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理念教案
绝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看图、想象、表演和联系生活实际理 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能背诵一到两首杜甫的诗、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畅快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
2、背诵一到两首杜甫的诗。
教师准备:
图片资料:有关春天的图景、《绝句》描写的景象图。
音像资料:杜甫草堂及有关杜甫写作《绝句》时的一些时代背景资料、古筝曲、配乐诵读、黄鹂的鸣叫声等。
文字资料:杜甫其它诗句,如《春望》、《迟日山江山丽》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导语:春天,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古往今来,多少人赞赏过春天,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作,请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
1、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春天的图画,复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幅画可以有我们学过的哪一首古诗来描绘呢?
2、生交流,看图片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春晓》等。过渡: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被誉为“诗圣”,他就是杜甫,你收集了杜甫的哪些资料?
3、交流介绍作者。杜甫的一生是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晚年到了四川成都,度过了一生中最平静、快乐的四年,这一年,战乱平息,杜甫怀着喜悦之情写下了千古名诗——《绝句》。
4、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齐读课题。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首4句,每句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就叫七言绝句,请翻到78页,看看这是五言还是七言绝句。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自读古诗。
3、检查效果。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指生读诗。(评价: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好,真不错!)
三、小组学习,理解诗意。
(一)写字教学,突破难点
1、诗人在成都有一间草堂,叫杜甫草堂,这草堂像诗中的哪一个字呢?----窗
2,指导书写。
3、窗户是房子的眼睛,杜甫透过这扇窗,看到了哪个季节的哪些景物?在小组里讨论讨论。预设:春(翠柳)秋冬(千秋雪)
一年之中有几个春天?(一个)一年就只有一个秋天,所以一秋就是一年,那么千秋就是——千年。
谁能理解“千秋雪”的意思呢? 这千年不化的积雪在什么地方?
西岭是一座山,这山离草堂是远还是近?诗人从哪里看到的?现在明白什么叫“窗含西岭千秋雪”了吗?谁来说说?
(二)、小组学习
过渡:这首诗其他几句就很简单了,相信你们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一定能弄明白的。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喜欢讲故事的可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演一演;擅长画画的呢?还可以画一画。请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先商量一下,多动动脑筋哟!
1,自主学习。2,展示台
(1)、读(没画好的继续画)(2)、说说诗句的意思。画画的挺止
(3)、你觉得这幅铅笔画可以涂上哪些颜色呢?
再看看诗句,诗歌中哪些是画不出来的? ———黄鹂的叫声;白鹭的飞翔;水波的涟漪、、、、四、感知画面,激情诵读
过渡:诗人不是画家,却仅仅用28个字给我们描绘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多姿多彩的画面,这就是诗歌的魅力,难怪百读不厌啊!想听听黄鹂的叫声吗?
1、播放动画
过渡:看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你一定还想把诗句读得更美,我猜对了吧。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出诗句中的美丽吧。
2、再次练习朗读、指名读、指导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
五、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过渡:《绝句》这首诗是诗人在战乱平息后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写下的,在这之前,当诗人和老百姓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时,也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听吗?
1、课件出示《春望》,师范读。
过渡:杜甫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呢?
