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志秀高一政治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孙宁若
一、教材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主要学习储蓄存款的的分类、收益及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与后面的第二框共同形成了多种的投资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二)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银行发挥其重大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的分类及利息计算;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社会调查举例讨论讲授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去平塘县各个银行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贵阳银行,贵州银行、邮政、信合等去调查。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视频导入、展示目标。
1、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六课的第一框内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1)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2)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在课下我已经布置好你们的任务了,现在把你们调查的银行的存贷利率分别写在黑板上。然后思考,你会把钱存入哪个银行?理由是什么?(三分钟时间思考)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得出结论,小组抢答。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47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看黑板,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看黑板,我们把钱存入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叫什么名字?是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平塘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PPT展示银行的标志,引出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布置预习。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不是越多越好?
九、板书设计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2)我国的储蓄机构(3)存款利息
(4)存款储蓄的类型
(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类型(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十、教学反思
第二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主要学习储蓄存款的的分类、收益及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与后面的第二框共同形成了多种的投资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二)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银行发挥其重大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的含义及分类;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社会调查举例讨论讲授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怎样储蓄并去附近的储蓄网点调查有关储蓄的基本常识。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迅速增长的图例,结合本课正文第一、第二段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你如何看待这一经济生活现象?
(2)、假如你现在手中有10000元钱,你所倾向的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讲的很好,看来,你们对我国的储蓄存款和银行有所了解,但是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们我还必须共同学习第六课的第一框内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3)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46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
(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 国商业银行的组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教师活动: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47页专家点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
(3)存款利息
(4)存款储蓄的类型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类型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第二、贷款业务
第三、结算业务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作为“导演”,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最终才能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目的。
第三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反思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反思
朝天中学政治组 陈刘青
本节课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效果显著,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补充,努力向“三贴近”原则靠拢。
另外,这节课主要从国家经济建设、人们的经济生活、学生的实际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储蓄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重点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观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课改教学路子,坚持新课改与落实基础知识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把课前自学、分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方式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创设情景,情景材料来自于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其次设定探讨的问题,问题要针对学生,而且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再次讨论方式要注意灵活多样,合作性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最后,老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难、困惑、歧义的问题给予明确的解答并将其提炼升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经济生活。
当然,在注重新课改理念的同时更加不能忽视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讲练结合,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寻找一些比较富有创意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因会学而会悟学,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第四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
高一《经济生活》之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
公开课教学设计
政治组:吴登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消费方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参与讨论、合作探究问题,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重点)、贷款消费(重点、难点)、恩格尔系数(重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设疑、讨论、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 导课:
师:在前面两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货币、价格的知识,在市场上买东西与经营者讨价还价,是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买到的商品最后用于做什么呢? 生:消费。
师:每个家庭因经济状况、消费习惯、方式的不同,就使得生活消费多姿多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生活消费有关的知识——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师:板书课题: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板书)
1、影响消费的因素
师:生活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大家想一想,具体有哪些?
