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电工学实验 所属学科:工学 课程学时:20学时
授课对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基础实验中心
先修课程:电工学、大学物理实验 选用教材:《电工学实验》
中国民航大学校内讲义
二、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工科非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是电工学理论的实验课程。本课程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与实际联系,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串联谐振电路是《电工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既是前面正弦交流电路中R-L-C串联电路的延续和拓展,又是R-L-C混联电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后面飞动专业要学习的变压器、电子技术和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基础。本环节从实验的角度,结合实际,使学生能更准确的理解串联谐振的含义,掌握该知识点。
授课对象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学生学过与本课程有关的先修课程:电工学、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大多数学生对待实验比较认真、好学,能够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串联谐振现象,掌握串联谐振电路频率选择的特性,掌握用实验的方法绘制电流谐振曲线,了解串联谐振的应用;
2、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节课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三种方法。
1、采用演示实验法,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采用探究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低频信号发生器、小灯泡、电阻、电感和电容,示波器、电工学实验箱。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观看演示实验,理解选频特性。首先交代要演示的实验电路和要观察的实验现象。板书实验电路图。利用一个RLC串联电路,保证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信号源的频率,观察并联在采样电阻两端的小灯泡的亮暗变化。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该电路有什么特性。待学生思考后,解答RLC串联谐振电路具有频率选择性。引入新课,介绍串联谐振。板书本次课的题目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
2、讲解什么是谐振。板书谐振。什么是串联谐振,什么是并联谐振?谐振产生的条件,虚部为零,容抗等于阻抗。讲解谐振的选频特性,板书选频。讲解品质因数Q含义,代表选择性参数。板书Q的公式,讲解Q和那些参数有关。讲解电流谐振曲线。引出本次课的重点:用逐点扫描法的实验方法绘制电流谐振曲线。板书谐振曲线。
3、讲解实验原理,交代原件参数,讲解电路实际连线,强调共地接线方法。强调保持电源电压的方法,信号源接功率输出。选取合适的频率点测量回路电流,并绘制电流谐振曲线。从测试的数据体会回路电流随频率变化的规律,理解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讲解电流参数改变对谐振曲线的影响和对电路选择性的影响。
4、讲解谐振电路的实际应用。用陷波器和收音机举例谐振好的一面,用电力系统举例谐振不好的一面。
七、教学总结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识。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已有概念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和问题梯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善于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身边的素材,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激发兴趣,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实际,这样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成就感。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电工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电工的快乐,领悟电子学的和谐与奇妙。
第二篇:实验报告,R、L、C串联谐振电路研究
实验报告
祝 金 华
PB15050984 实验题目:R、L、C 串联谐振电路得研究 实验目得:
1、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 R、L、C 串联电路得幅频特性曲线。
2、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得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 Q 值)得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1、在图 1 所示得 R、L、C 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 U i 得频率 f 改变时,电路中得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得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阻R上得电压 U O 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 U i 得幅值维持不变时, 在不同频率得信号激励下,测出 U O 之值,然后以 f 为横坐标,以 U O 为纵坐标,绘出光滑得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 2 所示。
图 2 2、在f=fo=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得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 X L =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得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 U i 为定值时,电路中得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 U i 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 U i =U R =U O ,U L =U c =QU i,式中得 Q 称为电路得品质因数。
3、电路品质因数 Q 值得两种测量方法 一就是根据公式 Q= 测定,U c 为谐振时电容器 C 上得电压(电感上得电压无法测量,故不考虑Q=测定)
。另一方法就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得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 Q=求出 Q 值。式中 f o 为谐振频率,f 2 与f 1 就是失谐时, 亦即输出电压得幅度下降到最大值得(=0、707)倍时得上、下频率点。Q 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得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得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得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预习思考题 1.根据实验线路板给出得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得谐振频率。
L=30mH fo==1/(2×π)=9188、81Hz 2.改变电路得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 R 得数值就是否影响谐振频率值? 改变频率 f,电感 L,电容 C 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 R 得数值不会影响谐振频率值。
3.如何判别电路就是否发生谐振?测试谐振点得方案有哪些? 判断:电容与电感得电压相等时,电路此时发生谐振;U i 与 U 0 相位相同时此时发生谐振;U i 与 U 0 大小相等时电路发生谐振。
图
测量:理论计算,f=1/(2π√LC);仪表测量此时电流频率。
4.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为什么输入电压不能太大, 如果信号源给出3V 得电压,电路谐振时,用交流毫伏表测U L 与 U C ,应该选择用多大得量限?
