”的最浅显的阐释。依我看,这句话的意思还不仅仅是防患于未然。即便是病已经生了,还是要治未病不治已病。真正的中医就是养生不治病。中医的“中”是什么意思呢?“中”就是平衡的意思,就是要不偏不倚。阴阳平衡,经络畅通,这个叫做“中”。中医只调平衡不治病,凡是认为哪一种药治哪一种病的,都是下医。我们古人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上医掌握至高的道,这个道不管是用来治人的身体还是用来治理国家,统统都管用。所以上医可以治国。中医则是治人,治人的阴阳的平衡。下医才是治病。我们通常所碰到的医,是上医还是中医,还是下医呢?(有同学小声说“下医”)有同学说了,是下医,不是我说的哦。如果要我说呢,讲它是下医,就抬举它了。为什么?下医是治病的。病和疾、症不一样。疾是外感的小病。而病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疾加也”。也就是说,病是在五脏六腑里面的。比如说一个人扁桃体经常发炎,其病是在肺,可能是肺热,下医就着重治肺,但是很不容易治好。因为肺为娇脏,本身很娇贵,你直接去攻它,往往治不好。有许多中医往往感叹说,医不治喘。哮喘之类属于肺系统的病很难治。因为他只知道调肺,调了又不管用。这是下医。下医还知道调肺,现在许多医生呢,肺也不调了,肺热也不清,直接开刀,把扁桃体割掉,或者就在那里消炎。所以它连下医也不算,只能叫它“另类医学”。但是现在一些人的看法正好相反,主张把中医从主流医学里面清出去,叫它做“另类医学”。意思是它也可以存在,因为它还有点效果,几千年的经验总还有点用处,就让它在民间存在吧,但毕竟它不科学,不能登大雅之堂。世俗人的观念往往是颠倒的,所以老祖宗教导我们回头是岸,一定要学经典。要知道真正的中医不是治病,是调理平衡。这个人扁桃体经常发炎,辨证下来可能是肺热,那为什么会肺热呢?五脏六腑都是关联的,是不是肝火太旺灼伤了肺阴?是不是胃火上窜灼伤了肺阴?是不是心火克了肺经?是不是肾水不纳肺气?都有可能。要综合地辨证,然后再调理。当然,这种水平不是一般医生具备的,但是正确的做法就是这样,掌握的人会觉得很简单。所以要学习。学中医不是说学的时间长,他的层次就高,不一定。有些人学的时间很短,照样层次高。但层次高的,一般人还不容易看出来。
真正有高明的人往往没什么名气。譬如扁鹊,他有三兄弟,上面两个哥哥都比他行,但是他的名气最大。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他说是大哥,其次是二哥,我最差。魏文王说,你的名气最大啊。他说,我大哥是在人家病还没有来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他是先知,知道你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生活习惯一定会有某种毛病。凡是听他话的人就不生病,不生病当然外人就看不出他的水平了,所以只有我们家的人知道他最行。我们家的人都是内行啊。他说我的二哥,在人家的病刚有苗头时就能看出来。别人以为是小毛小病,但是他知道这个病如果不控制住,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凡是听他话的人,小毛病就治好了,所以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他能看一些小毛小病。而我能够起死回生,在他病很重的时候把他救过来,所以我的名气就最大,就名扬天下。也就是说谁在果上解决问题谁的名气就最大。当然你不能说扁鹊就是在果上解决问题的,他给齐桓公看病,也是从因上预知的啊。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世人很少有不迷惑、不颠倒的。《了凡四训》里面讲“俗眼多翳”,我们普通人眼睛都是有障碍的,真正高明的你看不出来。不信你看现在社会上,什么医生是最有名呢?你到各地去大概去调查一下,那个红包收得最多的,最有名的,往往是外科医生,帮人家摘器官的。他如果是一把刀、一把好手,人家就很佩服。外科医生往往并不知道胆囊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黄帝内经》里面讲“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一个人健康不健康就靠胆,怎么能随便摘呢?但是在一些西医看来无所谓,摘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是只看眼前,手术成功就是他的功绩。大家要知道,只要摘了,这个人他就跟健康拜拜了。他就是就低一个水准的健康水平。这些道理我们要懂。我们再看底下一条语录:“君子以作事谋始。”这是《周易》的讼卦里面一句。“讼”代表诉讼,打官司。为什么会打官司呢?一定是前面问题积累了。打官司不是好事,所以这里面告诫人“君子以作事谋始”。君子跟小人不同在哪里呢?就这一点不同。小人是在果上求的,君子是在因上求的。君子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慎乎始,在开始的时候非常谨慎。