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猫小古文教案
小古文: 猫捕鱼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一定记得小候读过或听过有关小猫的故事吧!(生)师:谁知到,小猫钓到鱼了吗?出示图片1(生)师:为什么开始没有钓到鱼呢?(生)
师:出示图片2,是呀,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会钓到鱼呢?出示图片3。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啊,也有一只小猫,没有去钓鱼,它在院子里干什么呢?出示图片4,你们猜猜,它想干什么?(生)
二、学习小古文
师:它的主人把院子里发生了一切都记录下来。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缸中有金鱼。)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是什么意思?体会一下句中的“中”可以用“里”替换。
师:请同学看这句话,和我们现在学的文章一样吗?引出古文(文言文)(生)师:继续看,出示:(一猫伏缸上,)是什么意思?理解:“一”“伏”可以用“一只”“趴”。根据前两句总结理解古文的方法。师板书:换词法、组词法。师:那只猫趴在缸上,想干什么?(生)
师:出示:(欲捕食之),谁来读读?理解:“欲”“食”“之”。这句话什么意思?
你根据什么来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生)根据生回答,总结出方法.生板书:联系法、注释法。
师: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了呢?猜猜看,出示:失足坠水中,谁来读读?理解:“失足”“坠”。板书:失足(脚没有站稳,跌倒。)坠(掉进)
师:哎呀,掉进水里可不舒服,他又会有什么表现?猜猜看。出示:急跃起,全身皆湿。师:谁来读读,小猫心里怎样?读一读。全身都湿了,小猫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读出这种感觉。(生)
师:大家把小古文读得又准确又通顺,你们太棒了!(总结学习方法:换词法、组词法、联系法、注释法)抓住了小猫的什么来写的呢?出示全文:看这些红颜色的字有什么特点?(生)
师:你和古人真是心有灵犀啊!说得太对了。下面我们边读边做动作,同时再体会小猫的心情。可以合作练习。
小结:古文好玩吧,只要我们仔细读,认真读,用上学古文的好方法,就一定会读懂的。
三、布置作业:
把这个好玩的古文故事回家讲给家长听。师:下课。
教学后记:
我用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语文“日积月累”中已经接触过文言文的句子,但完整的文言文还没有接触。我选择的《猫捕鱼》小古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学古文很好玩,不难。整个过程突出以教给学生学古文的方法为主,并亲自让学生板书总结的方法。从理解意思到总结方法,再到朗读,循序渐进。学生乐学。至于达到吟诵的高度,还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时间。总之,尝试就有收获。小古文《猫捕鱼》教学设计
2012-12-03 12:19:49| 分类: 教学设计|字号 订阅
一、回忆导入
齐背《青草地》,回忆“汝”和“吾”的意思。这就叫“小古文”。
二、看图激趣
1、今天,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生:小猫)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可爱的小猫身上。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欣赏一组猫和鱼的图)
2、怎么样,猜猜今天的故事讲什么?板书《猫捕鱼》
三、听范读猜一猜
1、到底小猫有没有抓到小鱼美餐一顿呢?你听老师读,边听边想。
2、怎么样?你猜猜结果如何?你怎么知道的?
四、自己读想一想
1、快来自己读一读吧,看谁能读准文章。
2、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同桌帮忙提提意见吧。
3、指名读一读,正音。
五、师生研读
1、你读过后,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
2、结合图理解“伏”、“失足”、“坠水中”、“急跃起”“皆”的意思。
3、理解小猫的心理活动。
六、练背闯三关
1、填空
看来大家读得不错了,现在就来考考你,看你是不是能记住这个有趣的故事啦。请看第一关:
出示图1配填空:缸中(),一猫(),欲()之,出示图2配填空:失足()水中,急(),全身()。
2、看图猜顺序
出示图和文字,打乱顺序连线。
3、看图试背
最难的一关来啦,现在黑板上只有这几幅图,没有文字了,你能背出来吗?先看着试一试。
七、练习合作表演
1、这个故事有趣吗?那咱们来表演表演怎么样?我请三位一起合作。(师导演,两名演员,一位读故事。)
2、小组合作先背诵,再演一演。
第二篇:小古文《猫斗
精 品 教 案
《 猫斗 》
执教: 冯碧君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民国老课本,通过寥寥数语生动地描写了黄白两猫打斗时激烈的场面,语言极富有画面感。
教学目标:
1.理解古文意思。
2.通过朗读、表演感受两猫相斗的激烈场所。
教学重点:
理解古文意思。
感受两猫相斗的激烈。
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意思。
感受两猫相斗的激烈。
教学准备:
(教师)ppt 作业纸题目
(学生)完成作业纸
教学课时:第 1 课时(总共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放风筝》激趣导入: 1.师大屏幕出示《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师:请同学们自己放声朗读。师:谁愿意读一读。(正音。两个生字的读音非常准确,板书:汝
吾)
师:还有哪个同学想读?(很棒!如果你能在我划线的地方停一停再读,效果肯定会更好!师范读,生齐读。)
2.师:通过刚才的朗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青草地上放风筝,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走。板书:吾-我汝-你)
师:可是文中明明没有出现我和你啊?你是怎么知道的?把大拇指送给你。师:青草地,多美啊,放风筝更好玩。可是时间长了有点无聊,我们在草地上还可以做什么,你能按照上面的格式说一说吗? 师:如果加上“吾和汝”,古代的我和你,会更好玩哦!