《春望》给我们的感觉是伤心、是忧虑,而《绝句》给我们带来的却是愉快,是幸福,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读这首诗。
2、齐读《绝句》。
3、今天生活在最美好的年代,心情比杜甫听到好消息时还要高兴十倍,百倍,让我们用歌声来唱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吧!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用上述方法学习杜甫的另一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2、自选作业(二选一)
(1)给古诗配上一幅画(也可任选一句你喜欢的诗配画。)
(2)课外学习杜甫的其它古诗或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绝 句
有 有
声
青 天 白 鹭
动
有
翠 柳 黄 鹂
有
色
千秋雪 万里船
静
第二篇: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设计理念:
弹性教案是对教案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弹性预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安排都弹性化设计,体现弹性预设的教案可称之为“弹性教案”,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立足于“人”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又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①]弹性预设的操作定义应该是精心而不精细,预设更应预计。前者即课前教师要进行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但不可精细,不能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后者指我们在生成面前不适完全消极被动,应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预计好这些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会创造更多的精彩生成。[②]从这个意义上说,“弹性教案”也可称为“生成性教案”。
弹性教案在备课时实际上比单一的预设性教案更为复杂,准备越充分,占有的材料越多,弹性的空间也就越大。弹性教案更多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生成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一定课堂智慧的教师才能自余洒脱的实现教案的弹性化展开。教案设计:
《鸟啼》弹性教案的生长过程 《鸟啼》预设教案[③] 江苏常州市北郊中学 唐香萍 教学目标:
通过鸟啼现象,探讨“生”和“死”的问题,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教学方法:
通过品味语言、补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例子、投影《泰坦尼克号》视频片断体会“向死而生”的观点。教学过程:
一、熟悉“鸟啼”现象
在学生不预习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快速解决文章1-5节的内容,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在熟悉1-5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出“生”与“死”。
总结:作者通过描写具体的鸟啼现象,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想要和我们一起来探讨“生”和“死”的问题。
二、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仔细阅读剩下的段落。请学生画出读了感到热血沸腾的语句。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分析自己所画的语句。(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以示范。)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劳伦斯的观点,其实已经浓缩为四个字——向死而生。这四个字也是这篇散文的文眼。
问:向死而生如何理解?(关注页下注释)总结对生与死的理解: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死去的就让它死去 死亡不能阻挠到来生命的冲动
三、举一反三
刚才听了鸟啼,还基本弄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这是多么伟大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呀。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思考却没能想明白。举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例子。
四、情景再现
老师举例子,学生找一找能证明文中的哪些语句。
五、总结
生命为什么如此可贵?因为“向死而生” 所以要:好好活着,活出精彩!(与在座的所有师生共勉)(如果时间有多,中间可以插入《泰坦尼克号》的相关镜头。)
这是前不久“四方杯”语文教师大赛参赛老师常州市北郊中学唐香萍老师课前发给听课老师的教学简案,教案《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鸟啼》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一篇哲理散文,入选苏教版必修二第一板块,板块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唐老师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这里主要从“弹性”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弹性教学目标的确立。唐老师教案(以下简称唐案)确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鸟啼现象,探讨“生”和“死”的问题,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将探讨“生”和“死”的问题做为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专题的“主题”,符合编辑的意图,因此目标基本是对头的。但唐案目标的落脚点主要在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具体课堂上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深刻的哲学观点。实际上“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内涵艰深,没有一定哲学根基的人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高一学生了。因此让学生达到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是不合实际也是不可能的。据此可以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探讨“生”和“死”的问题,以此作为教学的方向,至于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具体的课堂情境而定。
二、弹性教学内容的确定。弹性教学目标主要指明教学的方向,而弹性教学内容则要具体的确定,只是在上课时根据即时的情境动态的调整(取舍)。实际上唐老师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时间有多,中间可以插入《泰坦尼克号》的相关镜头”,这是从时间的角度弹性处理教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唐老师并没有举史铁生《我与地坛》的例子,而是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放了《泰坦尼克号》视频,不知唐老师是基于何种考虑:时间多还是其他需要?其实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哪种内容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体悟等。这两点教学内容都属于课堂拓展,在学生对文本尚未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是不适宜的。因此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充分一些,这样才为课堂上弹性取舍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说,弹性教案的备课量远远大于一般预设性教案。
三、弹性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如背景和作者介绍适合教师讲解,而语言则需要学生品读,方法是服务于内容的,因此,弹性化处理教学内容自然需要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