这里要注意,“君子”这两个字我们经常用,许多人虽然不一定处处标榜自己是君子,但往往会指责某人是小人,那言下之意,好像自己是君子。其实,这个社会上要找到一个君子还真不容易。什么叫做君子?君子的真正意思要搞懂。“君”有主宰的意思,君子就是能主宰自己的人。什么叫能主宰自己呢?就是说,我想要健康就能健康,我想要家庭和睦就能和睦,我想发财就能发财,我想要聪明就能聪明,想什么得什么,这个人是君子。如果你想得的得不到,那就小人。小人就是可怜的人。为什么君子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呢?没有别的秘诀,他慎乎始。他知道因是什么,就种那个因。想得瓜他就种瓜,想得豆他就种豆。他种这个因,结这个缘,因缘一和合就形成果报。真学传统文化的人,真正落实传统文化的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心态是平和的,谁不想健康呢?谁不想平和呢?谁喜欢生气呢?但是不喜欢生气不一定就不生气。而君子就不生气,他心态平和,家庭和睦。种种的好处他都得到,这就是君子。君子的真正含义是这个,大家要清楚。
大家再看,《论语》里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作事谋始”,“作事谋始”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都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再回顾经典其他的句子,有哪一句不是这个意思呢?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跟“君子以作事谋始”是不是一个意思呢?绝对是一个意思。君子以作事谋始,我们一开始要做什么呢?作事谋始总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初始最要做的,放在第一位的不就是学习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难道不是“作事谋始”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跟“君子以作事谋始”,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同一个意思。产生问题的真正的原因,源头在哪里呢?不就是人的心不坦荡吗?心里面有私心,有种种的欲望。所谓坦荡荡就是心里啥都没有,没有任何的执着。有执着就产生问题,没有执着就没有问题,所以君子当然就坦荡荡。经典所有的话都是同一个意思。如果起心动念不是从这个意思出发,那就是迷惑颠倒。所以《论语》里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根源,也就是因。“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本分。君子就是把本分的事情做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比如说我们大家在学校是学生,就尽学生的本分;在家里是儿子是女儿,就尽儿子女儿的本分;出去工作了,是员工,就尽员工的本分。只要你把本分尽好,道就在里面了,你的福报自自然然就在里面。这个里面道理很深,虽然我们讲得浅显,实际上道理很深。许多人听了这个,不一定能接受。想想,尽本分,老老实实的,也不竞争,我就有福了,想不通。想不通就说明这里面道理深。还要继续听,要解析,要把经典的意思搞懂。理得才能心安。
再看,《大学》里面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物体都有本末,任何事情都有终始。你把先后的关系摆正了,就接近道了。“先后”的关系就是因果的关系。当然“先后”也可以指伦理秩序的先后。比如说,家里三代人在一起吃饭,最好吃的菜先搛到谁的碗里呢?现在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赶紧给孩子。爷爷奶奶是这样,爸爸妈妈也是这样。这就反掉了。以后这个家庭就没有孝道,孩子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就怎样呢?以后长到十二三岁他就会跟你有代沟,就会有逆反期。这些都是你种出来的。现在一些心理学、教育学往往都告诉我们:孩子到了十二三岁那个时候,往往会产生逆反期,会有叛逆的行为,会跟你产生代沟,所以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要格外警惕——就是格外警惕那个果——不要再去摆出家长的威严、老师的威严,要学会跟孩子交朋友。各位要知道,伦理关系有五伦哪,到了现在就变成一伦了——朋友。父母跟孩子要交朋友,老师跟学生要交朋友,领导跟被领导的也要交朋友,你要是不跟他朋友相处,人家就不买账。总之,现代社会已经几乎没有尽忠尽孝、尊师重道的伦理意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