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人口数量、商品价格、政策、经济波动等。师:这些因素根本的、重要的是哪些? 生:略
师:板书后讲解。
(1)影响消费的多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人口数量、商品价格、政策、经济波动等。(2)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师讲解)(3)主要因素——居民收入 师:居民收入师如何影响消费呢?指导学生阅读p17页下面三段内容,并划出知识要点,时间1分钟。生:读在p17页下面三段内容。师:提问后归纳板书要点。
第一、当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多,消费多;收入少,消费少。第二、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未来预期收入乐观,预支消费可能性大,反之就小。
第三、社会总体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社会总体收入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会提高,反之就会降低。探究1:p17页虚线框内的问题。
师:提示: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为人们消费观念、方式的转变奠定物质基础。
师:在居民消费中,每个家庭消费的重点不一样,有些家庭吃穿住不愁,重在如何发展、享受方面,而有些家庭则为吃穿住发愁,更谈不上发展、享受。那么衡量不同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什么?请看p18页“名词点击”—— 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指标(板书)(1)含义——略学生在书上划出即可。
(2)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成反比,公式:恩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3)国际上用恩数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恩数在60%以上为贫穷;恩数在60%以上为贫穷、恩数在50-59%以上为温饱、恩数在40-49%以上为小康、恩数在20-39%以上为富裕,恩数在20%以下为极富。师:下面我们了解消费有哪些类型。
3、消费类型(板书)
师:指导学生读书p18-19页内容,划出要点。(1)从消费的种类分
a、钱货两情消费——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选择的消费
b、贷款消费——暂无支付能力但我来预期收入能偿还情况下选择的消费。
c、租赁消费——无力购买或使用次数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消费。(2)从消费的目的分
a、生存消费——最低层次的最基本的消费。b、发展消费——高层次的消费。c、享受消费——高层次的消费
探究2:p18页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同学们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师:提示:第一种:生活较稳定,但保守,不适宜当代社会发展;第二种,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积极乐观开放的消费方式,但应考虑未来预期收入能否偿还贷款债务,理智消费,不要盲目。
探究3:p19页下面的图片,为什么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汽车消费、住房消费成为居民新的消费需求?
师:提示: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说明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国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消费及其类型”板书设计
一、消费及其类型(板书)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多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人口数量、商品价格、政策、经济波动等。(2)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师讲解)(3)主要因素——居民收入
问题:居民收入是如何影响消费的?
第一、当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多,消费多;收入少,消费少。第二、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未来预期收入乐观,预支消费可能性大,反之就小。
第三、社会总体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社会总体收入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会提高,反之就会降低。
2、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指标(板书)(1)含义——略学生在书上划出即可。
(2)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成反比,公式:恩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3)国际上用恩数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恩数在60%以上为贫穷;恩数在60%以上为贫穷、恩数在50-59%以上为温饱、恩数在40-49%以上为小康、恩数在20-39%以上为富裕,恩数在20%以下为极富。
3、消费类型(板书)(1)从消费的种类分
a、钱货两情消费——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选择的消费
b、贷款消费——暂无支付能力但我来预期收入能偿还情况下选择的消费。
c、租赁消费——无力购买或使用次数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消费。(2)从消费的目的分
a、生存消费——最低层次的最基本的消费。b、发展消费——高层次的消费。c、享受消费——高层次的消费
第五篇:陈志锋:高一物理教学有感
新课程高一物理教学有感
高一物理备课组
陈志锋
2011.6.3
1、本学期新接触新课程,在备课组会议上组织本备课组老师进行多次学习,安排了到上饶参加培训的诸绍红老师讲授新课改精神,安排了经验丰富的程志光老师指导青年教师。另外还邀请了高三年级经过一轮新课程教学的杨定国老师、黄良兴老师传授教学经验,以使高一物理老师尽快地体会新课改精神,使教学更好地进行。另外本组老师经常在课余时间讨论新课程的教法、教材的处理等。
2、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学时体现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尝试了自主探究课,辅以多媒体课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后面的重点班、平行班有很好的效果。
3、高一课本每一节内容都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网上下载,由老师自己组合再创作的。由于教室没有多媒体设备,因此课件使用频率不高,希望学校能把高一年级教室也安装多媒体设备。
4、在作业布置方面尝试了一次出4-5道题,容易题2道,中等题2道(1道),难题1道,由学生自己去挑选两题做为课堂作业,这样可以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在考试时试卷题目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在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新教材的内容安排跟以前相比绝大多数都更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但也有几点建议:
(1)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包括了曲线运动的知识与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两大块,内容容量太大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是象1
以前那样,把它们分开更好。