四、弹性教学流程的安排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处理,使得教学过程一定也是弹性的,因为教学目标达到何种程度以及选择哪些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上课堂本身就是动态的,一成不变的演教案剧早就被人诟病,应根据即时的课堂情境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进程,这就不仅仅是弹性教案的要求了。在具体的教案编写过程中,只能大致确定课堂的流程,或者预想好几种推进方案,而更主要的是靠教师在课堂上智慧的处理。
从根本上讲,“弹性教案”体现的是一种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一成不变的执行静态教案是违反教学规律的;但教案(编写好的)本身又是固定的呈现,有些方面是无法体现其“弹性”特点的,如弹性的教学流程就很难体现,需要教师结合即时的课堂样态调整教学行为。下面结合上面的阐述,对《鸟啼》教案进行改写,力求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其“弹性”的特色。《鸟啼》弹性教案
弹性教学目标:通过品味语言,体悟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对“生”和“死”的思考,能达到的程度根据学生基础和课堂情境动态调整,力求生成自己的感悟。
弹性教学内容:预设下列教学内容,①劳伦斯其人及其作品风格简介。②课文的结构梳理。③品味隽永深刻清新的语言,发现其蕴含的深意。④文章使用的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⑤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喜欢用“银色”等。⑥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⑦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关于“生”和“死”的思考。⑧电影《泰坦尼克号》视频片断。其中教学内容③是基本内容,其他内容根据课堂情境动态调整。
弹性教学方法:内容决定方法,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配套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①⑥教师介绍,②④师生共同探究,③⑤学生品读体悟,⑦⑧多媒体投影拓展。弹性教学流程:
由于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不确定的,教学流程更难以确定,只能预计一个大致的思路,并在一些重要节点上进行多向度的预计。
一、请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引导学生往主题方面谈感受。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结合学生的体悟弹性安排下面的教学内容:
方向一,学生谈到作者——介绍作者风格——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方向二,学生谈到内容——梳理作品结构——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方向三,学生谈到语言——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介绍作者语言风格——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方向四,学生谈到文章手法——探究文章使用的手法——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具体按哪一个方向推进教学根据学生感受最深的内容确定,教师动态调整。
三、在语言品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教学的深度,对“生”和“死”在一定程度上生成自己的理解。这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弹性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学生对文本和主题理解的程度。
方向一,学生基础差,预习不充分,那还是回到文本,反复品读语言,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简单谈谈对“生”和“死”的认识。
方向二,学生已较好消化文本,对“生”和“死”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通过拓展加深其理解,可以拓展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生”和“死”的理解,时间充足也可以播放《泰坦尼克号》视频。
方向三,学生很好的把握了文本,对“生”和“死”有了较深刻的看法,进一步通过拓展加深其理解,可以介绍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大师对于“生”和“死”的看法,也可初步接触“向死而生”的观点,适度触摸,不要贴标签。
四、收束课堂,发出对生命的热情召唤,用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
[①] 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9期。
[②] 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③] 注:这是2009四方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现场发给听课教师的教案。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月刊》
第三篇:设计理念(本站推荐)
教案设计:
1、走入文本,营造课堂品味文学美的氛围;
2、启迪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风。
设计灵感:
1、随多媒体的推广运用,不少语文课都引入音乐,但常常是教师配
好曲子堂上一放,确实能启发学生感悟,那么反过来,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曲调配上,不也同时引导了学生感悟作品情感吗?
2、如果可以以曲调感悟,那么以美术、以影视等等其它艺术形式不
也可以帮助解读文学作品吗?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为学生合作疏通字词句义。本次实录为第二课时。
师:一提起“艺术”呀,我们总觉得它特—— 生:(纷纷)高雅„„还有很高深„„
师:是啊,艺术是高雅的,但艺术也在我们身边。其实我们接触过很多形式的艺术,譬如„„说说看——
生:(七嘴八舌)音乐„„美术„„电视电影„„舞蹈„„
师:对,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
师: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学生点头默许)我中学时读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边说边板书)很喜欢,后来读起时,总会有一首曲子在我心中似水般流过。我想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仅仅是你我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同样的艺术感受。
生:(自读课文,且读得很投入)
师:听到你心灵的的曲子没有?„„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
生(甲):很缓的,很低的。
生(乙):应该是古筝或琵琶或„„总之,比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欢乐,但并不欢快。
师:三位同学描述的跟你们内心听到的一样吗?(学生点头)
那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的?
生:(纷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师:(出示课件思考题)那么,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联想柳宗元的相关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江雪》、《黔之驴》)
生(甲):初一时课外背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就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贬而失落抑郁,应该是“凄”多。
生(乙):他在《江雪》中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
师:是啊,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
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
生:(齐答)“借景消愁愁更愁”
师: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老师暂时以一首相似的古筝相配,让我们以这样的情调一起读一读全文,感受作者的失意与哀伤吧。
(生齐读全文)
[老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首„„曲。(抑郁寡欢的情感)]
师:读得真好,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了。
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
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它人吗?
