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课文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掌握本单元33个生字。读读写写33个词语;读读记记35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学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爱的,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五上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作为本册第六组第三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爱的,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篇课文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以突破学习难点。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字卡和书写练习,正确认读6个生字,书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自豪、誊写”等词语,并积累运用。
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评价任务
任务一:书写“糟糕、自豪、誊写”等14个词语。
任务二: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
学习重难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
前
学案自学
第一课时
自学提示: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认识“腼 腆 誊 版 歧 谨”6个字,会写 “糕 迪 搂 豪 誊 置 司 妙 版 慈 祥 歧 谨 慎”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背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自学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1)、划出描写母亲评价诗的句子和“我”听到母亲评价后的表现,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来体会。)
(2)、划出描写父亲评价诗的句子和“我”听到父亲评价后的表现,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联系课文想一想,巴迪的诗究竟是精彩还是糟糕?母亲、父亲的评价为什么这样不同?
(4)、长大后的作者是怎样看待父母之爱的?请你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课 中 第一课时
导入:
师:生活中有一种爱,常伴你左右,却又是那么无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答:父母之爱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
一、小组合作
交流自己的自学所得。
1、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读“腼 腆 誊 版 歧 谨”6个字,写一写 “糕 迪 搂 豪 誊 置 司 妙 版 慈 祥 歧 谨 慎”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说一说“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背最后一段。
二、班级展示
1、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读生字、词语,说一说“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背最后一段。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四、自悟自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从多方面总结)
五、达标测评
1、读一读,写一写。
糟糕
自豪
誊写
慈祥
歧途
出版
公司
位置
谨慎
迫不及待
满怀信心
2、看拼音写词语。
Gāo háo jǐn bǎn qí 糟()自()()慎 出()()途
miào zhi lǒu téng 奇()位()()住()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文章深处,感受父母之爱。
二、小组合作
1、读一读描写母亲评价诗的句子和“我”听到母亲评价后的表现,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找到描写父亲评价诗的句子和“我”听到父亲评价后的表现,读一读,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联系课文想一想,巴迪的诗究竟是精彩还是糟糕?母亲、父亲的评价为什么这样不同?
4、长大后的作者是怎样看待父母之爱的?请你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三、班级展示
1、读一读描写母亲评价诗的句子和“我”听到母亲评价后的表现,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找到描写父亲评价诗的句子和“我”听到父亲评价后的表现,读一读,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联系课文想一想,巴迪的诗究竟是精彩还是糟糕?母亲、父亲的评价为什么这样不同?
4、长大后的作者是怎样看待父母之爱的?请你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你的体会。编写小诗:
我写了一首 稚嫩的小诗
母亲的赞扬像 落在我的身上 有时
爱就像
我用漂亮的花体字将它誊写 满怀期待 父亲的 他看到了我的 他的爱 是多么与众不同 他不愿我因 而 有时
严厉也是
四、质疑再探
教师预设问题:假如生活中你有一位这样的母亲或父亲,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自悟自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从多方面总结)
六、达标测评
1、任选一个句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表达方式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方式任选一种或两种)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2)看到妈妈买生日蛋糕,我。(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
我选做第 题:
2、在生活中,当你遭遇批评或受到表扬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课 后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第二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案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新授课
一、主要内容: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生平第一次写了一首诗,母亲看后惊喜地夸奖他“精彩极了”,可父亲看了之后却评价说“糟糕透了”。这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中讲述的一个故事。作者美国作家巴德,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自己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的褒奖是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二、课标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并能行款整齐美观书写本课的词语。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四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 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二: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创设情境法,同时也会辅以谈话法、圈点画注法来指导学生。
三:评价方式:
我来闯关设计时候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习题检测和口头交流;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实施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同桌提问和小组汇报。
四:教学准备:
本课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2、师:读写了课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课题的特别之处。
3、师小结过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放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有趣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读懂故事,老师先检查检查同学们预习课文的情况。
二、出示目标、质疑自学: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认认真真地读,把课文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②用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中心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长大后,“我”体会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包含着父母的爱。)
③如果把这篇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应该怎么划分?
三、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1-14自然段,划一划,想一想:当看了“我”写的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么样?父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又有什么反应? 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品读母亲句
课件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1)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句子。
(2)你觉得母亲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引导个性朗读 高兴——是呀,高兴极了,请你带上微笑来读读 兴奋——兴奋不已呀,你来试试
激动——激动万分,激动的时候连说话的声调都会高八度呢,读读(3)小结,引导朗读:是啊,此时的母亲高兴,你看她的眼睛——;此时的母亲多么惊喜,你听,她兴奋地嚷着:——;此时的母亲多么激动,她伸出双手,情不自禁地——;母亲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开心无比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4)老师发现这儿有一个比喻句用得特别好,你发现了吗? 从这个比喻句你读懂了什么?母亲还会怎样评价“我”呢?(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语言,动作去体会母亲的鼓励和爱。)](5)如果此时你就是巴迪,你的心情会怎样?