师:太有意思了。三()班的同学们也很厉害,不用老师帮忙,直接可以和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中心小学 精 品 教 案
古人对上话了。古代人写得这些比较短小、简单,甚至有趣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古文(大屏幕出示)学习《猫斗》
1.师出示题目:请大家读一读题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斗:打斗,近义词:打架)
师:猫儿打架,读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什么?看来大家对猫斗充满了好奇,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这篇小古文吧!
2.读全文,请1~2名学生朗读(断句指导)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通读。
师:①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如果能注意哪些地方要停一停,会更好哦!)
②再请一个同学。
师过渡:读得有进步!我相信大家学完这篇小古文后,会读得更好!
3.理解文章。① 出示: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师:谁想读?读了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师: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有黄色白色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架。)赞一个。
师过渡:接下来你想知道什么?我们赶紧往下看。
② 依次出示:呼呼∕而鸣,师:谁来读?鸣是什么意思呢?小猫平时怎么叫的?(指名学一学)现在呢?小猫你为什么跟平常叫得不一样?(因为在打架)你现在的心情是?(生气、愤怒)谁能带着生气的情绪来读一读? 师过渡:其实小猫这有别于平时的叫法,是在用声音向敌方展示实力,除此之外,它们还是怎么做的呢?
③紧接着出示:耸毛∕竖尾,四目∕对射,师:指定学生读,你读懂了哪个词?小猫为什么要这样做?(它可能想告诉对方:-------你真了解小猫的想法)
师:现在你的对面就是一只黄猫,当它这么看着敌方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很凶,可怕)谁能读出小猫的凶狠、可怕?有比他读得再凶狠、可怕的吗? 师:看来同学们把这些词都读到心里去了。老师想请你们来演一演,谁想? 采访学生:小猫啊!你愿意让让你的对手么?
④出示:两不相下
谁来猜猜两不相下是什么意思?
4.指导读第一句
师:两只猫相斗不但有愤怒的吼声,还有生气的动作和表情,这样紧张的气氛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师过渡:黄白二猫这样两不相下,可能斗了多久呢?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中心小学 精 品 教 案
5.出示:“久∕之”
师:就这样过了很久很久,出示:久∕之,朗诵。
师过渡:两只猫相持对峙了那么久,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我们来瞧一瞧。6.接着出示: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1)学生试读。
(2)结果怎样?(黄猫赢了,白猫输了。).(3)白猫是怎么输的?(稍微往后退了一退。)黄猫呢?继续追赶它。哪个字表示追?逐
接下来白猫做了什么?躲到了房间里,怎么躲过去的?哪个字表示跑?走,走在古代表示跑。
为什么白猫要跑呀?
躲避黄猫的追赶,于是它躲到房间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7.师: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猫斗》,相信同学们理解了这篇小古文,肯定能够读得更好!我们来一起来试一试——(出示全文)齐读。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8.故事的结尾是白猫输了,你们觉得白猫为什么会输呢? 生答:没有坚持。
师小结:同学们,像今天这堂课上两篇比较简明扼要、或有趣、或蕴含道理的古代人写得小文章就叫做----小古文。
板书设计:
猫斗
古代:吾
汝
逐
走
↓ ↓ ↓ ↓
我你
追
跑
教后反思: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猫斗》的小古文只试教了一次,就匆忙上阵。听了一堆老师兴趣昂扬的话语,我仿佛又找回了两年前支教前的自己,为了上好一堂课,不惜试教n次。其实在二稿修改好后,正式上课了,自己并没有找到在低段上小古文的正确方向。但是课后听了老师的话,我有这个信心,觉得自己是可以的。我也知道了,自己以后要做一个怎样的长者。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古文教案
虎与刺猬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隋朝笑话集《启颜录》,是一则幽默讽刺的寓言小故事。全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其实很简单,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被一次事情吓得乱了阵脚。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其实很普遍。因此,这篇寓言故事虽然简短,所能折射的却是很大的道理,值得人们深刻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意、文意。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被一次事情吓得乱了阵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句意、文意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难点:体会老虎的心情及动作。
一、活动导入,揭示文题 1.热身运动.2.根据词语做动作
张牙舞爪 摇头摆尾 欢天喜地
3.古时候老虎叫什么?长虫是什么?老虫是什么?小虫是什么?