输入电压过大,L、C 器件两端得电压远高于信号源电压;应该选用最大量程。
4.要提高R、L、C 串联电路得品质因数,电路参数应如何改变? 减小 R,增大L,同时等比例缩小 C。
5.本实验在谐振时,对应得 U L 与 U C 就是否相等?如有差异,原因何在? U L,U C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在谐振点 L,C 得阻抗相等,二者阻抗方向相反。
实验设备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谐振电路实验电路板 实验内容 1、利用 HE-15 实验箱上得“R、L、C 串联谐振电路”,按图 3 组成监视、测量电路。选C 1 =0、01μF。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用示波器监视信号源输出。令信号源输出电压 U i =3V,并保持不变。
图 3 2、找出电路得谐振频率f 0 ,其方法就是,将毫伏表接在 R(200Ω)两端,令信号源得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得输出幅度不变),当Uo 得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得频率值即为电路得谐振频率 f 0 ,并测量 U C 与 U L 之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得量限)。
3、在谐振点两侧,按频率递增或递减 300Hz 或 500KHz,依次各取 8 个测量点,逐点测出U O,U L ,U C 之值,记入数据表格。
F(KHz)5、5 6、0 6、5 7、0 7、5 8、0 8、3 8、6 8、9 9、2 9、5 9、8 10、3 10、8 11、3 11、8 12、3 U O(V)0、109 0、134 0、166 0、213 0、279 0、385 0、460 0、544 0、577 0、561 0、491 0、421 0、323 0、261 0、216 0、185 0、161 U C(V)1、470 1、685 1、983 2、372 2、935 3、763 4、300 4、848 5、0 42 4、682 3、910 3、134 2、328 1、813 1、451 1、193 0、998 ② U i =3v, C=0、01μF, R=200Ω,f o =8、9kHz,f 2 -f 1 =9、856-8、089=1、767kHz , Q=8、9/1、767=5、036 数据处理
1、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不同Q值时三条幅频特性曲线,即: U O =U(f)
U c =U(f)2、计算出通频带与 Q 值
根据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频率得记录,可得 f 0 =8、9kHz ③ f 2 -f 1 =9、856-8、089=1、767kHz,Q=8、9/1、767=5、036 ②Q=U C /U 0 =5、042/0、577=8、739 实验总结与 误差分析
对两种不同得测 Q 值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第一种方法测量出得Q值偏大,由公式Q=计算时,由于实验仪器精度并不就是非常小,存在一定得仪器误差与读数误差,f 0 课 确定范围较大,且由图像读数 f 1 ,f 2 也不就是非常精确,不确定度较大。
第二种方法测量 Q 值时,由于频率在一定范围内电阻电压保持最大值,无法精确确定 f 0 ,导致U 0、U C 可选范围增大,Q 值可取值增多。
谐振时,比较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 U i 就是否相等?试分析原因。
不相等,电感并不就是理想电感,存在电阻,导线存在电阻,消耗电压。
通过本次实验,总结、归纳串联谐振电路得特性。
①在f=fo=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得频率点为谐振频率时,X L
=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得模为最小,等于电阻阻值。
②在输入电压U i 为定值时,电路中得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 i 同相位。
③电阻电压也达到最大值。
④电感与电容得电压也达到最大,且就是反相位。
心得体会及其它 1.第一次做电工实验,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存在疑问,应该主动预先预习,了解相关知识。
2.电压得测量问题中,应该考虑向电路接入毫伏表对电路得影响,注意各个表笔接地端就是否产生短路? 3.对于实验安全,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听从老师得安排,不随意行动。
4.信号发射器关于频率得调节,应该先粗调,后细调。
f/kHz 8、700 8、904 8、913 9、072 9、195 U 0
0、612 0、619 0、619 0、611 0、592
第三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 学 设 计
梁瑞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四)教学用具:
演示用:两个电路板、四只电珠、两只开关、四节干电池、导线若干
学生用:四人一组,器材有:电珠两只、开关一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手里有一电路板,闭合开关时,电珠全都亮,断开开关时电珠全都熄灭,[提问]: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小彩灯,猜想一下,其他的小彩灯是否发光? [学生猜想]:亮(占大部分);不亮(占小部分)究竟谁的说法对呢? 教师演示1: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其他的电珠都不亮。
教师演示2:闭合线路板上的一只开关,两只电珠同时亮,断开开关时两只电珠同时熄灭,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外一只电珠会发光吗?猜想一下?
演示验证:另外一只电珠照常亮。
演示说明:这两块电路板上电珠的连接显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自主探究
[探索1]、现有器材:两只电珠、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要求:把两只电珠同时连入电路,如何连接?