(6)小结过渡:母亲雨点般的赞扬使巴迪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既自豪又信心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巴迪在等待着父亲的回来。
(7)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体会等待的滋味。
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引导学生读出巴迪“迫不及待”的心情。
3、品读父亲句
师过渡:终于,父亲回来了,可是,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1)注意体会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
(2)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在这里,“扔”是一个怎样的动作? 做动作(3)我们看完一样东西一般的动作是什么?为什么这里要用扔?(4)父亲这一扔,扔掉了什么?(5)师:满心的得意,满心的甜蜜,满心的等待,却等来了这样的评价,巴迪的心情怎样?在巴迪看来,父亲的批评好像是什么?
(6)小结,引导分角色朗读,再现父母争吵的情景。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真是太神奇了,同一首诗,两个人竟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小小年纪的巴迪面对母亲“精彩极了”这样的评价得意扬扬、满心欢喜;而对父亲“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却无法接受,伤心痛哭。这也难怪,那时候的巴迪只有七、八岁呢!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长大后的巴迪成了美国大名鼎鼎的作家,那时的他又会怎样来理解父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六、学案预设:
(一)、课前预习:
1、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能读通句子了!(☆)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
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搂 住()自 豪()慈 祥()谨 慎()
位 置()出 版()歧 途()糟 糕()誊写()、3、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腼腆(miǎn tiǎn):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洋洋(dé yì yáng yáng):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一如既往(yì rú jì wǎng):跟过去一样。
灵感(líng gǎn):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yuán quán):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歧途(qí tú):错误的道路。
谨慎(jǐn shèn):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4、读拼音,写词语。zāo gāo cí xiáng jǐn shèn chū bǎn()()()()qí tú háo jié fàng zhì gǔ lì()()()()
5、比一比,再组词。
搂()毫()慎()誉()楼()豪()缜()誊()
二、(学习过程)
1、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按要求写句子。
1.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写把字句。)
2.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我的诗写得很糟糕,()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2)()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我一直在写作。
(3)我们()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4)()父母对我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同,()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我”是通过哪两事来写爸爸对“我”的教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的爱
成功 严厉的爱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 的评价。
二、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评价方式:
我来闯关设计时候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习题检测和口头交流;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实施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同桌提问和小组汇报。
四、教学准备
学习预案和本课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师: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是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认为这个“爱”都包含了什么样的爱?
你认为那些表现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相信大家一定会进一步理解爱的真谛。
二、仔细品读,读中体会情感
1、学习“童年故事”这部分内容:
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
⑵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童年故事”这部分的内容,并勾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学情预测:
教师适时点拨。
生1: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体会到母亲很兴奋。
师:你体会得多好,能不能把你的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是怎么体会到母亲的兴奋?
(从“眼睛发亮、兴奋地嚷、赞扬、拥抱”体会到的。)
师:原来你是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的,你能不能学着母亲的语气,兴奋地嚷着──
(生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要知道,当时“我”才几岁?──是啊!七八岁就能写诗,多了不起啊,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七八岁就能写诗,该是何等地兴奋和激动呢?
小结:
这一段短短几句话,通过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把母亲看到“我”写了第一首诗的那种兴奋、欣喜和自豪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读出母亲的那种兴奋和自豪。
生2:“我”的心情是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师:“腼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师: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你对课文的理解会更透彻。生活中,大家肯定有过被人赞扬的时候,所以,这种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的感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⑷ 分角色朗读父母亲的对话,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设计意图:品词析句、分角色朗读、联系生活经验,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将文章的情趣和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一遍又一遍地体会亲切、动情。
2、学习“长大认识”这部分内容:
⑴ 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都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为一件事,就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情况吗?
⑵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那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
⑶ 看来大家都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想法,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吧!可是,假如生活中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长大的认识”这一部分。读完后,有疑难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能解决的小组里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长作好记录,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探讨。
学情预测:
估计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① 长大后,作者为什么体会到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
② 单凭母亲的这种爱,为什么会把人引入歧途?
③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⑷ 自由读书,小组讨论。
⑸ 交流汇报,互相启发。
⑹ 大声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深化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读议结合,畅所欲言,教师辅以适当的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
三、升华认识,写出感想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我一下子觉得同学们突然间长大了许多,懂得了不少新的道理,也成熟了不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课件出示小小赠言板)赠言板上有我学完这课后的一点感想,抛砖引玉,愿与同学们共勉。
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学完这课后的点滴感受,通过只言片语记载下来,相信大家会写得更精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四、总结拓展,推荐书目
师:是啊,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是幸运的,因为他既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又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其实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中都闪烁着许多这样爱的光芒,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其中的三篇,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去细细地品味。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的延伸,再次激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学案预设
(一)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谨慎:
极端:
2、文中的两种声音是指:
3、在文中的比喻句下面画“ ”,并写出把什么比做什么?