生:(纷纷)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
师:那是时代的悲剧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如果有兴趣,我想请大家利用课外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从他们的作品中去走近他们内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解读失意文人应是很有品味的事。
那么,《小石潭记》能不能是一幅画?
生:可以。
师:有那些景物?
生(纷纷数出)水、石、树、竹、鱼、蔓„„
师: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把什么景物写出?
生:树和蔓。
师:对,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四个字,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文中这种例子实在很多。下面我们来试一试,找出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你的同伴听,然后组里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
(生分四人小组活动,或说或写,老师随堂指导)
师:瞧,几个小组都很投入,有的已经写好了,有的还在不断地润色。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把他们的“作品”读一读。哪一个组来?
生:我们组选的是“鱼”,我们想那儿的鱼应是:“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
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儿也仿佛游进了我们的思维中了。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一小组的同学多次强调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没有写呀。
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
师:同学们真有眼光,这种描写也叫——
生:侧面描写。
师:对!第一组的同学做得好,还有哪一组?
生:我们选的是“树林”。“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颤抖呢?”
师:同学们听到没有?这一小组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树林的茂盛?
生:(齐)“挨着、靠着”。
师:这两个动词除了表现树林的茂盛外,还可以表现什么?
生:它们在这少有人来的地方好像靠着“挨着、靠着”来互相安慰。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他这样品味你们的用词对吗?(学生点头)这从中也传达出作者的失意之情。写得真好!再请另一个小组,请选的不是这两种景物的小组来说说。
生:我们选的是“溪水”,我们这样写的:“溪水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只听到潺潺的水声,但是,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又熠熠闪光。”老师,我们猜想此时作者也会有感想,不知对不对?
师:什么感想?说说给大家听。
生:他应该想,人生何尝不与这溪水一样,曲曲折折,挫折应该是暂时的,总会也有突破的时候。
师:大家认为呢?
生:有一定道理吧。
师:有些牵强,但很有创意,这是这一小组同学所闪耀出来的思维火花。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吧。(学生鼓掌)我还建议这一小组的同学去参与“柳文化”的研究。“柳文化”中“山水游记”是重要部分。不过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大家一起探讨的,“小石潭”并非名胜之地,只是幽静之所,“小石潭”也只是作者给它起的名字,文中写的景物不少,为什么唯独以“石”为其命名?“秀竹潭”、“欢鱼潭”、“茂林潭”等名可以吗?
生:因为文中写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师:对,潭以石为底,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如鸣佩环”应该水冲击石而发出的。
师:又一位同学闪出了思维的火花,还有吗?
生:(抢着答)“蒙络摇缀”中“蒙”与“络”应是树、蔓覆盖、缠绕在石头上。
生:“影布石上”也是写石头。
生:“其岸势犬牙差互”也是写岸边的石头。
师:很好,作者既然起名为“石”,描写的笔墨也关注到这上面,潭因石而美。还有吗?
(学生讨论后不少举手)
生:“凄神寒骨”应该是作者坐在石上,寒气刺骨、“石”的冰凉刺骨。
生:然后由此而感慨身世而内心也凄寒。
师:是啊,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人由石而感,于是“石”就成为潭之名。看来,作者的笔下是“一切景语——
生:——皆情语”
师:对,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称赞他是继《水经注》郦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还甚至称他为“游记之祖”。
《小石潭记》的确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那么请我们展现相关的画面,跟随着音乐,或背或读全文。
(学生齐读)
[老师板书:《小石潭记》是一幅„„画(寓情于景的写法)]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美景。柳宗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不幸者,今天我们在欣赏他带给我们艺术美的同时,也想欣赏自然风光。假如要拍摄一部“小石潭”的自然风光片,你是一位摄影师,你如何忠实于原作,把握好你的镜头。请小组再次合作,这一次你们是摄制组了,好好地找出作者游览的线路。
(学生热烈讨论)
师:(引导学生回答)由“篁竹”远远的广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潭周,并渐近到特写潭中鱼,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望”潭之源,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
看来柳宗元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导演,由“西行”到“而去”,清晰的游踪让景物也移动变换起来,这叫“移步换景”法。
[教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部„„风光片(游踪清晰的顺序)]
师:老师不是摄影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近的图片,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在图片的变换中,根据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放课件,学生试着背诵)
师:艺术就是这样,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我们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
第四篇: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案和设计理念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
何志芸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会判断轴对称图形。
2、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想玩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吧。(出示蜻蜓、裤子、蝴蝶、的一半。)猜一猜这是什么?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左边)师:你们都和他想的一样吗?(是的)
二、新课教学
1、阐明对折、完全重合的含义
师(拿出纸做的蝴蝶):怎么做可以知道图形两边一样呢?(折一下)怎么折呢?你上来示范一下吧。(颜嘉)请学生示范(折后问:你是从纸的哪里折的?)