(2)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新教材重点为平抛运动的规律,而淡化了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我认为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还应加强,它既可巩固上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复杂的运动的分解方法,为今后学习电磁场中复杂的运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际上全章都贯穿了“功能关系”,而且“功能关系”也是能量里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理解能量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我认为应该把“功能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加入。
(4)第七章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求解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公式。我认为这应该安排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关系”中,因为在第二章里就已经要用到这些内容了。我们在教学时,在这里就已经要讲解了。
(5)我认为教学时应该新老教材结合教学,取长补短,老教材里也有好的内容可借鉴过来。《提高学生解题规范性》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铅山一中
陈志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历年高考阅卷可以看出,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的解题规范十分重要,而许多同学就是由于解题不规范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导致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在我校,这个问题尤其严重,每年学校老师都对学生讲解题要规范,但老师、学生重视得少,甚至有些老师都不完全知道何谓为规范性解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索学生解题不规范形成原因,学生所认识的规范性解题,解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得出规范性解题的基本要求和提高学生规范性解题的能力的对策。
2、意义:经过研究形成一套对学生进行规范性解题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性的解题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题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高考成绩,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课题实验期间,我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课题实验研究:
1、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分析学生解题不规范形成的原因,学生所认识的规范性解题,解题中出现的问题。
2、调动学生对此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3、教师讲解、学生学习规范性解题的基本要求和如何进行规范性解题。
4、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的规范性解题习惯的形3 成。
5、分析、反思、总结,形成一套对学生进行规范性解题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取问卷、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实验的动态发展。
2、文献资料法:查找与搜集有关的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开阔视野,充实理论,改进研究。
3、实验法:选定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根据研究目标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对比,作出分析和控制,对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予以推广。
4、经验总结法:对平时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地分析、总结,提炼升华,做到及时总结,及时推广。同时对正在进行的实验进行不断地反思,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2009年12月~2010年4月)完成。实验共分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12月1日~2009年12月30日)
(一)为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加强理论学习,查阅搜集文献资料,知道规范性解题的基本要求。要求如下:
1、审题规范。
审题是解题者通过反复读题,对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提炼,进而进行分析、综合,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可分为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物理状态和过程(建立物理图景)、明确条件和目标、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等步骤。仔细、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语言叙述和表达式规范。在规范性审题后,已经审清题意,找到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列方程解题时,要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指明列方程的物理根据(对哪个对象、哪个状态或过程运用哪个规律),再根据基本规律列出原理方程。这样,解答有根有据,逻辑性强,既准确地反映出解题者的思路和方法,也反映了物理的特点。高考对考生解答物理解答题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主要体现在以个方面:(1)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3)方程式和重要步骤的书写。
3、演算过程的规范。
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后,由方程导出最后结果的过程就是演算过程。写出重要的演算步骤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高考评分标准的要求。规范的演算过程主要有三步:
(1)根据方程导出由已知量表达的待求量关系式;(2)将统一单位后的已知量的数据代入;(3)最后的计算结果。
这样做既有利于减轻计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和回顾检查。从近年高考物理解答题的答案及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求解方程时,卷面上只要写出最简式,然后作一交代并直接给出计算结果即可。切忌把大量的化简、代值运算过程写在卷面上,这样会给人以繁琐零乱、思路不清的感觉,同时也增大了出错扣分的几率。
4、解题结果规范。
解题结果是解题者智慧的结晶,是解题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性解题结果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即要注意计算结果的验证、取舍,还要注意答案的完整。作为计算结果的数据一般要用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中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到三位即可。有的题目对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明确要求,就要严格按照要求取,多取少取都会被扣分。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上单位;5