4、母亲说:“精彩极了”是,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在 和
这两种爱的作用下,孩子在不断进步。
5、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写一个同文中作用一样的句子。
(二)学习过程: 童年的故事”
1、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什么?怎样理解母亲的评价?这里抓住人物的什么来描写的?巴迪有什么样的反应?
2、父亲的评价是什么?怎样理解父亲的评价?巴迪有什么反应?此时的心情怎样?
3、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是父亲不爱我吗? 总结提升
“精彩极了”是()的爱, 它像(),“糟糕透了”是()的爱,它像();在()和()这两种爱的作用下,“我”不断地成长起来。拓展练习:
我最喜欢 的爱。因为:
七、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
不同(灵感与创作的源泉)而
有
八、教学反思
和
“糟糕透了
的父亲严厉批评
爱(提醒,指出不足之处)之
第三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案
语句。
2.交流母亲的评价)巴迪的母亲是怎样评价巴迪的,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交流):提醒如果有遗漏的把它划上。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2)反复读读上面写母亲的话,体会体会她的心情?从哪里感受到的?(生练读感受)
3)交流:指名朗读,问:你读出了此时母亲是什么心情?(兴奋、高兴、惊喜、自豪等)并追问: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读懂了当母亲看到我写的诗时很兴奋,她没想到儿子居然会写诗了!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
生:我从“巴迪,真是你写的吗?”读懂的。母亲都不敢相信,儿子才七八岁,居然会写诗了!(真是喜出望外、难以置信!)
师:从母亲的语言当中体会到了母亲兴奋的心情,你真行!请你兴奋地读一读这一句话。
生读。
师:你还从哪儿读懂了母亲的心?
生:我还从“眼睛亮亮地”读懂了母亲当时很兴奋,她的眼睛都发亮了!
师:你从眼神当中读懂了母亲的心。
生:我还从“嚷”字读懂了母亲当时很激动,她一念完诗就大声叫起来!
师:是呀,她太为儿子感到自豪了!你从动作当中读懂了母亲的心,真会读书!请你激动地读一读!生读。
师:“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母亲的赞扬接二连三,就像雨点般落到我身上,多么激动哪!
生齐读。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上点红“眼睛亮亮”、“兴奋”,这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嚷”、“搂住”,“上前说道”,这呢?,其余的是?
4)小结:作者多了不起呀,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的描写,让一位兴奋、惊喜又自豪的母亲走到了我们眼前。
5)感情练读这两个句子。
3、学习巴迪的表现)看到母亲的表现,听到母亲的赞扬,巴迪是——既腼腆又得意扬扬。(体会腼腆和得意扬扬的样子)
此时,巴迪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读到。读课文2、3、4自然段
2)读读找找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句段一:“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写的诗。(迫不及待地想让爸爸看自己写的诗)
句段二:整个下午……满怀信心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整个下午都在等,理解“誊写”)
句段三: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焦急地等待,在乎父亲的评价,满心希望得到父亲的夸赞)
3)重点研读句段三
A、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语段三
B、齐读,问:你有什么发现?有疑问吗?(为什么不直接写七点半?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之间为什么用句号?)
c、比较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更能体现等不及、等的时间长)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指导朗读。半个小时说长也不长呀,他为什么会感到时间长呢?
小结:看来,一个时间变化着写,一个标点改变,往往能增加表达效果,这种方法在我们习作中你们也可以用。
D、指导朗读后,在等待的过程中,巴迪想父亲一定会比母亲更赞赏他!让我们来想象一下,父亲会怎么赞赏他呢?
出示: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巴迪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父亲一念完那首诗。
E、学生想象写话。(动作、语言、神情)
F、交流反馈。教师恰当评价。
我们的巴迪实在是太希望得到父亲的赞赏了,读读这段话(句段三),相信你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4、学习父亲的评价(7分))师:可是父亲给予的是怎样评价呢?
2)交流找到的句子,出示: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不明白,”父亲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想想这几句又是从人物描写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你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3)交流、指导朗读。
4)父亲的话给了巴迪当头一棒,巴迪原以为可以得到父亲的赞赏,没想到得到的却是父亲严厉的批评。如果你是小巴迪,你会觉得怎样?(难过、委屈、)
课文中的小巴迪反应如何呢?读找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出示句子: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这几句话又是通过什么方面来写出小巴迪的难过和委屈的?