师:你的方法真巧妙,这样从中间折一下就能让两边在一起了。像这样从中间折一下,叫对折。(边说边演示,演示完板书:对折)
师:跟我读“对折”(学生跟读)
师:对折后两边是一样吗?你是怎样看出一样的?师引导:怎样比较呢?(就是比一下有没有多出来。)(邝恕)
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在数学中叫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师:我这还有一个图形,谁来用对折的方法看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生举手上台对折)
师: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呢? 师:哪里不一样?(生:指一下)
2、分一分,引出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形(出示图形),需要小组合作来完成,请看合作要求。谁来读一读
合作要求:
1、4人一组,用对折的方法把图形分一分类。
2、在组内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师:谁来汇报本组分的结果。
生上台汇报。(这些图形为什么分在一起?)学生说(因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了)。
师:和他分的一样的请举手。
师:同学们,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师:同学们,请打开对折过的轴对称图形卡纸仔细看纸上有一条什么?
生:纸中间有一条直的折痕 师:是的,每个轴对称图形对折后都会有一条直的折痕,这条直直的折痕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描出,并标出对称轴。
师:我标出了箭头的对称轴,谁来指一指另外几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学生举手,上台指)师:同学们,他指的对吗?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觉得自己认识轴对称图形了吗?现在让我来考考你的眼力。
师:打开书29页独立完成做一做,请在轴对称图形下面打√。
1、出示29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2、师:同学们,图形中有轴对称现象,数字和文字中也有对称现象,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出示题目)
四、欣赏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的周围有轴对称图形吗?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举手汇报)真是些留心观察的好孩子,轴对称图形有对称美的特点,老师课前在网上找到了一些,一起来欣赏吧。(播放)
五、学生活动:剪一剪
师:同学们,这些轴对称图形美吗?(美)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呢?(想)
师:别急,磨刀不误砍柴功,剪之前请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吧。(小组讨论)师:谁来说一说剪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
生1:剪之前要先将纸对折,还要把自己要剪的东西画在纸上。师:画一半还是画完呢?(画一半)生2: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剪到手。
老师小结一下:恩,剪轴对称图形最关键的步骤其实就是一定要把纸对折。下面请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来创作吧。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考虑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完善,比较易于接受具体的和形象的。因此我通过猜一猜、折一折、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对折”、“完全重合”这两个概念。当孩子明白这两个概念后,再去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就让定义变得具体化了。
当孩子理解了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以后再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的活动加深孩子对概念的映像。
当孩子们充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以后,通过欣赏轴对称图形进行过渡,激励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提升知识维度,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五篇:公园设计理念
公园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结合公园本身的地域文化,它位于,是一座森林公园,是传统的公园形式,这次设计的设计理念是在设计与造型上打破原本的单调,以几何形式的红色金属长廊和水系规划并加以同样风格的设施来做点缀,做的设计。
设计说明
这一项目是森林公园为主的公园规划,设计本着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基本保持原来的生态风貌,通过树木的种类、数量、配置方法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感受自然。通过此次设计为其生态建设献一份力量,也为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保障。实现城市绿洲的生态目标、发挥植物生态功能,展现植被景观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森林公园。
在方案中,我们对原本的中心水体做了新的规划,以几何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设施上以几何与剪纸相结合的造型,并加上耀眼的红色与金属的质感,使其具有一定的现代感。
对原本的山体没有做过多的改变,保持了原有的生态风貌,山上主要以绿色植被为主体,在山顶做了可以眺望公园风景的观景台,使游客对其有更直观的参观,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公园内植被覆盖率达80%,青山绿野,郁郁葱葱,是放松休闲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