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2018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储蓄存款和商业
银行》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识记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分类、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蓄存款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业务并且能够运用储蓄的特点来进行合理投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讨论、交流、学生自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框学习,形成良好的储蓄习惯,确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商业银行的理解及其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
储蓄存款的利息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生产和企业的相关知识,企业的发展肯定也离不开一定的投资选择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种即储蓄的投资方法和商业银行的一些信息。
(二)进行新课 1.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问题探究:多媒体显示问题如下,在还没讲新课前先问下同学们存款存的钱除了人民币
还可以存入别的钱吗?存款的依据和凭证又是什么了?人们又为什么将钱存入银行了?不一定都存过钱但总见过存钱吧,2分钟左右时间讨论讨论想一下。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思考,发表见解,回答问题,由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存款不仅局限于人民币,还可以存入外币,其依据是存折或存单。同时我们知道通过储蓄存款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那么我们就基本知道储蓄存款的基本含义。
含义:指居民个人将属于自己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凭证,个人依据凭证可以支取本金和一定的利息,储蓄机构驿站、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人们将钱存入首先得有一定的生活必须之外的钱,如果饭都吃不饱哪里来钱来存入银行了,这首先得意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储蓄者。而人们将钱存入银行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为了以后孩子上学,有的为了买房买车,有的为了以后养老,而有的则就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
(2)利息及其计算公式
问题探究:利息是可以从储蓄存款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又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利息比较多了?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表见解,回答问题。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同学们回答出存钱的时间和存入钱的多少是没问题的,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本金和存期,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所以要利息多就本多,存款期限长,还有高的利息率都可以 问题探究:假如存入本金10000元,年利率是百分之三点二,存款期限是3 年,3年后的利息是多少?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10000x3x0.032=960 在课本上还有一个名词点击关于利息率的问题,主要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3个,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带着大家看一遍解一下。
(3)储蓄存款的类型:主要分为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类。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储蓄存款的类型并上黑板简单写出两种类型的区别。
老师点评并总结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受时间限制的储蓄方式,定期储蓄是事先规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
要想知道如何选择哪种储蓄方式,就要先知道两种储蓄方式的优缺点,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是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差,但收益高于活期储蓄。所以要选择哪种储蓄方式就看你适合哪种情况。
过度:进行储蓄必然要与商业银行打交道,下面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商业银行。2.我国的商业银行
问题探究:在课件上展示几个商业银行的标志,几个银行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些是什么标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
过度:认识了几个银行的标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含义
含义: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问题探究:在这里来顺便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商业银行是企业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表见解,老师点评并总结,因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根据商业银行的定义就知道它是企业的一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
(2)主要业务
过度: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也基本就是商业银行的业务。那么,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的业务了? 自主探究:同学通过书本自学知道有3大类主要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a存款业务
问题探究:为什么把存款业务称为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了?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如果没有存款,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就没有商业银行,所以,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活力源泉。
b贷款业务
问题探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那么,商业银行又要靠什么盈利,靠什么来保持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行了?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商业银行首先吸收存款,将社会资金集起来,积小钱为大钱,再贷款给别人,通过这一收一放中,较低的存款利息较高的贷款利息。利润就是通过其中的差额获取的。
问题探究:我们看书知道了贷款业务主要有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那么买车买房是属于什么贷款呢?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属于消费贷款,区别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大家只要记得,工商业贷款是主要发给工商企业的贷款,比如说办公司之类的,而消费贷款是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
过度: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贷款消费成为一种时尚,这叫做花今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但是同学们要记住贷款不是轻易随便就借给别人的,商业银行贷款是有一定的原则的,本着真实性、安全性等原则,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根据评估的结果看是否发放贷款。非常看重信用。所以又叫信贷。这就告诫我们在生活中必须的讲诚信。我们在前面学的支票和信用卡等相关知识,那他们又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什么业务了?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结算业务: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商业银行不仅仅就这几个业务,除了这3大主要业务,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课后请大家结合本框与下一框的内容,请同学们分析如果给你10万元人民币,你如何制订一份合理的投资理财计划?
五、板书设计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2)存款利息
(3)存款储蓄的类型
2、我国的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含义(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第二、贷款业务 第三、结算业务
第二篇:2018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备考:《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2018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备考:《题西林壁》教学
设计
【知识与能力】
结合注释正确解释全诗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了解诗中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淡泊处世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诗中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的学习。【教学难点】
这不是一首普通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要理解诗人要表达的为人处世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 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庐山的图片,吸引学生兴趣。2.介绍诗人及创作风格 3.诗的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初读全诗,纠正字词字音问题。
2.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释全文大意。(三)细读
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都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
横看是怎么看呢?(引导是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的意思)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西看。侧看: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2.作者从这些角度看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这些景色的不一样? 此时引导学生学会抓字眼,明诗意。“各”。
3.继续引导学生,大文豪苏轼的作品语言风格是豪放的,那么这首诗歌是怎么体现出豪放的?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本诗的艺术特色。(1.托物言志;2.寓情于景。)(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讲述全诗的意境和诗人寄托的感情。作业:
1.背诵默写
2.从不同角度拍摄一组景物的照片
五、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游山所见 借景说理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六、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第三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主要学习储蓄存款的的分类、收益及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与后面的第二框共同形成了多种的投资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二)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银行发挥其重大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的含义及分类;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社会调查举例讨论讲授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怎样储蓄并去附近的储蓄网点调查有关储蓄的基本常识。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迅速增长的图例,结合本课正文第一、第二段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你如何看待这一经济生活现象?