计算结果用字母表示的,则要看题中提供的表示已知量的字母是否带有单位,如果不带单位,则最后求解的结果也就不要带单位,反之则要带上单位。
有时对解题结果要作适当的说明和讨论,例如结果是矢量的,就要说明方向,方向的说明要与题目中涉及的方向相对应。另外还要注意回应题目,根据所得结果对题中的问题进行说明或回答,回答要全面、准确、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牛顿第三定律的运用。
5.解后反思
解后反思是指解后对审题过程、解题思路和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1)反思审题过程,审题时有时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题的思路、方法,有时多次受阻,尔后“灵感”突来。不论哪种情况,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尽量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对发现审题过程的错误,总结审题过程的思维技巧,提高分析、综合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2)反思解题思路和方法,解题的灵活程度和学生解题方法的多少以及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进行求解,最先想到的方法往往是他们最熟悉的方法。因此,解题后反思一下有无其他解法,可使学生掌握和熟练新的方法,开拓思路,增强解题的灵活性。
(3)反思解题所用的知识和技巧,解题后反思一下解题过程中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一下解题受阻时应用的是哪些知识和技巧,应用这些知识和技巧为什么出现错误,应用另一些知识技巧为什么会使问题顺利解决。这样可以加深对“双基”的理解,掌握它们的适用范围,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确定实验班级,并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并总结学生解题不规范形成原因。
考虑到实验时间的问题,我确定了高三(5)班和高三(6)班为实验班级。实验一开始,我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了“解题不规范性”的原因问卷调查,找了成绩优、良、差学生进行了座谈了解,并找了一些老师进行交流。根据调查发现学生解题不规范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初高中教材体系的差异导致学生解题不规范
初中教材只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解、答和带单位进行运算,不要求学生解题有分析过程,不要求选择判定研究对象,不要求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对文字叙述和表达式规范没有做严格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已经养成了初中的解题习惯。升入高中学习之后,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的物理知识难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高中的教材体系不同,初高中的教材跨度和梯度太大。特别是一些只有初中的初级中学,他们为了提高中考的升学率,中考没有要求的内容都没有讲授。例如初二的“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就普遍没有讲授。学生升入高中学习这个内容时就认为是全新的内容,这就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的梯度,也加重了高中教师教学的任务。教师安排不出时间专门讲解题的规范性,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强调解题规范性,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来说,只要她们上课认真听课,解题规范还是可以做到,但对于一些平时学习比较马虎,不认真的同学就容易养成解题不规范的习惯了。
2、教师授课不大重视解题规范性
我校每年都强调解题规范性的教学,但是教师重视的少。究其原因:一是有少数老师对规范性解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极少数老师对何为规范性解题认识不全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中物理教学课时少,任务重,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强调了解题规范的重要性,却没有从根源上去规范学生的解题不规范7 行为,只是课堂上做了强调,没有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批改中去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学生看老师在批改时没有把他不规范的解题过程进行改正,学生久而久之就认为他的解题过程是规范的。因此学生解题不规范的根源在教师。
3、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势养成解题不规范的习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要改变这种习惯是很困难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改变。首先学生自己要认识到思维定势和不规范解题习惯的危害性,学生要有改变不良习惯的要求和愿望,教师才能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去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学生才能主动和积极配合,双管齐下才可能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例如,高一新生总是对“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不能理解,一些思维定势顽固的同学,总是认为加速度增大,物体所受合力增大则速度就增大。再加上一些同学听课不认真,从小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应付了事,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这样的学生做的作业谈何规范性,考试自然是分数低,能力差,素质低下。
第二阶段:宣传阶段(2010年1月1日~2010年1月15日)针对学生、老师对规范性解题的不重视,进行宣传规范性解题的重要性,采用了老师讲解实例,并邀请学校参与高考阅卷老师和上一届考取十大名校的学生进行讲解和交流,高考时规范性解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和得高分,从而考上理想的大学,进而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从而意识到规范解题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此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月16日~2010年3月30日)在知道了学生解题不规范所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宣传引导,使学生意识到规范性解题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此学习的积极性后,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在实验班级进行教学实验。这些策略分别是:
1、教师要做好表率,讲课板书要规范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导航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对学生的一生影响很大。