二、初读古文,了解文意 1.看图,观察刺猬和橡斗。2.我读你演
强调“走”“肉脔”“而”“也” “乃”“云”在古文中的意思。3.重点讲解“贤尊”
(1)对别人的父亲敬称为“贤尊”,那对别人家人的敬称还有哪些呢?(2)另外,文言文中对自己家人的谦称: 我---鄙人,在下 本人父亲---家翁、家尊 本人母亲---家慈、家母 本人妻子---拙荆、内人 本人儿子---小儿、犬子 本人女儿---息女、小女
三、探讨笑话的笑点
1.你觉得本篇笑话中,哪几个地方引人发笑? 2.探讨中读文
笑点一:将刺猬看成肉丸子
预设1:老虎将刺猬看成是肉丸子,此时心情如何?试读 笑点二:如丧家之犬,狂奔不停。
预设2:此时的老虎哪还有威风凛凛之时,他是怎样呀?再读 笑点三:将橡树的果实看成是刺猬的儿子,对其彬彬有礼。
预设3:出示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可为何老虎将橡斗认成是刺猬的儿子呢?这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此时的老虎再也没有以往森林之王的威严,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他呀?(神态、动作、语言)试读
这样的老虎,你想送他哪些成语?(卑躬屈膝、低三下
四、颤颤巍巍……)3.老虎的这番沮丧,还曾经出现在哪些故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遇事不够冷静、惊慌失措,失去了自信,从而失去了判断力。)
4.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忙中出乱的事情呢?
四、拓展研读
出示《启颜录》中的《卖羊》
五、总结
第四篇:小古文教案
《小小少年大智慧》教学设计
课型:小古文教学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小古文。
2、阅读两篇小古文,理解其意思。
3、积累古文中常用字的意思。
4、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这两则小古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这两则小古文的意思。
2、诵读两则小古文。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两则小古文的原文和注释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背小古文《杨氏之子》。
师:这篇小古文,寥寥数字,就刻画了一个聪明、机智、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孩子的形象。小古文就是这样短短的,浅浅的,内容丰富,越读越有味。
二、学习第一篇小古文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小古文,这两则小古文中的少年也都很有智慧,请同学们读课题“小小少年大智慧”。
2、听故事,进行听力测试。问题:故事中这个聪明的孩子是谁?他的父亲是谁?
3、学生自由读小古文,揣摩小古文的意思,并思考:故事中提到了哪几个人物?
4、对照课下注释再读小古文。
5、指生说说自己对照课下注释读懂的句子。
6、指生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句子。
7、检查学生对古文意思的理解。
8、思考:恪续其下曰:“。”这里应该填写什么?
9、指生回答,并说说理由。10、11、12、13、14、你认为诸葛恪加的两个字妙在何处? 诸葛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指导学生诵读小古文。对照图片提示,试背小古文。去掉提示,再背小古文。
三、学习第二篇小古文。
1、自由读《道边苦李》。
2、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小古文意思。
3、同位互相说说小古文的意思。
4、指生交流小古文的意思。
5、指导学生诵读小古文。
6、试背小古文。
7、如果你是王戎的朋友,在尝过李子之后,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取之,信然,儿曰:“。”你可以用小古文的语言写,也可以用现代文来写。
四、总结,推荐读物。
小古文中,还有很多介绍古代智慧少年的故事,如“破瓮救友、曹冲称象、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等。学习小古文对于学习文言文也很有帮助,所以,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第五篇:小古文教案
1.程门立雪
教学内容:《程门立雪》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程门立雪》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程门立雪》。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后该怎么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师长,虚心好学。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2.兄弟争雁
教学内容:《兄弟争雁》
【原文】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fán)宜。”竞斗而讼(sòng)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译文】
从前有个看见大雁在空中飞翔的人,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得到了雁就煮了吃。”他的弟弟争论说:“在地上舒缓走动的雁煮着吃好,飞翔的雁还是烤着吃好。”两人争吵到社伯那儿,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让他们把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过后兄弟两人再寻找大雁时,那雁早就凌空飞远了。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兄弟争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兄弟争雁》ppt。
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兄弟争雁》。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后该怎么做?
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做事应当机立断,不要作无谓的争论,以致坐失良机。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3.郑人买履
教学内容:《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郑人买履》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郑人买履》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郑人买履》。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做事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4.截竿入城
教学内容:《截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截竿入城》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截竿入城》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截竿入城》。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不要自作聪明。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教学内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原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lǒng)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jiē)乎,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译文】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有远大理想与抱负。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