(2)、假如你现在手中有10000元钱,你所倾向的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讲的很好,看来,你们对我国的储蓄存款和银行有所了解,但是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们我还必须共同学习第六课的第一框内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3)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46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
(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 国商业银行的组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教师活动: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47页专家点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
(3)存款利息
(4)存款储蓄的类型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类型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第二、贷款业务
第三、结算业务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作为“导演”,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最终才能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目的。
第四篇:2018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
2018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天净沙·秋思》。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说教材
长期以来,古典诗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也逐步挖掘诗词中的德育因素、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意境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诗词所强调的形象教育、情感教育,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以往的学习,他们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诗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但是对于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古诗文写作手法的掌握还不到位,不能很好体会诗人情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白描这一写作手法,体会诗歌语言简练却意蕴无穷的魅力。通过诗歌诵读与鉴赏,感受作者构建的悲秋之景,体会作者的羁旅于外愁苦孤寂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增强名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构建的悲秋之景,体会作者的羁旅于外愁苦孤寂的情感。【教学难点】
了解白描这一写作手法,体会诗歌语言简练却意蕴无穷的魅力。
五、说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将于PPT展示一幅与小令内容相近的秋景,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图片。
预设:这幅图片整体的色彩是昏暗的,展示了秋天的黄昏,林荫小路上的风景。在夕阳的余晖中,掉光了叶子的树上缠绕着干枯的藤条,树下一条小路上有一个骑马的行人,道路的尽头是一座小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桥的那头是几户人家。
评价:形容地非常美,并且将图片的景物基本都形容到了。
导入语: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色,会像刚刚这位同学一样描述,那么古人看到了,又会怎样描述呢?这样的景色又会激起他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诵读欣赏《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理解主题的前提,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传达的情感。通过初读,对于诗歌主题及情感有一定了解。
我将简单介绍马致远的生平及创作背景。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年轻之时热衷于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而他也因《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随后我将请同学欣赏名家范读,结合作者生平,思考这首元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达了作者孤寂、凄凉的伤感和哀思。追问:从哪里感受到的? 预设:“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将自己成为“断肠人”也就是极度伤感的人,表现出作者的感情,而“在天涯”又表现出作者是漂泊的孤苦的。
明确:能够找到诗歌直接抒情的句子,并感知情感,下面我们具体的解读这首小令,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
(三)深入研读
1.再次诵读小令,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了哪些物象?这些物象有什么特征? 预设:作者选取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和夕阳十个物象。其中很多物象都是萧条、衰败的。
明确:前三句中,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2.请同学们细细琢磨词句,每个物象前的修饰语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藤是干枯的,树是衰老的,乌鸦是黄昏归巢休息的,它们都失去了活力,代表作者是苦闷的、消极的;桥是精致的,水是流动的,家是有人活动的,这一句写了作者向往的家庭生活,和上一句衰败的景致对照;道路是古老的,风是从西面吹来的冷风,马是瘦骨嶙峋的,写了作者的境况十分凄凉,又与上句产生对比;最后夕阳的残照也消失不见,最后的光明也和作者告别,所以这些修饰语代表了作者对于羁旅生活的厌恶和对于家乡的向往。
评价:非常好,对于诗歌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明确:这首小令在意象的选择和描写上虽未设过多笔墨,但是也秉承了我国诗歌的写作传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根据以上的分析,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首元曲只有二十八个字,我们却能够想象出这么多画面呢? 预设:物象多,而且作者赋予了每个物象情感。
明确:本文选用了并列式意象组合,选取众多表现惆怅、感伤之情的意象,运用白描的手法和谐地勾画出一幅满目伤心的秋景。而且,作者巧妙地为读者留出了想象的空间却又引领着这种想象,使读者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意象自行组织成一个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好的语文课程是知识与知识的勾连,是开发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所以我在拓展延伸环节设置了刘禹锡《秋词》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构建诗歌鉴赏框架,引导学生在对于同类物象的分析之中一定要注重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掌握分析物象、搭建意境之一诗歌鉴赏的方式方法。
(五)小结作业
我将请同学们带着感情翻译《天净沙·秋思》作为小结。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学以致用。所以我的作业设置为:(1)背诵《天净沙·秋思》(2)自选一首描写秋景的诗,用优美的语言进行翻译。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对于本课讲解内容的高度概括,便于学生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直观地理解本诗情感。条理清晰,工整美观,这样的板书是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得出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反思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反思
朝天中学政治组 陈刘青
本节课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效果显著,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补充,努力向“三贴近”原则靠拢。
另外,这节课主要从国家经济建设、人们的经济生活、学生的实际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储蓄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重点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观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课改教学路子,坚持新课改与落实基础知识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把课前自学、分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方式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创设情景,情景材料来自于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其次设定探讨的问题,问题要针对学生,而且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再次讨论方式要注意灵活多样,合作性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最后,老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难、困惑、歧义的问题给予明确的解答并将其提炼升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经济生活。
当然,在注重新课改理念的同时更加不能忽视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讲练结合,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寻找一些比较富有创意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因会学而会悟学,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