5)父亲的评价对小巴迪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我们不由得要问巴迪的父亲:你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父亲比较理性,觉得母亲给予的赞扬太多了)
可是,当时的小巴迪理解吗?是呀,他怎么也不理解,为什么母亲给予的是热情洋溢的鼓励,父亲给予的却是冷漠严厉的批评。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吧。(女生读母亲、男生读父亲)
四、小结方法、拓展训练、同学们,作者把“巴迪给母亲和父亲看诗”这件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之所以这么深刻,是因为作者以“诗”线索,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母亲和父亲对诗的不同评价以及我相对应的反应,从而刻划出了一个严父、慈母的形象。
五、总结:
父亲、母亲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小小的你们也许会像巴迪一样不理解,但长大了后的巴迪是否还不明白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 母
严 父
鼓励
批评
第四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姐姐书里的一篇课文,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的父母对他小时候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的事。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因为她知道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因为他认为只有严厉才能教育好孩子。在生活中,我也遇过这样的问题,在三年级的期末考试,英语我考了99.5分,在一道判断题中,开始我认为是对的,我就打勾,但后来我想了一下,认为是错的,我就只在勾上加一划,当老师看的时候,他不知道我是判断对还是错,就扣了我0.5分,那时我排第一名,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回到家,急忙的告诉妈妈,并拿给她看,妈妈看后满脸喜悦,高兴地说:“你太棒了!”我听后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的想给爸爸看,我想爸爸英语较好,他一定会表扬我的。爸爸回来了,我把试卷拿给爸爸,爸爸看后,他的神情出乎我的意料,“你太粗心了,原本可以考100分的,你把这道题抄20遍,并且记住。”爸爸火冒三丈,皱着眉纹凶狠狠的说。“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么对我难道我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我以前有这么想过。
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的我们这么严厉,是为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会失去平衡。
父母的不同评价,都出自——爱,这个字比划不多,可它真正的含义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让我们在这个不同的爱中平衡自己吧!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倒翁”。
广东揭阳揭东县港畔学校五年级:吴伊妮
第五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体会不同语气。
2、你读出了什么了?
3、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齐读)
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时,教师板书加上“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
要求:①读的同学,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自己停下,让别人接读。
②听的同学,注意纠错,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代读。
③教师相机引导、鼓励。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同桌轮读,质疑词语
2、把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两遍。
3、小组交流各自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4、全班交流,提出问题,留待进一步理解。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或“卷”比较)“谨“(右半部要写紧凑)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检复:
谁能三言两语说出课文重要写了什么?
(或教师引,学生说)
二、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一)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1、你喜欢读哪里?
2、齐读第16小节。
3、读着读着,问题就出来了,学生提问:
①为什么当初我是多么“幸运”?
②为什么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两种力量”?
(二)感悟“我”第一次写诗,父母的评价
1、指名读母亲的评价
①你读出了什么?
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②我的心情又是怎样?
齐读2——4小节
2、分角色读(5——14)小节
①读到这是你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学生提问:同一首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评价截然不同?)
②加以体会:
母亲为了鼓励孩子,看到七八岁“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的质量如何,是赞美“我”写诗的行为。(齐读12小节)
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
(读第13小节第一句话)
(三)体会“爱”的两种表现形式
1、师:“……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①理解“一如既往”。
②想象母亲第二次是怎么说的?(师:那爸爸为什么说不好呢?)
2、终于巴迪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面对成功,他给父母写了封信,信中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
3、再读16小节
(突出“常常”“总是”)
板书:鼓励,严格要求
4、父母亲读了这段话感到十分安慰,真是激动万分,想到各自的评价,想到第一次争吵,他们又感慨万分,他们会说什么?
(同桌交流)
齐读16、17小节(板书“爱”)
三、交流读后体会,提高认识
1、学会这里,你们的体会也一定很深
2、结合自己说体会
3、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四、布置作业
板书: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严格要求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⑴ 自读,思考: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⑶ 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⑷ 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2、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⑴ 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⑵ 质疑、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 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⑶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
(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
(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六、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⑴ 谈感受。
⑵ 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全班交流:a.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b.学生当场识记生字生词;c.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d.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与小巴迪有过相似的经历.
第二课时
披文入情.自我感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看来,文中两种“评价”也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
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
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NT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
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
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初步交流,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2.讨论:(1)课文主要讲什么?(2)读后有什么感受?(3)你能解决从课题中知道的哪些内容?(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1)学生默读、画注。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2)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3)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4)大组交流朗读。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老师要相机指点: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1.十二岁的感受: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此部分以读代讲)
2.成年后的认识: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2)全班讨论,适时指导。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质疑: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2.总结:(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2)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实际,体会情感: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