到今天我已经执教12年了,我对我的学生也是多少有影响的,我过去的学生就对我说过:“我们高考时报考师范类物理专业是受到了您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是直接影响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言行都要做学生的表率,讲课时语言除了生动形象之外,还要规范,特别是讲解例题、作业、习题、试题时更要规范。书写板书时要写明研究对象、确定的正方向、画出受力分析板图、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图示、运算时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单位、演算的必要过程、答案等,都要规范简捷。不能因为教学任务重,节省时间,就不规范解题和授课。只有教师讲课时做到了,要求学生规范解题才有说服力,学生才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做,学生也有一个参照系可以借鉴。不然教师只在口头上强调学生解题要规范,自己却没有做到规范授课和解题。学生自然上行下效,学生自然不可能做到规范解题了。
2、营造规范性解题的氛围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解题规范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大力宣传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解题习惯,要不定期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例如每隔一段时间开展学生规范作业和不规范作业展示、试卷规范解题和不规范解题展示活动,形成反差,触动不规范解题的学生不良习惯。开展“规范解题为荣,不规范解题为耻”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解题规范的板书竞赛和试题解答书写规范竞赛活动等等。各科任教师都要统一要求,使学生不规范解题没有市场空间,使学生不规范解题没有滋长的土壤。只有这样齐抓共管,多管齐下,长期坚持,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的解题习惯才能够养成。这也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解题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升学到高三时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利保障,这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途径,这也是素质教育9
的一个重要方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性解题习惯
既使教师做到规范授课和讲解习题了,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按要求规范解题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规范解题,特别是对那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的学生,平时解题不规范的学生,对他们的作业要特别认真批改,对不规范之处要及时督促他们改正,不留情面,不留余地,不规范的作业要求他们重做。通过举例讲明解题不规范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使他们认识到解题不规范的危害,对自己今后走上社会时就业的影响。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阵地,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强调解题规范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解题规范的教育和指导,举例说明解题规范的好处,对学生走上社会求职的好处,对人生道路和个性发展的好处,等等。使学生从思想上、本质上、行动上、真正认识到规范解题的各种好处。学生的认识到位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性明确了,解题规范才可能取得成效,才有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性解题习惯。
对于自觉按教师要求去规范解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主动改正不良习惯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进步是肯定的,要求他们规范解题不是与他们过不去,而是关心他们和爱护他们,这样学生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就有了动力。同时规范解题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对平时学习马虎的同学的规范解题进行评比,使他们感受到改正不良习惯不但有动力,而且还有压力。使学生体会到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规范的习惯,他们才能考上好的大学和录取到好的专业,今后才有好的前途和出路,写好人生美好的篇章,创造一个美好的、幸福的未来!
在教学实验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学生规范性作业和不规范性作业展示,试卷规范性解题和不规范解题展示,主题班会,规范性解题板书竞赛和解答书写规范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良好的规范性解题习惯的形成。
第四阶段:分析、总结推广阶段(2010年4月1日~2010年4月30日)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实验,我的课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第四阶段的实验研究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实验工作:
1、通过前三个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规范性解题能力》的研究,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2、在非实验班中开展了课题实验
实验开始前,组织要开展实验的班级学生找出自己解题不规范的原因所在,知道解题规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根据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规范性解题能力 大大地提高了,在答题时不必要的失分大大减少,甚至没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题效率,提高了考试分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看出我的课题研究比较成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撰写实验论文
实验结束后,我进行分析、反思、总结,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并获得了上饶市论文评比贰等奖(论文附在后面)。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我得出了提高学生规范性解题能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并撰写了有价值的教学论文。(附在后面)
2、通过实验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规范性解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在2010年高考中收到成效。
3、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经过课题研究,本人对规范性解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经过将近半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许多的收获,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在整个物理学科中进行了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调查了解,在2010年高考时学生能很好地进行规范性解题,在这方面失分很少,优生基本没有失分,提高了解题效率,提高了解题速度,发挥甚至超水平地发挥出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高考成绩。另外,希望规范性解题在其他学科也能重到重视,大家都加入到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