分组实验,把实物连接好之后,对照实物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探索2]、请在原有电路上,添加一只开关,要求:闭合开关两只电珠都亮,断开开关两只电珠都不亮,那么开关应该添加在什么位置?
分组实验验证,同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做好了的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不同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提问]:上述五个图形中,能不能归类?说出你的归类依据。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畅说欲言,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结讨论结果:
[依据1]、按照电珠的连接方式分; [依据2]、按照电流的路径分;
教师点评:在这里我们按照电灯的连接方式分。[提问]、对照图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有几条路径?
2、若取下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一只电珠是否继续发光?)
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
2、电器互相影响,有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无法工作。教师点评:(1)、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串联电路。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结论1]、左边连左边,右边连右边。
[结论2]、一列一列地连起来,就像队列比赛。
[结论3]、就像一条小河遇到两个渠道,水就分开流动,最后汇合在一起流动。
[提问]、在并联电路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的路径有几条?
(2)、取下一个电珠,另一个电珠是否发光?
师生共同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有多条。
2、用电器互相不影响,一个开路,其他的用电器仍然工作。教师点评: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并联电路。
(三)、迁移创新:
(1)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2)演示实验:电珠的亮度。
(3)引导:是不是因为电池的电量不足呀?(换节电池,不解决问题)你们认为这个问题该怎样运用实验解决,请设计实验方案
(4)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师生共同总结:串联电路中,电珠连接越多,亮度会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中,电珠个数对电珠亮度影响不大。
(四)、总结
今天,我们尝试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不存在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差的区别,具体的连接方式得看具体的连接电路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设计上一改旧教材教师演示,学生猜想,观察,教师引导从而区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做法,而放开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认识,在本节课中有80%的学生连完本节课的并联电路,100%的学生连完了串联电路。通过本课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中可以看到本次的设计是很成功的。
2、教学中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供水做为例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本节课我以实验做为兴趣之火,做为学好本节课的刺激点。给学生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获取知识,增强求知欲。
第四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难点:连接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
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4.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甚至有很多,如何将这些用电器连接起来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探究教学
1.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提示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连到一起;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3.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4.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师巡视,有目的地请两组学生到前面连接两种电路,画出电路图。5.学生上台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6.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小结:
①两个灯泡首尾相连,再接入电路中,则两个灯泡是串联 ②两个灯泡两端相连,再接入电路中,则两个灯泡是并联
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如果有一灯的灯丝断了,另一只灯泡会发光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回答:
①串联电路:一灯拧下,另一灯也不亮
②并联电路:一灯拧下,另一灯还亮
7.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这种情况说明两种电路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会同时工作: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为什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有这样的不同?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如何流动的?
(课件展示:类比河流的干路和支路)
学生看完展示后讨论回答:串联电路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并联电路电流路径有多条。
8.在教材图上画出电路闭合时电流的方向。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师巡视,让一生展示。9.探究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设计电路,用开关让一灯熄灭时另一灯还继续发光。学生讨论、动手实验。师指导。
让一个小组介绍设计思路:并联电路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在并联电路中的两个支路各加个开关。
小组观察回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在并联电路中,开关位置不同,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不同,那么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会不会变呢? 学生操作并交流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只要一个开关,开关的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不变。
三、小结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的小结。(结合课件,展示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不同)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电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课件展示)
2、列举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3、打开电冰箱的门,灯亮了,压缩机可能在工作,也可能不在工作。试分析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并画出电路图。
4、单位有前后两个门,前门来人时坐在传达室里的人看到红灯亮,后门来人时,绿灯亮。设计出电路,并画电路图。
五、布置作业:丛书
六、反思
新的学期,教研中心对物理教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泽头中学从领导到教师对本次教研也非常重视。学期开始,教导处就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部署,全体物理教师在9月10日进行了学科教研。21日,将进行网上教研,23日在二中进行学习。
新课标倡导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我在过去教学过程中只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不会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下面的反思和体会:
1、教学中,我转变角色,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我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给学生去探究,完全解除教师的“指挥棒”,让学生在“实验课题”的统领下,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认知规律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在探究式的教学中,我更多关注学生的基础、关注学生的困难、关注困难的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
2、“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正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整个教学的发展。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问题。
3、本次教研会,我们学校要积极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使新学期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泽头中学 邢小杰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邢小杰 泽头中学
20090910
第五篇: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学习,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点路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2、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难点:1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2、连接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
夜景,感受灯火辉煌,同时让同学们对自己身为而感到自豪!(观赏夜景,陶冶情操[*2])提出问题:城市中这么多的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呢[*3] ?
老师: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一下你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有两节带电池盒的干电池(电源)、两个开关,三个带灯座的小灯泡、和若干导线,我想让你们桌面上的灯泡都亮起来!同学们是不是也应该先把你认为可以让灯泡亮起来的方式用电路图表示出来,然后在根据电路图把这些元件连接起来1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哪一组的灯泡先亮起来,下面开始,学生:先画电路图,再连接灯泡,老师:如果同学们设计好了,就可以根据你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分钟左右),我们现在比一比谁的灯泡先亮起来?亮了的同学就举起你的手,(三分钟后)有同学连接的灯泡亮起来了,老师叫同学把他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同学甲画串联电路电路图)
老师再问同学乙:你能不能画一个和那位同学不同的电路图?(同学乙画并联电路电路图)
老师:我看了看同学们连接的电路图大部分同学的灯泡都亮起来了,下面我们就看一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画的电路图,同学们把你桌面上的开关断开,同学们应该注意随时节约用电!在黑板上两位同学设计了两种电路图,并且都用实验的方法让灯泡亮了起来。其中一种方式叫串联、另一种方式叫并联。
(二)新课讲授
第三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板书:第三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黑板上的两种电路图在原件连接上有什么特点?(两个灯泡连成了一串。)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首尾相连成一串以后连入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叫串联电路。[*4] 老师:那么并联电路的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同学回答:把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联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入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联电路[*5].对于并联电路有一个概念要注意:干路和支路。
(三)实验探究一:探究串、并联中电路的路径有几条?
把同学们分成A、B两组,A组的同学连接串联电路,B组的同学连接并联电路,在连接的过程中要思考一个问题,电流的路径有几条?A、组的同学思考串联电路电流有几条?B组同学思考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几条?
另外在前一次的电路连接中同学们是凭自己的意愿来连接的,但是在实际的电路连接中连接方法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们应该按要求规范连接电路,老师提醒各位同学的是;1、画好电路图。
2、按一定的顺序连接。比如:可以先从电池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灯L1、L2、L3,一直到电源负极。
3、在连接过程中,开关一定是断开的,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闭合开关工作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触电事故发生。
4、避免电源短路。
下面大家就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老师来回观察指导,并提醒学同学们进行思考(时间大约3分钟左右)同学灯泡亮了提醒同学们注意电流路径有几条?如果相邻两组同学连接好了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四分钟以后)老师要求两组同学讨论一下自己的结论(1分钟)
老师提问: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路径有几条呢?同学回答:有一条。老师总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老师提问:在并联电路中电路路径有几条?
老师引导总结:那应该说在并联电路中至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流路径
多媒体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要求同学们进行回答它们各属于哪种连接方式呀?(1分钟)猜想一下:刚才我们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我们的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请看课本图13-22想一想家庭用的各种电器设备采取的是那一种连接方式[*6] ?
(四)实验探究二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是否有相互制约?(同学思考)老师提醒:能不能在各自的电路中取下一个灯泡,看它们是否相互制约?
同学探究: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中分别取下一个灯泡,串联电路会相互制约,并联电路无制约作用。(一分半钟左右)
老师总结: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有相互制约作用 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无相互制约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电路中个用电器之间会不会相互影响?老师举例说明….老师总结: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因为它们不相互影响.老师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日光灯,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呢?同学回答:并联。
老师总结:如果一个灯不工作,导致其它灯不工作的,就是串联电路,如果一个灯不工作,其它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老师:在马路上的照明灯是怎样连接的?同学:并联
老师总结:马路上的灯泡是并联的,只不过开关接在了干路上了
(五)实验探究三:开关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
老师总结: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且它的控制作用和其所处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上的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所在的支路。
讨论一下:你家里的用电器是怎么设置的?总开关和支路开关的作用?
在家里有总开关和分开关,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用电器所在支路。交流与讨论:
1、开关和用电器总是 联的。
2、如果要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这几个用电器必须
联。
3、在并联电路中,接在干路上的开关跟接在支路上的开关作用相同吗?
4、用电器 联时,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则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四)小结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首尾相连成一串以后连入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叫串连。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入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连.3串联电路特点:
(1)电路路径只有一条,(2)各用电器工作相互影响(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4、并联电路特点:
(1)电流有两条以上的路径(2)各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7]。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2、特点:(1)、电流路径只有一条(2)各用电器相互制约(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1、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联连接在电路之间
2、特点:(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2)各用电器无制约作用(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